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037A - 在通信系统中分解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通信系统中分解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037A
CN1163037A CN95196183A CN95196183A CN1163037A CN 1163037 A CN1163037 A CN 1163037A CN 95196183 A CN95196183 A CN 95196183A CN 95196183 A CN95196183 A CN 95196183A CN 1163037 A CN1163037 A CN 1163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
task
functional character
control
user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96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777C (zh
Inventor
N·弗里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163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7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7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 H04Q3/0029Provisions for intelligent networking
    • H04Q3/0041Provisions for intelligent networking involving techniques for avoiding interaction of call service fea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136Administration or customisation of services
    • H04M3/4217Managing service intera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indirect selecting controlled by common circuits, e.g. register controller, marker
    • H04Q3/5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indirect selecting controlled by common circuits, e.g. register controller, marker in which the logic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exchange is centralised
    • H04Q3/5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indirect selecting controlled by common circuits, e.g. register controller, marker in which the logic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exchange is centralised using a stored programme
    • H04Q3/54508Configuration, initialisation
    • H04Q3/54525Features intro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501Feature intera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Exchange Systems With Centralized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具有彼此解耦的交换控制(BSN)和功能特征控制(FN)的和具有多个功能特征(LMi,LMj)的通信系统中用于分解功能特征-相互作用(FI)的方法。该方法把分别以不同的方式作用在不同的用户接口单元(A、B、C、D;DeviceA、DeviceB、DeviceC)上的功能特征(LMi,LMj)分解为多个任务(Rollei1、Rollei2、Rollei3、Rollej1、Rollej2),它们在每一个功能特征运行过程中由单个用户接口单元(A、B、C、D;DeviceA、DeviceB、DeviceC)接收。其中,在接收一个新的任务(Rollei1、Rollei2、Rollei3、Rollej1、Rollej2)前要检验它与已经接收的任务的相容性。此外,如果需要的话,还要执行特别的动作,以便保证在希望的功能特征(LMi,LMj)之间有符合说明规定的协调,使所有已经接收的任务共存和避免功能运行中的静止状态。一个用于实施这样的方法的、具有彼此解耦并通过一个接口彼此通信的功能特征-控制(FN)和交换控制(BSN)的、适合的通信系统,包括一个配属于功能特征-控制(FN)的、装备在一个接口区内的、用于分解功能特征-相互作用(FI)的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管理器(FIM)。

Description

在通信系统中分解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是在一个具有彼此去耦合的交换控制和性能特征控制的通信系统中,也就是说在所谓的IN方式结构(这里IN意指智能网络)中,分解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的一种方法和一种装置。
现在的交换机系统支持许多功能特征。它们是远程通信的一些辅助业务,例如
    -呼叫转移CFU
    -占线时呼叫转移CFBS
    -闲时呼叫转移CFNR
    -缩位拨号SD
    -选择呼叫保护TCS
    -回问CC,中继CA,转接CT
    -插入CO,接听插入TCO
    -会议电话CONF
    -占线时自动回叫ARBS
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功能特征。一种是显式被激活的(FReq)功能特征,它经由启动事件的出现而调用。属于这一类的例子有CFU。另一种是不需事先激活直接调用(通过FReq)的功能特征,也就是说激活和调用一起发生。属于这一类的例子有CONF或者CC。因此,所有功能特征可以通过一个“激活”消息FReq被请求。
功能特征在处理器控制的交换设备中是在交换控制运行过程中实现的。这种交换控制运行过程,也称为交换-软件,包括呼叫控制和功能特征。其中,功能特征与呼叫控制并且在彼此间是交织的,因此,使软件十分复杂,在引入新的功能特征时软件结构变得不灵活。为了缩短由此决定的引入新功能时所需要的长的时间,曾经考虑,把迄今为止控制过程彼此相关的部分分成彼此独立的模块,每一个模块占据一个固定的对外接口。从交换控制中分出功能控制的开端在从事智能网络的标准化过程“智能网络”的范围内由ITU-TSG 11继续。对此参见CCITT的准则“新建议Q.1214,智能网络CS-1、COM XI-R212-E的分布功能平面”,7到69页以及附录7到9页。
通过把交换控制与功能特征控制分开,其中,交换控制被归结为其基本功能,就会出现一种清楚的结构化的交换架构。这种架构是高度模块化构造的,它允许很快引入新的功能特征。此外,通过把功能特征分开来可以不依赖功能特征和呼叫控制而独立开发。
一种这样的结构把一个交换系统即交换软件分成一个基本交换系统和一个功能特征系统,也就是说,交换控制和功能特征控制彼此分开。基本交换系统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呼叫控制、一个数据库和多个功能特征控制部件。呼叫控制归结为其基本任务,即通信连接或者呼叫的建立和拆除,因此称作为基本呼叫控制。在此,功能特征控制部件形成一批功能,通过它们可以访问呼叫对象,呼叫、用户及连接,也就是说,通过它可以操纵呼叫。
这些功能特征自身包含在功能特征系统中,该系统通过一种协议与基本交换系统通信。
基本交换系统的基本呼叫控制的任务是按照用户需要建立和拆除呼叫及其所属连接。因此它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处理两用户呼叫。此外,还设有用于把一定事件通知功能特征控制的机构。这种基本交换系统可以控制在两用户之间的呼叫,而对功能特征系统不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在两用户呼叫的建立和拆除上是自我完成的。两用户呼叫是在两个分别属于两个用户接口单元的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用一个连接形成的,这种连接建立通信终端设备和呼叫之间的联系。每一连接分别被分配一个状态自动机作为该连接的状态自动机。通过呼叫彼此建立这种连接。
在状态自动机的状态之间实现规定的过渡,这种过渡根据外部激励被触发。这样的激励是用户/网络消息或者内部消息,亦即在一个呼叫的两个连接之间的消息。
在单个的、同时被激活的、待激活的、被调用了的或者待调用的功能特征之间发生“功能特征-相互作用”。这里“功能特征-相互作用”这一概念包括与功能特征LM的所希望的操作相关联的所有相互作用。它们是功能特征与其外围也就是说与其它功能特征、而且也包括与同一功能特征的其它调用(激活)的相互作用。
不允许的功能特征-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交换运行过程的故障例如功能运行的停止(死锁)或者不一致。因此,分解这样的功能特征-相互作用以避免这样的故障是相宜的。
本发明的任务是给出一种对此适宜的方法。
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而解决。本发明适当的实施形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
另一个任务是给出一种用于实施这种方法的装置。
解决该任务的技术方案在于,在具有彼此解耦的基本交换系统和功能特征系统的通信系统中,在基本交换系统(基本交换节点)BSN和功能特征系统(特征节点)FN之间的事件接口处设有一个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管理器而解决,该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管理器控制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的分解。
下面参照附图根据实施例详细叙述本发明。
图1表示在考虑功能特征的任务(Rolle)和用户接口单元时的功能特征之间的功能特征-相互作用,
图2表示在具有彼此解耦的功能特征控制和交换控制的通信系统内一个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管理器的配置,同时表示由交换控制通过功能特征控制的一个接口向不同种类的以及处在不同状态中的功能特征发送的事件的分配方式,
图3表示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的复合问题图和可能相互作用的功能特征在一个举例性的呼叫结构或者功能特征分配中的位置,
图4表示功能特征、任务以及用户接口单元的关系,
图5表示根据功能特征的被激活和被调用而区分的功能特征呼叫转移的任务,
图6是一个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的实施例,并示出参与的用户接口单元和分配的任务,
图7表示一个任务相容矩阵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中,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管理器的任务在于,把由基本交换系统BSN产生的事件正确分配给活的、已被激活的或者待激活的功能特征(见图2)。
如果一定的功能特征已被激活或者已被调用,那么,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管理器FIM的本发明的主要的任务则在于,在出现一个另外的功能特征-需求(=激活)(FReq)或者调用事件时进行相容性检验。
这意味着对被请求的功能特征与已经被激活的或者活的(=已被调用的)功能特征进行相容性检验。
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管理器的另一个任务是保证用户对功能特征-协调的要求并因此对保持功能特征-性能进行监视。
此外,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管理器还保证共存的功能特征的协调亦即避免死锁和不相容性的出现。
如果已经调用一定的、对一个确定的事件感兴趣的功能特征,也就是说要激活的(正在激活的事件)、要调用的亦即待起动的(正在起动的事件)或者还有等待后继事件的功能特征,则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管理器的一个另外的任务可以是相应事件的分配。作为这一意义的事件指的是从基本呼叫控制或者用户接口单元(TAE=设备)来的任何一个消息。也就是说,在存在多个感兴趣的功能特征的情况下,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管理器决定该事件被引向哪一些被调用的、被激活的和/或要激活的功能特征。
原则上说,有两种不同的功能特征-相互作用。有一种功能性的相互作用,也称为语义的相互作用,它涉及功能性的功能特征-控制运行意义上的功能特征的功能性协调。这在其作用上是可以由用户看的见的。它们是与用户有关的,影响功能性的、特定的功能特征运行,并且在激活或者调用时出现。它们涉及功能特征之间的相容性。通过其处理种类决定用户例如由性能说明规定的需求。当例如功能特征“占线时自动回叫”(ARBS)的发话人激活“呼叫转移”(CFU)时,通过性能说明规定,是否应该转移这一回叫。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对于要激活的功能特征的特殊需求有别于对要调用的功能特征的特殊需求:
-在激活功能特征LMi(FReq(LMi))时,要检验其与已被激活的(例如呼叫转移CFU、占线时自动回叫ARBS)或者已被调用的功能特征(例如回问CC、会议电话CONF)的相容性。不会出现有关激活消息的分配的冲突,因为功能特征的标记是唯一的。但是可能需要引入为两个功能特征共存所需要的措施;
-在调用功能特征LMi(FReq(LMi))、或者在调用事件(iEvLMi)出现时,要检验功能特征LMi与已被激活的或者已被调用的功能特征的相容性。有关调用消息分配的冲突仅在前一激活之后通过一个事件调用一个功能特征时才出现。但是可能需要引入为两个功能特征共存所需要的措施。
为检验任意类型的功能特征之间的相容性,必须确定要观察的功能特征的数量及其位置,这意味着必须确定,必须考虑哪些用户接口单元的哪一些激活和哪些与呼叫有关的功能特征。这是很费开销的。在图3表示的实施例中,要为用户接口单元A激活功能特征LM3,同时必须确定,为这一激活需要考虑哪一些另外的功能特征。这里必须考虑,用户接口单元A是呼叫Call的一方,在该呼叫上还有B方和C方参与,为呼叫Call调用功能特征LM1和LM2,以及为用户接口单元C激活功能特征LM5。当用户接口单元D应被纳入功能特征LM3的控制运行中时,可能的话也必须考虑为用户接口单元D激活的功能特征LM4
采用用户接口单元(TAE)作为参考点被证明是有用的,以便能够通过检验与功能特征联系在一起的用户接口单元-特性就地处理相容性。为此,把功能特征分成许多任务,它们由包括在功能特征-控制运行过程中的用户接口单元接收。
图4表示功能特征LMi,任务Rollei1、Rollei2和Rollei3以及用户接口单元DeviceA、DeviceB和DeviceC之间的关系。这里,功能特征LMi作用于用户接口单元DeviceA、DeviceB和DeviceC并分成任务Rollei1、Rollei2和Rollei3。由用户接口单元DeviceA接收的任务Rollei1与在功能上可相互交换的任务Rollei2和Rollei3不同,任务Rollei2和Rollei3是由用户接口单元DeviceB和DeviceC接收的。
用户接口单元在功能特征-存在周期中,亦即在功能特征-状态自动机的运转中具有确定的“任务”,也就是说以一定的种类和方式纳入功能特征-控制运行过程中。这种任务的接收结合到一定的、对功能特征-控制运行重要的事件中。这些事件决定参与一个功能特征的用户接口单元的不同任务的“存在期限”。
在图5中用其任务表示的功能特征呼叫转移CFU(呼叫无条件转移)既拥有静态任务,也拥有动态任务,前者在激活时由用户接口单元接收,后者在调用转移时,亦即在到来的呼叫到达转移源时被接收。这种动态任务在调用时需要附加于静态任务。在图5中,各任务用一个适用的任务参数表示,其中,动态任务除用户接口单元-参数A之外还包括呼叫-参数CallID1。
下面根据图1详细叙述功能特征-相互作用和任务接收之间的关系。
在功能特征的不同的状态中,为参与功能特征-控制运行的用户接口单元分配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必须与已被接收的功能特征-任务相容。据此,为激活和调用功能特征进行的功能特征-相互作用-处理被反映到对“待接收的任务”和已经“具有的任务”之间的相容性的检验上。也就是说,当所涉及的用户接口单元要接收与第二功能特征连系的任务时,两个功能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被反映到对两个任务之间的相容性的检验上。另外,因此把功能特征之间的复杂的相容性检验细分为多个更简单的任务检验。
这些任务根据需要实现参数化,以便与其它参与的终端设备的对方任务建立关系,同时也与处于动态功能特征-控制之下的呼叫建立关系。
图1表示功能特征LMi和LMj之间的功能特征-相互作用FI。用户接口单元DeviceA要在存在的Rollei2(LMi)之外还接收Rollej1(LMj)。功能特征-相互作用FI的分解通过任务Rollej1(LMj)和Rollei2(LMi)的涉及DeviceA的相容性检验受到限定。
在激活(激活消息:FReq(LMi))和调用一个功能特征(FReq(LMi)或者iEvLMi)时为接收任务而拆分功能特征-相互作用-流程被证明是必要的,因为,一方面功能特征性能说明对激活相对于对调用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最多3重转移),此外,为分解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操作在激活和调用时也不同。一个调用在激活后也有可能被封锁。与此相对的是,在调用后为分解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的操作可能性很少并且难以保证与其它功能特征并存。
功能特征-任务在考虑下面的几个方面的情况下由功能特征-性能说明定义:
-任务定义是对每一个功能特征所必需的;
-任务说明功能特征对用户接口单元的作用方式;
-任务可能参数化;
-存在期限:
  -用户接口单元其内有多长时间具有该任务?
  -任务在功能特征-控制运行过程中变化吗?
  -对于任务接收来说哪些事件是决定性的?
  -哪些事件负责给出任务?
-与已存在的功能特征-任务的任务相容性;
-激活/调用任务;
-静态/动态任务;
-任务优先级。
用户接口单元为接收一个功能特征-任务建立相关点。它可以通过需求显式地、也可以通过包括在由另外一个用户接口单元启动的一个功能特征-控制运行中隐式地接收一个任务。
当调用一个功能特征,它或者不具有显式激活(例如回问),也就是说,激活和调用同时发生,或者通过一个事件的出现调用一个被激活的功能特征时,动态任务由用户接口单元接收。对于动态任务来说,建立呼叫联系是重要的,以便在进行任务检验时能够确定是否为一个规定的功能特征存在来到的呼叫(例如,建立会议电话),使得该呼叫与用户接口单元已经存在的任务的相互作用不同于一个正常的来到的两-用户-呼叫。因此,为这些任务给定呼叫标识Call-ID作为参数。此外,动态任务的进一步传递也被简化。例如在呼叫转移时涉及要转移的呼叫的呼叫转移源的所有动态任务都被传递到呼叫转移目的地。这种呼叫关系的缺点是,在功能特征需要动态任务时必须知道该Call-ID。
如果不考虑呼叫联系,则必须极大地扩展任务的用户接口单元的依赖性,使得需要进行非常复杂的参数检验,以便能够判定,是否为功能特征存在一个确定的呼叫。
由用户接口单元在功能特征-控制的运行过程中接收的任务原则上允许成对地检验相容性,此时,应把一个任务补充到一个已经存在的任务。这里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表格连接一个动作,它控制两个任务或者两个功能特征的相互作用。通过使用一个任务相容性-矩阵大大简化了这种检验。图7表示具有14个不同任务的一个这样的任务相容性矩阵的一部分。
用户接口单元一般可以接收多个任务。但是在接收时要检验与已经存在任务的成对相容性。n个任务的协调在补充第n+1个任务时被反映到n次检验上。
在图7中要说明的,用于接收任务的相容性的询问是:
在用户接口单元TAEi内部已有任务Rj时,该用户接口单元可以接收任务Rn+1吗?所表示的是需要任务DynCFUSource的情况,亦即在用户接口单元是ConfParticipant亦即一个会议电话的用户的条件下调用一个呼叫转移。矩阵的项E既说明了任务的相容性,要使用的检验方法,也说明了在接收任务时必需的动作。
首先,在激活或者调用一个功能特征或者功能特征-事件时接收一个任务。在请求这一任务时必须有下列两个动作:
-检验要求的任务与已经存在的任务的相容性;
-如果可以接收任务,则必须执行保证任务Rn+1、Rj
存的可能的动作。
在存在具有两个任务参数Rj(P1,P2)的任务而要求具有两个任务参数Rn+1(P1,P2)的任务时规定进行下面的相容性检验或者相容性回答以及其后的动作:
-相容:是/否
-检验种类:
 -无相互作用
 -常规检验:
  为用户接口单元TAEi检验任务Rn+1、Rj的相容性
 -参数相互作用:
以要求的种类和方式检验任务参数Rn+1、Rj
例如:
P1(Rn+1)!=P1(Rj)→接收
              否则→拒绝
-功能特征-性能说明阻碍相互作用
例如:CFU只能在静止时被激活,这意味着一个用户启动了
一个回问然后“挂机”,该用户不能激活CFU。在检验种类时,可能的话另外考虑下述各点:
-时间检验:
决定接收任务Rj的时间
-与呼叫有关的检验(只对于动态任务)
CallId(Rn+1)=CallId(Rj),则   反应i
                         否则  反应k
-与状态有关的检验:
Z(LMn+1)=a,则  反应i
            否则 反应k
为保证两个功能相容的功能特征的协调,必须部分地执行满足下列任务的不同操作:
-任务的一致性
-避免死锁
-按序返回到“上级”功能特征中
可以在分解LM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于接收任务的位置准备任务相容时可能需要的处理步骤并在完成接收后执行。
在完成相容性检验后可以引入的动作为:
-无限制地接收任务Rn+1
-拒绝Rn+1
中断功能特征的激活/调用
-交付Rj,去激活LMj
-更新参数LMj
-转交任务
检验是否允许接收者接收任务;
例如:Rj→P1(Rn+1)
或者:转交动态任务Rj(A,calli)给TAEB
-(从任务的组合)转换任务
-事件生成点转换
特定LMj-事件生成点从任务持有者Rj向新的任务持有
者P1(Rn+1)转换;
-向TAE发送显示文字;
例如:向Rj的任务持有者
-对存在的功能特征-状况的特殊处理提供特殊处理子例程
 例如最大三重转移
相容性检验的准确的说明,即两个参与的任务或者任务的持有者的哪些参数就其一致性进行检验,以及关于动作的准确的说明,以便能够总体上将其储存在一个矩阵中。
相互作用在出现时有利地被处理,也就是说尽量不过早预见地进行处理,以便尽可能减少甚至完全避免对手任务的检验。作为一例,按照下述方式处理呼叫转移CFU和选择呼叫保护TCS:
在激活CFU时,不检验呼叫转移目的地的可能活动的特征TCS。仅在被转移的呼叫提供给目的地时,也就是说对TCS的呼叫事件出现时,这一点才执行。这大大简化了任务检验,而在联网的情况下是一个实际的解决方案。
为保证两个相容的功能特征的并因而所属任务的协调,需要进行不同的动作,这些动作在当一个新任务要由一个用户接口单元接收时由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管理器FIM启动。
一个这样的动作,例如是事件生成点-转换,它在图6所示的相互作用的例子中位于“占线时自动回叫”ARBS和“呼叫转移”CFU之间。在TAE A和TAE B之间用A作为启动者激活“占线时自动回叫”ARBS。对于TAE B到TAE C的呼叫转移CFU被激活。用户接口单元A、B和C接收所有有关静态任务(参见图6中a)。当用户B获得空闲状态时,A接收任务DynARBSInitiator(B,1)。当A收到呼叫时,建立对B的连接并询问所属动态任务DynARBSPartner(A,1)(见图6中b)。通过建立对B的连接发生调用CFU的事件。这导致询问所有需要的动态任务,这时要为各个TAEA、B和C检验其与每一个已存在的任务的相容性(见图6中c)。在为TAE B检验两个任务DynCFUSource和DynARBSPartner时要考虑可能依赖于用户规定的性能说明,以便确定是否应该转移回叫。应该转移回叫的话,那么两个任务是相容的,但是必须采取一些动作。呼叫转移B的动态任务DynARBSPartner必须由C接收,使得C变为ARBS的动态对手。功能特征ARBS等待事件,即ARBS对手接收呼叫并且为连接b的相应事件生成点置位。但是如果该呼叫被转移到另外的一个目的地TAE的话,则永远达不到这一事件生成点。因此事件生成点必须被转换到另一个与该呼叫连接的目的地(为连接c),以避免在功能运行过程ARBS中出现静止状态。为保证两个功能特征的共存,必须执行这两个动作,即动态任务的接收和事件生成点的转换。这一结果表示在图6的下部。

Claims (5)

1.在一个具有彼此解耦的交换控制(BSN)和功能特征控制(FN)的和具有多个功能特征(LMi、LMj)的通信系统中分解功能特征-相互作用(F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不同的方式分别作用到不同的用户接口单元(A、B、C、D;DeviceA、DeviceB、DeviceC)上的功能特征(LMi、LMj)被相应地分成多个任务(Rollei1、Rollei2、Rollei3、Rollej1、Rollej2),它们在所述功能特征运行过程中由各个用户接口单元(A、B、C、D;DeviceA、DeviceB、DeviceC)接收,其中,在接收每一个新的任务(Rollei1、Rollei2、Rollei3、Rollej1、Rollej2)前都要检验该新的任务(Rollei1、Rollei2、Rollei3、Rollej1、Rollej2)与已经接收的任务(Rollei1、Rollei2、Rollei3、Rollej1、Rollej2)的相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另外接收一个任务(Rollei1、Rollei2、Rollei3、Rollej1、Rollej2)时要通过一个用户接口单元(A、B、C、D;DeviceA、DeviceB、DeviceC)执行特别的动作,以便达到希望的功能特征(LMi,LMj)的符合说明规定的协调,使所有经接收的任务(Rollei1、Rollei2、Rollei3、Rollej1、Rollej2)得到共存和避免功能运行过程中的静止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任务(Rollei1、Rollei2、Rollei3、Rollej1、Rollej2)的相容性检验包括任务参数的检验。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个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功能特征(LMi,LMj)分成在其调用前激活时要接收的静态任务(CFU Source、CFU Target)和在其调用时要接收的动态任务(Dyn CFU Source、Dyn CFU Target)。
5.用于实施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方法的、具有彼此解耦并通过一个接口彼此通信的一个功能特征-控制(FN)和交换控制(BSN)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配属于功能特征-控制(FN)的、装备在接口区内的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管理器(FIM),它把由交换控制(BSN)告知的事件分配给对之感兴趣的功能特征(LMi,LMj)并检验同时对于同一用户接口单元(A、B、C、D;DeviceA、DeviceB、DeviceC)起作用的功能特征(LMi、LMj)共存的相容性。
CNB951961837A 1994-09-22 1995-09-22 在通信系统中分解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077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4433878A DE4433878C2 (de) 1994-09-22 1994-09-22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Behandlung von Leistungsmerkmal-Interaktionen in einem Kommunikationssystem
DEP4433878.3 1994-09-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037A true CN1163037A (zh) 1997-10-22
CN1150777C CN1150777C (zh) 2004-05-19

Family

ID=6528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519618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0777C (zh) 1994-09-22 1995-09-22 在通信系统中分解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141407A (zh)
EP (1) EP0782810B1 (zh)
CN (1) CN1150777C (zh)
DE (2) DE4433878C2 (zh)
WO (1) WO199600972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18084C2 (sv) * 1998-01-23 2002-08-2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ar relaterade till funktioner eller funktionsanordning och förfarande för att styra processflödet mellan funktioner
DE19840634A1 (de) * 1998-09-05 2000-03-09 Alcatel Sa Dienststeuerplattform
CA2299639C (en) * 1999-03-05 2005-11-01 Mitel Corporation Adaptive rule-based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feature interaction resolution
US7720049B1 (en) 2005-03-03 2010-05-18 Veraz Networks, Inc. Semantic service broker fo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7351A (en) * 1992-02-28 1994-08-09 Nec America, Inc. Feature interaction arbitrator
ES2110038T3 (es) * 1992-09-29 1998-02-01 Siemens Ag Procedimiento para el control por teclas programables de terminales de comunicacion de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US5448631A (en) * 1992-10-13 1995-09-05 U S West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for handling features in a telephone network
US5404396A (en) * 1993-08-27 1995-04-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Feature interaction manager
SE502423C2 (sv) * 1994-02-15 1995-10-16 Ellemtel Utvecklings Ab System för hantering av interaktion mellan tilläggstjänster i ett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DE19523537C2 (de) * 1995-06-28 1998-09-03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Steuerung von Leistungsmerkmalen einer Vermittlungsstelle
US5737403A (en) * 1995-09-15 1998-04-07 At&T Corp. Interaction of routing features in a telephone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4433878C2 (de) 1997-03-06
WO1996009728A3 (de) 1997-02-13
DE4433878A1 (de) 1996-03-28
EP0782810A2 (de) 1997-07-09
DE59509293D1 (de) 2001-06-28
EP0782810B1 (de) 2001-05-23
CN1150777C (zh) 2004-05-19
US6141407A (en) 2000-10-31
WO1996009728A2 (de) 1996-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71C (zh) 性能交互管理器
CN1249640A (zh) 具有用户应用程序和电话程序之间的应用编程接口和方法的无线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889609A (zh) 一种电话会议实现方法
CN1848889A (zh) 多模服务会话建立和提供方法以及建立和提供系统
CN1157535A (zh) 电话系统中的路由选择特种功能交互
CN1500328A (zh) 使用业务脚本提供网络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812397A (zh) 网管接口适配器及信息交互的方法
CN1258929C (zh) 特征交互作用
US5761285A (en) Universal telephony application client that is configurable from a profile for a telphone call campaign
CN1889603A (zh) 一种点击拨号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150777C (zh) 在通信系统中分解功能特征-相互作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140525A (zh) 处理补充业务之间的相互作用
CN1183732C (zh) 网络中的业务系统
CN1859462A (zh) 实现自动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859636A (zh) 一种实现通信系统互通的系统及方法
CA2395574A1 (en) Improved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CN1299200C (zh) 电信网管系统中接口数据统一转换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889718A (zh) 短消息增值业务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780337A (zh) 一种在通信网络中实现免打扰业务的方法
CN1262124C (zh) 用于控制通信网络中链路的方法
CN1236633C (zh) 用于管理msc中的计费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275448C (zh) 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电话呼叫的方法
CN1556655A (zh) 一种实现软交换多种信令的集成呼叫系统及呼叫处理方法
CN1713619A (zh) VoIP网络、媒体服务器及提供在其中使用的附加服务的方法
CN1076939C (zh) 具有性能标志系统和基本交换系统的通信交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