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5641B - 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电路使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电路使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45641B
CN116345641B CN202310583037.0A CN202310583037A CN116345641B CN 116345641 B CN116345641 B CN 116345641B CN 202310583037 A CN202310583037 A CN 202310583037A CN 116345641 B CN116345641 B CN 1163456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battery
charged
charging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830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45641A (zh
Inventor
向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prank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pran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prank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pran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830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456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45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5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45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5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01R31/383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involving only voltage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02J7/0049Detection of fully charged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充电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充电控制电路、使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待充电电池电压;基于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确定充电接口;基于所述充电接口给待充电电池充电并获取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判断所述实时电压是否大于预设电压;若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所述预设电压,则获取电池充电策略以及待充电电池的额定电压;基于所述电池充电策略,调整充电速度直至充电至所述额定电压。本申请根据待充电电池的初始电压选择不同的充电接口,然后在电池电量快充满的时候调整充电速度,使电池电解液获得缓和时间,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电路使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充电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充电控制电路、使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可充电电池由于可重复利用的性质被广泛使用,相比于传统的电池,可充电电池更加环保也更加方便,在电池的电量用尽的时候及时充电即可,无需购买新电池。但是,充电电池随着充电次数的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也会逐渐缩短,尤其是在出错误的充电方式下,会加剧电池寿面的衰减。
相关技术中,对电池充电都是使用充电器对充电电池进行恒压充电以及恒流充电,在电池电量充满后断开电源。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如果全程都对电池使用恒压充电,充电初期电流较大,除了会造成蓄电池的温度升高外,电池极板也容易损坏,缩短电池使用寿命,而恒流充电的充电时间又较长。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在尽可能的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情况下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充电控制电路、使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充电控制电路。
一种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包括:供电回路和充电回路,所述供电回路与所述充电回路连接;
所述充电回路用于根据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选择充电接口;
所述供电回路用于根据充电接口对所述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并在所述待充电电池的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所述预设电压时,调整充电速度直至将所述待充电电池充电至额定电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待充电电池的初始电压选择不同的充电接口,然后在电池电量快充满的时候调整充电速度,使电池电解液获得缓和时间,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供电回路包括:
电压采集单元以及供电单元;
所述电压采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所述电压采集单元包括电阻R9,所述电阻R9与电阻R10一端串联,所述电阻R10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9还与电容C7一端串联,所述电容C7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9和R10直接采集的电压与单片机的P10接口连接;
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稳压二极管Z5、二极管D7,稳压二极管一端外接直流电源,二极管D7一端接所述待充电电池,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与稳压二极管Z5的另一端与稳压芯片U2的输入端连接,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4的负极,稳压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Z4并联有极性电容E2,极性电容E2负极接地,正极与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4的负极与三极管Q5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5的剩余一端与电容C15连接,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电单元根据待充电电池电压,选择不同的充电接口,然后给充电单元供电。而待充电电池的电压则是根据电压采集单元获取。
可选的,放大单元,所述放大单元包括电阻R72,电阻R72一端接电源,另一端连接单运放LM321的正输入端,电阻R72并连接有电容C24,单运放LM321负输入端连接有电阻R74,单运放LM321的VCC段与电源连接,单运放LM321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阻R73连接,电阻R73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8;
恒流单元,所述恒流单元包括芯片U4,芯片U4的2引脚与外界电源连接,芯片U4的1与连接与电容C32连接,电容C32的另一端与电感L2连接,电感L2另一端与所述待充电电池连接,芯片U4的7引脚与二极管SS3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SS34的负极连接在电容C32与电感L2之间,芯片U4的6引脚与电容C29以及电容C31连接,电容C29与电阻R42连接,电容C31与电容C29电阻R42并联,电容C31一端接地,芯片U4的3引脚与电阻R41连接,电阻R41与电容C30连接,电容C30与芯片U4的4引脚连接,电容C30一端接地,芯片U4的5引脚与电阻R44连接,电阻R44与三极管Q1连接,三极管Q1一端接地,三极管Q1剩余一端与单片机连接,电阻R44一端与电阻R43连接,R43与待充电电池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大单元的目的是将给待充电电池充电时的电流放大方便单片机进行采集,而恒流单元则保证在充电过程中电池的电流保持不变,保护电池。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路使用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路使用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路使用方法,包括:
获取待充电电池电压;
基于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确定充电接口;
基于所述充电接口给待充电电池充电并获取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
判断所述实时电压是否大于预设电压;
若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所述预设电压,则获取电池充电策略以及待充电电池的额定电压;
基于所述电池充电策略,调整充电速度直至充电至所述额定电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池刚充电的时候,获取待充电电池的电压,根据待充电电池的电压,确定充电接口,不同的充电接口的初始充电电压不同,然后在根据选择的充电接口给待充电电池充电并获取随着充电后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在实时电压大于预设电压的时候,根据电池充电策略调整电池的充电速度直至给电池电量充满。根据待充电电池的初始电压选择不同的充电接口,然后在电池电量快充满的时候调整充电速度,使电池电解液获得缓和时间,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确定充电接口包括:
判断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是否小于临界电压;
若所述充电电池电压低于所述临界电压,则确定充电接口为第一接口;
若所述充电电池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临界电压,则确定充电接口为第二接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待充电电池电压低于临界电压的时候,使用第一接口为充电接口,第一充电接口为外接电源,在待充电电池电压大于或等于临界电压的时候,选择第二充电接口为充电接口,在待充电电充有电的时候,用电池电压供电从而启动充电,在电池没电的时候,使用外接电源给启动充电。由于使用外接电源给电池充电的时候,需要降压从而会导致较多的功率损耗,会导致发热严重,因此确定电池的电压后选择接口。
可选的,所述获取电池充电策略包括:
获取间歇充电控制信号;
基于所述间歇充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待充电电池从所述预设电压充电至额定电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隙充电控制信号为在电池电量快要充满的时候,对电池充电的方式改为断续充电即不是一直有电流给电池充电,使电池内的电解液可以充分缓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获取电池充电策略以及待充电电池的额定电压之后包括:
基于所述实时电压,判断所述实时电压是否达到额定电压;
若所述实时电压达到额定电压,则获取达到所述额定电压的所述实时电压的持续时间;
判断所述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时间;
若所述持续时间大于所述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待充电电池充电至所述额定电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防止电池充电不是真的充满,因此设置检测电池是否充满的持续时间,在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的时候,确认电池电量充满。
可选的,所述调整充电速度直至充电至所述额定电压之前包括:
基于所述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获取相邻时刻的电压波动;
判断所述电压波动是否小于波动阈值;
若所述电压波动小于所述波动阈值,则获取所述电压波动小于所述波动阈值的电压持续时间;
判断所述电压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持续时间;
若所述电压持续时间大于所述预设持续时间,则停止充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池长时间不使用或者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池的内阻会增加,从而导致电池的电压达不到额定电压,因此在待充电电池的电压波动小于波动阈值的时候,电压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持续时间的时候,认为待充电电池已经充电完成。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储存有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采用了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上述的方法生成计算机程序,并存储于存储器中,以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从而,根据存储器及处理器制作终端设备,方便使用。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采用了上述的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上述的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生成计算机程序,并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以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通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便计算机程序的可读及存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在电池刚充电的时候,获取待充电电池的电压,根据待充电电池的电压,确定充电接口,不同的充电接口的初始充电电压不同,然后在根据选择的充电接口给待充电电池充电并获取随着充电后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在实时电压大于预设电压的时候,根据电池充电策略调整电池的充电速度直至给电池电量充满。根据待充电电池的初始电压选择不同的充电接口,然后在电池电量快充满的时候调整充电速度,使电池电解液获得缓和时间,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电压采集单元的电路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供单片机接口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供电单元的电路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放大单元的电路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恒流单元的电路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包括:
供电回路和充电回路,供电回路与充电回路连接;
充电回路用于根据待充电电池电压选择充电接口;
供电回路用于根据充电接口对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并在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调整充电速度直至将待充电电池充电至额定电压;
供电回路包括:
电压采集单元以及供电单元;
参照图1和图2,电压采集单元用于获取待充电电池电压,电压采集单元包括电阻R9,电阻R9与电阻R10一端串联,电阻R10另一端接地,电阻R9还与电容C7一端串联,电容C7另一端接地,电阻R9和R10直接采集的电压与单片机的P10接口连接。
其中,待充电电池与电阻R9连接,电池的电流流过电阻R9后形成电压,单片机的19引脚采集电阻R9两端的电压从而用于确定待充电电池是否有剩余电量。
参照图3,供电单元包括稳压二极管Z5、二极管D7,稳压二极管一端外接直流电源,二极管D7一端接待充电电池,二极管D7的负极与稳压二极管Z5的另一端与稳压芯片U2的输入端连接,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4的负极,稳压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Z4并联有极性电容E2,极性电容E2负极接地,正极与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4的负极与三极管Q5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5的剩余一端与电容C15连接,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在单片机确定待充电电池是否有剩余电量后,选择充电接口,在待充电电池有电的时候,电流流过二极管D7经过稳压芯片后导通三极管Q5,从而输出电压,输出端与放大单元的运放的VCC端连接给运放供电,在本实施例中运放以单运放LM321为例,输出端还与恒流单元的三极管Q1连接,从而使三极管Q1导通,使电阻R44电压接地;同理,在待充电电池没有电的时候,使用外接电源机稳压二极管Z5后通过稳压芯片U2输出导通三极管Q5后输出。
充电回路包括:
参照图4,放大单元,放大单元包括电阻R72,电阻R72一端接电源,另一端连接单运放LM321的正输入端,电阻R72并连接有电容C24,单运放LM321负输入端连接有电阻R74,单运放LM321的VCC段与电源连接,单运放LM321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阻R73连接,电阻R73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8。
其中,放大单元在充电单元的输出端想单运放LM321输出电压后,电阻R72采集给电池充电时的充电电流,并经过运放LM321放大后从运放LM321的输出端输出,经过二极管D3,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在恒流单元的电阻R44和电阻R43之间。
参照图5,恒流单元,恒流单元包括芯片U4,芯片U4的2引脚与外界电源连接,芯片U4的1与连接与电容C32连接,电容C32的另一端与电感L2连接,电感L2另一端与待充电电池连接,芯片U4的7引脚与二极管SS3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SS34的负极连接在电容C32与电感L2之间,芯片U4的6引脚与电容C29以及电容C31连接,电容C29与电阻R42连接,电容C31与电容C29电阻R42并联,电容C31一端接地,芯片U4的3引脚与电阻R41连接,电阻R41与电阻C30连接,电容C30与芯片U4的4引脚连接,电容C30一端接地,芯片U4的5引脚与电阻R44连接,电阻R44与三极管Q1连接,三极管Q1一端接地,三极管Q1剩余一端与单片机连接,电阻R44一端与电阻R43连接,R43与待充电电池连接,待充电电池与电感L2连接。
其中,恒流单元采集的电流输入电阻R44中,如果电流过大会抬高电阻R44的电压,芯片TPS54331采集到电压升高后会发出信号,减小给电池充电时的电流,从而使电池可以保持恒流的方式充电,同时,在采集到电池电压达到预设电压的时候,单片机会向TPS54331的3引脚发出脉冲信号,设置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即可控制电流断开的时间,TPS54331根据脉冲信号断续的给待充电电池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路使用方法,参照图6,包括:
S100、获取待充电电池电压。
具体的,待充电电池电压为需要进行充电的电池的初始电压,也就是还未充电之前电池的电压。
S110、基于待充电电池电压,确定充电接口。
具体的,充电接口为根据待充电电池的电压,确定待充电电池是否有剩余电量,然后决定是选择用待充电电池供电启动充电还是选择用外接电源启动充电。在给电池充电的时候,需要通过充电电池的电压或者外接电源触发充电回路给电池进行充电。
S120、基于充电接口给待充电电池充电并获取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
具体的,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为待充电电池在充电后电压会不断的发生变化直至电池电量充满,实时电压就为给待充电电池充电后的电压。
S130、判断实时电压是否大于预设电压。
具体的,预设电压为设定的电压值在电池电量快要充满的时候,调整电池充电速度时的电压。
S140、若实时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则获取电池充电策略以及待充电电池的额定电压。
具体的,电池充电策略为在需要调整电池充电速度的时候,对电池的充电速度进行的调整,通常是断续充电,也就是给电池充电的时候不是一直有电流给电池进行充电。额定电压为电池在出厂的时候,电量充满的时候的电压,额定电压可以根据待充电电池上的铭牌获取,然后输入至单片机中。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实施原理为:在电池刚充电的时候,获取待充电电池的电压,根据待充电电池的电压,确定充电接口,不同的充电接口的初始充电电压不同,然后在根据选择的充电接口给待充电电池充电并获取随着充电后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在实时电压大于预设电压的时候,根据电池充电策略调整电池的充电速度直至给电池电量充满。根据待充电电池的初始电压选择不同的充电接口,然后在电池电量快充满的时候调整充电速度,使电池电解液获得缓和时间,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步骤S110即基于待充电电池电压,确定充电接口包括:
S200、判断待充电电池电压是否小于临界电压。
具体的,临界电压为用于确定待充电电池的剩余电压是否可以启动供电电路给电池进行充电的最小电压。电池在长期不使用或者电量完全用尽的情况下,电池内没有剩余电量,电池的两端没有电压,就无法给供电电路供电以启动供电电路给电池充电。
S210、若充电电池电压低于临界电压,则确定充电接口为第一接口。
具体的,第一接口为在电池没有剩余电量不足以维持供电电路启动的时候的接口,第一接口为外接电源,由于外接电源的电压比供电电路所需电压高,需要降压,但是在降压过程中会产生损耗导致发热,因此,在能够使用待充电电池供电的时候选择待充电电池供电,也就是第二接口。
S220、若充电电池电压大于或等于临界电压,则确定充电接口为第二接口。
具体的,第二接口为在待充电电池能够向充电回路供电的时候,使用待充电电池自身向充电回路供电从而启动充电回路给电池充电。
本实施方式的实施原理为:在待充电电池电压低于临界电压的时候,使用第一接口为充电接口,第一充电接口为外接电源,在待充电电池电压大于或等于临界电压的时候,选择第二充电接口为充电接口,在待充电电充有电的时候,用电池电压供电从而启动充电,在电池没电的时候,使用外接电源给启动充电。由于使用外接电源给电池充电的时候,需要降压从而会导致较多的功率损耗,会导致发热严重,因此确定电池的电压后选择接口。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步骤S110即述获取电池充电策略包括:
S300、获取间歇充电控制信号。
具体的,间歇充电控制信号为在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大于预设电压的时候,为了保护电池,使电池内的电解液能够充分缓和,从而降低对待充电电池充电速度的策略。通常是采用设置一定的占空比,使待充电电池充电时的电流不是连续的,以此降低充电速度。
S310、基于间歇充电控制信号,控制待充电电池从预设电压充电至额定电压。
具体的,待充电电池降低充电速度是在实时电压大于预设电压的时候,但是电池的电量充满的时候会达到额定电压,因此降低充电速度的这段时间内会将电池从预设电压充电至额定电压。
本实施方式的实施原理为:间隙充电控制信号为在电池电量快要充满的时候,对电池充电的方式改为断续充电即不是一直有电流给电池充电,使电池内的电解液可以充分缓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步骤S140即获取电池充电策略以及待充电电池的额定电压之后包括:
S400、基于实时电压,判断实时电压是否达到额定电压。
具体的,判断实时电压是否达到额定电压为确定电池是否充满,在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达到额定电压的时候,代表电池就可能已经充满。
S410、若实时电压达到额定电压,则获取达到额定电压的实时电压的持续时间。
具体的,达到额定电压的实时电压的持续时间为确定电池是否真的充满,如果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达到额定电压后稳定在额定电压,就确认待充电电池确实充满。持续时间是为了防止电池由于充电不均匀导致局部电压上升,而电池实际并没有充满的情况出现。
S420、判断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
具体的,预设时间是确定电池电量是否充满的最短时间,也就是实时电压达到额定电压的最短持续时间,在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的时候,执行步骤S430,反之执行步骤S440。
S430、若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确定待充电电池充电至额定电压。
S440、若持续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则继续向待充电电池充电直至达到待充电电池的额定电压。
具体的,如果持续时间小于预设时间,表示电池并没有充满,因此需要继续向待充电电池充电,直到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再次达到额定电压并且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的时候,才停止给待充电电池充电。
本实施方式的实施原理为:为了防止电池充电不是真的充满,因此设置检测电池是否充满的持续时间,在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的时候,确认电池电量充满。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步骤S140即获取电池充电策略以及待充电电池的额定电压之前包括:
S500、基于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获取相邻时刻的电压波动。
具体的,相邻时刻的电压波动为由于待充电电池在电池充满之前,待充电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压会不断变化,电压波动即为相邻两个时刻的实时电压的电压差值。
S510、判断电压波动是否小于波动阈值。
具体的,波动阈值为确定电池电压是否保持不变的最小电压差,电池在电量充满后,电压也可能不会一点变化没有,可能会存在很小的波动,因此设置波动阈值,在电压波动小于波动阈值的时候,就认为待充电电池的电压没有发生变化,待充电电池电压不发生变化时的电压即为待充电电池此时能够达到的最大电压。随着待充电电池的使用时间增加或者是长时间不使用等原因,导致待充电电池的内阻增加,待充电电池达不到额定电压。
S520、若电压波动小于波动阈值,则获取电压波动小于波动阈值的电压持续时间。
具体的,电压波动小于波动阈值的电压持续时间为充电电池在电量可能充满后电压保持不变的时间。
S530、判断电压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持续时间。
具体的,电压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时间表示待充电电池此时已经电量充满而且待充电电池的电压达不到额定电压,执行步骤S540。反之,则不动作。
若电压持续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持续时间,则不动作。
S540、若电压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持续时间,则停止充电。
本实施方式的实施原理为:电池长时间不使用或者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池的内阻会增加,从而导致电池的电压达不到额定电压,因此在待充电电池的电压波动小于波动阈值的时候,电压持续时间大于预设持续时间的时候,认为待充电电池已经充电完成。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公开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器储存有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加载并执行计算机程序时,采用了一种电路使用方法。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云端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并且,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以及总线等。
其中,处理器可以采用中央处理单元(CPU),当然,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也可以采用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采用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存储器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的硬盘或者内存,也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终端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C)、安全数字卡(SD)或者闪存卡(FC)等,并且,存储器还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与外部存储设备的组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通过本终端设备,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电路使用方法存储于终端设备的存储器中,并且,被加载并执行于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上,方便使用。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采用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电路使用方法。
其中,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件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元器件。
其中,通过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电路使用方法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且,被加载并执行于处理器上,以方便上述方法的存储及应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回路和充电回路,所述供电回路与所述充电回路连接;所述充电回路用于根据待充电电池电压选择充电接口;所述供电回路用于根据充电接口对所述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并在所述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调整充电速度直至将所述待充电电池充电至额定电压;
其中,所述供电回路包括:电压采集单元以及供电单元;所述电压采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所述电压采集单元包括电阻R9,所述电阻R9的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串联,所述电阻R10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还与电容C7一端串联,所述电容C7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待充电电池连接,所述电阻R9和R10直接采集的电压与单片机的数据接口P10连接;
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稳压二极管Z5、二极管D7,稳压二极管Z5的负极外接直流电源,二极管D7的阳极接所述待充电电池,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与稳压二极管Z5的阳极与稳压芯片U2的输入端连接,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4的负极,稳压二极管Z4的阳极接地,稳压二极管Z4并联有极性电容E2,极性电容E2负极接地,正极与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4的负极与三极管Q5的源极连接,三极管Q5的栅极接地,三极管Q5的漏极与电容C15的一端连接,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充电回路包括:
放大单元,所述放大单元包括电阻R72,电阻R72一端接电源,另一端连接单运放LM321的正输入端,电阻R72并联连接有电容C24,单运放LM321负输入端连接于电阻R74的一端,所述电阻R74的另一端接电源,单运放LM321的VCC端与电源连接,单运放LM321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阻R7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3的另一端连接单运放LM321的负输入端,电阻R73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8;
恒流单元,所述恒流单元包括TPS54331芯片U4,芯片U4的VIN引脚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芯片U4的BOOT引脚与电容C32的一端连接,电容C32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感L2另一端与所述待充电电池连接,芯片U4的GND引脚与二极管SS3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SS34的负极连接在电容C32与电感L2之间,芯片U4的COMP引脚与电容C29的一端以及电容C31的一端连接,电容C29的另一端与电阻R42的一端连接,电容C31的另一端与电阻R4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4的EN引脚与电阻R41的一端连接,电阻R41的另一端与电阻C30的一端连接,电容C30的另一端与芯片U4的SS引脚连接,电容C30一端接地,芯片U4的VSENSE引脚与电阻R44的一端连接,电阻R4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漏极连接,三极管Q1的源极接地,三极管Q1的栅极与单片机连接,电阻R44一端与电阻R4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3的另一端与待充电电池连接。
2.一种电路使用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充电电池电压;基于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确定充电接口;基于所述充电接口给待充电电池充电并获取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判断所述实时电压是否大于预设电压;
若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所述预设电压,则获取电池充电策略以及待充电电池的额定电压;
基于所述电池充电策略,调整充电速度直至充电至所述额定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路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确定充电接口包括:
判断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是否小于临界电压;若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低于所述临界电压,则确定充电接口为第一接口;若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临界电压,则确定充电接口为第二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路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池充电策略包括:
获取间歇充电控制信号;基于所述间歇充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待充电电池从所述预设电压充电至额定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路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池充电策略以及待充电电池的额定电压之后包括:
基于所述实时电压,判断所述实时电压是否达到额定电压;
若所述实时电压达到额定电压,则获取达到所述额定电压的所述实时电压的持续时间;
判断所述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
若所述持续时间大于所述预设时间,则确定所述待充电电池充电至所述额定电压;
若所述持续时间小于所述预设时间,则继续向所述待充电电池充电直至达到所述待充电电池的额定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路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充电速度直至充电至所述额定电压之前包括:
基于所述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获取相邻时刻的电压波动;判断所述电压波动是否小于波动阈值;
若所述电压波动小于所述波动阈值,则获取所述电压波动小于所述波动阈值的电压持续时间;
判断所述电压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持续时间;若所述电压持续时间大于所述预设持续时间,则停止充电。
7.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储存有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了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执行了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583037.0A 2023-05-23 2023-05-23 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电路使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3456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83037.0A CN116345641B (zh) 2023-05-23 2023-05-23 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电路使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83037.0A CN116345641B (zh) 2023-05-23 2023-05-23 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电路使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5641A CN116345641A (zh) 2023-06-27
CN116345641B true CN116345641B (zh) 2023-08-11

Family

ID=86886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83037.0A Active CN116345641B (zh) 2023-05-23 2023-05-23 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电路使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4564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9111A (ja) * 1998-04-14 1999-10-29 Canon Inc 記憶手段バックアップ制御装置及び記憶手段バックアップ制御方法
CN203119519U (zh) * 2013-01-11 2013-08-07 李欣悦 移动电源
CN106787029A (zh) * 2017-03-27 2017-05-31 成都动力核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过充保护的可移动充电系统
CN110690736A (zh) * 2018-07-06 2020-01-14 屈海强 一种电池组单串容量检测系统
CN115065135A (zh) * 2022-07-13 2022-09-16 浙江安伴汽车安全急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充电器、充电方法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64762B2 (en) * 2001-08-21 2003-12-16 Power Designers, Llc High voltage battery charger
CN107196357A (zh) * 2017-05-09 2017-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设备、终端设备及充电方法、充电监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9111A (ja) * 1998-04-14 1999-10-29 Canon Inc 記憶手段バックアップ制御装置及び記憶手段バックアップ制御方法
CN203119519U (zh) * 2013-01-11 2013-08-07 李欣悦 移动电源
CN106787029A (zh) * 2017-03-27 2017-05-31 成都动力核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过充保护的可移动充电系统
CN110690736A (zh) * 2018-07-06 2020-01-14 屈海强 一种电池组单串容量检测系统
CN115065135A (zh) * 2022-07-13 2022-09-16 浙江安伴汽车安全急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充电器、充电方法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亚萍 等.直流充放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2,(第12期),第92-9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5641A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02917B2 (en) Charg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cigarettes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box
US20170222463A1 (en) Duty cycle control for charging a battery
US10601238B2 (en) Charging apparatus and charging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and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CN105915036A (zh) 用于确定适配器电流限值的系统和方法
JP2007221992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池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1262299B (zh) 充电器输出电压调节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介质
US1068632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harging method thereof
CN113541276B (zh) 充电自调整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11157032B2 (en) Pow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optimum power point evaluation
US20190339728A1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CN116345641B (zh) 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电路使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70956A (zh) 充电方法、电子设备、充电装置和充电系统
CN113508509A (zh) 充电控制方法、电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20966B (zh) 蓄电池充电方法、电子烟及存储介质
EP2852021B1 (en) Charging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20030058668A1 (en) Electric power source
CN109687549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7453454B (zh) 一种移动终端时钟电源的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1009943B (zh) 电池的充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08377012B (zh) 一种充电保护方法、装置及控制设备
CN116583753B (zh) 用于分析电能量存储装置的方法和系统以及能量供应系统
CN219179894U (zh) 热插拔保护电路以及存储设备
CN213185876U (zh) 电源输入电路、ecu电源电路和车辆
US20230246457A1 (en) Device, method, program, and system for integrated charging
CN117799437A (zh) 一种蓄电池补电方法、程序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