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00259A - 可变光圈、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变光圈、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300259A CN116300259A CN202310155521.3A CN202310155521A CN116300259A CN 116300259 A CN116300259 A CN 116300259A CN 202310155521 A CN202310155521 A CN 202310155521A CN 116300259 A CN116300259 A CN 1163002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iris diaphragm
- magnet
- fixing
- electrical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847 structural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85 shape-memo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003—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setting of both shutter and diaphragm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2—Diaphragms
- G03B9/06—Two or more co-operating pivoted blades, e.g. iris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变光圈、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可变光圈包括固定座、转动支架、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多个叶片。转动支架转动连接固定座。叶片的一部分连接固定座。叶片的一部分连接转动支架。多个叶片共同围出光圈孔。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间隔固定于固定座的周侧面,第一驱动机构电连接第一电路板,第二驱动机构电连接第二电路板。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动支架相对固定座转动,转动支架带动多个叶片转动,以使光圈孔的孔径发生变化。本申请的可变光圈的组装难度较低,结构一致性较高,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光圈、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可变光圈大多为电磁型可变光圈,通过多组通电线圈与磁铁的耦合提供驱动力,以带动叶片转动实现光圈孔径的变化。然而,多个线圈往往需要贴附在同一个柔性电路板上。这使得柔性电路板的长度往往较长,且面积较大,同时需要还通过手工组装的方式整圈环绕固定在定件的外表面。一方面,这样大大增加了可变光圈的组装难度,生产效率较低,不利于产品的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柔性电路板环绕固定在定件的外表面,使得柔性电路板在形状、定位以及粘贴强度等方面的一致性难以保证,可变光圈的良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可变光圈、包括该可变光圈的镜头组件、以及包括该镜头模组的电子设备,旨在获得一种组装难度较低,结构一致性较高,同时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的可变光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变光圈。可变光圈包括固定座、转动支架、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多个叶片。转动支架转动连接固定座。叶片的一部分连接固定座。叶片的一部分连接转动支架。多个叶片共同围出光圈孔。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间隔固定于固定座的周侧面,第一驱动机构电连接第一电路板,第二驱动机构电连接第二电路板。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动支架相对固定座转动,转动支架带动多个叶片转动,以使光圈孔的孔径发生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传统的可变光圈将一个较长的柔性电路板环绕固定在固定座的外表面,本申请中的可变光圈通过将两个独立的电路板(也即第一电路板以及第二电路板)间隔固定于固定座的周侧面,并将第一驱动机构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以及将第二驱动机构电连接至第二电路板,从而使得两个独立的电路板可以同时控制两个驱动机构工作,从而驱动转动支架相对固定座转动,并带动多个叶片转动以调节光圈孔的大小,实现可变光圈的光圈孔的孔径在多档位之间进行连续变化。一方面,这样的电路设置大大降低了可变光圈中电路板(也即第一电路板以及第二电路板)的组装难度,有利于保证电路板在形状、定位以及粘贴强度的一致性,同时还能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实现产品的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本申请中的可变光圈的电路板的面积远小于传统可变光圈中的电路板的面积,大大降低了可变光圈的制造成本。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占用固定座的周侧面的面积小于固定座的周侧面的面积的一半。这样,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面积较小,大大降低了电路板的组装难度,有利于保证电路板在形状、定位以及粘贴强度的一致性,同时还降低了可变光圈的制造成本。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座的周侧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第一曲面、第二平面以及第二曲面。第一电路板固定于第一平面。第二电路板固定于第二平面。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占用第一曲面以及第二曲面的面积小于第一曲面以及第二曲面的总面积的一半。
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将第一电路板以及第二电路板固定在曲面上,将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固定在平面上可以大大降低了电路板的组装难度,有利于保证电路板在形状、定位以及粘贴强度的一致性。同时,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面积较小,有利于降低可变光圈的制造成本。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一磁铁。第一线圈电连接第一电路板。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线圈和第二磁铁。第二线圈电连接第二电路板。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间隔固定于转动支架。第一磁铁与第一线圈相对设置,第二磁铁与第二线圈相对设置。这样,当第一线圈通电时,第一磁铁受到作用力,第一磁铁能够带动转动支架转动。当第二线圈通电时,第二磁铁受到作用力,第二磁铁能够带动转动支架转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变光圈还包括电连接件。电连接件电连接在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第二线圈的输出端与第二线圈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电路板和电连接件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电连接件将第二线圈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使得可变光圈可以同时控制通过第一线圈的电流以及通过第二线圈的电流,以使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分别受到作用力,并共同带动转动支架转动。其次,通过第一线圈、第一磁铁、第二线圈和第二磁铁的相互配合,有利于提高可变光圈的驱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连接件为金属端子。电连接件包括第一子电连接件与第二子电连接件。第一子电连接件电连接在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第二子电连接件电连接在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第二线圈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路板与第一子电连接件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第二线圈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电路板与第二子电连接件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这样,通过简单的电连接设置即可将第一电路板电连接至第二电路板,有利于降低可变光圈的组装难度,降低制造成本。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变光圈还包括盖板。盖板固定连接固定座的顶面。第一子电连接件的至少部分以及第二子电连接件的至少部分嵌设于盖板。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子电连接件的至少部分以及第二子电连接件的至少部分嵌设于盖板内,可以有效避免第一子电连接件与第二子电连接件发生短路等问题。另外,第一子电连接件与第二子电连接件可以与盖板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降低制造成本。此外,第一子电连接件与第二子电连接件可以利用盖板的空间,使得第一子电连接件与第二子电连接件不会额外增加可变光圈的尺寸,使得可变光圈的结构更加紧凑。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盖板为塑胶材质。这样,相较于金属材质的盖板,本申请的盖板为塑胶材质可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实现大批量生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盖板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固定连接固定座的顶面。第一部分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槽。多个固定槽环绕第一部分的周边设置。第二部分包括本体部与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部。多个固定部均连接本体部的边缘。且环绕本体部设置。第二部分的本体部嵌设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多个固定部一一对应地位于第一部分的多个固定槽内。第一子电连接件与第二子电连接件均嵌设于第一部分,且与第二部分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通过将盖板设置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并将第二部分的本体部嵌设于第一部分内,将第二部分的多个固定部设于第一部分的多个固定槽内。这样,当通过热铆工艺将盖板固定于固定座时,固定座位于固定槽内的部分可以固定连接第二部分的固定部,从而可以避免盖板的第一部分在热铆过程中因高温而发生融化变形,避免出现结构缺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部分为塑胶材质。第二部分为金属材质。这样,当通过热铆工艺将盖板固定于固定座时,固定座位于固定槽内的部分可以连接第二部分的固定部的表面,也即金属表面,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盖板的第一部分因高温而发生融化变形,出现结构缺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路板包括主体部、连接部、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主体部连接连接部。主体部固定于固定座的周侧面。连接部固定于固定座的底面。第一延伸部连接连接部,且相对固定座伸出。第二延伸部连接连接部,且相对固定座伸出。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用于与外部器件电连接。这样,第一电路板可以利用固定座的底部空间,以将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从固定座的底部伸出,并直接电连接至可变光圈的外部器件,有利于简化可变光圈的电路设置,使得可变光圈的组装更加简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连接件为电路板。电连接件固定于固定座的底面。这样,通过简单的电连接设置即可将第一电路板电连接至第二电路板,有利于降低可变光圈的组装难度,降低制造成本。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连接件包括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均相对固定座伸出。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用于与外部器件电连接。这样,电连接件可以利用固定座的底部空间,以将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从固定座的底部伸出,并直接电连接至可变光圈的外部器件,有利于简化可变光圈的电路设置,使得可变光圈的组装更加简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变光圈还包括盖板。盖板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固定连接固定座的顶面。第一部分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槽,多个固定槽环绕第一部分的周边设置。第二部分包括本体部与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部。多个固定部均连接本体部的边缘,且环绕本体部设置。第二部分的本体部嵌设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多个固定部一一对应地位于第一部分的多个固定槽内。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通过将盖板设置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并将第二部分的本体部嵌设于第一部分内,将第二部分的多个固定部设于第一部分的多个固定槽内。这样,当通过热铆工艺将盖板固定于固定座时,固定座位于固定槽内的部分可以固定连接第二部分的固定部,从而可以避免盖板的第一部分在热铆过程中因高温而发生融化变形,避免出现结构缺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变光圈还包括磁吸片。磁吸片固定于第二电路板,磁吸片对第二磁铁产生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吸附力,以及沿第二方向的第二吸附力。第一方向为可变光圈的厚度方向,第二方向为可变光圈的第二磁铁所在的径向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通过设置一个磁吸片即可同时对第二磁铁产生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吸附力,以及沿第二方向的第二吸附力,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可变光圈在工作过程中,转动支架受到重力姿势差的影响,在固定座内发生沿第一方向的位移或者晃动,同时也可以避免转动支架受到其自身与固定座之间的间隙公差的影响,在固定座内发生沿第二方向的位移或者晃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磁吸片在基准面的投影的一部分与第二磁铁在基准面的投影重合。磁吸片在基准面的投影的一部分位于第二磁铁在基准面的投影的底侧,基准面平行于可变光圈的光轴方向。
这样,通过简单改变磁吸片与第二磁铁的相对位置,使得可变光圈仅需设置一个磁吸片即可同时对第二磁铁产生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吸附力,以及沿第二方向的第二吸附力,节省可变光圈的内部空间,同时还有利于降低成本。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磁吸片包括横向部分与竖直部分。竖直部分连接横向部分的底面。横向部分在基准面的投影与第二磁铁在基准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竖直部分在基准面的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磁铁在基准面的投影的底侧。
这样,通过简单改变磁吸片的形状,以及与第二磁铁的相对位置,使得可变光圈仅需设置一个磁吸片即可同时对第二磁铁产生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吸附力,以及沿第二方向的第二吸附力,节省可变光圈的内部空间,同时还有利于降低成本。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变光圈还包括多个滚珠。多个滚珠均转动连接于固定座,滚动连接于转动支架。这样,相较于转动支架直接转动连接于固定座。本申请的转动支架通过滚珠连接于固定座,滚珠可以减小转动支架与固定座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支架转动的驱动力,有利于可变光圈实现节能设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变光圈还包括至少两个滚珠。多个滚珠均转动连接于固定座。滚动连接于转动支架。多个滚珠均位于转动支架靠近磁吸片的一侧。这样,通过将滚珠设置在转动支架靠近磁吸片的一侧,使得可变光圈仅需设置少量滚珠,即可实现转动支架与固定座之间的转动,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可变光圈的制造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少传统的可变光圈中多滚珠设置下的限位卡顿风险。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镜头组件。镜头组件包括摄像模组以及上述的可变光圈。可变光圈位于摄像模组的入光侧。可变光圈用于调节进入摄像模组的环境光线的光通量。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可变光圈的组装难度较低,结构一致性较高,当可变光圈应用于镜头组件时,有利于实现镜头组件的大批量生产。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设备壳体与上述的镜头组件。镜头组件设于设备壳体的内侧。可以理解的是,当镜头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也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A-A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可变光圈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可变光圈的底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底座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的可变光圈的固定支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固定支架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a是图4所示的可变光圈的底座与固定支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9b是图9a所示的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在B-B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视图;
图10b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在C-C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视图;
图11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的固定支架与第一磁铁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的固定支架与第二磁铁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在C-C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视图;
图14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在B-B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视图;
图15是图4所示的可变光圈的第一电路板、第一线圈以及驱动芯片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4所示的可变光圈的第二电路板、第二线圈、磁吸片以及结构补强板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在B-B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视图;
图19a是图18所示的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b是图18所示的结构在又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在D-D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视图;
图21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在B-B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视图;
图23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在B-B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视图;
图25是图4所示的可变光圈的盖板与电连接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5所示的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7所示的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在B-B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剖视图;
图30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30所示的可变光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图30所示的可变光圈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图30所示的可变光圈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所示的可变光圈的部分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图34所示的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图30所示的可变光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是图36所示的可变光圈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8是图36所示的可变光圈的盖板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其中,“固定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转动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能够相对转动。“滚动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能够相对滚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上”、“下”、“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实施方式,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限制。“多个”是指至少两个。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种实施方式”或“一些实施方式”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包括结合该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方式,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方式”,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0在A-A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眼镜、AR头盔、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眼镜或者VR头盔等具有摄像功能的设备。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0以手机为例进行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0可以包括镜头组件100、设备壳体200以及屏幕300。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2以及下文相关附图仅示意性的示出了电子设备1000包括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大小、实际位置和实际构造不受图1、图2以及下文各附图限定。此外,当电子设备1000为一些其他形态的设备时,电子设备1000也可以不包括屏幕300。
为了便于描述,定义电子设备1000的宽度方向为X轴。电子设备1000的长度方向为Y轴。电子设备1000的厚度方向为Z轴。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1000的坐标系设置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设备壳体200可以包括边框201以及后盖202。后盖202固定于边框201。示例性的,后盖202可以通过粘胶固定连接于边框201。后盖202也可以与边框201为一体成型结构,即后盖202与边框201为一个整体结构。
另外,屏幕300可以位于边框201远离后盖202的一侧。此时,屏幕与后盖202分别位于边框201的两侧。屏幕300、边框201与后盖202共同围出电子设备1000的内部。电子设备1000的内部可以用于放置电子设备1000的器件,例如电池、受话器或者麦克风等。其中,屏幕300可以为平面屏,也可以为曲面屏。
示例性地,镜头组件100可以位于电子设备1000的内部。镜头组件100可以固定于屏幕300朝向后盖202的一侧。后盖202可以开设有通光孔203。通光孔203的形状不仅限于附图1所示意的圆形。通光孔203将电子设备1000的内部连通至电子设备1000的外部。电子设备1000外部的光线可以通过通光孔203进入电子设备1000的内部。镜头组件100可以采集进入电子设备1000内部的环境光线。
如图2所示,镜头组件100可以包括可变光圈1以及摄像模组2。可变光圈1可以位于摄像模组2的入光侧。可变光圈1可以具有一光圈孔1a。光圈孔1a的大小可以自动调节。环境光线可以经可变光圈1的光圈孔1a进入摄像模组2内。可以理解的是,可变光圈1和摄像模组2之间的连接关系本申请不做具体地限定。另外,可变光圈1的具体结构下文将结构相关附图进行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摄像模组2可以包括镜头(图未示)和马达(图未示)。其中,马达可以为音圈马达,也可以为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SMA)马达。应理解,本申请对马达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镜头可以设置于马达。马达用于驱动镜头沿镜头组件100的光轴方向(也即Z轴方向)移动。可变光圈1可以固定于镜头,且位于镜头的入光侧。此时,环境光线可以经可变光圈1的光圈孔1a进入镜头内。
可以理解的是,摄像模组2可以是直接采集沿Z轴方向的光线的摄像模组,也可以是将沿Z轴方向的光线转换到沿X-Y平面上的传播的光线,并采集该光线的潜望式摄像模组。
上文具体介绍了电子设备1000以及镜头组件100的结构,下文将结合相关附图具体介绍可变光圈1的结构。
图3是图2所示的可变光圈1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可变光圈1可以包括底座11、固定支架12、转动支架13、多个滚珠14、多个叶片15、第一垫片16a、第二垫片16b、盖板17、电连接件18、第一磁铁19b、第二磁铁20b、第一线圈19a、第二线圈20a、第一电路板21、第二电路板22、驱动芯片23、磁吸片24以及结构补强板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滚珠1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两个滚珠14的形状及大小均相同,因此,每个滚珠14均采用相同的标号。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滚珠14的数量不做限定,且每个滚珠14的形状及大小也可以不同。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变光圈1也可以不包括多个滚珠14、第一垫片16a、第二垫片16b、盖板17、电连接件18、驱动芯片23、磁吸片24以及结构补强板25。
图5是图4所示的可变光圈1的底座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底座11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和图6所示,底座11的底壁111可以呈环状。底座11可以包括底壁111与周侧壁112。周侧壁112可以连接底壁111的外周缘。其中,周侧壁112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1121、第二侧壁1122、第三侧壁1123以及第四侧壁1124。第一侧壁1121与第三侧壁1123可以相对设置。第二侧壁1122与第四侧壁1124可以相对设置。
示例性地,第一侧壁1121与第三侧壁1123均可以为平面型。也即,第一侧壁1121的外周侧面与内周侧面,以及第三侧壁1123的外周侧面与内周侧面均可以为平面。其中,第一侧壁1121的外周侧面为第一侧面1121a。第三侧壁1123的外周侧面为第三侧面1123a。第二侧壁1122与第四侧壁1124均可以为曲面型。也即,第二侧壁1122的外周侧面与内周侧面,以及第四侧壁1124的外周侧面以及内周侧面均可以为曲面。其中,第二侧壁1122的外周侧面为第二侧面1122a。第四侧壁1124的外周侧面为第四侧面1124a。
示例性地,底座11的第一侧壁1121可以设有第一缺口1121b。底座11的第三侧壁1123可以设有第二缺口1123b。此时,第一缺口1121b与第二缺口1123b可以相对设置。第一缺口1121b可以在第一侧壁1121的外周侧面与内周侧面形成开口。第二缺口1123b可以在第三侧壁1123的外周侧面与内周侧面形成开口。此时,第一缺口1121b与第二缺口1123b均可以连通底座11的内部空间与底座11的外部空间。
示例性地,底座11的底壁111可以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凹槽114。每个第一凹槽114均可以在底座11的底壁111内表面形成开口。示例性地,多个第一凹槽114均可以位于底壁111靠近第二缺口1123b的侧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11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凹槽114可以分别位于第二缺口1123b的两侧,且相对第二缺口1123b对称设置。
示例性地,底壁111远离周侧壁112的表面还可以设有限位槽1125。限位槽1125可以与第一缺口1121b背向设置。示例性地,限位槽1125可以呈半圆环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槽1125还可以呈四分之一圆环状或者其他形状。本申请不对限位槽1125的具体形状作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底壁111还可以不设置限位槽1125。
图7是图4所示的可变光圈1的固定支架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固定支架12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和图8所示,固定支架12可以呈环状。固定支架12可以包括顶壁12a与周侧壁12b。周侧壁12b可以固定连接顶壁12a的外周缘。其中,周侧壁12b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1201、第二侧壁1202、第三侧壁1203以及第四侧壁1204。示例性地,第一侧壁1201与第三侧壁1203可以相对设置。第二侧壁1202与第四侧壁1204可以相对设置。第一侧壁1201与第三侧壁1203均可以为平面型。也即,第一侧壁1201的外周侧面与内周侧面,以及第三侧壁1203的外周侧面与内周侧面均可以为平面。第二侧壁1202与第四侧壁1204均可以为曲面型。也即,第二侧壁1202的外周侧面与内周侧面,以及第四侧壁1204的外周侧面与内周侧面均可以为曲面。其中,第一侧壁1201的外周侧面为第一表面1201a。第二侧壁1202的外周侧面为第二表面1202a。第三侧壁1203的外周侧面为第三表面1203a。第四侧壁1204的外周侧面为第四表面1204a。
示例性地,固定支架12的顶壁12a可以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旋转柱121。多个旋转柱121可以呈环形分布。示例性地,旋转柱121的数量可以为六个。固定支架12的顶壁12a还可以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柱122。多个固定柱122可以呈环形分布,且位于固定支架12的周边。示例性地,固定柱122的数量可以为六个。
示例性地,固定支架12的周侧壁12b可以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三缺口123与第四缺口124。第三缺口123与第四缺口124可以相对设置。第三缺口123与第四缺口124均可以在周侧壁12b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形成开口。此时,第三缺口123与第四缺口124均可以连通固定支架12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示例性地,第三缺口123与第四缺口124可以相对固定支架12的中心对称设置。示例性地,第三缺口123可以设于固定支架12的第一侧壁1201。第四缺口124可以设于固定支架12的第三侧壁1203。
示例性地,固定支架12可以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凹槽125。每个第二凹槽125均可以在周侧壁12b的内表面形成开口。示例性地,多个第二凹槽125均可以位于固定支架12靠近第四缺口124的侧部。也即,多个第二凹槽125均可以位于固定支架12的第二侧壁1202以及第四侧壁1204的靠近第四缺口124的侧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凹槽12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二凹槽125可以分别位于固定支架12的第二侧壁1202以及第四侧壁1204,且相对第四缺口124对称设置。
图9a是图4所示的可变光圈1的底座11与固定支架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9b是图9a所示的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a和图9b所示,固定支架12可以固定连接底座11。此时,固定支架12与底座11可以形成可变光圈1的固定座110。底座11的底壁111远离固定支架12的表面可以构成固定座110的底面。固定支架12的顶壁12a远离底座11的表面可以构成固定座110的顶面。固定支架12的第一侧壁1201可以连接底座11的第一侧壁1121。固定支架12的第二侧壁1202可以连接底座11的第二侧壁1122。固定支架12的第三侧壁1203可以连接底座11的第三侧壁1123。固定支架12的第四侧壁1204可以连接底座11的第四侧壁1124。
示例性地,固定支架12的第一表面1201a与底座11的第一侧面1121a可以共同构成固定座110的第一平面110a。固定支架12的第二表面1202a与底座11的第二侧面1122a可以共同构成固定座110的第一曲面110b。固定支架12的第三表面1203a与底座11的第三侧面1123a可以共同构成固定座110的第二平面110c。固定支架12的第四表面1204a与底座11的第四侧面1124a可以共同构成固定座110的第二曲面110d。此时,固定座110的第一平面110a、第一曲面110b、第二平面110c以及第二曲面110d可以依次首尾连接,以形成固定座110的周侧面。
图10a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1在B-B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视图。图10b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1在C-C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视图。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第一缺口1121b可以与第三缺口123对应设置,以形成第一通孔1230。第二缺口1123b可以与第四缺口124对应设置,以形成第二通孔1240。多个第一凹槽114可以与多个第二凹槽125一一对应设置,以形成多个转动槽1250。示例性地,多个转动槽1250均可以位于固定座110靠近第二通孔1240的侧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槽125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转动槽1250可以分别设于固定座110的第一曲面110b以及第二曲面110d,且相对第二通孔1240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槽1250的数量还可以为四个。四个转动槽1250可以环绕固定座110间隔设置,且均匀分布。
图11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1的固定支架12与第一磁铁19b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1的固定支架12与第二磁铁20b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和图12所示,转动支架13可以呈环状。转动支架13可以围出通光空间131。转动支架13的顶部可以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导向柱132。多个导向柱132可以呈环形分布。示例性地,导向柱132的数量可以为六个。
示例性地,转动支架13可以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槽133与第二安装槽134。第一安装槽133与第二安装槽134均可以由转动支架13的外周侧面向转动支架13的中心凹陷形成。其中,转动支架13的外周侧面可以连接转动支架13的顶面与底面。转动支架13的外周侧面可以平行于可变光圈1的光轴方向。
示例性地,转动支架13可以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滚动槽135。多个滚动槽135可以呈环形分布。滚动槽135可以呈长条形。滚动槽135可以沿转动支架13的周向(也即圆周方向,环绕转动支架13的轴线方向)设置。
示例性地,多个滚动槽135均可以位于转动支架13靠近第二安装槽134的侧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滚动槽13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滚动槽135可以分别位于第二安装槽134的两侧,且相对第二安装槽134对称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滚动槽135的数量还可以为四个。四个滚动槽135可以环绕转动支架13设置,且均匀分布。
如图11所示,第一磁铁19b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于转动支架13的第一安装槽133内。示例性地,第一磁铁19b可以呈弧状。第一磁铁19b的形状与第一安装槽133的形状可以相适配。这样,当第一磁铁19b固定于第一安装槽133内时,第一磁铁19b可以嵌设于转动支架13。一方面,第一磁铁19b与转动支架13所形成的结构的整体性较佳;另一方面,第一磁铁19b与转动支架13在各个方向上具有重叠区域,使得第一磁铁19b不容易额外增加可变光圈1的尺寸。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注塑工艺,以使第一磁铁19b嵌设于转动支架13内。
如图12所示,第二磁铁20b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于转动支架13的第二安装槽134内。示例性地,第二磁铁20b可以呈弧状。第二磁铁20b的形状与第二安装槽134的形状可以相适配。这样,当第二磁铁20b固定于第二安装槽134内时,第二磁铁20b可以嵌设于转动支架13。一方面,第二磁铁20b与转动支架13所形成的结构的整体性较佳;另一方面,第二磁铁20b与转动支架13在各个方向上具有重叠区域,使得第二磁铁20b不容易额外增加可变光圈1的尺寸。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注塑工艺,以使第二磁铁20b嵌设于转动支架13内。
示例性地,第一磁铁19b与第二磁铁20b可以关于转动支架13的中心对称设置。这样,当第一磁铁19b与第二磁铁20b固定连接于转动支架13时,第一磁铁19b、第二磁铁20b与转动支架13所形成的结构的对称性较佳。此时,当第一磁铁19b、第二磁铁20b、转动支架13与其他部件相互配合时,第一磁铁19b、第二磁铁20b以及转动支架13不容易因重心不稳而发生倾斜。
图13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1在C-C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视图。
如图13所示,转动支架13可以设置于底座11的内侧以及固定支架12的内侧,也即位于固定座110的内侧。可以理解的是,转动支架13位于固定座110的内侧包括转动支架13在基准面的投影与固定座110在基准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其中,基准面平行于可变光圈1的光轴方向。
示例性地,转动支架13可以转动连接于底座11和固定支架12,也即转动支架13可以转动连接于固定座110。此时,多个转动槽1250与多个滚动槽135可以一一对应地相对设置,以形成活动空间。也即,一个转动槽1250与一个滚动槽135可以相对设置,以形成一个活动空间。其中,滚珠14的一部分可以位于转动槽1250内。滚珠14的另一部分可以位于滚动槽135内。
示例性地,当转动支架13安装于固定座110的内侧时,通过设置滚动槽135的长度以及宽度等各个尺寸,一方面可以使得滚动槽135沿长度方向的壁面可以抵持于滚珠14。这样,当转动支架13相对固定座110转动时,滚动槽135沿长度方向的壁面可以限制滚珠14沿滚动槽135的宽度方向滚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即沿Z轴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滚动槽135沿宽度方向上的壁面不会抵持于滚珠14。这样,当转动支架13相对固定座110转动时,滚珠14可以沿滚动槽135的长度方向滚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滚动槽135的数量还可以为四个。四个滚动槽135可以环绕转动支架13间隔设置,且均匀分布。此时,四个滚动槽135可以一一对应地与四个转动槽1250相对设置,以形成活动空间。滚珠14的数量也可以为四个。四个滚珠14可以一一对应地设于多个活动空间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滚动槽135、转动槽1250以及滚珠14的数量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变光圈1中的滚珠14还可以替换为滑块、滑杆等其他可以与转动支架13发生相对滚动或移动的活动件。
图14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1在B-B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视图。
如图14所示,当转动支架13设置于固定座110的内侧时,固定于转动支架13的第一磁铁19b可以与固定座110的第一通孔1230相对设置。此时,第一磁铁19b可以经第一通孔1230相对底座11和固定支架12露出。同时,固定于转动支架13的第二磁铁20b也可以与固定座110的第二通孔1240相对设置。此时,第二磁铁20b可以经第二通孔1240相对底座11和固定支架12露出。
图15是图4所示的可变光圈1的第一电路板21、第一线圈19a以及驱动芯片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第一电路板21可以为软质电路板、硬质电路板或者软硬结合电路板。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板21可以为软质电路板。此时,第一电路板21的厚度可以较薄。示例性地,第一电路板21可以包括主体部211、连接部212、第一延伸部213以及第二延伸部214。主体部211可以连接于连接部212,且相对连接部212向上弯折(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即沿Z轴的正方向弯折)。第一延伸部213与第二延伸部214可以分别位于主体部211的两侧,且连接连接部212。示例性地,连接部212可以呈半圆环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12还可以呈四分之一圆环状或者其他形状。本申请对连接部212的形状不作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板21还可以不包括连接部212,第一延伸部213与第二延伸部214还可以直接连接主体部211。
示例性地,第一线圈19a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一电路板21的主体部211,且位于主体部211的内周侧面。第一线圈19a可以电连接第一电路板21的主体部211。驱动芯片23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一电路板21的主体部211。驱动芯片23可以电连接主体部211,并通过主体部211电连接至第一线圈19a。
示例性地,驱动芯片23可以位于主体部211的内周侧面,且位于第一线圈19a所围成的区域内。这样,驱动芯片23与第一线圈19a在第一电路板21上的排布更加紧凑,有利于实现可变光圈1的小型化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变光圈1还可以包括电容(图未示)。电容可以焊接于第一电路板21的主体部211。电容可以通过主体部211电连接至驱动芯片23。这样,电容可以对驱动芯片23的供电电压进行滤波,以防止可变光圈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射频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描述第一电路板21的具体结构及形状,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电路板21分成多个部分进行描述,但不影响第一电路板21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图15通过虚线示意性给出第一电路板21的主体部211、连接部212、第一延伸部213以及第二延伸部21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板21也可以不为一体成型结构。
图16是图4所示的可变光圈1的第二电路板22、第二线圈20a、磁吸片24以及结构补强板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所示的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6和图17所示,第二电路板22可以为软质电路板、硬质电路板或者软硬结合电路板。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电路板22可以为软质电路板。此时,第二电路板22的厚度可以较薄。第二线圈20a可以固定于第二电路板22的内周侧面。磁吸片24可以固定于第二电路板22的外周侧面。其中,磁吸片24可以呈“T”字型。磁吸片24可以包括横向部分241与竖直部分242。横向部分241可以平行于X-Y平面。竖直部分242可以垂直于X-Y平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竖直部分242还可以与X-Y平面呈夹角设置。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磁吸片24还可以呈其他形状。本申请不对磁吸片24的具体形状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描述磁吸片24的具体结构及形状,本实施方式中将磁吸片24分成两个部分进行描述,但不影响磁吸片24的一体成型结构。其中,图17通过虚线示意性给出磁吸片24的横向部分241与竖直部分24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磁吸片24也可以不为一体成型结构。
示例性地,结构补强板25可以为不导磁的金属材质。结构补强板25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二电路板22的外周侧面。示例性地,结构补强板25可以位于磁吸片24的顶侧。这样,当第二电路板22为软质电路板时,通过设置结构补强板25可以增强第二电路板22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避免第二电路板22发生弯折或塌陷等情况,避免造成器件失效等问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板21也可以设置结构补强板25以增强第一电路板21的结构强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板21和/或第二电路板22还可以为硬质电路板。这样,第一电路板21和/或第二电路板22的结构强度较高,以便于后续安装。
图18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1在B-B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视图。图19a是图18所示的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8和图19a所示,第一电路板21的连接部212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底座11远离固定支架12的表面,也即固定座110的底面。其中,第一电路板21的连接部212可以固定于底座11的底壁111的限位槽1125内。连接部212与限位槽1125的形状可以相适配。这样,第一电路板21与底座11在各个方向上存在重叠区域,第一电路板21可以利用底座11所在的空间,第一电路板21与底座11的排布较为紧凑。
示例性地,第一电路板21的第一延伸部213与第二延伸部214均可以相对底座11伸出。第一延伸部213与第二延伸部214可以用于与可变光圈1的外部器件电连接。第一电路板21的主体部211可以与固定座110的外周侧面相对设置。主体部211的内周侧面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固定座110的第一平面110a,并覆盖第一通孔1230。此时,第一电路板21占用固定座110的周侧面的面积可以小于固定座110的周侧面的面积的一半。
示例性地,第一线圈19a以及驱动芯片23可以位于第一通孔1230内。第一磁铁19b与第一线圈19a可以分别位于第一电路板21的主体部211的两侧。这样,第一线圈19a在各个方向上均与固定座110存在重叠区域,第一线圈19a可以利用固定座110所在的空间,第一电路板21、第一线圈19a以及固定座110的排布较为紧凑,第一电路板21与第一线圈19a所占用的空间较小,有利于实现可变光圈1的小型化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板21的主体部211的一部分还可以固定连接固定座110的第一曲面110b和/或第二曲面110d。其中,第一电路板21占用固定座110的第一曲面110b以及第二曲面110d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一曲面110b以及第二曲面110d的总面积的一半。例如,第一电路板21可以占用第一曲面110b以及第二曲面110d的面积可以为第一曲面110b以及第二曲面110d的总面积的10%或者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板21还可以不包括连接部212、第一延伸部213以及第二延伸部214。第一电路板21的主体部211还可以通过设置金属端子、引线等部件电连接至可变光圈1的外部器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板21还可以不包括连接部212、第一延伸部213以及第二延伸部214。可变光圈1还可以通过第二电路板22电连接至可变光圈1的外部器件。其中,第二电路板22可以通过设置金属端子、引线等部件电连接至可变光圈1的外部器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19a也可以位于第一通孔1230的外部。
图19b是图18所示的结构在又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1在D-D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视图。
如图18、图19b和图20所示,第二电路板22的内周侧面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固定座110的第二平面110c,并覆盖第二通孔1240。此时,第二电路板22占用固定座110的周侧面的面积可以小于固定座110的周侧面的面积的一半。示例性地,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占用固定座110的周侧面的面积可以小于固定座110的周侧面的面积的一半。
示例性地,第二线圈20a可以位于第二通孔1240内。这样,第二线圈20a与固定座110在各个方向上均与固定座110存在重叠区域,第二线圈20a可以利用固定座110所在的空间,第二电路板22、第二线圈20a以及固定座110的排布较为紧凑,第二电路板22与第二线圈20a所占用的空间较小,有利于实现可变光圈1的小型化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电路板22的一部分还可以固定连接固定座110的第一曲面110b和/或第二曲面110d。其中,第二电路板22占用固定座110的第一曲面110b以及第二曲面110d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一曲面110b以及第二曲面110d的总面积的一半。例如,第二电路板22可以占用第一曲面110b以及第二曲面110d的面积可以为第一曲面110b以及第二曲面110d的总面积的10%或者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占用第一曲面110b以及第二曲面110d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一曲面110b以及第二曲面110d的总面积的一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线圈20a也可以位于第二通孔1240的外部。
如图18和图20所示,当第二电路板22的内周侧面固定连接于固定座110的第二平面110c,并覆盖第二通孔1240时,第二磁铁20b与磁吸片24可以分别位于第二电路板22的两侧。其中,磁吸片24在基准面的投影的至少部分可以与第二磁铁20b在基准面的投影重合。示例性地,磁吸片24的横向部分241在基准面的投影可以与第二磁铁20b在基准面的投影重合。磁吸片24的竖直部分242在基准面的投影可以位于第二磁铁20b在基准面的投影的底侧。换言之,磁吸片24可以位于第二磁铁20b的斜下方。
可以理解的是,磁吸片24可以同时对第二磁铁20b产生一个沿第一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即Z轴方向)的第一吸附力,以及对第二磁铁20b产生一个沿第二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即X轴方向,可变光圈1的第二磁铁20b所在的径向方向)的第二吸附力。其中,转动支架13可以在第二磁铁20b与磁吸片24之间的第一吸附力的作用下抵持底座11。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转动支架13受到重力姿势差的影响,在固定座110内发生沿Z轴方向的位移或者晃动。转动支架13还可以在第二磁铁20b与磁吸片24之间的第二吸附力的作用下,抵持滚珠14,并将滚珠14挤压于固定座110。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转动支架13受到其自身与固定座110之间的间隙公差的影响,避免转动支架13在固定座110内发生在X-Y平面上的位移或者晃动。
示例性地,转动支架13、第一磁铁19b以及第二磁铁20b的总重力可以为G。磁吸片24对第二磁铁20b的第一吸附力可以在1.5G至5G的范围内。磁吸片24对第二磁铁20b的第二吸附力可以在1.5G至5G的范围内。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磁吸片24还可以位于可变光圈1的其他位置,并对可变光圈1内的其他磁性件同时产生第一吸附力与第二吸附力。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如图18和图20所示,第一线圈19a可以面向第一磁铁19b设置。第二线圈20a可以面向第二磁铁20b设置。此时,第一线圈19a与第一磁铁19b可以构成可变光圈1的第一驱动机构19。第二线圈20a与第二磁铁20b可以构成可变光圈1的第二驱动机构20。
应理解,第一线圈19a面向第一磁铁19b可以是第一线圈19a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磁铁19b面对面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19a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磁铁19b所在的平面均可以平行于可变光圈1的光轴方向。其中,第一线圈19a所在的平面可以垂直于第一线圈19a的绕线的轴线。第二线圈20a面向第二磁铁20b可以是第二线圈20a所在的平面与第二磁铁20b面对面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线圈20a所在的平面与第二磁铁20b所在的平面均可以平行于可变光圈1的光轴方向。其中,第二线圈20a所在的平面可以垂直于第二线圈20a的绕线的轴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19a与第一磁铁19b的位置可以对调。第二线圈20a与第二磁铁20b的位置也可以对调。
当第一线圈19a通电时,第一线圈19a与第一磁铁19b可以产生彼此相互作用的力。这样,当第一磁铁19b受到作用力时,第一磁铁19b可以带动转动支架13相对底座11和固定支架12转动,也即相对固定座110转动。当第二线圈20a通电时,第二线圈20a与第二磁铁20b可以产生彼此相互作用的力。这样,当第二磁铁20b受到作用力时,第二磁铁20b可以带动转动支架13相对底座11和固定支架12转动,也即相对固定座110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改变第一磁铁19b的磁性位置(也即第一磁铁19b的南极和北极的位置)或者第一线圈19a上的电流方向,以改变第一磁铁19b的受力方向,进而改变转动支架13的转动方向。此外,也可以通过改变第二磁铁20b的磁性位置(也即第二磁铁20b的南极和北极的位置)或者第二线圈20a上的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第二磁铁20b的受力方向,进而改变转动支架13的转动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铁19b带动转动支架13相对固定支架12和底座11转动的方向与第二磁铁20b带动转动支架13相对固定支架12和底座11转动的方向相同。此时,第一磁铁19b与第二磁铁20b可以共同带动转动支架13相对固定支架12和底座11沿第一方向a(图18通过带有箭头的实线示意该方向)转动,或者沿第二方向b(图18通过带有箭头的虚线示意该方向)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芯片23还可以用于检测第一磁铁19b的磁场强度。可以理解的是,当转动支架13相对底座11和固定支架12转动时,第一磁铁19b也随着转动支架13相对底座11和固定支架12转动。此时,第一磁铁19b相对底座11和固定支架12处于不同的位置。驱动芯片23可以用于检测当第一磁铁19b处于不同位置下的磁场强度。这样,通过驱动芯片23所检测的磁场强度可以确认转动支架13相对底座11和固定支架12转动的角度,从而准确地确认可变光圈1所处的状态,进而准确地控制进入可变光圈1内的光通量。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芯片23也可以设在与第二磁铁20b相对设置的位置。驱动芯片23用于检测第二磁铁20b处于不同位置下的磁场强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芯片23也可以不具有检测第一磁铁19b的磁场强度的功能。可变光圈1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检测当第一磁铁19b处于不同位置下的磁场强度。例如,可变光圈1可以包括位置传感器(例如霍尔传感器)。当位置传感器处于第一磁铁19b的周边时,位置传感器可以检测第一磁铁19b处于不同位置下的磁场强度。当位置传感器处于第二磁铁20b的周边时,位置传感器可以检测第二磁铁20b处于不同位置下的磁场强度。当位置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时,且一个位于第一磁铁19b的周边,另一个位于第二磁铁20b的周边时,一个位置传感器可以检测第一磁铁19b处于不同位置下的磁场强度,另一个位置传感器可以检测第二磁铁20b处于不同位置下的磁场强度。
图21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1在B-B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视图。
如图21和图22所示,第一垫片16a可以呈环状。第一垫片16a可以具有第一透光孔161。第一垫片16a可以固定连接转动支架13的顶面。此时,第一透光孔161可以与转动支架13的通光空间131相对设置,且连通转动支架13的通光空间131。
示例性地,第一垫片16a可以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孔162。其中,第一固定孔162的数量可以与转动支架13的导向柱132的数量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孔162的数量可以为六个。多个第一固定孔162均可以位于第一垫片16a的周边,且环绕第一垫片16a的第一透光孔161设置。
示例性地,转动支架13的多个导向柱132可以一一对应地穿过第一垫片16a的多个第一固定孔162。这样,通过第一垫片16a的第一固定孔162与转动支架13的导向柱132的配合,使得第一垫片16a不容易在X-Y平面上晃动。
图23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4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1在B-B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剖视图。
如图23和图24所示,多个叶片15的形状、大小可以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叶片15的数量可以为六个。下文将以其中一个叶片15为例具体介绍叶片15的结构。
示例性地,叶片15可以设有间隔设置的转动孔151和导向孔152。转动孔151可以位于叶片15的端部。导向孔152可以位于叶片15的中部。其中,转动孔151可以为圆孔。导向孔152可以为条形孔。示例性地,导向孔152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壁1521和第二端壁1522。第一端壁1521可以相对第二端壁1522靠近转动孔151设置。
示例性地,叶片15的转动孔151可以转动连接于固定支架12的其中一个旋转柱121。叶片15的导向孔152可以滑动连接于转动支架13的其中一个导向柱132。应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转动孔151与旋转柱121的位置可以对调。导向孔152与导向柱132的位置也可以对调。换言之,旋转柱121与导向柱132均可以设置于叶片15。转动孔151可以设置于固定支架12。导向孔152可以设置于转动支架13。
如图23和图24所示,多个叶片15可以呈环形分布,且共同围出可变光圈1的光圈孔1a。光圈孔1a可以与第一垫片16a的第一透光孔161相对设置,并连通第一透光孔161以及转动支架13的通光空间131。示例性地,光圈孔1a的中轴线可以与第一透光孔161的中轴线重合。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每个叶片15均转动连接于固定支架12,且滑动连接于转动支架13,当转动支架13相对固定座110转动时,即可带动多个叶片15展开或者闭合。此时,多个叶片15所围出的光圈孔1a的孔径可以随着多个叶片15的展开而变大,或者随着多个叶片15的闭合而缩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圈孔1a的最大孔径可以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垫片16a的第一透光孔161的孔径。此时,可变光圈1的最大光通量取决于第一垫片16a的第一透光孔161的孔径。
图25是图4所示的可变光圈1的盖板17与电连接件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6是图25所示的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5和图26所示,盖板17可以呈环状。盖板17可以设有第二透光孔171。第二透光孔171可以贯穿盖板17的顶面与底面。盖板17可以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孔172。其中,第二固定孔172的数量可以与固定支架12的固定柱122的数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孔172的数量可以为六个。多个第二固定孔172均可以位于盖板17的周边,且环绕第二透光孔171设置。
示例性地,盖板17还可以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避让孔173。其中,第一避让孔173的数量可以与转动支架13的导向柱132的数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避让孔173的数量可以为六个。多个第一避让孔173可以环绕第二透光孔171设置。多个第一避让孔173还可以与多个第二固定孔172间隔设置。
示例性地,盖板17还可以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避让孔174。其中,多个第二避让孔174的数量可以与固定支架12的旋转柱121的数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避让孔174的数量可以为六个。多个第二避让孔174可以环绕第二透光孔171设置。多个第二避让孔174还可以与多个第一避让孔173间隔设置。
示例性地,盖板17还可以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槽175。多个固定槽175可以环绕盖板17的周边设置。多个固定槽175的开口均可以形成于盖板17的顶面。其中,固定槽175的数量可以与第二固定孔172的数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槽175的数量可以为六个。多个固定槽175可以一一对应地露出多个第二固定孔172。
示例性地,电连接件18可以包括第一子电连接件18a与第二子电连接件18b。第一子电连接件18a可以设置于盖板17。第二子电连接件18b可以设置于盖板17。其中,第一子电连接件18a可以呈弧形。第二子电连接件18b也可以呈弧形。第一子电连接件18a与第二子电连接件18b均可以环绕第二透光孔171设置。第一子电连接件18a与第二子电连接件18b可以相对设置。
示例性地,第一子电连接件18a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81与第二端182。第一子电连接件18a的第一端181与第二端182均可以相对盖板17延伸至外部,且沿Z轴的负方向弯折(图4也示意出了第一子电连接件18a)。第二子电连接件18b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83与第二端184。第二子电连接件18b的第一端183与第二端184均可以相对盖板17延伸至外部,且沿Z轴的负方向弯折(图4也示意出了第二子电连接件18b)。其中,第一子电连接件18a的第一端181与第二子电连接件18b的第一端183可以相对设置。第一子电连接件18a的第二端182与第二子电连接件18b的第二端184可以相对设置。
示例性地,盖板17可以为塑料材质。电连接件18可以为金属端子,也即第一子电连接件18a与第二子电连接件18b均可以为金属材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子电连接件18a、第二子电连接件18b与盖板17可以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此时,第一子电连接件18a以及第二子电连接件18b均可以嵌设于盖板17的内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在盖板17内部形成凹槽,以将第一子电连接件18a以及第二子电连接件18b安装于盖板17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子电连接件18a和/或第二子电连接件18b还可以设置于底座11或者固定支架12等可变光圈1的其他部件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子电连接件18a和/或第二子电连接件18b还可以设置于可变光圈1的外部器件。
图27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8是图27所示的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7和图28所示,盖板17可以固定于固定支架12远离底座11的表面,也即固定座110的顶面。此时,第二透光孔171可以与多个叶片15所围出的光圈孔1a相对设置,且连通光圈孔1a。固定支架12的多个固定柱122可以一一对应地穿过盖板17的多个第二固定孔172。多个固定柱122还可以一一对应地位于多个盖板17的固定槽175内。这样,通过盖板17的第二固定孔172与固定支架12的固定柱122的配合,使得盖板17不容易在X-Y平面上晃动。示例性地,可以通过热铆工艺将固定支架12的固定柱122融化以固定在盖板17的第二固定孔172内。此时,固定柱122还可以连接盖板17的固定槽175的底壁。
示例性地,固定支架12的多个旋转柱121还可以一一对应地穿过盖板17的多个第二避让孔174。这样,盖板17不会影响旋转柱121的转动。转动支架13的多个导向柱132可以一一对应地穿过盖板17的多个第一避让孔173。这样,盖板17不会影响导向柱132的运动。
示例性地,第一子电连接件18a的第一端181可以焊接于第一电路板21。第一子电连接件18a的第二端182可以焊接于第二电路板22。第二子电连接件18b的第一端183可以焊接于第一电路板21。第二子电连接件18b的第二端184可以焊接于第二电路板22。此时,第二线圈20a的输出端可以通过第二电路板22以及第一子电连接件18a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21。第二线圈20a的输入端可以通过第二电路板22以及第二子电连接件18b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21。第一电路板21、第一子电连接件18a、第二电路板22以及第二子电连接件18b可以形成电流回路。换言之,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之间可以通过第一子电连接件18a以及第二子电连接件18b进行串联连接。
图29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1在B-B线上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剖视图。
如图29所示,第二垫片16b可以呈环状。第二垫片16b可以具有第三透光孔163。第二垫片16b可以固定连接盖板17远离转动支架13的表面。此时,第三透光孔163可以与盖板17的第二透光孔171相对设置,且连通第二透光孔171。示例性地,第三透光孔163与第二透光孔171的形状、大小均可以相同。这样,第二垫片16b可以遮挡盖板17表面的开孔特征,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可变光圈1的内部,影响可变光圈1工作,有利于延长可变光圈1的使用寿命。
上文结合相关附图具体介绍了一种可变光圈1的结构。本申请的可变光圈1还可以解决传统可变光圈所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具体如下:
首先,相较于传统的可变光圈将一个较长的柔性电路板环绕固定在固定座的外表面,本实施方式中的可变光圈1通过将两个独立的电路板(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即第一电路板21以及第二电路板22)间隔固定于固定座110的周侧面,并通过将第一驱动机构19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21,以及将第二驱动机构20电连接至第二电路板22,使得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之间可以通过第一子电连接件18a以及第二子电连接件18b形成电流回路。这样,两个独立的电路板即可同时控制两个线圈(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即第一线圈19a与第二线圈20a)工作,从而驱动转动支架13相对固定座110转动,并带动多个叶片15转动以调节光圈孔1a的大小,实现可变光圈1的光圈孔1a的孔径在多档位之间进行连续变化。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这样的电路设置大大降低了可变光圈1中电路板(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即第一电路板21以及第二电路板22)的组装难度,有利于保证电路板在形状、定位以及粘贴强度的一致性,同时还能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实现产品的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中的可变光圈1的电路板的面积远小于传统可变光圈中的电路板的面积,大大降低了可变光圈1的制造成本。其中,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占用固定座110的周侧面的面积小于固定座110的周侧面的面积的一半。
其次,本实施方式中还通过设置第一子电连接件18a以及第二子电连接件18b电连接在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之间,使得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之间可以通过第一子电连接件18a以及第二子电连接件18b形成电流回路,从而使得驱动芯片23可以同时控制输入第一驱动机构19的电流以及输入第二驱动机构20的电流。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可变光圈1还通过将第一子电连接件18a以及第二子电连接件18b嵌设于盖板17的内部。其中,盖板17可以为塑胶材质。第一子电连接件18a与第二子电连接件18b与盖板17可以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这样,一方面第一子电连接件18a以及第二子电连接件18b的安装较为简单;另一方面,相较于盖板17为金属材质的传统可变光圈,本实施方式中的盖板17为塑胶材质,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实现大批量生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可变光圈1通过改变磁吸片24与第二磁铁20b之间的相对位置或者改变磁吸片24的形状,使得一个磁吸片24能够同时对第二磁铁20b产生第一吸附力以及第二吸附力。这样,通过磁吸片24与第二磁铁20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有效避免可变光圈1在工作过程中,转动支架13受到重力姿势差的影响,在固定座110内发生沿Z轴方向的位移或者晃动,同时也可以避免转动支架13受到其自身与固定座110之间在X-Y平面上的间隙公差的影响,在固定座110内发生在X-Y平面上的位移或者晃动,从而提高整个镜头组件100的成像质量。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可变光圈1还在设置磁吸片24的基础上,通过将滚珠14设置在转动支架13靠近磁吸片24的一侧,使得可变光圈1仅设置两个滚珠14即可实现转动支架13与固定座110之间的转动,大大减少了可变光圈1内的滚珠14数量,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可变光圈1的制造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少传统的可变光圈中多滚珠14设置下的限位卡顿风险。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可变光圈1在第一磁铁19b与第二磁铁20b共同带动转动支架13转动时,由于第一磁铁19b与第二磁铁20b关于转动支架13的中心对称,转动支架13的各个位置受到第一磁铁19b与第二磁铁20b的作用力也较为均衡。这样,转动支架13不容易因受力不均衡而发生倾斜。
图30是图3所示的可变光圈1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1是图30所示的可变光圈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2是图30所示的可变光圈1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的技术内容不再赘述:如图30至图32所示,电连接件18还可以为电路板。其中,电连接件18可以为软质电路板、硬质电路板或者软硬结合电路板。示例性地,电连接件18可以固定于底座11的限位槽1125内。电连接件18的一端可以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21。电连接件18的另一端可以电连接至第二电路板22。此时,第二线圈20a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均可以通过第二电路板22以及电连接件18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21。第一电路板21、电连接件18以及第二电路板22之间可以形成电流回路。换言之,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之间可以通过电连接件18进行电连接。
示例性地,第一电路板21可以不包括连接部212、第一延伸部213以及第二延伸部214。电连接件18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引脚185与第二引脚186。第一引脚185与第二引脚186可以相对底座11伸出。第一引脚185与第二引脚186可以用于与可变光圈1的外部器件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连接件18、第一电路板21以及第二电路板22还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即,电连接件18、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可以为一个整体的电路板。
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传统的可变光圈将一个较长的柔性电路板环绕固定在固定座的外表面,本实施方式中的可变光圈1通过将两个独立的电路板(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即第一电路板21以及第二电路板22)间隔固定于固定座110的外表面,并通过设置电连接件18分别电连接第一电路板21以及第二电路板22,使得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之间可以通过电连接件18形成电流回路。两个独立的电路板即可同时控制两个线圈(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即第一线圈19a与第二线圈20a)工作,从而驱动转动支架13相对固定座110转动,并带动多个叶片15转动以调节光圈孔1a的大小,实现可变光圈1的光圈孔1a的孔径在多档位之间进行连续变化。一方面,这样的电路设置大大降低了可变光圈1中电路板(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即第一电路板21以及第二电路板22)的组装难度,有利于保证电路板在形状、定位以及粘贴强度的一致性,同时还能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实现产品的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中的可变光圈1的电路板的面积远小于传统可变光圈中的电路板的面积,大大降低了可变光圈1的制造成本。其中,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占用固定座110的周侧面的面积小于固定座110的周侧面的面积的一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连接件18还可以为其他可以实现电连接的零部件。
图33是图30所示的可变光圈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图31和图3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板17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7a与第二部分17b。其中,第一部分17a可以为塑胶材质。第二部分17b可以为金属材质。示例性地,第一部分17a可以设有第二透光孔171、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孔172、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避让孔173、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避让孔174以及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槽175。其中,第二透光孔171、第一避让孔173以及第二避让孔174的相关技术内容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第二部分17b可以包括本体部176与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部177。本体部176可以呈环状。多个固定部177均可以连接本体部176的周边,且环绕本体部176设置。其中,固定部177的数量可以与第一部分17a的第二固定孔172的数量相同。第二部分17b可以嵌设于第一部分17a内。此时,第二部分17b的本体部176可以环绕第一部分17a的第二透光孔171设置。第二部分17b的多个固定部177可以一一对应地位于第一部分17a的多个固定槽175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77的数量可以为六个。其中,图31通过虚线示意性给出第二部分17b的本体部176与多个固定部177。下文将以其中一个固定部177为例进行介绍。
示例性地,固定部177可以设有第三固定孔1771。固定部177的第三固定孔1771可以与对应的第一部分17a的第二固定孔172相对设置并连通。固定支架12的固定柱122可以依次穿过第一部分17a的第二固定孔172以及固定部177的第三固定孔1771。当通过热铆工艺将固定支架12的固定柱122融化时,固定柱122可以固定在第三固定孔1771内。此时,固定柱122还可以连接第二部分17b的固定部177远离第一部分17a的表面,也即金属表面。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盖板17的第一部分17a在热铆过程中因高温而发生融化变形,避免出现结构缺陷,有利于提高可变光圈1的结构稳定性。
图34是图33所示的可变光圈1的部分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5是图34所示的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4和图3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可变光圈1的结构与图33所示的可变光圈1的结构大致相同,相同部分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盖板17的第二部分17b还可以包括第一支部178与第二支部179。第一支部178的一端可以连接其中一个固定部177的边缘部分。第一支部178的另一端可以沿Z轴的负方向弯折,并延伸至底座11。第二支部179的一端可以连接其中一个固定部177的边缘部分。第二支部179的另一端可以沿Z轴的负方向弯折,并延伸至底座11。第二支部179的另一端可以固定连接底座11的外周侧面。其中,第一支部178与第二支部179可以间隔设置。
示例性地,底座11的外周侧面可以设有两个限位块115。两个限位块115可以间隔设置。第一支部178的远离固定部177的一端可以设有第一连接孔1781。第一连接孔1781可以与底座的其中一个限位块115卡接,以将第一支部178固定于底座。第二支部179的远离固定部177的一端可以设有第二连接孔1791。第二连接孔1791可以与底座的另一个限位块115卡接,以将第二支部179固定于底座。这样,一方面,通过盖板17与底座11的配合可以有效避免可变光圈1内部的零部件发生沿Z轴方向的位移或者晃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得可变光圈1的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凑,有利于提高可变光圈1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图36是图30所示的可变光圈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7是图36所示的可变光圈1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8是图36所示的可变光圈1的盖板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6至图38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可变光圈1的结构与图30所示的可变光圈1的结构大致相同,相同部分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可变光圈1可以不包括第二垫片。盖板17可以为一个整体结构,也即,盖板17可以不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其中,盖板17可以不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避让孔173以及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避让孔174。
示例性地,盖板17可以为金属材质。例如,铝合金材质等。盖板17可以设有多个第一避让槽170a。多个第一避让槽170a的开口可以形成于盖板17的底面。多个第一避让槽170a可以用于收容固定支架12的多个旋转柱121。盖板17还可以设有多个第二避让槽170b。多个第二避让槽170b的开口可以形成于盖板17的底面。多个第二避让槽170b可以用于收容转动支架13的多个导向柱132。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的特征任意组合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也就是说,上述描述的多个实施方式还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有附图均为本申请示例性的图示,并不代表产品实际大小。且附图中部件之间的尺寸比例关系也不作为对本申请实际产品的限定。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和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10)、转动支架(13)、第一电路板(21)、第二电路板(22)、第一驱动机构(19)、第二驱动机构(20)以及多个叶片(15),所述转动支架(13)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110),所述叶片(15)的一部分连接所述固定座(110),所述叶片(15)的一部分连接所述转动支架(13),多个所述叶片(15)共同围出光圈孔(1a);
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间隔固定于所述固定座(110)的周侧面,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9)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2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0)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22);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9)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0)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支架(13)相对所述固定座(110)转动,所述转动支架(13)带动多个所述叶片(15)转动,以使所述光圈孔(1a)的孔径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1)与所述第二电路板(22)占用所述固定座(110)的周侧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固定座(110)的周侧面的面积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10)的周侧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110a)、第一曲面(110b)、第二平面(110c)以及第二曲面(110d),所述第一电路板(21)固定于所述第一平面(110a),所述第二电路板(22)固定于所述第二平面(110c),所述第一电路板(21)与所述第二电路板(22)占用所述第一曲面(110b)以及所述第二曲面(110d)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曲面(110b)以及所述第二曲面(110d)的总面积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9)包括第一线圈(19a)和第一磁铁(19b),所述第一线圈(19a)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2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0)包括第二线圈(20a)和第二磁铁(20b),所述第二线圈(20a)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22),所述第一磁铁(19b)与所述第二磁铁(20b)间隔固定于所述转动支架(13),所述第一磁铁(19b)与所述第一线圈(19a)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磁铁(20b)与所述第二线圈(20a)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光圈(1)还包括电连接件(18),所述电连接件(18)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路板(21)与所述第二电路板(22)之间,所述第二线圈(20a)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线圈(20a)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电路板(22)和所述电连接件(18)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板(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18)为金属端子,所述电连接件(18)包括第一子电连接件(18a)与第二子电连接件(18b),所述第一子电连接件(18a)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路板(21)与所述第二电路板(22)之间,所述第二子电连接件(18b)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路板(21)与所述第二电路板(22)之间;
所述第二线圈(20a)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电路板(22)与所述第一子电连接件(18a)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板(21),所述第二线圈(20a)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电路板(22)与所述第二子电连接件(18b)电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板(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光圈(1)还包括盖板(17),所述盖板(1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110)的顶面,所述第一子电连接件(18a)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子电连接件(18b)的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盖板(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7)为塑胶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7)包括第一部分(17a)与第二部分(17b),所述第一部分(17a)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110)的顶面,所述第一部分(17a)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槽(175),多个所述固定槽(175)环绕所述第一部分(17a)的周边设置,所述第二部分(17b)包括本体部(176)与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部(177),多个固定部(177)均连接所述本体部(176)的边缘,且环绕所述本体部(176)设置,所述第二部分(17b)的本体部(176)嵌设于所述第一部分(17a),所述第二部分(17b)的多个固定部(177)一一对应地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7a)的多个所述固定槽(175)内;
所述第一子电连接件(18a)与所述第二子电连接件(18b)均嵌设于所述第一部分(17a),且与所述第二部分(17b)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7a)为塑胶材质,所述第二部分(17b)为金属材质。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1)包括主体部(211)、连接部(212)、第一延伸部(213)以及第二延伸部(214),所述主体部(211)连接所述连接部(212),所述主体部(211)固定于所述固定座(110)的周侧面,所述连接部(212)固定于所述固定座(110)的底面,所述第一延伸部(213)连接所述连接部(212),且相对所述固定座(110)伸出,所述第二延伸部(214)连接所述连接部(212),且相对所述固定座(110)伸出;
所述第一延伸部(213)以及所述第二延伸部(214)用于与外部器件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18)为电路板,所述电连接件(18)固定于所述固定座(110)的底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18)包括第一引脚(185)与第二引脚(186),所述第一引脚(185)以及所述第二引脚(186)均相对所述固定座(110)伸出,所述第一引脚(185)以及所述第二引脚(186)用于与外部器件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光圈(1)还包括盖板(17),所述盖板(17)包括第一部分(17a)与第二部分(17b),所述第一部分(17a)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110)的顶面,所述第一部分(17a)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槽(175),多个所述固定槽(175)环绕所述第一部分(17a)的周边设置;
所述第二部分(17b)包括本体部(176)与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部(177),多个所述固定部(177)均连接所述本体部(176)的边缘,且环绕所述本体部(176)设置,所述第二部分(17b)的本体部(176)嵌设于所述第一部分(17a),所述第二部分(17b)的多个固定部(177)一一对应地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7a)的多个所述固定槽(175)内。
15.根据权利要求4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光圈(1)还包括磁吸片(24),所述磁吸片(24)固定于所述第二电路板(22),所述磁吸片(24)对所述第二磁铁(20b)产生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吸附力,以及沿第二方向的第二吸附力,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可变光圈(1)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可变光圈(1)的所述第二磁铁(20b)所在的径向方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片(24)在基准面的投影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磁铁(20b)在所述基准面的投影重合,所述磁吸片(24)在所述基准面的投影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磁铁(20b)在所述基准面的投影的底侧,所述基准面平行于所述可变光圈(1)的光轴方向。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片(24)包括横向部分(241)与竖直部分(242),所述竖直部分(242)连接所述横向部分(241)的底面,所述横向部分(241)在所述基准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磁铁(20b)在所述基准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竖直部分(242)在所述基准面的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磁铁(20b)在所述基准面的投影的底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光圈(1)还包括多个滚珠(14),多个所述滚珠(14)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110),滚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支架(13)。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光圈(1)还包括至少两个滚珠(14),多个所述滚珠(14)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110),滚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支架(13),多个所述滚珠(14)均位于所述转动支架(13)靠近所述磁吸片(24)的一侧。
20.一种镜头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模组(2)以及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光圈(1),所述可变光圈(1)位于所述摄像模组(2)的入光侧,所述可变光圈(1)用于调节进入所述摄像模组(2)的环境光线的光通量。
2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壳体(200)与权利要求20所述的镜头组件(100),所述镜头组件(100)设于所述设备壳体(200)的内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155521.3A CN116300259A (zh) | 2023-02-15 | 2023-02-15 | 可变光圈、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PCT/CN2024/075840 WO2024169704A1 (zh) | 2023-02-15 | 2024-02-04 | 可变光圈、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155521.3A CN116300259A (zh) | 2023-02-15 | 2023-02-15 | 可变光圈、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300259A true CN116300259A (zh) | 2023-06-23 |
Family
ID=86786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155521.3A Pending CN116300259A (zh) | 2023-02-15 | 2023-02-15 | 可变光圈、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300259A (zh) |
WO (1) | WO202416970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69704A1 (zh) * | 2023-02-15 | 2024-08-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可变光圈、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27483A (zh) * | 2021-01-28 | 2022-07-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CN115421345A (zh) * | 2022-10-14 | 2022-12-02 |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可变光圈驱动马达、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5484360A (zh) * | 2021-06-15 | 2022-12-16 |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抖装置、摄像头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
CN115494681A (zh) * | 2022-01-30 | 2022-1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可变光圈、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49812A (ja) * | 2004-03-01 | 2005-09-15 | Tokyo Micro:Kk | シャッターアイリス |
CN115480433B (zh) * | 2021-06-11 | 2023-07-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可变光圈、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CN116300259A (zh) * | 2023-02-15 | 2023-06-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可变光圈、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
2023
- 2023-02-15 CN CN202310155521.3A patent/CN116300259A/zh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2-04 WO PCT/CN2024/075840 patent/WO2024169704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27483A (zh) * | 2021-01-28 | 2022-07-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CN115484360A (zh) * | 2021-06-15 | 2022-12-16 |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抖装置、摄像头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
CN115494681A (zh) * | 2022-01-30 | 2022-1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可变光圈、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CN115421345A (zh) * | 2022-10-14 | 2022-12-02 |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可变光圈驱动马达、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69704A1 (zh) * | 2023-02-15 | 2024-08-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可变光圈、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169704A1 (zh) | 2024-08-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94241B (zh) |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2115444U (zh) | 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WO2022161392A1 (zh) | 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8965663B (zh) | 电子装置 | |
CN102870043A (zh) | 倾斜修正单元 | |
CN115480433B (zh) | 可变光圈、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
CN210016389U (zh) | 一种三轴防抖潜望马达 | |
WO2024169704A1 (zh) | 可变光圈、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5494682B (zh) | 一种可变光圈以及电子设备 | |
WO2023005650A1 (zh) | 转动机构及其摄像模组、驱动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 |
WO2020010886A1 (zh) | 摄像头模组、组件、电子设备、移动终端及拍摄方法 | |
CN109633854A (zh) | 一种图像采集器及移动电子设备 | |
CN109218589B (zh) |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 |
CN115407578A (zh) | 具有可变光圈的镜头组件及相应的摄像模组 | |
CN116648901A (zh) | 摄像模组、制造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
CN113568253A (zh) | 镜头光圈调节装置 | |
CN113840060A (zh) |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09823877U (zh) | 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 |
WO2020007085A1 (zh) | 摄像头组件、电子装置、移动终端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8057819A (zh) | 镜头马达、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8613760A (zh) | 可变光圈光学镜头以及摄像模组 | |
CN211860298U (zh) | 摄像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8612538A (zh) | 驱动马达、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
CN219227384U (zh) |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底座 | |
CN117590669A (zh) | 可变光圈、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