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89993A - 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89993A
CN116289993A CN202310359163.8A CN202310359163A CN116289993A CN 116289993 A CN116289993 A CN 116289993A CN 202310359163 A CN202310359163 A CN 202310359163A CN 116289993 A CN116289993 A CN 116289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tabilizer bar
rod
seted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591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廷凯
刘光华
沈仲涛
郜永勤
隗收
王锦江
黄跃
孟林
张俞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hydro Bureau 12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hydro Bureau 12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hydro Bureau 12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hydro Bureau 12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591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899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89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899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E02D5/76Anchorings for bulkheads or sections thereof in as much a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基坑支护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若干灌注桩、用于固定灌注桩的若干锚索,所述灌注桩侧壁固定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侧壁滑动连接有用于增强稳定杆稳定性的增强杆,所述灌注桩侧壁固定有两连接板。本申请具有提升支护结构稳定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的支护是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常用的支护结构有开挖简易支护结构、悬臂式支护结构、重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土钉墙支护结构等,工程中根据其土体性质、地质条件及基坑深度和宽度来确定支护形式,深基坑支撑难度大、施工工期长、不稳定因素众多,桩锚式支护结构属于拉锚式结构,适用于砂土、粘性士等多种土质的深基坑支护,在城市地下工程中应用较多。
公开号为CN21292609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装置,包括排桩、固定桩和降水井,所述排桩上端设置有冠梁,所述排桩上部设置有第一锚索,所述第一锚索一端设置有第一锚具,所述第一锚具一侧设置有第一承压板,所述第一承压板一侧设置有第一腰梁,所述第一腰梁一侧设置有台座,所述第一锚索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固定桩,所述排桩中部设置有第二锚索。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架,可以在不影响施工环境的情况下加强基坑边角处排桩的固定,进而有效解决安全隐患,通过设置上锚索和固定桩,同样能达到加强支护的效果,而且减小了施工的难度,固定桩在施工结束后还能够回收,便于二次利用,节约资源。
在实现上述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调节池建造并使用桩锚支护装置时,若桩锚支护装置周边的土壤松动后,或在雨天周边土壤变湿变软后,灌注桩受力不均匀,从而影响到支护装置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支护结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包括若干灌注桩、用于固定灌注桩的若干锚索,所述灌注桩侧壁固定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侧壁滑动连接有用于增强稳定杆稳定性的增强杆,所述灌注桩侧壁固定有两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杆与增强杆配合,增强了灌注桩与土壤的连接,改善了土壤松动后灌注桩发生晃动的问题,同时连接板增大了与土壤内部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改善了土壤松动后灌注桩发生晃动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灌注桩外部套设有便于灌注桩浇筑的成型筒,所述成型筒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成型筒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稳定杆穿设于所述安装槽并滑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板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想成型筒内浇筑水泥时,水泥推动第一安装板转动,使第一安装板推动稳定杆运动,从而便于稳定杆穿设至土壤内部。
可选的,所述成型筒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成型筒侧壁开设有紧固槽,所述连接板穿设于紧固槽中并滑动连接于第二安装板端面,其中一所述连接板背离第二安装板的端面固定有两固定杆,另一所述连接板背离第二安装板的端面开设有用于穿设固定杆的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泥浇筑过程中,水泥推动第二安装板转动,第二安装板转动的同时推动连接板滑移,同时两成型筒侧壁的两连接板相互固定,增加了灌注桩的稳定程度。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背离灌注桩的端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锚索穿设于连接槽中,所述锚索端部可拆卸连接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侧壁开设有若干锁定槽,所述锁定槽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锁定杆轴线方向,所述锁定槽内侧壁转动连接有锁死杆,所述锁定槽内侧底部呈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索穿设在连接槽中,拉动锚索的同时锁死杆转动并抵接于连接板端面,便于对连接板及灌注桩进行支撑。
可选的,所述稳定杆端部开设有启动孔,所述启动孔内侧壁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启动孔内滑动连接有启动杆且启动杆侧壁贴合于限位块端面,所述增强杆侧壁与启动孔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增强杆靠近启动杆轴线位置的启动弹簧,所述启动杆端面开设有便于推动增强杆运动的启动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板推动启动杆运动,在启动导向面的作用下,启动杆推动增强杆滑移,使增强杆穿设至土壤中,进一步提升了稳定杆的稳定程度。
可选的,所述稳定杆侧壁固定有用于阻碍稳定杆脱离安装槽的防脱块,所述启动孔内侧壁开设有推动槽,所述启动杆侧壁固定有推动块且推动块穿设于推动槽中,所述推动槽侧壁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连通于推动槽,所述卡接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用于限制推动块位置的卡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板推动启动杆运动时,启动杆侧壁的推动块抵接于卡接板端部,并推动稳定杆运动,启动杆防脱块抵接于成型筒内侧壁后,推动块继续推动卡接板运动并从卡接槽中转移至推动槽中,便于在稳定杆位置确定后增强杆穿设至土壤中。
可选的,所述锁定杆端部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固定锁定杆位置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端部固定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正对于所述定位杆的端面转动连接有定型杆,所述定型杆长度长于所述定位杆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注桩安装完成后,可以将锚索更换为定位杆,便于施工过程的进行。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端面开设有若干减重孔,其中部分减重孔轴线与固定孔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减重孔直径于固定孔直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重孔减轻了连接板重量,便于第二安装板推动连接板滑移。
可选的,所述成型筒侧壁开设有若干脱离槽,若干所述脱离槽分别连通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所述脱离槽内侧壁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侧壁转动连接有拦截块,所述成型筒端面开设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连通于所述放置槽,所述操作孔内穿设有操作杆且操作杆可拆卸连接于拦截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操作杆可使操作杆与拦截块分离,使拦截块可以转动,便于成型筒的取出,同时不会影响到稳定杆与连接板的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适用于上述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稳定杆及连接板穿设在成型筒侧壁;
b、将成型筒固定在地面并进行水泥浇筑;
c、取出成型筒并在灌注桩表层铺设钢筋网;
d、将定型杆穿设在连接槽中,并浇筑水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注桩在浇筑的同时,推动连接板与稳定杆,并在水泥凝固后将连接板与稳定杆位置固定,增强了灌注桩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灌注桩侧壁设置稳定杆与增强杆,增强了灌注桩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增强了灌注桩的稳定性;
2.灌注桩侧壁设置连接板,在安装过程中连接板相互固定,进一步增强了灌注桩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成型筒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启动杆安装方式剖面图。
图4是锁死杆及锁死槽结构示意图。
图5是脱离槽开设方式示意图。
图6是防脱块及推动槽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7是操作杆与拦截块固定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灌注桩;2、锚索;3、稳定杆;4、增强杆;5、连接板;6、成型筒;7、第一安装板;8、安装槽;9、第二安装板;10、紧固槽;11、固定杆;12、固定孔;13、连接槽;14、锁定杆;15、锁定槽;16、锁死杆;17、启动孔;18、限位块;19、启动杆;20、启动弹簧;21、启动导向面;22、防脱块;23、推动槽;24、卡接槽;25、卡接板;26、定位杆;27、定位盘;28、定型杆;29、减重孔;30、脱离槽;31、放置槽;32、拦截块;33、操作孔;34、操作杆;35、第一定位孔;36、第一定位槽;37、第二定位孔;38、第二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参照图1和图2,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包括若干灌注桩1,灌注桩1嵌设于地面,调节池侧壁设置有若干锚索2,锚索2用于增强灌注桩1稳定性,灌注桩1外部套设有成型筒6,成型筒6便于灌注桩1的浇筑;灌注桩1侧壁固定有稳定杆3,稳定杆3轴线方向垂直于灌注桩1轴线方向,稳定杆3用于穿设在泥土中,从而增强灌注桩1的稳定性,灌注桩1侧壁固定有两连接板5,两连接板5关于稳定杆3轴线所在竖直平面相互对称,连接板5长度方向垂直于稳定杆3轴线方向,稳定杆3端部开设有便于稳定杆3滑移的稳定导向面。
参照图2和图3,成型筒6内侧壁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安装板7,成型筒6侧壁开设有安装槽8,安装槽8沿成型筒6径向将成型筒6侧壁贯穿,安装槽8用于穿设稳定杆3,同时稳定杆3滑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板7端面,第一安装板7端面开设有用于穿设定位杆26的第一定位孔35,第一安装板7端面开设有便于稳定杆3脱离的第一定位槽36,第一定位槽36连通于第一定位孔35,稳定杆3端部一体成型有防脱块22,防脱块22用阻碍稳定杆3脱离安装槽8,稳定杆3靠近灌注桩1的端部开设有启动孔17,稳定杆3侧壁滑动连接有若干增强杆4,增强杆4用于增强稳定杆3的稳定程度,若干增强杆4穿设于稳定杆3侧壁并绕稳定杆3轴线均匀分布,启动孔17内侧壁一体成型有若干限位块18,同时启动孔17内穿设有启动杆19,启动杆19侧壁贴合于限位块18端面,且启动杆19可在启动孔17内沿稳定杆3轴线方向进行滑移;增强杆4侧壁与启动孔17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启动弹簧20,启动弹簧20套设于增强杆4侧壁,且启动弹簧20一端粘接于增强杆4侧壁,另一端粘接于启动孔17内侧壁,启动弹簧20用于推动增强杆4朝向稳定杆3轴线滑移;启动杆19背离于灌注桩1的端面开设有启动导向面21,启动导向面21便于启动杆19推动增强杆4滑移。
参照图2和图3,成型筒6内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第二安装板9,两第二安装板9关于成型筒6径向对称,成型筒6侧壁开设有两紧固槽10,紧固槽10沿成型筒6径向将成型筒6侧壁贯穿,且两紧固槽10与两第二安装板9位置相对应,连接板5穿设于紧固槽10中且连接板5滑动连接于第二安装板9端面,第二安装板9端面开设有用于穿设连接板5的第二定位孔37,第二安装板9端面开设有便于连接板5脱离的第二定位槽38,第二定位槽38连通于第二定位孔37,连接板5侧壁一体成型有连接块,第二安装板9运动推动连接块运动,从而推动连接板5在紧固槽10内滑动,同时连接块减小了连接板5脱离紧固槽10的可能;其中一连接板5背离第二安装板9的端面一体成型有两固定杆11,另一连接板5背离第二安装板9的端面开设有固定孔12,固定孔12用于穿设固定杆11,固定杆11穿设在固定孔12中从而将两灌注桩1上的连接板5连接。
参照图2、图4和图5,连接板5背离灌注桩1的端面开设有连接槽13,连接槽13为半圆弧形,并沿连接板5端面将连接板5贯穿,两连接板5固定时两连接板5端部的连接槽13共同形成圆形,锚索2穿设于连接槽13中,锚索2穿设于连接槽13中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锁定杆14,锁定杆14侧壁开设有若干锁定槽15,若干锁定槽15绕锁定杆14轴线均匀分布,且锁定槽15长度方向平行于锁定杆14轴线方向,锁定槽15内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锁死杆16,锁死杆16长度方向平行于锁定槽15长度方向,锁死槽内侧底部呈倾斜设置,锁定槽15内侧底部靠近锁死杆16转轴处的部分靠近于锁定杆14轴线位置,锁定槽15内侧底部背离锁死杆16转轴处的部分背离于锁定杆14轴线位置,锁死杆16在如此设置的锁定槽15中呈倾斜设置,将锁定杆14穿设至连接槽13中后,拉动锁定杆14,倾斜设置的锁死杆16绕自身转轴转动,并固定于连接板5端面,从而将锁定杆14固定在连接板5端面。
参照图3和图6,启动孔17内侧壁开设有推动槽23,推动槽23沿稳定杆3径向将启动孔17内侧壁贯穿,推动槽23长度方向平行于稳定杆3长度方向,启动杆19侧壁一体成型有推动块,推动块穿设于推动槽23中并可沿推动槽23长度方向滑动,推动槽23侧壁开设有卡接槽24,卡接槽24呈“L”形,卡接槽24其中一侧槽长度方向平行于推动槽23长度方向,另一侧槽呈倾斜设置并连通于推动槽23,推动块可在卡接槽24与推动槽23中滑移,卡接槽24倾斜设置的侧槽内侧壁开设有卡接槽24,卡接槽24内穿设有卡接板25且卡接板25滑动连接于卡接槽24内侧壁,卡接槽24内设置有卡接弹簧,卡接弹簧一端粘接于卡接槽24内侧底部,另一端粘接于卡接板25侧壁,卡接板25用于限制推动块位置,第一安装板7推动推动块运动时,推动块抵接于卡接板25端部,并带动稳定杆3运动,防脱块22与安装槽8内侧壁抵接后,第一安装板7继续推动推动块,使推动块推动卡接板25并滑移至推动槽23中,成型筒6浇筑水泥后稳定杆3固定在灌注桩1侧壁。
参照图1,锁定杆14端部可拆卸连接有定位杆26,定位杆26与锁定杆14螺纹连接,定位杆26用于固定锁定杆14的位置,定位杆26端部一体成型有定位盘27,定位板正对于定位杆26的端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若干定型杆28,定型杆28长度长于定位杆26长度,定位盘27侧壁一体成型有用于限制定型杆28转动角度的转动限制块,将锁定杆14与定位杆26连接后转动定位杆26,使定型杆28抵接于连接板5端部,并将锁定杆14位置固定。
参照图1,连接板5端面开设有若干减重孔29,若干减重孔29沿连接板5厚度方向将连接板5贯穿,且部分减重孔29与固定孔12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减重孔29与固定孔12直径相同,用于减轻连接板5重量,便于第二安装板9推动连接板5滑移。
参照图1、图5和图7,成型筒6内侧壁开设有若干脱离槽30,脱离槽30呈竖直设置且脱离槽30连通于第一安装槽8或第二安装槽8,脱离槽30位于第一安装槽8或第二安装槽8的底部,脱离槽30内侧壁开设有放置槽31,放置槽31内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拦截块32,成型筒6端面开设有操作孔33,操作孔33呈竖直设置且操作孔33连接于放置槽31,操作孔33内穿设有操作杆34,拦截块32端面开设有拦截孔,操作杆34穿设于拦截孔中并于拦截孔内侧壁螺纹连接,需要取出成型筒6时,转动操作杆34,使操作杆34与拦截块32分离,拦截块32转动的同时将脱离槽30开放,便于稳定杆3与成型筒6分离。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适用于上述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稳定杆3及连接板5穿设在成型筒6侧壁,并使第一安装板7抵接于稳定杆3侧壁、第二安装板9抵接于连接板5侧壁;
b、将成型筒6固定在地面并进行水泥浇筑,在水泥的推动下,倾斜设置的第一安装板7推动稳定杆3滑移、第二安装板9推动连接板5滑移;
c、取出成型筒6并在灌注桩1表层铺设钢筋网,钢筋网与稳定杆3相背设置;
d、将定型杆28穿设在连接槽13中,并浇筑水泥,拉动定型杆28使定型杆28固定在连接板5端面。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将稳定杆3及连接杆穿设在成型筒6侧壁,向成型筒6内浇筑水泥,使灌注桩1成型,浇筑过程中,稳定杆3穿设在土壤中,同时增强杆4穿设在土壤中,两灌注桩1之间的连接板5相固定,将锚索2穿设至连接板5上的连接槽13中,使锚索2与连接板5固定;改善了土壤松动时,灌注桩1容易发生晃动的可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包括若干灌注桩(1)、用于固定灌注桩(1)的若干锚索(2),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1)侧壁固定有稳定杆(3),所述稳定杆(3)侧壁滑动连接有用于增强稳定杆(3)稳定性的增强杆(4),所述灌注桩(1)侧壁固定有两连接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1)外部套设有便于灌注桩(1)浇筑的成型筒(6),所述成型筒(6)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安装板(7),所述成型筒(6)侧壁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稳定杆(3)穿设于所述安装槽(8)并滑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板(7)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筒(6)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安装板(9),所述成型筒(6)侧壁开设有紧固槽(10),所述连接板(5)穿设于紧固槽(10)中并滑动连接于第二安装板(9)端面,其中一所述连接板(5)背离第二安装板(9)的端面固定有两固定杆(11),另一所述连接板(5)背离第二安装板(9)的端面开设有用于穿设固定杆(11)的固定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背离灌注桩(1)的端面开设有连接槽(13),所述锚索(2)穿设于连接槽(13)中,所述锚索(2)端部可拆卸连接有锁定杆(14),所述锁定杆(14)侧壁开设有若干锁定槽(15),所述锁定槽(15)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锁定杆(14)轴线方向,所述锁定槽(15)内侧壁转动连接有锁死杆(16),所述锁定槽(15)内侧底部呈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3)端部开设有启动孔(17),所述启动孔(17)内侧壁固定有限位块(18),所述启动孔(17)内滑动连接有启动杆(19)且启动杆(19)侧壁贴合于限位块(18)端面,所述增强杆(4)侧壁与启动孔(17)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增强杆(4)靠近启动杆(19)轴线位置的启动弹簧(20),所述启动杆(19)端面开设有便于推动增强杆(4)运动的启动导向面(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3)侧壁固定有用于阻碍稳定杆(3)脱离安装槽(8)的防脱块(22),所述启动孔(17)内侧壁开设有推动槽(23),所述启动杆(19)侧壁固定有推动块且推动块穿设于推动槽(23)中,所述推动槽(23)侧壁开设有卡接槽(24),所述卡接槽(24)连通于推动槽(23),所述卡接槽(24)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用于限制推动块位置的卡接板(2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杆(14)端部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固定锁定杆(14)位置的定位杆(26),所述定位杆(26)端部固定有定位盘(27),所述定位盘(27)正对于所述定位杆(26)的端面转动连接有定型杆(28),所述定型杆(28)长度长于所述定位杆(26)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端面开设有若干减重孔(29),其中部分减重孔(29)轴线与固定孔(12)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减重孔(29)直径于固定孔(12)直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筒(6)侧壁开设有若干脱离槽(30),若干所述脱离槽(30)分别连通与所述第一安装槽(8)、第二安装槽(8),所述脱离槽(30)内侧壁开设有放置槽(31),所述放置槽(31)内侧壁转动连接有拦截块(32),所述成型筒(6)端面开设有操作孔(33),所述操作孔(33)连通于所述放置槽(31),所述操作孔(33)内穿设有操作杆(34)且操作杆(34)可拆卸连接于拦截块(32)。
10.一种适用于上述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稳定杆(3)及连接板(5)穿设在成型筒(6)侧壁;
b、将成型筒(6)固定在地面并进行水泥浇筑;
c、取出成型筒(6)并在灌注桩(1)表层铺设钢筋网;
d、将定型杆(28)穿设在连接槽(13)中,并浇筑水泥。
CN202310359163.8A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62899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9163.8A CN116289993A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9163.8A CN116289993A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89993A true CN116289993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778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9163.8A Pending CN116289993A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8999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6466B (zh) 巨厚层滑坡预应力锚索抗滑隧道施工方法及防治新结构
CN103696784B (zh) 一种浅埋大跨隧道下穿建构筑物的大直径长管幕施工方法
CN105239586B (zh) 一种采用支撑结构支护基坑的方法
CN108978644B (zh) 节能环保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CN105464074B (zh) 一种人工挖孔桩高聚物注浆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330764B (zh) 浅层固化桩承式路堤及施工方法
CN102653945A (zh) 基础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4530750U (zh) 一种适用于岩质陡坡的桥梁桩基结构
CN110284885A (zh) 盾构检修井施工方法
CN106320403A (zh) 既有建筑纠倾加固方法
CN109235490A (zh) 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7938685A (zh) 一种新型斜撑复合支护装置
CN106087996B (zh) 基于自我调平反压装置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
CN116289993A (zh) 一种调节池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605215U (zh) 一种大断面黄土隧道预切槽法施工结构
CN109681212A (zh) 小断面黄土隧道的开挖施工方法
CN114482076A (zh) 一种用于桥梁基础施工的基坑围护设备
CN108775036A (zh) 一种更换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CN209277195U (zh) 一种挡土墙
CN209385141U (zh) 一种与过水隧洞交叉的铁路隧道防护结构
CN108019209B (zh) 适于浅埋隧道的上覆土层沉降变形的拉锚施工方法
CN206844129U (zh) 一种新型斜撑复合支护装置
CN206902721U (zh) 一种基坑支护体系
CN206986915U (zh) 一种风机平台安装基础
CN201172826Y (zh) 深基坑围护墙挡土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