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2570A - 用于人工晶状体的注射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人工晶状体的注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2570A
CN116322570A CN202080106149.1A CN202080106149A CN116322570A CN 116322570 A CN116322570 A CN 116322570A CN 202080106149 A CN202080106149 A CN 202080106149A CN 116322570 A CN116322570 A CN 116322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ody
actuating
injector
spring arm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61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拜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talmopro LLC
Original Assignee
Optalmopro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talmopro LLC filed Critical Optalmopro LLC
Publication of CN116322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25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1662Instruments for inserting intraocular lenses into the eye
    • A61F2/1672Instruments for inserting intraocular lenses into the eye with a two-stage plunger, e.g. rotatable and pushable or rotatable at different spee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注射器(1),注射器具有基体(10),长形地构造的操纵元件(11)从后侧局部地伸入基体中并且沿着操纵轴线(12)可动地被引导,可选择性地借助于沿着操纵轴线(12)的推送操纵(P)或者借助于绕操纵轴线(12)的旋拧操纵(S)产生操纵元件(11)向基体(10)中的运动,操纵元件(11)至少在一个区段上具有外螺纹(13)。根据本发明,在基体(10)处布置有至少一个弹簧臂(14),弹簧臂在面向外螺纹(13)的内部面上具有螺纹接合结构(15),其中,调整元件(16)以可绕操纵轴线(12)转动或者可沿着操纵轴线(12)移动的方式布置在基体(10)处,其中,调整元件(16)具有至少一个弹簧臂(14),弹簧臂在面向外螺纹(13)的内部面上具有螺纹接合结构(15),其中,在基体(10)处构造有内表面(17),内表面与在弹簧臂(14)处的外部面(18)形成作用接触,其中,内表面(17)和/或外部面(18)构造成以相对于操纵轴线(12)成角度(α)的方式倾斜,或者,内表面(17)在绕操纵轴线(12)的周向上至少局部地具有变化的内半径(Ri),从而调整元件(16)的转动或移动可产生弹簧臂(14)向着操纵轴线(12)和远离操纵轴线(12)的弹性变形,从而可选择性地使螺纹接合结构(15)与外螺纹(13)接合或脱开接合。

Description

用于人工晶状体的注射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人或动物的眼睛中的注射器,该注射器具有基体,长形地构造的操纵元件从后侧局部地伸入该基体中并且沿着操纵轴线可动地被引导,并且其中,可选择性地借助于沿着操纵轴线的推送操纵或者借助于绕操纵轴线的旋拧操纵产生操纵元件到基体中的运动,并且其中,操纵元件至少在一个区段上具有外螺纹。
背景技术
用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人或动物的眼中的注射器是充分已知的。为此,人工晶状体可以在即将被置入眼中之前或者可以通过具有内置的人工晶状体的晶状体盒被引入注射器中,以用于在随后添加粘弹性物质/粘弹性材料之后将人工晶状体从前侧的推出喷嘴中推送到眼睛的后眼室中。推出喷嘴形成注射器的晶状体引导件的开放端部,晶体引导件布置在基体的前侧处。
在基体中活塞以可沿着操纵轴线运动的方式被引导,并且在操纵元件被推送并且由此传递到活塞上时,在操纵轴线上以彼此前后布置的方式与操纵元件相连接的活塞向着推出喷嘴的方向与人工晶状体接触并且通过推出喷嘴推出人工晶状体。
为了在注射器的基体之内以可控的方式使活塞运动并且进一步向前朝推出喷嘴的方向也使活塞通过晶状体引导件运动,设置操纵元件,操纵元件如此伸入基体中,使得在沿着操纵轴线前推操纵元件时活塞才接触人工晶状体并且在进一步的进程中可以与人工晶状体一起向推出喷嘴的方向运动,直至人工晶状体被推到后眼室中。
更新的结构形式的注射器用作一次性注射器,并且在一次性使用并且推送预先插入的人工晶状体之后即被丢弃。注射器的这种系统普遍称为预加料(Pre-Load)系统。
在此,通常由使用者、即通过眼科医生手动地将操纵元件推入在基体中的后部的孔中。在此,已知这样的注射器,即,该注射器可在两种运行模式之间切换,并且注射器在第一运行模式中实现单纯的推送运动,该推送运动手动地被引入操纵元件中,并且注射器在第二运行模式中实现用于推出人工晶状体的转动运动,该转动运动被引入同一操纵元件中,以由此使操纵元件沿着操纵轴线运动。就此而言,新型结构形式的注射器能够不仅实现推送操纵而且实现旋拧操纵,为此在注射器处设置用于在运行模式之间切换的相应装置。
例如,EP 3 476 375 A1公开了一种用于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注射器的设计方案,并且,或者操纵元件可以通过直接在后侧推动而移入基体中,或者操纵调整元件,将旋拧运动引入调整元件中,其中,调整元件具有与操纵元件的外螺纹的直接螺纹连接。也就是说,如果操纵元件手动地被压入基体中,则调整元件自由转动。因此,如果选择性地通过从后侧按压到操纵元件上或者通过转动调整元件将操纵元件推入基体中,则操纵元件可以以与活塞接触的方式将人工晶状体在前侧从推出喷嘴中推出。为了实现这种工作原理,调整元件必须具有与操纵元件的直接螺纹连接。
WO 2019/195951 A1公开了用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人或动物的眼睛中的注射器的另一设计方案,该注射器具有基体,长形地构造的操纵元件从后侧局部地伸入该基体中并且沿着操纵轴线可动地被引导,并且其中,可选择性地借助于操纵元件沿着操纵轴线的推送操纵或者借助于操纵元件绕操纵轴线的旋拧操纵产生操纵元件到基体中的运动,为此,操纵元件至少在一个区段上具有外螺纹。为了在操纵元件的推送操纵和旋拧操纵之间切换,设置两个相对的、可收拢和展开的翼状把手,其中,通过翼状元件的展开位置,可以使运行模式切换成推送操纵,并且在翼状元件的收拢位置中,可以使运行模式切换成旋拧操纵。
在推送操纵的运行模式中,在此可收拢和展开的翼状把手可以用作手指握把,从而眼科医生可以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在翼状把手处抓住注射器,以最终利用拇指在后侧将操纵元件推入基体中。如果翼状把手收拢,可以通过将基体握持在眼科医生的第一只手中并且用眼科医生的第二只手拧入操纵元件,从而将操纵元件旋拧到基体中。
通常通过辅助人员对注射器或者用以推送操纵或者用以旋拧操纵的调整,从而紧接着眼科医生通过以下方式使用具有预调整的运行模式的注射器,即,将在前部的晶状体引导件处的推出喷嘴插入眼球中,并且紧接着对操纵元件进行操纵,直至人工晶状体已经被推入后眼室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用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人眼睛中的注射器,其中,注射器应具有在用于推出人工晶状体的操纵元件的推送操纵和旋拧操纵之间尽可能简单的切换性。尤其是,应实现在推送操纵和旋拧操纵之间的运行模式的切换,使得以其它方面相同的方式使用注射器,然而其中,应可直接在使用注射器之前调整在推送操纵和旋拧操纵之间的切换。
从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注射器出发,结合特征部分的特征实现该目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
本发明包括这样的技术教导,即,在基体处以可绕操纵轴线转动或可沿着操纵轴线移动的方式布置调整元件,其中,调整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弹簧臂,该弹簧臂在面向外螺纹的内部面上具有螺纹接合结构,其中,在基体处构造有内表面,该内表面与在弹簧臂处的外部面一起形成作用接触/有效接触,其中,内表面和/或外部面构造成以相对于操纵轴线成角度的方式倾斜,或者其中,内表面在绕操纵轴线的周向上至少局部地具有变化的内半径,从而调整元件的转动或移动可产生弹簧臂朝向操纵轴线和远离操纵轴线的弹性变形,从而可选择性地使螺纹接合结构与外螺纹接合或脱开接合。
本发明的核心想法是,在注射器的壳体处设置调整元件,调整元件可以手动地在两个调整位置之间转动或移动,并且在调整元件的第一调整位置中,产生在弹簧臂处的螺纹接合结构接合到操纵元件的外螺纹中,用以旋拧操纵,并且在调整元件的第二调整位置中,使在弹簧臂处的螺纹接合结构从操纵元件的外螺纹中脱开接合,从而最终调整注射器的推送操纵。
即,如果使调整元件转动或移动到第二调整位置中,则该弹簧臂或者多个弹簧臂、尤其是两个相对的弹簧臂可以自身相对于操纵轴线再次弹性地向外弹开,从而螺纹接合结构释放操纵元件的外螺纹。根据本发明,在基体处的内表面和弹簧臂之间的作用连接通过这样的作用接触产生,即,该作用接触构造成,当调整元件在基体处轴向地或旋转地移位时,产生在调整元件处的弹簧臂的运动,弹簧臂的运动相对于操纵轴线在径向方向上进行,即,弹簧臂可以向着操纵轴线并且进而向着操纵元件的外螺纹运动并且可以再次远离外螺纹运动。
在此,轴向方向表示在操纵轴线上延伸的方向,并且径向方向表示垂直于操纵轴线的方向。就此而言,在这种意义上,轴向和径向的方向彼此垂直。
为了通过调整元件的运动在弹簧臂中产生运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参与作用接触的面,即,或者在基体中或者在基体处的内表面和/或在弹簧臂处的外部面具有斜面,该斜面与操纵轴线的走向具有角度。在此,可以在操纵轴线与位于参与的面、即位于内表面和/或外部面中的如下矢量之间获得该角度,其中,该矢量伸延穿过在内表面和外部面之间的接触点或接触线并且具有大于0°并小于90°的角度值。当然,调整元件的内表面和/或弹簧臂的外部面也可以拱曲或者以其它方式设计成不同于平面,但在此与根据本发明的以成角度的方式形成作用接触的想法没有偏差。
参与面的斜面可以构造在基体处的内表面中,而弹簧臂的外部面构造成直地伸延,也就是说在伸延方向上以无角度倾斜的方式例如平行于操纵轴线伸延。以相同的效果,弹簧臂的外部面也可以实施成相对于操纵轴线成角度,而内表面构造成直地且平行于操纵轴线伸延、尤其是柱形地围绕操纵轴线伸延,此时,弹簧臂的倾斜的外部面例如抵靠在内表面中的棱边处,并且因此在轴向移动时同样引起径向的弹性运动。
当然,根据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基体和弹簧臂之间尤其好地起到作用的条件是,不仅内表面而且外部面都具有斜面或拱曲,两者的斜面或拱曲尤其是分别相对于操纵轴线包夹相同的角度。但在内表面和外部面的每种设计方案的情况中都产生相对于操纵轴线成角度地倾斜的作用接触。调整元件不必实施成一件式,并且调整元件也可以是多件式的,同样基体也可以实施成一件式或多件式。就此而言,内表面例如也可以构造在环形体之内,环形体仅仅布置或固定在基体的内部通道中,其中,在此在本发明的思想中,环形体仍然是基体的一部分。由此,当基体实施成多件式时,内表面也构造在基体处,并且内表面不是直接构造在基体的主体部分处而是例如构造在附加元件等处。
在本发明的思想中,调整元件例如也具有弹簧元件,此时弹簧元件不是与调整元件的体部实施成一件式和/或材料一致的,而是仅仅布置在调整元件处,或与调整元件可动地相连接或作用连接,但是例如可分离。
例如,调整元件实施成滑动元件并且可动地布置在基体中或基体处。同样或者备选地,调整元件可以实施成环形的或套筒形的,并且在部分周部或整个周部上包围操纵元件并且可在基体处移动或转动。
内表面在基体处布置成,使得在以滑动元件的形式的调整元件相对于基体轴向移动并且由此也使在至少一个布置在调整元件处的弹簧臂相对于基体轴向移动时,也发生弹簧臂相对于内表面的移动。因此,就此而言也可以在如下的滑动元件处使用以相对于操纵轴线成角度的方式的作用接触的原理,即,该滑动元件不必被转动并且例如可以在在壳体中或壳体处的仅仅一个周部位置处移动。但在优选的情况中,调整元件实施成环形的或套筒形的,并且操纵元件在部分周部或整个周部都被调整元件包围。
更加有利地,至少参与作用接触的面可以具有覆层,该覆层使这些面尤其适宜地在彼此上滑动,即从而内表面和/或外部面具有覆层。
有利地,基体具有容纳区段,该容纳区段具有通道,操纵元件延伸穿过该通道,并且其中,调整元件以可沿着操纵轴线轴向运动和/或可绕操纵轴线转动运动的方式容纳在容纳区段处或容纳区段上。尤其是当容纳区段构造成套筒形的时,调整元件也可以被引入容纳区段的内侧中,其中,必须保证为使用者保留有对外部面的手动可调节性。尤其有利地,调整元件可以具有套筒形区段,套筒形区段以可转动或可移动的方式在外侧安装在容纳区段上,并且一个或多个弹簧臂包围容纳区段的敞开端部并且伸入容纳区段的内侧中,尤其是伸入到如下程度,使得一个弹簧臂的端部或多个弹簧臂的端部伸入到操纵元件与基体中的内表面之间的环形间隙中。
有利地,内表面在基体处构造成,使得内表面位于基体的容纳区段的内侧。由此得到有利的几何结构,这是因为弹簧臂不必实施得过长。但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为了与一个或多个弹簧臂相互作用也可以将内表面布置在基体中更靠近注射器前侧的空腔中的内侧处。
由此,至少一个弹簧臂在调整元件处布置成,使得弹簧臂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操纵元件与基体中的内表面之间和/或延伸到容纳区段中。
根据第一可行的实施方式,内表面至少部分地在基体中形成内锥形部。在此,通过调整元件以及进而至少一个弹簧臂沿着操纵轴线的轴向移动产生至少一个弹簧臂径向靠近彼此的作用以及弹簧臂的径向指向外的弹性回弹作用,其中,调整元件的轴向移动例如可以借助于调整元件在容纳区段上的转动运动产生。就此而言,在内锥形部中弹簧臂随着调整元件围绕操纵轴线的转动一起转动,但是这与弹簧臂的径向运动的功能不冲突。
根据可行的第二实施方式,在基体中绕操纵轴线的周部区段上构造有具有在周向上变化的内半径的内表面,其中,该周部区段在具有360°的圆周角的周部上延伸、或者在180°的圆周角上延伸、或者在120°的圆周角上延伸、或者在90°的圆周角上延伸。相应于周部区段的数量有利的是,为每个周部区段分配一个弹簧臂。即尤其是规定,在调整元件处布置至少一个弹簧臂、两个相对的弹簧臂、三个弹簧臂、四个或更多的弹簧臂。
通过具有在周向上、也就是说在周部上变化的内半径的内表面,在调整元件转动到第一调整位置中时,如果在该部位处内半径较小,则将至少一个弹簧臂径向地向内压,从而螺纹接合结构与外螺纹接合。为此,弹簧臂的外部面、尤其是在位于内部的螺纹接合结构背面的外部面与在基体中的内表面接触,并且为此内表面在一定程度上围绕弹簧臂收缩,这是因为弹簧臂随着调整元件在内表面之内的转动一起转动并且与内表面的不同周部位置接触,因此也与不同的内半径接触。在相反的转动方向上转动回来时,弹簧臂再次与内表面的较大的内半径接触,从而一个或多个弹簧臂自动地且弹性地再次向外弹回。此时,弹簧臂随着调整元件的转动一起转动,从而在调整元件转动时,弹簧臂同样在基体处的内表面的区域中绕操纵轴线转动。在此,弹簧臂也可仅仅间接地布置在调整元件处。
调整元件尤其是实施成无螺纹的。以这种方式,注射器可以通过以旋转环或旋转圈的形式的简单调整元件在推送操纵和旋拧操纵的运行模式之间切换,而在注射器的外侧处不必使元件翻转并且由此不必改变操作方式。可以为调整元件标记上例如“Push推”和“Screw旋转”的文字,并且可以在调整元件上施加箭头,从而使用者不难并且直接看到需要在哪个方向上绕操纵轴线转动布置在基体处的调整元件,以选择性地激活推送操纵或旋拧操纵。在根据本发明的可行的设计方案的范围内,在内表面的区域中在弹簧臂和壳体之间的接触不必须为直接接触,并且也可以在其之间布置也能实现在本发明的意义上的传力接触的元件。
在容纳区段和调整元件之间有利地构造至少一个槽和销,其中,销在槽中被引导。优选地,例如在容纳区段的外周部中引入至少一个槽,其中,在调整元件中在内侧构造至少一个销,该销在槽中被引导。尤其是,调整元件可以借助于螺纹连接布置在容纳区段上,从而通过调整元件绕操纵轴线的转动使调整元件进行沿着操纵轴线的运动。
如果根据可行的第二实施方式内表面具有设有变化的内半径的周部区段,则优选地,至少一个槽在一个轴向位置处围绕操纵轴线仅环绕地构造在容纳区段和调整元件之间,这是因为在该变型方案中,调整元件以及由此至少一个弹簧臂不必轴向地沿着操纵轴线移动而是仅仅需要围绕该操纵轴线转动。
如果调整元件实施成环形的或套筒形的,调整元件不必须地但优选地在基体处布置成,使得环形的或套筒形的调整元件的旋转轴线与操纵轴线重合。
在此,通过可转动的调整元件操作注射器通常比使滑动元件在两个卡锁位置之间轴向移动更简单并且对于操作来说更舒适,其中,但也可设想,设计成环形或套筒形的调整元件同样可沿着操纵轴线在基体处移动,即,调整元件可以在两个卡锁位置之间移动。
最终,对于可行的第一实施方式规定,在布置在基体处的方案中,调整元件具有移动-转动-运动性,从中实现最为优选的变型方案,即,,调整元件在转动情况下可以通过在调整元件与基体之间的螺纹式引导在基体处轴向移动。如果手动地转动调整元件,并且通过相应的螺纹式引导实现在调整元件与基体之间的作用连接,则以这种方式可以非常舒适地实现调整元件沿着操纵轴线的轴向移动。
也可设想,调整元件以可在固定的轴向位置转动的方式布置在基体处,并且尽管如此仍使用内锥形部形式的内表面。实现这种设计方案的条件是,为了使一个或多个弹簧臂轴向移动,至少一个弹簧臂在调整元件处的布置方案解耦地实施,使得与在圆珠笔中相似地(在前部分或后部分转动时笔芯可以回缩或伸出),由于调整元件在调整元件转动时使弹簧臂例如同样通过自己的滑槽等轴向运动。在此,这种作用连接也包括在至少一个弹簧臂在调整元件处的布置方案中。
最终,基体可以具有翼状把手,其中,容纳区段作为突出部联接在翼状把手后侧。仅仅优选地但非限制性地,容纳区段、翼状把手和其它、剩下的基体可以设计成一件式且材料一致,并且尤其是以压铸制成。
此外有利的是,注射器具有用于晶状体盒的容纳件,其中,人工晶状体被引入晶状体盒中,并且其中,具有人工晶状体的晶状体盒可装入容纳件中。这种类型的注射器尤其是可以多次使用,只要注射器可重新消毒。但可装载晶状体盒的注射器也可以实施成一次性使用型。
注射器也可以实施成所谓的预装料系统(Pre-Load-System),根据该预装料系统,注射器具有构造在基体中和/或构造在布置在基体前侧处的晶状体引导件中的容纳腔,在制造时人工晶状体已经被放入容纳腔中,从而具有内置的人工晶状体的注射器形成可单独操作和可销售的单元。就此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注射器可以用作预装料系统或晶状体盒系统。
最终,在基体中容纳活塞,有利地,可利用操纵元件通过转动传递器使活塞轴向移动。尤其是当切换成注射器的旋拧操纵时,操纵元件必须进行转动运动,同时活塞仅仅进行沿着操纵轴线的直线运动而此时自身不在操纵轴线上转动。
有利地,基体与容纳区段并且与翼状把手构造成一体并且由仅仅一个塑料体构成,其中,在前侧布置在基体处的晶状体引导件构造成具有用于输出人工晶状体的、顶端侧的输出喷嘴,并且尤其是可分离地布置在基体处。
附图说明
接下来根据附图与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的阐述一起详细示出其它改善本发明的措施。其中:
图1示出了用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人或动物的眼睛中的注射器的立体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注射器的重要组件的分解图,
图3示出了在其基体中具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内表面的注射器的横截面图,该内表面形成内锥形部;
图4示出了在其基体中具有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内表面的注射器的横截面图,该内表面围绕操纵轴线具有在周向上变化的内半径;
图5示出了注射器的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内表面的区域中的横截面图,该内表面具有在其绕操纵轴线的周部上可变的内半径,并且其中,所示出的弹簧臂未接合到操纵元件的外螺纹中;以及
图6示出了注射器的在根据图5的内表面的区域中的横截面图,其中,所示出的弹簧臂接合到操纵元件的外螺纹中。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注射器1的立体图,注射器用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人或动物的眼睛的后眼室中。注射器1具有基体10作为重要的结构构件,并且具有端侧的手柄32的、长形地构造的操纵元件11在后侧被部分地插入基体10中。操纵元件11在其主要长度上具有设有外螺纹13的区段,并且操纵元件11在后侧部分地被插入基体10中,使得手柄32构造在操纵元件11的自由端部处。
在基体10的前侧处布置晶状体引导件30,在晶状体引导件中以未详细示出的方式容纳人工晶状体。基体10的主要组件例如是柱形的,或者设计成在操作方面符合人手的人机工程学,并且基体具有长形的延伸,并且具有基体10、具有前侧的晶状体引导件30以及在后侧被插入的操纵元件11的注射器1纵向地沿着操纵轴线12延伸。在此,操纵轴线12同时形成用于选择性地可移动或可转动的操纵元件11的推动轴线和旋转轴线。
为了改善操作,在基体10的后部上存在翼状把手23,从而可以通过翼状把手23将注射器1拿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同时当设定了推送操纵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拇指在后侧按压到手柄32上。
在翼状把手23后侧联接着根据本发明的调整元件16,调整元件以可围绕操纵轴线12转动或可沿着操纵轴线12移动的方式容纳在基体10处,并且调整元件16具有通道,操纵元件11延伸穿过该通道。在此,调整元件16如此设置在基体10处,使得调整元件不通过螺纹连接与操纵元件11共同作用。
在晶状体引导件30处示出了输入开口33,在使用注射器1之前可以通过输入开口注入粘弹性物质。随后,粘弹性物质湿润位于内部的人工晶状体以及尤其是在晶状体引导件30中的内腔,以使得有利于人工晶状体的推出过程或者实现无损坏地推出人工晶状体。最终,通过推出喷嘴31在晶状体引导件30的自由顶端处进行人工晶状体的推出。
注射器1利用调整元件16具有可以通过调整元件在推送操纵与旋拧操纵之间切换以使用注射器1的手段。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为了在推送操纵和旋拧操纵之间切换,调整元件16以可绕操纵轴线12转动的方式构造在基体10处,其中,在其它附图中详细示出了调整元件16与操纵元件11的相互作用。根据以下实施例,调整元件16也可以在不转动的情况下轴向地沿着操纵轴线12移动,以实现在推送操纵和旋拧操纵之间的同样的切换效果。
图2以分解图示出了注射器1的对于本发明来说不是唯一的、但优选的实施例,在该分解图中示例性地示出了注射器1的主要组件,其中,存在注射器1的其它组件,这些组件未示出,这是因为对于阐述本发明来说这些组件不是必须的,但其也应是根据本发明的注射器1的组件,从而附图不应理解成排除了这些组件,这些组件尤其是理解成用于影响人工晶状体的器件。
图示分开地示出了基体10,并且与操纵轴线12对齐地示出的第一晶状体引导件30实施成具有容纳腔27,在容纳腔中装入人工晶状体26(基于触觉之一可见),并且在下侧示出的备选可用的第二晶状体引导件30形成对应于第一晶状体引导件30备选设计方案并且具有用于容纳晶状体盒25的容纳件24,单独示出的人工晶状体26被装入晶状体盒中。如果人工晶状体26被装入晶状体盒25中并且随后将晶状体盒25放入容纳件24中,人工晶状体26可以通过活塞28在前侧从推出喷嘴31中被推送到人或动物的眼睛的后眼室中。如果注射器1实施成预装料系统,可以使用在上侧示出的具有容纳腔27的晶状体引导件30,为了将预装料系统作为已经具有人工晶状体的现成单元商业化地提供,在制造时已经将人工晶状体26装入该容纳腔27中。
为了推出人工晶状体26,活塞28实施沿着操纵轴线12的直线运动,并且在旋拧操纵S的运行模式中,将操纵元件11旋入基体10中,因此转动传递器29用于使操纵元件11的旋转运动不传递到活塞25上。
如果不使用具有直接容纳在容纳腔27中的人工晶体管26的晶状体引导件30,备选地可以使用配备有容纳件24的晶状体引导件30,在该容纳件中可装入晶状体盒25,晶状体盒具有内置的人工晶状体26。在此,晶状体引导件30与容纳腔27一起形成预装料系统,根据该预装料系统,具有已经在工厂中就装入人工晶状体26的注射器1可被售卖。备选地,也可以提供不带预装入人工晶状体26的注射器1,为此,晶状体引导件30具有容纳件24,在即将使用注射器1之前,才能将具有人工晶状体26的晶状体盒25装入该容纳件中,这称为所谓的晶状体盒系统。除了设置在晶状体引导件30中之外,备选地,用于容纳晶状体盒的容纳件24和/或用于直接容纳人工晶状体26的容纳腔27也可以设置在基体10中,或者当晶状体引导件30已经布置在基体10处时,容纳件24或容纳腔27构造在晶状体引导件30与基体10之间的空间区域中。
在翼状把手23之后,基体10以成型部的方式具有容纳区段20,调整元件16以可围绕操纵轴线12转动和/或可轴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容纳区段上。在此,容纳区段20的外表面具有槽21,该槽在容纳区段20上螺旋形地被引入容纳区段中,从而在调整元件16绕操纵轴线12转动时调整元件16同时进行沿着操纵轴线12的运动。在槽21的端部区段处可以引入卡锁件34,并且如果使调整元件16转动到相应的终点位置中,为使用者给出触觉反馈,并且调整元件16自动地保持在终点位置中,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旋拧操纵时必须通过弹簧臂14将轴向力引入到调整元件16中。为了与槽21作用连接,在调整元件16中在内侧引入销,该销接合到槽21中并且仅仅在所示出的附图中未示出。
容纳区段20实施成套筒形的并且尤其是在翼状把手23后侧与基体10一体地相连接,并且容纳区段20形成基体10的组成部分。
在容纳区段20之内构造围绕操纵轴线12的内表面17,根据所示出的实施例,内表面形成内锥形部19,内锥形部具有朝向容纳区段20的敞开侧的方向变大的直径。并示出了,内表面17构造成在基体10的内侧处的表面。但由于基体10也可以构造成多件式,内表面17也可以实施在例如以可插入的环的形式的单个部件处,在本发明的思想中,该单个部件仍然属于基体10并且形成基体的组成部分。
在调整元件16处布置多个弹簧臂14,可以通过弹性变形使弹簧臂向着操纵轴线12的方向向内运动,或者自动地远离操纵轴线12再次向外弹性地运动。在弹簧臂14布置成未被力加载时,弹簧臂相对彼此且相对于操纵轴线12具有距离,由于该距离,在操纵元件11上的外螺纹13可以居中地在弹簧臂14之间自由地轴向运动。因此,注射器1的交付状态应设置在调整元件16的如下位置中,即,在该位置中,调整元件处于针对推送操纵P的调整位置中,从而弹簧臂14不会持续地受到力加载,因而能在较长的储存时间上保持其回弹作用。
通过调整元件16沿着操纵轴线12的轴向移动,产生弹簧臂14朝向中心的操纵轴线12的方向的弹性的弹簧运动。尤其是当调整元件16朝向翼状把手23移动(其优选地通过转动产生)时,通过槽21的引导引起调整元件16沿着操纵轴线12朝向翼状把手23的方向移动。当调整元件16朝向翼状把手23的方向移动时,通过弹簧臂14的外部面18与在基体10中的锥形内表面17接触,弹簧臂14弹性地向内压向操纵轴线12的方向,从而在弹簧臂14的内侧上的螺纹接合结构15(在此仅仅间接地以虚线示出)可以与操纵元件11的外螺纹13接合,以便随后将注射器1设定成用于旋拧操纵S。
如果在调整元件16远离翼状把手23地轴向移动(尤其是由于返回转动)时,通过弹簧臂14的外部面18在内表面17的较大直径的区域中与内表面接触,弹簧臂14再次径向地向外弹开,则可以设定注射器1的推送操纵P,这是因为弹簧臂14不再与操纵元件11的外螺纹13接合。
图3示出了注射器1的第一实施例的横截面图。示出了具有翼状把手23的基体10,并且在翼状把手23后侧存在容纳区段20,容纳区段与基体10构造成一体并且与基体10共同地沿着操纵轴线12延伸。调整元件16容纳在容纳区段20上,并且在后侧,具有外螺纹13的操纵元件11部分地被插入基体10中。
在容纳区段20的外表面中引入槽21,并且在调整元件16的内侧存在销22,该销伸入槽21中并且在槽中被引导。如果根据所示出的转动方向箭头转动调整元件16,调整元件可以沿着操纵轴线12轴向移动,如通过双向箭头指出的那样。即,如果在围绕操纵轴线12的第一转动方向上转动调整元件16,则通过调整元件16沿着操纵轴线12向左移动,调整元件16例如接近翼状把手23。如果在相反的方向上转动调整元件16,则与翼状把手23的距离再次变大,并且调整元件16沿着操纵轴线12向右移动。
在调整元件16内侧形成有弹簧臂14,弹簧臂以特别的方式与基体10相互作用。在容纳区段20之内,在基体10处设计有内表面17,该内表面尤其是旋转对称地围绕操纵轴线12延伸。内表面17设计成,通过内表面17形成内锥形部19。由此,内锥形部19在容纳区段20之内设计成,使得该锥形朝向容纳区段20的自由开口的方向扩张。在此,该示例示出了在容纳区段20的区域中的内表面17,但是内表面也可以更靠内地被引入基体10中,例如在翼状把手23的高度中或高度上。
调整元件16包围容纳区段20,并且弹簧臂14具有外部面18,外部面与内表面17作用接触。通过内表面17构造成以角度α倾斜,当调整元件16朝向翼状把手23的方向移动时,弹簧臂14朝向操纵轴线12径向地弹入。如果再次使调整元件16移动以增大与翼状把手23的距离,则弹簧臂14再次弹开并且与操纵轴线12的距离再次增大。
弹簧臂14在内侧分别具有螺纹接合结构15,当调整元件16通过转动朝向翼状把手23的方向移动时,螺纹接合结构与操纵元件11的外螺纹13接合。在此,外部面18沿着内表面17运动,并且由于内锥形部19的形状,将弹簧臂14径向地向内压。如果弹簧臂14由于弹簧臂14的向内弹入而与外螺纹13接合,则可以通过旋拧操纵S来操纵注射器1。此时,在弹簧臂14的内侧上的螺纹接合结构15形成一种用于操纵元件11的外螺纹13的内螺纹或螺纹通道的形式,从而操纵元件11可以完全通用的方式拧入基体10中。此时,一个或两个螺纹区段作为螺纹接合结构15就足够了,并且因此一个或两个弹簧臂14就足够了。
如果调整元件16通过返回转动再次向右移动,从而与翼状把手23的距离增大,则通过外部面18在保持作用接触的情况下过渡到内锥形部19形式的内表面17的较大直径上,弹簧臂14可以弹性地弹开。由此,在弹簧臂14的内侧上的螺纹接合结构15与操纵元件11的外螺纹13脱开接合,并且操纵元件11可以轴向地沿着操纵轴线12移动,而不必将旋拧运动引入操纵元件11中。由此,可以通过推送操纵P操作注射器1。
为了产生调整元件16沿着操纵轴线12的轴向移动,可以在容纳区段20的外周部面上螺旋形地或螺线形地构造槽21。为此,一个槽21就足够了,其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和稳定调整元件16,在容纳区段20上也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槽21,这些槽可以分别具有相同的走向、例如具有相同斜率的围绕操纵轴线12的螺线形或S形的走向,以用于在调整元件16中产生轴向运动。
图3出了具有变化的内表面17的注射器1的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图示,内表面在周部上具有变化的内半径Ri。通过该变化的内半径Ri,同样可以通过调整元件16的转动通过以下方式产生弹簧臂14朝向操纵轴线12和远离操纵轴线的弹性变形,即,调整元件16在没有轴向移动的情况下以简单的方式在容纳区段20上转动。为此,槽21可以在周向上伸延,但不具有斜度,从而在调整元件16转动时调整元件与翼状把手23的距离恒定。在调整元件16的内侧上的至少一个销22也用于引导调整元件16,该销在槽21中伸延。在调整元件16的转动调整的终点位置中,可以在槽21中引入卡锁台阶,用于为使用者获得方便的触觉反馈,即,到达表示推送操纵或旋拧操纵的相应终点位置。
如果调整元件16处于弹簧臂14径向向内弹入的转动位置中,则在此在弹簧臂14的内侧上的螺纹接合结构15也与操纵元件11的外螺纹13接合。在调整元件16围绕操纵轴线12返回转动时,弹簧臂14通过自己的弹性再次弹开,从而螺纹接合结构15再次与操纵元件11的外螺纹13脱开接合。
具有在周部上或在周向上变化的内半径Ri的内表面17在容纳区段20的内侧中仅仅示例性地示出,并且内表面17也可以引入翼状把手23之内或者更加靠前地在基体10中引入到基体通道中。在此,内表面17也可以设置在基体10的单个部件处,例如在相应的环形元件处,在本发明的思想中,该环形元件同样是基体10的组成部分。
图5和图6示出了基体10的横截面图,并示出翼状把手23的横截面图。以剖切的方式示出的操纵元件11延伸到基体10中的内部通道中,从而操纵轴线12垂直于附图的平面。通过横截面,可至少部分地看到弹簧臂14,弹簧臂位于基体10中的内表面17与操纵元件11之间。在图5中,弹簧臂14与操纵轴线11径向地间隔开,而在图6中,弹簧臂14接合到操纵元件11的外螺纹13中。
所示出的内表面17具有在周部上可变的内半径Ri,所示出的可行的变型方案是,通过使弹簧臂14在不同的周部位置中与内表面17接触,产生弹簧臂14的径向调整。
图5示出了弹簧臂14的在其中实现推送操纵的调整位置,并且图6示出了弹簧臂14的在其中实现旋拧操纵的调整位置。
为了调整推送操纵,弹簧臂14通过其外侧的外部面18在内半径Ri尤其大的周部位置处与内表面17接触。通过弹簧臂14由于固有弹性而弹开,螺纹接合结构15与在操纵元件11上的外螺纹13脱开接合。
如在图6中示出的那样,弹簧臂14可以通过未示出的调整元件逆时针地转动而转动到在实现旋拧操纵S的调整位置中。在该位置中,弹簧臂14的外部面18在内半径Ri尤其小的周部位置处与内表面17接触,并且使在弹簧臂14内侧中的螺纹接合结构15与在操纵元件11上的外螺纹13接合。在该位置中,操纵元件11仅仅可以通过旋拧运动被拧入基体中。
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不限制在以上给出的优选的实施例上。相反地,也可设想在原则上不同类型的实施方案中也使用所阐述的解决方案使用的多种变型方案。所有从权利要求、说明书或附图中得到的特征和/或优点包括结构细节或空间布置方案,不仅可以自身地而且可以不同的组合成为本发明的重要内容。
附图标记列表:
1 注射器
10 基体
11 操纵元件
12 操纵轴线
13 外螺纹
14 弹簧臂
15 螺纹接合结构
16 调整元件
17 内表面
18 外部面
19 内锥形部
20 容纳区段
21 槽
22 销
23 翼状把手
24 容纳件
25 晶状体盒
26 人工晶状体
27 容纳腔
28 活塞
29 转动传递器
30 晶状体引导件
31 推出喷嘴
32 手柄
33 输入开口
34 卡锁件
P 推送操纵
S 旋拧操纵
α 角度
Ri 内半径

Claims (14)

1.一种用于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注射器(1),所述注射器具有基体(10),长形地构造的操纵元件(11)从后侧局部地伸入所述基体中并且沿着操纵轴线(12)可动地被引导,其中,能选择性地借助于沿着操纵轴线(12)的推送操纵(P)或者借助于围绕操纵轴线(12)的旋拧操纵(S)产生操纵元件(11)向基体(10)中的运动,其中,操纵元件(11)至少在一个区段上具有外螺纹(13),其特征在于,在基体(10)处以能围绕操纵轴线(12)转动或能沿着操纵轴线(12)移动的方式布置有调整元件(16),其中,调整元件(16)具有至少一个弹簧臂(14),弹簧臂在面向外螺纹(13)的内部面上具有螺纹接合结构(15),其中,在基体(10)处构造有内表面(17),该内表面与在弹簧臂(14)处的外部面(18)一起形成作用接触,其中,内表面(17)和/或外部面(18)构造成以相对于操纵轴线(12)成角度(α)的方式倾斜,或者,内表面(17)在围绕操纵轴线(12)的周向上至少局部地具有变化的内半径(Ri),从而调整元件(16)的转动或移动能产生弹簧臂(14)朝向操纵轴线(12)和远离操纵轴线(12)的弹性变形,从而能选择性地使螺纹接合结构(15)与外螺纹(13)接合或脱开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调整元件(16)实施成滑动元件并可动地布置在基体(10)中或基体处,和/或,调整元件(16)实施成环形的或套筒形的,并在部分周部或整个周部上包围操纵元件(11)且能在基体(10)处移动或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基体(10)具有容纳区段(20),容纳区段具有通道,操纵元件(11)延伸穿过所述通道,其中,调整元件(16)以能沿着操纵轴线(12)轴向运动和/或能围绕操纵轴线(12)转动运动的方式容纳在容纳区段(20)处或容纳区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内表面(17)位于基体(10)的容纳区段(20)的内侧。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弹簧臂(14)在调整元件(16)处布置成,使得弹簧臂(14)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操纵元件(11)与基体(10)中的内表面(17)之间和/或延伸到容纳区段(20)中。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内表面(17)至少部分地在基体(10)中形成内锥形部(19)。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内表面(17)构造成在基体(10)中的围绕操纵轴线(12)的周部区段(U1、U2)上具有在周向上变化的内半径(Ri),其中,所述周部区段(U1、U2)在具有360°的圆周角的周部上延伸、或者在180°的圆周角上延伸、或者在120°的圆周角上延伸、或者在90°的圆周角上延伸。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在调整元件(16)处布置有至少一个弹簧臂(14)、两个相对的弹簧臂(14)、三个弹簧臂、四个或更多的弹簧臂(14)。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在容纳区段(20)与调整元件(13)之间构造有至少一个槽(21)和销(22),其中,销(22)在槽(21)中被引导。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调整元件(16)借助于螺纹连接布置在容纳区段(20)上,从而通过调整元件(16)围绕操纵轴线(12)的转动,使调整元件(16)进行沿着操纵轴线(12)的运动。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基体(10)具有翼状把手(23),其中,容纳区段(20)作为突出部联接在翼状把手(23)后侧。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注射器(1)具有用于晶状体盒(25)的容纳件(24),其中,人工晶状体(26)被引入晶状体盒(25)中,其中,具有人工晶状体(26)的晶状体盒(25)能装入容纳件(24)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注射器(1)具有构造在基体(10)中和/或构造在基体(10)前侧处的晶状体引导件(30)中的容纳腔(27),人工晶状体(26)被置入所述容纳腔中,从而具有被装入的人工晶状体(26)的注射器(1)形成能单独操作和销售的单元。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在基体(10)中容纳有活塞(28),能利用操纵元件(11)通过转动传递器(29)使活塞轴向移动。
CN202080106149.1A 2020-10-13 2020-11-23 用于人工晶状体的注射器 Pending CN1163225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26789.4 2020-10-13
DE102020126789.4A DE102020126789A1 (de) 2020-10-13 2020-10-13 Injektor für Intraokularlinsen
PCT/EP2020/083025 WO2022078617A1 (de) 2020-10-13 2020-11-23 Injektor für intraokularlins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2570A true CN116322570A (zh) 2023-06-23

Family

ID=74175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6149.1A Pending CN116322570A (zh) 2020-10-13 2020-11-23 用于人工晶状体的注射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931246B2 (zh)
EP (1) EP4228549A1 (zh)
JP (1) JP2023544630A (zh)
CN (1) CN116322570A (zh)
DE (1) DE102020126789A1 (zh)
WO (1) WO202207861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64515B1 (fr) * 1997-06-16 1999-09-03 Sedat Dispositif de gonflage de ballonnets
US8105332B2 (en) * 2007-10-30 2012-01-31 Novartis Ag Lens delivery system
GB2501109B (en) * 2012-04-12 2014-04-23 Duckworth & Kent Ltd Actuator for device for delivery of ophthalmic lenses
JP6929843B2 (ja) 2016-06-28 2021-09-01 Hoya株式会社 眼内レンズ挿入器
CH714883A1 (de) 2018-04-12 2019-10-15 Medicel Ag Injektor mit zwei Betriebsmodi, insbesondere geeignet zum Injizieren einer intraokularen Lin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31246B2 (en) 2024-03-19
WO2022078617A1 (de) 2022-04-21
EP4228549A1 (de) 2023-08-23
JP2023544630A (ja) 2023-10-24
DE102020126789A1 (de) 2022-04-14
US20230310146A1 (en)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66322B2 (ja) 眼科用レンズの送出装置のため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US9265604B2 (en) Device for use in delivery of ophthalmic lenses
EP3068340B1 (en) Intraocular lens injector, method for folding an intraocular lens and intraocular lens injector system
EP1800624B1 (en) Spring-biased injector for an intraocular lens
JP6099906B2 (ja) モジュール式眼内レンズインジェクター
KR20200142555A (ko) 인젝터, 특히, 듀얼 기능 인젝터 및/또는 정지 부재를 갖는 인젝터
US11160652B2 (en) IOL injector
CN116322570A (zh) 用于人工晶状体的注射器
CN116056665A (zh) 用于人工晶状体的注射器
JP7485669B2 (ja) 伸縮機構及び/又はレバー駆動式ラックアンドピニオンを有するiolインジェクタ
CN116033881A (zh) 用于人工晶状体的注射器
CN219184490U (zh) 一种眼内植入物植入装置
WO2015168009A1 (en) Apparatus for injecting an intraocular lens
CN118141567A (zh) 具有可塌缩机构和/或杠杆驱动式齿条与小齿轮的iol注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