CN116390286A - 一种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90286A
CN116390286A CN202310533899.2A CN202310533899A CN116390286A CN 116390286 A CN116390286 A CN 116390286A CN 202310533899 A CN202310533899 A CN 202310533899A CN 116390286 A CN116390286 A CN 1163902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emperature sensor
emitting device
temperature
driv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338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映光
穆东华
王树朋
郭立雪
童思成
张国辉
胡永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Huaibei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Huaibei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Huaibei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338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902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90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02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H05B45/18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using temperature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6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ED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e.g. for operat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衬底,设置于衬底一侧的驱动电路;设置于驱动电路远离衬底一侧的发光元件,发光元件由驱动电路驱动发光;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发光元件靠近衬底的一侧,温度传感器包括晶体管,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温度信息;控制模块,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温度信息,控制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根据发光装置的温度信息较精确的调节发光装置的发光亮度,改善发光装置的发光效果,解决了发光装置的局部温度过高,会导致发光装置的发光均匀性较差,进而影响发光装置的发光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其原理是用透明/半透明金属/金属氧化物电极和金属/金属氧化物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外部电场驱动下,载流子(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和空穴传输层传递到发光层,并在发光材料中形成激子(exciton),激子中受限的电子-电洞复合后消失,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辐射(发光波长受限于发光材料特性),辐射光可从透明/半透明电极侧观察到。此发光原理被大量应用在照明与显示屏上。
然而,载流子是否能均匀分配到有效发光器件中为发光均匀性的重要考虑,器件发光常因为距离外部接线区的距离造成距离远-亮度温度低及距离近-亮度温度高的问题,此效应影响了屏体发光质量,更大幅减少了使用寿命。现有的发光装置的局部温度过高,会导致发光装置的发光均匀性较差,影响发光装置的发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以解决发光装置的局部温度过高,会导致发光装置的发光均匀性较差,进而影响发光装置的发光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衬底,
设置于衬底一侧的驱动电路;
设置于驱动电路远离衬底一侧的发光元件,发光元件由驱动电路驱动发光;
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发光元件靠近衬底的一侧,温度传感器包括晶体管,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温度信息;
控制模块,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温度信息,控制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
可选的,温度传感器与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对应设置,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光装置的温度信息。
可选的,温度传感器与驱动电路同层设置。
可选的,发光装置,还包括:
第一扫描线;
温度传感器包括感测单元,感测单元用于感测温度变化,并输出温度信息;
驱动电路包括数据写入模块,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向驱动电路的驱动晶体管写入数据电压;
感测单元的电压输入端和数据写入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一扫描线连接,第一扫描线用于向电压输入端和数据写入模块的控制端传输第一扫描信号。
可选的,发光装置,还包括:
第二扫描线;
温度传感器包括复位单元,复位单元用于对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复位;
驱动电路包括初始化模块,初始化模块用于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发光元件的第一极进行初始化;
复位单元的控制端和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二扫描线连接,第二扫描线用于向复位单元的控制端和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传输第二扫描信号。
可选的,发光装置,还包括:
发光控制线,
温度传感器包括稳压单元,稳压单元用于对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息进行稳压;
驱动电路包括发光控制模块,发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发光元件发光;
稳压单元的时钟输入端和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线连接,发光控制线用于向时钟输入端和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传输发光控制信号。
可选的,控制模块,包括:
驱动芯片,驱动芯片分别与驱动电路和温度传感器连接,驱动芯片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息,调节输出至驱动电路的数据电压的大小,以调节发光装置的显示灰阶。
可选的,驱动芯片用于将温度信息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输出至驱动电路的驱动电压。
可选的,控制模块,包括:
电源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与温度传感器和驱动电路连接,电源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息,控制输出至驱动电路的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以调节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
可选的,温度传感器,还包括:
输出单元,输出单元与温度传感器的感测单元、温度传感器的复位单元以及温度传感器的稳压单元连接,输出单元用于输出稳定的温度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通过在发光元件靠近衬底的一侧设置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息。并通过控制模块根据温度信息,控制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当发光装置的温度过高时,控制模块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过高的温度信息,调节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从而降低发光装置的温度,提高发光装置的发光效果和寿命。当发光装置的温度过低时,控制模块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息,提高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从而提高发光装置的发光效果,还能补偿温度较高的发光元件亮度降低的影响,从而提高发光装置发光的均匀性,改善发光装置的发光效果。
在屏体中集成温度感应器,可以实现在特殊应用(例如光医疗)中实时得知屏体或者屏体所接触的表面的温度信息,以便监测和调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传感元件的时序波形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100,包括:衬底1,设置于衬底1一侧的驱动电路2;设置于驱动电路2远离衬底1一侧的发光元件5,发光元件5由驱动电路2驱动发光;温度传感器3,设置于发光元件5靠近衬底1的一侧,温度传感器3包括晶体管,温度传感器3用于采集温度信息;控制模块4,与温度传感器3连接,控制模块4用于根据温度信息,控制发光元件5的发光状态。
具体的,驱动电路2与发光元件5连接,驱动电路2用于驱动发光元件5发光。温度传感器3设置于发光元件5靠近衬底1的一侧,使得温度传感器3既能感测发光装置100的温度,又能较好的避免温度传感器3对发光元件5挡光。
温度传感器3包括晶体管,使得温度传感器3的体积较小,便于将温度传感器3与驱动电路2采用相同制程制作,工艺简单。温度传感器3可以采集温度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温度信息输出至控制模块4。温度信息可以反馈为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由于温度传感器3包括晶体管,使得温度传感器的精度更高。通过将精度更高的温度传感器3集成到发光装置100中,温度传感器3实时精确反馈较小显示区域的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3检测到的温度再调节发光装置100的驱动电压,改善显示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果。
由于发光元件5在发光时产生的热量较高,温度较高的发光元件5会使得发光装置100的温度升高。由于发光装置100的局部温度不均匀,会导致发光元件5的发光均匀性降低,影响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果。通过设置控制模块4根据温度信息,控制发光元件5的发光状态。示例性的,当发光装置100的温度过高时,控制模块4根据温度传感器3采集到的过高的温度信息,调节发光元件5的发光亮度,从而降低发光装置100的温度,提高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果和寿命。当发光装置100的温度过低时,控制模块4根据温度传感器3采集到的温度信息,提高发光元件5的发光亮度,从而提高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果,还能补偿温度较高的发光元件5亮度降低的影响。这样设置改善了发光装置100的发光均匀性,进而改善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100通过在发光元件5靠近衬底1的一侧设置温度传感器3,通过温度传感器3采集温度信息。并通过控制模块4根据温度信息,控制发光元件5的发光状态。当发光装置100的温度过高时,控制模块4根据温度传感器3采集到的过高的温度信息,调节发光元件5的发光亮度,从而降低发光装置100的温度,提高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果和寿命。当发光装置100的温度过低时,控制模块4根据温度传感器3采集到的温度信息,提高发光元件5的发光亮度,从而提高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果,还能补偿温度较高的发光元件5亮度降低的影响,从而提高发光装置100发光的均匀性,改善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果。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将温度传感器3集成在发光装置100中,温度传感器3可以用于感测发光装置100的温度。温度传感器3可以检测发光装置100的温度信息,进而感测发光装置100在工作中的温度变化,能够基于发光装置100的温度信息的变化,来调节发光元件5的电流,从而改善发光装置100的工作状态和发光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发光装置100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或照明设备等,本申请不作任何限定。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1,发光装置100还可以包括依次设置于驱动电路2与发光元件5之间的绝缘层110、阳极111和封装层112,发光元件5包括有机功能层和阴极。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温度传感器3与驱动电路2共用部分信号线,通过将精度较高的温度传感器3与驱动电路2共用部分信号线,节省空间,可以更准确的调节发光单元较小区域的发光亮度。
可选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2,温度传感器3与至少一个发光元件5对应设置,温度传感器3用于检测发光装置100的温度信息。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2,可以将温度传感器3与多个发光元件5对应设置,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每个温度传感器3对应检测多个发光元件5的温度,便于对温度传感器3周围的发光元件5的温度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便于根据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调节温度传感器3周围的发光元件5的工作状态,便于根据各发光元件的温度信息,及时调节发光装置100的发光元件5的工作状态,改善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果,避免发光元件5温度过高影响发光装置100的寿命。
另一种可选的设置方式,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可以将温度传感器3与发光元件5一一对应设置。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每个温度传感器3对应检测一个发光元件5的温度,便于对每一个发光元件5的温度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便于根据各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判断各发光元件5的工作状态,便于根据各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信息,及时调节发光装置100的各发光元件5的工作状态,改善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果和使用寿命。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1,温度传感器3与驱动电路2同层设置。
具体的,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温度传感器3与驱动电路2采用相同的制程手段,较好的降低工艺复杂程度。由于温度传感器3包括晶体管,这样设置可以将温度传感器3的晶体管和驱动电路2的晶体管采用相同的膜层材料,便于将温度传感器3与驱动电路2集成在像素单元内,节省发光装置100的空间,提高发光装置100的集成度,便于实现发光装置100的轻薄化。另一方面,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3实时精确反馈发光装置100的较小发光区域的温度信息。这样设置,便于提高对发光元件5的发光状态精准调节,降低发光装置100的像素单元内各子像素由于温度的升高,避免由于温度过高导致像素单元中各子像素的白平衡被破坏,避免发光装置100发生色偏,进而改善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果。
可选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传感元件的时序波形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4至图6,发光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一扫描线TSCAN1;温度传感器3包括感测单元31,感测单元31用于感测温度变化,并输出温度信息;驱动电路2包括数据写入模块21,数据写入模块21用于向驱动电路2的驱动晶体管写入数据电压;感测单元31的电压输入端Vin和数据写入模块21的控制端与第一扫描线TSCAN1连接,第一扫描线TSCAN1用于向电压输入端Vin和数据写入模块21的控制端传输第一扫描信号。
具体的,温度传感器3包括感测单元31,感测单元31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M1。感测单元3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晶体管M1,分别为M1-1和M1-2,M1-1的漏极与M1-2的源极连接。同一个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和源极连接。感测单元31接入电压输入端Vin。
在温度检测阶段t2,当发光装置100的温度发生变化时,感测单元31可以随发光装置100的温度的变化,引起温度传感器3的感应信号输出端Vout的电位变化,从而实现感测温度信息。
驱动电路2的数据写入模块21用于在数据写入阶段响应于第一扫描信号导通,以将数据电压写入驱动晶体管的栅极。
通过设置感测单元31的电压输入端Vin和数据写入模块21的控制端与第一扫描线TSCAN1连接,使得温度传感器3的感测单元31与数据写入模块21的控制端共用第一扫描线TSCAN1。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3与驱动电路2共用第一扫描线TSCAN1,节省了信号线占用的空间,并可以实时精确反馈发光装置100的温度信息。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4至图6,发光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二扫描线TSCAN2;温度传感器3包括复位单元32,复位单元32用于对温度传感器3的输出端复位;驱动电路2包括初始化模块22,初始化模块22用于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发光元件5的第一极进行初始化;复位单元32的控制端和初始化模块22的控制端与第二扫描线TSCAN2连接,第二扫描线TSCAN2用于向复位单元32的控制端和初始化模块22的控制端传输第二扫描信号。
具体的,复位单元32与感测单元31以及温度传感器3的感应信号输出端Vout连接于第一节点N1。复位单元32可以包括第二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与第一节点N1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极用于接入第二电压信号Vgl,第二晶体管M2的控制端用于接入复位信号Voff。
在复位阶段t1,复位单元32可以通过其第二晶体管M2拉低感应信号输出端Vout的电位,使得感应信号输出端Vout处于较低的电位,以对感应信号输出端Vout的电位进行复位。
在初始化阶段,驱动电路2的初始化模块22根据第二扫描信号导通,以将初始化电压传输至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以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初始化。并将初始化电压传输至发光元件5的阳极,以对发光元件5的阳极进行初始化。
通过设置复位单元32的控制端和初始化模块22的控制端均与第二扫描线TSCAN2连接,即温度传感器3的复位单元32的控制端和初始化模块22的控制端共用一条第二扫描线TSCAN2。这样设置,节省了信号线占用的空间,并可以实时精确反馈发光装置100的温度信息。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4至图6,发光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发光控制线EM,温度传感器3包括稳压单元33,稳压单元33用于对温度传感器3输出的温度信息进行稳压;驱动电路2包括发光控制模块23,发光控制模块23用于控制发光元件5发光;稳压单元33的时钟输入端和发光控制模块23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线EM连接,发光控制线EM用于向时钟输入端和发光控制模块23的控制端传输发光控制信号。
具体的,温度传感器3的稳压单元33连接于感测单元31和复位单元32之间。稳压单元33包括晶体管和电容。在电位保持阶段t3,稳压单元33根据第一节点N1的电压信号导通,以将第一节点N1的电位升高或降低,实现对感应信号输出端Vout输出的电压信号的调节,从而使得温度传感器3的输出电压信号的幅值范围可调。这样设置,可以增加温度传感器3的感应信号输出端Vout的电位的幅值,从而能够提高温度传感器3感测的温度精度。使得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温度传感器3感测的温度精度,提高了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感测精度,进而能够反映出发光装置100的精确的温度变化。
示例性的,稳压单元33可以包括:第三晶体管M3,第三晶体管M3的第一极用于接入驱动时钟信号CK,第三晶体管M3的第二极和第三晶体管M3的控制端与第一节点N1连接。稳压单元33可以包括存储电容C。存储电容C连接于第三晶体管M3的第二极和第三晶体管M3的控制端之间;第三晶体管M3用于根据第一节点N1的电位导通或关断,以将驱动时钟信号CK写入存储电容C。
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与漏极连接有存储电容C。在温度检测阶段t2,第三晶体管M3根据第一节点N1的高电平信号导通时,驱动时钟信号CK为低电平信号,第一节点N1向存储电容C充电。
在电位保持阶段t3,驱动时钟信号CK的电位为高电平信号。由于存储电容C的存在,驱动时钟信号CK的电位为高电平信号,向存储电容C继续充电。由于电压输入端Vin为低电平信号,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关断。存储电容C向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放电,使得稳压单元33连接的第一节点N1的电压增大为驱动时钟信号CK的高电平信号,进一步增大了温度传感器3感测的温度精度。由于存储电容C的存在,感应信号输出端Vout的电压较稳定,不会产生压降的现象,从而改善温度感应的精度,使得在相同的温度下电压变化明显,因此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检测灵敏度更高。
在发光阶段,驱动电路2的发光控制模块23根据其控制端接收到的发光控制信号导通,以使发光元件5发光。
通过设置稳压单元33的时钟输入端和发光控制模块23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线EM连接,发光控制线EM向时钟输入端和发光控制模块23的控制端传输发光控制信号。这样设置使得温度传感器3的稳压输入端和发光控制模块23的控制端共用发光控制线EM。这样设置,节省了信号线占用的空间,并可以实时精确反馈发光装置100的温度信息,进一步改善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果。
可选的,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7,控制模块4可以包括:驱动芯片41,驱动芯片41分别与驱动电路2和温度传感器3连接,驱动芯片41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3输出的温度信息,调节输出至驱动电路2的数据电压的大小,以调节发光装置100的显示灰阶。
具体的,控制模块4可以为发光装置100内设的驱动芯片41。驱动芯片41接收温度传感器3输出的温度信息,并根据温度信息调节当前温度信息对应的数据电压,并将该数据电压输出至驱动电路2数据写入模块21。由于数据电压会影响驱动电路2的驱动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从而调节发光装置100的显示灰阶。
可选的,驱动芯片41用于将温度信息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输出至驱动电路2的驱动电压。
具体的,当发光装置100的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驱动芯片41根据温度信息,降低输出至驱动电路2的数据电压,从而降低发光元件5的显示灰阶,进而降低发光元件5的温度,避免发光装置100由于温度过高导致的色偏,进一步改善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果。
当发光装置100的温度低于预设阈值时,驱动芯片41根据温度信息,增大输出至驱动电路2的数据电压,从而升高发光元件5的显示灰阶,进一步改善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果。
可选的,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8,控制模块4可以包括:电源管理单元42,电源管理单元42与温度传感器3和驱动电路2连接,电源管理单元42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3输出的温度信息,控制输出至驱动电路2的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以调节发光元件5的发光状态。
具体的,控制模块4可以为发光装置100内设的电源管理单元42,例如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单元42根据温度传感器3输出的温度信息,控制驱动电路2其输出的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以调节发光元件5的发光状态。第一电源电压可以为高电平电压,第二电源电压可以为低电平电压。
示例性的,当发光装置100的温度过高时,电源管理单元42通过降低第一电源电压的幅值,而降低发光元件5的发光亮度。当发光装置100的温度低于预设阈值时,电源管理单元42通过升高第一电源电压的幅值,而调高发光元件5的发光亮度,以改善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果。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5,温度传感器3还可以包括:输出单元34,输出单元34与温度传感器3的感测单元31、温度传感器3的复位单元32以及温度传感器3的稳压单元33连接,输出单元34用于输出稳定的温度信息。
具体的,输出单元34连接于第一节点N1和感应信号输出端Vout之间,输出单元34用于稳定感应信号输出端Vout输出的电压信号。输出单元34与感应信号输出端Vout连接。输出控制单元可以包括第四晶体管M4。第四晶体管M4的漏极与感应信号输出端Vout连接。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与第一节点N1连接,第四晶体管M4导通,第四晶体管M4的设置可以减小漏电流产生的电压降,使得感应信号输出端Vout输出的电压信号更加稳定。这样设置,使得感应信号输出端Vout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位的真实性,避免感应信号输出端Vout输出的电压信号的电位由于漏电流而失真,提高温度传感元件100的温度感测精度。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设置于所述衬底一侧的驱动电路;
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由所述驱动电路驱动发光;
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晶体管,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温度信息;
控制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息,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元件对应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发光装置的温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驱动电路同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
第一扫描线;
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感测单元,所述感测单元用于感测温度变化,并输出温度信息;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数据写入模块,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向驱动电路的驱动晶体管写入数据电压;
所述感测单元的电压输入端和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用于向所述电压输入端和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控制端传输第一扫描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
第二扫描线;
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复位单元,所述复位单元用于对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复位;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初始化模块,所述初始化模块用于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发光元件的第一极进行初始化;
所述复位单元的控制端和所述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用于向所述复位单元的控制端和所述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传输第二扫描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
发光控制线,
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稳压单元,所述稳压单元用于对所述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息进行稳压;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发光控制模块,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所述稳压单元的时钟输入端和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发光控制线连接,所述发光控制线用于向所述时钟输入端和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传输发光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所述温度信息,调节输出至所述驱动电路的数据电压的大小,以调节所述发光装置的显示灰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芯片用于将所述温度信息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输出至所述驱动电路的驱动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电源管理单元,所述电源管理单元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息,控制输出至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以调节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还包括:
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测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复位单元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稳压单元连接,所述输出单元用于输出稳定的温度信息。
CN202310533899.2A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发光装置 Pending CN1163902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3899.2A CN116390286A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发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3899.2A CN116390286A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发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0286A true CN116390286A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78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33899.2A Pending CN116390286A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9028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31912B (zh) Oled阵列基板及制造其的方法、oled像素电路以及显示装置
US10565934B2 (en) Drive compensation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10241624B2 (en) Energy sensing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EP1939594B1 (en) Ambient light sensing circui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including ambient light sensing circuit
KR101405135B1 (ko) 표시장치의 온도제어방법 및 표시장치
US11056062B2 (en) Data line compensation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8188950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display device
US20180348959A1 (en) Light Sensing Display
WO2020192734A1 (zh) 显示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99308B (zh)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CN110364114B (zh) 显示面板及其亮度补偿方法、显示装置
US11094261B2 (en) Pixel circuit, compensation assembly,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8704812B2 (en) Light sensing circuit having a controlled light sensing period or a controlled current output period according to ambient temperature,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touch panel comprising the light sensing circuit
CN110689840A (zh) 一种像素电路、短路检测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16390286A (zh) 一种发光装置
US2015008499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12992026A (zh) 检测电路、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12582447A (zh) 显示设备及其校正方法
CN113257187B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KR100841366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CN116256076B (zh) 一种温度传感元件、发光装置及温度传感装置
KR100786846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의 검출장치
CN117316093A (zh) 像素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48152A (zh) 显示面板及其温度侦测方法、显示装置
CN117672128A (zh) 显示面板及其亮度补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