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6141A - 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6141A
CN116366141A CN202310545872.5A CN202310545872A CN116366141A CN 116366141 A CN116366141 A CN 116366141A CN 202310545872 A CN202310545872 A CN 202310545872A CN 116366141 A CN116366141 A CN 116366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channel
telemetry
data
transmission frame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458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66141B (zh
Inventor
丁奔
范琦
王顺亮
王宝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laxy Aerospace X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laxy Aerospace 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laxy Aerospace X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laxy Aerospace 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458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661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66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6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66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61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94Packet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70Virtual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04L49/9057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packet reassembly or resequen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应用与卫星遥测系统,包括:确定向部署于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传输的遥测应用数据,并根据遥测应用数据,生成对应的源包;监测虚拟信道的第一带宽值和所述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根据监测到的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对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生成适于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通过虚拟信道将与源包对应的遥测传送帧传输至主信道,并生成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以及通过物理信道将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传输至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从而达到了既能够充分利用虚拟信道,提升虚拟信道的利用率,又能够保证虚拟信道的传输速率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卫星遥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分包遥测技术是普遍应用于卫星的数据传输技术,通过分包遥测的方式,卫星可以将各个应用过程的数据经由传送层发送至地面系统。在分包遥测过程中,各个应用过程根据待传输的遥测应用数据生成相应的源包,然后不同应用过程的源包经多路化转换成虚拟信道上的遥测传送帧,然后卫星将虚拟信道组成主信道,并将主信道的数据流通过物理信道传输至地面系统。
图1示出了现有的卫星系统中的多个应用过程APP_0~APP_n向地面系统中的多个信宿过程SINK_0~SINK_n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层次结构。参考图1所示,卫星系统中的多个应用过程APP_0~APP_n生成多个源包。然后,卫星系统中的计算设备根据多个源包,生成适于虚拟信道0~虚拟信道m传输的遥测传送帧。然后,卫星系统中的与多个源包对应的遥测传送帧通过虚拟信道0~虚拟信道m传输至主信道。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由于卫星遥测系统根据源包生成遥测传送帧时,事先并不知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因此即使卫星遥测系统能够根据源包生成遥测传送帧,也不能保证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与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应,从而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大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的利用率降低;而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小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则会发生堵塞,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变慢。
公开号为CN114142907A,名称为一种通信终端管设备的信道筛选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地面基站的无线射频信道信号;基于原始卫星各自数据任务对地面基站的虚拟分区,进行虚拟信道传输矩阵映射,获得信源编码矩阵和信道编码矩阵;基于此,以无线射频信道信号传输容量的模小于虚拟分区最大接收功率和无线射频信道信号的信噪比强度最小为条件;实现虚拟分区的动态筛选和信道初筛;根据动态参数获得排列的优先级,根据优先级与其他终端组合,实现信道精筛。
公开号为CN114079554A,名称为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该方法根据资源单元映射类型确定虚拟信道,虚拟信道包括第一类信道和第二类信道中的至少之一;根据虚拟信道与带宽范围内的每个资源块的映射关系,将虚拟信道的数据映射至对应的资源块中进行传输,其中,每个资源块包括设定数量的资源单元。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大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的利用率降低;而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小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则会发生堵塞,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变慢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大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的利用率降低;而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小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则会发生堵塞,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变慢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应用与卫星遥测系统,包括:确定向部署于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传输的遥测应用数据,并根据遥测应用数据,生成对应的源包;监测虚拟信道的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根据监测到的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对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生成适于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通过虚拟信道将与源包对应的遥测传送帧传输至主信道,并生成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以及通过物理信道将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传输至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装置,包括:源包生成模块,用于确定向部署于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传输的遥测应用数据,并根据所述遥测应用数据,生成对应的源包;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虚拟信道的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监测到的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对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生成适于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传送帧同步数据流生成模块,用于通过虚拟信道将与源包对应的遥测传送帧传输至主信道,并生成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以及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物理信道将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传输至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为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确定向部署于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传输的遥测应用数据,并根据遥测应用数据,生成对应的源包;监测虚拟信道的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根据监测到的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对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生成适于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通过虚拟信道将与源包对应的遥测传送帧传输至主信道,并生成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以及通过物理信道将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传输至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首先,处理器确定向部署于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传输的遥测应用数据,并根据遥测应用数据,生成对应的源包。然后,处理器监测得到虚拟信道的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进一步地,处理器根据监测到的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对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生成适于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此外,处理器通过虚拟信道将与源包对应的遥测传送帧传输至主信道,并生成传送帧同步数据流。最后,处理器通过物理信道将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传输至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
由于处理器根据源包生成的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是根据实时带宽值(即,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确定的,因此最终生成的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与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应。而又由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与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应,因此对于每个虚拟信道来说恰好填满且不至于溢出。从而达到了既能够充分利用虚拟信道,提升虚拟信道的利用率,又能够保证虚拟信道的传输速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大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的利用率降低;而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小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则会发生堵塞,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变慢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卫星系统中的多个应用过程向地面系统中的多个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层次结构;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的计算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卫星遥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一种卫星遥测系统的模块化示意图;
图4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另一种卫星遥测系统的模块化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未对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进行调节前,所生成的遥测传送帧的示意图;
图6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已对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进行调节后,所生成的遥测传送帧的示意图;
图7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卫星遥测系统向地面系统传输未调节前的遥测传送帧的示意图;
图7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卫星遥测系统向地面系统传输调节后的遥测传送帧的示意图;
图8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未调节前的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的示意图;
图8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调节后的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装置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航天器中执行。图2示出了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的计算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计算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处理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以及输入/输出接口。其中存储器、传输装置以及输入/输出接口通过总线与处理器连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设备还可包括比图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2所示不同的配置。
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电路”。该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计算设备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如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该数据处理电路作为一种处理器控制(例如与接口连接的可变电阻终端路径的选择)。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基于分段层调节虚拟信道的时隙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应用程序的基于遥控的信道数量对遥测调度的方法。存储器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设备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图2所示的计算设备可以包括硬件元件(包括电路)、软件元件(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代码)、或硬件元件和软件元件两者的结合。应当指出的是,图2仅为特定具体实例的一个实例,并且旨在示出可存在于上述计算设备中的部件的类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卫星遥控遥测系统的示意图。参考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地面系统20以及卫星系统10,其中地面系统20通过分包遥控的方式,经由地面系统20与卫星系统10之间的虚拟信道向卫星系统10发送遥控应用数据。此外,卫星系统10接收地面系统20发送的遥控应用数据,并且通过分包遥测的方式,经由卫星系统10与地面系统20之间的虚拟信道向地面系统20传输遥测应用数据。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分包遥控时,地面系统20向卫星系统10传输遥控应用数据时所使用的虚拟信道,与卫星系统10向地面系统20传输遥测应用数据时所使用的虚拟信道不同。并且其中,地面系统20和卫星系统10的计算设备均适用于图2中所示出的硬件结构。
图4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卫星遥测系统的模块化示意图。参考图4A所示,卫星遥测系统包括第一监测模块,其中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虚拟信道的实时带宽值(即,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卫星遥测系统包括遥测传送帧计算模块,其中遥测传送帧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个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卫星遥测系统还包括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其中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适于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此外,卫星遥测系统中还设置有缓存区。其中,缓存区用于暂存源包。
图4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另一种卫星遥测系统的模块化示意图。参考图4B所示,卫星遥测系统包括第二监测模块,其中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虚拟信道的实时带宽值(即,第二带宽值),并统计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卫星遥测系统包括虚拟信道计算模块,其中虚拟信道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传输遥测传送帧所需要的时间。卫星遥测系统包括虚拟信道生成模块,其中虚拟信道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适于传输遥测传送帧的虚拟信道。
在上述运行环境下,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该方法由图2中所示的处理器实现。图5示出了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502:确定向部署于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传输的遥测应用数据,并根据遥测应用数据,生成对应的源包;
S504:监测虚拟信道的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
S506:根据监测到的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对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生成适于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
S508:通过虚拟信道将与源包对应的遥测传送帧传输至主信道,并生成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以及
S510:通过物理信道将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传输至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
首先,应用过程确定向部署于地面系统20中的信宿过程传输的遥测应用数据,并根据遥测应用数据,生成对应的源包(S502)。具体地,应用过程将需要向地面系统20发送的遥测应用数据的前部加上包导头,从而生成源包。其中,下列表1示出了源包的数据格式:
表1
Figure SMS_1
由上述表1可知,应用过程生成对应的源包时,由于源数据(即,遥测应用)的数据量大小不同,因此各个源包的数据量也是不同的。
然后,第一监测模块监测虚拟信道的实时带宽值(即,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S504)。例如,第一监测模块监测到虚拟信道的实时带宽值为1000Mbps,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为0.03s。
进一步地,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根据监测到的虚拟信道的实时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对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生成适于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S506)。进一步地,参考上述表1所示,虽然传送层能够根据源包生成遥测传送帧,但是由于传送层事先并不知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因此即便传送层能够根据源包生成遥测传送帧,也不能保证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与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应。因此,传送层更根据源包生成的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可能小于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也可能大于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
因此,若需要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与虚拟信道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应,则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在根据源包生成遥测传送帧时,需要预先计算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首先,第一监测模块监测到虚拟信道的实时带宽值(即,第一带宽值)以及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并将虚拟信道的实时带宽值以及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传输至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然后,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根据虚拟信道的实时带宽值以及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计算得到各个虚拟信道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最后,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根据计算到的各个虚拟信道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从而生成适于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
图6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未对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进行调节前,所生成的遥测传送帧的示意图。图6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已对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进行调节后,所生成的遥测传送帧的示意图。其中,TS_0表示遥测传送帧0、TS_1表示遥测传送帧1以及TS_2表示遥测传送帧2。VC_0表示虚拟信道0、VC_1表示虚拟信道1以及VC_2表示虚拟信道2。
参考图6A所示,遥测传送帧计算模块未计算各个虚拟信道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并且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也未根据与各个虚拟信道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生成遥测传送帧前,遥测传送帧TS_1的数据量最大,遥测传送帧TS_0的数据量其次,遥测传送帧TS_2的数据量最小。并且值得注意的是,遥测传送帧TS_0、遥测传送帧TS_1和遥测传送帧TS_2均是由一个或多个源包组合,并在前部添加帧头所形成的。因此,遥测传送帧TS_1所包含的源包的数据量最大,遥测传送帧TS_0所包含的源包的数据量其次,遥测传送帧TS_2所包含的源包的数据量最小。
参考图6B所示,遥测传送帧计算模块计算出各个虚拟信道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并且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也根据各个虚拟信道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生成遥测传送帧后,遥测传送帧TS_2的数据量最大,遥测传送帧TS_1的数据量其次,遥测传送帧TS_0的数据量最小。即,遥测传送帧TS_2所包含的源包的数据量最大,遥测传送帧TS_1所包含的源包的数据量其次,遥测传送帧TS_0所包含的源包的数据量最小。
对比图6A和图6B可知,在未调节各个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的情况下,若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根据一个或多个源包分别生成遥测传送帧TS_0、遥测传送帧TS_1和遥测传送帧TS_2,则与遥测传送帧TS_0对应的虚拟信道VC_0可能会发生堵塞,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变慢;则与遥测传送帧TS_1对应的虚拟信道VC_1可能会发生堵塞,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变慢;与遥测传送帧TS_2对应的虚拟信道VC_2可能没有填满,从而导致虚拟信道的利用率降低。
而由于图6B所示的遥测传送帧TS_0、遥测传送帧TS_1和遥测传送帧TS_2的数据量是由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调节后的所生成,因此能够使得遥测传送帧TS_0、遥测传送帧TS_1和遥测传送帧TS_2所包含的数据量大小与虚拟信道VC_0、虚拟信号VC_1和虚拟信道VC_2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应。从而,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虚拟信道,还能够保证遥测应用数据的传输速率。
其中,调节遥测传送帧TS_0、遥测传送帧TS_1和遥测传送帧TS_2的数据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组合的方式调节遥测传送帧TS_0、遥测传送帧TS_1和遥测传送帧TS_2所包含的源包的数量,通过拆分的方式调节遥测传送帧TS_0、遥测传送帧TS_1和遥测传送帧TS_2所包含的源包的数量或查找与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应的源包。
进一步地,处理器通过虚拟信道将与源包对应的遥测传送帧传输至主信道,并生成传送帧同步数据流(S508)。
最后,处理器通过物理信道将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传输至地面系统20中的信宿过程(S510)。
其中,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与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应。具体地,图7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卫星遥测系统向地面系统20传输未调节前的遥测传送帧的示意图。图7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卫星遥测系统向地面系统20传输调节后的遥测传送帧的示意图。参考图7A和图7B所示,虚拟信道VC_0~虚拟信道VC_2的时隙大小不同,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也不同。例如,虚拟信道VC_1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最多、虚拟信道VC_0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其次以及虚拟信道VC_2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最少。
图7A中,与虚拟信道VC_2对应的遥测传送帧TS_2的数据量最多,与虚拟信道VC_0对应的遥测传送帧TS_0的数据量和与虚拟信道VC_1对应的遥测传送帧TS_1的数据量相同,且小于遥测传送帧TS_2的数据量。且图7A中所示的遥测传送帧TS_0是由源包TQ_0组成的,遥测传送帧TS_1是由源包TQ_1组成的,遥测传送帧TS_2是由源包TQ_2和源包TQ_3组成的。
并且由上述可知,由于图7A中与虚拟信道VC_0对应的遥测传送帧TS_0的数据量大小小于虚拟信道VC_0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因此虚拟信道VC_0的利用率较低;与虚拟信道VC_1对应的遥测传送帧TS_1的数据量大小小于虚拟信道VC_1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因此虚拟信道VC_1的利用率较低;与虚拟信道VC_2对应的遥测传送帧TS_2的数据量大小大于虚拟信道VC_2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因此虚拟信道VC_2较为堵塞,传输速率较慢。
而在卫星将遥测传送帧TS_0、遥测传送帧TS_1和遥测传送帧TS_2传输至地面系统20后,信宿过程SINK_0通过虚拟信道VC_0接收遥测传送帧TS_0,信宿过程SINK_1通过虚拟信道VC_1接收遥测传送帧TS_1,信宿过程SINK_2通过虚拟信道VC_2接收遥测传送帧TS_2。
而在图7B中,由于遥测传送帧TS_0、遥测传送帧TS_1遥测传送帧TS_2已经经过调整,因此与虚拟信道VC_1对应的遥测传送帧TS_1的数据量最多、与虚拟信道VC_0对应的遥测传送帧TS_0的数据量其次、与虚拟信道VC_2对应的遥测传送帧TS_2的数据量最少。且图7B中所示的遥测传送帧TS_0是由源包TQ_0和源包TQ_4组成的,遥测传送帧TS_1是由源包TQ_5和源包TQ_3组成的,遥测传送帧TS_2是由源包TQ_2组成的。
并且由上述可知,经过调整后所生成的遥测传送帧TS_0的数据量大小与虚拟信道VC_0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相同、经过调整后所生成的遥测传送帧TS_1的数据量大小与虚拟信道VC_1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相同以及经过调整后所生成的遥测传送帧TS_2的数据量大小与虚拟信道VC_2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相同。
因此在卫星将遥测传送帧TS_0、遥测传送帧TS_1和遥测传送帧TS_2传输至地面系统20后,信宿过程SINK_0和信宿过程SINK_4通过虚拟信道VC_0接收遥测传送帧TS_0(其中,遥测传送帧TS_0包括源包TQ_0和源包TQ_4),信宿过程SINK_5和信宿过程SINK_3通过虚拟信道VC_1接收遥测传送帧TS_1(其中,遥测传送帧TS_1包括源包TQ_5和源包TQ_3),信宿过程SINK_2通过虚拟信道VC_2接收遥测传送帧TS_2(其中,遥测传送帧TS_2包括源包TQ_2)。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由于卫星遥测系统根据源包生成遥测传送帧时,事先并不知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因此即使卫星遥测系统能够根据源包生成遥测传送帧,也不能保证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与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应,从而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大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的利用率降低;而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小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则会发生堵塞,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变慢。
有鉴于此,由于处理器根据源包生成的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是根据实时带宽值(即,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确定的,因此最终生成的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与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应。而又由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与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应,因此对于每个虚拟信道来说恰好填满且不至于溢出。从而达到了既能够充分利用虚拟信道,提升虚拟信道的利用率,又能够保证虚拟信道的传输速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大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的利用率降低;而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小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则会发生堵塞,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变慢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根据监测到的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对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生成适于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的操作,包括:根据第一带宽值和各个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计算各个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以及根据各个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并生成适于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
具体地,首先,第一监测模块监测到虚拟信道的实时带宽值和各个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例如,第一监测模块监测到虚拟信道的实时带宽值为1000Mbps,虚拟信道VC_0的时隙大小为0.001s、虚拟信道VC_1的时隙大小为0.05s以及虚拟信道VC_2的时隙大小为0.03s。
然后,第一监测模块将监测得到的虚拟信道的实时带宽值和各个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传输至遥测传送帧计算模块,遥测传送帧计算模块根据虚拟信道的实时带宽值和各个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计算得到各个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各个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SMS_2
(公式1)
其中,Q表示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B表示虚拟信道的实时带宽值,T表示虚拟信道的时隙。
例如,遥测传送帧计算模块计算得到虚拟信道VC_0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为1024kb,虚拟信道VC_1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为51200kb,虚拟信道VC_2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为30720kb。
进一步地,遥测传送帧计算模块将计算结果传输至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根据各个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生成遥测传送帧。例如,遥测传送帧计算模块已经计算出虚拟信道VC_0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为1024kb,虚拟信道VC_1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为51200kb,虚拟信道VC_2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为30720kb,则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根据计算结果,将一个或多个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最终生成与虚拟信道VC_0的数据量1024kb对应的遥测传送帧,与虚拟信道VC_1的数据量51200kb对应的遥测传送帧以及与虚拟信道VC_2的数据量30720kb对应的遥测传送帧。
从而,通过生成与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应的遥测包的操作,达到了能够充分利用虚拟信道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还包括:监测虚拟信道的第二带宽值,并统计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以及根据监测到的第二带宽值和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调整虚拟信道的时隙,并生成适于传输遥测传送帧的虚拟信道。进一步可选地,根据监测到的第二带宽值和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调整虚拟信道的时隙,并生成适于传输遥测传送帧的虚拟信道的操作,包括:根据监测到的第二带宽值和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计算传输遥测传送帧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根据计算得到的传输遥测传送帧所需要的时间,调整虚拟信道的时隙,并生成适于传输遥测传送帧的虚拟信道。
具体地,第二监测模块监测到虚拟信道的实时带宽值(即,第二带宽值)。例如,第二监测模块监测到虚拟信道的实时带宽值为1000Mbps。
然后,第二监测模块将监测得到的虚拟信道的实时带宽值传输至虚拟信道计算模块。虚拟信道计算模块根据虚拟信道的实时带宽值和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计算传输遥测传送帧所需要的时间。例如,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为30720kb。则虚拟信道计算模块可以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得到,传输遥测传送帧所需要的时间为0.03s。
进一步地,虚拟信道生成模块接收到由虚拟信道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传输遥测传送帧所需要的时间,并根据计算结果,调节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例如,图8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未调节前的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的示意图。图8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调节后的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的示意图。参考图8A和图8B所示,虚拟信道生成模块未对虚拟信道的时隙调节前,虚拟信道VC_0、虚拟信道VC_1以及虚拟信道VC_2的时隙大小相同。而在对虚拟信道VC_0、虚拟信道VC_1和虚拟信道VC_2调节后,虚拟信道VC_2的时隙大小大于虚拟信道VC_1的时隙大小大于虚拟信道VC_0的时隙大小。且经过调节后的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对应。
例如,虚拟信道生成模块未对虚拟信道的时隙调节前,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为0.01s,从而虚拟信道在传输数据量为3072kb的遥测传送帧时,可能会发生堵塞。虚拟信道生成模块对虚拟信道的时隙调节后,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为0.03s,从而可以保证虚拟信道传输遥测传送帧的传输速率。再例如,虚拟信道生成模块未对虚拟信道的时隙调节前,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为0.04s,从而虚拟信道在传输数据量为3072kb的遥测传送帧时,虚拟信道的利用率不足。虚拟信道生成模块对虚拟信道的时隙调节后,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为0.03s,从而可以保证虚拟信道的利用率。
从而,通过根据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和实时带宽值,计算得到传输遥测传送帧所需要的时间,并根据计算结果,调节虚拟信道的时隙的操作,达到了能够充分利用虚拟信道,并保证传输速率的技术效果。
此外,参考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从而根据本实施例,能够达到充分利用虚拟信道,提升虚拟信道的利用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大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的利用率降低;而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小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则会发生堵塞,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变慢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利用虚拟信道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装置900,该装置900与根据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方法相对应。参考图9所示,该装置900包括:源包生成模块910,用于确定向部署于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传输的遥测应用数据,并根据遥测应用数据,生成对应的源包;第一监测模块920,用于监测虚拟信道的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930,用于监测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并根据监测到的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对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生成适于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传送帧同步数据流生成模块940,用于通过虚拟信道将与源包对应的遥测传送帧传输至主信道,并生成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以及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传输模块950,用于通过物理信道将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传输至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
可选地,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930:遥测传送帧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带宽值和各个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计算各个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以及遥测传送帧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并生成适于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
可选地,装置900还包括: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虚拟信道的第二带宽值,并统计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以及虚拟信道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监测到的第二带宽值和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调整虚拟信道的时隙,并生成适于传输遥测传送帧的虚拟信道。
可选地,虚拟信道生成模块包括:虚拟信道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监测到的第二带宽值和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计算传输遥测传送帧所需要的时间;以及虚拟信道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计算得到的传输遥测传送帧所需要的时间,调整虚拟信道的时隙,并生成适于传输遥测传送帧的虚拟信道。
从而根据本实施例,能够达到充分利用虚拟信道,提升虚拟信道的利用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大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的利用率降低;而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小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则会发生堵塞,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变慢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3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利用虚拟信道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装置1000,该装置1000与根据实施例1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方法相对应。参考图10所示,该装置1000包括:处理器1010;以及存储器1020,与处理器1010连接,用于为处理器1010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确定向部署于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传输的遥测应用数据,并根据遥测应用数据,生成对应的源包;监测虚拟信道的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监测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并根据监测到的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对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生成适于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通过虚拟信道将与源包对应的遥测传送帧传输至主信道,并生成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以及通过物理信道将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传输至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
从而根据本实施例,能够达到充分利用虚拟信道,提升虚拟信道的利用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大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的利用率降低;而当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小于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大小时,虚拟信道则会发生堵塞,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变慢的技术问题。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应用于卫星遥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向部署于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传输的遥测应用数据,并根据所述遥测应用数据,生成对应的源包;
监测虚拟信道的第一带宽值和所述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
根据监测到的第一带宽值和所述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对所述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生成适于所述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
通过所述虚拟信道将与所述源包对应的遥测传送帧传输至主信道,并生成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以及
通过物理信道将所述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传输至所述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监测到的第一带宽值和所述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对所述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生成适于所述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的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带宽值和各个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计算所述各个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以及
根据所述各个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所述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并生成适于所述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虚拟信道的第二带宽值,并统计所述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以及
根据监测到的第二带宽值和所述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调整所述虚拟信道的时隙,并生成适于传输所述遥测传送帧的虚拟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监测到的第二带宽值和所述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调整所述虚拟信道的时隙,并生成适于传输所述遥测传送帧的虚拟信道的操作,包括:
根据监测到的第二带宽值和所述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计算传输所述遥测传送帧所需要的时间;以及
根据计算得到的传输所述遥测传送帧所需要的时间,调整所述虚拟信道的时隙,并生成适于传输所述遥测传送帧的虚拟信道。
5.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6.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包生成模块,用于确定向部署于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传输的遥测应用数据,并根据所述遥测应用数据,生成对应的源包;
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虚拟信道的第一带宽值和所述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
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监测到的第一带宽值和所述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对所述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生成适于所述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
传送帧同步数据流生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虚拟信道将与所述源包对应的遥测传送帧传输至主信道,并生成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以及
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物理信道将所述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传输至所述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遥测传送帧生成模块包括:
遥测传送帧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带宽值和各个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计算所述各个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以及
遥测传送帧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虚拟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对所述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并生成适于所述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还包括:
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虚拟信道的第二带宽值,并统计所述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以及
虚拟信道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监测到的第二带宽值和所述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调整所述虚拟信道的时隙,并生成适于传输所述遥测传送帧的虚拟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虚拟信道生成模块包括:
虚拟信道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监测到的第二带宽值和所述遥测传送帧的数据量,计算传输所述遥测传送帧所需要的时间;以及
虚拟信道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计算得到的传输所述遥测传送帧所需要的时间,调整所述虚拟信道的时隙,并生成适于传输所述遥测传送帧的虚拟信道。
10.一种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为所述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
确定向部署于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传输的遥测应用数据,并根据所述遥测应用数据,生成对应的源包;
监测虚拟信道的第一带宽值和所述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
监测第一带宽值和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并根据监测到的第一带宽值和所述虚拟信道的时隙大小,对所述源包进行组合或拆分,生成适于所述虚拟信道传输的遥测传送帧;
通过所述虚拟信道将与所述源包对应的遥测传送帧传输至主信道,并生成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以及
通过物理信道将所述传送帧同步数据流传输至所述地面系统中的信宿过程。
CN202310545872.5A 2023-05-16 2023-05-16 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3661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45872.5A CN116366141B (zh) 2023-05-16 2023-05-16 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45872.5A CN116366141B (zh) 2023-05-16 2023-05-16 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6141A true CN116366141A (zh) 2023-06-30
CN116366141B CN116366141B (zh) 2023-10-13

Family

ID=86922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45872.5A Active CN116366141B (zh) 2023-05-16 2023-05-16 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61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15397A (zh) * 2024-03-20 2024-04-19 银河航天(西安)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信道传输遥测传送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8074790A (zh) * 2024-04-17 2024-05-24 银河航天(西安)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分包遥控遥测过程的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32429A1 (en) * 2002-10-01 2004-04-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ccess link bandwidth management scheme
US20090092151A1 (en) * 2007-10-05 2009-04-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the management of bandwidth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orresponding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devices
CN106357560A (zh) * 2016-09-26 2017-01-25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信道统计复用方法及装置
CN111526606A (zh) * 2020-04-23 2020-08-11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家居设备、存储介质
WO2022037609A1 (zh) * 2020-08-21 2022-02-24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4449580A (zh) * 2021-12-22 2022-05-06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卫星通信系统物理层数据分段和重组方法
CN115567184A (zh) * 2022-12-01 2023-01-03 银河航天(北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分段层调节虚拟信道的时隙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801101A (zh) * 2022-11-07 2023-03-14 银河航天(北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信道时隙的遥测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32429A1 (en) * 2002-10-01 2004-04-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ccess link bandwidth management scheme
US20090092151A1 (en) * 2007-10-05 2009-04-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the management of bandwidth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orresponding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devices
CN106357560A (zh) * 2016-09-26 2017-01-25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信道统计复用方法及装置
CN111526606A (zh) * 2020-04-23 2020-08-11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家居设备、存储介质
WO2022037609A1 (zh) * 2020-08-21 2022-02-24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4449580A (zh) * 2021-12-22 2022-05-06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卫星通信系统物理层数据分段和重组方法
CN115801101A (zh) * 2022-11-07 2023-03-14 银河航天(北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信道时隙的遥测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567184A (zh) * 2022-12-01 2023-01-03 银河航天(北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分段层调节虚拟信道的时隙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红;康骊;张爱兵;: "卫星遥感多路数据传输合路方案研究", 航天器工程, no. 01 *
龙吟;: "一种源包和虚拟信道相结合的AOS调度算法", 航天器工程, no. 04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15397A (zh) * 2024-03-20 2024-04-19 银河航天(西安)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信道传输遥测传送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915397B (zh) * 2024-03-20 2024-05-31 银河航天(西安)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信道传输遥测传送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8074790A (zh) * 2024-04-17 2024-05-24 银河航天(西安)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分包遥控遥测过程的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6141B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0551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of content
CN116318376B (zh) 利用虚拟信道传输遥控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353314B (zh) 切换用于通过提供回程和前传两者(xhaul)连接性的传输网络的传输的至少两个类型的数据信号
US8937866B2 (en) Network bandwidth regulation using traffic scheduling
CN116366141B (zh) 向信宿过程传输遥测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614517B (zh) 基于数据传输量控制的多链路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560152B1 (en) Determining the bandwidth of a communication link
CN110798865B (zh) 数据压缩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360277A (zh) 改善数据传输中无线电频谱使用的系统和方法
US11411834B2 (en) Method, control unit and network node for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436510B (zh) 利用中继卫星传输应用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113269B (zh) 一种基于中间件的流量控制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707623A (zh) 基于目标中继卫星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381334B2 (en) Servi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172652B (zh) 一种基于高层业务信息的基站调度方法及装置
US20220141321A1 (en) Relay node and method for encapsulating a packet based on tunneling protocol
EP3972179A1 (en) Control word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4142968A (zh)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388854B (zh) 通过调节虚拟信道传输数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915397B (zh) 基于虚拟信道传输遥测传送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0419281B1 (ko) 위성통신 송신데이터 처리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6248172B (zh) 基于tcp/ip协议和ccsds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115078B (zh) 带宽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6850139B (zh) 具备链路调整信息反馈功能的分组微波设备
CN114125935A (zh) 一种数据链路聚合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聚合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