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70285B -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70285B
CN116370285B CN202310453189.9A CN202310453189A CN116370285B CN 116370285 B CN116370285 B CN 116370285B CN 202310453189 A CN202310453189 A CN 202310453189A CN 116370285 B CN116370285 B CN 1163702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air bag
air
air bags
eff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531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70285A (zh
Inventor
黄磊明
徐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yao Boan Med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yao Boan Med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yao Boan Med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yao Boan Med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531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702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70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70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70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70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9/00Pneumatic or hydraulic massage
    • A61H9/005Pneumatic massage
    • A61H9/0078Pneumatic massage with intermittent or alternately inflated bladders or c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10Location thereof with respect to the patient's body
    • A61M60/104Extracorporeal pump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outside the patient's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20Type thereof
    • A61M60/295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30Medical purposes thereof other than the enhancement of the cardiac output
    • A61M60/34Medical purposes thereof other than the enhancement of the cardiac output for enhancement of circulation to the extremities, e.g. the fe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50Details relating to control
    • A61M60/508Electronic control means, e.g. for feedback regulation
    • A61M60/538Regulation using real-time blood pump operational parameter data, e.g. motor curr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 A61M60/8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58Sensors or detectors
    • A61H2201/5071Pressure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31Pressure; Flow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康复治疗设备的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使用状态信息;于使用状态信息与启动状态一致时控制气囊以起始顺序进行充气作业,并获取各作业时的气囊的检测压力信息;判断检测压力信息是否大于挤压压力值;若大于,则定义该气囊为有效气囊;若不大于,则定义该气囊为无效气囊;根据有效气囊以及无效气囊确定标记总量信息;于标记总量信息与气囊总量一致时根据有效气囊以及无效气囊建立气囊分布轴,并将处于气囊分布轴最前端以及最后端的有效气囊定义为边界气囊;根据边界气囊确定作业路段,并于标记总量信息与气囊总量一致后控制作业路段的气囊依次循环作业。本申请具有提高用户的治疗体验效果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康复治疗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又称循环压力治疗仪,是一种主要通过对多腔气囊有顺序的反复充放气,形成对和组织的循环压力,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的设备。
相关技术中,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包括气泵和气囊套,气泵与气囊套连接。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将气囊套套设于所需治疗的肢体外部,再控制气泵通气,使得气囊套中的气囊能由肢体远端处向肢体近端处均匀有序挤压,从而使得用户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气囊套的长度固定,为了使得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够较好的对用户的肢体进行有效的作业,一般情况下会设置的较长以满足用户腿部佩戴需求,但当用户需要利用该治疗仪以治疗手部上,会出现气囊套长度较长的情况,此时控制气囊套按原顺序作业,会出现一段无效作业的时间,从而导致用户的治疗体验效果较差,尚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用户的治疗体验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使用状态信息;
于使用状态信息与预设的启动状态一致时控制气囊以预设的起始顺序进行充气作业,并获取各作业时的气囊的检测压力信息;
判断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挤压压力值;
若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大于挤压压力值,则定义该检测压力信息相对应的气囊为有效气囊;
若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不大于挤压压力值,则定义该检测压力信息相对应的气囊为无效气囊;
根据有效气囊以及无效气囊进行计数以确定标记总量信息;
于标记总量信息与预设的气囊总量一致时根据有效气囊以及无效气囊以建立气囊分布轴,并将处于气囊分布轴最前端以及最后端的有效气囊定义为边界气囊;
根据边界气囊以确定作业路段,并于标记总量信息与气囊总量一致后控制作业路段的气囊依次循环作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各气囊作业时的压力情况以判断是否与用户肢体接触,从而确定出气囊套中用于治疗的部分,仅控制该部分进行作业,以减少无效治疗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治疗体验效果。
可选的,还包括:
获取有效气囊于气囊分布轴上的有效位置信息;
根据有效位置信息以获取周向上的有效气囊的有效数量信息;
判断有效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基准数量值;
若有效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大于基准数量值,则将该有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于周向上的有效气囊更新为无效气囊,并更新气囊分布轴;
若有效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大于基准数量值,则以有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为原点于气囊分布轴两侧上建立宽度值为预设的检测宽度的检测区间;
判断检测区间中是否存在其余有效气囊;
若存在其余有效气囊,则维持原有效气囊标记;
若不存在其余有效气囊,则将有效气囊更新为无效气囊,并更新气囊分布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用户未整理好气囊套以使气囊相互挤压的情况进行分析确定,从而使得所确定的有效气囊较为准确,以便于后续进行对应控制。
可选的,于气囊以起始顺序进行充气作业时,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确定的有效气囊进行计数以确定识别数量信息;
于识别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与预设的临界数量值一致时根据各有效气囊的检测压力信息进行均值计算以确定均值压力信息;
根据均值压力信息以及预设的需求压力值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差值压力信息;
根据预设的气量匹配关系以确定差值压力信息相对应的单位调整气量;
控制预设的气泵以单位调整气量依次增大气囊进气量,直至检测压力信息大于需求压力值后维持气囊进气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肢体直径情况不同以适配不同的气压,从而使得气囊能有效作用于用户肢体上,以使得用户整体治疗效果较佳。
可选的,气囊于作业路段依次作业时,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相邻的气囊所获取的检测压力信息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相邻压差信息;
判断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变化上限值;
若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不大于变化上限值,则维持原状态;
若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大于变化上限值,则将当前进行作业的气囊定义为异常气囊;
根据同一气囊定义为异常气囊的次数进行计数以确定异常次数,且将异常次数达到预设的固定次数时的气囊定义为处理气囊,以控制处理气囊不正常进行作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用户肢体伤口情况进行检测,以当检测到用户肢体伤口时,不对其进行气囊挤压,以减少伤口被持续挤压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处理气囊不正常进行作业的方法包括:
将处理气囊均分以划分为两个气囊集合,且于循环作业至处理气囊时控制任一气囊集合中的处理气囊进行作业;
判断是否出现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大于变化上限值的情况;
若出现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大于变化上限值的情况,则根据当前作业的气囊集合重新均分以重新确定气囊集合,并将另一原气囊集合添加至预设的历史集合;
若未出现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大于变化上限值的情况,则将另一气囊集合重新均分以重新确定气囊集合,并将当前作业的原气囊集合添加至历史集合;
于每次循环作业至处理气囊时控制历史集合以及任一气囊集合同时作业并不断进行均分更新,并获取历史集合中气囊的历史数量信息;
于历史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小于预设的固定数量后将不处于历史集合中的气囊确定为空放气囊,并控制空放气囊于当前启动状态下不再进行作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较为准确的对伤口相对应的气囊进行确定,从而使得后续其余气囊能够较好的作业,使得用户治疗效果较佳的同时提高用户舒适性。
可选的,还包括:
获取选择模式信息;
于选择模式信息与预设的加热模式一致时获取环境温度信息;
根据环境温度信息以及预设的需求温度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差值温度信息;
根据预设的温度匹配关系以确定差值温度信息相对应的作业温度信息;
控制预设的加热器以作业温度信息进行加热作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环境温度情况适配较为合适的温度,从而使得用户舒适性较高。
可选的,于作业路段确定后,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作业路段以确定路段长度信息;
根据预设的升温匹配关系以确定路段长度信息相对应的升温速率信息;
根据预设的时长匹配关系以确定升温速率信息以及差值温度信息相对应的作业时长信息;
于加热器作业后控制作业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进行倒数计时,且于计时归零后控制加热器温度调低至预设的固定温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用户肢体长度情况以确定体温升高速度情况,从而能对加热器的作业时长进行确定,以使得用户整体舒适性较高。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使用状态信息;
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判断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判断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判断;
于使用状态信息与预设的启动状态一致时处理模块控制气囊以预设的起始顺序进行充气作业,并使获取模块获取各作业时的气囊的检测压力信息;
判断模块判断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挤压压力值;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大于挤压压力值,则处理模块定义该检测压力信息相对应的气囊为有效气囊;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不大于挤压压力值,则处理模块定义该检测压力信息相对应的气囊为无效气囊;
处理模块根据有效气囊以及无效气囊进行计数以确定标记总量信息;
于标记总量信息与预设的气囊总量一致时处理模块根据有效气囊以及无效气囊以建立气囊分布轴,并将处于气囊分布轴最前端以及最后端的有效气囊定义为边界气囊;
处理模块根据边界气囊以确定作业路段,并于标记总量信息与气囊总量一致后控制作业路段的气囊依次循环作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模块获取各气囊作业时的压力情况以使判断模块判断是否与用户肢体接触,从而处理模块确定出气囊套中用于治疗的部分,仅控制该部分进行作业,以减少无效治疗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治疗体验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可对用户肢体情况进行分析以使气囊套仅使与肢体接触的部分进行作业,从而减少了无效治疗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用户的治疗体验效果;
2.可对用户肢体出现伤口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应对,以减少伤口被持续挤压而使用户舒适性较差的情况发生;
3.可根据环境温度情况适配合适的温度供用户使用,提高用户治疗时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腿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通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气囊定义误差排除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气囊气量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伤口情况分析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伤口处气囊精确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作业温度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加热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的模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10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在治疗仪启动时,控制气囊开始充气作业,并在作业过程中确定用户肢体情况,以使得后续再次作业过程中仅控制与用户肢体接触的气囊进行作业,从而减少了无效作业的气囊,提高了用户整体治疗体验效果。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包括用于套设于用户肢体的气囊套,气囊套内设置有气囊套,每个气囊均有对应的气管进行供气,参照图1与图2,气管可用于与外部的气泵连接实现气体运输;同时,配备由对应的遥控器,用户可通过遥控器对对应的功能进行选择。其中,腿部空气波治疗仪仅用于腿部按摩治疗,在实际生产制造中,可将脚部治疗部分设计成可拆卸式,当脚部治疗部分拆卸后,可如图2套设在手臂部位使用,从而对手臂进行挤压按摩,至于人体手部与腿部粗细之间的差别,可由气囊套的充气量进行调整,以使空气波治疗仪能够同时适用手部和腿部。
参照图3,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使用状态信息。
使用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状态为气囊套使用的状态,包括正在使用以及未使用,可通过其通电或通气情况进行确定。
步骤S101:于使用状态信息与预设的启动状态一致时控制气囊以预设的起始顺序进行充气作业,并获取各作业时的气囊的检测压力信息。
启动状态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认定治疗仪开始使用时的状态,气囊套内的气囊周向排布有多个,且气囊沿气囊套长度方向均匀排布,起始顺序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气囊的充气顺序,可从远离心脏的一端向靠近心脏的一端作业;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为气囊充气至对应的气量时气囊外表面所收到的压力值,可通过在气囊外表面安装对应的压力传感器进行获取,也可通过气压变化情况进行数据转化获取,具体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作赘述。
步骤S102:判断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挤压压力值。
挤压压力值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认定气囊充气后与外部物体产生挤压时的最小检测压力,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该气囊充气后是否与外部物体产生挤压,也即该气囊所处位置是否与用户的肢体有所接触。
步骤S1021:若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大于挤压压力值,则定义该检测压力信息相对应的气囊为有效气囊。
当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大于挤压压力值时,说明该气囊充气时能较好的对用户肢体进行治疗作业,此时将该气囊定义为有效气囊以进行标识,以便于后续分析。
步骤S1022:若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不大于挤压压力值,则定义该检测压力信息相对应的气囊为无效气囊。
当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不大于挤压压力值时,说明该气囊充气时无法对用户肢体进行治疗作业,此时将该气囊定义为无效气囊以进行标识,以便于后续分析。
步骤S103:根据有效气囊以及无效气囊进行计数以确定标记总量信息。
标记总量信息所对应的总数量为充气完成过的气囊的总数量值,可通过将有效气囊以及无效气囊的数量进行计数并相加进行获取。
步骤S104:于标记总量信息与预设的气囊总量一致时根据有效气囊以及无效气囊以建立气囊分布轴,并将处于气囊分布轴最前端以及最后端的有效气囊定义为边界气囊。
气囊总量为气囊套上所有气囊的总数量值,当标记总量信息与气囊总量一致时,说明已经完成对所有气囊的检测,此时利用有效气囊以及无效气囊的排布情况可建立对应的气囊分布轴,其中气囊分布轴沿气囊套长度方向设置,当一点位的周向上存在一个有效气囊时,则将该气囊分布轴上的该点位确定为有效气囊;最前端以及最后端为气囊分布轴长度方向的两端,定义边界气囊以对不同的有效气囊进行标识,以便于后续区分。
步骤S105:根据边界气囊以确定作业路段,并于标记总量信息与气囊总量一致后控制作业路段的气囊依次循环作业。
作业路段为两个边界气囊之间的路段,即可与用户肢体进行接触的气囊路段,控制该路段上的气囊进行依次循环作业,以使得无法与用户肢体接触的气囊不进行作业,从而使得整体体验效果较佳。
参照图4,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0:获取有效气囊于气囊分布轴上的有效位置信息。
有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为气囊分布轴上记录为有效气囊的位置。
步骤S201:根据有效位置信息以获取周向上的有效气囊的有效数量信息。
有效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为有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于周向上的气囊中所存在的有效气囊的总数量值,可通过一一计数进行获取。
步骤S202:判断有效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基准数量值。
基准数量值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认定气囊套的该位置能与肢体接触时所会存在的最小的有效数量,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气囊套该位置是否有与肢体接触。
步骤S2021:若有效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大于基准数量值,则将该有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于周向上的有效气囊更新为无效气囊,并更新气囊分布轴。
当有效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大于基准数量值时,说明存在异常检测的情况,并不存在肢体与其接触的情况,此时对该位置的有效气囊进行更新,以使得后续所确定的作业路段较为准确。
步骤S2022:若有效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大于基准数量值,则以有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为原点于气囊分布轴两侧上建立宽度值为预设的检测宽度的检测区间。
当有效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大于基准数量值时,说明满足肢体接触时的最低要求,但由于气囊套在使用时,可能会存在用户未将气囊套整理完全以使未使用位置处于扁平的情况,此时气囊充气时会相互之间作用以使得检测到的压力大于挤压压力值,针对这一情况需要进一步分析;检测宽度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定值宽度,检测区间为气囊分布轴上沿气囊分布轴长度方向排布且以有效位置为中心点的区间。
步骤S203:判断检测区间中是否存在其余有效气囊。
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该处是否由气囊相互挤压而导致检测存在误差。
步骤S2031:若存在其余有效气囊,则维持原有效气囊标记。
当存在其余有效气囊时,说明此处大概率为用户肢体所在位置,此时维持正常标记即可。
步骤S2032:若不存在其余有效气囊,则将有效气囊更新为无效气囊,并更新气囊分布轴。
当不存在其余有效气囊时,说明此处大概率为气囊相互挤压而导致的有效气囊定义,此时对其进行更新以使得气囊标记较为准确。
参照图5,于气囊以起始顺序进行充气作业时,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0:根据所确定的有效气囊进行计数以确定识别数量信息。
识别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为气囊套刚开始作业时所定义的有效气囊的总数量值。
步骤S301:于识别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与预设的临界数量值一致时根据各有效气囊的检测压力信息进行均值计算以确定均值压力信息。
临界数量值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认定气囊套已经作用至用户肢体处时所会出现的有效气囊数量值,均值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为确定有效气囊所获取到的检测压力的平均值。
步骤S302:根据均值压力信息以及预设的需求压力值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差值压力信息。
需求压力值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认定气囊能较好的对用户肢体进行挤压按摩时所能产生的压力值,也即气囊与肢体较好的进行接触时的压力值,差值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为当前情况下距离所需求的压力值还差的压力,由需求压力值减去均值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进行确定;确定差值压力以便于后续分析,减少用户肢体粗细不同而导致治疗效果不同的情况发生。
步骤S303:根据预设的气量匹配关系以确定差值压力信息相对应的单位调整气量。
单位调整气量为气泵对下一气囊进行充气时所需要增大的气量值,不同的差值压力信息代表所差的压力不一致,此时所需要调整的气量不一致,为了使得用户压力变化较为平稳,不进行一次性的气量调节,两者之间的气量匹配关系由工作人员事先进行多次试验确定。
步骤S304:控制预设的气泵以单位调整气量依次增大气囊进气量,直至检测压力信息大于需求压力值后维持气囊进气量。
气泵为外部供气设备,在气囊按顺序充气的过程中,于每个气囊处相较于前一气囊增大对应的进气量,直至满足压力要求,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受到较好的治疗作用的同时,还使得用户舒适性较佳。
参照图6,气囊于作业路段依次作业时,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0:根据相邻的气囊所获取的检测压力信息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相邻压差信息。
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为作业路段上前后所充气的气囊所收到的检测压力的差值,由后获取的检测压力值减去前获取的检测压力值。
步骤S401:判断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变化上限值。
变化上限值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认定前后检测压力变化较大时的最小相邻压差值,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检测压力变化是否较大;由于气囊接触的均为用户肢体,当出现检测压力变化较大时,说明用户身体的作用应力发生改变,例如当用户肢体上存在伤口时,若气囊对伤口处进行挤压,此时用户由于疼痛会绷紧肌肉,此时所能检测到的压力较大,因此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气囊是否有作用到用户肢体的伤口,也即判断用户肢体是否存在伤口。
步骤S4011:若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不大于变化上限值,则维持原状态。
当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不大于变化上限值时,说明不存在气囊充气挤压用户伤口的情况,此时正常进行控制即可。
步骤S4012:若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大于变化上限值,则将当前进行作业的气囊定义为异常气囊。
当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大于变化上限值时,说明压力变化较大,存在气囊挤压至伤口的情况,此时将气囊定义为异常气囊以进行标识,便于实现对不同气囊的区分,便于后续分析。
步骤S402:根据同一气囊定义为异常气囊的次数进行计数以确定异常次数,且将异常次数达到预设的固定次数时的气囊定义为处理气囊,以控制处理气囊不正常进行作业。
异常次数为同一气囊在气囊套循环作业的过程中被定义为异常气囊的总次数值,固定次数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认定该气囊所对应的位置与用户伤口处对应时的次数,当异常次数达到固定次数时,说明用户肢体上大概率存在与异常气囊相对应的伤口,此时将该气囊定义为处理气囊,以控制该气囊不正常进行作业,从而使得气囊不会充气被伤口进行挤压,从而减少用户伤口被挤压而体验感较差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7,处理气囊不正常进行作业的方法包括:
步骤S500:将处理气囊均分以划分为两个气囊集合,且于循环作业至处理气囊时控制任一气囊集合中的处理气囊进行作业。
气囊集合为供气囊放置的集合,由于气囊沿气囊套周向设置,因此处理气囊实际情况下为一圈气囊,例如周向一圈存在6个气囊,则气囊集合中各存在3个气囊,气囊均分可以以顺序均分,也可相隔均分,例如6个气囊编号分别为1-6,则将编号1-3的划分至一个气囊集合,编号4-6的划分至另一个气囊集合;同理,可将编号1、3、5的划分至一个气囊集合,其余的划分至另一气囊集合,具体的分配方法由工作人员事先进行确定,不作赘述;同时,当气囊数量为奇数无法均分时,则将编号靠前的一个气囊先划分至一个气囊集合中,再对剩余的气囊进行均分处理。
步骤S501:判断是否出现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大于变化上限值的情况。
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在该位置处是否有气囊对用户伤口进行挤压以使用户做出应激反应。
步骤S5011:若出现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大于变化上限值的情况,则根据当前作业的气囊集合重新均分以重新确定气囊集合,并将另一原气囊集合添加至预设的历史集合。
当出现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大于变化上限值的情况时,说明存在伤口被挤压的情况,也即说明用户伤口所在的位置在当前作业的气囊集合中的气囊相对应的位置上,对当前作业的气囊集合重新进行均分以继续对伤口相对应的气囊进一步确定,均分方式与上述相同;历史集合为空集合,将另一原气囊集合添加至历史集合中以对不影响用户的气囊进行确定,便于后续控制。
步骤S5012:若未出现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大于变化上限值的情况,则将另一气囊集合重新均分以重新确定气囊集合,并将当前作业的原气囊集合添加至历史集合。
当未出现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大于变化上限值的情况,说明不存在伤口被挤压的情况,也即说明用户伤口所在的位置在没有作业的气囊集合中的气囊相对应的位置上,对另一气囊集合重新进行均分以继续对伤口相对应的气囊进一步确定,均分方式与上述相同;历史集合为空集合,将当前作业的气囊集合添加至历史集合中以对不影响用户的气囊进行确定,便于后续控制。
步骤S502:于每次循环作业至处理气囊时控制历史集合以及任一气囊集合同时作业并不断进行均分更新,并获取历史集合中气囊的历史数量信息。
每次循环作业至处理气囊的位置时控制历史集合以及任一气囊集合进行作业,使得能够对伤口位置进一步确定;历史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为历史集合中气囊的总个数值。
步骤S503:于历史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小于预设的固定数量后将不处于历史集合中的气囊确定为空放气囊,并控制空放气囊于当前启动状态下不再进行作业。
固定数量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认定确定出与伤口相对应的气囊时所需满足的最小的历史数量,当历史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小于固定数量后,说明不在历史集合中的气囊即与用户伤口相对,此时定义空放气囊以对该位置的气囊进行标记,从而使得后续作业时均需控制周向上的空放气囊不作业即可,以减少周向一圈的气囊均不作业而使用户体验较差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8,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600:获取选择模式信息。
选择模式信息所对应的模式为用户通过遥控器所选择的作业模式。
步骤S601:于选择模式信息与预设的加热模式一致时获取环境温度信息。
加热模式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用户需要气囊套此时加热效果时的模式,环境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为治疗仪在作业前所处的环境的温度,可通过在遥控器上安装对应的温度传感器进行获取。
步骤S602:根据环境温度信息以及预设的需求温度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差值温度信息。
需求温度为用户具有较好体验时的定值温度,差值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为当前环境距离用户具有较好舒适度时的温度差值,由需求温度减去环境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进行确定。
步骤S603:根据预设的温度匹配关系以确定差值温度信息相对应的作业温度信息。
作业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为气囊套进行加热时的加热温度,不同的差值温度信息代表环境温度不同,在越冷的情况下需要更高的温度以使用户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因此需要不同的作业温度信息,两者之间的温度匹配关系由工作人员多次试验进行确定。
步骤S604:控制预设的加热器以作业温度信息进行加热作业。
加热器为安装在气囊套上用于加热的设备,控制其以作业温度进行加热作业,以使用户具有较好的受热效果。
参照图9,于作业路段确定后,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700:根据作业路段以确定路段长度信息。
路段长度信息所对应的长度值为作业路段的长度值,也即用户肢体的长度值。
步骤S701:根据预设的升温匹配关系以确定路段长度信息相对应的升温速率信息。
升温速率信息所对应的速度值为人体血液流通情况下所能达到的体温升高速率,不同的路段长度信息说明用户肢体长度不一致,因此在相同时间下长度较短的肢体被按摩循环的次数多,此时整体回血效果好,体温回升快,因此升温速率信息不一致,两者之间的升温匹配关系由工作人员事先通过多次试验进行确定,不作赘述。
步骤S702:根据预设的时长匹配关系以确定升温速率信息以及差值温度信息相对应的作业时长信息。
作业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值为加热器以作业温度进行作业的时长值,不同的升温速率以及差值温度代表用户达到需求的温度不一致,因此需要加热器作业的时长不一致,三者之间的时长匹配关系由工作人员事先进行多次试验确定。
步骤S703:于加热器作业后控制作业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进行倒数计时,且于计时归零后控制加热器温度调低至预设的固定温度。
当加热器以作业温度启动作业时长后,说明用户该肢体的温度已经较为暖和,此时将温度调整至固定温度,以减少用户肢体长时间受到较高的热作用而体验较差的情况发生;其中,固定温度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较为适合用户不寒冷时的温度。
参照图10,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使用状态信息;
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判断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判断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判断;
于使用状态信息与预设的启动状态一致时处理模块控制气囊以预设的起始顺序进行充气作业,并使获取模块获取各作业时的气囊的检测压力信息;
判断模块判断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挤压压力值;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大于挤压压力值,则处理模块定义该检测压力信息相对应的气囊为有效气囊;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不大于挤压压力值,则处理模块定义该检测压力信息相对应的气囊为无效气囊;
处理模块根据有效气囊以及无效气囊进行计数以确定标记总量信息;
于标记总量信息与预设的气囊总量一致时处理模块根据有效气囊以及无效气囊以建立气囊分布轴,并将处于气囊分布轴最前端以及最后端的有效气囊定义为边界气囊;
处理模块根据边界气囊以确定作业路段,并于标记总量信息与气囊总量一致后控制作业路段的气囊依次循环作业;
气囊误差排除模块,对气囊相互挤压而造成的气囊定义误差进行排序,以使的气囊标记较为准确;
气量确定控制模块,对用户治疗作业时的气囊气压量进行控制,以使得用户整体治疗效果较佳;
伤口情况分析模块,对用户肢体上存在伤口的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于后续气囊控制;
伤口气囊精确模块,对伤口相对应的气囊单体进行精准确定,从而便于后续对单气囊的控制;
作业温度确定模块,用于对治疗仪治疗加热的温度进行确定,以使得用户舒适性较佳;
加热时长确定模块,根据用户升温情况以确定合适的加热时长,使得用户使用时舒适性较佳。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Claims (8)

1.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使用状态信息;
于使用状态信息与预设的启动状态一致时控制气囊以预设的起始顺序进行充气作业,并获取各作业时的气囊的检测压力信息;
判断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挤压压力值;
若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大于挤压压力值,则定义该检测压力信息相对应的气囊为有效气囊;
若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不大于挤压压力值,则定义该检测压力信息相对应的气囊为无效气囊;
根据有效气囊以及无效气囊进行计数以确定标记总量信息;
于标记总量信息与预设的气囊总量一致时根据有效气囊以及无效气囊以建立气囊分布轴,并将处于气囊分布轴最前端以及最后端的有效气囊定义为边界气囊;
根据边界气囊以确定作业路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有效气囊于气囊分布轴上的有效位置信息;
根据有效位置信息以获取周向上的有效气囊的有效数量信息;
判断有效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基准数量值;
若有效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大于基准数量值,则将该有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于周向上的有效气囊更新为无效气囊,并更新气囊分布轴;
若有效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大于基准数量值,则以有效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为原点于气囊分布轴两侧上建立宽度值为预设的检测宽度的检测区间;
判断检测区间中是否存在其余有效气囊;
若存在其余有效气囊,则维持原有效气囊标记;
若不存在其余有效气囊,则将有效气囊更新为无效气囊,并更新气囊分布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气囊以起始顺序进行充气作业时,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确定的有效气囊进行计数以确定识别数量信息;
于识别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与预设的临界数量值一致时根据各有效气囊的检测压力信息进行均值计算以确定均值压力信息;
根据均值压力信息以及预设的需求压力值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差值压力信息;
根据预设的气量匹配关系以确定差值压力信息相对应的单位调整气量;
控制预设的气泵以单位调整气量依次增大气囊进气量,直至检测压力信息大于需求压力值后维持气囊进气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气囊于以预设的起始顺序作业时,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相邻的气囊所获取的检测压力信息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相邻压差信息;
判断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变化上限值;
若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不大于变化上限值,则维持原状态;
若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大于变化上限值,则将当前进行作业的气囊定义为异常气囊;
根据同一气囊定义为异常气囊的次数进行计数以确定异常次数,且将异常次数达到预设的固定次数时的气囊定义为处理气囊,以控制处理气囊不正常进行作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气囊不正常进行作业的方法包括:
将处理气囊均分以划分为两个气囊集合,且于循环作业至处理气囊时控制任一气囊集合中的处理气囊进行作业;
判断是否出现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大于变化上限值的情况;
若出现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大于变化上限值的情况,则根据当前作业的气囊集合重新均分以重新确定气囊集合,并将另一原气囊集合添加至预设的历史集合;
若未出现相邻压差信息所对应的数值大于变化上限值的情况,则将另一气囊集合重新均分以重新确定气囊集合,并将当前作业的原气囊集合添加至历史集合;
于每次循环作业至处理气囊时控制历史集合以及任一气囊集合同时作业并不断进行均分更新,并获取历史集合中气囊的历史数量信息;
于历史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小于预设的固定数量后将不处于历史集合中的气囊确定为空放气囊,并控制空放气囊于当前启动状态下不再进行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选择模式信息;
于选择模式信息与预设的加热模式一致时获取环境温度信息;
根据环境温度信息以及预设的需求温度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差值温度信息;
根据预设的温度匹配关系以确定差值温度信息相对应的作业温度信息;
控制预设的加热器以作业温度信息进行加热作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作业路段确定后,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作业路段以确定路段长度信息;
根据预设的升温匹配关系以确定路段长度信息相对应的升温速率信息;
根据预设的时长匹配关系以确定升温速率信息以及差值温度信息相对应的作业时长信息;
于加热器作业后控制作业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进行倒数计时,且于计时归零后控制加热器温度调低至预设的固定温度。
8.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使用状态信息;
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判断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判断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判断;
于使用状态信息与预设的启动状态一致时处理模块控制气囊以预设的起始顺序进行充气作业,并使获取模块获取各作业时的气囊的检测压力信息;
判断模块判断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挤压压力值;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大于挤压压力值,则处理模块定义该检测压力信息相对应的气囊为有效气囊;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检测压力信息所对应的压力值不大于挤压压力值,则处理模块定义该检测压力信息相对应的气囊为无效气囊;
处理模块根据有效气囊以及无效气囊进行计数以确定标记总量信息;
于标记总量信息与预设的气囊总量一致时处理模块根据有效气囊以及无效气囊以建立气囊分布轴,并将处于气囊分布轴最前端以及最后端的有效气囊定义为边界气囊;
处理模块根据边界气囊以确定作业路段。
CN202310453189.9A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3702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3189.9A CN116370285B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3189.9A CN116370285B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70285A CN116370285A (zh) 2023-07-04
CN116370285B true CN116370285B (zh) 2023-09-29

Family

ID=86961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53189.9A Active CN116370285B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7028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75016A (ja) * 2004-12-22 2006-07-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エア式マッサージ機
CN203777292U (zh) * 2014-02-22 2014-08-20 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WO2015188760A1 (zh) * 2014-06-13 2015-12-17 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肢体缺血治疗仪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77402A (zh) * 2016-09-27 2017-02-08 深圳邦普医疗设备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的穿戴式抗血栓治疗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101888920B1 (ko) * 2017-12-21 2018-09-21 (주)세븐라이너 사지압박 순환 제어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1195192A (zh) * 2020-03-06 2020-05-26 珠海澳米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的循环治疗仪
CN211067887U (zh) * 2019-08-26 2020-07-24 重庆腾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温控系统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CN115137965A (zh) * 2022-07-13 2022-10-04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气压测试设备、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5645244A (zh) * 2022-10-28 2023-01-31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75016A (ja) * 2004-12-22 2006-07-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エア式マッサージ機
CN203777292U (zh) * 2014-02-22 2014-08-20 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WO2015188760A1 (zh) * 2014-06-13 2015-12-17 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肢体缺血治疗仪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77402A (zh) * 2016-09-27 2017-02-08 深圳邦普医疗设备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的穿戴式抗血栓治疗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101888920B1 (ko) * 2017-12-21 2018-09-21 (주)세븐라이너 사지압박 순환 제어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11067887U (zh) * 2019-08-26 2020-07-24 重庆腾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温控系统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CN111195192A (zh) * 2020-03-06 2020-05-26 珠海澳米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的循环治疗仪
CN115137965A (zh) * 2022-07-13 2022-10-04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气压测试设备、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5645244A (zh) * 2022-10-28 2023-01-31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70285A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1070B2 (en)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size of body parts as part of compression therapy procedures
US7909786B2 (en) Compression device for the limb
US10278882B2 (en) Assist wear item,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er of assist wear i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209285861U (zh) 动态脊柱侧弯矫形器
CN102348410B (zh) 健康控制装置
WO201510619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nsing, guiding, and/or tracking pelvic exercise
US10123806B2 (en)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system for a tourniquet device
CN105530905A (zh) 用于确定压缩治疗设备的使用依从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16370285B (zh)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120215135A1 (en) Pelvic Region Analyzer and Associated Therapeutic and Diagnostic Methods
CN111658129A (zh) 射频治疗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771154A (zh) 一种家庭智能健康管理设备及血压检测方法
CN104000712A (zh) 一种肢体缺血治疗仪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12794A (zh) 一种医用加压压力监控系统
CN111315295A (zh) 利用伸缩性电阻元件的姿势监视装置、利用该装置的姿势监视方法及系统
CN107205670B (zh) 用于测量血压和用于指示心房颤动的存在的装置和方法
CN204501506U (zh) 一种智能健康按摩机
KR101173047B1 (ko) 체간과 골반안정화 장치 및 평가방법
KR20170119907A (ko) 목 디스크 재활 치료용 기능성 보조장치 및 그 시스템
CN113648020A (zh) 一种智能自适应缺血预适应训练系统
JP4017915B2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CN117159266B (zh) 可穿戴设备的智能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US20210290477A1 (en) Intermittent compression system for veno-lymphatic care
CN113081669B (zh) 一种手指康复训练系统
CN114272119B (zh) 一种智慧医疗联网跟踪的便携式子午流柱理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