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7208A - 电生理导管 - Google Patents

电生理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7208A
CN116327208A CN202111594268.9A CN202111594268A CN116327208A CN 116327208 A CN116327208 A CN 116327208A CN 202111594268 A CN202111594268 A CN 202111594268A CN 116327208 A CN116327208 A CN 1163272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matrixes
outer tube
electrophysiology catheter
inn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942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次华
杨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ei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ei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ei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ei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942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272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27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72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18Heart-related electrical modalities, e.g.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18/1492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having a flexible, catheter-like structure, e.g. for heart ab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25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5/279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25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5/279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A61B5/28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for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18Heart-related electrical modalities, e.g.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61B5/367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 [EPS], e.g. electrical activation mapping or electro-anatomical mapp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46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 A61B5/684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mounted on an invasive device
    • A61B5/6852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31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treatment of particular body parts
    • A61B2018/00345Vascular system
    • A61B2018/00351Hea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57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surgical effect
    • A61B2018/00589Coagul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电生理导管。电生理导管包括套接的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具有环形的容置通道,电极组件至少部分伸入容置通道,电极组件包括:基体,基体能够变形,基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内管和外管,基体至少包括多个第一基体和多个第二基体,在电生理导管的横截面,多个第一基体以第一直径绕容置通道周向布置,多个第二基体以第二直径绕容置通道周向布置,第二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直径,且沿径向方向,第二基体至少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基体之间;至少一个电极,连接于基体,多个电极沿基体的长度方向布置。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在不增加导管尺寸的基础上增设更多的电极,提升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电生理导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生理导管。
背景技术
随着心率市场患者的不断增加、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介入器械的进步等因素,电生理领域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心脏电生理介入技术相关的器械主要包括标测导管、消融导管及其他电生理介入装置。其中标测导管和大部分的消融导管(射频消融和脉冲场消融)统称电生理导管,其导管上都需要有金属电极作为信号或能量传递的媒介,而电极的形状和密度对标测导管和消融导管(射频消融和脉冲场消融)的效率和效果有很大影响。而在电生理导管中电极一般会受到导管尺寸的限制,在有限的空间下如何设置更多的电极成为了重点也是难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生理导管,能够在不增加导管尺寸的基础上增设更多的电极,提升使用效率。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生理导管,所述电生理导管包括套接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具有环形的容置通道,电极组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容置通道,所述电极组件包括:
多个基体,所述基体能够变形,所述基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所述基体至少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在所述电生理导管的横截面,所述基体位于所述容置通道,多个所述第一基体以第一直径绕所述容置通道周向布置,多个所述第二基体以第二直径绕所述容置通道周向布置,所述第二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直径,沿径向方向,所述第二基体至少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基体之间;
至少一个电极,连接于所述基体,多个所述电极沿所述基体的长度方向布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套接的配合方向,所述第一基体位于所述第二基体的外层,
多个所述第一基体和多个所述第二基体分别绕所述容置通道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所述第一基体之间的间隙大于相邻所述第二基体之间的间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沿所述基体长度方向,所述基体的横截面的面积之和为预设面积,且所述基体的横截面包括椭圆、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体的横截面积之和占所述容置通道横截面积的比值大于百分之六十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体还包括第三基体,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套接的配合方向,所述第三基体位于所述第二基体的内层,多个所述第三基体以第三直径绕所述容置通道间隔布置,相邻所述第二基体之间的间隙大于相邻所述第三基体之间的间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体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基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电生理导管的轴线方向,所述基体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容置通道;
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基体长度方向的两端相互靠近,且所述基体能够变形,使得多个所述第一基体和多个所述第二基体分别形成预设第一形状和预设第二形状,且所述预设第一形状和所述预设第二形状的中最大直径所形成的平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电极至少设置于所述基体对应最大直径的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二基体的变形程度大于所述第一基体的变形程度,以使所形成的所述预设第二形状的最大直径与所形成的所述预设第一形状的最大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交错排布。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管伸出所述外管的一端设有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沿轴向顺序排布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外管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所述第一基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基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随着所述预设距离的增大,所述第二基体的变形程度增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生理导管还包括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将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内管相对所述外管在轴线方向的运动,以使所述基体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转换。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电极组件包括多个基体,基体能够变形,基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内管和外管,基体至少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在电生理导管的横截面,基体位于容置通道,多个第一基体以第一直径绕容置通道周向布置,多个第二基体以第二直径绕容置通道周向布置,第二直径小于第一直径,沿径向方向,第二基体至少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基体之间;至少一个电极,连接于基体,多个电极沿基体的长度方向布置。此种至少两层的布置形式能够在伸入血管时被限制在容置通道的空间范围内而不超出导管最大直径,并在伸入心脏内部后,由于多层基体的布置结构有效的增大了电极的数量,将电极组件展开后也会使的电极之间的密度增大,有效的提高了治疗的效率和效果,缩短手术时间。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生理导管的头部位置电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生理导管的电极组件与导管配合的横截面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生理导管的基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生理导管的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生理导管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电极组件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生理导管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部分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利用电生理治疗的手术中,利用导管传递能量并进行组织消融或标测是一种常见的手段,通过在导管上设置的电极作为信号或能量传递的媒介以达到目的。例如在心脏电生理介入技术相关的器械主要包括标测导管、消融导管以及其他电生理介入装置,我们在这里统称为电生理导管,在此不做具体划分。在电生理导管中都会需要设置有金属电极作为信号或能量传递的媒介,而电极的形状和密度对电生理导管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会有很大影响。
一般情况下,电生理导管需要通过血管进入到心脏内部,所以对于导管的直径会有一定限制,且导管的直径越小,越有利于导管的通过性。导管的头部需要布置电极来到达目标位置进行治疗或标测,导管的尾部连接电源以用于向电极提供射频或脉冲、或者作为电极采集的心内电信号往设备进行传输的通道。为了保证电极能够随导管顺利穿过血管进入心脏内部,所设置的多个电极收缩于导管壁且不能超过导管的最大直径,并在进入心脏内部后,多个电极需要展开成伞状或网篮状等形式以作用于相对空间较大的心脏内部。为了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和信号采集的效率,电极在心脏内部展开后电生理导管需要具有消融面积大、电场均匀、贴靠性好、支撑性强、电极位置相对稳定、操作简便的特点。这也就需要所设置的电极在心脏内部密度更高、形状更稳定,但是考虑到导管的最大直径的限制,所设置的电极的数量、密度等也会有所限制。所以说,导管的直径的减小和增大消融的效果、效果两者存在冲突,使得电生理导管无法同时满足。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生理导管,能够在不增加导管尺寸的基础上增设更多的电极,提升使用效率和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生理导管的头部位置电极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电生理导管的电极组件与导管配合的横截面图。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电生理导管包括套接的内管2和外管1,内管2和外管1之间具有环形的容置通道11,电极组件至少部分伸入容置通道11。在电生理导管端部的位置中,套接的内管2和外管1之间所形成的环形的容置通道11能够用于容置电极组件,在内管2和外管1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内管2伸出外管1一定距离时,电极组件位于容置通道11的直径范围内,且电极组件处于贴合于内管2外壁的状态,此种情况下,电极组件的最大直径不超过外管1内壁的直径,在将电生理导管伸入血管时,有利于导管的通过性能。在端部到达心脏内部时,能够控制内管伸入外管1的距离减小,进而使得分别连接内管2和外管1之间的电极组件变形至治疗状态的结构,为了能够在此状态下保证治疗的效率和效果。故在不超过容置通道11在轴线方向的阴影范围的基础上对电极组件进行了相应的设计。
电极组件包括基体3以及连接于基体3上的至少一个电极4,多个电极4沿基体3的长度方向布置,基体3能够变形,基体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内管2和外管1。基体3至少包括多个第一基体31和多个第二基体32,在电生理导管的横截面,基体3位于容置通道11,且多个第一基体31以第一直径L1绕容置通道11周向布置,多个第二基体32以第二直径L2绕容置通道11周向布置,第二直径L2小于第一直径L1,沿径向方向,第二基体32至少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基体31之间。沿导管的轴线方向,电极组件在容置通道11的投影中,通过将基体3设置成至少两层环形结构在容置通道11的范围内布置的形式,而在容置通道11所围合成的有限的阴影面积中,增大了其阴影面积的利用率。使得此种至少两层的布置形式能够在伸入血管时被限制在容置通道11的空间范围内而不超出导管最大直径,并在伸入心脏内部后,由于多层基体3的布置结构有效的增大了电极的数量,将电极组件展开后也会使得电极之间的密度增大,有效的提高了治疗的效率和效果,缩短手术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基体3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基体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电生理导管的轴线方向,基体3的至少部分伸入容置通道11。在该第一状态(收紧状态)下,由于所设置的基体3为至少双层环形布置于容置通道11的形式,以布置双层基体为例,位于靠近内管2一层的第二基体32沿内管2的周向可以至少部分贴合于内管2的外表面,位于靠近外管1一层的第一基体31沿内管2的周向可以至少部分贴合于外管1的内壁,两层的第一基体31和第二基体32通过不同直径绕容置通道11周向布置、第一基体31和第二基体32在径向方向交错布置的形式,从而提升了对容置通道11所围合成面积的利用率,在有限的面积中能够排布更多的基体3,从而有利于基体3上设置的电极4在展开消融时能够具有更高的密度。即在第二状态(展开状态),随着内管2伸出外管1距离的减小,基体3长度方向的两端相互靠近,且基体3能够变形,使得多个第一基体31和多个第二基体32分别形成预设第一形状和预设第二形状。在形成预设第一形状和预设第二形状后,位于第一基体31和第二基体32中的电极4在展开状态下间隔布置,多个电极4之间间隔的距离相对更小,在通过电极4作用于治疗位置时,多个电极4同时作用且相邻电极对之间产生的场越靠近或产生交集的情况下能够提升电极4的作用强度,进而提高治疗的效率。
其中,沿内管2和外管1套接的配合方向,第一基体31位于第二基体32的外层,多个第一基体31和多个第二基体32分别绕容置通道11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第一基体31之间的间隙大于相邻第二基体32之间的间隙。可选的,多个第一基体31和多个第二基体32在每层中分别均匀布置。通过此种间隙且均匀布置以形成不同层的结构配合形式,在将其由第一状态转换至第二状态后,使得每层中的电极4在周向上能够均匀布置而组合形成相应的预设形状。同时在径向上位于两个第一基体31之间第二基体32的布置方式使得在第二状态下能够允许的第二预设形状的种类增多,例如第二预设形状可以位于第一预设形状所围合的形状内部,也可以存在第二预设形状中的部分从两个第一基体31之间的间隙伸出,使得第二预设形状的一部分在第一预设形状围合的范围内,另一部分在范围外,或者也可以存在第二预设形状最大变形位置与第一预设形状中的部分重合,使得第一基体31和第二基体32上设置的电极4都均匀排布于同一环形上,从而增大电极4密度和消融效率,不会造成第一基体31和第二基体32部分接触,造成其上设置的电极4之间接触连接,进而破坏治疗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电极组件安装于电生理导管前,需要将电极组件进行预定型的加工工艺而形成不同层中对应的预设形状。即将容置通道11中形成每一层多个基体3根据在第二状态所需要的形状进行预定型,以避免多层基体3在从第一状态转换至第二状态时,具有较大的不可预测性,造成每层所形成的形状差异性较大导致不同层之间的电极4之间的间隙差异性较大,造成电极分布的密度不均匀,进而影响使用效果。
而对于所设置的预设第一形状和预设第二形状,为了配合人体内治疗的位置,一般为圆形的凹陷或腔体结构,所以为了保证对周围组织同时治疗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所设置的预设第一形状和预设第二形状为多个基体3间隔且均匀排布形成的球形结构。
可选的,对于所述形成的预设第一形状和预设第二形状,为了保证在第二状态下,电极4的在周向方向上能够均匀作用于治疗位置,且能够具有较高的效率。可以将预设第一形状和预设第二形状的中最大直径所形成的平面位于同一平面A,电极4至少设置于基体3对应最大直径的位置。即预设第一形状和预设第二形状两个套接的球形结构中,沿导管的轴线方向,不同横截面下两个预设形状之间的直径存在差距,且差距的大小也会有所不同,只要最终能够满足两个预设形状中最大直径相同即可,使得两层预设形状中的基体3在该最大直径位置的平面A上能够均匀布置围成一个圆形。在第二状态,第二基体32的变形程度大于第一基体31的变形程度,以使所形成的预设第二形状的最大直径与所形成的预设第一形状的最大直径相同,第一基体31和第二基体32交错排布。电极4设置于该位置的第一基体31和第二基体32上时,使得电极4布置的密度增大,且环绕于周向的设置保证了周向上的电极4形成的场均匀,保证了均匀的消融效果,无需电极旋转即可实现一次性消融,而提高了消融效率。
而为了较好的消融效果,使得不同层基体3上最大直径设置的电极4之间均匀性更好,故在第一基体31和第二基体32交错排布的基础上,需要使得沿径向方向第二基体32位于两个第一基体31的正中间。
对于所设置的基体3可以包括金属线和绝缘层,绝缘层包覆于金属线的外壁,以使得基体3能够在具有一定的支撑稳定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并能够与电极4绝缘。或者,基体3也可以为具有变形能力的非金属非导电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沿基体3长度方向,基体3的横截面的面积之和为预设面积,且基体3的横截面包括椭圆、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在通过上述中将基体3在容置通道设置11为至少两层的结构布置形式,并且为了能够在有限的容置通道11的空间中布置多层的基体3,可以将基体3的横截面设置成多种不同形状,以充分利用基体3之间的空隙,进而能够增加在容置通道11中布置的基体3数量。例如,可以将基体3设置为椭圆结构,椭圆的较窄的宽度沿导管的径向方向布置,使得能够有空间容置更多层的基体3,以增加基体3设置的数量。或者,也可以将其设置成片状、波浪状、方形等多边形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无论将基体3制作成何种结构以配合多层基体的设置,为了保证能够设置更多的电极4,以提高消融效率,基体3的横截面积之和占容置通道11横截面积的比值大于百分之六十五。在容置通道11有限的横截面积下尽可能的多设置基体3,基体3的形状可以根据所需设置的数量以及容置通道11横截面积的基体3尺寸进行适应性设计,例如,当将基体3设置成如图2中的椭圆结构且以此种双层基体布局的情况下,基体3的横截面积之和占容置通道11横截面积的比值在百分之七十左右,能够充分利用容置通道11空间。根据不同场景下消融效率的要求不同,可以适应性调整基体3的形状,以充分利用有限空间设置更多电极,提高消融效率,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对于在基体3上所设置的电极4,电极4成环状结构套接于不同层的基体3上,而对于所设置的环状结构,可以为根据基体3横截面形状相适应的环形,也可以为了节约成本,直接套接圆环的电极4,只要保证环形电极4的横截面积满足要求,以保证消融效果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当将电极4设置为与基体3横截面形状相适应形状的环形结构时,基体3为了实现多层布置,对于基体3来说,其在绕导管周向布置的周向方向上,基体3在周向的长度大于径向方向的宽度,形成椭圆形结构,有利于提升电极4消融的作用面积,增大消融的效率。所以对设置于基体3的电极4来说,设置成非圆形结构效果更佳。
而在将多个电极4布置于不同层的基体3上时,除了在不同层之间围合的最大直径位置处设置电极4以使电极4在轴向的横截面中围成一个均匀排布的环形结构之外,电极4也可以设置于基体3的其他位置。例如可以将电极4设置于位于最外层围合的基体3中相对最大直径位置更靠近导管端部的位置,以提升电极4的消融面积,或者也可以将电极4设置于其他位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为了能够使得电极4能够产生消融效果,电极4通过导线电连接至导管尾端的电源,以通过电源向电极提供能量。可以知道的是,每相邻的两个电极4可以作为一个电极对使用,一个电极对即为通过电源将一者赋予正电极,另一者赋予负电极,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作用形成场,进而实现对场范围内的人体部位进行消融,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可选的,基体3还可以包括第三基体,沿内管2和外管1套接的配合方向,第三基体位于第二基体32的内层,多个第三基体以第三直径绕容置通道间隔布置,相邻第二基体32之间的间隙大于相邻第三基体之间的间隙。即在上述所描述的布置两层的基础上设置第三层,甚至更多层,基体在容置通道11的多层布置形式与基体3的形状相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只要最终能够满足所布置的基体3的面积之和占容置通道11横截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五以上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内管2伸出外管1的一端设有连接部件6,连接部件6包括沿轴向顺序排布的第一连接部62和第二连接部61,第一连接部62位于第二连接部61远离外管1的一侧,第一连接部62和第二连接部61之间具有预设距离M,第一基体31的端部与第一连接部62固定连接,第二基体32的端部与第二连接部61固定连接。在将电极组件分别连接于内管2和外管1时,基体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内管2和外管1,使得在第一状态下,内管2伸出外管1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基体3大部分伸出外管1,仅端部伸入与外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基体3的另一端中,位于内层的第二基体32与第二连接部61固定连接,位于外层的第一基体31与第一连接部62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基体31可变形的长度大于第二基体32变形的长度,基体3的延伸方向与导管的轴线方向平行。在将第一状态转换至第二状态时,随着内管2伸出外管1的第一距离的减小,使得第一基体31和第二基体32随之弯曲变形,至内管2伸出外管2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时,达到第二状态,在此状态下,由于第一基体31和第二基体32在安装于导管前已经进行了预处理,使得第一基体31和第二基体32沿预处理的形状弯曲,而形成相应的预设第一形状和预设第二形状。
可选的,对于所设置的预设距离M,可以根据所设置的预设形状进行适应性调整,预设距离M的设置限定了在第二状态所能够形成的预设形状的大小以及具体形状的外形,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而对于所设置的不同层的预设形状,由于基体3连接内管2的一端的连接点之间存在预设距离M,所以在形成预设形状时,套接的不同层所形成的预设形状沿导管的轴向方向并不一定是对称的。例如,为了使得不同层最大直径位置设置的电极4在同一平面A的环形中,可以将最外层的基体3在预设加工时设置成对称弯曲的形式,使得最大直径位于基体3的中间。在此基础上,位于内层的基体3,可以以最外层的预设形状为基准,来预定型内层基体3弯曲的形状,从而使得不同层最大直径设置的电极4处于同一平面A,并均匀布置于同一环形中。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布置多层的基体3固定连接于外管1的内壁时,可以通过焊接的形式将内层和外层的基体3均焊接在外管1内壁上,且由于每层之间的基体3缝隙很小甚至在第一状态下有可能存在贴合的情况,所以在将基体3端部连接于外管1的内壁时,可以直接通过焊接固定,而无需额外的连接件辅助来实现。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多层的基体3在外管1的内壁上具体的固定方式并不限于焊接,例如也可以为粘接、卡扣连接等形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随着预设距离M的增大,第二基体32的变形程度增加。为了能够满足不同层最大直径相同且位于同一平面A的设置需求,不同层设置基体3长度不同的情况下,预设距离M越大,代表内层的基体3长度越短,需要弯曲的变形程度越大才能够达到要求。这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做的适应性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电生理导管还包括调节部5,调节部5将内管2和外管1连接,用于带动内管2相对外管1在轴线方向的运动,以使基体3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具体的,调节部5设置于电生理导管的尾部,调节部5包括按钮以及将内管2和外管1滑动连接的滑动组件,推动按钮能够带动滑动组件产生配合运动,以带动内管2相对外管1沿轴向运动。通过所设置的调节部5能够控制内管2沿轴线方向上相对外管1运动,进而带动电生理导管的端部设置的电极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
可选的,对于所设置的按钮,也可以电连接于电源,能够通过电源自动控制按钮开关,以控制电极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接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具有环形的容置通道,电极组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容置通道,所述电极组件包括:
多个基体,所述基体能够变形,所述基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所述基体至少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在所述电生理导管的横截面,所述基体位于所述容置通道,多个所述第一基体以第一直径绕所述容置通道周向布置,多个所述第二基体以第二直径绕所述容置通道周向布置,所述第二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直径,沿径向方向,所述第二基体至少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基体之间;
至少一个电极,连接于所述基体,多个所述电极沿所述基体的长度方向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套接的配合方向,所述第一基体位于所述第二基体的外层,
多个所述第一基体和多个所述第二基体分别绕所述容置通道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所述第一基体之间的间隙大于相邻所述第二基体之间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基体长度方向,所述基体的横截面的面积之和为预设面积,且所述基体的横截面包括椭圆、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横截面积之和占所述容置通道横截面积的比值大于百分之六十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还包括第三基体,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套接的配合方向,所述第三基体位于所述第二基体的内层,多个所述第三基体以第三直径绕所述容置通道间隔布置,相邻所述第二基体之间的间隙大于相邻所述第三基体之间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基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电生理导管的轴线方向,所述基体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容置通道;
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基体长度方向的两端相互靠近,且所述基体能够变形,使得多个所述第一基体和多个所述第二基体分别形成预设第一形状和预设第二形状,且所述预设第一形状和所述预设第二形状的中最大直径所形成的平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电极至少设置于所述基体对应最大直径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二基体的变形程度大于所述第一基体的变形程度,以使所形成的所述预设第二形状的最大直径与所形成的所述预设第一形状的最大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交错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伸出所述外管的一端设有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沿轴向顺序排布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外管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所述第一基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基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随着所述预设距离的增大,所述第二基体的变形程度增加。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生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生理导管还包括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将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内管相对所述外管在轴线方向的运动,以使所述基体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转换。
CN202111594268.9A 2021-12-23 2021-12-23 电生理导管 Pending CN1163272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4268.9A CN116327208A (zh) 2021-12-23 2021-12-23 电生理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4268.9A CN116327208A (zh) 2021-12-23 2021-12-23 电生理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7208A true CN116327208A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74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94268.9A Pending CN116327208A (zh) 2021-12-23 2021-12-23 电生理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272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42926B2 (ja) 改善されたトルク伝達性能を備えmriによる加熱を低減した単線コイルからなるコンダクタアセンブリを含む医療器具リード
JP6194373B2 (ja) マルチ電極アレイ・カテーテル用バスケット
US8538553B2 (en) MRI compatible implantable lead
EP0837655B1 (en) Catheter with a spirally wound flat ribbon electrode
WO2020026217A1 (ja) 医療デバイス
WO2022171149A1 (zh) 消融装置
CN114917021B (zh) 电生理导管
WO2023138275A1 (zh) 消融装置
AU2022254861B2 (en) Pulsed field ab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13633346A (zh) 一种电极装置及冲击波发生系统
CN112869825A (zh) 一种用于产生震波的电极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3576655A (zh) 高耐压消融导管
CN116327208A (zh) 电生理导管
EP3295883B1 (en) Corrugat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atheter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16392200A (zh) 冲击波电极组件、球囊导管及医疗设备
EP4140429A1 (en) Basket catheter with porous sheath
WO2023280822A1 (en) Pulsed field ab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216124518U (zh) 一种用于产生震波的径向电极装置
CN219422948U (zh) 医疗导管及医疗系统
US11896298B2 (en) Pulsed field ab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JP2020025731A (ja) 医療デバイス
CN216090750U (zh) 高耐压消融导管
WO2024075034A1 (en) Pulsed field ab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17653316A (zh) 医疗导管及医疗系统
CN115837115A (zh) 冲击波球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