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02231A - 事务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事务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02231A
CN116302231A CN202211401844.8A CN202211401844A CN116302231A CN 116302231 A CN116302231 A CN 116302231A CN 202211401844 A CN202211401844 A CN 202211401844A CN 116302231 A CN116302231 A CN 116302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action
event
entity
user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018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丁南
刘佳
陈显玲
韩世雄
袁翔
刘佳佳
高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018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022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02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02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06F9/453Help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3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unstructured textual data
    • G06F16/33Querying
    • G06F16/3331Query processing
    • G06F16/334Query execution
    • G06F16/3344Query execution using 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3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unstructured textual data
    • G06F16/33Querying
    • G06F16/338Presentation of query resu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3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unstructured textual data
    • G06F16/36Creation of semantic tools, e.g. ontology or thesauri
    • G06F16/367Ontolo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事务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识别目标文本中的至少一个触发词,获取至少一个触发词分别对应的触发词向量,基于各触发词对应的触发词向量、各触发词对应的事件类型向量以及各触发词对应的相对位置向量,在目标文本中确定与各触发词对应的事件类型相关联的要素词信息,要素词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要素词中各要素词对应的位置信息和各要素词之间的要素关系,基于各要素词的位置信息以及各要素词之间的要素关系,生成目标文本对应的事件抽取结果,各触发词对应的事件类型向量表示目标触发词对应的事件类型,各触发词对应的相对位置向量表示目标文本中各单词和各触发词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Description

事务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事务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进步和发展,为提高用户使用体验以及解决用户在使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各应用中均设置有客服事务。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可以基于事务知识图谱解析用户问题,并为用户推送相应的回复数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务数据推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
基于所述事务知识图谱对所述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事件节点和至少一个实体节点;
在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中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事件节点和至少一个实体节点对应的事务知识,并将所述事务知识对应的回复数据推送至用户;
其中,所述事务知识图谱包括事务实体图谱和事务事件图谱,所述事务实体图谱中的各实体节点和所述事务事件图谱中的各事件节点相关联。
第二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务数据推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
信息解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事务知识图谱对所述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事件节点和至少一个实体节点;
数据推送模块,用于在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中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事件节点和至少一个实体节点对应的事务知识,并将所述事务知识对应的回复数据推送至用户;
其中,所述事务知识图谱包括事务实体图谱和事务事件图谱,所述事务实体图谱中的各实体节点和所述事务事件图谱中的各事件节点相关联。
第三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第五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第六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采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事务数据推送方法,在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后,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事件节点和至少一个实体节点,在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中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事件节点和至少一个实体节点对应的事务知识,最后将所述事务知识对应的回复数据推送至用户,无需人工客服参与,实现了对用户提问信息的自动问答,可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并且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可以精准解析用户问题以给出相应的回复数据,提高了用户的被服务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数据推送方法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数据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数据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实体图谱的节点结构图;
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事件图谱的节点结构图;
图6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知识图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数据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数据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数据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数据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说明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说明书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传统的客服事务基于人工客服实现,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人工客服所需培训费、通讯费以及集体办公场地费等运维费用大大增加了企业经营负担;另一方面由于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人工操作存在的主观个性,造成客服服务水平不可靠,顾客被服务体验较差;此外,伴随着现代企业的客户量不断增多,庞大的事务咨询需求让人工客服的工作负荷不断增加。人工处理效率的有限性和事务增长的持续性之间,产生了越来越突出的矛盾。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为客服服务行业,提供辅助人工智能的自动问答系统,缓解人工客服的工作压力,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同时提升用户体验,提升企业服务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稳定性。
基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事务数据推送方法,在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后,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事件节点和至少一个实体节点,在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中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事件节点和至少一个实体节点对应的事务知识,最后将所述事务知识对应的回复数据推送至用户,无需人工客服参与,实现了对用户提问信息的自动问答,可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并且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可以精准解析用户问题以给出相应的回复数据,提高了用户的被服务体验。
请参见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数据推送方法的系统架构图。所述系统架构图包括用户端101、网络102、服务端103。通过网络102可实现用户端101、服务端103之间的交互。
用户端101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用户端为硬件时,可以是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式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当用户端为软件时,可以是安装在上述所列举的电子设备中,其可以实现呈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网络102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有线通信链路或无线通信链路,例如:有线通信链路包括光纤、双绞线或同轴电缆,无线通信链路包括蓝牙通信链路、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通信链路或微波通信链路等。
服务端103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端或服务端集群,例如在运行在用户端101的应用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端接收用户在用户端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服务端基于预构建的事务知识图谱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得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务知识图谱中的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然后在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中获取与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对应的事务知识,并将事务知识对应的回复数据推送至用户,无需人工客服参与,实现了对用户提问信息的自动问答,可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并且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可以精准解析用户问题以给出相应的回复数据,提高了用户的被服务体验。
基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按照所示步骤执行。例如,有的步骤是并列的,在逻辑上并没有严格的先后关系,因此实际执行顺序是可变的。
请参见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数据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事务数据推送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2,获取所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
具体的,服务端获取用户在用户终端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可以为用户在使用应用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针对应用内某些事务的咨询问题。
例如,用户在使用支付宝的花呗事务时,不明白花呗如何还款,则该用户可以在客服聊天界面输入“花呗如何还款”的用户提问信息。服务端会获取该用户提问信息。
S104,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以得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事件节点和至少一个实体节点;
所述事务知识图谱为在服务端预构建的知识图谱,所述事务知识图谱包括静态的事务实体图谱和动态的事务事件图谱,所述事务实体图谱中的各实体节点和所述事务事件图谱中的各事件节点相关联。
具体的,服务端在获取用户在用户终端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之后,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事务知识图谱中与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基于应用内各事务的事务特征和运行逻辑构建事务实体图谱,基于用户和应用内客服针对应用内各事务的历史沟通信息构建事务事件图谱。所述事务为应用内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分项事务,如,应用为支付宝,则事务可以为支付宝内的花呗、借呗、相互宝、饿了么等分项事务。所述事务特征为各分项事务中具有事务特征的实体,如“花呗”、“手续费”、“账单”、“利率”等均为花呗事务中的各实体。所述历史沟通该信息为历史上用户向事务内客服咨询的用户提问信息以及客服给出的回复信息,可以理解为用户和客服的历史聊天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事务实体图谱包括事务内各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各实体间的关联关系由上下位关系表示。事务事件图谱包括应用内各事务对应的各事件以及各事件的关联关系,各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为各事件在应用内执行逻辑的先后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服务端获取到用户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之后,服务端可以基于事件知识图谱中的事务实体图谱和事务实体图谱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得到用户提问信息在事务实体图谱中对应的事件节点和在事务实体图谱中对应的实体节点。
S106,在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中获取与至少一个事件节点和至少一个实体节点对应的事务知识,并将事务知识对应的回复数据推送至用户。
具体的,在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事务知识图谱中与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之后,在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中获取与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对应的事务知识,并将事务知识对应的回复数据发送至用户端,以供用户查看。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服务端接收用户在用户端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服务端基于预构建的事务知识图谱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得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务知识图谱中的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然后在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中获取与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对应的事务知识,并将事务知识对应的回复数据推送至用户,无需人工客服参与,实现了对用户提问信息的自动问答,可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并且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可以精准解析用户问题以给出相应的回复数据,提高了用户的被服务体验。
请参见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数据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事务数据推送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2,基于各事务的事务特征和运行逻辑构建事务实体图谱;
具体的,基于各事务的事务特征和运行逻辑获取各事务分别对应的各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的关系,构建事务实体图谱。其中,实体包括事务实体、属性实体以及属性值实体,基于各事务分别对应的事务实体、属性实体、属性值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构建事务实体图谱,事务实体、属性实体、属性值实体即为事务实体图谱中的各实体节点。
事务实体是指应用内各事务中最能反应真实场景的实体,事务实体可以是一个实在的产品实体、也可以为事务中为产品实体设置举办的某活动。
属性实体为事务的某些属性信息,例如支付宝内的花呗事务包括:手续费、账单、利率、还款方式等属性。
属性值实体是指具有数值大小的某些属性的属性值。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事务实体图谱中的实体还包括事务属性组合实体。可以理解的,由于属性作为独立的一类实体,属性实体本身是有起义的,例如属性实体“手续费”,若事务1和事务2均包括该具有该属性,那么在不搭配事务实体的情况下,无法确定该属性实体“手续费”是指事务1的手续费还是事务2的手续费。因此,引入事务属性组合实体,将事务实体和属性实体进行组合,使有歧义的属性实体变成无歧义。
请参见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实体图谱的节点结构图。如图4所示,所示事务实体图谱中包含事务实体、属性实体、属性值实体以及事务属性组合实体,图中所示各实体之间的边表示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
S204,基于各事务的历史沟通信息构建事务事件图谱;
具体的,获取用户和应用内客服针对应用内各事务的历史沟通信息,基于历史沟通信息构建事务事件图谱。
所述基于历史沟通信息构建事务事件图谱包括,对历史沟通信息进行重要段落抽取处理,得到各重要段落,对各所述重要段落分别进行实体抽取处理,得到各初始事件,对各所述初始事件分别进行事件解析,得到各所述初始事件分别对应的各事件要素,所述事件要素包括事件对象、事件修饰、事件概念、原子事件中的至少一种,基于各所述初始事件以及各所述初始事件分别对应的所述各事件要素,生成各所述初始事件分别对应的各事件节点,基于各所述事件节点构建事件图谱。
需要说明的是,历史沟通信息为用户历史上和客服的沟通记录信息,其中包含用户在使用应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事件,对历史沟通信息进行重要段落抽取处理,可以对历史沟通信息中无价值的信息进行提出,得到可能包含事件的各重要段落。然后在重要段落中进行实体抽取,抽取用户描述问题、诉求、障碍、观点的句子,得到的即是历史沟通信息中的事件。然后对抽取到的各事件进行事件解析,得到用于表示各事件细粒度标签的各事件要素,如事件对象、事件修饰、事件概念、原子事件等。最后,将初始事件以及初始事件经过解析后得到事件对象、事件修饰、事件概念、原子事件等事件要素作为事件节点,基于各事件节点构建事件知识图谱。
其中,初始事件表示用户与应用内某事务产品之间发生的问题,是一个完整的语义描述。
事件对象是指一个事件中相关的主体、客体、时间、地点、参与方等,在应用内一般指某事务的事务实体、属性等对象。例如:事件“未开通好医保为何自动扣款”,其中“好医保”即为本次事件的事件对象。
原子事件是指一个事件中的事件触发词,可以是动词和形容词,是事件的核心。例如:事件“未开通好医保为何自动扣款”,其中“扣款”即为该事件中的原子事件,是事件的核心。
事件修饰是指用来修饰事件触发词的词汇,可以为副词,描述事件的具体情况。例如:事件“未开通好医保为何自动扣款”,其中“自动”即为该事件中事件触发词的修饰词。
事件概念为原子事件和事件修饰组成的抽象概念,表示事件具体发生的场景。
请参见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事件图谱的节点结构图。如图5所示,所示为一个事件节点的细粒度结构图,包含了事件、事件对象、事件概念、事件修饰以及原子事件等事件要素。
S206,将事务实体图谱和事务事件图谱中的具有相关性的实体节点和事件节点建立关联关系,得到事务知识图谱;
可以理解,事件是用户在使用应用过程中对应用中的某些事务产生问题而发生的,因此,针对事务事件图谱中的事件,在事务实体图谱中的必定有实体与之关联。
具体的,在事件的细粒度标签中,事件对象可以为事务实体图谱中的实体,将事务实体图谱和事务事件图谱中的具有相关性的实体节点和事件节点建立关联关系,最终得到将事务实体图谱和事务事件图谱组合后的事务知识图谱。
请参见图6,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知识图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示事务知识图谱包括事务实体图谱以及事务事件图谱,所示事务实体图谱中的事务实体、属性实体、属性值实体以及事务属性组合实体为事务实体图谱中的实体节点,所示事务事件图谱中包括各事件节点,所示虚线表示事务实体图谱和事务事件图谱中的具有相关性的实体节点和事件节点存在关联关系。
S208,获取所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
具体的,服务端获取用户在用户终端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可以为用户在使用应用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针对应用内某些事务的咨询问题。
例如,用户在使用支付宝的花呗事务时,不明白花呗如何还款,则该用户可以在客服聊天界面输入“花呗如何还款”的用户提问信息。服务端会获取该用户提问信息。
S210,提取用户提问信息中包含的第一事件要素;
具体的,服务端基于实体抽取算法提取用户提问信息中所包含的事件对象、事件修饰、事件概念、原子事件等事件要素。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事件要素、第二事件要素和事件要素相同,均是指事件对象、事件修饰、事件概念、原子事件等事件要素,采用第一、第二的描述方式仅为了区分在不同情况下所获取的事件要素,例如,第一事件要素为从用户提问信息中提取的事件要素,第二事件要素为从用户基于客服反问信息回复的用户回复信息中提取的事件要素。
S212,基于第一事件要素在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
具体的,在服务端提取用户提问信息中包含的第一事件要素之后,根据提取到的第一事件要素在事务知识图谱中的事务事件图谱中确定该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根据事务知识图谱中各事件节点和各实体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找到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
其中,事件节点可以为多个,实体节点可以为多个。
可以理解,在事务知识图谱中的事务事件图谱中的各事件节点中包含事件以及事件对应的事件要素,根据从用户提问信息中提取得到的第一事件要素和事务事件图谱中的各事件节点中的事件要素进行匹配,即可得到事务事件图谱中与该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
一个实施例中,若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无法在所述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所述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请参见图7,步骤S212,包括:
S2121,基于第一事件要素生成对应的客服反问信息;
可以理解,若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无法在所述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所述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则表明用户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可能是存在歧义的,则根据提取到的第一事件要素生成对应的客服反问信息,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消除歧义,快速明确用户问题。
例如,用于输入用户提问信息“从来没有逾期过为啥借不了款”,系统解析到两个事件概念:“未逾期”、“无法借款”,这两个事件概念即为从用户提问信息中提取到的第一事件要素。由于在“借呗”和“花呗”这两个事务中均包括这两个事件概念,因此这两个事件概念存在歧义,无法确定事件类型是“借呗无法借款”还是“花呗无法借款”。服务端只要生成确认事件类型是“借呗无法借款”还是“花呗无法借款”的客服反问信息,根据用户的回复信息即可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消除歧义,从而确认是“借呗无法借款”还是“花呗无法借款”。
S2122,获取用户基于客服反问信息回复的用户回复信息;
具体的,在服务端将根据第一事件要素生成的客服范文信息发送至用户端之后,获取用户基于客服反问信息回复的用户回复信息。
S2123,提取用户回复信息中包含的第二事件要素;
具体的,服务端基于实体抽取算法提取用户回复信息中所包含的事件对象、事件修饰、事件概念、原子事件等事件要素。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事件要素、第二事件要素和事件要素相同,均是指事件对象、事件修饰、事件概念、原子事件等事件要素,采用第一、第二的描述方式仅为了区分在不同情况下所获取的事件要素,例如,第一事件要素为从用户提问信息中提取的事件要素,第二事件要素为从用户基于客服反问信息回复的用户回复信息中提取的事件要素。
S2124,基于第一事件要素以及第二事件要素在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
例如,服务端向用户端发送的客服反问信息为“是借呗无法借款还是花呗无法借款”,用户的用户回复信息为“花呗”,则可从用户回复信息中提取到事件对象为花呗,从而确定事件节点为“花呗无法借款”。
根据事件节点即可在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对应的实体节点。
一个实施例中,若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无法在所述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所述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请参见图8,步骤S212,包括:
S2125,获取用户提问信息之前的预设时长内的历史用户提问信息;
可以理解,若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无法在所述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所述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则表明用户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可能是存在歧义的,则获取用户提问信息之前的预设时长内的历史用户提问信息,结合上下文,根据历史用户提问信息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消除歧义,快速明确用户问题。
例如,用户第一轮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为“花呗能提前还款吗”,服务端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提取解析,确定该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为“花呗能否提前还款”,实体节点为“花呗”,事件概念为“提前还款”。而在用户第二轮输入时,用户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为“借呗呢”,服务端对用户第二轮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进行提取解析,仅可提取得到事件对象为“借呗”,无法确定具体的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这时如果结合第一轮识别到的信息,结合上下文,就可以推理得到用户第二轮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为“借呗能否提前还款”。
S2126,提取历史用户提问信息中包含的第二事件要素;
具体的,服务端基于实体抽取算法提取历史用户提问信息中所包含的事件对象、事件修饰、事件概念、原子事件等第二事件要素。
S2127,基于第一事件要素以及第二事件要素在所述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
S214,在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中获取与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对应的事务知识,并将事务知识对应的回复数据推送至用户。
具体的,在确定与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之后,在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中获取与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对应的事务知识,并将事务知识对应的回复数据推送至用户。
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为服务端预设的与事务知识图谱中的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相关联的事务知识集合。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中的各事务知识在事务知识图谱均有与之对应的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例如,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中的事务知识1和事务知识图谱中的事件节点3、实体节点2、实体节点5相对应。
事务知识即为预设的用户问题,回复数据即为为用户问题设置的答案。在确定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务知识(用户问题)之后,将对应的答案发送指用户。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基于各事务的事务特征和运行逻辑构建事务实体图谱,基于各事务的历史沟通信息构建事务事件图谱,将事务实体图谱和事务事件图谱中的具有相关性的实体节点和事件节点建立关联关系,得到事务知识图谱,在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后,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事件节点和至少一个实体节点,在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中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事件节点和至少一个实体节点对应的事务知识,最后将所述事务知识对应的回复数据推送至用户,无需人工客服参与,实现了对用户提问信息的自动问答,可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且事务知识图谱包括事务实体图谱和事务事件图谱,既包括粗粒度的事件节点、实体节点,也包含细粒度的事件要素信息,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可以精准解析用户问题以给出相应的回复数据,提高了用户的被服务体验。
请参见图9,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数据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事务数据推送装置2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终端的全部或一部分。根据一些实施例,该事务数据推送装置2包括信息获取模块21、信息解析模块22以及数据推送模块23,具体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所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
信息解析模块22,用于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所述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
数据推送模块23,用于在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中获取与所述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对应的事务知识,并将所述事务知识对应的回复数据推送至用户;
其中,所述事务知识图谱包括事务实体图谱和事务事件图谱,所述事务实体图谱中的各实体节点和所述事务事件图谱中的各事件节点相关联。
可选的,请参见图10,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务数据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事务数据推送装置,还包括:
图谱构建模块24,用于基于各事务的事务特征和运行逻辑构建事务实体图谱,基于各事务的历史沟通信息构建事务事件图谱;
图谱关联模块25,用于将所述事务实体图谱和所述事务事件图谱中的具有相关性的实体节点和事件节点建立关联关系,得到所述事务知识图谱。
可选的,所述图谱构建模块24,具体用于:
基于各事务的事务特征和运行逻辑获取各所述事务分别对应的各实体以及所述各实体之间的关系,所述实体包括事务实体、属性实体以及属性值实体;
将各所述事务分别对应的所述事务实体和所述属性实体进行组合得到事务属性组合实体;
基于各所述事务分别对应的所述事务实体、所述属性实体、所述属性值实体、所述事务属性组合实体以及所述实体之间的关系,构建事务实体图谱,所述事务实体、所述属性实体、所述属性值实体以及所述事务属性组合实体即为所述事务实体图谱中的各实体节点。
可选的,所述图谱关联模块25,具体用于:
获取各事务的历史沟通信息;
对所述历史沟通信息进行重要段落抽取处理,得到各重要段落;
对各所述重要段落分别进行实体抽取处理,得到各初始事件;
对各所述初始事件分别进行事件解析,得到各所述初始事件分别对应的各事件要素,所述事件要素包括事件对象、事件修饰、事件概念、原子事件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各所述初始事件以及各所述初始事件分别对应的所述各事件要素,生成各所述初始事件分别对应的各事件节点;
基于各所述事件节点构建事件图谱。
可选的,所述信息解析模块22,具体用于:
提取所述用户提问信息中包含的事件要素;
基于所述事件要素在所述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所述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
可选的,若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无法在所述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所述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所述信息解析模块22,还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生成对应的客服反问信息;
获取用户基于客服反问信息回复的用户回复信息;
提取所述用户回复信息中包含的第二事件要素;
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以及所述第二事件要素在所述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所述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
可选的,若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无法在所述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所述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所述信息解析模块22,还用于:
获取所述用户提问信息之前的预设时长内的历史用户提问信息;
提取所述历史用户提问信息中包含的第二事件要素;
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以及所述第二事件要素在所述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所述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
采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事务数据推送装置,基于各事务的事务特征和运行逻辑构建事务实体图谱,基于各事务的历史沟通信息构建事务事件图谱,将事务实体图谱和事务事件图谱中的具有相关性的实体节点和事件节点建立关联关系,得到事务知识图谱,在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后,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事件节点和至少一个实体节点,在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中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事件节点和至少一个实体节点对应的事务知识,最后将所述事务知识对应的回复数据推送至用户,无需人工客服参与,实现了对用户提问信息的自动问答,可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且事务知识图谱包括事务实体图谱和事务事件图谱,既包括粗粒度的事件节点、实体节点,也包含细粒度的事件要素信息,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可以精准解析用户问题以给出相应的回复数据,提高了用户的被服务体验。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图1~图7所示实施例的所述事务数据推送方法,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图1~图7所示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说明书还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图1~图7所示实施例的所述事务数据推送方法,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图1~图7所示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请参考图11,示出了本说明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方框图。本说明书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10、存储器120、输入装置130、输出装置140和总线150。处理器110、存储器120、输入装置130和输出装置140之间可以通过总线150连接。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10可集成中心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选地,该存储器12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
其中,输入装置130用于接收输入的指令或数据,输入装置130包括但不限于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或触控设备。输出装置140用于输出指令或数据,输出装置140包括但不限于显示设备和扬声器等。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输入装置130可以为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终端的运行温度。输出装置140可以为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附图所示出的终端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比如,终端中还包括射频电路、输入单元、传感器、音频电路、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模块、电源、蓝牙模块等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文介绍的终端。可选地,各步骤的执行主体为终端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可以是安卓系统,也可以是IOS系统,或者其它操作系统,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图11的电子设备中,处理器110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20中存储的事务数据推送程序,并执行以实现如本说明书各个方法实施例所述的事务数据推送方法。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基于各事务的事务特征和运行逻辑构建事务实体图谱,基于各事务的历史沟通信息构建事务事件图谱,将事务实体图谱和事务事件图谱中的具有相关性的实体节点和事件节点建立关联关系,得到事务知识图谱,在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后,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事件节点和至少一个实体节点,在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中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事件节点和至少一个实体节点对应的事务知识,最后将所述事务知识对应的回复数据推送至用户,无需人工客服参与,实现了对用户提问信息的自动问答,可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且事务知识图谱包括事务实体图谱和事务事件图谱,既包括粗粒度的事件节点、实体节点,也包含细粒度的事件要素信息,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可以精准解析用户问题以给出相应的回复数据,提高了用户的被服务体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可借助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本说明书中的“单元”和“模块”是指能够独立完成或与其他部件配合完成特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其中硬件例如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说明书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说明书,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说明书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说明书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服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说明书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进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说明书的范围。即但凡依本说明书教导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说明书涵盖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说明书的其它实施方案。本说明书旨在涵盖本说明书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说明书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说明书未记载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说明书的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1)

1.一种事务数据推送方法,包括:
获取所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
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所述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
在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中获取与所述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对应的事务知识,并将所述事务知识对应的回复数据推送至用户;
其中,所述事务知识图谱包括事务实体图谱和事务事件图谱,所述事务实体图谱中的各实体节点和所述事务事件图谱中的各事件节点相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所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之前,还包括:
基于各事务的事务特征和运行逻辑构建事务实体图谱,基于各事务的历史沟通信息构建事务事件图谱;
将所述事务实体图谱和所述事务事件图谱中的具有相关性的实体节点和事件节点建立关联关系,得到所述事务知识图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各事务的事务特征和运行逻辑构建事务实体图谱,包括:
基于各事务的事务特征和运行逻辑获取各所述事务分别对应的各实体以及所述各实体之间的关系,所述实体包括事务实体、属性实体以及属性值实体;
将各所述事务分别对应的所述事务实体和所述属性实体进行组合得到事务属性组合实体;
基于各所述事务分别对应的所述事务实体、所述属性实体、所述属性值实体、所述事务属性组合实体以及所述实体之间的关系,构建事务实体图谱,所述事务实体、所述属性实体、所述属性值实体以及所述事务属性组合实体即为所述事务实体图谱中的各实体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各事务的历史沟通信息构建事务事件图谱,包括:
获取各事务的历史沟通信息;
对所述历史沟通信息进行重要段落抽取处理,得到各重要段落;
对各所述重要段落分别进行实体抽取处理,得到各初始事件;
对各所述初始事件分别进行事件解析,得到各所述初始事件分别对应的各事件要素,所述事件要素包括事件对象、事件修饰、事件概念、原子事件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各所述初始事件以及各所述初始事件分别对应的所述各事件要素,生成各所述初始事件分别对应的各事件节点;
基于各所述事件节点构建事件图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所述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包括:
提取所述用户提问信息中包含的第一事件要素;
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在所述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所述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若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无法在所述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所述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在所述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所述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生成对应的客服反问信息;
获取用户基于客服反问信息回复的用户回复信息;
提取所述用户回复信息中包含的第二事件要素;
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以及所述第二事件要素在所述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所述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若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无法在所述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所述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在所述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所述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提问信息之前的预设时长内的历史用户提问信息;
提取所述历史用户提问信息中包含的第二事件要素;
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以及所述第二事件要素在所述事务知识图谱中确定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以及确定与所述事件节点对应的实体节点。
8.一种事务数据推送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输入的用户提问信息;
信息解析模块,用于基于事务知识图谱对所述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用户提问信息对应的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
数据推送模块,用于在预设事务知识集合中获取与所述事件节点和实体节点对应的事务知识,并将所述事务知识对应的回复数据推送至用户;
其中,所述事务知识图谱包括事务实体图谱和事务事件图谱,所述事务实体图谱中的各实体节点和所述事务事件图谱中的各事件节点相关联。
9.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上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1401844.8A 2022-11-09 2022-11-09 事务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Pending CN1163022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1844.8A CN116302231A (zh) 2022-11-09 2022-11-09 事务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1844.8A CN116302231A (zh) 2022-11-09 2022-11-09 事务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02231A true CN116302231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789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01844.8A Pending CN116302231A (zh) 2022-11-09 2022-11-09 事务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022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0513B (zh) 用于生成点击率预测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09165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30987A (zh) Awr报告自动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49013A (zh) 风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139816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403250A (zh) 存在遮挡的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5049068A (zh) 一种模型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959289B (zh) 网站类别获取方法和装置
US20210118433A1 (en) Detecting extraneous topic information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dels
CN114119123A (zh) 信息推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47362A (zh) 智能音箱使用活跃度的统计管理方法和系统
WO2023185125A1 (zh) 产品资源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6302231A (zh) 事务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0930238A (zh) 提高审核任务效率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360672B (zh) 用于生成知识图谱的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CN116228391A (zh) 一种风险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374063A (zh) 文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23455A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49776B (zh) 一种用户标签评估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795424B (zh) 特征工程变量数据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368597B (zh) 信息输出方法和装置
CN111626052A (zh) 基于哈希词典的接处警文本物品名称提取方法和装置
CN111178696A (zh) 一种业务处理时长超时预警方法和装置
KR102449831B1 (ko) 신규 텍스트에 대한 정보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신규 텍스트를 확인하는 서버 및 그 동작 방법
EP408380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favori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