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37941A - 曳引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曳引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37941A
CN116337941A CN202111578865.2A CN202111578865A CN116337941A CN 116337941 A CN116337941 A CN 116337941A CN 202111578865 A CN202111578865 A CN 202111578865A CN 116337941 A CN116337941 A CN 116337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tion belt
detection
steel core
steel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88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湘毅
周双林
董豪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indler China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chindler Chin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indler Chin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chindler Chin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788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379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37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379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12Checking, lubricating, or cleaning means for ropes, cables or guides
    • B66B7/1207Checking means
    • B66B7/1215Check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pes or cables
    • B66B7/1223Check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pes or cables by analysing electric variab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曳引带检测装置,用于对曳引带内的至少两个钢芯进行检测,至少两个钢芯包括第一钢芯和第二钢芯,曳引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设备,具有电流输出端和电流输入端;第一检测组件,设置在曳引带的第一位置处,用于将第一钢芯与第二钢芯电连接;以及第二检测组件,设置在曳引带的第二位置处,用于将第一钢芯与检测设备的电流输出端电连接,以及将第二钢芯与检测设备的电流输入端电连接。该曳引带检测装置将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钢芯连接成电流通路,则可以通过检测该电流通路中电流的通断来判断曳引带钢芯是否发生故障。

Description

曳引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曳引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梯领域会使用大量的用于曳引的钢带,该曳引带一般由内部的多个平行设置的钢丝绳芯和密实包裹于多个钢丝绳芯外部的耐磨层所组成。与曳引钢丝绳相比,曳引带内部的钢芯由于不可直接通过肉眼观察,其检测过程更加困难。
目前,在对曳引带内的钢芯进行检测时,一般需要将检测装置设置在曳引带上,并通过线路连接检测装置的各组成部分,导致检测线路散乱、布线繁琐,而且检测装置的结构复杂、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曳引带检测装置,来解决检测装置的线路散乱、结构复杂等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曳引带检测装置,用于对曳引带内的至少两个钢芯进行检测,所述至少两个钢芯包括第一钢芯和第二钢芯,所述曳引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设备,具有电流输出端和电流输入端;第一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曳引带的第一位置处,用于将所述第一钢芯与所述第二钢芯电连接;以及第二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曳引带的第二位置处,其中,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可容纳所述曳引带的第二容纳腔,以及:进电刀头,与所述检测设备的电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曳引带在穿过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状态下,所述进电刀头与所述第一钢芯电连接;以及回电刀头,与所述检测设备的电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曳引带在穿过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状态下,所述回电刀头与所述第二钢芯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以及第一检测块,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块与所述第一固定座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以及第二检测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曳引带的第一钢芯和第二钢芯之间还包括有至少两个钢芯,所述至少两个钢芯与所述第一钢芯和所述第二钢芯组成待测钢芯单元;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导电夹,所述第一导电夹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块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用于将所述待测钢芯单元内相邻的两个钢芯电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夹,所述第二导电夹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块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用于将所述待测钢芯单元内的相邻两个钢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夹和所述第二导电夹在所述曳引带的宽度方向上交错设置,使得所述电流输出端输出的电流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之间循环流动,并在所述进电刀头与所述回电刀头之间形成电流通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导电夹沿第一直线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直线平行于所述曳引带的宽度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进电刀头、所述回电刀头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夹沿第二直线设置,其中,所述第二直线平行于所述曳引带的宽度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夹上设置有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分别用于与不同的钢芯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夹和所述第一导电夹的结构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检测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配合的第一定位凹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检测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检测块朝向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检测块朝向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座朝向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波纹槽,所述曳引带在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状态下,所述曳引带嵌入所述第一波纹槽内。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固定座朝向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波纹槽,所述曳引带在穿过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状态下,所述曳引带嵌入所述第二波纹槽内。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检测块背离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接线槽,所述接线槽内设有两个接线孔,所述检测设备经由所述两个接线孔分别与所述进电刀头与所述回电刀头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曳引带检测装置,至少可以通过在曳引带的第一位置处设置第一检测组件,第一检测组件用于将第一位置处的各个钢芯电连接,在曳引带的第二位置处设置第二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用于接入、接出电流,使得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钢芯连接成电流通路,则可以通过检测设备检测该电流通路中电流的通断来判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的曳引带钢芯是否发生故障。并且,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之间无需通过线路连接,不需要设置多余线路和电路连接结构,安装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内容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曳引带检测装置的应用场景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检测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检测组件的剖视结构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检测组件的俯视结构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限位筋的结构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检测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检测组件的剖视结构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曳引带检测装置的电流方向图;
图9a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夹的侧视结构图;以及
图9b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夹的俯视结构图。
图中,1、曳引带;11、第一钢芯;12、第二钢芯;2、检测设备;3、第一检测组件;31、第一固定座;311、第一定位凸起;312、第一波纹槽;32、第一检测块;321、第一定位凹槽;322、第一限位筋;33、第一容纳腔;34、第一导电夹;341、第一触头;342、第二触头;4、第二检测组件;41、第二固定座;411、第二定位凸起;412、第二波纹槽;42、第二检测块;421、第二定位凹槽;422、第二限位筋;423、接线槽;424、接线孔;43、第二容纳腔;44、进电刀头;45、回电刀头;46、第二导电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曳引带检测装置,用于对曳引带1内的至少两个钢芯进行检测,至少两个钢芯包括第一钢芯11和第二钢芯12,曳引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设备2,具有电流输出端和电流输入端;第一检测组件3,设置在曳引带1的第一位置处,用于将第一钢芯11与第二钢芯12电连接;以及第二检测组件4,设置在曳引带1的第二位置处,用于将第一钢芯11与检测设备2的电流输出端电连接,以及将第二钢芯12与检测设备2的电流输入端电连接,其中,第二检测组件4包括:第二固定座41;第二检测块42,与第二固定座41可拆卸连接,第二检测块42与第二固定座41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43;进电刀头44,设置在第二检测块42上,与检测设备2的电流输出端电连接,曳引带1在穿过第二容纳腔43的状态下,进电刀头44与第一钢芯11电连接;以及回电刀头45,设置在第二检测块42上,与检测设备2的电流输入端电连接,曳引带1在穿过第二容纳腔43的状态下,进电刀头44与第二钢芯12电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曳引带1的第一位置处设置第一检测组件3,在曳引带1的第二位置处设置第二检测组件4,第一检测组件3用于将第一位置处的各个钢芯电连接,第二检测组件4用于接入、接出电流,使得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钢芯连接成电流通路,则可以通过检测电流的通断来判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的钢芯是否发生故障。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可以对包括有至少两个钢芯的曳引带1进行检测,该两个钢芯分别用第一钢芯11和第二钢芯12表示。应理解,第一钢芯11和第二钢芯12是位于曳引带1内部的任意两个钢芯,第一钢芯11和第二钢芯12可以相邻或不相邻。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曳引带检测装置的应用场景图。
如图1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检测设备2、第一检测组件3和第二检测组件4。检测设备2具有电流输出端和电流输入端,检测设备2通过电流输出端向第二检测组件4输出电流,检测设备2通过电流输入端接收来自于第二检测组件4的电流。在对曳引带1进行检测时,将第一检测组件3和第二检测组件4分别安装在待检测曳引带1的两端,则可以检测第一检测组件3和第二检测组件4之间的钢芯是否发生断裂等故障。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描述,本公开实施例中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表示待检测曳引带1的两端,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位于曳引带1的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应理解,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还需要说明的是,检测设备2只需满足能够提供电流并且能够检测电流通断的条件即可,本公开实施例中不对检测设备2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例如,检测设备2可以包括电源、电流表或万用表。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检测组件4的立体结构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检测组件4的剖视结构图;以及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检测组件4的俯视结构图。
参照图2至图4,第二检测组件4包括第二固定座41、第二检测块42、进电刀头44以及回电刀头45。第二固定座41与第二检测块42可拆卸连接,第二检测块42在与第二固定座41连接的状态下,第二检测块42的下表面与第二固定座4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43。进电刀头44和回电刀头45均设置在第二检测块42朝向所述第二固定座41的一侧,且进电刀头44和回电刀头45均位于第二容纳腔43内,进电刀头44通过线路与检测设备2的电流输出端电连接,回电刀头45通过线路与检测设备2的电流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检测组件4设置在曳引带1的第二位置处时,曳引带1穿过第二容纳腔43,第二检测块42和第二固定座41夹持在曳引带1的上、下两面。
例如,第二固定座41与第二检测块42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此时,将第二固定座41与第二检测块42上的螺栓拧紧时,第二检测块42会向第二固定座41挤压,使得第二检测块42上的进电刀头44和回电刀头45切割开曳引带1表层,进而与曳引带1内部的钢芯接触导电。本公开实施例中,曳引带1在穿过第二容纳腔43的状态下,进电刀头44与第一钢芯11接触并导电,回电刀头45与第二钢芯12接触并导电。此时,由检测设备2输出的电流形成以下通路:电流由检测设备2的电流输出端流出,依次经由进电刀头44、第一钢芯11、第一检测组件3、第二钢芯12、回电刀头45后回到检测设备2的电流输入端。通过检测该通路中电流的通断,即能判断曳引带1的钢芯是否损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固定座4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411,第二检测块42上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凸起411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421。参照图2和图3,第二定位凸起411设置在第二固定座41上朝向第二检测块42的一侧,当第二固定座41与第二检测块42相合时,第二定位凸起411插入第二定位凹槽421内。设置第二定位凸起411和第二定位凹槽421,可以引导第二固定座41与第二检测块42快速对准,减少第二检测组件4的安装耗时。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二定位凸起411可以与第二定位凹槽421过盈配合,能够提高第二固定座41与第二检测块4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固定座41朝向第二容纳腔4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波纹槽412,曳引带1在穿过第二容纳腔43的状态下,曳引带1嵌入第二波纹槽412内。参照图3,第二波纹槽412沿曳引带1的长度方向延伸,将本公开实施例的曳引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多楔带时,多楔带表面的三角形楔可以嵌入第二波纹槽412内,既便于多楔带的安装定位,同时可以防止多楔带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移动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其中,上述“多楔带”也称多V形曳引带,是指在平带基体下附有若干纵向的三角形楔形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检测块42背离第二固定座41的一侧设置有接线槽423,接线槽423内设有两个接线孔424,检测设备2经由两个接线孔424分别与进电刀头44与回电刀头45电连接。参照图4,接线槽423设置在第二检测块42的顶部,接线孔424贯穿第二检测块42,接线孔424的上端与接线槽423连通,接线孔424的下端与第二容纳腔43连通。检测设备2的电流输出端和电流输入端的线路可以接入接线槽423内,并分别通过两个接线孔424与进电刀头44和回电刀头45电连接。并且,接线槽423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线路的固线夹,可以规整线路,避免线路杂乱同时保护线路不受损伤。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限位筋422的结构图。
参照图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检测块42朝向第二容纳腔4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筋422。第二限位筋422伸入第二容纳腔43内,且第二限位筋422与第二固定座41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距,该间距应不小于曳引带1的厚度。设置第二限位筋422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对曳引带1进行限位,同时可以阻挡粘连在曳引带1表面的异常材料进入第二容纳腔43内,避免干扰检测过程。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检测组件3的立体结构图;以及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检测组件4的剖视结构图。
参照图6和图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检测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座31以及第一检测块32,第一检测块32与第一固定座31可拆卸连接。例如,第一检测块32与第一固定座31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检测块32在与第一固定座31连接的状态下,第一检测块32的下表面与第一固定座3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33。第一检测组件3设置在曳引带1的第一位置处时,曳引带1穿过第一容纳腔33,第一检测块32和第一固定座31夹持在曳引带1的上、下两面。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组件3用于将第一位置处的第一钢芯11和第二钢芯12电连接,使得检测设备2输出的电流顺利形成通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固定座3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311,第一检测块32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凸起311配合的第一定位凹槽321。参照图6和图7,第一定位凸起311设置在第一固定座31上朝向第一检测块32的一侧,当第一固定座31与第一检测块32相合时,第一定位凸起311插入第一定位凹槽321内。设置第一定位凸起311和第一定位凹槽321,可以引导第一固定座31与第一检测块32快速对准,减少第一检测组件3的安装耗时。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凸起311可以与第一定位凹槽321过盈配合,能够提高第一固定座31与第一检测块3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检测块32朝向第一容纳腔3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筋322。第一限位筋322伸入第一容纳腔33内,且第一限位筋322与第一固定座31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距,该间距应不小于曳引带1的厚度。设置第一限位筋322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对曳引带1进行限位,同时可以阻挡粘连在曳引带1表面的异常材料进入第一容纳腔33内,避免干扰检测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固定座31朝向第一容纳腔3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波纹槽312,曳引带1在穿过第一容纳腔33的状态下,曳引带1嵌入第一波纹槽312内。参照图7,第一波纹槽312沿曳引带1的长度方向延伸,将本公开实施例的曳引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多楔带时,多楔带表面的三角形楔可以嵌入第一波纹槽312内,既便于多楔带的安装定位,同时可以防止多楔带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移动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曳引带检测装置的电流方向图。
参照图2至图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曳引带1的第一钢芯11和第二钢芯12之间还包括有至少两个钢芯,至少两个钢芯与第一钢芯11和第二钢芯12组成待测钢芯单元;第一检测组件3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导电夹34,第一导电夹34设置在第一检测块32上且位于第一容纳腔33内,用于将待测钢芯单元内相邻的两个钢芯电连接;第二检测组件4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夹46,第二导电夹46设置在第二检测块42上且位于第二容纳腔43内,用于将待测钢芯单元内的相邻两个钢芯电连接;第一导电夹34和第二导电夹46在曳引带1的宽度方向上交错设置,使得电流输出端输出的电流在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循环流动,并在进电刀头44与回电刀头45之间形成电流通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曳引带检测装置适用于检测包括多个钢芯的曳引带1。
具体的,曳引带1包括由至少两个钢芯与第一钢芯11和第二钢芯12共同组成的待测钢芯单元,即,待测钢芯单元内包括至少四个钢芯。第一检测组件3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导电夹34,该至少两个第一导电夹34固定在第一检测块32的朝向第一固定座31的一侧,且该至少两个第一导电夹34伸入第一容纳腔33内。当第一检测组件3安装到曳引带1上时,可以通过拧紧第一检测块32和第一固定座31上的螺栓,使得第一检测块32向第一固定座31挤压,则第一导电夹34会下压切割开曳引带1表层从而与钢芯接触导电。第二检测组件4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夹46,该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夹46固定在第二检测块42的朝向第二固定座41的二侧,且该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夹46伸入第二容纳腔43内。当第二检测组件4安装到曳引带1上时,可以通过拧紧第二检测块42和第二固定座41上的螺栓,使得第二检测块42向第二固定座41挤压,则第二导电夹46会下压切割开曳引带1表层从而与钢芯接触导电。
进一步的,参照图8所示,每一个第一导电夹34用于连接位于第一位置处的相邻两个钢芯,每一个第二导电夹46用于连接位于第二位置处的相邻两个钢芯。并且,第一导电夹34的数量比第二导电夹46的数量多一个,在平行于曳引带1宽度的方向上,第一导电夹34和第二导电夹46交错设置。由此,电流输出端输出的电流能在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循环流动。即,进电刀头44输入的电流能经由待测钢芯单元内的所有钢芯以及所有的第一导电夹34和所有的第二导电夹46后回到回电刀头45,使得进电刀头44与回电刀头45之间形成电流通路。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可以适于对含有多个钢芯的曳引带1进行检测。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钢芯11和第二钢芯12之间包括有两个钢芯,沿第一钢芯11至第二钢芯12的方向,将该两个钢芯分别记为“钢芯一”和“钢芯二”。即,待测钢芯单元内包括四个钢芯,分别为第一钢芯11、“钢芯一”、“钢芯二”和第二钢芯12。此时,第一检测组件3内设置两个第一导电夹34,沿第一钢芯11至第二钢芯12的方向,将该两个第一导电夹34分别记为“导电夹一”和“导电夹二”;第二检测组件4内设置一个第二导电夹46。当检测设备2向曳引带1输入电流时,电流通过进电刀头44流入,依次经由第一钢芯11、“导电夹一”、“钢芯一”、第二导电夹46、“钢芯二”、“导电夹二”、第二钢芯12后,再通过回电刀头45流出,即可构成电流通路,进而可以通过检测设备2进行检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至少两个第一导电夹34沿第一直线设置,其中,第一直线(图中未示出)平行于曳引带1的宽度方向。将多个第一导电夹34沿平行于曳引带1宽度方向的第一直线设置,使得待检测曳引带1在第一位置处的检测边界更平整,有利于对曳引带1进行分区段检测,便于及时筛查出发生故障的曳引带1区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进电刀头44、回电刀头45与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夹46沿第二直线设置,其中,第二直线(图中未示出)平行于曳引带1的宽度方向。将进电刀头44、回电刀头45与多个第二导电夹46沿平行于曳引带1宽度方向的第二直线设置,使得待检测曳引带1在第二位置处的检测边界更平整,有利于对曳引带1进行分区段检测,便于及时筛查出发生故障的曳引带1区段。
其中,表述“检测边界”是指待检测曳引带1的边界,即,超出该边界的曳引带1不在检测范围内。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直线”仅仅是用于表示多个第一导电夹34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二直线”仅仅是用于表示进电刀头44、回电刀头45与多个第一导电夹34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并不具备实际的意义。
图9a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夹34的侧视结构图;以及图9b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夹34的俯视结构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导电夹34上设置有第一触头341和第二触头342,第一触头341和第二触头342分别用于与不同的钢芯电连接。参照图9a和图9b,第一导电夹34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导电夹34的第一端与第一检测块32的朝向第一固定座31的一侧连接,第一导电夹34的第二端伸入第一容纳腔33内。且第一导电夹34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触头341和第二触头342,第一导电夹34及其上的第一触头341和第二触头342均由导电材质制成,用于将第一位置处的不同钢芯连接形成电流通路。
将第一检测组件3安装到曳引带1上时,可以通过拧紧第一检测块32和第一固定座31上的螺栓,使得第一检测块32向第一固定座31挤压,同时,设置在第一检测块32上的第一导电夹34会切割开曳引带1表层,进而使得第一触头341和第二触头342与钢芯接触导电。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导电夹46和第一导电夹34的结构相同,第二导电夹46由导电材质制成,用于将第二位置处的不同钢芯连接形成电流通路。应理解,第一导电夹34和第二导电夹46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于图9a和图9b中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可以适用于对各种类型的曳引带1进行检测,尤其适用于对电梯曳引带1进行检测。例如,该曳引带检测装置可以用于对电梯的多楔式的曳引带1进行检测。应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曳引带检测装置的适用对象不局限于电梯曳引带1。
本公开实施例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在应用时,其具体使用步骤如下:按照曳引带1的检测需求,将第一检测组件3安装到曳引带1的第一位置处,使得第一检测组件3内的若干个第一导电夹34与第一位置处的各个钢芯接触并导电;将第二检测组件4安装到曳引带1的第二位置处,使得第二检测组件4内的进电刀头44和回电刀头45以及若干个第二导电夹46与第二位置处的各个钢芯接触并导电;由此,可以将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各个钢芯连接形成电流通路,再通过检测设备2向曳引带1的钢芯输入电流,并检测该电流通路内的电流是否正常,即可判断出所检测曳引带1的钢芯是否损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中的至少一个方面:
(1)本发明采用拆分式结构,第一检测组件3和第二检测组件4可以分别安装到曳引带1的任意位置,安装简单,并且第一检测组件3和第二检测组件4之间无需通过线路连接,不需要设置多余线路和电路连接结构,成本较低。
(2)本发明利用第一导电夹34和第二导电夹46连接不同的钢芯以形成电流通路,第一导电夹34和第二导电夹46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切割开曳引带1表层、插入曳引带1内部进而与钢芯接触导电,确保与钢芯连接稳固,使得检测过程更稳定。
(3)本发明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可以适用于对包含多个钢芯的曳引带1进行检测,并且能检测每一个钢芯是否发生损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曳引带检测装置,用于对曳引带内的至少两个钢芯进行检测,所述至少两个钢芯包括第一钢芯和第二钢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带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设备,具有电流输出端和电流输入端;
第一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曳引带的第一位置处,用于将所述第一钢芯与所述第二钢芯电连接;以及
第二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曳引带的第二位置处,
其中,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可容纳所述曳引带的第二容纳腔,以及:
进电刀头,与所述检测设备的电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曳引带在穿过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状态下,所述进电刀头与所述第一钢芯电连接;以及
回电刀头,与所述检测设备的电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曳引带在穿过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状态下,所述回电刀头与所述第二钢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座;以及
第一检测块,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块与所述第一固定座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
第二固定座;以及
第二检测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带的第一钢芯和第二钢芯之间还包括有至少两个钢芯,所述至少两个钢芯与所述第一钢芯和所述第二钢芯组成待测钢芯单元;
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导电夹,所述第一导电夹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块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用于将所述待测钢芯单元内相邻的两个钢芯电连接;
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夹,所述第二导电夹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块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用于将所述待测钢芯单元内的相邻两个钢芯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夹和所述第二导电夹在所述曳引带的宽度方向上交错设置,使得所述电流输出端输出的电流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之间循环流动,并在所述进电刀头与所述回电刀头之间形成电流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导电夹沿第一直线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直线平行于所述曳引带的宽度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电刀头、所述回电刀头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夹沿第二直线设置,其中,所述第二直线平行于所述曳引带的宽度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夹上设置有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分别用于与不同的钢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夹和所述第一导电夹的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检测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配合的第一定位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检测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块朝向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筋。
12.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块朝向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筋。
13.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朝向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波纹槽,
所述曳引带在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状态下,所述曳引带嵌入所述第一波纹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朝向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波纹槽,
所述曳引带在穿过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状态下,所述曳引带嵌入所述第二波纹槽内。
15.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曳引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块背离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接线槽,所述接线槽内设有两个接线孔,所述检测设备经由所述两个接线孔分别与所述进电刀头与所述回电刀头电连接。
CN202111578865.2A 2021-12-22 2021-12-22 曳引带检测装置 Pending CN1163379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8865.2A CN116337941A (zh) 2021-12-22 2021-12-22 曳引带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8865.2A CN116337941A (zh) 2021-12-22 2021-12-22 曳引带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37941A true CN116337941A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74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8865.2A Pending CN116337941A (zh) 2021-12-22 2021-12-22 曳引带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3794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40828B2 (en) Load supporting belt
AU2006252671B2 (en) Sensor modu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sors in proximity to circuit breakers
AU2019419075A1 (en) Elevator traction steel belt rope breakage detection device, detection system and detection method
CN103974892B (zh) 用于对承载机构中的受拉载体电接触的系统
EP3577474B1 (en) Suspension member arrangement for an elevator and monitoring arrangement for monitoring a suspension member
AU2006252669B2 (en) An improved system and method of mounting current transducers in proximity to circuit breakers
CN116337941A (zh) 曳引带检测装置
CN106054063A (zh) 一种电路板测试装置
WO2022161656A1 (en) Electrical monitoring connector for an elevator hoisting member
CA2966952C (en) Suspension means monitoring in an elevator system
US20190345004A1 (en) Suspension member arrangement for an elevator and monitoring arrangement for monitoring a suspension member
CN215682765U (zh) 一种用于检测的电路板
US9981830B2 (en) Support for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KR102320035B1 (ko) 커넥터용 복합 환경 내구성 시험 지그
CN114988250B (zh) 曳引构件的检测装置、检测方法以及电梯系统
CN108459236B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器件散热器的漏电检测结构
JP5886587B2 (ja) 鉄道信号機器電圧測定用電線用補助具および測定方法
CN218099256U (zh) 二极管测试片和二极管测试装置
CN213482357U (zh) 一种电子元件测试板
CN217820140U (zh) 一种检测装置
US12085627B2 (en) Tes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cable assembly
BR112019013785B1 (pt) Arranjo de membro de suspensão para um elevador, entidade membro de suspensão e elevador
CN104913973A (zh) 线缆检测设备用夹具
CN111366856A (zh) 夹式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