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5756A - 插针绕组式电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插针绕组式电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5756A
CN116365756A CN202310344093.9A CN202310344093A CN116365756A CN 116365756 A CN116365756 A CN 116365756A CN 202310344093 A CN202310344093 A CN 202310344093A CN 116365756 A CN116365756 A CN 116365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stator
busbar
layer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440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守仑
赵慧超
王斯博
林展汐
尹相睿
孙明冲
齐红阳
张莉
肖庚
张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03440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657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65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57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cooling medium between the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针绕组式电机及具有其的车辆,插针绕组式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插针绕组,插针绕组包括多个插针线圈,各插针线圈的两个端部分别形成两个插线端子,两个插线端子均位于定子铁芯轴向上的同一侧,多个插针线圈均为空心导线;汇流排,汇流排朝向定子铁芯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开口,多个开口与插线端子一一对应地设置,汇流排上设置冷却液总进口和冷却液总出口,各插针线圈的两个插线端子中的一个通过开口与冷却液总进口连通,各插针线圈的两个插线端子中的另一个通过开口与冷却液总出口连通,以使每个插针线圈均形成闭合的可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道。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绕组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插针绕组式电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针绕组式电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已广泛使用。驱动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的核心零部件,其指标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电机小型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电机的散热问题也更加凸出。在电机工作过程中,电机绕组线圈是主要发热部件之一。现有技术中,铜损耗产生的热量以传导方式通过槽绝缘传至定子铁芯,大部分热量经定子铁芯传导至机壳,小部分热量再由铁心表面和端部铜线表面以对流和辐射方式散发到气隙和电机内部空气中,导致冷却效果差。现有技术中的绕组结构,还存在着传统水冷冷却散热效率低、冷却系统占用空间大、难以在车用电机领域应用等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针绕组式电机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绕组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插针绕组式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定子齿,相邻的定子齿之间设置有定子槽;插针绕组,插针绕组包括多个插针线圈,多个插针线圈按照预设缠绕顺序设置于定子槽内,各插针线圈的两个端部分别形成两个插线端子,两个插线端子均位于定子铁芯轴向上的同一侧,多个插针线圈均为空心导线;汇流排,汇流排朝向定子铁芯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开口,多个开口与插线端子一一对应地设置,汇流排上设置冷却液总进口和冷却液总出口,各插针线圈的两个插线端子中的一个通过开口与冷却液总进口连通,各插针线圈的两个插线端子中的另一个通过开口与冷却液总出口连通,以使每个插针线圈均形成闭合的可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道。
进一步地,各插针线圈的两个端部上均连接有导电铜环,汇流排的内部设置有包括多个连接点位的铜排,各导电铜环与各连接点位可选择地连接。
进一步地,各插针线圈的两个插线端子分别穿设于间隔预设距离的定子槽内,每个定子槽内至少具有两个插线端子,两个插线端子沿定子槽的长度方向堆叠设置,汇流排朝向定子铁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层和位于第一开口层内侧的第二开口层,第一开口层和第二开口层均包括多个沿汇流排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开口,第一开口层的多个开口与远离定子槽内周面的多个插线端子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二开口层的多个开口与靠近定子槽内周面的多个插线端子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一开口层的多个开口均与冷却液总进口连通,第二开口层的多个开口均与冷却液总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汇流排内部包括液体导流层,液体导流层内设置有第一流道和位于第一流道内侧的第二流道,第一流道与冷却液总进口连通,第一流道与第一开口层的多个开口均连通,第二流道与冷却液总出口连通,第二流道与第二开口层的多个开口均连通。
进一步地,汇流排内部还包括电连接层,插线端子插入开口内时,导电铜环位于电连接层内并于位于电连接层内的铜排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液体导流层与电连接层沿汇流排的轴向间隔设置,液体导流层与电连接层之间填充有绝缘材料。
进一步地,插针绕组包括三相,与每相对应的插针线圈上的导电铜环均电性连接至与该相对应的连接点位上,以使插针线圈在汇流排中形成三个三相端子,三相端子与三相引出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插针线圈的内部形成通孔,通孔沿插针线圈的轴向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地,每个定子槽内的多个插线端子之间设置有匝间绝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插针绕组式电机,插针绕组式电机为上述的插针绕组式电机。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插针线圈设置为空心导线,并且在汇流排上开设冷却液总进口和冷却液总出口,插针线圈的两端可通过开口分别与冷却液总进口和冷却液总出口连通,使得插针线圈内部形成冷却通道,冷却通路能够把插针线圈截面流通的电流产生的热量直接、快速带走,中间没有任何热阻,使得定子绕组的散热效率极高,从而使得定子绕组的电流承载能力较高,显著提高使用该定子组件的电机的输出功率。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槽传到冷却或传统水冷具有的冷却效率低的缺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绕组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针绕组式电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针绕组式电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针线圈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定子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针绕组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连接原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针绕组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连接原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线端子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线端子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针绕组的第三实施例的冷却液路径原理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针绕组式电机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排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定子铁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排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针绕组式电机与现有电机的扭矩-转速关系的对比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定子组件;2、转子组件;3、壳体;4、端盖;101、液体导流层;102、第一流道;103、第二流道;5、汇流排;6、轴承;51、导电铜环;52、铜排;53、开口;531、第二开口层;532、第一开口层;54、冷却液总进口;55、冷却液总出口;13、定子铁芯;131、定子槽;132、定子齿;14、插针绕组;141、插入端;142、非插入端;15、插针线圈;151、插线端子;15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电机定子绕组的冷却是影响电机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目前,一些大型同步电机采用如下定子冷却结构:绕组包括若干排股线组成,若干排股线之间设有排间绝缘,股线包括交替布置的实心导线组和空心导线,实心导线组和空心导线之间以及实心导线组内部的实心导线之间设有匝间绝缘,空心导线内部设有水道,水道内部设置有冷却介质。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缺陷:1、实心导线起到导电作用,空心导线起冷却作用。空心导线内部的水道与发热的实心导线中间隔了匝间绝缘和空气间隙,导致绕组冷却不直接和冷却效率低;2、该方案中,水道的截面尺寸均较大,不适用于车用驱动电机的狭小槽内空间(水道截面长度通常需小于6mm),仅能在大型的固定的电机中实施,该水道安装在槽内会导致绕组槽满率大幅度下降,引起电机的性能下降,而且股线结构复杂,进一步加大电机生产的工艺难度。
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电机,使其具有新的定子冷却绕组结构,成为了业界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结合图1至图1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针绕组式电机。
插针绕组式电机包括定子组件1,定子组件1包括:定子铁芯13、插针绕组14、汇流排5。定子铁芯13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定子齿132。相邻的定子齿132之间设置有定子槽131。插针绕组14包括多个插针线圈15。多个插针线圈15按照预设缠绕顺序设置于定子槽131内。各插针线圈15的两个端部分别形成两个插线端子151。两个插线端子151均位于定子铁芯13轴向上的同一侧。多个插针线圈15均为空心导线。汇流排5朝向定子铁芯13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开口53。多个开口53与插线端子151一一对应地设置。汇流排5上设置冷却液总进口54和冷却液总出口55。各插针线圈15的两个插线端子151中的一个通过开口53与冷却液总进口54连通,各插针线圈15的两个插线端子151中的另一个通过开口53与冷却液总出口55连通,以使每个插针线圈15均形成闭合的可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道。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插针线圈15设置为空心导线,并且在汇流排5上开设冷却液总进口54和冷却液总出口55,插针线圈15的两端可通过开口53分别与冷却液总进口54和冷却液总出口55连通,使得插针线圈15内部形成冷却通道,冷却通路能够把插针线圈15截面流通的电流产生的热量直接、快速带走,中间没有任何热阻,使得定子绕组的散热效率极高,从而使得定子绕组的电流承载能力较高,显著提高使用该定子组件的电机的输出功率。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槽传到冷却或传统水冷具有的冷却效率低的缺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绕组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进一步地,各插针线圈15的两个端部上均连接有导电铜环51。汇流排5的内部设置有包括多个连接点位的铜排52。各导电铜环51与各连接点位可选择地连接。导电铜环51可将各插针线圈15通过铜排52进行电性连接,组合成多相绕组。各导电铜环51与各连接点位的连接形式,即是插针线圈15的多相之间的接线形式。举例来说,三相电机通常具有星型接法和三角形接法。结合上述实施例,本申请中的插针线圈15内部具有空心的冷却通道,外部可进行导流,把现有技术的复杂股线(实心导线组和空心导线)改变为一种紧凑、简单的空心导线结构。插针线圈15的截面中心设置一个通孔,插针线圈15同时起到了导电和冷却的双重作用,插针线圈15承载电流能力得以较高,进而提升了电机功率密度。电机高速化趋势带来了供电电流频率不断提高,而高频电流会在导体中产生集肤效应,导致电流主要集中在导体截面的表层,导体截面中心区域并未起到导通电流的作用,因此极大提高了定子绕组的冷却性能。
如图3、图4和图8所示,各插针线圈15的两个插线端子151分别穿设于间隔预设距离的定子槽131内,每个定子槽131内至少具有两个插线端子151,两个插线端子151沿定子槽131的长度方向堆叠设置,汇流排5朝向定子铁芯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层532和位于第一开口层532内侧的第二开口层531,第一开口层532和第二开口层531均包括多个沿汇流排5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开口53,第一开口层532的多个开口53与远离定子槽131内周面的多个插线端子151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二开口层531的多个开口53与靠近定子槽131内周面的多个插线端子151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一开口层532的多个开口53均与冷却液总进口54连通,第二开口层531的多个开口53均与冷却液总出口55连通。如图1示出了一种插针绕组式电机的结构图,图中示出了定子组件1、转子组件2、壳体3、端盖4、汇流排5、和轴承6形成的整体结构。该电机冷却系统由汇流排5和若干插针线圈15构成,插针线圈15在导线截面内设置为空心结构(即具有通孔),其插线端子151插入到开口53内部,形成一个冷却通道连接导线通孔的封闭冷却通路。由于第一开口层532和第二开口层531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一开口层532实质相当于汇流排5的外环通道,第二开口层531实质相当于汇流排5的内环通道。冷却水由冷却液总进口54流入到第一开口层532,再流入到空心导线的一个插线端子151,经过U型的空心导线线圈流入到另一个插线端子151,再流入到第二开口层531,从冷却液总出口55流出。
如图2和图4所示,定子组件采用插针式分布绕组结构,包括定子铁芯13和插针绕组14,定子铁芯13的内周面上设置有N个定子槽131和N个定子齿132。插针绕组14包括二层及二层以上的若干插针线圈15,这些插针线圈15以固定的规律分布在槽内,通过汇流排5将插针线圈15的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三相绕组或多相绕组,保证电气相位上呈现为三相对称或多相对称。通过汇流排5上设置冷却通道,冷却液可从冷却液总进口54流入以及从冷却液总出口55流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以两层插针绕组的8极48槽三相电机为例对定子绕组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插针线圈15是由一根空心导线折弯成U型,形成两个插线端子151,空心导线在导线截面内设置有通孔154。如图2所示,插针线圈15从定子铁芯13一侧插入,使插针绕组的轴线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插入端141和非插入端142,从非插入端看若干个插针线圈15在槽内分布呈现两层结构,一层插线端子151位于定子槽131的上层,另一层插线端子151位于定子槽131的下层,在非插入端的所有插线端子151与汇流排5连接。汇流排5上设置导电铜环51、铜排52、冷却液总进口54、冷却液总出口55、三相端子,两个插线端子151分别与导电铜环51进行电连接,并穿过导电铜环51而漏出端子头部,铜排52将若干铜环串联或并联而形成三相端子。
工程人员可根据不同需求对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机的插针线圈15进行不同形式的接线连接。可选的,在线圈分布规律上,如图5所示,将各插针线圈15的两端铜环51均进行标记,上层各插针线圈15的铜环51标记依次为:A1+、A5+、C1-、C5-、B1+、B5+、A1-、A5-、C1+、C5+、B1-以及B5-等依此类推,下层各插针线圈15的标记依次为:A9+、A13+、C9-、C13-、B9+、B13+、A9-、A13-、C9+、C13+、B9-以及B13-等依此类推。如图6所示,铜环A1+、C1+和B1+与三相端子连接,A1-与A2+连接,C1-与C2+连接,B1-与B2+连接,A2-与A3+连接,C2-与C3+连接,B2-与B3+连接,A3-与A4+连接,C3-与C4+连接,B3-与B4+连接,A4-与A5+连接,C4-与C5+连接,B4-与B5+连接,A5-与A6+连接,C5-与C6+连接,B5-与B6+连接,A6-与A7+连接,C6-与C7+连接,B6-与B7+连接,A7-与A8+连接,C7-与C8+连接,B7-与B8+连接,A8-与A9+连接,依此类推。
如图13所示,汇流排5内部包括液体导流层101,液体导流层101内设置有第一流道102和位于第一流道102内侧的第二流道103,第一流道102与冷却液总进口54连通,第一流道102与第一开口层532的多个开口53均连通,第二流道103与冷却液总出口55连通,第二流道103与第二开口层531的多个开口53均连通。这样设置使得冷却介质从汇流排5进行导入与排出,有利于减小冷却系统所需的布置空间,同时对汇流排5内部进行一定程度的冷却和散热。
进一步地,汇流排5内部还包括电连接层,插线端子151插入开口53内时,导电铜环51位于电连接层内并于位于电连接层内的铜排52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液体导流层101与电连接层沿汇流排5的轴向间隔设置,液体导流层101与电连接层之间填充有绝缘材料。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有效防止冷却介质对插针线圈15的电流传导产生不利影响。优选地,冷却介质选用电机冷却专用液。
进一步地,插针绕组14包括三相,与每相对应的插针线圈15上的导电铜环51均电性连接至与该相对应的连接点位上,以使插针线圈15在汇流排5中形成三个三相端子,三相端子与三相引出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插针线圈15的内部形成通孔154,通孔154沿插针线圈15的轴向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将插针线圈15中心区域的导电材料替换为通孔,不仅节省了无效材料,同时提高了绕组的冷却性能。圆形通孔154便于加工,且可减小冷却介质在流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
进一步地,每个定子槽131内的多个插线端子151之间设置有匝间绝缘。
如图9示出了插针绕组的冷却液路径原理示意图。以A相绕组为例,冷却液从冷却液总进口54(即通道入口)进入外环通道(第一开口层),然后分别经过A1+和A1-流动至内环通道(第二开口层),最后经过冷却液总出口55排出。这样形成的冷却通路能够把导线截面流通的电流产生的热量直接、快速带走,中间没有任何热阻,进而使得定子绕组的散热效率极高,从而使得定子绕组的电流承载能力较高,以能够提高使用该定子组件的电机的输出功率。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冷却系统采用并联通路冷却结构,冷却液在各线圈内不存在温差,并联通路结构有利于绕组散热的均匀性,同时简化冷却通路的连接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插针绕组式电机,插针绕组式电机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插针绕组式电机。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如图14示出的本申请的插针绕组式电机与现有技术电机的扭矩-转速关系对比示意图,本申请的插针绕组式电机由于解决了散热问题,在同样的转速下能够产生更强的扭矩,使车辆具有更好的动力性能。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插针绕组式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组件(1),所述定子组件(1)包括:
定子铁芯(13),所述定子铁芯(13)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定子齿(132),相邻的定子齿(132)之间设置有定子槽(131);
插针绕组(14),所述插针绕组(14)包括多个插针线圈(15),多个所述插针线圈(15)按照预设缠绕顺序设置于所述定子槽(131)内,各所述插针线圈(15)的两个端部分别形成两个插线端子(151),两个所述插线端子(151)均位于所述定子铁芯(13)轴向上的同一侧,多个所述插针线圈(15)均为空心导线;
汇流排(5),所述汇流排(5)朝向所述定子铁芯(13)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开口(53),多个所述开口(53)与所述插线端子(151)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汇流排(5)上设置冷却液总进口(54)和冷却液总出口(55),各所述插针线圈(15)的两个插线端子(151)中的一个通过所述开口(53)与所述冷却液总进口(54)连通,各所述插针线圈(15)的两个插线端子(151)中的另一个通过所述开口(53)与所述冷却液总出口(55)连通,以使每个插针线圈(15)均形成闭合的可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针绕组式电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插针线圈(15)的两个端部上均连接有导电铜环(51),所述汇流排(5)的内部设置有包括多个连接点位的铜排(52),各所述导电铜环(51)与各所述连接点位可选择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针绕组式电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插针线圈(15)的两个所述插线端子(151)分别穿设于间隔预设距离的所述定子槽(131)内,每个所述定子槽(131)内至少具有两个所述插线端子(151),两个所述插线端子(151)沿所述定子槽(131)的长度方向堆叠设置,所述汇流排(5)朝向所述定子铁芯(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层(532)和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层(532)内侧的第二开口层(531),所述第一开口层(532)和所述第二开口层(531)均包括多个沿所述汇流排(5)的周向间隔设置的所述开口(53),所述第一开口层(532)的多个所述开口(53)与远离所述定子槽(131)内周面的多个所述插线端子(151)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二开口层(531)的多个所述开口(53)与靠近所述定子槽(131)内周面的多个所述插线端子(151)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层(532)的多个所述开口(53)均与所述冷却液总进口(54)连通,所述第二开口层(531)的多个所述开口(53)均与所述冷却液总出口(5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针绕组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5)内部包括液体导流层(101),所述液体导流层(101)内设置有第一流道(102)和位于所述第一流道(102)内侧的第二流道(103),所述第一流道(102)与所述冷却液总进口(54)连通,所述第一流道(102)与所述第一开口层(532)的多个所述开口(53)均连通,所述第二流道(103)与所述冷却液总出口(55)连通,所述第二流道(103)与所述第二开口层(531)的多个所述开口(53)均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针绕组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5)内部还包括电连接层,所述插线端子(151)插入所述开口(53)内时,所述导电铜环(51)位于所述电连接层内并于位于所述电连接层内的所述铜排(52)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针绕组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导流层(101)与所述电连接层沿所述汇流排(5)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液体导流层(101)与所述电连接层之间填充有绝缘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插针绕组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插针绕组(14)包括三相,与每相对应的所述插针线圈(15)上的所述导电铜环(51)均电性连接至与该相对应的所述连接点位上,以使所述插针线圈(15)在所述汇流排(5)中形成三个三相端子,所述三相端子与三相引出线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针绕组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线圈(15)的内部形成通孔(154),所述通孔(154)沿所述插针线圈(15)的轴向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针绕组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子槽(131)内的多个所述插线端子(151)之间设置有匝间绝缘。
10.一种车辆,包括插针绕组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绕组式电机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插针绕组式电机。
CN202310344093.9A 2023-03-31 2023-03-31 插针绕组式电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Pending CN1163657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4093.9A CN116365756A (zh) 2023-03-31 2023-03-31 插针绕组式电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4093.9A CN116365756A (zh) 2023-03-31 2023-03-31 插针绕组式电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5756A true CN116365756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31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44093.9A Pending CN116365756A (zh) 2023-03-31 2023-03-31 插针绕组式电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575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08832B (zh) 用于高效率机械的液体冷却的定子
US9941762B2 (en) Stator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KR20020086831A (ko) 전기 기계의 냉각
CN111525720B (zh) 一种定子绕组、具有其的定子、电机和车辆
CN214255925U (zh) 电机定子绕组及使用其的定子、电机
CN115765253A (zh) 定子、扁线电机、动力总成和车辆
CN112953047A (zh) 一种新型阶梯斜槽的扁铜线油冷电机定子及电机
US20240048020A1 (en) Motor assembly
CN214900380U (zh) 一种新型阶梯斜槽的扁铜线油冷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2186934B (zh) 一种扁线电机的汇流排以及扁线电机
CN117424363A (zh) 定子组件、电机及电驱动总成
CN116365756A (zh) 插针绕组式电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EP1879279B1 (en) Stator of a turbo generator
CN111066223B (zh)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JP2004135386A (ja) 液冷式中空導線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機械
CN218549588U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车辆
US4229671A (en) Multiturn coil for field poles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
CN113922552A (zh) 一种扁线发卡式定子结构及电机
EP1017153B1 (en) Forced convection cooling arrangement for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s
CN110855045A (zh) 一种72槽6层扁铜线混合绕组结构以及应用该绕组结构的电机
CN216216161U (zh) 一种定子绕组、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4026772B (zh) 电机
CN214900381U (zh) 一种新型阶梯斜槽的扁铜线油冷电机定子铁心块及定子
CN216216162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具有其的电机
EP4287466A1 (en) Connecting windings of stator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