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07573A - 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设备与介质 - Google Patents

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设备与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07573A
CN116307573A CN202310242508.1A CN202310242508A CN116307573A CN 116307573 A CN116307573 A CN 116307573A CN 202310242508 A CN202310242508 A CN 202310242508A CN 116307573 A CN116307573 A CN 116307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information
determining
transported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425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纯南
潘善江
蔡海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tian No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425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075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07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075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设备与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根据材料信息集包括的材料数量与材料单位重量,确定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根据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对应的车辆信息与目标里程,生成车辆碳排放量;响应于确定车辆碳排放量小于等于总材料碳排放量,控制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将材料信息集对应的各个建筑材料运输至预设目的地;响应于确定车辆碳排放量大于总材料碳排放量,生成停止运输提示信息,以及将停止运输提示信息发送至相关联的建筑终端。该实施方式可以判断转运结余的各个建筑材料所排放的碳排放量是否大于浪费各个建筑材料所对应的碳排放量。从而,避免碳排放量过量排放。

Description

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设备与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设备与介质。
背景技术
建筑作为能源消费三大领域(工业、交通、建筑)之一,其节能减排成为重点任务。对于建筑碳排限额管理,还需要对日常运行进行监管、用能指导,并及时发现碳排超限风险。建筑场地完成施工之后,通常会遗留部分建筑材料。目前,对于遗留的建筑材料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方式为:直接通过运输车辆将遗留的建筑材料转运至设定的仓库中。然而,采用上述方式,通常会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直接将遗留的建筑材料转运至设定的仓库中,未考虑车辆运输所造成的碳排放量是否大于遗留的建筑材料本身的碳排放量,容易进一步造成碳排放量过量排放;二,对材料运输箱中的建筑材料进行分拣的效率较低,分拣时间较长,造成运输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建筑场地内当前结余的每个建筑材料的材料信息,得到材料信息集,其中,上述材料信息集中的材料信息包括:材料名称、材料数量与材料单位重量;对于上述材料信息集中的每个材料信息,执行如下处理步骤:从预设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集中选择对应上述材料信息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将上述材料信息包括的材料数量与上述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的乘积确定为材料碳排放量;将所确定的各个材料碳排放量的总和确定为总材料碳排放量;根据上述材料信息集包括的材料数量与材料单位重量,确定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对应的车辆信息与目标里程,生成车辆碳排放量;响应于确定上述车辆碳排放量小于等于上述总材料碳排放量,控制上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将上述材料信息集对应的各个建筑材料运输至预设目的地;响应于确定上述车辆碳排放量大于上述总材料碳排放量,生成停止运输提示信息,以及将上述停止运输提示信息发送至相关联的建筑终端。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上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上并可被上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被上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减少了碳排放。具体来说,造成碳排放量过量排放的原因在于:直接将遗留的建筑材料转运至设定的仓库中,未考虑车辆运输所造成的碳排放量是否大于遗留的建筑材料本身的碳排放量,容易进一步造成碳排放量过量排放。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首先,获取目标建筑场地内当前结余的每个建筑材料的材料信息,得到材料信息集。其中,上述材料信息集中的材料信息包括:材料名称、材料数量与材料单位重量。由此,便于解算出当前结余的每个建筑材料的碳排放量。其次,对于上述材料信息集中的每个材料信息,执行如下处理步骤:从预设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集中选择对应上述材料信息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将上述材料信息包括的材料数量与上述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的乘积确定为材料碳排放量。由此,可以确定单位建筑材料对应的材料碳排放量。再其次,将所确定的各个材料碳排放量的总和确定为总材料碳排放量。由此,可以确定当前结余的各个建筑材料的总材料碳排放量。接着,根据上述材料信息集包括的材料数量与材料单位重量,确定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再接着,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对应的车辆信息与目标里程,生成车辆碳排放量。由此,可以确定是否转运当前结余的各个建筑材料。然后,响应于确定上述车辆碳排放量小于等于上述总材料碳排放量,控制上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将上述材料信息集对应的各个建筑材料运输至预设目的地。最后,响应于确定上述车辆碳排放量大于上述总材料碳排放量,生成停止运输提示信息,以及将上述停止运输提示信息发送至相关联的建筑终端。由此,可以判断转运结余的各个建筑材料所排放的碳排放量是否大于浪费各个建筑材料所对应的碳排放量。从而,避免碳排放量过量排放。且不转运各个建筑材料,可以留在标建筑场地内作为后续修补建筑材料,避免了建筑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100。该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目标建筑场地内当前结余的每个建筑材料的材料信息,得到材料信息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例如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方式获取目标建筑场地内当前结余的每个建筑材料的材料信息,得到材料信息集。其中,上述材料信息集中的材料信息包括:材料名称、材料数量与材料单位重量。目标建筑场地可以是指施工完成的建筑工地。当前结余的建筑材料可以是指施工完成剩余的建筑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水泥、木板等。材料单位重量可以是指一个建筑材料的重量。
步骤102,对于上述材料信息集中的每个材料信息,执行如下处理步骤:
步骤1021,从预设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集中选择对应上述材料信息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从预设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集中选择对应上述材料信息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包括材料名称与材料名称对应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单位材料碳排放量可以表示生产一个材料名称对应的建筑材料的碳排放量。可以从预设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集中选择包括的材料名称与上述材料信息包括的材料名称相同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
步骤1022,将上述材料信息包括的材料数量与上述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的乘积确定为材料碳排放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材料信息包括的材料数量与上述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的乘积确定为材料碳排放量。
步骤103,将所确定的各个材料碳排放量的总和确定为总材料碳排放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所确定的各个材料碳排放量的总和确定为总材料碳排放量。
步骤104,根据上述材料信息集包括的材料数量与材料单位重量,确定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材料信息集包括的材料数量与材料单位重量,确定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上述材料信息集中材料信息包括:材料单位体积。材料单位体积可以表示一个建筑材料的体积。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确定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
第一步,对于上述材料信息集中的每个材料信息,执行如下处理步骤:
1、将上述材料信息包括的材料数量与材料单位重量的乘积确定为单一材料总重量。
2、将上述材料信息包括的材料数量与材料单位体积的乘积确定为单一材料总体积。
第二步,将所确定的各个单一材料总重量的总和确定为材料总重量。
第三步,将所确定的各个单一材料总体积的总和确定为材料总体积。
第四步,获取当前空闲的每个运输车辆的车辆信息,得到车辆信息集。其中,上述车辆信息集中的车辆信息包括车辆载重量与车辆运输容积。车辆载重量可以指单一运输车辆最大的载重量。车辆运输容积可以指单一运输车辆最大的储物容积。
第五步,从上述车辆信息集中选择出对应上述材料总重量与上述材料总体积的至少一个车辆信息。即,至少一个车辆信息对应的总运输重量大于材料总重量、且至少一个车辆信息对应的总车辆运输容积大于材料总体积。
第六步,将上述至少一个车辆信息对应的每个车辆确定为待运输车辆。
步骤105,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对应的车辆信息与目标里程,生成车辆碳排放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对应的车辆信息与目标里程,生成车辆碳排放量。这里,目标里程可以是指当前目标建筑场地距离目的地的行驶距离。目的地可以是指设定的用于接收结余的建筑材料的地方。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生成车辆碳排放量:
第一步,对于上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中每个待运输车辆,执行如下处理步骤:
1、将上述待运输车辆对应的车辆信息所包括的公里油耗值与上述目标里程的乘积确定为单运输车辆使用油量。公里油耗值可以是指运输车辆每公里所消耗的油量。
2、将上述单运输车辆使用油量与对应的单位使用油量碳排放量的乘积确定为单运输车辆碳排放量。单位使用油量碳排放量可以是指每使用1升油量所释放的碳排放量。
第二步,将所确定的各个单运输车辆碳排放量的总和确定为车辆碳排放量。
步骤106,响应于确定上述车辆碳排放量小于等于上述总材料碳排放量,控制上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将上述材料信息集对应的各个建筑材料运输至预设目的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响应于确定上述车辆碳排放量小于等于上述总材料碳排放量,控制上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将上述材料信息集对应的各个建筑材料运输至预设目的地。预设目的地可以是指设定的用于接收结余的建筑材料的地方。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控制上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将上述材料信息集对应的各个建筑材料运输至预设目的地:
第一步,对于上述材料信息集中的每个材料信息,控制相关联的材料搬运设备将上述材料信息对应的材料搬运至设定的材料运输箱中。材料搬运设备可以是指AGV小车。材料运输箱可以是指装载建筑材料的货箱。
第二步,控制上述材料搬运设备将装载完成的各个材料运输箱搬运至上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中,以及控制上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将各个材料运输箱运输至上述预设目的地。
步骤107,响应于确定上述车辆碳排放量大于上述总材料碳排放量,生成停止运输提示信息,以及将上述停止运输提示信息发送至相关联的建筑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响应于确定上述车辆碳排放量大于上述总材料碳排放量,生成停止运输提示信息,以及将上述停止运输提示信息发送至相关联的建筑终端。这里,停止运输提示信息可以表示不在转运结余的建筑材料。建筑终端可以是指与上述执行主体通信连接的管理结余建筑材料的终端。由此,可以将结余的建筑材料留在物业端,用于后续的建筑修补。
可选地,响应于确定上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行驶至上述预设目的地,对于上述待运输车辆中的每个待运输车辆,执行如下搬运步骤:对于上述待运输车辆中的每个材料运输箱,控制相关联的材料抓取机械臂抓取上述材料运输箱中的每个建筑材料至预设材料货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响应于确定上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行驶至上述预设目的地,对于上述待运输车辆中的每个待运输车辆,执行如下搬运步骤:对于上述待运输车辆中的每个材料运输箱,控制相关联的材料抓取机械臂抓取上述材料运输箱中的每个建筑材料至预设材料货架上。材料抓取机械臂可以是指抓取建筑材料的机械臂。预设材料货架可以是指用于存放建筑材料的货架。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控制相关联的材料抓取机械臂抓取上述材料运输箱中的每个建筑材料至预设材料货架上:
第一步,采集上述材料运输箱的材料运输箱内部图像。其中,上述材料运输箱内部图像显示了多个建筑材料的材料图像。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上述材料运输箱的材料运输箱内部图像。
第二步,对上述材料运输箱内部图像中显示的每个建筑材料的材料图像进行分割,生成图像分割结果,得到图像分割结果集。其中,上述图像分割结果集中的图像分割结果包括:建筑材料位置与材料形状。可以将上述材料运输箱内部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的材料图像分割模型中,得到图像分割结果集。这里,预先训练的材料图像分割模型可以是以像素为分割单位、以材料运输箱内部图像为输入,以各个建筑材料的图像分割结果为输入出的神经网络模型。例如,预先训练的材料图像分割模型可以是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第三步,基于上述图像分割结果集,识别上述材料运输箱内部图像对应的每个建筑材料的材料点云数据,得到材料点云数据集。
实践中,上述第三步可以包括:
1、控制相关联的点云采集设备,采集上述材料运输箱内部的材料运输箱点云数据。点云采集设备可以是指3D点云相机。
2、根据上述建筑材料对应的图像分割结果,从上述材料运输箱点云数据中识别出上述图像分割结果包括的建筑材料位置与材料形状所对应的材料点云数据。即,可以从上述材料运输箱点云数据中识别出上述建筑材料位置与材料形状所对应的材料点云数据。
第四步,基于上述材料点云数据集,确定上述材料运输箱内部图像对应的每个建筑材料对应的抓取平面信息,得到抓取平面信息集。对于每个建筑材料,可以将上述建筑材料的材料点云数据输入至平面检测模型,以得到对应上述建筑材料的平面信息组。其中,平面检测模型可以是检测建筑材料的平面信息的模型。例如,平面检测模型可以是基于3DHough变换点云平面检测算法的平面检测模型。然后,可以将平面信息组中所表示的平整度最大的平面信息确定为建筑材料对应的抓取平面信息。
第五步,基于各个建筑材料在上述材料运输箱中的位置信息,确定上述各个建筑材料的抓取顺序信息。实践中,可以按照从高到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对各个建筑材料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抓取顺序信息。
第六步,基于上述抓取顺序信息和上述抓取平面信息集,控制上述材料抓取机械臂依次抓取上述材料运输箱中的每个建筑材料至预设材料货架上。
实践中,上述第六步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第一,对于上述抓取平面信息集中的每个抓取平面信息,执行如下处理步骤:
1、确定上述抓取平面信息对应的平面中心点信息。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针对抓取平面信息的平面形状,利用平面中心点确定方法,确定上述抓取平面信息对应的平面中心点信息。例如,抓取平面信息对应的平面形状为圆形,则将圆心确定为上述抓取平面信息对应的平面中心点信息。
2、根据上述平面中心点信息,生成对应上述抓取平面信息的抓取平面法向量。首先,上述执行主体可以确定抓取平面信息对应建筑材料的各个平面信息组。然后,可以确定各个平面信息组中的每个平面信息对应的平面中心点信息,得到平面中心点信息组。接着,根据上述平面中心点信息组,确定上述抓取平面信息对应建筑材料的质心。最后,将质心指向上述平面中心点信息的向量确定为抓取平面法向量。
3、将上述抓取平面法向量的向量方向确定为上述抓取平面信息对应建筑材料的抓取方向。
第二,根据上述抓取顺序信息,控制拣选机械臂沿着每个建筑材料对应的抓取方向进行抓取。即,控制拣选机械臂沿着每个建筑材料对应的抓取方向抓取建筑材料。
上述第一步-第六步中的相关内容作为本公开的一个发明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及的技术问题“对材料运输箱中的建筑材料进行分拣的效率较低,分拣时间较长,造成运输资源的浪费”。首先,采集上述材料运输箱的材料运输箱内部图像。其中,上述材料运输箱内部图像显示了多个建筑材料的材料图像。其次,对上述材料运输箱内部图像中显示的每个建筑材料的材料图像进行分割,生成图像分割结果,得到图像分割结果集。其中,上述图像分割结果集中的图像分割结果包括:建筑材料位置与材料形状。接着,基于上述图像分割结果集,识别上述材料运输箱内部图像对应的每个建筑材料的材料点云数据,得到材料点云数据集。由此,可以体现建筑材料的三维特征信息,便于后续抓取机械臂依据点云数据所体现的三维信息进行高效拣选。再接着,基于上述材料点云数据集,确定上述材料运输箱内部图像对应的每个建筑材料对应的抓取平面信息,得到抓取平面信息集。由此,通过确定建筑材料对应的平面信息,便于后续机械臂确定拣选受力点,以此准确地抓取建筑材料。然后,基于各个建筑材料在上述材料运输箱中的位置信息,确定上述各个建筑材料的抓取顺序信息。最后,基于上述抓取顺序信息和上述抓取平面信息集,控制上述材料抓取机械臂依次抓取上述材料运输箱中的每个建筑材料至预设材料货架上。从而,缩短了建筑材料的卸货时长,避免了运输车辆长时间的空闲,减少了运输资源的浪费。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该计算机设备可以为终端。
如图2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
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存储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任意一种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
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计算机设备的运行。
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任意一种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
该网络接口用于进行网络通信,如发送分配的任务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公开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应当理解的是,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获取目标建筑场地内当前结余的每个建筑材料的材料信息,得到材料信息集,其中,上述材料信息集中的材料信息包括:材料名称、材料数量与材料单位重量;对于上述材料信息集中的每个材料信息,执行如下处理步骤:从预设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集中选择对应上述材料信息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将上述材料信息包括的材料数量与上述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的乘积确定为材料碳排放量;将所确定的各个材料碳排放量的总和确定为总材料碳排放量;根据上述材料信息集包括的材料数量与材料单位重量,确定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对应的车辆信息与目标里程,生成车辆碳排放量;响应于确定上述车辆碳排放量小于等于上述总材料碳排放量,控制上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将上述材料信息集对应的各个建筑材料运输至预设目的地;响应于确定上述车辆碳排放量大于上述总材料碳排放量,生成停止运输提示信息,以及将上述停止运输提示信息发送至相关联的建筑终端。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中包括程序指令,上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公开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的各个实施例。
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上述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上述计算机设备的硬盘或内存。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上述计算机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上述计算机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建筑场地内当前结余的每个建筑材料的材料信息,得到材料信息集,其中,所述材料信息集中的材料信息包括:材料名称、材料数量与材料单位重量;
对于所述材料信息集中的每个材料信息,执行如下处理步骤:
从预设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集中选择对应所述材料信息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
将所述材料信息包括的材料数量与所述单位材料碳排放量信息的单位材料碳排放量的乘积确定为材料碳排放量;
将所确定的各个材料碳排放量的总和确定为总材料碳排放量;
根据所述材料信息集包括的材料数量与材料单位重量,确定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对应的车辆信息与目标里程,生成车辆碳排放量;
响应于确定所述车辆碳排放量小于等于所述总材料碳排放量,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将所述材料信息集对应的各个建筑材料运输至预设目的地;
响应于确定所述车辆碳排放量大于所述总材料碳排放量,生成停止运输提示信息,以及将所述停止运输提示信息发送至相关联的建筑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对应的车辆信息与目标里程,生成车辆碳排放量,包括: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中每个待运输车辆,执行如下处理步骤:
将所述待运输车辆对应的车辆信息所包括的公里油耗值与所述目标里程的乘积确定为单运输车辆使用油量;
将所述单运输车辆使用油量与对应的单位使用油量碳排放量的乘积确定为单运输车辆碳排放量;
将所确定的各个单运输车辆碳排放量的总和确定为车辆碳排放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材料信息集中材料信息包括:材料单位体积;以及
所述根据所述材料信息集包括的材料数量与材料单位重量,确定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包括:
对于所述材料信息集中的每个材料信息,执行如下处理步骤:
将所述材料信息包括的材料数量与材料单位重量的乘积确定为单一材料总重量;
将所述材料信息包括的材料数量与材料单位体积的乘积确定为单一材料总体积;
将所确定的各个单一材料总重量的总和确定为材料总重量;
将所确定的各个单一材料总体积的总和确定为材料总体积;
获取当前空闲的每个运输车辆的车辆信息,得到车辆信息集,其中,所述车辆信息集中的车辆信息包括车辆载重量与车辆运输容积;
从所述车辆信息集中选择出对应所述材料总重量与所述材料总体积的至少一个车辆信息;
将所述至少一个车辆信息对应的每个车辆确定为待运输车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将所述材料信息集对应的各个建筑材料运输至预设目的地,包括:
对于所述材料信息集中的每个材料信息,控制相关联的材料搬运设备将所述材料信息对应的材料搬运至设定的材料运输箱中;
控制所述材料搬运设备将装载完成的各个材料运输箱搬运至所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中,以及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将各个材料运输箱运输至所述预设目的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待运输车辆行驶至所述预设目的地,对于所述待运输车辆中的每个待运输车辆,执行如下搬运步骤:
对于所述待运输车辆中的每个材料运输箱,控制相关联的材料抓取机械臂抓取所述材料运输箱中的每个建筑材料至预设材料货架上。
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中,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0242508.1A 2023-03-09 2023-03-09 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设备与介质 Pending CN1163075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42508.1A CN116307573A (zh) 2023-03-09 2023-03-09 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设备与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42508.1A CN116307573A (zh) 2023-03-09 2023-03-09 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设备与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07573A true CN116307573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781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42508.1A Pending CN116307573A (zh) 2023-03-09 2023-03-09 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设备与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075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4429A (zh) * 2023-12-27 2024-01-30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具备碳排测算功能的电力物资智慧可视运输方法及平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4429A (zh) * 2023-12-27 2024-01-30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具备碳排测算功能的电力物资智慧可视运输方法及平台
CN117474429B (zh) * 2023-12-27 2024-03-08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具备碳排测算功能的电力物资智慧可视运输方法及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30573B2 (en)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control and organizing inventory items using predictive models for slow item types
CN109399123B (zh) 货物分拣方法、系统、控制服务器、机器人及介质
CN110084471B (zh) 拣选调度方法、装置、仓储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61104B (zh) 一种辅助机器人运送物品的方法、介质、终端和装置
CN115994725A (zh) 物流零担货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07573A (zh) 建筑场地材料绿色节能处理方法、设备与介质
CN112700177A (zh) 用于转运中心转运的选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KR102503198B1 (ko) 인공지능 기반의 최적 배송경로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12232726A (zh) 拣货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415610B (zh) 机器人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18475A (zh) 物流路径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4796A (zh) 用于生成理货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738635A (zh) 物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系统及介质
US2022040569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Management Of Consolidation Orders
CN116307985B (zh) 建筑材料节能运输方法、计算机设备与介质
CN114394440A (zh) 集装箱的堆叠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3780940A (zh) 机器人货物配送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37917A (zh) 货柜管理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11768065A (zh) 一种分配拣货任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12529346A (zh) 任务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6586312B (zh) 货物分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48091B (zh) 物品分拣方法和装置
CN113816049B (zh) 货箱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801567B (zh) 快递派件模式选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703285B (zh) 货代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0

Address after: Room 266, 2nd Floor, No. 9 Guangyuan West Street, Zhangjiawan Town,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101113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Zhongtian North Construc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65, Wuning East Road, Dongyang Ci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22199

Applicant before: ZHONGT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