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2445B - 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2445B
CN116362445B CN202310635718.7A CN202310635718A CN116362445B CN 116362445 B CN116362445 B CN 116362445B CN 202310635718 A CN202310635718 A CN 202310635718A CN 116362445 B CN116362445 B CN 1163624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onitoring
base station
smart city
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357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62445A (zh
Inventor
陈俭东
胡伟
马攀
刘立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Intelligent Compu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Intelligent Compu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Intelligent Compu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Intelligent Compu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357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624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62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2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62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24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ometr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包括信息监测终端、数据处理平台和可视化终端;其中,信息监测终端用于对智慧城市的监测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监测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处理平台用于基于智慧城市CIM模型,将获取的监测信息关联到智慧城市CIM模型中,生成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可视化终端用于接入数据处理平台,获取生成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本发明有助于提高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建设的实时性和信息全面性,直观、多维度地对智慧城市的不同监测信息进行展示,提高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城市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城市起源于传媒领域,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各行各业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其中,对城市信息进行采集并对城市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展示,是智慧城市信息化的基础;目前,针对智慧城市的信息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信息监测,还是存在信息监测手段单一,导致信息监测过程中存在不全面以及实时性不足的情况,无法将智慧城市的监测信息进行全面的展示给管理者和公众,使得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目前智慧城市的信息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信息监测,存在信息监测手段单一,导致信息监测过程中存在不全面以及实时性不足的情况,无法将智慧城市的监测信息进行全面的展示给管理者和公众,使得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存在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包括信息监测终端、数据处理平台和可视化终端;其中,
信息监测终端用于对智慧城市的监测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监测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
数据处理平台用于基于智慧城市CIM模型,将获取的监测信息关联到智慧城市CIM模型中,生成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
可视化终端用于接入数据处理平台,获取生成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一种实施方式中,信息监测终端包括环境信息采集单元和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单元;其中,
环境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智慧城市的环境监测信息,其中环境监测信息包括空气质量监测信息、水质监测信息、噪声监测信息、森林火灾监测信息等;
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智慧城市的城市管理信息,其中城市管理信息包括道路监测信息、人流量信息、铁路网监测信息等。
一种实施方式中,信息监测终端包括多个设置在智慧城市的信息监测节点和基站节点,其中每个信息监测节点中设置有监测传感器,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所在区域的环境监测信息或城市管理信息;信息监测节点在获取到监测信息后,将监测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基站节点,基站节点用于将汇聚的监测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处理平台包括模型构建单元;
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城市建筑BIM数据、三维GIS数据、城市规划数据等构建智慧城市CIM模型,并基于智慧城市CIM模型的相关数据构建基础模型数据库。
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处理平台包括存储单元和整合单元;其中,
存储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监测信息,按照时、空、设备等标签信息对获取的监测信息进行分类存储管理;
整合单元用于将获取的监测信息和相应的监测分析结果整合到基于智慧城市CIM模型中,生成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
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处理平台还包括分析单元;其中,
分析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进行智能化分析,包括对智慧城市进行环境监控分析、环境预测分析、管理监控分析和管理预测分析,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
整合单元还用于将得到的分析结果整合到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中。
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处理平台还包括权限管理单元;其中,
权限管理单元用于对获取的监测信息和得到的智能化分析结果进行权限管理,包括标记获取的监测信息和得到的智能化分析结果对应的用户访问权限;
其中监测信息包括智慧城市的环境监测信息和城市管理信息;分析结果包括智慧城市的环境监控分析结果、环境预测分析结果、管理监控分析结果和管理预测分析结果。
一种实施方式中,可视化终端包括接入单元和展示单元;
接入单元用于通过API接口或者http访问的方式接入数据处理平台,根据当前用户的访问权限获取相应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
展示单元用于对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基于设置在智慧城市中的海量信息监测终端,实时对智慧城市中的不同监测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监测信息实时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进行统一的处理,能够有助于提高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建设的实时性和信息全面性。在数据处理平台中将得到的监测信息整合到城市CIM模型中生成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有助于直观、多维度地对智慧城市的不同监测信息进行展示。管理者或者公众通过可视化终端接入数据处理平台后,能够获取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根据地图模型实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当前的城市监测信息,有助于提高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框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应用场景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包括信息监测终端、数据处理平台和可视化终端;其中,
信息监测终端用于对智慧城市的监测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监测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
数据处理平台用于基于智慧城市CIM模型(城市信息模型),将获取的监测信息关联到智慧城市CIM模型中,生成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
可视化终端用于接入数据处理平台,获取生成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基于设置在智慧城市中的海量信息监测终端,实时对智慧城市中的不同监测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监测信息实时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进行统一的处理,能够有助于提高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建设的实时性和信息全面性。在数据处理平台中将得到的监测信息整合到城市CIM模型中生成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有助于直观、多维度地对智慧城市的不同监测信息进行展示。管理者或者公众通过可视化终端接入数据处理平台后,能够获取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根据地图模型实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当前的城市监测信息,有助于提高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
一种实施方式中,信息监测终端包括环境信息采集单元和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单元;其中,
环境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智慧城市的环境监测信息,其中环境监测信息包括空气质量监测信息、水质监测信息、噪声监测信息、森林火灾监测信息等;
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智慧城市的城市管理信息,其中城市管理信息包括道路监测信息、人流量信息、铁路网监测信息等。
其中,针对智慧城市的信息监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环境信息监测和城市管理信息监测,其中环境信息监测主要是针对智慧城市中的生态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例如是智慧城市中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监测信息(例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PM10和PM2.5含量等)、水质监测信息(例如水体中的溶解氧、浊度、电导率、pH值和温度等)、噪声监测信息(例如是生活区、工业区的噪声分贝等)、森林火灾监测信息(例如是森林温度、遥感图像数据等)等。城市管理信息主要是针对智慧城市中的道路、人文相关的监测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例如是智慧城市不同区域的道路监测信息(例如是道路车流量、车速、拥堵情况等)、人流量信息(例如是景点、商业区人流量等)、铁路网监测信息(地铁、铁路运行信息等)等。
一种实施方式中,信息监测终端包括多个设置在智慧城市的信息监测节点和基站节点,其中每个信息监测节点中设置有监测传感器,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所在区域的环境监测信息或城市管理信息;信息监测节点在获取到监测信息后,将监测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基站节点,基站节点用于将汇聚的监测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
一种实施方式中,信息监测节点还可以是与城市监测、城市管理系统连接的智能终端,通过接入城市监测(例如是卫星监测系统等)、城市管理系统(例如是城市运输管理系统等)等,获取相应的城市监测信息。即信息监测节点还能够通过接入相应的信息系统,来导出相应的实时监测信息,以适应多维度智慧城市信息监测的需求。
一种实施方式中,信息监测终端包括多个设置在智慧城市的信息监测节点和至少2个基站节点(其中基站节点的数量越多则稳定性越高),其中每个信息监测节点中设置有监测传感器,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所在区域的环境监测信息或城市管理信息;信息监测节点在获取到监测信息后,将监测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基站节点,基站节点用于将汇聚的监测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
其中上述至少2个基站节点分布设置在智慧城市中;
在正常通信状态下,基站节点发布自身的位置信息到所有信息监测节点,信息监测节点分别获取所有基站节点的位置信息,并进一步选取距离自身更近的基站节点作为自身的目标基站节点,信息监测节点与对应目标基站节点建立通信连接,信息监测节点将自身采集到的监测信息直接传输到目标基站节点;
基站节点实时检测自身的运行状态情况,当自身的运行状态情况出现异常时,则启用应急通信状态;包括:基站节点实时计算自身的状态评价值,其中采用的状态评价值计算函数为:
其中,表示当前时刻t的状态评价值,/>表示第一判断函数,为变量,表示丢包率,其中当/>的时候,/>,否则,的时候/>,/>表示第二判断函数,其中/>为变量,/>表示丢包率,/>表示传输速率,/>表示硬件状态,当/>时,/>,其中,/>表示设定的丢包率标准值,其中,/>表示设定的传输速率标准值,/>硬件状态,其中当硬件出现异常时,/>,否则/>;/>,/>,/>表示设定的权重因子;
当连续n(例如)个时刻的状态评价值/>时,则判断基站节点的运行状态情况出现异常,基站进入应急通信状态;
在应急通信状态下,运行状态情况出现异常的基站节点向其自身通信范围内的其他信息监测节点发出应急通信指令,以使得本身于异常基站节点建立通信连接的信息监测节点根据接收到的应急通信指令,自适应选择其他信息监测节点作为下一级节点,将自身采集到的监测信息传输到下一级节点,并由下一级节点将获取的监测信息传输到剩余的正常运行的基站节点中。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应急通信状态下,运行状态情况出现异常的基站节点向其自身通信范围内的其他信息监测节点发出应急通信指令,以使得本身于异常基站节点建立通信连接的信息监测节点根据接收到的应急通信指令,自适应选择其他信息监测节点作为下一级节点,将自身采集到的监测信息传输到下一级节点,并由下一级节点将获取的监测信息传输到剩余的正常运行的基站节点中;具体包括:
异常基站节点在检测到自身的运行状态情况出现异常时,向其自身通信范围内的其他信息监测节点发出应急通信指令;
接收到应急通信指令的信息监测节点根据接收到的应急通信指令,计算自身的节点状态值,其中采用的节点状态值计算函数为:
式中,表示第i个信息监测节点的节点状态值,/>表示节点连接参数,当信息监测节点当前为与异常基站节点外的其他基站节点建立通信连接时,则的取值为P,其中P远大于/>,/>表示第i个信息监测节点的直接通信范围内存在的邻居信息监测节点的数量,/>表示标准邻居节点数量标准值,/>表示第i个信息监测节点的丢包率,/>表示丢包率标准值,/>表示第i个信息监测节点到另一个基站节点的距离,/>表示第i个信息监测节点的直接通信半径,/>、/>、/>表示设定的调节因子,其中/>、/>、/>
信息监测节点将自身的节点状态值广播至其通信范围内的其他邻域信息监测节点;
与异常基站节点通信连接的信息监测节点接收到其他信息监测节点的节点状态值后,从节点状态值最大的前m(例如)个信息监测节点中随机选择一个作为自身的下一级节点,并将自身采集到的监测信息和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的监测信息传输到下一级节点,由下一级节点进一步将监测信息传输到对应的基站节点,并由对应的基站节点将监测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
当异常基站节点异常解除后,基站节点则重新向其覆盖范围内的所有信息监测节点发出分配指令,以使得信息监测节点根据接收到的分配指令,重新选取距离自身更近的基站节点作为自身的目标基站节点。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针对大范围区域信息采集的技术方案,其中提出的通过多基站协作的方式对信息监测节点获取的监测信息进行汇聚和进一步上传到数据处理平台,有助于通过多基站来分担监测信息的传输任务,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提出了一种针对基站节点的自适应异常检测方案,使得基站节点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异常检测,当基站节点的运行状态出现异常时,则通过提出的方式对其连接的信息监测节点进行基站节点重分配操作,其中,在基站节点重新操作的过程中,信息监测节点采用间接传输的方式从自身邻居范围内的其他信息监测节点寻找下一级节点,并通过下一级节点通过间接传输的方式接入新的基站节点,相比于传统在重新分配基站节点的时候直接将节点接入新的基站节点,容易导致同一时间内大量节点接入使得基站节点产生负荷波动的情况,本发明通过间接传输的方式重新接入节点,能够在保证数据传输有效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信息监测节点接入的稳定性。其中通过提出的节点状态值计算函数来对节点状态进行直观反映,有助于需要重新选择基站的节点能够根据接节点状态值选取最合适的下一级节点,提高了数据传输路径重组的效果和可靠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处理平台包括模型构建单元;
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城市建筑BIM数据、三维GIS数据、城市规划数据等构建智慧城市CIM模型,并基于智慧城市CIM模型的相关数据构建基础模型数据库。
根据智慧城市大场景的GIS数据和BIM数据,以及城市规划数据作为基础,能够构建智慧城市CIM模型的基础,基于BIM和GIS技术的融合,智慧城市CIM模型将数据颗粒度精确到城市建筑物内部的单个模块,将静态的传统数字城市增强为可感知的、实时动态的、虚实交互的智慧城市,为后续进一步根据CIM模型生成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奠定基础。
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处理平台包括存储单元和整合单元;其中,
存储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监测信息,按照时、空、设备等标签信息对获取的监测信息进行分类存储管理;
整合单元用于将获取的监测信息和相应的监测分析结果整合到基于智慧城市CIM模型中,生成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
针对接收到的由信息监测终端采集的监测信息,其都携带有采集时间、采集位置和对应的采集终端等标记信息,根据监测信息的标记信息,能够对监测信息进行分类存储管理,有助于基于得到的智慧城市监测信息构建数据库,提高了数据管理水平。根据构建的数据库,同步将监测信息整合到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中对应的元素中,有助于基于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进行监测信息的直观、全面、准确、实时的展示。
同时,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智慧城市的地图模型,有助于实时、直观,准确地对智慧城市当前的状况继续展示,有助于提高智慧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
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处理平台还包括分析单元;其中,
分析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进行智能化分析,包括对智慧城市进行环境监控分析、环境预测分析、管理监控分析和管理预测分析,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
整合单元还用于将得到的分析结果整合到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中。
一种场景中,分析单元根据当前智慧城市各区域的环境监测信息和城市管理信息,根据监测信息的种类和监测时间、区域等要素,将监测信息与相应的阈值进行比较,得到对应的环境监控分析结果和管理监控分析结果。
另一种场景中,分析单元根据当前智慧城市各区域的环境监测信息和城市管理信息的的历史数据,预测对应监测信息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得到的变化趋势与预设的标准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环境预测分析结果和管理预测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单元进一步根据得到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进行基于时空要素的智能化分析,从单维度或者多维度对智慧城市的环境状况和城市管理状况进行局部或者全面的分析,并将得到的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有助于提高智慧城市信息化监测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将智能化分析结果进行展示,有助于协助管理者和公众更加直观、准确地对当前城市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提高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展示的效果。
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处理平台还包括权限管理单元;其中,
权限管理单元用于对获取的监测信息和得到的智能化分析结果进行权限管理,包括标记获取的监测信息和得到的智能化分析结果对应的用户访问权限;
其中监测信息包括智慧城市的环境监测信息和城市管理信息;分析结果包括智慧城市的环境监控分析结果、环境预测分析结果、管理监控分析结果和管理预测分析结果。
一种场景中,针对得到的监测数据和根据监测数据得到的分析结果,可以分为公众权限和管理者权限两种,其中公众权限的信息即为能够被公众自由获取的智慧城市监测信息和分析结果,有助于协助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的信息获取需求。管理者权限即为智慧城市的高阶分析数据或者管控区域的监测信息,此部分信息和分析结果只对管理者开放,有助于管理者根据更加丰富和重点的信息进行城市管理决策。
一种实施方式中,可视化终端包括接入单元和展示单元;
接入单元用于通过API接口或者http访问的方式接入数据处理平台,根据当前用户的访问权限获取相应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
展示单元用于对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
一种场景中,可视化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或者专用的大屏显示设备,能够通过API接口或者网页访问的方式接入数据处理平台,在进行用户权限验证后,获取相应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以及相关信息进行展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模块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模块的形式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应当理解,可以以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代码或其任何恰当组合来实现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器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下列单元中实现: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用于实现这里所描述功能的其他电子单元或其组合。对于软件实现,实施例的部分或全部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实现时,可以将上述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分析,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监测终端、数据处理平台和可视化终端;其中,
信息监测终端用于对智慧城市的监测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监测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
数据处理平台用于基于智慧城市CIM模型,将获取的监测信息关联到智慧城市CIM模型中,生成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
可视化终端用于接入数据处理平台,获取生成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其中,信息监测终端包括多个设置在智慧城市的信息监测节点和至少2个基站节点,其中每个信息监测节点中设置有监测传感器,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所在区域的环境监测信息或城市管理信息;信息监测节点在获取到监测信息后,将监测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基站节点,基站节点用于将汇聚的监测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
其中上述至少2个基站节点分布设置在智慧城市中;
在正常通信状态下,基站节点发布自身的位置信息到所有信息监测节点,信息监测节点分别获取所有基站节点的位置信息,并进一步选取距离自身更近的基站节点作为自身的目标基站节点,信息监测节点与对应目标基站节点建立通信连接,信息监测节点将自身采集到的监测信息直接传输到目标基站节点;
基站节点实时检测自身的运行状态情况,当自身的运行状态情况出现异常时,则启用应急通信状态;包括:基站节点实时计算自身的状态评价值,其中采用的状态评价值计算函数为:
其中,表示当前时刻t的状态评价值,/>表示第一判断函数,为变量,表示丢包率,其中当/>的时候,/>,否则,的时候/>,/>表示第二判断函数,其中/>为变量,/>表示传输速率,/>表示硬件状态,当/>时,,其中,/>表示设定的丢包率标准值,其中,/>表示设定的传输速率标准值,/>表示硬件状态,其中当硬件出现异常时,/>,否则/>;/>,/>,/>表示设定的权重因子;
当连续n个时刻的状态评价值时,则判断基站节点的运行状态情况出现异常,基站进入应急通信状态;
在应急通信状态下,运行状态情况出现异常的基站节点向其自身通信范围内的其他信息监测节点发出应急通信指令,以使得本身于异常基站节点建立通信连接的信息监测节点根据接收到的应急通信指令,自适应选择其他信息监测节点作为下一级节点,将自身采集到的监测信息传输到下一级节点,并由下一级节点将获取的监测信息传输到剩余的正常运行的基站节点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监测终端包括环境信息采集单元和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单元;其中,
环境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智慧城市的环境监测信息,其中环境监测信息包括空气质量监测信息、水质监测信息、噪声监测信息和森林火灾监测信息;
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智慧城市的城市管理信息,其中城市管理信息包括道路监测信息、人流量信息和铁路网监测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监测节点还包括是与城市监测、城市管理系统连接的智能终端,通过接入城市监测、城市管理系统,获取相应的城市监测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处理平台包括模型构建单元;
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城市建筑BIM数据、三维GIS数据、城市规划数据构建智慧城市CIM模型,并基于智慧城市CIM模型的相关数据构建基础模型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处理平台包括存储单元和整合单元;其中,
存储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监测信息,按照时、空、设备的标签信息对获取的监测信息进行分类存储管理;
整合单元用于将获取的监测信息和相应的监测分析结果整合到基于智慧城市CIM模型中,生成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处理平台还包括分析单元;其中,
分析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进行智能化分析,包括对智慧城市进行环境监控分析、环境预测分析、管理监控分析和管理预测分析,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
整合单元还用于将得到的分析结果整合到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处理平台还包括权限管理单元;其中,
权限管理单元用于对获取的监测信息和得到的智能化分析结果进行权限管理,包括标记获取的监测信息和得到的智能化分析结果对应的用户访问权限;
其中监测信息包括智慧城市的环境监测信息和城市管理信息;分析结果包括智慧城市的环境监控分析结果、环境预测分析结果、管理监控分析结果和管理预测分析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可视化终端包括接入单元和展示单元;
接入单元用于通过API接口或者http访问的方式接入数据处理平台,根据当前用户的访问权限获取相应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
展示单元用于对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
CN202310635718.7A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 Active CN1163624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5718.7A CN116362445B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5718.7A CN116362445B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2445A CN116362445A (zh) 2023-06-30
CN116362445B true CN116362445B (zh) 2023-08-15

Family

ID=86939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35718.7A Active CN116362445B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244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4110A (zh) * 2020-12-08 2021-04-09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cim技术的数字孪生时空大数据平台
CN113393352A (zh) * 2021-05-19 2021-09-14 江苏星月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城市系统
CN114331020A (zh) * 2021-12-01 2022-04-12 上海电气智慧城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im模型一网统管的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
CN114650512A (zh) * 2022-03-18 2022-06-21 杨邦会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CN115545390A (zh) * 2022-07-12 2022-12-30 沨呵智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实践的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4110A (zh) * 2020-12-08 2021-04-09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cim技术的数字孪生时空大数据平台
CN113393352A (zh) * 2021-05-19 2021-09-14 江苏星月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城市系统
CN114331020A (zh) * 2021-12-01 2022-04-12 上海电气智慧城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im模型一网统管的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
CN114650512A (zh) * 2022-03-18 2022-06-21 杨邦会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CN115545390A (zh) * 2022-07-12 2022-12-30 沨呵智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实践的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2445A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1578B (zh) 基于探针的人流预警分析方法和系统
JP6906270B2 (ja) 街灯と街灯柱に基づいてスマートシティIoTを構築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3578240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服务网
CN111709643A (zh) 智慧园区管理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61047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owdsourcing detected events
CN105306560A (zh) 分布式终端实施动态管理平台
CN107277774A (zh) 一种基于电子围栏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2363443A (zh) 一种数据中心的自动化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5227365A (zh) 基于安卓平台的物联网终端管控系统
CN112770284A (zh) 一种蓝牙Mesh网络节点状态监测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4361658A (zh) 一种区域内各场所人口信息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3634576B (zh) 一种高速公路移动终端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2583769A (zh) 车站的运行监控系统
Panja et al. Wirelessly sensing open parking spaces: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of parking facility
CN116362445B (zh) 一种面向多终端的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图管理系统
CN112766671A (zh) 一种智慧社区数据监测系统
Telles et al. SParkSys: a framework for smart parking systems
KR102396812B1 (ko) 스마트시티에 설치되는 센서들을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그 서버
CN110719323A (zh) 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产品
CN114021896A (zh) 一种智慧社区综合管理预警系统
CN112769913A (zh) 微环境就地监控系统及电气箱柜微环境监控系统
CN112003938A (zh) 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远程管理系统
CN110853313A (zh) 一种智能预警系统
CN110704460B (zh) 一种时空大数据汇交系统及方法
CN103647948A (zh) 基于物联网的视频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