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9639A - 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9639A
CN116369639A CN202211712114.XA CN202211712114A CN116369639A CN 116369639 A CN116369639 A CN 116369639A CN 202211712114 A CN202211712114 A CN 202211712114A CN 116369639 A CN116369639 A CN 116369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wearable device
housing
connecting band
damp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121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121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696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69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96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53Flexible straps
    • A44C5/0069Flexible straps extensi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2Link constructions
    • A44C5/04Link constructions extensible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连接带和松紧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带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设备本体相连,所述松紧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阻尼件,所述壳体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部穿过所述通孔,且伸至所述壳体之内;在所述阻尼件处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阻尼件与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部阻尼配合,以固定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部;在所述阻尼件处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阻尼件与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部分离,以使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部可通过所述通孔而进出所述壳体。

Description

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可穿戴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可穿戴设备逐步走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可穿戴设备在使用时会佩戴在用户的肢体上,例如佩戴在用户的头上或手腕上。不同的用户的肢体尺寸并不相同,因此可穿戴设备需要配置不同长短的连接带,进而实现适应性地佩戴。但是,这会导致可穿戴设备的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可穿戴设备佩戴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连接带和松紧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带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设备本体相连,所述松紧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阻尼件,
所述壳体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部穿过所述通孔,且伸至所述壳体之内;
在所述阻尼件处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阻尼件与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部阻尼配合,以固定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部;
在所述阻尼件处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阻尼件与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部分离,以使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部可通过所述通孔而进出所述壳体。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通过设置设备本体、连接带和松紧调节装置,松紧调节装置设置为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阻尼件,使得连接带的第一端部与设备本体相连,连接带的第二端部穿过壳体上的通孔伸至壳体之内,从而使得在阻尼件处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阻尼件与连接带的第二端部阻尼配合以固定连接带的第二端部,从而便于可穿戴设备的佩戴,在阻尼件处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阻尼件与连接带的第二端部分离,以使连接带的第二端部可通过通孔而进出壳体,从而可以调整连接带伸出至壳体的长度,以使连接带伸出至壳体的长度可以调节至不同用户所需的长度,从而可以适用不同的用户需求,从而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可穿戴设备佩戴适应性较差的问题。在对连接带的长度调整完毕后,可以使阻尼件处在第一位置,从而固定连接带的第二端部,以使可穿戴设备可以稳定的佩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连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松紧调节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阻尼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阻尼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转动件与连接带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一位置处的松紧调节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二位置处的松紧调节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设备本体、
200-连接带、210-柔性段、220-刚性段、221-条形传动孔、
300-松紧调节装置、310-壳体、311-第二导轨、320-转动件、321-齿轮、322-转轴、330-阻尼件、331-第一斜面、332-凹面、333-第一导轨、340-第一弹性件、350-按键、351-第二斜面、352-条形避让孔、360-第二弹性件、
301-第一壳体构件、302-第二壳体构件、
400-控制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至图8,本申请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所公开的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00、连接带200和松紧调节装置300。
设备本体100可以为可穿戴设备的部分其它构件提供安装的基础,连接带200可以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连接带200的第一端部与设备本体100相连。当然,设备本体100还是可穿戴设备的主体部分,设备本体100可以包括显示屏、设备壳体、电路板、中央处理芯片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对设备本体100的具体结构作限制。
松紧调节装置300与设备本体100相连,松紧调节装置300包括壳体310及设于壳体310内的阻尼件330,阻尼件330可以为阻尼片、阻尼块等,本申请不限制阻尼件330的具体形状。壳体310设有通孔,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穿过通孔,且伸至壳体310之内。作为发挥阻尼作用的阻尼件330,可以选用阻尼效果较好的材料(例如橡胶)及结构(例阻尼件330的表面为粗糙面)。
在阻尼件330处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阻尼件330与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阻尼配合,以固定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从而便于可穿戴设备的佩戴。
在阻尼件330处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阻尼件330与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分离,以使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可通过通孔而进出壳体310,从而可以调整连接带200伸出至壳体310的长度,当然,连接带200也可以通过通孔而移出壳体310之外,从而实现与松紧调节装置300的分离。在对连接带200的长度调整完毕后,可以使阻尼件330处于第一位置,从而固定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通过设置设备本体100、连接带200和松紧调节装置300,松紧调节装置300设置为包括壳体310及设于壳体310内的阻尼件330,使得连接带200的第一端部与设备本体100相连,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穿过壳体310上的通孔伸至壳体310之内,从而使得在阻尼件330处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阻尼件330与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阻尼配合以固定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从而便于可穿戴设备的佩戴,在阻尼件330处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阻尼件330与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分离,以使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可通过通孔而进出壳体310,从而可以调整连接带200伸出至壳体310的长度,以使连接带200伸出至壳体310的长度可以调节至不同用户所需的长度,从而可以适用不同的用户需求,从而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可穿戴设备佩戴适应性较差的问题。在对连接带200的长度调整完毕后,可以使阻尼件330处于第一位置,从而固定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以使可穿戴设备可以稳定的佩戴。
一种实施例中,阻尼件330可以是摩擦片,在阻尼件330处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摩擦片与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直接摩擦,以实现阻尼配合。在此种情况下,摩擦片与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的摩擦力能够实现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的固定。具体的,摩擦片可以为两个,两个摩擦片形成固定空间,在两个摩擦片均与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直接摩擦的情况下,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被固定在两个摩擦片形成的固定空间内。当然,摩擦片可以与壳体310配合形成固定空间,在摩擦片直接与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摩擦的情况下,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被固定在摩擦片与壳体310形成的固定空间内。
当然,在阻尼件330处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摩擦片与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分离,从而解除阻尼,在此种情况下,连接带200不会受到摩擦片的限制,进而能够通过通孔进出壳体310。
当然,实现阻尼件330与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阻尼配合的方式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松紧调节装置300还可以包括转动件320,转动件320可以设于壳体310之内,转动件320可在壳体310内转动,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可以与转动件320传动相连。在阻尼件330处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阻尼件330与转动件320抵触以通过固定转动件320,与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阻尼配合。也就是说,阻尼件330通过与转动件320的阻尼配合间接地与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阻尼配合,阻尼件330通过与转动件320的阻尼配合以固定转动件320,间接的使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固定。
在阻尼件330处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阻尼件330与转动件320分离,以与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分离,转动件320的转动可驱使连接带200的部分通过通孔进出壳体31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通过将松紧调节装置300设置为包括转动件320的结构,使得转动件320可以设于壳体310之内,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可以与转动件320传动相连,从而在阻尼件330处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操作转动件320的转动驱使连接带200的部分通过通孔进出壳体310,从而使得实现连接带200的部分通过通孔进出壳体310更便捷,而且操作转动件310相对于操作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也更容易。
可选的,阻尼件330可以具有凹面332,凹面332可以为弧形凹面,在阻尼件330处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凹面332可以与转动件320的圆周面贴合。在阻尼件330处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凹面332可以与转动件320的圆周面分离。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通过在阻尼件330上设置凹面332,使得在阻尼件330处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凹面332可以与转动件320的圆周面贴合,从而使得阻尼件330与转动件320的贴合面积较大,从而实现较好的阻尼配合,进而可以使转动件320较好地保持在固定位置,进而可以避免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移动。
可选的,阻尼件330可以为两个,两个阻尼件330可以分别设于转动件320的相背的两侧。通过将阻尼件330设置为两个,两个阻尼件330可以分别设于转动件320的相背的两侧,从而使得在阻尼件330处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两个阻尼件330一起与转动件320抵触,从而使得转动件320较好地保持在固定位置,进而可以避免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移动。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得转动件320受到的阻尼力较为均衡。
可选的,连接带200可以包括柔性段210和刚性段220,柔性段210可以连接于刚性段220与设备本体100之间,从而确保连接带200的变形能力,刚性段220位于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刚性段220具有足够的刚度以确保阻尼配合时不变形,刚性段220可以设有条形传动孔221,条形传动孔221的长度方向可以与连接带200的长度方向一致,条形传动孔221沿其长度方向的边缘可以为齿条形边缘,转动件320可以包括齿轮321,齿轮321可以位于条形传动孔221中,且与齿条形边缘啮合。在阻尼件330处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转动件320转动可以带动齿轮321转动,齿轮321与条形传动孔221的齿条形边缘啮合而带动刚性段220移动,从而实现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通过通孔而进出壳体31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通过将连接带200设置为包括柔性段210和刚性段220的结构,使得柔性段210可以提高可穿戴设备在佩戴时的贴合效果,刚性段220可以开设条形传动孔221,条形传动孔221沿其长度方向的边缘为齿条形边缘,使得齿条形边缘可与转动件320的齿轮321啮合,从而使得在阻尼件330处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转动件320转动可以带动齿轮321转动,齿轮321与条形传动孔221的齿条形边缘啮合而带动刚性段220移动,从而实现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通过通孔而进出壳体310。此种配合方式通过啮合实现,能够确保配合时自带一定的咬合阻尼,进而避免在调节过程中连接带200的第二端部过于灵活的滑动。与此同时,此种啮合的配合方式还能够协助阻尼件330一起发挥阻尼作用。
进一步的,刚性段220可以为金属结构件,刚性段220可以与柔性段210通过注塑相连。通过将刚性段220设置为金属结构件,可以提高刚性件220的强度,将刚性段220与柔性段210通过注塑相连,使得连接带200在刚性段220与柔性段210的过渡连接处连接更稳定。具体的,金属结构件可以为不锈钢结构件,铜件、硬塑料结构件,柔性段210可以是柔性塑胶部。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刚性段220和柔性段210的具体材质。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弹性件340,第一弹性件340可以分别连接阻尼件330和壳体310,第一弹性件340可以用于驱使阻尼件330移动至第一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340,第一弹性件340分别连接阻尼件330和壳体310,使得第一弹性件340驱使阻尼件330移动至第一位置,从而可以实现阻尼件330自动移动至第一位置,从而避免设置其它电驱动件,进而有利于可穿戴设备的低能耗设计。第一弹性件340可以是弹簧、橡胶弹性件、金属折弯弹性件等,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第一弹性件340的具体种类。
可选的,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磁性驱动组件,磁性驱动组件可以包括分别与阻尼件330和壳体310相连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磁性配合,可驱使阻尼件330移动至第一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通过设置磁性驱动组件,磁性驱动组件设置为包括分别与阻尼件330和壳体310相连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使得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磁性配合,可驱使阻尼件330移动至第一位置,从而可以实现阻尼件330自动移动至第一位置,避免设置其它电驱动件,进而有利于可穿戴设备的低能耗设计。与此同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配合为非接触配合,两者无需直接连接,从而能够避免连接导致的可穿戴设备的连接机构复杂的问题。
当然,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直线电机、电致伸缩件等,进而来替代上文的第一弹性件340或磁性驱动组件。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松紧调节装置300还可以包括按键350,按键350可以滑动地设于壳体310,阻尼件330可以具有第一斜面331,按键350可以具有第二斜面351,第一斜面331与第二斜面351贴合。按键350在被按压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斜面331与第二斜面351的配合,驱使阻尼件330移动至第二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通过设置按键350,使得驱使阻尼件330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更便捷,通过按键350的第二斜面351阻尼件330的第一斜面331配合的方式,使得按键350在被按压的情况下不仅可以驱使阻尼件330移动至第二位置,而且按键350按压时的运动也相对更平稳。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松紧调节装置300还可以包括第二弹性件360,第二弹性件360可以设于按键350与壳体310之间,第二弹性件360可以用于驱动按键350朝与按压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360,使得第二弹性件360可以设于按键350与壳体310之间,从而使得第二弹性件360可以驱动按键350朝与按压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按键350被按压后松开的自动复位。同理,第二弹性件360可以是弹簧、橡胶弹性件、金属折弯弹性件等,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第二弹性件360的具体种类。
可选的,按键350还可以开设有条形避让孔352,转动件320的转轴322可以穿过条形避让孔352,条形避让孔352与转轴322滑动配合,条形避让孔352的延伸方向与按键350的按压方向一致。通过在按键350上开设条形避让孔352,使得转动件320的转轴322可以穿过条形避让孔352,从而使得按键350和转动件320的布局更紧凑,与此同时,条形避让孔352有利于对转轴322进行辅助约束,从而提高转轴322安装的稳定性。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阻尼件330可以包括第一导轨333,壳体310内可以设有第二导轨311,阻尼件330可以通过第一导轨333与第二导轨311的导向配合,而相对于壳体31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通过将阻尼件330设置为包括第一导轨333,壳体310内可以设有第二导轨311,使得阻尼件330可以通过第一导轨333与第二导轨311的导向配合,而相对于壳体31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从而使得阻尼件33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更稳定。
阻尼件33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切换可以是通过驱动机构,例如驱动电机等实现,当然,阻尼件33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切换也可以通过手动驱动实现,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如上文所述,松紧调节装置300与设备本体100相连。具体的,连接带200的第一端部与设备本体100的一端部相连,松紧调节装置300与设备本体100的另一端部相连,松紧调节装置300、连接带200和设备本体100可以围成佩戴空间。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控制器件400,设备本体100可以包括显示组件,控制器件400可以与显示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显示组件的显示。在此种情况下,如图1所示,连接带200的第一端部可以通过与控制器件400的连接,而实现与设备本体100的间接连接。
可选的,壳体31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构件301和第二壳体构件302,第一壳体构件301和第二壳体构件302可以可拆卸相连,进而使得转动件320、转轴322等构件装配到第一壳体构件301和/或第二壳体构件302内之后,再将第一壳体构件301与第二壳体构件302相连。此种方式有利于构件在壳体310内的装配。具体的,第一壳体构件301和第二壳体构件302可以通过卡扣连接、连接件连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相连,本申请不限制第一壳体构件301与第二壳体构件302之间的具体的可拆卸连接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可以是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眼镜、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眼镜、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的不同,各个实施例的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连接带和松紧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带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设备本体相连,所述松紧调节装置与所述设备本体相连,且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阻尼件,
所述壳体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部穿过所述通孔,且伸至所述壳体之内;
在所述阻尼件处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阻尼件与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部阻尼配合,以固定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部;
在所述阻尼件处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阻尼件与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部分离,以使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部可通过所述通孔而进出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调节装置还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壳体之内,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转动件传动相连,
在所述阻尼件处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阻尼件与所述转动件抵触以通过固定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部阻尼配合;
在所述阻尼件处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阻尼件与所述转动件分离,以与所述连接带的第二端部分离,所述转动件的转动可驱使所述连接带的部分通过所述通孔进出所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具有凹面,在所述阻尼件处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凹面与所述转动件的圆周面贴合;在所述阻尼件处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凹面与所述转动件的圆周面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为两个,两个所述阻尼件分别设于所述转动件的相背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包括柔性段和刚性段,所述柔性段连接于所述刚性段与所述设备本体之间,所述刚性段设有条形传动孔,所述条形传动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带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条形传动孔沿其长度方向的边缘为齿条形边缘,所述转动件包括齿轮,所述齿轮位于所述条形传动孔中,且与所述齿条形边缘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段为金属结构件,所述刚性段与所述柔性段通过注塑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连接所述阻尼件和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阻尼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或者,
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磁性驱动组件,所述磁性驱动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阻尼件和所述壳体相连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磁性配合,可驱使所述阻尼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调节装置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滑动地设于所述壳体,所述阻尼件具有第一斜面,所述按键具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贴合,所述按键在被按压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的配合,驱使所述阻尼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按键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按键朝与按压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包括第一导轨,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二导轨,所述阻尼件通过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的导向配合,而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CN202211712114.XA 2022-12-29 2022-12-29 可穿戴设备 Pending CN1163696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2114.XA CN116369639A (zh) 2022-12-29 2022-12-29 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2114.XA CN116369639A (zh) 2022-12-29 2022-12-29 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9639A true CN116369639A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60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12114.XA Pending CN116369639A (zh) 2022-12-29 2022-12-29 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96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5084A (zh) * 2023-07-17 2023-08-15 四川国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支架输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5084A (zh) * 2023-07-17 2023-08-15 四川国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支架输送装置
CN116585084B (zh) * 2023-07-17 2023-09-15 四川国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支架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69639A (zh) 可穿戴设备
US11112612B2 (en) Hinge mechanism and head-mounted display including this hinge mechanism
JP7192410B2 (ja) バンドおよびリスト機器
EP1416781A4 (en) PORTABLE DEVICE
US11564462B2 (en) Wearable apparatus and band thereof
CN111867310B (zh) 电子设备
CN111867309A (zh) 电子设备
CN208636661U (zh) 一种便于佩戴的智能手表
WO2021077919A1 (zh) 可穿戴设备
CN106155196A (zh) 卡合装置与电子装置
CN114244934A (zh) 电子设备
CN112401420A (zh) 可穿戴设备
CN110545369B (zh) 电子设备
CN104134450A (zh) 数据存储设备固定装置
CN114081252B (zh) 可穿戴设备
CN112425870A (zh) 可穿戴设备
CN211459081U (zh) 快拆模组、表带及腕戴设备
CN104882732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20795660U (zh) 一种可拆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及智能手表
CN114649756B (zh) 一种配电柜元件安装布线结构
CN111184322A (zh) 可拆卸式手表及电子系统
EP3593666A1 (en) Dual watchband buckle capable of achieving fine adjustment of length of watchband
KR101708502B1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의 단자 커버 개폐 장치
CN110893039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CN218889385U (zh) 一种表粒长度调节机构、表带及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