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4944B - 一种圆柱电池及其装配方法、以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柱电池及其装配方法、以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4944B
CN116364944B CN202310565775.2A CN202310565775A CN116364944B CN 116364944 B CN116364944 B CN 116364944B CN 202310565775 A CN202310565775 A CN 202310565775A CN 116364944 B CN116364944 B CN 1163649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collecting
insulating support
support ring
shell
tab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657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64944A (zh
Inventor
林法稳
房森基
冯哲
李勇军
陈圣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657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649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64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4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64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49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70Carriers or col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6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ixing the leads to the electrodes, e.g. by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86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inside the batteries, e.g. incorrect connections of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3Spacers; Insulating pl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柱电池及其装配方法、以及用电设备,包括:壳体;电芯,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的一端设置有极耳层;集流组件,其位于所述电芯具有所述极耳层的一端,所述集流组件包括集流盘和绝缘支撑环,所述集流盘位于绝缘支撑环与所述极耳层之间,所述绝缘支撑环与壳体固定以使得所述集流盘抵接所述极耳层,所述集流盘与所述极耳层电性连接。其保证集流盘与极耳层的紧密贴合,保证了过流能力,安全可靠,能量密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圆柱电池及其装配方法、以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圆柱电池及其装配方法、以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圆柱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及低成本优势,已经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业内为改善电池电流充放电问题,一般情况下,电芯会采用铜铝箔全极耳结构,而铜铝箔全极耳与盖帽之间的连接,需要搭配带有折弯部的集流盘,在集流盘分别与极耳和盖帽连接后,需要对集流盘的折弯部做折弯操作,之后再进行封装操作。
然而,折弯部导致电池阻值上升,在大电流充放电时,由于阻值较大,温升也会偏高,带来安全风险;此外,折弯部液导致电池空间利用率降低,能量密度无法提升。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圆柱电池的集流盘出现折弯部,阻值较大,温升偏高,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缺陷,本发明中的圆柱电池阻值小,适用大电流充放电,空间利用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柱电池,包括:
壳体;
电芯,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的一端设置有极耳层;
集流组件,其位于所述电芯具有所述极耳层的一端,所述集流组件包括集流盘和绝缘支撑环,所述集流盘位于绝缘支撑环与所述极耳层之间,所述绝缘支撑环与壳体固定以使得所述集流盘抵接所述极耳层,所述集流盘与所述极耳层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绝缘支撑环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集流盘的外周边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
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壳体固定设置,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绝缘支撑环相抵。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
顶盖,所述顶盖固定于所述固定环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绝缘支撑环朝向所述固定环的一面设置有卡扣,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与卡槽配合设置,或者,
所述绝缘支撑环朝向所述固定环的一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卡槽配合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芯的另一端设置有极耳层,两端的所述极耳层的极性相反;
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开口和端壳,在所述电芯靠近所述端壳的一端,所述极耳层与所述端壳电性连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的装配方法,包括:
提供壳体;
提供电芯,将所述电芯装入所述壳体中,所述电芯的端面设置有极耳层;
提供集流盘和绝缘支撑环,在所述极耳层上依次放置所述集流盘和所述绝缘支撑环,将所述绝缘支撑环和所述壳体固定并使得所述集流盘紧密贴合所述极耳层;
将所述集流盘与所述极耳层固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的装配方法,包括:
提供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和端壳;
提供电芯,将所述电芯装入所述壳体中,所述电芯的一端抵接所述壳体的端壳;
提供集流盘、绝缘支撑环和固定环,所述电芯的另一端设置有极耳层,在所述极耳层上依次放置所述集流盘、所述绝缘支撑环和所述固定环;
将所述固定环抵接所述绝缘支撑环,使得所述集流盘紧密贴合所述极耳层;
将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
将所述集流盘与所述极耳层固定。
作为优选的,在将所述固定环抵接所述绝缘支撑环,使得所述集流盘紧密贴合所述极耳层的步骤中,还包括步骤:朝电芯方向下压所述固定环,使得所述固定环抵接所述绝缘支撑环。
作为优选的,在将所述集流盘和所述极耳层固定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提供一顶盖,将所述顶盖和所述固定环固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圆柱电池。
本发明的圆柱电池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集流盘位于绝缘支撑环与极耳层之间,当绝缘支撑环与壳体固定时,可以使得集流盘抵接极耳层,从而保证集流盘与极耳层的紧密贴合,如此,保证了过流能力,安全可靠。
2、相对于传统技术中带有折弯部的集流盘,本发明中的集流盘取消折弯部,如此,不会出现阻值较大,温升偏高的情况,并且,本申请中的圆柱电池空间利用率高,可以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
3、本发明中,绝缘支撑环与壳体固定,类似以壳体作为参照基准,在绝缘支撑环的位置固定的情况下,集流盘又被绝缘支撑环抵接,如此,即可实现集流盘与极耳层的紧密贴合,提升有效焊接面积。
4、本发明中,由于绝缘支撑环与壳体固定,绝缘支撑环抵接集流盘,也可保证集流盘的位置固定,因此,集流盘在后续与极耳层焊接等加工过程中不会歪斜与晃动,提升加工精度。
5、本发明中,工作人员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对集流盘与绝缘支撑环进行设计,在绝缘支撑环固定的情况,将集流盘与电芯的端部之间的距离控制在预设范围内,从而提升装配精度,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中圆柱电池的装配方法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装配方法中,依次在极耳层上放置集流盘和绝缘支撑环,通过将绝缘支撑环朝向电芯方向下压,使得集流盘与极耳层紧密贴合,之后将绝缘支撑环与壳体固定,从而保证集流盘始终与极耳层紧密贴合,提高装配精度,保证过流能力。
2、本发明中的装配方法,由于绝缘支撑环与壳体固定,绝缘支撑环抵接集流盘,也可保证集流盘的位置固定,因此,集流盘在后续与极耳层焊接等加工过程中不会歪斜与晃动,提升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圆柱电池的剖视图;
图2为图1在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电芯上装配集流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集流盘上压设绝缘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绝缘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一,其显示限位槽;
图6为本发明中绝缘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二,其显示卡扣;
图7为集流盘及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装配完成后的圆柱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一,其显示顶盖与极柱;
图9为装配完成后的圆柱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二,其显示端盖与密封钉。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0、壳体;11、端壳;20、电芯;21、中心孔;22、注液孔;30、极耳层;40、集流盘;41、第一焊区;42、第二焊区;50、绝缘支撑环;51、限位槽;52、卡扣;53、第一凸起;54、第二凸起;60、固定环;61、顶盖;70、极柱;80、密封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图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包括壳体10、电芯20和集流组件。
电芯20位于壳体10内,电芯20的一端设置有极耳层30。
集流组件位于电芯20具有极耳层30的一端,集流组件包括集流盘40和绝缘支撑环50,集流盘40位于绝缘支撑环50与极耳层30之间,绝缘支撑环50与壳体10固定以使得集流盘40抵接极耳层30,集流盘40与极耳层30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由于集流盘40位于绝缘支撑环50与极耳层30之间,当绝缘支撑环50与壳体10固定时,可以使得集流盘40抵接极耳层30,从而保证集流盘40与极耳层30的紧密贴合,如此,保证了过流能力,安全可靠。
相对于传统技术中带有折弯部的集流盘40,本发明中的集流盘40取消折弯部,如此,不会出现阻值较大,温升偏高的情况,并且,本申请中的圆柱电池空间利用率高,可以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
在一些现有技术中,有一些圆柱电池出现直接将集流盘40压设在极耳层30上,之后,将集流盘40与极耳层30焊接的装配方法。然而,这种圆柱电池存在以下缺陷:集流盘40和极耳层30之间只是简单接触,两者贴合并不紧密;而在集流盘40和极耳层30贴合不紧密的情况下进行焊接固定,有效焊接面积小,焊接效果差,电池过流能力差。在电池装车使用过程中,焊接位置受力容易脱开。
本发明则可克服上述缺陷,一方面,本发明中,绝缘支撑环50与壳体10固定,类似以壳体10作为参照基准,在绝缘支撑环50的位置固定的情况下,集流盘40又被绝缘支撑环50抵接,如此,即可实现集流盘40与极耳层30的紧密贴合,提升有效焊接面积;另一方面,由于绝缘支撑环50与壳体10固定,绝缘支撑环50抵接集流盘40,也可保证集流盘40的位置固定,因此,集流盘40在后续与极耳层30焊接等加工过程中不会歪斜与晃动,提升加工精度。此外,工作人员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对集流盘40与绝缘支撑环50进行设计,在绝缘支撑环50固定的情况,将集流盘40与电芯2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控制在预设范围内,从而提升装配精度。
进一步的,对于集流盘40与极耳层30之间的电性连接,可以通过相接触实现电性连接,也可通过两者接触后再焊接实现电性连接。由于保证了集流盘40与极耳层30的紧密贴合,可以保证过流能力。相比而言,焊接相比于相接触实现电性连接,圆柱电池的结构稳定性有所提升,安全系数更高。
参照图5和图6,在绝缘支撑环50上设置有限位槽51,集流盘40的外周边位于限位槽51内。绝缘支撑环50上的限位槽51可为集流盘40的仿形结构,在绝缘支撑环50抵压集流盘40时,集流盘40会滑入限位槽51中,限位槽51即可对集流盘40进行径向限位,而集流盘40背对极耳层30的一面又被绝缘支撑环50抵压固定,如此,绝缘支撑环50可对集流盘40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限位槽51的内径沿其轴向逐渐变小,如此,在固定环60朝向电芯20方向下压时,集流盘40便从限位槽51的大内径端滑入限位槽51的小内径端,并且,随着集流盘40在限位槽51滑动时,随着限位槽51的内径减小,可实现集流盘40精确限位。
参照图7所示,圆柱电池还包括固定环60,固定环60与壳体10固定设置,固定环60与绝缘支撑环50相抵。固定环60与壳体1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固定环60与绝缘支撑环50可以通过抵接,也可卡接,也可焊接。具体的,当固定环60与绝缘支撑环50卡接时,在绝缘支撑环50朝向固定环60的一面设置有卡扣52,固定环60上设置有卡槽,卡扣52与卡槽配合设置,或者,绝缘支撑环50朝向固定环60的一面设置有卡槽,固定环60上设置有卡扣,卡扣与卡槽配合设置。此外,也可将固定环60与绝缘支撑环50热熔固定。
具体的,绝缘支撑环5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凸起53,第一凸起53与第一表面形成环形的限位槽51。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二凸起54,第二凸起54可用于抵接固定环60,配合固定环60与绝缘支撑环50之间的卡扣52连接,即可保证固定环60与绝缘支撑环50的安装精度。
进一步的,参照图8所示,本发明还包括顶盖61,顶盖61固定于固定环60上,顶盖61可密封焊接于固定环60上。
在一实施例中,电芯20的另一端设置有极耳层30,两端的极耳层30的极性相反。壳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开口和端壳11,在电芯20靠近端壳11的一端,极耳层30与端壳11电性连接。
具体的,极耳层30分别为正极耳层和负极耳层,电芯20的正极耳层与端壳11电性连接,电芯20的负极耳层与集流盘40电性连接。或者,电芯20的负极耳层与端壳11电性连接,电芯20的正极耳层与集流盘40电性连接。
其中,集流盘40可与极柱70焊接,具体的,集流盘40上设置有第一焊区41和第二焊区42。第一焊区41位于集流盘40的中部,集流盘40的第一焊区41与极柱70焊接固定。第二焊区42环绕第一焊区41设置,第二焊区42具有一个或多个,集流盘40的第二焊区42与其相邻的极耳层30焊接固定。通过设置第一焊区41,可以保证集流盘40与极柱70较大接触面积与焊接面积,提高过流能力,通过设置第二焊区42,可以保证集流盘40与极耳层30较大的焊接面积。
电芯20沿其高度方向贯穿开设有中心孔21,端壳11对应所述中心孔21的位置开设有注液孔22,所述注液孔22与中心孔21连通。集流盘40可为负集流盘40,负集流盘40中部的第一焊区41贴近负极柱70,同时,第一焊区41贴近电芯20的中心孔21,采用电阻焊或扭矩焊方式,穿过注液孔22和中心孔21,将负集流盘40与极柱70焊接在一起。
参照图8所示,在圆柱电池注液后,采用激光焊方式将密封钉80和壳体10注液孔22进行密封焊接。
优选的,壳体10材质为铝壳,正极耳层可为铝箔制成,正极耳层与铝壳底部焊接。由于壳体10和正极耳层的材质均为铝,焊接更容易。负极耳层可为铜箔制成,故而集流盘40的材质优选为铜,通过集流盘40与负极耳层焊接,结构更为稳定。壳体10和固定环60为铝材,如此,固定环60与壳体10材质相同,焊接更容易。密封钉80可为铝钉。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电芯20的同端引出正极耳层和负极耳层,相应的,集流盘40包括第一集流区和第二集流区,第一集流区与第二集流区之间设置有绝缘区,同样的,通过绝缘支撑环50与壳体10固定,而集流盘40位于极耳层30与绝缘支撑环50中,使得集流盘40的第一集流区与正极耳层紧密贴合,集流盘40的第二集流区与负极耳层紧密贴合。进一步的,可以将第一集流区与正极耳层焊接固定,将第二集流区与负极耳层焊接固定。
下面,对本发明中圆柱电池的装配方法进行介绍。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壳体10,壳体10可一端开口,也可两端皆开口。
步骤二、提供电芯20,将电芯20装入壳体10中,电芯20的端面设置有极耳层30。
对于电芯20端面的极耳层30,需要进行揉平处理,即通过一定规律或方式对极耳进行整理并压平,揉平的实质便是将所有极耳的端部,沿电芯20的高度方向延伸后向端面位置弯折,以形成平整面。在行业里,揉平又叫做压平或拍平。经过揉平处理后的极耳才能更好地与集流盘40焊接。
同样的,此处电芯20的正极耳层和负极耳层可设置在电芯20的同一端,正极耳层和负极耳层也可分别设置在电芯20的两端。
步骤三、提供集流盘40和绝缘支撑环50,在极耳层30上依次放置集流盘40和绝缘支撑环50,将绝缘支撑环50和壳体10固定并使得集流盘40紧密贴合极耳层30。
集流盘40可为圆盘状结构,其材质为导电金属,例如,铜集流盘40。绝缘支撑环50为环状结构,其材质为绝缘材料,例如,塑料支撑环。当然,绝缘支撑环也可为导电材质,在其外表面涂覆绝缘材料即可。
此处,在绝缘支撑环50与壳体10固定时,绝缘支撑环50抵接集流盘40,使得集流盘40紧密贴合极耳层30。相应的,绝缘支撑环50上设置有限位槽51,该限位槽51可为环形,当绝缘支撑环50与壳体10固定时,集流盘40滑入至限位槽51内,此时,使得集流盘40紧紧抵住极耳层30。
在此步骤中,也可将绝缘支撑环50与集流盘40事先装配好,使得绝缘支撑环50与集流盘40固定,之后,将装配好的绝缘支撑环50与集流盘40置于极耳层30一侧,并且,将绝缘支撑环50与壳体10固定,使得集流盘40紧贴极耳层30设置。
步骤四、将集流盘40与极耳层30固定。具体的,集流盘40与极耳层30可焊接固定。
之后,可以装配电池的顶盖61,将集流盘40与顶盖61电性连接,从而将极耳层30的电流引出至顶盖61;也可装配极柱70,将集流盘40与极柱70电性连接,从而将极耳层30的电流引出至极柱70,或者,将集流盘40与壳体10电性连接,从而将极耳层30的电流引出至壳体10。
本发明中圆柱电池的装配方法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装配方法中,依次在极耳层30上放置集流盘40和绝缘支撑环50,通过将绝缘支撑环50朝向电芯20方向下压,使得集流盘40与极耳层30紧密贴合,之后将绝缘支撑环50与壳体10固定,从而保证集流盘40始终与极耳层30紧密贴合,提高装配精度,保证过流能力。
2、本发明中的装配方法,由于绝缘支撑环50与壳体10固定,绝缘支撑环50抵接集流盘40,也可保证集流盘40的位置固定,因此,集流盘40在后续与极耳层30焊接等加工过程中不会歪斜与晃动,提升加工精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壳体10,壳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和端壳11。
步骤二、提供电芯20,将电芯20装入壳体10中,电芯20的一端抵接壳体10的端壳11。
具体的,电芯20的正极耳层和负极耳层可设置在同一端,也可设置在不同端。
当电芯20的正极耳层和负极耳层位于同一端时,电芯20远离极耳层30的一端抵接端壳11。相应的,在电芯20的一端抵接壳体10的端壳11之后,也可采用激光穿透焊将端壳11上的焊区与端壳11一侧的极耳层30焊接在一起。此外,为了提高结构强度,在端壳11上可设置多个加强筋。
当电芯20的正极耳层呈和负极耳层位于电芯20的两端时,其中一端的极耳层30抵接壳体10的端壳11,另一端通过集流盘40实现电性连接,具体见后续步骤。
步骤三、提供集流盘40、绝缘支撑环50和固定环60,电芯20的另一端设置有极耳层30,在极耳层30上依次放置集流盘40、绝缘支撑环50和固定环60。
步骤四、将固定环60抵接绝缘支撑环50,使得集流盘40紧密贴合极耳层30。
当电芯20的正极耳层和负极耳层位于电芯20两端时,通过固定环60抵接绝缘支撑环50,使得集流盘40紧密贴合其一侧的极耳层30。
当电芯20的正极耳层和负极耳层位于同一端时,提供的集流盘40包括第一集流区和第二集流区,第一集流区与第二集流区之间设置有绝缘区,使得第一集流区与正极耳层正对设置,第二集流区与负极耳层正对设置。通过固定环60抵接绝缘支撑环50使得集流盘40的第一集流区与正极耳层紧密贴合,集流盘40的第二集流区与负极耳层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朝电芯20方向下压固定环60,使得固定环60抵接支撑环。
步骤五、将固定环60固定于壳体10的开口处。
由于固定环60固定在壳体10的开口处,而固定环60抵接绝缘支撑环50,如此,绝缘支撑环50及其内侧的集流盘40位置固定,集流盘40始终与极耳层30紧密贴合。
步骤六、将集流盘40与极耳层30固定。
此处,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使得集流盘40与极耳层30固定。
步骤七、提供一顶盖61,将顶盖61和固定环60固定。具体的,顶盖61与固定环60焊接密封。之后,负集流盘40中部焊区贴近合极柱70,采用电阻焊或扭矩焊方式,穿过壳体10上的注液孔22和电芯20中心孔21,将集流盘40中部焊区和极柱70焊在一起。
步骤八、在电池注液后,可采用激光焊方式,将密封钉80和注液孔22进行密封焊接。密封钉80可为铝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圆柱电池,本发明的主要设计要点在于圆柱电池本身的结构改进,对于用电设备的其他结构,例如用电设备的电连接部分、机械结构部分就不再一一赘述。
用电设备可以各种用电设备,例如,汽车汽车、手机、电脑、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上述用电设备不做特殊限制。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
电芯(20),其位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电芯(20)的一端设置有极耳层(30);
固定环(60),所述固定环(60)与所述壳体(10)固定设置;
集流组件,其位于所述电芯(20)具有所述极耳层(30)的一端,所述集流组件包括集流盘(40)和绝缘支撑环(50),所述集流盘(40)位于绝缘支撑环(50)与所述极耳层(30)之间,在所述固定环(60)与壳体(10)固定以使绝缘支撑环(50)与壳体相抵,并使得所述集流盘(40)抵接所述极耳层(30)之后,再将所述集流盘(40)与所述极耳层(30)焊接;
顶盖(61),所述顶盖(61)固定于所述固定环(6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环(50)上设置有限位槽(51),所述集流盘(40)的外周边位于所述限位槽(5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环(50)朝向所述固定环(60)的一面设置有卡扣(52),所述固定环(60)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52)与卡槽配合设置,或者,
所述绝缘支撑环(50)朝向所述固定环(60)的一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环(60)上设置有卡扣(52),所述卡扣(52)与卡槽配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芯(20)的另一端设置有极耳层(30),两端的所述极耳层(30)的极性相反;
所述壳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开口和端壳(11),在所述电芯(20)靠近所述端壳(11)的一端,所述极耳层(30)与所述端壳(11)电性连接。
5.一种圆柱电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壳体(10);
提供电芯(20),将所述电芯(20)装入所述壳体(10)中,所述电芯(20)的端面设置有极耳层(30);
提供集流盘(40)、绝缘支撑环(50)和固定环(60),在所述极耳层(30)上依次放置所述集流盘(40)、所述绝缘支撑环(50)和固定环(60),将所述固定环(60)和所述壳体(10)固定并使得固定环(60)与绝缘支撑环(50)相抵,并使得所述集流盘(40)紧密贴合所述极耳层(30);
将所述集流盘(40)与所述极耳层(30)焊接固定;
提供一顶盖(61),将所述顶盖(61)和所述固定环(60)固定。
6.一种圆柱电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和端壳(11);
提供电芯(20),将所述电芯(20)装入所述壳体(10)中,所述电芯(20)的一端抵接所述壳体(10)的端壳(11);
提供集流盘(40)、绝缘支撑环(50)和固定环(60),所述电芯(20)的另一端设置有极耳层(30),在所述极耳层(30)上依次放置所述集流盘(40)、所述绝缘支撑环(50)和所述固定环(60);
将所述固定环(60)抵接所述绝缘支撑环(50),使得所述集流盘(40)紧密贴合所述极耳层(30);
将所述固定环(60)固定于所述壳体(10)的开口处;
将所述集流盘(40)与所述极耳层(30)焊接固定;
提供一顶盖(61),将所述顶盖(61)和所述固定环(60)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柱电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固定环(60)抵接所述绝缘支撑环(50),使得所述集流盘(40)紧密贴合所述极耳层(30)的步骤中,还包括步骤:朝电芯(20)方向下压所述固定环(60),使得所述固定环(60)抵接所述绝缘支撑环(50)。
8.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圆柱电池。
CN202310565775.2A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圆柱电池及其装配方法、以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1163649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65775.2A CN116364944B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圆柱电池及其装配方法、以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65775.2A CN116364944B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圆柱电池及其装配方法、以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4944A CN116364944A (zh) 2023-06-30
CN116364944B true CN116364944B (zh) 2023-09-08

Family

ID=86909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65775.2A Active CN116364944B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圆柱电池及其装配方法、以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494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0999A (zh) * 2016-04-27 2016-07-27 浙江谷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的弹性绝缘环
CN113097612A (zh) * 2021-04-19 2021-07-09 惠州惠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电池
CN115347332A (zh) * 2022-10-18 2022-11-15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8300153U (zh) * 2022-08-01 2023-01-13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流盘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
CN115632213A (zh) * 2022-10-14 2023-01-20 深圳市安格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及圆柱电池
CN218351687U (zh) * 2022-10-21 2023-01-20 烯晶碳能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具有定位套的电池单体
WO2023063540A1 (ko) * 2021-10-15 2023-04-2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의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0999A (zh) * 2016-04-27 2016-07-27 浙江谷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的弹性绝缘环
CN113097612A (zh) * 2021-04-19 2021-07-09 惠州惠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电池
WO2023063540A1 (ko) * 2021-10-15 2023-04-2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의 제조방법
CN218300153U (zh) * 2022-08-01 2023-01-13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流盘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
CN115632213A (zh) * 2022-10-14 2023-01-20 深圳市安格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及圆柱电池
CN115347332A (zh) * 2022-10-18 2022-11-15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8351687U (zh) * 2022-10-21 2023-01-20 烯晶碳能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具有定位套的电池单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4944A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7307B (zh) 方形二次电池
KR101066257B1 (ko) 원통형 이차전지
US11757157B2 (en) Cap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US9136523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EP2200116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US8119281B2 (en) Secondary battery
US9627677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WO2019041478A1 (zh) 纽扣式壳体及纽扣电池
JP2008130549A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069124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heat-resistant insulating layer
CN109273660B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及电池模组
EP2048723A1 (en) Battery module
KR102394496B1 (ko) 안전 벤트
WO2010088332A1 (en) Modular cid assembly for a lithium ion battery
US7985499B2 (en) Battery having electrode lead element with fixing member
CN116364944B (zh) 一种圆柱电池及其装配方法、以及用电设备
KR102246728B1 (ko) 절연층을 갖는 이차 전지
JP5554086B2 (ja) 円筒型二次電池
KR101242134B1 (ko) 캡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차 전지
KR20080013211A (ko) 캡조립체와 이를 이용하는 이차 전지 및 캡조립체 조립방법
CN219610678U (zh) 一种电池、电池包及汽车
KR102614339B1 (ko) 이차전지
KR20190138071A (ko) 가스 발생 물질을 포함하는 접착부가 구비된 원통형 이차전지
CN213905552U (zh) 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锂离子电池
EP4195341A1 (en) Secondary batt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