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7715B - 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47715B
CN116347715B CN202310626693.4A CN202310626693A CN116347715B CN 116347715 B CN116347715 B CN 116347715B CN 202310626693 A CN202310626693 A CN 202310626693A CN 116347715 B CN116347715 B CN 1163477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ard
type
determining
target
peo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266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47715A (zh
Inventor
张军
汤徐
马劲航
冯波
张少文
耿健
张光普
刘林冲
李宁
李林
范鑫
王姣日
石磊
张艳
郭贵松
高志凡
贾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Metro Operation Co ltd
Dalian Public Transport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CI Technology and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Metro Operation Co ltd
Dalian Public Transport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CI Technology and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Metro Operation Co ltd, Dalian Public Transport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CI Technology and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Metro Op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266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477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47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7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47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7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06Q10/047Optimisation of routes or paths, e.g.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下一个即将到站的列车上各节车厢的第一拥挤程度,根据第一拥挤程度预测出列车到站且乘客下车后,各节车厢的第二拥挤程度,之后再根据第二拥挤程度计算各节车厢的剩余运载人数,并根据剩余运载人数以及各节车厢当前的等待人数,计算出各节车厢的搭乘难易等级,最后根据搭乘难易等级,在目标区域中对与各个车厢相对应的灯光进行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灯光的方式,来指示乘客前往车厢位置较多的候车点候车,乘客通过观察灯光,即可选择搭乘难易等级较低的车厢进行候车,从而最大化列车各节车厢的运载能力,提高了旅客的运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控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乘客在站台候车时,由于不清楚当前所候列车车厢的拥挤程度,乘客一般会随机选择一个车厢进行候车。然而,列车到站后,由于每节车厢的离开人数不均衡,会出现部分车厢的乘客下车后空闲位置较多,而部分车厢依旧挤满乘客的情况,并且站台上也无法明确地指示出空闲位置较多的车厢,导致候车乘客无法选择合适的车厢候车,降低了列车的旅客输送效率和乘坐体验。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站台上无法明确地指示出空闲位置较多的车厢,导致列车的旅客输送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能够通过控制灯光明确指示出空闲位置较多的车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站台上无法明确地指示出空闲位置较多的车厢,导致列车的旅客输送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包括:
当确定当前目标区域内不存在第一对象时,实时获取第一对象的运行数据,根据运行数据,确定下一个到达目标区域的目标对象;
获取目标对象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一拥挤程度,根据第一拥挤程度,预测目标对象到达目标区域后,各个运输装置的离开人数;
根据离开人数以及第一拥挤程度,确定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二拥挤程度;
根据第二拥挤程度,计算各个运输装置的剩余运载人数;
实时获取与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等待人数,根据等待人数以及剩余运载人数,计算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
根据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在目标区域中对与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灯光进行控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区域灯光控制系统,包括:
目标对象确定模块,用于当确定当前目标区域内不存在第一对象时,实时获取第一对象的运行数据,根据运行数据,确定下一个到达目标区域的目标对象;
离开人数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一拥挤程度,根据第一拥挤程度,预测目标对象到达目标区域后,各个运输装置的离开人数;
拥挤程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离开人数以及第一拥挤程度,确定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二拥挤程度;
运载人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拥挤程度,计算各个运输装置的剩余运载人数;
等级确定模块,用于实时获取与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等待人数,根据等待人数以及剩余运载人数,计算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
灯光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在目标区域中对与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灯光进行控制。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区域灯光控制设备,区域灯光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将计算机程序传输给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根据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执行如第一方面的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的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下一个即将到站的列车上各节车厢的第一拥挤程度,根据第一拥挤程度预测出列车到站且乘客下车后,各节车厢的第二拥挤程度,之后再根据第二拥挤程度计算各节车厢的剩余运载人数,并根据剩余运载人数以及各节车厢当前的等待人数,计算出各节车厢的搭乘难易等级,最后根据搭乘难易等级,在目标区域中对与各个车厢相对应的灯光进行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灯光的方式,来指示乘客前往车厢空闲位置较多的候车点候车,乘客通过观察灯光,即可选择搭乘难易等级较低的车厢进行候车,从而最大化列车各节车厢的运载能力,提高了旅客的运输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站台上无法明确地指示出空闲位置较多的车厢,导致列车的旅客输送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车站的站台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灯光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灯光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申请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结构、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区域灯光控制方法可以由区域灯光控制设备执行,该区域灯光控制设备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区域灯光控制设备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理实体构成,也可以由一个物理实体构成。例如区域灯光控制设备可以是电脑、上位机以及服务器等设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当确定当前目标区域内不存在第一对象时,实时获取第一对象的运行数据,根据运行数据,确定下一个到达目标区域的目标对象。
在本实施例中,区域灯光控制设备首先需要确定当前目标区域内是否存在第一对象。其中第一对象和目标区域可由用户预先进行设置。示例性的,在地铁场景下,用户可以将第一对象设置为列车,将目标区域设置为某个目标车站,即此时区域灯光控制设备首先需要确定当前目标车站内是否存在列车。
若当前目标区域内不存在第一对象时,则区域灯光控制设备需要进一步获取第一对象的运行数据。一个实施例中,区域灯光控制设备可以从车站的综合监控系统中实时获取列车的运行数据,列车的运行数据包括列车的编号、行进方向、实时位置信息、实时运行速度以及实时载重数据等信息。
在实时获取到列车的运行数据后,区域灯光控制设备需要进一步根据运行数据,确定下一个到达目标区域的目标对象,同理,目标区域也可由用户预先进行设置。示例性的,在地铁场景下,用户可以将目标区域预先设置为某个目标车站,即区域灯光控制设备在实时获取到运行数据后,可以根据列车的行进方向以及列车的实时位置信息,确定出下一辆到达目标车站的目标列车。
步骤102、获取目标对象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一拥挤程度,根据第一拥挤程度,预测目标对象到达目标区域后,各个运输装置的离开人数。
在确定出下一个到达目标区域的目标对象后,需要进一步确定出目标对象中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一拥挤程度,其中目标对象包括有多个运输装置,每个运输装置具备一定的运载能力。示例性的,在地铁场景下,目标列车上的运输装置即为每一节车厢,区域灯光控制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列车的运行数据,获取目标列车每一节车厢的实时载重数据,根据实时载重数据确定出每一节车厢上的人数,最后根据人数即可计算出每一节车厢的第一拥挤程度。第一拥挤程度可用百分比进行表示,例如80%等,当第一拥挤程度为100%时,则表示此时运输装置的运载人数达到最大值。
在计算出了每个运输装置的第一拥挤程度后,区域灯光控制设备需要进一步根据每个运输装置上的第一拥挤程度,预测出目标对象到达目标区域后,各个运输装置的离开人数,其中离开人数是指离开运输装置的人数。一个实施例中,可预先基于运输装置的历史离开人数,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一个用于对离开人数进行预测的离开人数预测模型,后续再将每一个运输装置的第一拥挤程度输入到训练好的离开人数预测模型中,从而预测得到各个运输装置的离开人数。
步骤103、根据离开人数以及第一拥挤程度,确定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二拥挤程度。
区域灯光控制设备在预测出各个运输装置的离开人数后,需要进一步根据各个运输装置的离开人数以及第一拥挤程度,计算出有人离开后,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二拥挤程度。示例性的,在地铁场景下,可预先计算出每个人对拥挤程度的贡献程度。具体的,可首先确定出每个运输装置的最大运载人数,并确定与最大运载人数相对应的第一拥挤程度为100%,之后将100%除以每个运输装置的最大运载人数,即可得到每个人对拥挤程度的贡献程度,例如2%。之后,计算下车人数与贡献程度的乘积,再将第一拥挤程度减去乘积的结果,即可得到第二拥挤程度。
步骤104、根据第二拥挤程度,计算各个运输装置的剩余运载人数。
在确定出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二拥挤程度后,即可进一步根据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二拥挤程度,计算出各个运输装置的剩余运载人数。具体的,可将100%减去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二拥挤程度,得到第三拥挤程度,之后将第三拥挤程度除以每个人对拥挤程度的贡献程度,即可以得到各个运输装置的剩余运载人数。
步骤105、实时获取与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等待人数,根据等待人数以及剩余运载人数,计算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
在得到与各个运输装置的剩余运载人数后,可进一步实时获取目标区域中与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等待人数。示例性的,在地铁场景下,可实时获取当前目标车站的站台的视频监控数据,并根据视频监控数据确定出当前位于各个屏蔽门之前的等待人数。之后,根据屏蔽门与目标列车的每一节车厢之间的映射关系,即可确定出与各个车厢相对应的等待人数。
在确定出与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等待人数后,区域灯光控制设备需要进一步根据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等待人数以及相对应的剩余运载人数,实时计算并更新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其中搭乘难易等级是指搭乘各个运输装置的难易程度。在本实施例中,搭乘难易等级越高,则搭乘的难度越大,车厢越拥挤。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计算等待人数与剩余运载人数之间的比值的方式,来计算搭乘难易等级。可理解,当某个运输装置的等待人数改变时,区域灯光控制设备也会实时对该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程度进行更新。
步骤106、根据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在目标区域中对与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灯光进行控制。
在确定出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后,则区域灯光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在目标区域中对与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灯光进行控制。示例性的,在地铁场景下,可根据搭乘难易等级,对与各个车厢相对应的屏蔽门上方的灯光进行控制。例如可设置不同的搭乘难易等级下,灯光具有不同的闪烁频率或者具有不同的颜色,用户通过观察屏蔽门上方灯光的闪烁频率或者颜色,即可得知相应车厢的搭乘难易等级,从而选择合适的车厢进行候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站台上存在显示设备时,还可以进一步在显示设备上显示各个车厢的搭乘难易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乘客的信息获取效率。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车站的站台的示意图,图2中站台上的灯光为S1、S2、S3……Sn,在列车进入目标车站的站台之前,区域灯光控制设备可以预先出与各个车厢相对应的搭乘难度等级,并对于各个车厢相对应的灯光S1、S2、S3……Sn的颜色进行控制,乘客通过观察灯光S1、S2、S3……Sn的颜色,即可选择搭乘难度等级较低的车厢进行候车。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下一个即将到站的列车上各节车厢的第一拥挤程度,根据第一拥挤程度预测出列车到站且乘客下车后,各节车厢的第二拥挤程度,之后再根据第二拥挤程度计算各节车厢的剩余运载人数,并根据剩余运载人数以及各节车厢当前的等待人数,计算出各节车厢的搭乘难易等级,最后根据搭乘难易等级,在目标区域中对与各个车厢相对应的灯光进行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灯光的方式,来指示乘客前往车厢空闲位置较多的候车点候车,乘客通过观察灯光,即可选择搭乘难易等级较低的车厢进行候车,从而最大化列车各节车厢的运载能力,提高了旅客的运输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站台上无法明确地指示出空闲位置较多的车厢,导致列车的旅客输送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所示的方法是对上述区域灯光控制方法的具体化,如图2所示,方法包括:
步骤201、当确定当前目标区域内不存在第一对象时,实时获取第一对象的运行数据,根据运行数据,确定下一个到达目标区域的目标对象。
步骤202、获取目标对象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一拥挤程度。
步骤203、确定当前所在的目标时间段以及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预测各个运输装置的离开人数时,首先需要确定出当前所在的目标时间段,以及确定出目标对象当前的位置信息。其中时间段可由用户预先对一天中的24小时进行划分得到,例如可以将30分钟划分为一个时间段,或者将1小时划分为一个时间段。而在确定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时,则可以根据第一对象的运行数据来确定。示例性的,在地铁场景中,区域灯光控制设备可以通过查询列车的运行数据,来确定目标列车当前的位置信息。
步骤204、根据目标时间段以及位置信息获取相对应的离开人数预测模型。
在确定出当前所处的目标时间段以及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后,需要进一步根据目标时间段以及位置信息获取相对应的离开人数预测模型。示例性的,在地铁场景下,确定目标时间段的目的在于确定当前是否为高峰时间段,用户在将24小时划分为多个时间段后,可进一步根据历史客流数据,将每个时间段归类为高峰时间段以及非高峰时间段。可理解,在高峰时间段下,由于客流量较多,因此运输装置上的离开人数会多于非高峰时间段的离开人数,即当前所处的目标时间段是影响离开人数的因素之一,因此需要根据当前所处目标时间段判断当前是否为高峰时间段。另外,目标对象当前的位置信息也同样会影响每节车厢的离开人数。例如,当根据目标列车的位置信息确定列车与目标车站之间还途经有其他车站时,由于在其他车站中的上下客流同样会影响目标列车在目标车站中的离开人数,因此需要考虑途经的其他车站的上下客流的影响。
在确定目标时间段是否为高峰时间段,以及根据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列车与目标车站之间途经的车站的数量后,即可进一步根据是否为高峰时间段以及途经的车站的数量获取相对应的离开人数预测模型。本实施例中,可根据是否为高峰时间段以及途经的车站的数量预先训练多个离开人数预测模型,即高峰时间段且途经的车站的数量为0对应一个离开人数预测模型,高峰时间段且途经的车站的数量为1对应一个离开人数预测模型,……,非高峰时间段且途经的车站的数量为0对应一个离开人数预测模型,非高峰时间段且途经的车站的数量为1对应一个离开人数预测模型,……。在对离开人数预测模型进行训练时,首先可获取在不同时间段下,列车在不同位置下各节车厢的历史拥挤程度以及在目标车站中每节车厢的历史离开人数,根据历史拥挤程度以及历史离开人数构建训练集,并将训练集根据是否为高峰时间段以及途经的车站的数量进行划分,得到与不同离开人数预测模型相对应的子训练集。之后利用子训练集对各个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当神经网络的输出在预设误差内时,即可得到训练好的离开人数预测模型。
步骤205、将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一拥挤程度输入至离开人数预测模型中,得到各个运输装置的离开人数。
在获取到相对应的离开人数预测模型后,可进一步将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一拥挤程度输入到相对应的离开人数预测模型中,由离开人数预测模型输出各个运输装置的离开人数。
步骤206、根据离开人数以及第一拥挤程度,确定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二拥挤程度。
步骤207、根据第二拥挤程度,计算各个运输装置的剩余运载人数。
步骤208、实时获取与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等待人数。
步骤209、确定等待人数中,与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
在实时确定目标区域内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等待人数后,需要进一步确定出在每个运输装置的等待人数中,与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其中预设人物类型,是指用户预先设置的人物类型,例如人物类型可根据人物的体型以及人物所携带的物品进行划分。在确定与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时,可通过目标识别算法或者是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对视频监控数据进行分析,来识别出与不同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
步骤210、根据各个预设人物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转换系数,计算与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
在确定出等待人数中与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后,可进一步根据各个预设人物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转换系数,计算与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其中标准人物类型,是指人物形体不肥胖,且没有大件行李。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不同预设人物类型的乘客进入列车后,所占用的体积不同,为了提高后续预测各个车厢的搭乘难易等级的准确性,需要确认不同预设人物类型的乘客相对于标准人物类型的乘客所占的体积差异。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计算出各个预设人物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转换系数,之后将各个预设任务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乘以转换系数,即可得到与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预设人物类型包括幼童类型、携带有大件物品类型、体型较大类型以及标准人物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人物类型包括幼童类型、携带有大件物品类型、体型较大类型以及标准人物类型。其中幼童类型,是指人物的体型为儿童的类型;携带有大件物品类型,是指人物携带有大件行李的类型;体型较大类型,是指人物的形体肥胖的类型。另外,当人物坐在轮椅上时,可将该人物归类为携带有大件物品类型。
步骤210中根据各个预设人物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转换系数,计算与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包括:
步骤2101、获取预设的转换系数查询表,转换系数查询表中包括有每个预设人物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转换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区域灯光控制设备首先需要获取转换系数查询表,转换系数查询表由用户预先构建而成,转换系数查询表中包括有每个预设人物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转换系数。具体的,在构建转换系数查询表时,用户可以分别统计幼童类型的人物所占的体积、携带有大件物品类型的人物所占的体积以及体型较大类型的人物所占的体积,之后,依次计算出每个预设人物类型的体积与标准人物类型的人物所占的体积的比值,从而得到不同预设人物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转换系数。
步骤2102、根据转换系数查询表,确定幼童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第一转换系数,携带有大件物品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第二转换系数,体型较大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第三转换系数。
在得到转换系数查询表后,即可根据转换系数查询表,确定幼童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第一转换系数,携带有大件物品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第二转换系数,体型较大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第三转换系数。
步骤2103、根据与幼童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以及第一转换系数,与携带有大件物品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以及第二转换系数,与体型较大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以及第三转换系数,以及与标准人物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计算与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
之后,即可将幼童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乘以第一转换系数,得到与幼童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将携带有大件物品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乘以第二转换系数,得到与携带有大件物品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将体型较大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乘以第三转换系数,得到与体型较大类型相对应标准人数,另外,标准人物类型的第一人数即为标准人物类型的标准人数。
步骤211、根据标准人数与剩余运载人数,计算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
在得到各个运输装置的等待人数中与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后。可将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的标准人物进行相加,从而得到与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总标准人数(若不为整数,则将总标准人数取整数+1)。之后根据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总标准人数与各个运输装置的剩余运载人数,即可计算出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211中根据标准人数与剩余运载人数,计算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包括:
步骤2111、将每个运输装置的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进行相加,得到与每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第一标准人数;
一个实施例中,首先需要将每个运输装置的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进行相加,得到与每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第一标准人数。
步骤2112、计算第一标准人数与剩余运载人数的比值。
之后,进一步计算出第一标准人数与剩余运载人数的比值。
步骤2113、确定比值所在的目标比值区间,根据目标比值区间确定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每个比值区间对应一个搭乘难易等级。
在计算出比值后,确定比值所在的目标比值区间。在本实施例中,比值区间可由用户预先进行设置,示例性的,用户可以将设置如下的比值区间:[0-0.3]、(0.3-0.5]、(0.5-0.8]、(0.8-1]以及(1-∞],且对于每一个比值区间,均设置一个相对应的搭乘难易等级。例如将[0-0.3]的搭乘难易等级设置为一级,将(0.3-0.5]的搭乘难易等级设置为二级,其他比值区间以此类推,即一共存在5个搭乘难易等级。
在得到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比值后,通过确定比值所在的目标比值区间,并根据目标比值区间,即可确定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
步骤212、根据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确定与搭乘难易等级相对应的颜色。
在得到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后,可进一步根据搭乘难易等级,确定出与各个搭乘难易等级相对应的颜色,可理解,本实施例中不同的搭乘难易等级对应有不同的颜色,具体对应的颜色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不进行具体限定。
步骤213、控制目标区域上与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灯光切换为与搭乘难易等级相对应的颜色。
在确定出与各个搭乘难易等级相对应的灯光后,即可将目标区域上与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灯光,切换为与搭乘难易等级相对应的颜色。在地铁场景下,可根据搭乘难易等级,将目标列车各个车厢相对应的屏蔽门上方的灯光的颜色进行控制,乘客通过观察屏蔽门上方灯光的颜色,即可得知相应车厢的搭乘难易等级,从而选择合适的车厢进行候车。另外,目标车站还可以在显示设备上,显示说明与各个搭乘难易等级相对应的灯光,使得乘客能够获知具体灯光颜色的含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步骤214、在确定所有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均大于等于目标搭乘难易等级时,将所有灯光的颜色切换为初始颜色。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确定出所有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均大于等于目标搭乘难易等级时,则将与每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灯光都切换为初始颜色。示例性的,在地铁场景下,可以将目标搭乘难易等级设置为四级,当所有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均大于等于4级时,则说明后续乘客不管选择哪个车厢,能够上车的概率都比较低,此时可不必再利用灯光来指示乘客合适的候车车厢,将所有灯光的颜色切换为该灯光的初始颜色即可。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下一个即将到站的列车上各节车厢的第一拥挤程度,根据第一拥挤程度预测出列车到站且乘客下车后,各节车厢的第二拥挤程度,之后再根据第二拥挤程度计算各节车厢的剩余运载人数,并根据剩余运载人数以及各节车厢当前的等待人数,计算出各节车厢的搭乘难易等级,最后根据搭乘难易等级,在目标区域中对与各个车厢相对应的灯光进行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灯光的方式,来指示乘客前往最佳候车点候车,乘客通过观察灯光,即可选择搭乘难易等级较低的车厢进行候车,从而最大化列车各节车厢的运载能力,提高了旅客的运输效率,同时也提升了旅客的乘坐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站台上无法明确地指示出空闲位置较多的车厢,导致列车的旅客输送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在预测各节车厢的离开人数时,需要获取当前所在的目标时间段以及列车的位置信息,根据目标时间段以及列车的位置信息获取相对应的离开人数预测模型对离开人数进行预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训练与不同目标时间段以及位置信息相对应的离开人数预测模型,从而考虑了高峰时间段以及列车途经站点对各节车厢的下车人数的影响,能够提高对离开人数进行预测的准确性。另外,在确定搭乘难易等级时,本发明实施例还确定出等待人数中与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并将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转化为标准人物类型的标准人数,从而考虑了不同体型的乘客以及乘客携带大件行李上车后所占用的空间,进一步提高确定搭乘难易等级的准确率。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灯光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区域灯光控制系统包括:
目标对象确定模块301,用于当确定当前目标区域内不存在第一对象时,实时获取第一对象的运行数据,根据运行数据,确定下一个到达目标区域的目标对象。
离开人数确定模块302,用于获取目标对象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一拥挤程度,根据第一拥挤程度,预测目标对象到达目标区域后,各个运输装置的离开人数。
拥挤程度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离开人数以及第一拥挤程度,确定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二拥挤程度。
运载人数确定模块304,用于根据第二拥挤程度,计算各个运输装置的剩余运载人数。
等级确定模块305,用于实时获取与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等待人数,根据等待人数以及剩余运载人数,计算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
灯光控制模块306,用于根据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在目标区域中对与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灯光进行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离开人数确定模块302包括:
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确定当前所在的目标时间段以及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
模型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时间段以及位置信息获取相对应的离开人数预测模型;
人数预测子模块,用于将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一拥挤程度输入至离开人数预测模型中,得到各个运输装置的离开人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等级确定模块305,包括:
第一人数确定子模块,确定等待人数中,与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
标准人数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预设人物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转换系数,计算与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
难易等级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标准人数以及剩余运载人数,计算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预设人物类型包括幼童类型、携带有大件物品类型、体型较大类型以及标准人物类型。
标准人数确定子模块,包括:
查询表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的转换系数查询表,转换系数查询表中包括有每个预设人物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转换系数;
转换系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转换系数查询表,确定幼童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第一转换系数,携带有大件物品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第二转换系数,体型较大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第三转换系数;
标准人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与幼童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以及第一转换系数,与携带有大件物品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以及第二转换系数,与体型较大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以及第三转换系数,以及与标准人物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计算与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难易等级确定子模块,包括:
求和单元,用于将每个运输装置的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进行相加,得到与每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第一标准人数;
比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一标准人数与剩余运载人数的比值;
难易等级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比值所在的目标比值区间,根据目标比值区间确定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每个比值区间对应一个搭乘难易等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灯光控制模块306,包括:
颜色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确定与搭乘难易等级相对应的颜色。
灯光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目标区域上与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灯光切换为与搭乘难易等级相对应的颜色。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初始颜色切换模块,用于在确定所有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均大于等于目标搭乘难易等级时,将所有灯光的颜色切换为初始颜色。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区域灯光控制装置包含在区域灯光控制设备中,且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区域灯光控制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区域灯光控制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区域灯光控制设备,如图5所示,区域灯光控制设备40包括处理器400以及存储器401;
存储器4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402,并将计算机程序402传输给处理器400;
处理器400用于根据计算机程序402中的指令执行上述的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示例性的,计算机程序40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401中,并由处理器40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402在区域灯光控制设备40中的执行过程。
区域灯光控制设备40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区域灯光控制设备40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400、存储器40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仅仅是区域灯光控制设备4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区域灯光控制设备4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区域灯光控制设备4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40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401可以是区域灯光控制设备4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区域灯光控制设备40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401也可以是区域灯光控制设备4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区域灯光控制设备4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 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 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401还可以既包括区域灯光控制设备4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4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区域灯光控制设备40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40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确定当前目标区域内不存在第一对象时,实时获取第一对象的运行数据,根据运行数据,确定下一个到达目标区域的目标对象;
获取目标对象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一拥挤程度,根据第一拥挤程度,预测目标对象到达目标区域后,各个运输装置的离开人数;
根据离开人数以及第一拥挤程度,确定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二拥挤程度;
根据第二拥挤程度,计算各个运输装置的剩余运载人数;
实时获取与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等待人数,根据等待人数以及剩余运载人数,计算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
根据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在目标区域中对与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灯光进行控制。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7)

1.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确定当前目标区域内不存在第一对象时,实时获取所述第一对象的运行数据,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下一个到达所述目标区域的目标对象;
获取所述目标对象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一拥挤程度,根据所述第一拥挤程度,预测所述目标对象到达目标区域后,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离开人数,其中,包括确定当前所在的目标时间段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目标时间段以及所述位置信息获取相对应的离开人数预测模型,将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一拥挤程度输入至所述离开人数预测模型中,得到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离开人数;
根据所述离开人数以及所述第一拥挤程度,确定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二拥挤程度;
根据所述第二拥挤程度,计算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剩余运载人数;
实时获取与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等待人数,根据所述等待人数以及所述剩余运载人数,计算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其中,包括确定所述等待人数中,与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根据所述各个预设人物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转换系数,计算与各个所述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根据所述标准人数以及所述剩余运载人数,计算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标准人数以及所述剩余运载人数,计算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包括:将每个所述运输装置的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进行相加,得到与每个所述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第一标准人数,计算所述第一标准人数与所述剩余运载人数的比值,确定所述比值所在的目标比值区间,根据所述目标比值区间确定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每个比值区间对应一个所述搭乘难易等级;
根据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在所述目标区域中对与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灯光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人物类型包括幼童类型、携带有大件物品类型、体型较大类型以及所述标准人物类型;
所述根据所述各个预设人物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转换系数,计算与各个所述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包括:
获取预设的转换系数查询表,所述转换系数查询表中包括有每个所述预设人物类型与所述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转换系数;
根据所述转换系数查询表,确定所述幼童类型与所述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第一转换系数,所述携带有大件物品类型与所述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第二转换系数,所述体型较大类型与所述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第三转换系数;
根据与所述幼童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以及所述第一转换系数,与所述携带有大件物品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以及所述第二转换系数,与所述体型较大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以及所述第三转换系数,以及与所述标准人物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计算与各个所述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在所述目标区域中对与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灯光进行控制,包括:
根据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确定与所述搭乘难易等级相对应的颜色;
控制所述目标区域上与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灯光切换为与所述搭乘难易等级相对应的颜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控制目标区域上与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灯光切换为与所述搭乘难易等级相对应的颜色后,还包括:
在确定所有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均大于等于目标搭乘难易等级时,将所有所述灯光的颜色切换为初始颜色。
5.一种区域灯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对象确定模块,用于当确定当前目标区域内不存在第一对象时,实时获取所述第一对象的运行数据,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确定下一个到达所述目标区域的目标对象;
离开人数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对象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一拥挤程度,根据所述第一拥挤程度,预测所述目标对象到达目标区域后,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离开人数,其中,包括确定当前所在的目标时间段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目标时间段以及所述位置信息获取相对应的离开人数预测模型,将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一拥挤程度输入至所述离开人数预测模型中,得到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离开人数;
拥挤程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离开人数以及所述第一拥挤程度,确定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第二拥挤程度;
运载人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拥挤程度,计算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剩余运载人数;
等级确定模块,用于实时获取与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等待人数,根据所述等待人数以及所述剩余运载人数,计算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其中,包括确定所述等待人数中,与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第一人数,根据所述各个预设人物类型与标准人物类型之间的转换系数,计算与各个所述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根据所述标准人数以及所述剩余运载人数,计算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标准人数以及所述剩余运载人数,计算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包括:将每个所述运输装置的各个预设人物类型相对应的标准人数进行相加,得到与每个所述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第一标准人数,计算所述第一标准人数与所述剩余运载人数的比值,确定所述比值所在的目标比值区间,根据所述目标比值区间确定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每个比值区间对应一个所述搭乘难易等级;
灯光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的搭乘难易等级,在所述目标区域中对与所述各个运输装置相对应的灯光进行控制。
6.一种区域灯光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灯光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将所述计算机程序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
7.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
CN202310626693.4A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3477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6693.4A CN116347715B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6693.4A CN116347715B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7715A CN116347715A (zh) 2023-06-27
CN116347715B true CN116347715B (zh) 2023-08-08

Family

ID=86880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26693.4A Active CN116347715B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4771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249504U (zh) * 2016-09-30 2017-06-13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地铁乘车指示系统
CN110979405A (zh) * 2019-12-19 2020-04-10 广州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场景客流控制的引导方法及装置
CN111259714A (zh) * 2019-09-27 2020-06-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地铁列车车厢客流检测与预测及站台候车诱导系统
CN112124379A (zh) * 2020-09-29 2020-12-2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地铁客流分析的站台引导方法
CN112183189A (zh) * 2020-08-18 2021-01-05 湖南信达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客流密度的地铁区域智能照明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2347864A (zh) * 2020-10-21 2021-02-09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地铁运营技术研发中心 轨道交通客流感知及诱导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46633B2 (en) * 2015-12-29 2020-11-24 Lyft, Inc. System for selecting drivers for transportation requests with specified time durations
WO2018021958A1 (en) * 2016-07-27 2018-02-01 Hitachi, Ltd. Passenger load predi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dicting passenger load
US10775806B2 (en) * 2017-12-22 2020-09-15 Lyft, Inc. Autonomous-vehicle dispatch based on fleet-level target objectiv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249504U (zh) * 2016-09-30 2017-06-13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地铁乘车指示系统
CN111259714A (zh) * 2019-09-27 2020-06-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地铁列车车厢客流检测与预测及站台候车诱导系统
CN110979405A (zh) * 2019-12-19 2020-04-10 广州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场景客流控制的引导方法及装置
CN112183189A (zh) * 2020-08-18 2021-01-05 湖南信达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客流密度的地铁区域智能照明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2124379A (zh) * 2020-09-29 2020-12-2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地铁客流分析的站台引导方法
CN112347864A (zh) * 2020-10-21 2021-02-09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地铁运营技术研发中心 轨道交通客流感知及诱导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7715A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7408B (zh) 一种公交出行路线的选择方法
CN106855966A (zh) 基于无人配送车进行调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12149855A (zh) 一种订单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US20210005089A1 (en) Providing indicators of availability in a shared vehicle environment
CN112749740B (zh) 确定车辆目的地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JP2001055145A (ja) 動的環境下における列車乗客数の推定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運転整理支援システム
US9372086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indicating if people can reach locations that satisfy a predetermined set of conditions and requirements
CN107396306A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用户活动状态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340318B (zh) 一种车辆动态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245377A (zh) 一种出行方案推荐方法及推荐系统
CN110619551A (zh) 订单分配方法、订单分配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76915B (zh) 一种地铁发车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16347715B (zh) 一种区域灯光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Haliem et al. AdaPool: An adaptive model-free ride-sharing approach for dispatching using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Graves et al. Customer journey time metrics for New York city bus service using big data
CN110222892B (zh) 乘客的下车站点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1292099B (zh) 一种智能车站反刷票方法和反刷票系统
CN113344336A (zh) 一种车辆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siszár Model of multimodal mobility coordination and guiding system
CN111353093B (zh) 问题推荐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68850A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用户活动状态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4117883A (zh)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自适应轨道交通调度方法、系统、终端
CN116469199B (zh) 一种目标区域闸机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1149543A (ja) 車両管理装置、車両管理方法、及び車両管理プログラム
CN113256004B (zh) 车辆排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