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17239A -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17239A
CN116317239A CN202310260927.8A CN202310260927A CN116317239A CN 116317239 A CN116317239 A CN 116317239A CN 202310260927 A CN202310260927 A CN 202310260927A CN 116317239 A CN116317239 A CN 116317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housing
stator
support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609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瑞博
杨帆
黄敏
王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609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172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17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72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02K1/185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to outer st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5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axial pumps
    • F04D29/5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541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0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61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7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openings in the ca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mbient ai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机以及风干设备。电机包括壳体、支撑件、驱动组件、支架及叶轮。壳体设有容纳腔,容纳腔沿电机的轴向贯穿壳体,支撑件包括支撑座与多个支撑部,支撑座与壳体间隔设置,支撑部依次间隔设置并连接于支撑座,以形成电机的进风口。驱动组件包括定子组件及转子,定子组件固定设置于支撑件,转子设置于定子组件内。支架位于驱动组件背离支撑件的一侧,支架包括中心座及多个支持部,中心座与壳体间隔设置,支持部依次间隔设置并连接于中心座。叶轮设置于支架背离驱动组件的一侧,并连接于转子,叶轮由转子驱动后将气流自支撑件向叶轮的方向向外排出,以形成电机的出风口。上述的电机结构较为简单,在保证较小体积的同时具有较大风力。

Description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的发展,人们对风干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风干设备不但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还能够广泛应用于食品、家居、宠物等行业。然而进入电机内部的气流是旋转的,为了配合后续定子的顺利工作,需要其他结构对气流进行偏转,导致电机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壳体、支撑件、驱动组件、支架以及叶轮。壳体设有容纳腔,容纳腔沿电机的轴向贯穿壳体,支撑件设置于容纳腔,支撑件包括支撑座与多个支撑部,支撑座与壳体间隔设置,支撑部依次间隔设置并连接于支撑座,以形成电机的进风口。驱动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并与支撑件沿轴向并列设置,驱动组件包括定子组件以及转子,定子组件固定设置于支撑件,转子设置于定子组件内。支架设置于容纳腔内并位于驱动组件背离支撑件的一侧,支架包括中心座以及多个支持部,中心座与壳体间隔设置,支持部依次间隔设置并连接于中心座。叶轮设置于支架背离驱动组件的一侧,并连接于转子,叶轮由转子驱动后将气流自支撑件向叶轮的方向向外排出,以形成电机的出风口。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干设备,包括外壳以及上述电机,外壳设有通风口,电机设置于外壳内,出风口与通风口相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中,支撑部依次间隔设置并连接于支撑座,以形成电机的进风口,进风口用于引导外界的气流流向电机的内部。叶轮设置于支架背离驱动组件的一侧,并连接于转子。叶轮由转子驱动后将气流自支撑件向叶轮的方向向外排出,以形成电机的出风口。
上述电机通过支撑件与叶轮限定了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从而能够限定气流通过电机的流向,即气流从支撑件形成的进风口进入电机,再从叶轮形成的出风口流出,使得气流进入机体内已经是直气流,无需对气流再进行偏转,因此电机内部不需要导叶片等偏转气体的结构,使得电机的结构更加简单,还能够在保证电机较小体积的同时使电机具有较大风力,也即在满足同样的风量要求时,电机的体积可以相对较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干设备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所述的电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所述的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电机的分解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2所示的电机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所示的电机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2所示的电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2所示的电机的另一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组件。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里”、“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仅为表面接触。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来对本申请提出的电机以及风干设备进行进一步阐述。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机100以及配置有电机100的风干设备200,电机100可以应用在风干设备200上,电机100能够驱动风干设备200的其他结构以保证风干设备200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风干设备200的种类不受限制,例如风干设备200可以为吹风机、烘干机等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风干设备200包括外壳210和上述的电机100,电机100设置于壳体210内以驱动风干设备200工作。外壳210设置有通风口212,通风口212用于允许电机200产生的风吹向待风干物品以达到风干的效果。
请参阅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00包括壳体10、支撑件30、驱动组件50、支架70以及叶轮90。壳体10大致呈圆柱形,其设有容纳腔12。容纳腔12沿电机100的轴向贯穿壳体10,容纳腔12用于容纳电机100的内部结构如驱动组件30等等。支撑件30设置于容纳腔12内,支撑件30用于支撑驱动组件30以及电机100的其他结构。支撑件30包括支撑座32以及多个支撑部34,支撑座32与壳体10间隔设置,支撑部34依次间隔设置于支撑座32的外周,并连接于支撑座32,以形成电机100的进风口101,进风口101用于引导外界的气流流向电机100的内部。驱动组件50设置于容纳腔12内,并与支撑件30沿轴向并列设置。驱动组件50包括定子组件52以及转子54,定子组件52固定设置于支撑件30,转子54设置于定子组件52内,能够配合定子组件30将电能转成机械能。支架70设置于容纳腔12内并位于驱动组件50背离支撑件30的一侧,支架70用于与支撑件30配合以共同支撑定子组件52以及电机100的其他结构。支架70包括中心座72以及多个支持部74,中心座72与壳体10间隔设置,多个支持部74依次间隔设置于中心座72的外周并连接于中心座。叶轮90设置于支架70背离驱动组件50的一侧,并连接于转子54。叶轮由转子54驱动后将气流自支撑件30向叶轮90的方向向外排出,以形成电机100的出风口103。
上述电机100通过支撑件30与叶轮90限定了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3的位置,从而能够限定气流通过电机100的流向,即气流从支撑件30形成的进风口101进入电机100,再从叶轮90形成的出风口103流出,使得气流进入机体内已经是直气流,无需对气流再进行偏转,因此相对于传统带叶轮的电机,本申请的电机100的内部不需要导叶片等偏转气体的结构,使得电机100的结构更加简单,还能够在保证电机100较小体积的同时使电机100具有较大风力,也即在满足同样的风量要求时,电机100的体积可以相对较小。
请参阅图5至图8,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4以及第二壳体16,第一壳体14与第二壳体16沿电机100的轴向相接续。容纳腔12贯穿第一壳体14以及第二壳体16,容纳腔12用于容纳电机100的其他结构。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2设有第一腔体141,第一腔体141沿轴向贯穿第一壳体14,第一腔体141用于容纳支撑件30。第一壳体14还包括相接续的第一部分143以及第二部分145,第一部分143的内径小于第二部分145的内径,以使第一部分143与第二部分145的连接处形成支撑台阶147,支撑台阶147用于承托或限位定子组件30的外壁,以使定子组件30的安装更加稳固。进一步地,支撑台阶147的径向厚度与定子组件30的外壁的径向厚度大致一致,能够提高支撑台阶147的承托效果,提高电机100的结构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43的内径与第二部分145的内径之间的关系不受限制,例如,第一部分143的内径可以等于第二部分145的内径,又如,第一部分143的内径可以大于第二部分145的内径。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6设有第二腔体161,第二腔体161沿轴向贯穿第二壳体16,第二腔体161与第一腔体141连通以形成容纳腔12,第二腔体161用于容纳支架70。第二壳体16还包括相接续的第三部分163以及第四部分165,第三部分163的内径小于第四部分165的内径,以使第三部分163与第四部分165的连接处形成安装台阶167,安装台阶167用于承托或限位定子组件30的外壁,以使定子组件30的安装更加稳固。进一步地,安装台阶167的径向厚度与定子组件30的外壁的径向厚度大致一致,能够提高安装台阶167的承托或限位效果,提高电机100的结构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部分163的内径与第四部分165的内径之间的关系不受限制,例如,第三部分163的内径可以等于第四部分165的内径,又如,第三部分163的内径可以大于第四部分165的内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4与第二壳体16均设有台阶,能够提高台阶167的承托效果,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电机100的结构,可以在第一壳体14与第二壳体16之中的一个设有台阶,也可以第一壳体14与第二壳体16均不设有台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0安装于第一壳体14内,支撑座32设置于容纳腔12内,并与第一壳体14的内壁相互间隔。具体而言,支撑座32设置于第一腔体141内并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14。进一步地,支撑座32设有第一轴孔321,第一轴孔321位于支撑座32的大致中部位置,第一轴孔321与第一腔体141连通,以供驱动组件50的部分结构穿过。每个支撑部34均连接于支撑座32与第一壳体14之间,多个支撑部34沿支撑座32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每相邻的两个支撑部34之间形成进风口101。
在本实施例中,定子组件52包括定子轭521以及多个定子齿523,定子齿523连接于定子轭521的内周壁,并沿定子轭521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每相邻两个定子齿523之间形成风道525,风道525沿轴向贯穿定子轭521,风道525与进风口101连通,风道525可以作为电机100的散热风道,引导部分气流吹向定子组件52,以达到散热的目的。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定子轭521与支撑座32沿轴向并列设置,定子轭521大致为环状结构,定子轭521具有沿周向环绕的外壁5213,外壁5213与第一壳体14的内壁相对且叠置。具体而言,定子轭521一侧的端面叠置于支撑台阶147,并与支撑部34的端面相对间隔设置,定子轭521另一侧的端面叠置于安装台阶167,并与支架20的端面相对间隔设置,以限制定子组件52的安装位置。进一步地,为了对定子轭521进行定位,定子轭521和第一壳体14之间可以通过定位部彼此限位。例如,第一壳体14的内壁设有第一定位部149,定子轭521的外周设有第二定位部5211(如图9所示),第一定位部149与第二定位部5211彼此嵌套设置,以使定子组件52与第一壳体14的连接更为牢固,且定位可靠,不易发生转动。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49与第二定位部5211的具体配合方式不受限制,第一定位部149与第二定位部5211的其中之一者为凸起,其中另一者为凹槽,凸起与凹槽均沿轴向延伸,凸起嵌入凹槽中,以限制定子轭521相对于第一壳体14的位置。例如,第一定位部149可以为凹槽,而第二定位部5211可以为与该凹槽配合的凸起;又如,第一定位部149可以为凸起,而第二定位部5211可以为与该凸起配合的凹槽。
进一步地,本说明书中第一定位部149与第二定位部5211的数量不受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49可以为六个,六个第一定位部5211等间距分布在第一壳体14的内壁上,相应地,第二定位部5211的数量也为六个,六个第二定位部5211与第一定位部149一一对应地彼此嵌套设置,以提高定子组件50与第一壳体14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定子轭521基本贴合第一壳体14的内壁的安装结构,充分利用了第一壳体14的内部空间,定子轭521的直径可以做得相对较大,在电机100体积一定(或者受限制)的情况下,转子54输出功率较大,因此出风风力也较大;在满足一定功率的前提下,电机100整体体积可以做得相对较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强电机100的散热效果,例如增强对定子轭521的散热效果,电机100还可以在定子轭521和壳体10之间设置导风槽105,导风槽105能够使气流在电机100内更好的流通,确保电机100内的温度均衡。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槽105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受限制,例如,导风槽105可以设置在定子轭521的外壁5213与第一壳体14的内壁中至少一者,以使外壁5213与第一壳体14的内壁的至少部分结构相对间隔设置。导风槽105的一端与定子轭52靠近支撑件3030的一侧的空间连通,另一端与定子轭52远离支撑件30的一侧的空间连通,使气流在电机100内更好地流通。进一步地,导风槽105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导风槽105依次间隔设置,以提高气流的流通面积和散热效率。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导风槽105可以为直槽,或者可以为弧形槽,或者可以为不规则槽,例如,导风槽105可以呈螺旋环绕于定子轭521的外壁5213,能够整流并导向气流,增强气压波动的稳定性,降低风噪。
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槽105可以由定子轭521和壳体10上的凹陷结构共同形成。定子轭521的外壁5213与壳体10的内壁均设有凹槽,外壁5213的凹槽与壳体10的内壁的凹槽一一对应设置,且外壁5213的凹槽与其对应的壳体10的内壁的凹槽彼此联通以形成导风槽105。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电机100的结构,定子轭521的外壁5213与壳体10的内壁中的一者设有凹槽,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定子轭521的外壁5213设有凹槽以形成导风槽10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的内壁设有凹槽以形成导风槽105。
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槽105可以由定子轭521的外壁5213和壳体10的内壁的凹陷结构共同形成。定子轭521的外壁5213与壳体10的内壁均设有凹槽,外壁5213的凹槽与壳体10的内壁的凹槽一一对应设置,且外壁5213的凹槽与其对应的壳体10的内壁的凹槽彼此连通以形成导风槽105。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电机100的结构,定子轭521的外壁5213与壳体10的内壁中的一者设有凹槽,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定子轭521的外壁5213设有凹槽以形成导风槽10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的内壁设有凹槽以形成导风槽105。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定子齿523环绕分布在定子轭521的内周壁,并向定子轭521的孔内部延伸。多个定子齿523远离定子轭521的一侧共同形成第二轴孔527,第二轴孔527位于定子组件30的大致中部位置,第二轴孔527与第一腔体141以及第二腔体161连通。第二轴孔527用于安装电机100的转子54。
在本实施例中,定子组件52还包括定子绕组529,多个定子绕组529一一对应地绕设于多个定子齿523,以产生旋转磁场。进一步地,定子齿523沿定子轭521的径向的长度尺寸L1小于定子绕组529沿定子轭34的周向的宽度尺寸L2(如图9所示),能够使得气流更加平顺地流向定子绕组529,还能够在电机100性能不变的同时大幅度减小电机100的体积,降低电机100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定子组件52的一端与支撑件30直接隔空相对设置、另一端与支架70直接隔空相对设置,使得定子组件52与支撑件30之间不设置任何其他元件,二者之间的距离范围可以限定在1mm~2cm之内;且定子组件52与支架70之间不设置任何其他元件,二者之间的距离范围可以限定在1mm~2cm之内。因此,定子组件52与支撑件30之间不必设置传统技术中的导叶片等结构,定子组件52与支架70之间也不必设置传统技术中的导叶片等结构,以使电机100在满足较小体积的同时具有较大的风力。进一步地,叶轮90、支架70、定子组件52以及支撑件30沿着电机100的轴向依次排列,使得电机100结构简单、易于制备和组装,还能够有效控制电机100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50还包括中心轴56,中心轴56穿设于支撑件30与支架70,并连接于叶轮90。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中心轴56依次穿设于支撑件30、转子54以及支架70,中心轴56具有相对的第一段561以及第二段563,第一段561与第二段563沿轴向依次连接,第一段561与第二段563分别相对于转子54的两端凸伸。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561与第二段563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561与第二段563可以为组装的结构。第一段561穿设于支撑件30,具体而言,第一段561穿设于支撑座32的第一轴孔321并相对于支撑座32向远离定子组件52的方向凸出。第二段563穿设于支架70,具体而言,第二段穿设于中心座72并相对于中心座72向远离定子组件52的方向凸出。
在本实施例中,转子54可转动地设置于定子组件52内并套设于中心轴56。工作时,电流输入定子组件52的定子绕组529以产生磁场,转子54转动并带动叶轮90转动,以将电机100内的气流自支撑件30向叶轮90的方向向外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70安装于第二壳体16内,中心座72设置于容纳腔12内,并与第二壳体16的内壁相互间隔。具体而言,中心座72设置于第二腔体161内并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16。进一步地,中心座72设有第三轴孔721,第三轴孔721位于支撑座72的大致中部位置,第三轴孔721与第二腔体161连通,以供中心轴56穿过。支持部74连接于支撑座72与第二壳体16之间,多个支撑部74沿中心座72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中心轴56在电机100内的稳定性,电机100还包括第一轴承107以及第二轴承109,第一轴承107套设于第一段561,并位于第一段561与支撑件30之间,第二轴承109套设于第二段563,并位于第二段561与支架70之间,第一轴承107与第二轴承109共同用于固定中心轴56,增加电机100的工作稳定性,从而起到降噪和延长电机100的使用寿命的作用。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107设置于支撑座32的第一轴孔321内,并套设于第一段561,第一轴承107用于固定第一段561,减少中心轴50的第一段561的抖动,使中心轴50的第一段561更加稳定。第二轴承109设置于中心座72的第三轴孔721内,并套设于第二段563,第二轴承109用于固定第二段563,减少中心轴50的第二段563的抖动,使中心轴50的第二段563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叶轮90包括轮毂92以及多个叶片94。轮毂92设置于第二壳体16的第二腔体161中,轮毂92与定子组件52分别位于中心座72的相对两侧。叶片94为具有曲面的片状结构,多个叶片94依次分布在轮毂92的外侧,以形成电机100的出风口103,出风口103与通风口212相对。本说明书对叶片94的数量不受限制,例如,叶片94的数量可以大于或等于11且小于或等于16,在本实施例中,叶片94的数量可以为15个。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叶片94由转子54驱动后将气流自支撑件30向叶轮90的方向向外排出,以完成气流对电机100的内部结构的降温。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机中,支撑部依次间隔设置并连接于支撑座,以形成电机的进风口,进风口用于引导外界的气流流向电机的内部。叶轮设置于支架背离驱动组件的一侧,并连接于转子。叶轮由转子驱动后将气流自支撑件向叶轮的方向向外排出,以形成电机的出风口。
上述电机通过支撑件与叶轮限定了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从而能够限定气流通过电机的流向,即气流从支撑件形成的进风口进入电机,再从叶轮形成的出风口流出,使得气流进入机体内已经是直气流,无需对气流再进行偏转,因此电机内部不需要导叶片等偏转气体的结构,使得电机的结构更加简单,还能够在保证电机较小体积的同时使电机具有较大风力,也即在满足同样的风量要求时,电机的体积可以相对较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沿所述电机的轴向贯穿所述壳体;
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座与多个支撑部,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壳体间隔设置,所述支撑部依次间隔设置并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以形成所述电机的进风口;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支撑件沿所述轴向并列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定子组件以及转子,所述定子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件,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定子组件内;
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位于所述驱动组件背离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所述支架包括中心座以及多个支持部,所述中心座与所述壳体间隔设置,所述支持部依次间隔设置并连接于所述中心座;以及
叶轮,设置于所述支架背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并连接于所述转子,所述叶轮由所述转子驱动后将气流自所述支撑件向所述叶轮的方向向外排出,以形成所述电机的出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轭以及多个定子齿,所述定子轭与所述支撑座沿所述轴向并列设置,所述定子齿连接于所述定子轭的内周壁,并沿所述定子轭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每相邻两个所述定子齿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多个定子绕组,多个所述定子绕组一一对应地绕设于所述定子齿,所述定子齿沿所述定子轭的径向的长度尺寸与所述定子绕组沿所述定子轭的周向的宽度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沿着所述轴向接续,所述容纳腔贯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支撑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定子轭的外周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彼此嵌套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其中一者为凸起,其中另一者为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均沿所述轴向延伸,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凹槽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接续的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径,以使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形成支撑台阶,所述定子轭叠置于所述支撑台阶;或/及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接续的第三部分以及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的内径小于所述第四部分的内径,以使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的连接处形成安装台阶,所述定子轭叠置于所述安装台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轭具有沿周向环绕的外壁,所述外壁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相对且叠置,所述外壁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的其中至少一者设有导风槽,以使所述外壁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的至少部分结构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导风槽的一端与所述定子轭靠近所述支撑件的一侧的空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定子轭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侧的空间连通。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穿设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支架并连接于所述叶轮,所述转子套设于所述中心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中心轴与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第二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中心轴与所述中心座之间。
10.一种风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设有通风口;以及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通风口相对。
CN202310260927.8A 2023-03-17 2023-03-17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Pending CN1163172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0927.8A CN116317239A (zh) 2023-03-17 2023-03-17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0927.8A CN116317239A (zh) 2023-03-17 2023-03-17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7239A true CN116317239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783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60927.8A Pending CN116317239A (zh) 2023-03-17 2023-03-17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1723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00263B2 (en) Heat dissipating fan
US6132182A (en) Integrated motor and blower apparatus
US8414274B2 (en) Heat dissipating fan
US9140265B2 (en) Blower
CN113027795B (zh) 风机及清洁设备
CN113027794A (zh) 风机及清洁设备
CN108306453B (zh) 一种电机和吹风机
KR102147730B1 (ko) 송풍량을 증대하며 진동소음을 최소화한 bmc모터를 이용한 블로어
CN219875221U (zh)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JP2015113781A (ja) 軸流ファンおよび直列型軸流ファン
CN116317239A (zh)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CN219760726U (zh)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CN217522681U (zh) 一种电机
CN220067002U (zh)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WO2019119803A1 (zh) 风机组件及家用电器
JP4630123B2 (ja) 流体ポンプ
KR102200078B1 (ko) 팬 모터
CN116169804A (zh)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US11867197B2 (en) Fan motor
CN116317238A (zh)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US20230268796A1 (en) Fan motor
CN218829276U (zh)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CN218829277U (zh)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CN115842422A (zh)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CN216016559U (zh) 一种用于吹风机的电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