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5774A - 一种双工作模式电机以及电机端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工作模式电机以及电机端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5774A
CN116365774A CN202310645918.0A CN202310645918A CN116365774A CN 116365774 A CN116365774 A CN 116365774A CN 202310645918 A CN202310645918 A CN 202310645918A CN 116365774 A CN116365774 A CN 1163657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strip
bar
groov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459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65774B (zh
Inventor
陈程
戚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Jieche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Jieche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Jieche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Jieche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459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657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65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5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65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57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61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from ingress, e.g. water or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7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openings in the ca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mbient ai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工作模式电机以及电机端盖,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电机端盖和转轴,所述电机壳处具有多个条形进风通槽,所述转轴处安装有转子和散热风扇,所述电机壳处安装有定子;电机端盖包括端部座安装架,所述端部座具有圆形凹槽、4个第一条形凹槽以及4个第二条形凹槽;安装架包括圆环部、4个第一条形块以及4个第二条形块,每个第二条形块处滑动连接有L形滑动板,所述L形滑动板处具有将L形滑动板和第二条形块相对位置锁死的锁死螺栓;所述电机能够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本申请的电机具有两种工作模式,从而可以实现两种散热效果和两种防潮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工作模式电机以及电机端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工作模式电机以及电机端盖。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根据其原理的差异以及结构的差异,可以分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永磁电机、无刷电机等多种类型,但是其主要结构一般离不开电机壳、端盖、定子、转子、转轴等结构,由于电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散热问题,因此一般的电机还会在转轴处安装散热风扇,从而实现对电机的风冷散热,并且有些电机的使用场景还要求具有一定的防潮、防雨效果。散热气流的进风处出风一般是通过电机端盖处的通孔进风和出风,而电机端盖处的通孔在有防潮需求的情况下,反而容易成为受潮的原因,因此较好的散热性能,以及一定的防潮封闭性能天然存在一定的矛盾,考虑到一边,往往就要牺牲另一边的性能,从而导致电机尤其是电机端盖在设计时,往往存在两种设计参数的矛盾。另外,现有的电机及其电机端盖往往只有一种安装方式,并不能根据现场的环境,以及实际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更加注重散热性能,或者更加注重防潮性能)进行调节,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从而给电机的使用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申请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工作模式电机以及电机端盖。
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包括电机壳、电机端盖和转轴,所述电机壳处具有多个条形进风通槽,所述转轴处安装有转子和散热风扇,所述电机壳处安装有定子;所述电机端盖包括端部座以及能够安装并固定于端部座处的安装架,所述端部座呈具有倒角的正方形,每个倒角处固定有一个L形安装板,所述端部座具有圆形凹槽、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第一条形凹槽以及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第二条形凹槽;所述安装架包括圆环部、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条形块以及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条形块,每个第二条形块处滑动连接有L形滑动板,所述L形滑动板处具有将L形滑动板和第二条形块相对位置锁死的锁死螺栓;所述电机能够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一条形块容纳于一个所述第一条形凹槽内,每个第二条形块容纳于一个第二条形凹槽内,且每个L形滑动板的端部均伸出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外;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一条形块容纳于一个第二条形凹槽内,每个第二条形块容纳于一个第一条形凹槽内且每个L形滑动板远离圆环部的端部均容纳于第一条形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电机壳和电机端盖,所述电机壳包括包围壳和与包围壳固定连接的端部壳,多个条形进风通槽位于所述端部壳处,所述定子安装于所述包围壳处,所述端部座与所述包围壳的端部固定连接。
从而多个通风槽从尾部方便进风,并且包围壳和端部壳固定连接,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端盖具有被转轴穿过的第一穿孔,第一穿孔和转轴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端部壳具有被转轴穿过的第二穿孔,第二穿孔和转轴之间安装有第二轴承。
从而通过第一、二轴承的支撑限位,实现转轴更加稳定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凹槽处固定有圆柱形管,所述圆柱形管处具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处具有将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端部座锁死的锁死螺母。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很简单地将端部座和安装架固定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端部座和安装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连接。
所述第一条形凹槽远离圆环部的端部封闭;所述第二条形凹槽远离圆环部的端部敞口。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座靠近电机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环形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包围壳,所述包围壳的端部具有圆环形凸环,所述端部座靠近电机壳的表面具有被所述圆环形凸环插入的圆环形插槽。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风扇包括固定于转轴处的固定环以及固定于固定环且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多个转叶。
进一步地,所述L形安装板处具有多个第一安装通孔。
进一步地,每个L形滑动板处具有2-4个所述锁死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条形块处具有条形滑轨,所述L形滑动板包括滑板、与滑板端部固定连接的端部安装板以及两个与滑板固定连接的侧凸边,所述侧凸边处具有与所述条形滑轨配合的条形滑槽,所述端部安装板处具有多个第二安装通孔。
从而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可以作为安装的基础,实现对电机端盖的安装,从而实现对于整个电机的固定安装。
进一步地,每个第一条形凹槽对准一个所述L形安装板;相邻的第一条形凹槽和第二条形凹槽所呈的夹角为45度;所述包围壳处具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端部座处具有多个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沉孔,每个沉孔内安装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固定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条形凹槽处具有第一条形通槽,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处具有第二条形通槽;所述第一条形块处具有条形通风孔;所述第二条形块具有内腔、与内腔连通的进风孔以及与内腔连通的出风孔;所述第一条形凹槽远离圆形凹槽的端部具有透风孔;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一条形块的条形通风孔均与对应的第一条形通槽连通,每个第二条形块的进风孔均与对应的第二条形通槽连通;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二条形通槽均被第一条形块封闭,每个第二条形块的进风孔均与对应的第一条形通槽连通,每个第二条形块的出风孔均与对应的透风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二条形块的进风孔均与对应的第二条形通槽连通,每个第二条形块的出风孔均位于对应的第二条形凹槽外面。
从而通过这样的配合,使得在第一、二工作模式中,不但获得不同的安装方式,并且获得不同的散热效果和防潮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透风孔位于插入部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端盖还包括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包括圆环形密封垫、多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形密封垫连接的第一矩形密封垫以及多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形密封垫连接的第二矩形密封垫,每个第一矩形密封垫位于一个第一条形凹槽处,每个第二矩形密封垫位于一个第二条形凹槽处,所述第一矩形密封垫具有与第一条形通槽连通的第一矩形通孔,所述第二矩形密封垫具有与第二条形通槽连通的第二矩形通孔。
从而当安装架和端部座进行固定时,可以使得安装架和端部座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座呈具有4个倒角的正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壳的多个条形进风通槽呈环形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包围壳处具有多个散热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壳处还具有多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条形加强筋。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端部座和安装架,所述端部座呈具有倒角的正方形,每个倒角处固定有一个L形安装板,所述端部座具有圆形凹槽、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第一条形凹槽以及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第二条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处固定有圆柱形管,所述圆柱形管处具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处具有将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端部座锁死的锁死螺母;所述安装架包括圆环部、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条形块以及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条形块,每个第二条形块处滑动连接有L形滑动板,所述L形滑动板处具有将L形滑动板和第二条形块相对位置锁死的锁死螺栓;所述电机端盖能够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一条形块容纳于一个所述第一条形凹槽内,每个第二条形块容纳于一个第二条形凹槽内,且每个L形滑动板的端部均伸出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外;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一条形块容纳于一个第二条形凹槽内,每个第二条形块容纳于一个第一条形凹槽内且每个L形滑动板远离圆环部的端部均容纳于第一条形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条形凹槽处具有第一条形通槽,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处具有第二条形通槽;所述第一条形块处具有条形通风孔;所述第二条形块具有内腔、与内腔连通的进风孔以及与内腔连通的出风孔;所述第一条形凹槽远离圆形凹槽的端部具有透风孔;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一条形块的条形通风孔均与对应的第一条形通槽连通,每个第二条形块的进风孔均与对应的第二条形通槽连通;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二条形通槽均被第一条形块封闭,每个第二条形块的进风孔均与对应的第一条形通槽连通,每个第二条形块的出风孔均与对应的透风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二条形块的进风孔均与对应的第二条形通槽连通,每个第二条形块的出风孔均位于对应的第二条形凹槽外面。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端盖还包括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包括圆环形密封垫、多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形密封垫连接的第一矩形密封垫以及多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形密封垫连接的第二矩形密封垫,每个第一矩形密封垫位于一个第一条形凹槽处,每个第二矩形密封垫位于一个第二条形凹槽处,所述第一矩形密封垫具有与第一条形通槽连通的第一矩形通孔,所述第二矩形密封垫具有与第二条形通槽连通的第二矩形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条形通槽、第二条形通槽均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孔、出风孔均为矩形;所述透风孔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座固定连接有圆环形的插入部,所述端部座具有圆环形插槽。
进一步地,所述透风孔位于插入部外部。
有益效果:本申请的电机及其电机端盖,由于端盖采用端部座和安装架配合的方式,从而安装架可以选择两种安装形态,第一工作模式可以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以及更大的散热空间,第二工作模式可以获得一定的散热效果以及更好的密封防潮性,从而在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需要下,可以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的安装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工作模式的电机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2为第一工作模式的电机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3为第二工作模式的电机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4为第二工作模式的电机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5 为电机壳示意图;
图6 为电机端盖第一工作模式,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7 为电机端盖第一工作模式,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8 为电机端盖部件分离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9 为A1区域放大图;
图10为A2区域放大图;
图11为电机端盖部件分离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12为B区域放大图;
图13为电机端盖第二工作模式,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14为电机端盖第二工作模式,第二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电机壳;1.1包围壳;1.1.1散热翅片;1.2端部壳;1.2.1条形进风通槽;1.2.2条形加强筋;1.3圆环形凸环;1.4螺纹孔;
2端部座;2.1圆环形插槽;2.2L形安装板;2.2.1第一安装通孔;2.3插入部;2.4透风孔;2.5圆形凹槽;2.5.1圆柱形管;2.5.2外螺纹;2.6第一条形凹槽;2.6.1第一条形通槽;2.7第二条形凹槽;2.7.1第二条形通槽;2.9沉孔;
3安装架;3.1第一条形块;3.1.1条形通风孔;3.2第二条形块;3.2.1条形滑轨;3.2.2内腔;3.2.3进风孔;3.2.4出风孔;3.3L形滑动板;3.3.1锁死螺栓;3.3.2端部安装板;3.4圆环部;
4密封单元;4.1第一矩形密封垫;4.1.1第一矩形通孔;4.2第二矩形密封垫;4.2.1第二矩形通孔;4.3圆环形密封垫;
5锁死螺母。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包括电机壳1、电机端盖和转轴(图中未画出),所述电机壳1处具有多个条形进风通槽1.2.1,所述转轴处安装有转子和散热风扇,所述电机壳1处安装有定子;所述电机端盖包括端部座2以及能够安装并固定于端部座2处的安装架3,所述端部座2呈具有倒角的正方形,每个倒角处固定有一个L形安装板2.2,所述端部座2具有圆形凹槽、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第一条形凹槽2.6以及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第二条形凹槽2.7;所述安装架3包括圆环部3.4、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部3.4固定连接的第一条形块3.1以及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部3.4固定连接的第二条形块3.2,每个第二条形块3.2处滑动连接有L形滑动板3.3,所述L形滑动板3.3处具有将L形滑动板3.3和第二条形块3.2相对位置锁死的锁死螺栓3.3.1;所述电机能够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一条形块3.1容纳于一个所述第一条形凹槽2.6内,每个第二条形块3.2容纳于一个第二条形凹槽2.7内,且每个L形滑动板3.3的端部均伸出所述第二条形凹槽2.7外;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一条形块3.1容纳于一个第二条形凹槽2.7内,每个第二条形块3.2容纳于一个第一条形凹槽2.6内且每个L形滑动板3.3远离圆环部3.4的端部均容纳于第一条形凹槽2.6内。
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电机壳1和电机端盖,所述电机壳1包括包围壳1.1和与包围壳1.1固定连接的端部壳1.2,多个条形进风通槽1.2.1位于所述端部壳1.2处,所述定子安装于所述包围壳1.1处,所述端部座2与所述包围壳1.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端盖具有被转轴穿过的第一穿孔,第一穿孔和转轴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端部壳1.2具有被转轴穿过的第二穿孔,第二穿孔和转轴之间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圆形凹槽处固定有圆柱形管2.5.1,所述圆柱形管2.5.1处具有外螺纹2.5.2,所述外螺纹2.5.2处具有将所述安装架3和所述端部座2锁死的锁死螺母5;所述第一条形凹槽2.6远离圆环部3.4的端部封闭;所述第二条形凹槽2.7远离圆环部3.4的端部敞口;所述端部座2靠近电机壳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环形的插入部2.3,所述插入部2.3插入所述包围壳1.1,所述包围壳1.1的端部具有圆环形凸环1.3,所述端部座2靠近电机壳1的表面具有被所述圆环形凸环1.3插入的圆环形插槽2.1;所述散热风扇包括固定于转轴处的固定环以及固定于固定环且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多个转叶。
所述L形安装板2.2处具有多个第一安装通孔2.2.1;每个L形滑动板3.3处具有4个所述锁死螺栓3.3.1;所述第二条形块3.2处具有条形滑轨3.2.1,所述L形滑动板3.3包括滑板、与滑板端部固定连接的端部安装板3.3.2以及两个与滑板固定连接的侧凸边,所述侧凸边处具有与所述条形滑轨3.2.1配合的条形滑槽,所述端部安装板3.3.2处具有多个第二安装通孔。每个第一条形凹槽2.6对准一个所述L形安装板2.2;相邻的第一条形凹槽2.6和第二条形凹槽2.7所呈的夹角为45度;所述包围壳1.1处具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端部座2处具有多个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沉孔2.9,每个沉孔2.9内安装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固定螺栓。
所述第一条形凹槽2.6处具有第一条形通槽2.6.1,所述第二条形凹槽2.7处具有第二条形通槽2.7.1;所述第一条形块3.1处具有条形通风孔3.1.1;所述第二条形块3.2具有内腔3.2.2、与内腔3.2.2连通的进风孔3.2.3以及与内腔3.2.2连通的出风孔3.2.4;所述第一条形凹槽2.6远离圆形凹槽2.5的端部具有透风孔2.4;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一条形块3.1的条形通风孔3.1.1均与对应的第一条形通槽2.6.1连通,每个第二条形块3.2的进风孔3.2.3均与对应的第二条形通槽2.7.1连通;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二条形通槽2.7.1均被第一条形块3.1封闭,每个第二条形块3.2的进风孔3.2.3均与对应的第一条形通槽2.6.1连通,每个第二条形块3.2的出风孔3.2.4均与对应的透风孔2.4连通。所述电机端盖还包括密封单元4,所述密封单元4包括圆环形密封垫4.3、多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形密封垫4.3连接的第一矩形密封垫4.1以及多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形密封垫4.3连接的第二矩形密封垫4.2,每个第一矩形密封垫4.1位于一个第一条形凹槽2.6处,每个第二矩形密封垫4.2位于一个第二条形凹槽2.7处,所述第一矩形密封垫4.1具有与第一条形通槽2.6.1连通的第一矩形通孔4.1.1,所述第二矩形密封垫4.2具有与第二条形通槽2.7.1连通的第二矩形通孔4.2.1。
本申请的电机,通过电机端盖的固定安装,可以实现对整个电机的固定安装,并且安装完毕之后,可以通电机壳处的条形进风通槽可以实现进风,并且从电机端盖出风,并且具有两种工作模式,从而实现不同的散热效果,并且获得不同的防潮效果。
实施例2
如图6-14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端部座2和安装架3,所述端部座2呈具有倒角的正方形,每个倒角处固定有一个L形安装板2.2,所述端部座2具有圆形凹槽、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第一条形凹槽2.6以及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第二条形凹槽2.7,所述圆形凹槽2.5处固定有圆柱形管2.5.1,所述圆柱形管2.5.1处具有外螺纹2.5.2,所述外螺纹2.5.2处具有将所述安装架3和所述端部座2锁死的锁死螺母;所述安装架3包括圆环部3.4、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部3.4固定连接的第一条形块3.1以及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部3.4固定连接的第二条形块3.2,每个第二条形块3.2处滑动连接有L形滑动板3.3,所述L形滑动板3.3处具有将L形滑动板3.3和第二条形块3.2相对位置锁死的锁死螺栓3.3.1;所述电机端盖能够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一条形块3.1容纳于一个所述第一条形凹槽2.6内,每个第二条形块3.2容纳于一个第二条形凹槽2.7内,且每个L形滑动板3.3的端部均伸出所述第二条形凹槽2.7外;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一条形块3.1容纳于一个第二条形凹槽2.7内,每个第二条形块3.2容纳于一个第一条形凹槽2.6内且每个L形滑动板3.3远离圆环部3.4的端部均容纳于第一条形凹槽2.6内。
所述第一条形凹槽2.6处具有第一条形通槽2.6.1,所述第二条形凹槽2.7处具有第二条形通槽2.7.1;所述第一条形块3.1处具有条形通风孔3.1.1;所述第二条形块3.2具有内腔3.2.2、与内腔3.2.2连通的进风孔3.2.3以及与内腔3.2.2连通的出风孔3.2.4;所述第一条形凹槽2.6远离圆形凹槽2.5的端部具有透风孔2.4;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一条形块3.1的条形通风孔3.1.1均与对应的第一条形通槽2.6.1连通,每个第二条形块3.2的进风孔3.2.3均与对应的第二条形通槽2.7.1连通;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二条形通槽2.7.1均被第一条形块3.1封闭,每个第二条形块3.2的进风孔3.2.3均与对应的第一条形通槽2.6.1连通,每个第二条形块3.2的出风孔3.2.4均与对应的透风孔2.4连通。所述电机端盖还包括密封单元4,所述密封单元4包括圆环形密封垫4.3、多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形密封垫4.3连接的第一矩形密封垫4.1以及多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形密封垫4.3连接的第二矩形密封垫4.2,每个第一矩形密封垫4.1位于一个第一条形凹槽2.6处,每个第二矩形密封垫4.2位于一个第二条形凹槽2.7处,所述第一矩形密封垫4.1具有与第一条形通槽2.6.1连通的第一矩形通孔4.1.1,所述第二矩形密封垫4.2具有与第二条形通槽2.7.1连通的第二矩形通孔4.2.1。
本申请的电机及其电机端盖,如图所示,安装架安装在端部座处,安装完毕后,通过锁死螺母实现安装架与端部座的固定,如图所示,安装架的安装方式有两种,在第一工作模式中,此时由于L形滑动板伸出第二条形凹槽外,通过4个L形滑板处的端部安装板可以实现对电机端盖的固定,从而实现对电机的固定安装,此时,由于L形滑动板向外伸出较大的距离,因此电机的整体的所占的安装空间是较大的(相应地,与周围其他部件之间的间隙也比较大,从而散热效果好),另外,此时条形通风孔与第一条形通槽是连通的,散热风扇产生的散热气流,从而端部壳条形进风通槽进风,从而第一条形通槽和条形通风孔出风;另外,散热气流还经过第二条形通槽、第二条形块处的进风孔、第二条形块处的内腔,从第二条形块的出风孔出来,从而散热的通路多,从而散热效果好。
在第二工作模式中,L形滑动板位于第一条形凹槽内,此时通过L形安装板实现对电机端盖的安装,从而实现对于电机的安装,此时由于第二条形通槽被第一条形块封闭(这个位置处于密封状态,因此具有很好的防潮效果),从条形进风通槽进来的散热气流,经过第一条形通槽、第二条形块的进风孔、第二条形块的内腔、第二条形块的出风孔,从第一条形凹槽的透风孔出风,从而此时散热气流的通路较少,散热效果稍差,但是由于电机的占用的安装空间小,可以使得整个机械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并且由于透风孔朝下,因此也能够有效地防雨防潮。
尽管本发明就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双工作模式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电机端盖和转轴,所述电机壳处具有多个条形进风通槽,所述转轴处安装有转子和散热风扇,所述电机壳处安装有定子;所述电机端盖包括端部座以及能够安装并固定于端部座处的安装架,所述端部座呈具有倒角的正方形,每个倒角处固定有一个L形安装板,所述端部座具有圆形凹槽、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第一条形凹槽以及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第二条形凹槽;所述安装架包括圆环部、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条形块以及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条形块,每个第二条形块处滑动连接有L形滑动板,所述L形滑动板处具有将L形滑动板和第二条形块相对位置锁死的锁死螺栓;所述电机能够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一条形块容纳于一个所述第一条形凹槽内,每个第二条形块容纳于一个第二条形凹槽内,且每个L形滑动板的端部均伸出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外;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一条形块容纳于一个第二条形凹槽内,每个第二条形块容纳于一个第一条形凹槽内且每个L形滑动板远离圆环部的端部均容纳于第一条形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作模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电机壳和电机端盖,所述电机壳包括包围壳和与包围壳固定连接的端部壳,多个条形进风通槽位于所述端部壳处,所述定子安装于所述包围壳处,所述端部座与所述包围壳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端盖具有被转轴穿过的第一穿孔,第一穿孔和转轴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端部壳具有被转轴穿过的第二穿孔,第二穿孔和转轴之间安装有第二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作模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凹槽处固定有圆柱形管,所述圆柱形管处具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处具有将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端部座锁死的锁死螺母;所述第一条形凹槽远离圆环部的端部封闭;所述第二条形凹槽远离圆环部的端部敞口;所述端部座靠近电机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环形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包围壳,所述包围壳的端部具有圆环形凸环,所述端部座靠近电机壳的表面具有被所述圆环形凸环插入的圆环形插槽;所述散热风扇包括固定于转轴处的固定环以及固定于固定环且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多个转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作模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安装板处具有多个第一安装通孔;每个L形滑动板处具有4个所述锁死螺栓;所述第二条形块处具有条形滑轨,所述L形滑动板包括滑板、与滑板端部固定连接的端部安装板以及两个与滑板固定连接的侧凸边,所述侧凸边处具有与所述条形滑轨配合的条形滑槽,所述端部安装板处具有多个第二安装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作模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条形凹槽对准一个所述L形安装板;相邻的第一条形凹槽和第二条形凹槽所呈的夹角为45度;所述包围壳处具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端部座处具有多个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沉孔,每个沉孔内安装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固定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作模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凹槽处具有第一条形通槽,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处具有第二条形通槽;所述第一条形块处具有条形通风孔;所述第二条形块具有内腔、与内腔连通的进风孔以及与内腔连通的出风孔;所述第一条形凹槽远离圆形凹槽的端部具有透风孔;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一条形块的条形通风孔均与对应的第一条形通槽连通,每个第二条形块的进风孔均与对应的第二条形通槽连通;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二条形通槽均被第一条形块封闭,每个第二条形块的进风孔均与对应的第一条形通槽连通,每个第二条形块的出风孔均与对应的透风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工作模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端盖还包括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包括圆环形密封垫、多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形密封垫连接的第一矩形密封垫以及多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形密封垫连接的第二矩形密封垫,每个第一矩形密封垫位于一个第一条形凹槽处,每个第二矩形密封垫位于一个第二条形凹槽处,所述第一矩形密封垫具有与第一条形通槽连通的第一矩形通孔,所述第二矩形密封垫具有与第二条形通槽连通的第二矩形通孔。
8.一种双工作模式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座和安装架,所述端部座呈具有倒角的正方形,每个倒角处固定有一个L形安装板,所述端部座具有圆形凹槽、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第一条形凹槽以及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第二条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处固定有圆柱形管,所述圆柱形管处具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处具有将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端部座锁死的锁死螺母;所述安装架包括圆环部、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条形块以及4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条形块,每个第二条形块处滑动连接有L形滑动板,所述L形滑动板处具有将L形滑动板和第二条形块相对位置锁死的锁死螺栓;所述电机端盖能够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一条形块容纳于一个所述第一条形凹槽内,每个第二条形块容纳于一个第二条形凹槽内,且每个L形滑动板的端部均伸出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外;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一条形块容纳于一个第二条形凹槽内,每个第二条形块容纳于一个第一条形凹槽内且每个L形滑动板远离圆环部的端部均容纳于第一条形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工作模式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凹槽处具有第一条形通槽,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处具有第二条形通槽; 所述第一条形块处具有条形通风孔;所述第二条形块具有内腔、与内腔连通的进风孔以及与内腔连通的出风孔;所述第一条形凹槽远离圆形凹槽的端部具有透风孔;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一条形块的条形通风孔均与对应的第一条形通槽连通,每个第二条形块的进风孔均与对应的第二条形通槽连通;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每个第二条形通槽均被第一条形块封闭,每个第二条形块的进风孔均与对应的第一条形通槽连通,每个第二条形块的出风孔均与对应的透风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工作模式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端盖还包括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包括圆环形密封垫、多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形密封垫连接的第一矩形密封垫以及多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且与圆环形密封垫连接的第二矩形密封垫,每个第一矩形密封垫位于一个第一条形凹槽处,每个第二矩形密封垫位于一个第二条形凹槽处,所述第一矩形密封垫具有与第一条形通槽连通的第一矩形通孔,所述第二矩形密封垫具有与第二条形通槽连通的第二矩形通孔。
CN202310645918.0A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双工作模式电机以及电机端盖 Active CN1163657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45918.0A CN116365774B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双工作模式电机以及电机端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45918.0A CN116365774B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双工作模式电机以及电机端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5774A true CN116365774A (zh) 2023-06-30
CN116365774B CN116365774B (zh) 2023-09-12

Family

ID=86913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45918.0A Active CN116365774B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双工作模式电机以及电机端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57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8780A (zh) * 2024-01-16 2024-02-20 江苏富天江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作模式电机以及电机端盖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300348U (zh) * 2021-04-19 2021-12-24 扬州洁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电机端盖
CN215419878U (zh) * 2021-07-09 2022-01-04 福建工业学校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机端盖
CN115912750A (zh) * 2022-11-15 2023-04-04 扬州市新港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尘高效散热永磁电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300348U (zh) * 2021-04-19 2021-12-24 扬州洁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电机端盖
CN215419878U (zh) * 2021-07-09 2022-01-04 福建工业学校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机端盖
CN115912750A (zh) * 2022-11-15 2023-04-04 扬州市新港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尘高效散热永磁电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8780A (zh) * 2024-01-16 2024-02-20 江苏富天江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作模式电机以及电机端盖
CN117578780B (zh) * 2024-01-16 2024-03-29 江苏富天江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作模式电机以及电机端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5774B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31659B2 (en) Energy-saving and endurable auto electric water pump
CN116365774B (zh) 一种双工作模式电机以及电机端盖
CN111682677B (zh) 一种强制风冷结构的一体式电机
CN215897462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机机壳结构
CN211508791U (zh) 一种电机机壳及其应用的电机
CN112688471A (zh) 电动机和清洁设备
CN214205164U (zh) 电动机和清洁设备
CN210007491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机
CN115912750A (zh) 一种防水防尘高效散热永磁电机
CN215344183U (zh) 一种绕组散热稳定高效的ye4型三相异步电机
CN115864740A (zh) 一种低内阻快反应永磁同步电机
CN214698431U (zh) 一种轴流风机
CN213585383U (zh) 一种用于高效率ecm永磁电机的散热机壳
CN114731086B (zh) 马达、马达组装体及空调装置
CN212183325U (zh) 电机风扇
CN210007525U (zh) 一种通风良好的防爆电机
KR102154751B1 (ko) 전동식 오일펌프
CN212875529U (zh) 一种自然冷却的永磁电机
CN216851579U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电机
CN219555454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控制器降温的外置风冷装置
WO2020253173A1 (zh) 全地形车
CN112910181A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的无刷电机
CN106787295B (zh) 永磁电机
CN210629276U (zh) 一种变频器内置的永磁电机
CN219473827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