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98841A - 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电路、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电路、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98841A
CN116298841A CN202310091706.2A CN202310091706A CN116298841A CN 116298841 A CN116298841 A CN 116298841A CN 202310091706 A CN202310091706 A CN 202310091706A CN 116298841 A CN116298841 A CN 116298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or
star
current
moto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917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银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917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988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98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988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27Testing of circuit interrupters, switches or circuit-break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电路、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不存在故障时,控制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通过所述主触点的第一电流;确定所述第一电流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若不符合,则输出报警信息至报警单元,以供所述报警单元提示相关人员维修所述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本申请实现了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不存在故障时,对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的控制,检测通过主触点的第一电流,在第一电流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判断当前主触点存在问题,输出报警信息至报警单元,以供报警单元提示相关人员维修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

Description

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电路、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电路、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封星接触器的检测主要通过封星接触器联动的辅助触点进行检测,来保证电梯安全。但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因长期大电流冲击、触点氧化带来的主触点不导通问题,是无法通过辅助触点检测的,从而无法检测到主触点是否正常,进而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电路、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提高封星接触器的安全检测的精准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所述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不存在故障时,控制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
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通过所述主触点的第一电流;
确定所述第一电流是否符合预设标准;
若不符合,则输出报警信息至报警单元,以供所述报警单元提示相关人员维修所述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
示例性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电流是否符合预设标准之前,包括:
获取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中的变频器的额定功率;
根据所述额定功率,确定所述变频器的额定电流;
根据所述额定电流,确定所述变频器处于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并将其作为预设标准。
示例性的,所述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不存在故障时,控制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包括:
对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运行方式进行检测;
在所述运行方式为预设运行方式时,确定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不存在故障,并控制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
示例性的,所述对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运行方式进行检测,包括:
控制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中的运行接触器闭合,并控制封星接触器断开,以控制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通路运行;
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所述主电路在运行过程中的第二电流;
比较所述第二电流和预设阈值的大小,确定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运行方式。
示例性的,所述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通过所述主触点的第一电流,包括:
确定所述主触点的第一数量,并确定所述主触点短接到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第一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一位置,确定采样点的第二数量,并确定所述采样点的第二位置;
根据所述第二数量和所述第二位置,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通过所述主触点的第一电流。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量和所述第二位置,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通过所述主触点的第一电流之后,包括:
若存在无电流采样点,则确定所述无电流采样点的无电流位置;
确定所述无电流位置对应的主触点为待维修点;
根据所述待维修点,生成报警信息。
示例性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封星接触器检测电路,包括电机所处的主电路、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
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包括:电容、变频器、运行接触器和电机;
其中,所述电容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频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运行接触器相连,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相连;
所述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在所述变频器和所述电机之间通过绕组短接的方式连接;
其中,所述运行接触器为常开触点,通过控制所述运行接触器闭合,以控制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通路运行;
其中,所述封星接触器为两常闭触点或三常闭触点,或所述封星接触器为两常开触点或三常开触点;
其中,所述变频器为四象限变频器或两象限变频器。
示例性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封星接触器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不存在故障时,控制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
采集模块,用于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通过所述主触点的第一电流;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电流是否符合预设标准;
输出模块,用于若不符合,则输出报警信息至报警单元,以供所述报警单元提示相关人员维修所述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
示例性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封星接触器检测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封星接触器检测程序,所述封星接触器检测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所述的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的步骤。
示例性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封星接触器检测程序,所述封星接触器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中,封星接触器的检测主要通过封星接触器联动的辅助触点进行检测,但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因长期大电流冲击、触点氧化带来的主触点不导通问题,是无法通过辅助触点检测的情况相比,在本申请中,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不存在故障时,控制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使得封星接触器主触点形成闭合回路,此时,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通过主触点的第一电流,并对该第一电流进行检测,当第一电流符合预设标准时,即证明主触点状况良好,在当第一电流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则证明主触点存在异常,输出报警信息至报警单元,以供报警单元提示相关人员维修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即通过对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进行测试控制,从而针对封星接触器主触点所处的控制回路中的电流进行采集和判断,从而判断出控制主触点形成闭合回路的效果是否正常,从而通过检测判断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是否能够正常使用,从而提高了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的安全监测的精准性,从而保证了封星接触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封星接触器连接示意图;
图3为对电机所处的主电路进行检测时的电流流通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对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进行检测时的电流流通方向的示意图;
图5为四象限变频器电路;
图6为两象限变频器电路;
图7为本申请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两相电路上采样点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一种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为了便于描述,以下省略执行主体描述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的各个步骤,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S110: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不存在故障时,控制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
根据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7007-2022标准中明确规定:
电梯的驱动主机机电式工作制动器作为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减速部件或者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制停部件时,还应当设置其他制动装置(如电气制动)。在驱动主机机电式工作制动器失效时,该装置应当能限制停靠在任何层站的轿厢的移动速度,以符合以下要求:
(1)空载轿厢上行时,至少使对重撞击缓冲器的速度限制在其缓冲器的设计速度范围内;
(2)装载有不超过额定载重量的任何载荷的轿厢意外移动时,在1.2m的移动距离范围内使轿厢的速度不大于0.3m/s。
其他电气制动装置的元器件应当能承受电梯在额定速度运行时意外停梯的冲击。若使用封星接触器作为电气制动装置,应保证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能够正常执行制动动作,使得封星接触器所处的电路产生相应的制动用的电磁力矩。
其中,封星接触器是将电机进行三相绕组线短接,使得电机内部形成一个独立的电气回路,在电机绕组回路中引起感应电流,同时在电机永磁体磁场作用下产生制动的电磁力矩,从而防止同步曳引机失电而产生电梯溜车或飞车。而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因长期大电流冲击、触点氧化带来主触点不导通问题。
参照图2,图2为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封星接触器连接示意图。
根据图2可知,电机所在的电气控制电路包括电机所处的主电路和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其中,主电路包括电容、变频器、电机、运行接触器和相应导线,该主电路用于控制电机启停的外部电路,而不包括电机内部的相关用于控制电机运转效果的电路,其中,控制电路包括电容、变频器、封星接触器和相应导线。
此外,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共同使用电容和变频器的部分电路。
图2中的左侧为电容,该电容相当于电源端,电容的上端为正极,其下端为负极,在该正负极之间设置有两象限变频器(用于转换电流),其中,两象限变频器中设有六个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开关管),分别将其标记为T1-T6;
图2中的右侧为电机,在变频器与电机之间连接有运行接触器,由此组成电机所处的主电路,通过控制运行接触器闭合和断开,从而控制电机外部电路的通断,进而起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通断。
在该电机所处的主电路外侧短接有封星接触器,相当于封星接触器和电机以并联的方式接入到电容的输出端,从而在封星接触器处于闭合状态时,产生将电机短路的效果,即在封星接触器处于闭合状态时,主电路中的电机无电流经过,封星接触器有电流经过,反之,封星接触器处于断开状态时,主电路中有电流经过,封星接触器无电流经过。
在主电路对应的三相电路中,设有三个检测点,分别检测每一相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分别为Iu、Iv和Iw。
综上,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相当于并联接在同一电源电路中的两条回路,且封星接触器所在的控制电路不会对电机内部的电路产生影响,控制电路仅用于控制整个电路内的电流走向。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为保证封星接触器所处的电路正常生成制动用的电磁力矩,需要保证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能够正常导通,从而需要对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的导通情况进行检测,在该主触点无法导通时,即证明存在无法正常生成电磁力矩的异常情况,该异常情况导致电梯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在对封星接触器所处的电路进行检测时,控制主触点进行闭合,从而使得封星接触器所处的电路闭合,即将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短接,从而进行后续主触点的相关检测。
而在对封星接触器进行检测之前,需要先保证电机所处的主电路能够正常按照通路运行,例如,根据图2可知,若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中的三相电路中的任两条电路短接,均会造成整个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短接,此时,由于电机所处的主电路本身已经为短路的状态,在将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后,也无法检测通过封星接触器的电流,即无法对封星接触器进行检测。
因此,在对封星接触器进行检测之前,需要先确定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状态,若电机所处的主电路未短路时,则对封星接触器进行检测,控制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
示例性的,所述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不存在故障时,控制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包括:
步骤a:对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运行方式进行检测;
根据图2中的封星接触器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可知,在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时,为使得封星接触器正常将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短路,且在封星接触器所处的电路中产生电磁力矩,须得保证电机所处的主电路正常通路。
因此,在控制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对封星接触器所处的电路进行检测之前,对电机所处的主电路进行相应检测,保证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通路为正常运行状态,避免因电机所处的主电路自身的短路或断路情况,从而导致检测封星接触器所处的电路同样为短路或断路的状态,进而导致检测得到的结果存在错误。
其中,封星接触器所处的电路为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该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将电机所处的主电路进行绕组短接,即为图2中的连接方式。
示例性的,所述对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运行方式进行检测,包括:
步骤b:控制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中的运行接触器闭合,并控制封星接触器断开,以控制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通路运行;
根据图2,对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导通状态进行检测时,需要将运行接触器闭合,而封星接触器为断开状态,从而使得形成完成的通路回路,使得电容中的电流在该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中运行。
参照图3,图3为对电机所处的主电路进行检测时的电流流通方向的示意图。
根据图3,电流从电容的正极出发,通过T1、T2或T3中任一开关管流入Iu所在电路,并进入到电机中,随后从电机中流出,通过Iv或Iw所在的电路,以及T5或T6的开关管回到电容的负极。
步骤c:输出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 wave,脉冲宽度调制)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所述主电路在运行过程中的第二电流;
在控制运行接触器闭合、封星接触器断开后,需要控制在电路中的电流的脉冲宽度,即通过控制变频器的输出功率,控制脉冲宽度,保证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中的电流的输出脉宽的大小为预设脉宽。
预设脉宽可根据电路的实际情况而定,例如,电路受开关管的短路次数限制,且短路时间过长会导致开关管损坏,因此,预设脉宽可为10us。
在输出PWM波至主电路时,此时已控制脉冲宽度,因此,需要在当前情况下,采集主电路在运行过程中的第二电流,即先通过控制脉冲宽度,限定主电路内的电压大小,以此控制主电路内在不同情况下(主电路短路、主电路正常通路等情况)的电流大小,从而便于设定相应预设标准值或阈值,以保证对电机的运行状态判断的精准性。
步骤d:比较所述第二电流和预设阈值的大小,确定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运行方式。
根据第二电流,可确定出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运行方式。
采集电机所处的主电路在运行过程中的第二电流,该第二电流指的是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接通而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为断路时的电流大小。
在电路正常通路运行时,存在对应的固定电流大小,将该电流大小作为标准值,从而可确定出第二电流的大小是否符合电机所处的主电路正常通路运行时的电流大小,从而判断出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运行方式。
其中,运行方式包括正常通路运行,短路运行或断路状态。
当第二电流与电机所处的主电路正常通路运行时的电流大小相等,即为电机所处的主电路正常通路运行,若不相等,则为短路的情况,第二电流为零,即为断路情况。
通过设定预设阈值的方式,将该预设阈值作为主电路内流经的电流的标准值,将主电路内的第二电流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出主电路的运行方式。
示例性的,在第二电流趋近于预设阈值时,确定主电路未发生短路,保持正常通路运行状态;在第二电流未趋近于预设阈值时,确定主电路发生短路,在主电路为短路运行方式时,此时测得的第二电流的大小通常为变频器额定电流的6-8倍,其倍数根据变频器的参数而定。
其中,预设阈值为电流阈值,根据主电路正常通路运行时,电机和电路内电压、脉冲宽度等参数,可计算得到预设阈值,预设阈值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U=L(di/dt)
I=U(△t/L)
其中,I为预设阀值电流,U为母线电压,△t为脉冲宽度,L为电机电感。
步骤e:在所述运行方式为预设运行方式时,确定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不存在故障,并控制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
根据上述阐述内容,只有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为正常通路运行时,才能进一步对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进行检测,因此,预设运行方式即为电机所处的主电路正常通路运行,通过该判断过程,避免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存在故障(断路或短路)时,对封星接触器检测的情况。
步骤S120: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通过所述主触点的第一电流;
在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后,输出PWM波至主电路中的变频器,通过Iu、Iv和Iw对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中的电流进行检测,该电流即为在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中通过主触点的第一电流。
参照图4,图4为对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进行检测时的电流流通方向的示意图。
根据图4,电流在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中运行方式与图3中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中的电流流通方式相似,只不过,在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时,电流流入封星接触器后,直接返回至电容负极,而不会进入电机中,即通过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将电机短路。
步骤S130:确定所述第一电流是否符合预设标准;
在判断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是否存在异常时,与检测电机所处的主电路时的判断方式相似,同样判断电流大小,即可判断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是否能够正常导通,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正常导通,即可判断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为正常。
该预设标准可为判断电流大小是否符合设置的标准阈值大小。判断是否符合预设标准的过程,可为判断第一电流的大小是否与标准阈值大小相等。
示例性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电流是否符合预设标准之前,包括:
步骤f:获取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中的变频器的额定功率;
步骤g:根据所述额定功率,确定所述变频器的额定电流;
步骤h:根据所述额定电流,确定所述变频器处于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并将其作为预设标准。
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中的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时,相当于使用封星接触器所在的控制电路直接与变频器所在的电路连通,将电机短路掉,此时,流经封星接触器的电流大小即与变频器允许通过的额定电流大小相关。
因此,需要先获取到变频器的额定功率,从而确定出变频器的额定电流的大小,进而根据该额定电流的大小,制定相应的预设标准。
即在封星接触器闭合时,由电容、变频器和封星接触器所组成通路,电容充当电源产生放电效果,产生相应电流流经变频器与封星接触器,但是由于变频器中设有开关管,且在该回路中不存在除变频器之外的用电器,变频器内的开关管会产生退饱和现象,即在变频器与电容(电源)直连时产生通过开关管的电压增大的现象,因此,此时在由电容、变频器和封星接触器所组成的通路中,流经变频器的电流的大小为变频器的额定电流的3~4倍。
此外,由于实际电梯内主电路中采用的变频器的规格不同,存在部分变频器在直接与电容直连时,通过其内的开关管的电流大小会为额定电流的6~8倍。
综上,在制定预设标准时,为保证后续判断第一电流是否符合预设标准的准确性,应选取额定电流的3~4倍的范围值,作为预设标准,在判断第一电流是否符合预设标准时,若第一电流在预设标准的范围内,或大于预设标准,则确定第一电流符合预设标准,若第一电流小于预设标准,则确定第一电流不符合预设标准。
步骤S140:若不符合,则输出报警信息至报警单元,以供所述报警单元提示相关人员维修所述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
在检测第一电流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即在第一电流大小与标准阈值不同时,输出第一报警信息至报警单元,以供报警单元提示相关人员维修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即第一报警信息的内容为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存在异常或待检修等内容。
报警单元可为物联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报警信息或第二报警信息时,对外显示消息内容或声光报警。
此外,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绕组短接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中的布局形式存在替换用的等效电路形式。
参照图5,图5为四象限变频器电路,其中,将运行接触器放在图2中的电容之前,并在电容前增加两象限变频器。
参照图6,图6为两象限变频器电路,其中,将运行接触器放在图2中的电容之前,并在电容前增加晶体管,仍然保证电路中使用两象限变频器,与图2电路中使用变频器的情况保持一致。
与现有技术中,封星接触器的检测主要通过封星接触器联动的辅助触点进行检测,但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因长期大电流冲击、触点氧化带来的主触点不导通问题,是无法通过辅助触点检测的情况相比,在本申请中,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不存在故障时,控制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使得封星接触器主触点形成闭合回路,此时,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通过主触点的第一电流,并对该第一电流进行检测,当第一电流符合预设标准时,即证明主触点状况良好,在当第一电流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则证明主触点存在异常,输出报警信息至报警单元,以供报警单元提示相关人员维修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即通过对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进行测试控制,从而针对封星接触器主触点所处的控制回路中的电流进行采集和判断,从而判断出控制主触点形成闭合回路的效果是否正常,从而通过检测判断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是否能够正常使用,从而提高了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的安全监测的精准性,从而保证了封星接触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示例性的,参照图7,图7是本申请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本申请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提出第二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10:确定所述主触点的第一数量,并确定所述主触点短接到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第一位置;
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与电机的三相电路短接时,无论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均采用三相短接的方式,接入至电机所处的主电路并使得电机所处的主电路被短接,且均能产生制动用电磁力矩。
其中,在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的数量为两个时,通常U相使用常闭导线,从而实现两个主触点的封星接触器将电机所在的三相电路短接的效果,同时,该使用常闭导线所短接的U相上可设置相应的电流的采样点,或不对该U相设置电流的采样点。
参照图8,图8为两相电路上采样点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根据图8可知,在图8中采用两个主触点的封星接触器,在U相上使用常闭导线,且不在U相上设置相应的采样点,而仅设置对应采集Iv和Iw的采样点。
因此,可先确定出绕组短接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的数量,从而根据该数量进一步确定出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所短接的三相电路的数量,以及所绕组短接的位置。
示例性的,在封星接触器为三个主触点时,直接绕组短接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三相电路中,而在封星接触器为两个主触点时,两个主触点会绕组短接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三相电路中的任两条电路。
第一数量和第一位置即为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的数量和主触点短接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中的位置。
步骤S220: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一位置,确定采样点的第二数量,并确定所述采样点的第二位置;
根据第一数量和第一位置,从而确定出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在正常导通时的电路回路,例如,在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为两个主触点的电路时,需要先判断两个主触点的短接位置,从而确定出采样点的位置,例如,从Iu、Iv和Iw中确定出采样点的位置,包括Iu和Iv;Iv和Iw;Iu和Iw三种采样点的组合形式,即采样点的第二位置。
其中,第二数量大于等于第一数量,即电流的采样点的数量至少为第一数量。
其中,采样点即为检测电机所处的主电路和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中的电流的点位,该点位为两者电路中共用部分中的任一位置。
步骤S230:根据所述第二数量和所述第二位置,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通过所述主触点的第一电流;
采集通过主触点的第一电流时,需根据采样点,采集相应位置和数量的点位处流通的电流大小。
即根据第二数量和第二位置,确定出采样点,并根据确定出的采样点,采集该点位处的电流,即为第一电流。
步骤S240:若存在无电流采样点,则确定所述无电流采样点的无电流位置;
根据第二数量和第二位置,确定出采集第一电流的采样点,该采样点即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导通时,会流通电流的点位,而采样点在采集电流后,确定为无电流采样点时,即确定该采样点本为应有电流流通的点位,而当前却无电流流通。
而在封星接触器存在接触故障时,通常在接触故障所在位置处产生极大电阻(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时,整个回路介于短路之间和断路状态之间的状态),因此,在上述情况下,可采集到相应的第一电流,根据封星接触器的接触故障位置处的电阻,导致第一电流值稍大于0,从而确定出封星接触器存在故障。
但同时存在另一种情况,即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时,封星接触器所在的回路产生断路的情况,此时,无法采集到对应断路位置上的电流,即无电流采样点(该采样点的电流值为0的情况)。
在存在无电流采样点时,确定出该无电流采样点的无电流位置,即通过采样点,反推确定出封星接触器的故障电路位置。
示例性的,封星接触器存在三个主触点,若三个主触点均正常导通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则在Iu、Iv和Iw三个采样点处都应有等大的电流通过,而在该三个采样点中出现无电流采样点时,该无电流采样点可为Iu、Iv和Iw的三个采样点中的任一个或两个或三个。
步骤S250:确定所述无电流位置对应的主触点为待维修点;
根据无电流位置,从而反推出对应的主触点,采样点中无电流,即证明主触点存在未正常导通电路(断路)的情况,因此,将对应的主触点作为待维修点。
步骤S260:根据所述待维修点,生成报警信息。
根据待维修点,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以提示相关人员维修存在异常、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导通的主触点,提高维修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的数量,确定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绕组短接入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中的位置,并根据数量和位置,进一步确定出采样点的数量和位置,确定出第一电流值稍大于0的采样点的位置,从而确定出对应的主触点,即保证了后续对第一电流判断时的准确性,并针对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后,该封星接触器所在的电路为断路、无电流通过的情况,当前无法通过检测电流而判断出封星接触器存在故障,此时,直接将采样点所采集到的无电流的情况确定为无电流采样点,并将该无电流采样点作为待维修点,从而保证对封星接触器检测时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封星接触器检测电路,包括电机所处的主电路、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
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包括:电容、变频器、运行接触器和电机;
其中,所述电容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频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运行接触器相连,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相连;
所述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在所述变频器和所述电机之间通过绕组短接的方式连接;
其中,所述运行接触器为常开触点,通过控制所述运行接触器闭合,以控制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通路运行;
其中,所述封星接触器为两常闭触点或三常闭触点,或所述封星接触器为两常开触点或三常开触点;
其中,所述变频器为四象限变频器或两象限变频器。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封星接触器检测装置,所述一种封星接触器检测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不存在故障时,控制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
采集模块,用于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通过所述主触点的第一电流;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电流是否符合预设标准;
输出模块,用于若不符合,则输出报警信息至报警单元,以供所述报警单元提示相关人员维修所述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
示例性的,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中的变频器的额定功率;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额定功率,确定所述变频器的额定电流;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额定电流,确定所述变频器处于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并将其作为预设标准。
示例性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检测子模块,用于对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运行方式进行检测;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运行方式为预设运行方式时,确定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不存在故障,并控制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
示例性的,所述检测子模块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中的运行接触器闭合,并控制封星接触器断开,以控制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通路运行;
采集单元,用于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所述主电路在运行过程中的第二电流;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二电流和预设阈值的大小,确定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运行方式。
示例性的,所述采集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主触点的第一数量,并确定所述主触点短接到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第一位置;
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一位置,确定采样点的第二数量,并确定所述采样点的第二位置;
采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量和所述第二位置,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通过所述主触点的第一电流。
示例性的,所述采集子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存在无电流采样点,则确定所述无电流采样点的无电流位置;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无电流位置对应的主触点为待维修点;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维修点,生成报警信息。
本申请封星接触器检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封星接触器检测设备。如图9所示,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图9即可为封星接触器检测设备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该封星接触器检测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901、通信接口902、存储器903和通信总线904,其中,处理器901、通信接口902和存储器903通过通信总线9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9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处理器901,用于执行存储器9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的步骤。
上述封星接触器检测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9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9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902用于上述封星接触器检测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903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MD),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903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901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9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申请封星接触器检测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封星接触器检测程序,所述封星接触器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不存在故障时,控制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
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通过所述主触点的第一电流;
确定所述第一电流是否符合预设标准;
若不符合,则输出报警信息至报警单元,以供所述报警单元提示相关人员维修所述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电流是否符合预设标准之前,包括:
获取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中的变频器的额定功率;
根据所述额定功率,确定所述变频器的额定电流;
根据所述额定电流,确定所述变频器处于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并将其作为预设标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不存在故障时,控制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包括:
对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运行方式进行检测;
在所述运行方式为预设运行方式时,确定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不存在故障,并控制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运行方式进行检测,包括:
控制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中的运行接触器闭合,并控制所述封星接触器断开,以控制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通路运行;
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所述主电路在运行过程中的第二电流;
比较所述第二电流和预设阈值的大小,确定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运行方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通过所述主触点的第一电流,包括:
确定所述主触点的第一数量,并确定所述主触点短接到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的第一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一位置,确定采样点的第二数量,并确定所述采样点的第二位置;
根据所述第二数量和所述第二位置,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通过所述主触点的第一电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量和所述第二位置,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通过所述主触点的第一电流之后,包括:
若存在无电流采样点,则确定所述无电流采样点的无电流位置;
确定所述无电流位置对应的主触点为待维修点;
根据所述待维修点,生成报警信息。
7.一种封星接触器检测电路,包括电机所处的主电路、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
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包括:电容、变频器、运行接触器和电机;
其中,所述电容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频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运行接触器相连,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相连;
所述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在所述变频器和所述电机之间通过绕组短接的方式连接;
其中,所述运行接触器为常开触点,通过控制所述运行接触器闭合,以控制所述电机所处的主电路通路运行;
其中,所述封星接触器为两常闭触点或三常闭触点,或所述封星接触器为两常开触点或三常开触点;
其中,所述变频器为四象限变频器或两象限变频器。
8.一种封星接触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星接触器检测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电机所处的主电路不存在故障时,控制封星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
采集模块,用于输出PWM波至所述主电路中的变频器,并采集当前通过所述主触点的第一电流;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电流是否符合预设标准;
输出模块,用于若不符合,则输出报警信息至报警单元,以供所述报警单元提示相关人员维修所述封星接触器所处的控制电路。
9.一种封星接触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封星接触器检测程序,所述封星接触器检测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封星接触器检测程序,所述封星接触器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2310091706.2A 2023-02-09 2023-02-09 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电路、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2988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91706.2A CN116298841A (zh) 2023-02-09 2023-02-09 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电路、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91706.2A CN116298841A (zh) 2023-02-09 2023-02-09 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电路、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98841A true CN116298841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27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91706.2A Pending CN116298841A (zh) 2023-02-09 2023-02-09 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电路、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9884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47838B2 (en) Overcurrent fault detection device for electrical drive control system
JP5201245B2 (ja) 回転機の制御装置
EP2678696B1 (en) Machine systems including pre-power diagnostics
US8988034B2 (en) Drive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 drive system
KR101893174B1 (ko) 인버터의 다중 스위치 개방 고장부 판별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039221B (zh) 一种主动短路电路以及电机控制器
US9941815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with overcurrent simulating circuit
US11095237B2 (en) Vehicle driving apparatus
CN110146770A (zh) 一种用于变频器的电机绝缘和短路识别方法
CN104716860A (zh) 用于单轴或多轴布置的变流器装置和运行方法
CN111239642B (zh) 逆变器的故障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070339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an electric network in a rail vehicle and rail vehicle
CN111010051A (zh) 电动机驱动装置
CN116298841A (zh) 封星接触器检测方法、电路、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15363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an electrical network in a rail vehicle, and rail vehicle
CN109116207B (zh) 预检测桥式结构中igbt异常的方法
CN115436790A (zh) 一种封星接触器电气控制电路与封星接触器失效检测方法
JP2018121408A (ja) モータ駆動装置
EP3627686B1 (en) Motor drive device
CN116394764A (zh) 用于协调接触器-熔断器系统的设备和方法
Manikandan et al. Open Switch Fault Diagnosis of VSI-Fed PMSM Drive Using MPC Cost Function and Burg Algorithm
JP5673499B2 (ja) 液体抵抗器の劣化診断装置
US20240055979A1 (en) Converter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nverter arrangement
CN112034384B (zh) 电机系统短路的识别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8057225A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