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9321A -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49321A
CN116349321A CN202080106443.2A CN202080106443A CN116349321A CN 116349321 A CN116349321 A CN 116349321A CN 202080106443 A CN202080106443 A CN 202080106443A CN 116349321 A CN116349321 A CN 1163493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access
positioning terminal
terminal
resource allo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64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建军
文海超
江立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349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93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1/00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 G01S11/02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05Details
    • G01S5/0236Assistance data, e.g. base station almana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5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taking multiple measurements
    • H04B17/252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taking multiple measurements measuring signals from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oints or directions of arrival, e.g. in multi RAT or dual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5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taking multiple measurements
    • H04B17/254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taking multiple measurements measuring at different reception ti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5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6Position of source determined by co-ordinating a plurality of position lines defined by path-difference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9Allocation based on distance or geographical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定位终端则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后,基于第一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接入请求信息,网络设备接收第一请求信息,并将接入请求信息发送至定位管理网元LMF。LMF根据接入请求信息,确定定位终端所需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并发送定位资源分配信息至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将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定位终端,以使定位终端根据定位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定位脉冲,并将定位脉冲发送至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获取到达时间TOA,并将TOA发送至LMF确定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该方式中定位终端与LMF之间交互信息减少,故此降低定位终端的功耗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提出了高精度定位的需求,如:某工业园区中有大量的设备,确定各设备的位置,有助于更加合理配置园区的资源。
基于5G-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中的上行到达时间差(uplink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UTDOA)、观察到达时间差(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OTDOA)等定位方法实现对终端设备的定位虽然可以满足高精度定位的需求,但是定位过程中需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实时保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使得终端设备功耗消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以保证设备定位精度的同时降低设备的功耗消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提供一种定位方法,该定位方法需要定位终端、至少3个网络设备(例如,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以及第三网络设备)以及定位管理网元(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LMF)相互交互来实现对定位终端的定位。
假定任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至定位终端,那么定位终端则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时钟同步信息、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之后定位终端基于所述第一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接入请求信息,网络设备接收第一请求信息,并将接入请求信息发送至LMF。LMF根据接入请求信息,确定定位终端所需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并发送定位资源分配信息至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将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定位终端,以使定位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定位终端根据定位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定位脉冲,并将定位脉冲发送至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如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以及第三网络设备),以使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获取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并将TOA发送至LMF,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个。LMF根据TOA,确定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终端获取时钟同步信息后,可以保证定位终端与网络设备的时间同步,以便在执行定位业务时,LMF可以确定定位终端在不同的时刻所处的位置信息。定位终端获取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后,可以确定采用何种方式接入网络。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后可以获取相关业务的资源信息,例如,针对本申请的定位业务,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后可获取定位资源分配信息。
通过该方式对定位终端进行定位,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无需进行RRC连接,定位终端与LMF之间交互信息减少,交互信息的减少可以降低定位终端的功耗损失。此外,定位终端的定位脉冲周期发送,定位脉冲发送后进入休眠状态也可进一步降低定位终端的 功耗损失。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会话重配标志信息;所述会话重配标志信息用于在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生变化时,重新发送接入请求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定位符号资源发生变化,那么定位终端则要重新创建会话,因此第一消息中还包括会话重配标志信息,以便在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生变化时,使得定位终端重新发送接入请求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接入位置编号、接入周期以及接入位置间隔周期;所述接入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的符号资源;所述接入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失败后再次接入所需的间隔时间;所述接入位置间隔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在不同的接入位置编号接入的间隔周期。
其中,接入位置编号用于指示定位终端接入网络的符号资源,也即定位终端初始发起接入请求时,接入符号位置。例如,接入位置编号中包括多个接入符号位置,定位终端可选择一个接入符号位置向网络设备发送接入请求信息,网络设备确定定位终端是在接入位置编号提供的接入符号接入网络的,则与定位终端传送业务信息。
接入周期用于指示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失败后再次接入所需的间隔时间。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符号的位置可能是有限,但与此同时可能有多个定位终端要接入网络,多个定位终端获取的接入位置编号可能是相同的,那么则可能出现定位终端接入失败的情况,定位终端接入失败后,根据接入周期进行再次接入。例如,接入周期设置的设置规则为随着接入失败次数的递增,接入周期的取值呈指数递增,定位终端第一次接入失败后,间隔2秒后再次发起接入请求信息,第二次接入失败后,间隔4秒后再次发起接入请求信息。此外,接入周期的设置规则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还可以按照固定数值设置接入周期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接入失败后间隔接入周期再次接入一方面可以避免持续尝试接入网络造成的功耗浪费,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与其他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冲突的次数。
接入位置间隔周期用于指示定位终端在不同的接入位置编号接入的间隔周期。需要说明的是,同一接入位置编号的接入符号位置是有限的,根据接入位置间隔周期确定新的可以发起接入的接入符号位置,可以增加定位终端接入网络时可选的接入符号位置。例如,根据接入位置编号确定可以发起接入的接入符号位置为位置1,在假定接入位置间隔周期为5的情况下,间隔5个位置可确定位置6,那么定位终端可在位置6发起接入请求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为避免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发生冲突,定位终端可随机选择初始接入符号资源,发送初始接入请求信息。与此同时定位终端启动定时器,等待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如果定时器超时,定位终端仍未获取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则参考接入周期的配置信息,重新发起接入请求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中携带有所述LMF为所述定位终端分配的定位符号资源;所述定位符号资源包括:定位符号位置编号、定位脉冲发送周期;所述定位符号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资源位置;所述定位脉冲发送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周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终端根据定位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定位脉冲之后,启动定时器;按照所述定位脉冲发送周期发送所述定位脉冲。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终端获取了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后,可以启动定时器,按照定位脉冲发送周期发送定位脉冲,以便LMF可以定期确定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终端确定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与发送所述定位脉冲的时间间隔;若所述时间间隔大于预设时间阈值,所述定位终端进入休眠状态;若所述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终端在以下情况下需要重新接收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所述定位终端初始接入网络;所述定位终端移动到除所述LMF的管辖区域以外的LMF的管辖区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LMF发送定位资源分配信息至网络设备之后,将所述定位符号资源设置为已分配。
需要说明的是,LMF为定位终端分配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后,将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中的定位符号资源设置为已分配,以防止其他定位终端占用该定位符号资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LMF在发送定位资源分配信息至网络设备之后,启动定时器;若所述定时器超时时,未收到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发送的TOA,则释放所述定位符号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LMF在设置定位符号资源已分配后,启动定时器等待与定位终端相关的TOA测量结果,若定时器超时仍然没有收到与该定位终端相关的TOA测量结果(LMF定时器超时仍未收到TOA测量结果则认为定位终端没有在该定位符号资源下发送定位脉冲,或者该定位符号资源不可用),则释放该定位符号资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以及处理单元;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时钟同步信息、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基于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接入请求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定位终端发送的所述接入请求信息后,将所述接入请求信息发送至定位管理网元LMF确定的;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定位脉冲;将所述定位脉冲发送至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个。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会话重配标志信息;所述会话重配标志信息用于在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生变化时,重新发送所述接入请求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接入位置编号、接入周期以及接入位置间隔周期;所述接入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的符号资源;所述接入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失败后再次接入所需的间隔时间;所述接入位置间隔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在不同的接入位置编号接入的间隔周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中携带有所述LMF为所述定位终端分配的定位符号资源;所述定位符号资源包括:定位符号位置编号、定位脉冲发送周期;所述定位符号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资源位置;所述定位脉冲发送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周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按照所述定位脉冲发送周期发送所述定位脉冲。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与发送所述定位脉冲的时间间隔;若所述时间间隔大于预设时间阈值,所述定位终端进入休眠状 态;若所述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终端在以下情况下需要重新接收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所述定位终端初始接入网络;所述定位终端移动到除所述LMF的管辖区域以外的LMF的管辖区域。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以及处理单元;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接入请求信息;所述接入请求信息为定位终端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后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时钟同步信息、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入请求信息,确定所述定位终端所需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送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网络设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所述定位终端,并在所述定位终端根据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定位脉冲后发送所述定位脉冲至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个;接收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发送的到达时间TOA;所述TOA是在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定位脉冲后确定的;根据所述TOA,确定所述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中携带有所述LMF为所述定位终端分配的定位符号资源;所述定位符号资源包括:定位符号位置编号、定位脉冲发送周期;所述定位符号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资源位置;所述定位脉冲发送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周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定位符号资源设置为已分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启动定时器;若所述定时器超时时,未收到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发送的TOA,则释放所述定位符号资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会话重配标志信息;所述会话重配标志信息用于在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生变化时,重新发送所述接入请求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接入位置编号、接入周期以及接入位置间隔周期;所述接入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的符号资源;所述接入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失败后再次接入所需的间隔时间;所述接入位置间隔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在不同的接入位置编号接入的间隔周期。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以及处理单元;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消息至定位终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时钟同步信息、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接收所述定位终端在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后发送的接入请求信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接入请求信息发送至定位管理网元LMF,以使所述LMF反馈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将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所述定位终端,以使所述定位终端根据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定位脉冲。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会话重配标志信息;所述会话重配标志信息用于在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生变化时,重新发送所述接入请求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接入位置编号、接入周期以及接入位置间隔周期;所述接入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的符号资源;所述接入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失败后再次接入所需的间隔时间;所述接入位置间隔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在不同的接入位置编号接入的间隔周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中携带有所述LMF为所述定位终端分配的定位符号资源;所述定位符号资源包括:定位符号位置编号、定位脉冲发送周期;所述定位符号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资源位置;所述定位脉冲发送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周期。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该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程序,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实施例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以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实施例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定位终端、网络设备以及LMF,所述通信系统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九方面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请参照上述第一方面中相应可能设计方案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说明,本申请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的执行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业务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终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终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7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终端的工作时序图;
图7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终端的工作时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与UTDOA的定位方法的对比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 地详细描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系统实施例中。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示出了可应用于本申请提供的定位场景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在该系统架构中包括:核心网、多个网络设备以及多个定位终端。涉及到本申请的核心网的网元包括:网关移动位置中心(gateway mobile location center,GMLC)、LMF以及接入和移动管理网元(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及的定位终端可以为定位标签、定位手环或者可贴附在需要定位的物体上的智能设备。该定位终端不支持寻呼,不会被网络设备唤醒,具有便携可移动性强的特点。为了节约能耗,该定位终端可仅仅支持定位业务,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定位终端具体所支持业务并不具体限定。此外,定位终端可与其他物体配合使用,如:定位终端可贴附在港口的装卸机上、定位终端可贴附在化工厂中工人的防腐蚀衣服上、定位终端还可以贴附在移动终端设备(手机、电脑等)上,本申请在此不具体限定定位终端与其他物体配合使用的形式。
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可以为定位终端提供接入服务。网络设备可包括基站(base station,BS),或包括基站以及用于控制基站的无线资源管理设备等,这里的基站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以及5G网络中的基站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基站等,例如,NR基站,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示例性地,GMLC、LMF以及AMF可以是3GPP标准网元,也可以是3GPP标准网元的简化版,仅需支持低功耗定位需求即可。其中,AMF既可以与网络设备对接又可以与LMF对接,可将定位相关的信息转发至网络设备或LMF。LMF可用来分配定位终端定位业务所需的资源,还可用于对定位终端的位置进行计算,从而确定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GMLC可将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反馈到相关的软件应用中,以便相关的软件应用显示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或应用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进行其他的业务处理。
此外,还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定位终端在执行定位业务时,需要向网络设备发送定位脉冲,网络设备接收到定位脉冲后会获取TOA,会向LMF反馈TOA测量报告,LMF根据TOA测量报告确定定位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但是根据一个网络设备反馈的TOA测量报告并不能确定定位终端的位置,需要至少3个网络设备反馈TOA测量报告,LMF才能准确的解算出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因此,本申请中提及的网络设备的数量大于等于3,下文不再赘述。
为了实现本申请的定位方法,定位终端需要与LMF建立会话,在建立会话后,LMF会为定位终端分配定位资源,定位终端根据定位资源发送定位脉冲至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反馈定位脉冲的TOA至LMF,以使LMF可以根据TOA解算出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图2示出了定位终端与LMF执行会话建立的流程后,才可执行定位业务流程,定位终端在执行一次定位业务则进入休眠状态,直到再次被唤醒后,才执行定位业务流程。定位终端在执行一次定位业务后则进入休眠状态,直到下次需要执行定位业务时才唤醒,可以减少定位终端的功耗损失。
接下来参阅图3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建立的流程示意图,该会话建立需要定位终端、网络设备以及LMF进行信息交互来实现,在实际应用时网络设备需要通过AMF转发消息至LMF,因此图中还示出了LMF。在会话建立时,可参照如下步骤来执行:
步骤301: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至定位终端,第一消息包括:时钟同步信息、接入 网络资源分配信息。
步骤302:定位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并根据第一消息确定接入请求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终端获取时钟同步信息后,可以保证定位终端与网络设备的时间同步,以便在执行定位业务时,LMF可以确定定位终端在不同的时刻所处的位置信息。定位终端获取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后,可以确定采用何种方式接入网络。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后可以获取相关业务的资源信息,例如,针对本申请的定位业务,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后可获取定位资源分配信息。
示例性说明,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接入位置编号(access symbol identity document)、接入周期(initial access period)以及接入位置间隔周期(access resource cycle)。
其中,接入位置编号用于指示定位终端接入网络的符号资源,也即定位终端初始发起接入请求时,接入符号位置。例如,接入位置编号中包括多个接入符号位置,定位终端可选择一个接入符号位置向网络设备发送接入请求信息,网络设备确定定位终端是在接入位置编号提供的接入符号接入网络的,则与定位终端传送业务信息。
接入周期用于指示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失败后再次接入所需的间隔时间。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符号的位置可能是有限,但与此同时可能有多个定位终端要接入网络,多个定位终端获取的接入位置编号可能是相同的,那么则可能出现定位终端接入失败的情况,定位终端接入失败后,根据接入周期进行再次接入。例如,接入周期设置的设置规则为随着接入失败次数的递增,接入周期的取值呈指数递增,定位终端第一次接入失败后,间隔2秒后再次发起接入请求信息,第二次接入失败后,间隔4秒后再次发起接入请求信息。此外,接入周期的设置规则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还可以按照固定数值设置接入周期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接入失败后间隔接入周期再次接入一方面可以避免持续尝试接入网络造成的功耗浪费,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与其他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冲突的次数。
接入位置间隔周期用于指示定位终端在不同的接入位置编号接入的间隔周期。需要说明的是,同一接入位置编号的接入符号位置是有限的,根据接入位置间隔周期确定新的可以发起接入的接入符号位置,可以增加定位终端接入网络时可选的接入符号位置。例如,根据接入位置编号确定可以发起接入的接入符号位置为位置1,在假定接入位置间隔周期为5的情况下,间隔5个位置可确定位置6,那么定位终端可在位置6发起接入请求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为避免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发生冲突,定位终端可随机选择初始接入符号资源,发送初始接入请求信息。与此同时定位终端启动定时器,等待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如果定时器超时,定位终端仍未获取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则参考接入周期的配置信息,重新发起接入请求信息。
步骤303:定位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接入请求信息。
步骤304:网络设备将接入请求信息转发至AMF。
步骤305:AMF将接入请求信息转发至LMF。
步骤306:LMF根据接入请求信息确定定位终端所需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LMF可以为多个定位终端确定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不同的定位终端所对应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不同。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中可携带有LMF为定位终端分配的定位符号资源。定位符号资源包括:定位符号位置编号(resource symbol index)、定位脉冲发送周期(resource duration)。其中,定位符号位置编号用于指示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 资源位置,也即定位脉冲在LMF分配的哪个资源位置发送;定位脉冲发送周期用于指示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周期。
步骤307:LMF发送定位资源分配信息至AMF。
步骤308:AMF将定位资源分配信息转发至网络设备。
步骤309:网络设备将定位资源分配信息转发至定位终端。
步骤310:定位终端保存资源分配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定位符号资源发生变化,那么定位终端则要重新创建会话,因此第一消息中还包括会话重配标志信息,以便在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生变化时,使得定位终端重新发送接入请求信息。
此外,还要说明的是,定位终端在出现如下情况中的一种或多种时需要重新获取定位资源分配信息:
情况1:定位终端上电、注册入网后,初始接入网络,需要发起会话建立流程,获取定位业务所需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
情况2:定位终端移动到除LMF的管辖区域以外的LMF的管辖区域需要重新发起会话建立流程,重新获取定位业务所需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例如,定位终端与第一LMF建立了会话连接获取了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定位终端移动到了第二LMF管辖的区域,则需要与第二LMF重新创建会话连接。
情况3:定位终端长期离开服务LMF的管辖区再次入网,需要重新发起会话建立流程,重新获取定位业务所需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例如,定位终端与第一LMF创建了会话连接,且获取了第一LMF为定位终端分配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之后,定位终端离开第一LMF的管辖区域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到第一LMF的管辖区域,则要重新与第一LMF创建会话,确定定位资源分配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终端与LMF间的会话建立方案中,定位终端与LMF之间交互信息较少,定位终端仅需获取第一消息,根据第一消息发起接入请求信息,之后获取LMF为定位终端确定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即可。相对于现有技术会话建立,需要创建RRC连接、等待探测用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资源分配而言,明显减少了信息交互的次数。在定位终端信息交互次数减少的情况下,定位终端的工作时长也会相对较少,也就减少了定位终端的功耗损失。
接下来参阅图4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业务的流程示意图,该定位业务需要定位终端、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第三网络设备以及LMF进行信息交互来实现,在实际应用时网络设备需要通过AMF转发消息至LMF,因此图中还示出了AMF。需要说说明的是,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以及第三网络设备位于定位终端的邻域的范围内,也即定位终端可向该区域内的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且该区域内的网络设备可以接收到数据。
图4中,仅仅以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以及第三网络设备进行示意,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并不限定网络设备的数量,且该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以及第三网络设备中的任一网络设备可以为向定位终端发送第一消息的网络设备,也可以为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定位终端发送信息可以到达的网络设备)。定位终端邻域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位于定位终端附近的网络设备,例如与定位终端建立连接的基站的邻区基站。在对定位终端进行定位时,可参照如下步骤来执行:
步骤401:定位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定位脉冲。
步骤402:定位终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定位脉冲。
步骤403:定位终端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定位脉冲。
步骤404:第一网络设备测量定位脉冲的TOA。
步骤405:第二网络设备测量定位脉冲的TOA。
步骤406:第三网络设备测量定位脉冲的TOA。
步骤407:第一网络设备将TOA测量结果反馈给AMF。
步骤408:第二网络设备将TOA测量结果反馈给AMF。
步骤409:第三网络设备将TOA测量结果反馈给AMF。
步骤410:AMF将各网络设备的TOA测量结果发送至LMF。
步骤411:LMF对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以及第三网络设备反馈的TOA测量结果进行位置解算,确定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1-步骤403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步骤404-步骤406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步骤407-步骤409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此外还要说明的是,定位终端获取了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后,可以启动定时器,按照定位脉冲发送周期发送定位脉冲,以便LMF可以定期确定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此外,还要说明的是,LMF为定位终端分配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后,将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中的定位符号资源设置为已分配,以防止其他定位终端占用该定位符号资源。LMF在设置定位符号资源已分配后,启动定时器等待与定位终端相关的TOA测量结果,若定时器超时仍然没有收到与该定位终端相关的TOA测量结果(LMF定时器超时仍未收到TOA测量结果则认为定位终端没有在该定位符号资源下发送定位脉冲,或者该定位符号资源不可用),则释放该定位符号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终端在执行本申请的定位方法时,主要包括4种工作状态:初始态、接入态、激活态以及休眠态,这4种工作状态可相互转化如图5所示。其中,定位终端出现上电、重启、长时间掉网等状态时,则会进入初始态。在初始态,定位终端进行网络搜索,尝试捕获第一消息,读取第一消息后获得网络参数。如果搜索失败则拉长重试周期重试网络搜索,避免长时间搜网导致电量过度消耗的情况出现。
定位终端获得有效的网络参数接入网络后,则从初始态进入接入态。在接入态,定位终端发送接入请求消息并接收LMF发送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计算下次唤醒时间和发送定位脉冲的时间,进入休眠态。定位终端在休眠态时,仅保留唤醒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其余模块全部关断。当到达唤醒时间或者发送定位脉冲时间,通过唤醒模块激活定位终端,进入激活态。
若定位终端是唤醒时间到进入的激活状态,先读取第一消息中的时钟同步信息,并根据系统消息确定是否需要重新创建会话,如果需要重新创建会话,则进入接入态;否则计算下一次唤醒时间和下次定位脉冲发送时间,进入休眠态。若定位终端是定位脉冲发送时间到引起的唤醒,则直接在定位符号资源上发送定位脉冲,进入休眠态。
定位终端的工作流程可参照图6来执行,定位终端在为执行定位业务时,则处于休眠态,唤醒时间到则周期性唤醒,接收第一消息同步时钟信息进行时钟同步。定位终端确定接收到第一消息与发送定位脉冲的时间间隔;若时间间隔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定位终端先进入休眠状态,等到发送定位脉冲的时间到则唤醒,发送定位脉冲;若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定位终端直接发送定位脉冲。定位终端发送完定位脉冲后继续进入休眠 态。
图7A示出了定位终端接收到第一消息与发送定位脉冲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定位终端的工作时序图,图中将定位终端处于休眠态时所需的待机电流确定为1uA,定位终端在处于唤醒时间段内时接收到第一消息与发送定位脉冲的时间间隔较小,则定位终端一直处于激活态。
图7B示出了定位终端接收到第一消息与发送定位脉冲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定位终端的工作时序图,图中将定位终端处于休眠态时所需的待机电流确定为1uA,定位终端在处于唤醒时间段内时接收到第一消息与发送定位脉冲的时间间隔较大,为了节约定位终端的功耗,定位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消息后先进入休眠态。在发送定位脉冲后,再次进入休眠态。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终端在这行定位业务时,通过在其工作的四种状态间进行切换,可以保证定位终端的长时间待机,在发送定位脉冲后进入休眠状态,也可降低定位终端的功耗损失。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8中示出定位终端、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第三网络设备以及LMF在实际应用时网络设备需要通过AMF转发消息至LMF,因此图中还示出了AMF。图8中以第一网络设备向定位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为例进行示意,在实际应用时并不限定发送第一消息的网络设备。此外图8中以定位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以及第三网络设备发送定位脉冲进行示意,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并不限定定位终端向哪个网络设备发送定位脉冲,只要网络设备位于定位终端的邻域的范围内,也即定位终端发送的信号网络设备可以接收到即可。
步骤801: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至定位终端。
步骤802:定位终端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并根据第一消息确定接入请求信息。
步骤803:定位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接入请求信息。
步骤804:第一网络设备将接入请求信息转发至AMF。
步骤805:AMF将接入请求信息转发至LMF。
步骤806:LMF根据接入请求信息确定定位终端所需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
步骤807:LMF发送定位资源分配信息至AMF。
步骤808:AMF将定位资源分配信息转发至第一网络设备。
步骤809:第一网络设备将定位资源分配信息转发至定位终端。
步骤810:定位终端保存资源分配信息,并根据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定位脉冲。
步骤811a:定位终端将定位脉冲发送至第一网络设备。
步骤811b:定位终端将定位脉冲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
步骤811c:定位终端将定位脉冲发送至第三网络设备。
步骤812a:第一网络设备测量定位脉冲的TOA。
步骤812b:第二网络设备测量定位脉冲的TOA。
步骤812c:第三网络设备测量定位脉冲的TOA。
步骤813a:第一网络设备将TOA测量结果反馈给AMF。
步骤813b:第二网络设备将TOA测量结果反馈给AMF。
步骤813c:第三网络设备将TOA测量结果反馈给AMF。
步骤814:AMF将各网络设备的TOA测量结果反馈给LMF。
步骤815:LMF对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以及第三网络设备反馈的TOA测量结果进行位置解算,确定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定位方法,定位终端在执行定位业务之前,仅需获取第一消息以及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即可,无需创建RRC连接、等待SRS资源分配,相对于UTDOA明显减少了信息交互的次数。在定位终端信息交互次数减少的情况下,定位终端的工作时长也会相对较少,也就降低了定位终端的功耗损失。
此外,在定位终端的定位脉冲周期发送,定位脉冲发送后进入休眠状态也可进一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损失。另外在执行本申请的定位方案时,定位终端除了发送定位脉冲至网络设备外,还可以上报其电池电量信息,以及定位终端气压传感器数据信息等。LMF在获取了定位终端的电池电量信息后,可以准确地确定定位终端的功耗情况,例如,定位终端的电量信息显示定位终端的电量低,LMF则通知相关的工作人员及时更换定位终端的电池。LMF在获取了定位终端发送的气压传感器数据信息可以确定定位终端所处的高度信息,例如,LMF根据气压传感器数据信息可以确定定位终端所处的楼层信息。
图9示出了UTDOA与本申请的定位方法的对照示意图,在UTDOA执行定位方法时,终端接收系统消息(包括MIB、SIB等多条消息),之后终端发起随机接入,创建RRC连接。终端创建RRC连接后等待SRS资源,周期性发送SRS至网络设备。网络设备获取接收到SRS的TOA,将TOA测量结果反馈至LMF,以使LMF根据TOA测量结果确定终端的位置信息。在本申请的定位方法执行时,定位终端接收第一消息后接入网络,确定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之后定位终端周期性发送定位脉冲至网络设备。网络设备获取接收到定位脉冲的TOA,将TOA测量结果反馈至LMF。LMF根据TOA测量结果确定终端的位置信息。通过图9可知,本申请的定位方法相对于UTDOA定位流程更简化,省去建立RRC连接、SRS资源分配、测量请求等过程,且本申请的定位方法信息交互的次数更少。
此外,本申请的定位终端是周期性主动唤醒、定位终端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定位终端功耗损耗低。表1示出了本申请的定位方法定位终端与UTDOA定位方法终端功耗对比情况。
表1
Figure PCTCN2020131220-APPB-000001
Figure PCTCN2020131220-APPB-000002
通过表1可知,在电池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应用本申请的定位方法,定位终端可工作517天,可以满足定位终端使用1年以上的要求,而UTDOA的方案中终端智能工作7天,故此本申请提供的定位方法更有利于节约定位终端的功耗。
基于相同的构思,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101以及处理单元102;所述收发单元101,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时钟同步信息、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基于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接入请求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定位终端发送的所述接入请求信息后,将所述接入请求信息发送至LMF确定的;所述处理单元102,用于根据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定位脉冲;将所述定位脉冲发送至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个。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会话重配标志信息;所述会话重配标志信息用于在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生变化时,重新发送所述接入请求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接入位置编号、接入周期以及接入位置间隔周期;所述接入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的符号资源;所述接入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失败后再次接入所需的间隔时间;所述接入位置间隔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在不同的接入位置编号接入的间隔周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中携带有所述LMF为所述定位终端分配的定位符号资源;所述定位符号资源包括:定位符号位置编号、定位脉冲发送周期;所述定位符号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资源位置;所述定位脉冲发送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周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01,还用于:按照所述定位脉冲发送周期发送所述定位脉冲。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01,还用于:确定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与发送所述定位脉冲的时间间隔;若所述时间间隔大于预设时间阈值,所述定位终端进入休眠状态;若所述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终端在以下情况下需要重新接收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所述定位终端初始接入网络;所述定位终端移动到除所述LMF的管辖区域以外的LMF的管辖区域。
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111以及处理单元112;所述收发单元111,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接入请求信息;所述接入请求信息为定 位终端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后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时钟同步信息、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所述处理单元112,用于根据所述接入请求信息,确定所述定位终端所需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送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网络设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所述定位终端,并在所述定位终端根据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定位脉冲后发送所述定位脉冲至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个;接收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发送的到达时间TOA;所述TOA是在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定位脉冲后确定的;根据所述TOA,确定所述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中携带有所述LMF为所述定位终端分配的定位符号资源;所述定位符号资源包括:定位符号位置编号、定位脉冲发送周期;所述定位符号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资源位置;所述定位脉冲发送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周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12,还用于:将所述定位符号资源设置为已分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12,还用于:启动定时器;若所述定时器超时时,未收到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发送的TOA,则释放所述定位符号资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会话重配标志信息;所述会话重配标志信息用于在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生变化时,重新发送所述接入请求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接入位置编号、接入周期以及接入位置间隔周期;所述接入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的符号资源;所述接入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失败后再次接入所需的间隔时间;所述接入位置间隔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在不同的接入位置编号接入的间隔周期。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包括:收发单元121以及处理单元122;所述收发单元121,用于发送第一消息至定位终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时钟同步信息、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接收所述定位终端在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后发送的接入请求信息;所述处理单元122,用于将所述接入请求信息发送至定位管理网元LMF,以使所述LMF反馈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将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所述定位终端,以使所述定位终端根据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定位脉冲。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会话重配标志信息;所述会话重配标志信息用于在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生变化时,重新发送所述接入请求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接入位置编号、接入周期以及接入位置间隔周期;所述接入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的符号资源;所述接入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失败后再次接入所需的间隔时间;所述接入位置间隔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在不同的接入位置编号接入的间隔周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中携带有所述LMF为所述定位终端分配的定位符号资源;所述定位符号资源包括:定位符号位置编号、定位脉冲发送周期;所述定位符号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资源位置;所述定位脉冲发送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周期。
基于相同的构思,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300。示例性地,通 信装置1300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通信装置13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310,通信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3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1320和处理器131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1310可能和存储器1320协同操作。处理器1310可能执行存储器1320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320可集成于处理器1310中。
通信装置1300中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330,通信装置1300可以通过收发器1330和其它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收发器1330可以是电路、总线、收发器或者其它任意可以用于进行信息交互的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1300可以应用于前述的定位终端,也可以是前述的网络设备,还可以是前述的LMF。存储器1320保存实施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的必要计算机程序、程序指令和/或数据。所述处理器1310可执行所述存储器13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完成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收发器1330、处理器1310以及存储器1320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3中以存储器1320、处理器1310以及收发器1330之间通过总线连接,总线在图13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施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还可以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施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安全检测设备执行的方法被实施。该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6)

  1. 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定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时钟同步信息、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接入请求信息;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定位终端发送的所述接入请求信息后,将所述接入请求信息发送至定位管理网元LMF确定的;
    根据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定位脉冲;
    将所述定位脉冲发送至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个。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会话重配标志信息;
    所述会话重配标志信息用于在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生变化时,重新发送所述接入请求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接入位置编号、接入周期以及接入位置间隔周期;
    所述接入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的符号资源;
    所述接入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失败后再次接入所需的间隔时间;
    所述接入位置间隔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在不同的接入位置编号接入的间隔周期。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中携带有所述LMF为所述定位终端分配的定位符号资源;所述定位符号资源包括:定位符号位置编号、定位脉冲发送周期;
    所述定位符号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资源位置;
    所述定位脉冲发送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周期。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定位脉冲之后,还包括:
    启动定时器;
    按照所述定位脉冲发送周期发送所述定位脉冲。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与发送所述定位脉冲的时间间隔;
    若所述时间间隔大于预设时间阈值,所述定位终端进入休眠状态;
    若所述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终端在以下情况下需要重新接收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
    所述定位终端初始接入网络;
    所述定位终端移动到除所述LMF的管辖区域以外的LMF的管辖区域。
  8. 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定位管理网元LMF,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接入请求信息;所述接入请求信息为定位终端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后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时钟同步信息、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
    根据所述接入请求信息,确定所述定位终端所需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
    发送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网络设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所述定位终端,并在所述定位终端根据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定位脉冲后发送所述定位脉冲至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个;
    接收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发送的到达时间TOA;所述TOA是在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定位脉冲后确定的;
    根据所述TOA,确定所述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中携带有所述LMF为所述定位终端分配的定位符号资源;所述定位符号资源包括:定位符号位置编号、定位脉冲发送周期;
    所述定位符号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资源位置;
    所述定位脉冲发送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周期。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网络设备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定位符号资源设置为已分配。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启动定时器;
    若所述定时器超时时,未收到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发送的TOA,则释放所述定位符号资源。
  12. 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会话重配标志信息;
    所述会话重配标志信息用于在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生变化时,重新发送所述接入请求信息。
  13. 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接入位置编号、接入周期以及接入位置间隔周期;
    所述接入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的符号资源;
    所述接入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失败后再次接入所需的间隔时间;
    所述接入位置间隔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在不同的接入位置编号接入的间隔周期。
  14. 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第一消息至定位终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时钟同步信息、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
    接收所述定位终端在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后发送的接入请求信息;
    将所述接入请求信息发送至定位管理网元LMF,以使所述LMF反馈定位资源分配信息;
    将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所述定位终端,以使所述定位终端根据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定位脉冲。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会话重配标志信息;
    所述会话重配标志信息用于在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生变化时,重新发送所述接入请求信息。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接入位置编号、接入周期以及接入位置间隔周期;
    所述接入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的符号资源;
    所述接入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失败后再次接入所需的间隔时间;
    所述接入位置间隔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在不同的接入位置编号接入的间隔周期。
  17. 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中携带有所述LMF为所述定位终端分配的定位符号资源;所述定位符号资源包括:定位符号位置编号、定位脉冲发送周期;
    所述定位符号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资源位置;
    所述定位脉冲发送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周期。
  18.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以及处理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时钟同步信息、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基于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接入请求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定位终端发送的所述接入请求信息后,将所述接入请求信息发送至定位管理网元LMF确定的;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定位脉冲;将所述定位脉冲发送至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个。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会话重配标志信息;
    所述会话重配标志信息用于在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生变化时,重新发送所述接入请求信息。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接入位置编号、接入周期以及接入位置间隔周期;
    所述接入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的符号资源;
    所述接入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失败后再次接入所需的间隔时间;
    所述接入位置间隔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在不同的接入位置编号接入的间隔周期。
  21. 根据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中携带有所述LMF为所述定位终端分配的定位符号资源;所述定位符号资源包括:定位符号位置编号、定位脉冲发送周期;
    所述定位符号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资源位置;
    所述定位脉冲发送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周期。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按照所述定位脉冲发送周期发送所述定位脉冲。
  23. 根据权利要求18-22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确定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与发送所述定位脉冲的时间间隔;
    若所述时间间隔大于预设时间阈值,所述定位终端进入休眠状态;
    若所述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间阈值,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
  24. 根据权利要求18-23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终端在以下情况下需要重新接收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
    所述定位终端初始接入网络;
    所述定位终端移动到除所述LMF的管辖区域以外的LMF的管辖区域。
  25.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以及处理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接入请求信息;所述接入请求信息为定位终端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后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时钟同步信息、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入请求信息,确定所述定位终端所需的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送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网络设备,以使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所述定位终端,并在所述定位终端根据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定位脉冲后发送所述定位脉冲至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个;接收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发送的到达时间TOA;所述TOA是在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定位脉冲后确定的;根据所述TOA,确定所述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中携带有所述LMF为所述定位终端分配的定位符号资源;所述定位符号资源包括:定位符号位置编号、定位脉冲发送周期;
    所述定位符号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资源位置;
    所述定位脉冲发送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周期。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定位符号资源设置为已分配。
  28. 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启动定时器;
    若所述定时器超时时,未收到所述定位终端邻域的范围内的网络设备发送的TOA,则释放所述定位符号资源。
  29. 根据权利要求25-28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会话重配标志信息;
    所述会话重配标志信息用于在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生变化时,重新发送所述接入请求信息。
  30. 根据权利要求25-28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接入位置编号、接入周期以及接入位置间隔周期;
    所述接入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的符号资源;
    所述接入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失败后再次接入所需的间隔时间;
    所述接入位置间隔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在不同的接入位置编号接入的间隔周 期。
  31.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以及处理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消息至定位终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时钟同步信息、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接收所述定位终端在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后发送的接入请求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接入请求信息发送至定位管理网元LMF,以使所述LMF反馈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将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送至所述定位终端,以使所述定位终端根据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定位脉冲。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会话重配标志信息;
    所述会话重配标志信息用于在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发生变化时,重新发送所述接入请求信息。
  33. 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络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接入位置编号、接入周期以及接入位置间隔周期;
    所述接入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的符号资源;
    所述接入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接入网络失败后再次接入所需的间隔时间;
    所述接入位置间隔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在不同的接入位置编号接入的间隔周期。
  34. 根据权利要求31-33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资源分配信息中携带有所述LMF为所述定位终端分配的定位符号资源;所述定位符号资源包括:定位符号位置编号、定位脉冲发送周期;
    所述定位符号位置编号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资源位置;
    所述定位脉冲发送周期用于指示所述定位终端发送定位脉冲的周期。
  35.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7或8-13或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6.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以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或8-13或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80106443.2A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63493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31220 WO2022109804A1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9321A true CN116349321A (zh) 2023-06-27

Family

ID=81753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6443.2A Pending CN116349321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00780A1 (zh)
EP (1) EP4236505A4 (zh)
JP (1) JP2023551453A (zh)
KR (1) KR20230107670A (zh)
CN (1) CN116349321A (zh)
WO (1) WO202210980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6193B (zh) * 2014-10-29 2020-03-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网的带内定位信号发射方法及带内定位系统
CN104602340A (zh) * 2014-12-31 2015-05-06 深圳市科松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超宽带技术的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WO2016137308A1 (ko) * 2015-02-27 2016-09-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otdoa 관련 동작 수행 방법
US20200028648A1 (en) * 2018-07-19 2020-0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On-demand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prs)
CN111586833A (zh) * 2019-02-15 2020-08-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管理功能实体
JP2022525289A (ja) * 2019-03-27 2022-05-12 アイディーエーシ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Nrでのアイドル/非アクティブモード測位を目的とする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36505A1 (en) 2023-08-30
US20230300780A1 (en) 2023-09-21
JP2023551453A (ja) 2023-12-08
EP4236505A4 (en) 2023-12-27
KR20230107670A (ko) 2023-07-17
WO2022109804A1 (zh) 2022-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46982B (zh) 省电方法、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085233B2 (en)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paging occasions in eDRX cycle and monitoring paging occasions based on CEL
EP3711400B1 (en)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for all types of terminal device
US1158282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RRC stat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KR101276865B1 (ko)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페이징 메시지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1713174A (zh) 隐式无线电资源控制状态转变
US9451544B2 (en) Base station, radio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177431A1 (zh) 一种用户终端省电方法、装置
US20220322286A1 (en) Paging collis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3965993A (zh) 直接通信启动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6187851A1 (zh) 一种系统消息获取判断方法及终端设备
KR20210115001A (ko) 정보 보고 방법, 수신 방법, 단말 장치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KR101534998B1 (ko) M2m 통신을 위한 아이들 모드에서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154026A1 (zh) 一种唤醒区域确定方法、网络设备及用户终端
EP415287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6349321A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20322231A1 (en)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enhancements for new radio
WO2023098212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24120230A1 (zh) 网络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4373169A1 (en)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240187167A1 (en)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17915439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942434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9172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440478A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