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8199A - 一种饲料添加剂、含有其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饲料添加剂、含有其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8199A
CN116268199A CN202111572678.3A CN202111572678A CN116268199A CN 116268199 A CN116268199 A CN 116268199A CN 202111572678 A CN202111572678 A CN 202111572678A CN 116268199 A CN116268199 A CN 116268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parts
selenium
feed additive
vitam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26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68199B (zh
Inventor
李明奇
李洪亮
钱文涛
王孟辉
杨晋辉
魏晓军
胡鹏丽
任晓敏
赵婧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7267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681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68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8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68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81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20Inorganic substances, e.g. oligoelements
    • A23K20/30Oligo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6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 A23K10/18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of live microorg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2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 A23K10/22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from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23K10/37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wast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05Aliphatic or alicycl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42Amino acids;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42Amino acids; Derivatives thereof
    • A23K20/147Polymeric derivatives, e.g. peptides or prote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63Sugars; Polysacchar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74Vitam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20Inorganic substances, e.g. oligo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20Inorganic substances, e.g. oligoelements
    • A23K20/22Compounds of alkali met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20Inorganic substances, e.g. oligoelements
    • A23K20/24Compounds of alkaline earth metals, e.g. magnesi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20Inorganic substances, e.g. oligoelements
    • A23K20/28Silicates, e.g. perlites, zeolites or bentoni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40/00Shaping or working-up of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40/30Shaping or working-up of animal feeding-stuffs by encapsulating; by co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1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rumin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rd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饲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饲料添加剂、含有其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其包括复配有机硒和紫云英;所述复配有机硒包括高羊毛氨酸硒,所述紫云英与所述高羊毛氨酸硒中的硒的质量比为1:(0.05‑0.15),优选为1:0.1。含有本发明饲料添加剂的饲料,有机硒源更加稳定,优选通过特定双包埋技术,兼顾各组分的协同作用和包埋颗粒的加工形态,进而有效提高硒转化率,提高牲畜乳硒含量。再配合在牲畜不同饲喂时期,选用不同配方的预混料和精补料,进一步提升牲畜代谢水平,促进硒的吸收利用,获得更理想的富硒奶生产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饲料添加剂、含有其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含有其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硒是人体营养中非常重要的微量矿物质元素,硒代半胱氨酸是众多活性蛋白活性位点的必需氨基酸,生理条件下完全离子化,并参与有效生物催化的过程。目前,存在多处地区缺硒的情况,从而使得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由于缺硒所引起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流行病学地图与土壤中缺硒地区分布图高度重合。人们的膳食中所摄入的硒的水平并未达到推荐的营养需要量,需要通过强化硒的产品进行补硒。
近年来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持续提升,所以通过饮奶来增加人体硒的摄入量是比较可行途径之一,目前有2种途径可增加牛奶中的硒含量,一种是将含硒添加剂加入牛奶中,做成调制乳,但是这种方法硒的吸收率较低,无法达到补硒的最佳效果;另一种途径是在饲料中添加硒,通过奶牛乳腺分泌获得天然富硒牛奶,虽然现有技术中已有关于富硒饲料的发明专利,但仅按传统方式利用富硒饲料养殖所产的牛奶难以达到理想的富硒含量,且无法保证稳定长期的生产。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充分利用硒元素,使乳硒含量丰富且稳定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饲料添加剂,其包括复配有机硒和紫云英;所述复配有机硒包括高羊毛氨酸硒,所述紫云英与所述高羊毛氨酸硒中的硒的质量比为1:(0.05-0.15),优选为1:0.1。
现有研究发现,高羊毛氨酸硒的硒含量更高,且转化途径单一,转化率较高,在饲料中使用可获得显著效果。但在研究中发现,高羊毛氨酸硒的稳定性容易受到饲料中的其他组分(如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影响而损失,无法实现理想的利用率。为此,本发明经研究发现当将紫云英与高羊毛氨酸硒进行特定比例复配后,可提升高羊毛氨酸硒的稳定性,从而使得硒的利用率提高。
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中,所述复配有机硒还包括蛋氨酸硒,所述蛋氨酸硒中的硒与所述高羊毛氨酸硒中的硒的质量比为1:(0.2-0.8),优选为1:0.5。
蛋氨酸硒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本发明将其与硒含量更高的高羊毛氨酸硒复配,结合可以促进硒吸收的紫云英,实现了硒含量、稳定性和利用率的兼顾,比单一使用高羊毛氨酸硒获得了更好的富集效果。
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中,所述饲料添加剂还包括经包埋的维生素E,所述经包埋的维生素E由含有明胶和海藻酸钠的第一包被液包埋维生素E获得,所述第一包被液中所述明胶和所述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1:(0.8-1.5),优选为1:1.2,所述第一包被液的粘度为150-210cP,优选为180cP;
和/或,所述明胶和所述海藻酸钠的总质量与所述维生素E的质量比为(0.095-0.16):1,优选为0.12:1;
和/或,所述维生素E与所述复配有机硒中硒的质量比为1:(0.01-0.1),优选为1:0.06。
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中,所述饲料添加剂经第二包被液包埋处理,所述第二包被液包括质量浓度为2.6-4.2%,优选为3.15%的壳聚糖,所述第二包被液的粘度为所述第一包被液粘度的60-80%,优选为70%;
本发明中,包被液粘度的测试方法为:在常温条件下运用BROOKFIELD DV2TVISCOMETER进行测量,所选用转子为92号,转速根据粘度范围进行设定,具体为30-100rpm/min。
和/或,所述壳聚糖与芯材的质量比为(0.03-0.06):1,优选为0.05:1。
本发明发现维生素E会影响高羊毛氨酸硒的稳定性,故将其先进行包埋以避免其与高羊毛氨酸硒预先混合后,导致的硒利用率下降。之后,为了使有机硒在牲畜体内特定位置进行有效释放,以进一步保证有机硒的利用,还将复配有机硒、紫云英和包埋后的维生素E(整体作为芯材)进行再次整体包埋。
在具体包埋材料和条件选择时,本发明考量到:1、包埋各种材料时,应既保证芯材的有效包裹,又保证其在牲畜体内特定部位的有效释放;2、维生素E与硒的吸收存在协同关系,因此,两者在牲畜体内的释放速度应尽量贴近;3、包被材料具有粘性,在制备生产中易产生粘连,从而会使得批次含量差异大,并影响在牲畜体内的分解速度。为此,本发明对维生素E和整体饲料添加剂的包被液的组成、流动性、粘度等进行了特定选择和组合,以使高羊毛氨酸硒既不会在体外与还原性的维生素E接触,又能在牲畜体内特定位置以较为接近的速度进行释放,实现协同效果。而且同时还能兼顾加工性,避免包埋颗粒的粘连,保证所形成的颗粒大小合适且均匀,有利于后续的混合处理,保证批次间差异小。此外,本发明所用的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均为多糖类物质,还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整体丰富了饲料添加剂的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饲料,包括预混料、精补料和粗饲料,其中,在非脱硒期使用所述饲料时,所述预混料中包括上述饲料添加剂。
本发明的饲料中,所述预混料中还包括过瘤胃胆碱、过瘤胃葡萄糖、稻壳粉,碳酸氢钙,石粉,沸石粉,盐和氧化镁;
和/或,所述精补料中包括玉米粉、豆粕、麦麸、鱼粉、维生素、矿物质元素、酵母粉、紫云英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粗饲料中包括青贮玉米、燕麦草、苜蓿草、牧草、棉籽、甜菜颗粒粕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预混料、精补料和粗饲料的质量比为(3-5):(35-47):(50-60),优选为5:35:60。
本发明的饲料,在分群适应期和饲喂期的前40-55%天使用所述饲料时,所述预混料按重量份包括:过瘤胃胆碱30-50份、过瘤胃葡萄糖30-50份、稻壳粉10-30份,碳酸氢钙40-60份,石粉180-240份,沸石粉25-55份,盐90-120份,氧化镁40-60份,饲料添加剂10-20份;
饲喂期的其余时间为饲喂后期,在所述饲喂后期使用所述饲料时,所述预混料按重量份包括:过瘤胃胆碱10-20份、过瘤胃葡萄糖10-20份、稻壳粉10-30份,碳酸氢钙40-60份,石粉180-240份,沸石粉25-55份,盐45-65份,氧化镁40-60份,饲料添加剂10-20份;
在脱硒期使用所述饲料时,所述预混料按重量份包括:过瘤胃胆碱10-20份、过瘤胃葡萄糖10-20份、稻壳粉10-30份,碳酸氢钙40-60份,石粉180-240份,沸石粉25-50份,盐45-60份,氧化镁40-60份;
和/或,在分群适应期和整个饲喂期使用所述饲料时,所述精补料包括玉米粉和维生素,所述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3和维生素B7,所述维生素B3和所述维生素B7的质量比为(1-3):1,优选为2.3:1;更优选,所述精补料包括30-50份玉米粉和0.1-0.3份维生素;
在脱硒期使用所述饲料时,所述精补料包括豆粕和紫云英,所述紫云英与所述饲喂后期中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中的硒的质量比为(8000-9000):1,优选为(8450-8550):1;更优选,所述精补料包括30-45份豆粕和1-4份紫云英。
本发明的饲料由含有上述饲料添加剂的预混料、精补料与粗饲料混合组成。当在牲畜的不同饲喂时期中采用不同的预混料、精补料配方后,可既有效保证硒的代谢吸收,提高乳硒含量,又可节约生产成本。
具体地,在牲畜分群适应期和饲喂期前期,预混料中含有较多的过瘤胃葡萄糖和过瘤胃胆碱,它们可以协同提高牲畜代谢水平,有效提高硒转化率,提高乳硒含量,而在饲喂期后期和脱硒期,则可减少过瘤胃胆碱及过瘤胃葡萄糖的含量,这样既不会影响乳硒含量,且节约成本。此外,在牲畜分群适应期和饲喂期前期,预混料中盐的含量有所提高,这是由于本发明发现富硒饲料添加剂或包埋材料会影响牲畜的采食量,通过在饲喂初期提高盐的含量可以有效保证牲畜的采食量稳定,保证硒元素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而在后期,牲畜已适应该饲料,则盐量可予以降低。
此外,本发明还在分群适应期和整个饲喂期使用的精补料中包括特定比例的维生素B3和维生素B7的混合物,在脱硒期的精补料中包括紫云英,继续促进饲喂后期所摄入的硒的吸收与转化,该方式可使本发明的饲料体系实现提高产奶量、乳硒含量的效果,在脱硒期内,保持乳硒含量较稳定状态,不会因硒摄入量的降低而受影响。
本发明中分群适应期指围产后期,自分娩日期至产后第15天。
饲喂期指分娩后16天至90天的时期。
脱硒期指饲喂期结束后的15天。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制备上述饲料添加剂的方法,其包括先将维生素E进行包埋,之后将包埋后的维生素E与其余组分共同包埋的步骤。
维生素E可选用乳化法进行包埋造粒,整体饲料添加剂可选用喷涂第二包埋液的方法进行包埋。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制备上述饲料的方法,其先根据上述方法制备所述饲料添加剂,之后将所述饲料添加剂与所述预混料的其余组分混合,再依次与精补料和粗饲料混合。
具体地,将复配有机硒和紫云英(干粉)、包埋后的维生素E一起进行整体包埋后制成饲料添加剂,与预混料混合后,与精补料再进行混合,最后与粗饲料进行TMR混合得到富硒饲料。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上述饲料添加剂或饲料,或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饲料添加剂或饲料在饲养牲畜中的应用;
优选,所述牲畜可产奶;更优选为奶牛。
和/或,在饲养所述牲畜的分群适应期、饲喂期和脱硒期使用不同的预混料和精补料,所述预混料和所述精补料的配方如上所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1、本发明在饲料添加剂中添加紫云英,提高了高羊毛氨酸硒的稳定性,提升硒转化率,有效提高乳硒含量。
2、优选地,本发明在饲料添加剂中添加稳定性更高的蛋氨酸硒,与高羊毛氨酸硒和紫云英进行特定复配,进一步提高了饲料中有机硒源的整体稳定性。
3、优选地,本发明采用双包埋技术,有效避免高羊毛氨酸硒与维生素等还原剂接触而不稳定,最大程度的保证高羊毛氨酸硒在饲料添加剂中的有效含量。并通过将两次包埋的材料与性状进行特定配合,兼顾了维生素E与硒吸收的协同关系和包埋颗粒的形态。且本发明采用了两种多糖类物质进行包埋,多糖有抑菌作用,可在保护添加剂成分的同时起到抑菌作用,降低牲畜患病风险。
4、优选地,本发明的预混料中过瘤胃胆碱、过瘤胃葡萄糖、钠的含量在饲喂期内进行调整,初期含量较高,一方面可以促进牲畜在饲喂初期快速度过饲料适应期,避免出现采食量降低的现象,另一方面明显提高牲畜代谢水平,从而提高硒转化率,提高乳硒含量。
5、优选地,本发明在饲喂前期精补料中添加特定比例的维生素B3和维生素B7,以促进牲畜的代谢水平并提高产奶量,从而提高乳硒含量。
6、优选地,本发明在脱硒期精补料中添加紫云英,以其促进牲畜体内剩余硒的代谢与吸收,从而保证脱硒期内乳硒含量的稳定。
本发明在试验周期结束后从牧场调富硒原奶进行中试,在经过灭菌乳工艺生产后,产品中硒含量无显著损失,可达到富硒宣称量(≥7.5ug/100mL),产品口味及外观正常,并在货架期内,硒含量无明显下降,体系正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的给出仅是为了起到说明的目的,并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宗旨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所用的紫云英原料的含硒量为0.05±0.03mg/kg。
其中的硒测试方法为:
紫云英样品用1%NaOH溶液浸提24h,离心取上层清液,加硫酸铵饱和溶液静置过夜,蛋白沉淀析出后,离心取出后透析去除无机成分,经冷冻干燥仪干燥蛋白,此蛋白为硒蛋白,按国标GB 5009.93-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方法进行硒含量测试。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该饲料包括预混料(在非脱硒期,含有包埋饲料添加剂)、精补料和粗饲料,所述预混料、精补料、粗饲料的质量比为:5:35:60(各饲喂阶段三者比例不变),该饲料制备过程和应用方式如下。
1、制备方法:
a.将明胶和海藻酸钠混合物(质量比1:1.2)8.58g加入0.28L 4%乙酸中,以150转/分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第一包被液,粘度为180cP。
b.称取天然维生素E 71g,将其缓慢滴入第一包被液并缓慢搅拌进行乳化造粒,乳化5-6min,形成均匀的乳浊液,滴加5%盐酸,溶液调节体系pH=4,添加氢氧化钙调节ph=6,同时使微胶囊固化,得到微胶囊分散液。静置分层,移除上清液,下层抽滤水洗,得到湿胶囊,经烘箱45℃干燥48h、研磨至微胶囊粒径30-60um左右后得到微胶囊化天然维生素E粉,即,包埋后的维生素E。
c.将93.34g壳聚糖溶解于2.86L 4%乙酸中,以150转/分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第二包被液,粘度为126cP。
d.将市售蛋氨酸硒(含硒2g/kg)和市售高羊毛氨酸硒(含硒4g/kg)以4:1的质量比例混合得到复配有机硒,取复配有机硒1771.9g、紫云英干粉14.3g、按步骤b方法制备的微胶囊化天然维生素E粉79.58g,共计1865.78g进行造粒,制得芯材颗粒。
e.将第二包被液喷涂于所述芯材颗粒表面,制的包埋饲料添加剂。
f.将包埋好的饲料添加剂与预混料的其他组分混合,在奶牛分群适应期15d和饲喂期前30d,预混料按重量份包含以下组分:过瘤胃胆碱30份、过瘤胃葡萄糖30份、稻壳粉10份,碳酸氢钙40份,石粉180份,沸石粉25份,盐90份,氧化镁40份,饲料添加剂15份。
饲喂后期(后45天)预混料按重量份包含以下组分:过瘤胃胆碱10份、过瘤胃葡萄糖10份、稻壳粉10份,碳酸氢钙40份,石粉180份,沸石粉25份,盐45份,氧化镁40份,饲料添加剂15份。
脱硒期,预混料按重量份包含以下组分:过瘤胃胆碱10份、过瘤胃葡萄糖10份、稻壳粉10份,碳酸氢钙40份,石粉180份,沸石粉25份,盐45份,氧化镁40份。
g.按上述方法配置出各时期的预混料60kg,之后向各时期的预混料中加入精补料制成第一混合料。在奶牛分群适应期15d和饲喂期75d内精补料中包括418kg玉米粉和2kg维生素,所述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3和维生素B7,维生素B3:维生素B7=2.3:1(质量比)。
在15d脱硒期内精补料中包括375.6kg豆粕和44.4kg紫云英。
h.将第一混合料与青贮玉米(粗饲料)进行TMR混合制得富硒饲料。
2、饲养方法:选取30头,体重500-600kg的刚分娩后的荷斯坦奶牛进行105天饲喂,分别为奶牛分群适应期15d,饲喂期75d,脱硒期15d。试验牛每天投喂日粮3次,挤奶3次。按照每头牛每天40kg饲料进行饲喂。
本实施例中,奶牛在分群适应期和饲喂期内采食量未受到添加剂的影响,代谢平稳,无不良症状和疾病发生,在饲喂期最后一天,采用GB5009.93-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方法,对当天3次(早、中、晚)所采奶样进行混合后进行检测,乳硒含量平均值达到79.35ug/L±0.37,且在脱硒期内,每7天依据上述方法检测乳硒,其含量稳定,2次检测结果平均值分别为:78.01ug/L±0.27,79.14ug/L±0.36。
在实验过程中,对原奶样(测试当天3次采集后进行混合的奶样)、血样、饲料进行周期性检测,对原奶样每7天送检一次,检测指标为蛋白、脂肪、总固、非脂、乳硒、体细胞、菌落总数及产奶量;对血样的检测分别于试验15、90、105天各测一次,检测指标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力和丙二醛(MDA)和血硒的含量。
在饲料制备环节,对饲料样包埋颗粒的粒径大小和分布、饲料中硒和维生素E在瘤胃及小肠中的释放情况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及结果如下表1-表4:
表1检测方法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081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091
表2乳样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092
表3血样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093
表4饲料添加剂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101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该饲料添加剂对原奶的影响为:可有效提高乳蛋白、非脂乳固体、硒及产奶量,以上指标在试验结束时分别提高13.3%,13.4%、336.8%、35.9%,同时可有效降低体细胞及菌落总数,分别降低38.9%、17.1%。该饲料对血样的影响为:可有效提高血样中硒、GSH-Px、T-AOC、T-SOD的含量,上述指标在试验结束后分别提高74.0%、119.1%、69.8%、29.5%,MDA下降40.1%。饲料添加剂中的维生素E和硒的有效释放率均达到70%以上,且两者相差较小,说明在小肠中其释放速率相差较小,可达到协同作用。
本实施例进一步将脱硒期最后一天奶样进行灭菌、包装生产和储存,进而考察在生产过程和货架期内各时间点的硒含量及产品感官变化。测试结果见表5。
表5
指标/时间点 原奶 产品灭菌下线 2个月 4个月 6个月
乳硒ug/100mL 7.91 7.89 7.88 7.89 7.87
市面普通纯牛奶(蛋白3.2g/100g,利乐包)的含硒量约为1.5-2ug/100mL,本实施例的产品感官与市面普通纯牛奶无明显差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该饲料包括预混料(在非脱硒期,含有包埋饲料添加剂)、精补料和粗饲料,所述预混料、精补料、粗饲料的质量比为:4:40:56(各饲喂阶段三者比例不变),该饲料制备过程和应用方式如下。
1、制备方法:
a.将明胶和海藻酸钠混合物(质量比1:0.8)44.8g加入1.43L 4%乙酸中,以150转/分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第一包被液,粘度为210cP。
b.称取天然维生素E 281.2g,将其缓慢滴入第一包被液并缓慢搅拌进行乳化造粒,乳化5-6min,形成均匀的乳浊液,滴加5%盐酸,溶液调节体系pH=4,添加氢氧化钙调节ph=6,同时使微胶囊固化,得到微胶囊分散液。静置分层,移除上清液,下层抽滤水洗,得到湿胶囊,经烘箱45℃干燥48h、研磨至微胶囊粒径30-60um左右后得到微胶囊化天然维生素E粉,即,包埋后的维生素E。
c.将96.75g壳聚糖溶解于2.25L 4%乙酸中,以150转/分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第二包被液,粘度为168cP。
d.将市售蛋氨酸硒(含硒2g/kg)和市售高羊毛氨酸硒(含硒4g/kg)以10:1的质量比例混合得到复配有机硒,取复配有机硒1288.38g、紫云英干粉3.13g、取按上述步骤b制备得到的微胶囊化天然维生素E粉326g,共计1617.51g进行造粒,制得芯材颗粒。
e.将第二包被液喷涂于所述芯材颗粒表面,制的包埋饲料添加剂。
f.将包埋好的饲料添加剂与预混料的其他组分混合,在奶牛分群适应期15d和饲喂期前30d,预混料按重量份包含以下组分:过瘤胃胆碱40份、过瘤胃葡萄糖40份、稻壳粉20份,碳酸氢钙50份,石粉200份,沸石粉40份,盐100份,氧化镁50份,饲料添加剂20份。
饲喂后期(后45天)预混料按重量份包含以下组分:过瘤胃胆碱15份、过瘤胃葡萄糖15份、稻壳粉20份,碳酸氢钙50份,石粉200份,沸石粉40份,盐55份,氧化镁50份,饲料添加剂20份。
脱硒期,预混料按重量份包含以下组分:过瘤胃胆碱15份、过瘤胃葡萄糖15份、稻壳粉15份,碳酸氢钙50份,石粉200份,沸石粉405份,盐55份,氧化镁50份。
g.按上述方法配置出各时期的预混料48kg,向各时期的预混料中加入精补料制成第一混合料。在奶牛分群适应期15d和饲喂期75d内精补料中包括477.6kg玉米粉和2.4kg维生素,所述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3和维生素B7,维生素B3:维生素B7=1:1(质量比)。
在15d脱硒期内精补料中包括449.54kg豆粕和30.46kg紫云英。
h.将第一混合料与燕麦草(粗饲料)进行TMR混合制得富硒饲料。
2、饲养方法:选取30头,体重500-600kg的刚分娩后的荷斯坦奶牛进行105天饲喂,分别为奶牛分群适应期15d,饲喂期75d,脱硒期15d。试验牛每天投喂日粮3次,挤奶3次。按照每头牛每天40kg饲料进行饲喂。
本实施例中,奶牛在分群适应期和饲喂期内采食量未受到添加剂的影响,代谢平稳,无不良症状和疾病发生,在饲喂期最后一天,采用GB5009.93-2017对当天3次所采奶样进行检测,乳硒含量平均值达到79.94±0.38ug/L,且在脱硒期内,每7天依据上述方法检测乳硒,其含量稳定,2次检测结果平均值分别为:78.81±0.67ug/L,79.34±0.37ug/L。
在对原奶、血样、饲料进行实施例1中记载的检测后(结果如下表6-表8),发现该饲料添加剂对原奶的影响为:可有效提高乳蛋白、非脂乳固体、硒及产奶量,以上指标在试验结束时分别提高12.8%,12.2%、328.6%、32.1%,同时可有效降低体细胞及菌落总数,分别降低37.5%、16.1%。该饲料对血样的影响为:可有效提高血样中硒、GSH-Px、T-AOC、T-SOD的含量,上述指标在试验结束后分别提高71.2%、114.4%、67.9%、28.1%,MDA下降33.5%。饲料添加剂中的维生素E和硒的有效释放率均达到70%以上,且两者相差较小,说明在小肠中其释放速率相差较小,可达到协同作用。
表6乳样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121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131
表7血样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132
表8饲料添加剂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133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该饲料包括预混料(在非脱硒期,含有包埋饲料添加剂)、精补料和粗饲料,所述预混料、精补料、粗饲料的质量比为3:47:50(各饲喂阶段三者比例不变),该饲料制备过程和应用方式如下。
1、制备方法:
a.将明胶和海藻酸钠混合物(质量比1:1.5)1.22g加入0.05L 4%乙酸中,以150转/分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第一包被液,粘度为150cP。
b.称取天然维生素E12.7g,将其缓慢滴入第一包被液并缓慢搅拌进行乳化造粒,乳化5-6min,形成均匀的乳浊液,滴加5%盐酸,溶液调节体系pH=4,添加氢氧化钙调节ph=6,同时使微胶囊固化,得到微胶囊分散液。静置分层,移除上清液,下层抽滤水洗,得到湿胶囊,经烘箱45℃干燥48h、研磨至微胶囊粒径30-60um左右后得到微胶囊化天然维生素E粉,即,包埋后的维生素E。
c.将15.6g壳聚糖溶解于0.576L 4%乙酸中,以150转/分速度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第二包被液,粘度为90cP。
d.将市售蛋氨酸硒(含硒2g/kg)和市售高羊毛氨酸硒(含硒4g/kg)以2.5:1的质量比例混合得到复配有机硒,取复配有机硒493.3g、紫云英干粉11g、取按上述步骤b制备得到的微胶囊化天然维生素E粉13.92g,共计518.22g进行造粒,制得芯材颗粒。
e.将第二包被液喷涂于所述芯材颗粒表面,制的包埋饲料添加剂。
f.将包埋好的饲料添加剂与预混料的其他组分混合,在奶牛分群适应期15d和饲喂期前30d,预混料按重量份包含以下组分:过瘤胃胆碱50份、过瘤胃葡萄糖50份、稻壳粉30份,碳酸氢钙60份,石粉240份,沸石粉55份,盐120份,氧化镁60份,饲料添加剂10份。
饲喂后期(后45天)预混料按重量份包含以下组分:过瘤胃胆碱20份、过瘤胃葡萄糖20份、稻壳粉30份,碳酸氢钙60份,石粉240份,沸石粉55份,盐65份,氧化镁60份,饲料添加剂10份。
脱硒期,预混料按重量份包含以下组分:过瘤胃胆碱20份、过瘤胃葡萄糖20份、稻壳粉30份,碳酸氢钙60份,石粉240份,沸石粉50份,盐60份,氧化镁60份。
g.按上述方法配置出各时期的预混料36kg,向各时期的预混料中加入精补料制成第一混合料。在奶牛分群适应期15d和饲喂期75d内精补料中包括560.7kg玉米粉和3.3kg维生素,所述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3和维生素B7,维生素B3:维生素B7=3:1(质量比)。
在15d脱硒期内精补料中包括551.7kg豆粕和12.3kg紫云英。
h.将第一混合料与燕麦草(粗饲料)进行TMR混合制得富硒饲料。
2、饲养方法:选取30头,体重500-600kg的刚分娩后的荷斯坦奶牛进行105天饲喂,分别为奶牛分群适应期15d,饲喂期75d,脱硒期15d。试验牛每天投喂日粮3次,挤奶3次。按照每头牛每天40kg饲料进行饲喂。
本实施例中,奶牛在分群适应期和饲喂期内采食量未受到添加剂的影响,代谢平稳,无不良症状和疾病发生,在饲喂期最后一天,采用GB5009.93-2017对当天3次所采奶样进行检测,乳硒含量平均值达到79.09ug/L±0.46,且在脱硒期内,每7天依据上述国标方法检测乳硒,其含量稳定,2次检测结果平均值分别为:78.51ug/L±0.33,78.31ug/L±0.51。
在对原奶、血样、饲料进行实施例1中记载的检测后(结果如下表9-表11),发现该饲料添加剂对原奶的影响为:可有效提高乳蛋白、非脂乳固体、硒及产奶量,以上指标在试验结束时分别提高11.8%,8.5%、304.1%、29.2%,同时可有效降低体细胞及菌落总数,分别降低34.0%、15.6%。该饲料对血样的影响为:可有效提高血样中硒、GSH-Px、T-AOC、T-SOD的含量,上述指标在试验结束后分别提高66.4%、99.9%、63.2%、24.5%,MDA下降33.2%。饲料添加剂中的维生素和硒的有效释放率均接近70%,且两者相差较小,说明在小肠中其释放速率相差较小,可达到协同作用。
表9乳样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151
表10血样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152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161
表11饲料添加剂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162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饲料添加剂、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与实施例1的方案相同,区别仅在于,在脱硒期内精补料中不含有紫云英(以相同重量的豆粕代替紫云英)。
采用实施例1记载的实验方法对本对比例的试验结果进行测试,结果为:
在脱硒期结束时,与90天富硒添加剂饲喂结束时相比,各指标变化幅度较大,乳蛋白、非脂乳固体、硒及产奶量,以上指标在脱硒期内降低4.1%,10.0%、12.1%、9.9%,体细胞及菌落总数无显著变化。血样中硒、GSH-px、T-AOC、T-SOD的含量在脱硒期内降低20.1%、21.4%、14.9%、13.5%,而MDA没有显著变化。饲料添加剂中的维生素E和硒的有效释放率与实施例1相比无显著差异。可见该方案对脱硒期内乳成分、血样中成分,特别是乳硒和血硒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在脱硒期内的精补料中使用紫云英对硒的富集及牛乳成分和代谢有重要意义。具体结果见下表12-表13。
表12乳样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163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171
表13血样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172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饲料添加剂、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与实施例1的方案相同,区别仅在于,在制备饲料添加剂时,紫云英添加量不变,增加复配有机硒中的高羊毛氨酸硒的用量,使紫云英与高羊毛氨酸硒中的硒的质量比为1:0.2。同时,调整包埋后的维生素E的用量和第二包被液的用量,使维生素E与有机硒中硒的比例和壳聚糖与芯材的比例与实施例1中相同。并且,在脱硒期的饲料配置时,保持精补料的总量不变,减少精补料中豆粕的含量,并增加紫云英的含量,以使精补料中的紫云英与饲喂后期饲料添加剂中的硒的比例与实施例1相同。
采用实施例1记载的实验方法对本对比例的试验结果进行测试,结果为:改变饲料添加剂中紫云英与高羊毛氨酸硒的比例后:可有效提高乳蛋白、非脂乳固体、硒及产奶量,以上指标在试验结束时分别提高6.9%,5.5%、253.1%、22.4%,同时可有效降低体细胞及菌落总数,分别降低24.0%、8.6%。该饲料对血样的影响为:可有效提高血样中硒、GSH-Px、T-AOC、T-SOD的含量,上述指标在试验结束后分别提高49.4%、69.9%、41.1%、14.5%,MDA下降23.2%。饲料添加剂中的硒的有效释放率接近58.3%,与实施例1相比有所下降,可见增加高羊毛氨酸硒的添加比例并不能提高试验效果,反而由于添加量的提高导致有效释放率降低,其原因在于多添加的高羊毛氨酸硒的稳定性无法被紫云英保护,导致其在加工或饲喂过程中已经损失。具体结果见下表14-表16。
表14乳样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181
表15血样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182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191
表16饲料添加剂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192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饲料添加剂、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与实施例2的方案相同,区别仅在于,包埋维生素E粉的包被层与实施例2不同。
具体地,由丙烯酸树脂ⅠV做第一包被液,具体工艺为称取44.8g丙烯酸树脂,加入95%的乙醇溶液,以100rpm/min搅拌使其完全溶解,配置成150mL的丙烯酸树脂,进一步称取维生素E 281.2g并将其送涂装室内,控制涂装室内的雾化压力为0.25bar,进风温度55℃,使维生素E呈流化态,进行流化造粒,制得维生素E芯材颗粒。将第一包被液通过涂装室内的喷枪喷涂于维生素E芯材颗粒表面,制得包埋维生素E粉。
采用实施例1记载的实验方法对本对比例的试验结果进行测试,结果为:该饲料添加剂对原奶的影响为:可小幅提高乳蛋白、非脂乳固体、硒及产奶量,以上指标在试验结束时分别提高9.1%,8.1%、276.3%、23.6%,降低体细胞及菌落总数,分别降低23.1%、8.3%。该饲料对血样的影响为:提高血样中硒、GSH-Px、T-AOC、T-SOD的含量,上述指标在试验结束后分别提高56.9%、81.9%、49.9%、18.9%,MDA下降25.0%。饲料添加剂中的维生素E的有效释放率为67.1%,硒的有效释放率为74.7%,可见该方案对乳硒及血硒以及其他指标的影响较低,同时维生素E的有效释放率降低,这是由于第一包被液在小肠中的释放率较低导致,同时缺乏海藻酸钠的抑菌作用,导致乳样中的体细胞和菌落总数下降幅度较实施例1低。具体结果见下表17-表19。
表17乳样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201
表18血样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202
表19饲料添加剂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203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211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饲料添加剂、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与实施例1的方案相同,区别仅在于,第一包被液中明胶和海藻酸钠的总质量不变,质量比为1.75:1,粘度为300cP。
采用实施例1记载的实验方法对本对比例的试验结果进行测试,结果为:该饲料添加剂对原奶的影响为:可小幅提高乳蛋白、非脂乳固体、硒及产奶量,以上指标在试验结束时分别提高8.6%,7.4%、251.3%、21.5%,降低体细胞及菌落总数,分别降低34.9%、15.4%。该饲料对血样的影响为:提高血样中硒、GSH-Px、T-AOC、T-SOD的含量,上述指标在试验结束后分别提高51.1%、75.2%、50.9%、18.0%,MDA下降28.8%。饲料添加剂中的维生素E的有效释放率为62.9%,硒的有效释放率为73.1%,可见该方案对乳硒及血硒以及其他指标的影响较实施例1低,同时维生素E的有效释放率大大减小,这是由于第一包被液在小肠中的释放率较低导致。具体结果见下表20-表22。
表20乳样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212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221
表21血样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222
表22饲料添加剂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223
/>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饲料添加剂、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与实施例3的方案相同,区别仅在于,包埋芯材颗粒的包被层与实施例3不同。
具体地,由丙烯酸树脂ⅠV做第二包被,具体工艺为称取15.51g丙烯酸树脂,加入95%的乙醇溶液,以100rpm/min搅拌使其完全溶解,配置成0.71L的丙烯酸树脂,进一步称取芯材颗粒518.22g并将其送涂装室内,将包被液通过涂装室内的喷枪喷涂于芯材颗粒表面,制得包埋饲料添加剂。
采用实施例1记载的实验方法对本对比例的试验结果进行测试,结果为:饲料添加剂对原奶的影响为:可小幅提高乳蛋白、非脂乳固体、硒及产奶量,以上指标在试验结束时分别提高6.9%,6.3%、203.0%、14.2%,降低体细胞及菌落总数,分别降低16.1%、6.3%。该饲料对血样的影响为:提高血样中硒、GSH-Px、T-AOC、T-SOD的含量,上述指标在试验结束后分别提高39.1%、57.3%、34.8%、9.9%,MDA下降13.0%。饲料添加剂中的维生素E的有效释放率为58.9%,硒的有效释放率为59.1%,可见该方案对乳硒及血硒以及其他指标的影响较实施例3低,同时硒和维生素E的有效释放率大大减小,这是由于第二包被液在小肠中的释放率较低导致。具体结果见下表23-表25。
表23乳样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231
表24血样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232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241
表25饲料添加剂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242
对比例6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饲料添加剂、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与实施例1的方案相同,区别仅在于,饲喂后期(后45天)不减少过瘤胃胆碱和过瘤胃葡萄糖的用量。预混料按重量份包含以下组分:过瘤胃胆碱30份、过瘤胃葡萄糖30份、稻壳粉10份,碳酸氢钙40份,石粉180份,沸石粉25份,盐45份,氧化镁40份,饲料添加剂16.7份。
采用实施例1记载的实验方法对本对比例的试验结果进行测试,结果为: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该饲料添加剂对原奶的影响为:可有效提高乳蛋白、非脂乳固体、硒及产奶量,以上指标在试验结束时分别提高13.2%,12.9%、333.9%、36.1%,同时可有效降低体细胞及菌落总数,分别降低39.2%、17.9%。该饲料对血样的影响为:可有效提高血样中硒、GSH-Px、T-AOC、T-SOD的含量,上述指标在试验结束后分别提高74.9%、120.0%、70.1%、30.5%,MDA下降40.9%。饲料添加剂中的维生素E和硒的有效释放率均达到70%以上,且两者相差较小,说明饲喂后期减少过瘤胃胆碱和过瘤胃葡萄糖的用量后,不影响效果。具体结果见下表26-表27。
表26乳样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243
/>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251
表27血样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424231440000252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复配有机硒和紫云英;所述复配有机硒包括高羊毛氨酸硒,所述紫云英与所述高羊毛氨酸硒中的硒的质量比为1:(0.05-0.15),优选为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有机硒还包括蛋氨酸硒,所述蛋氨酸硒中的硒与所述高羊毛氨酸硒中的硒的质量比为1:(0.2-0.8),优选为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添加剂还包括经包埋的维生素E,所述经包埋的维生素E由含有明胶和海藻酸钠的第一包被液包埋维生素E获得,所述第一包被液中所述明胶和所述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1:(0.8-1.5),优选为1:1.2,所述第一包被液的粘度为150-210cP,优选为180cP;
和/或,所述明胶和所述海藻酸钠的总质量与所述维生素E的质量比为(0.095-0.16):1,优选为0.12:1;
和/或,所述维生素E与所述复配有机硒中硒的质量比为1:(0.01-0.1),优选为1:0.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添加剂经第二包被液包埋处理,所述第二包被液包括质量浓度为2.6-4.2%,优选为3.15%的壳聚糖,所述第二包被液的粘度为所述第一包被液粘度的60%-80%,优选为70%;
和/或,所述壳聚糖与芯材的质量比为(0.03-0.06):1,优选为0.05:1。
5.一种饲料,包括预混料、精补料和粗饲料,其特征在于,在非脱硒期使用所述饲料时,所述预混料中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饲料添加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料中还包括过瘤胃胆碱、过瘤胃葡萄糖、稻壳粉,碳酸氢钙,石粉,沸石粉,盐和氧化镁;
和/或,所述精补料中包括玉米粉、豆粕、麦麸、鱼粉、维生素、矿物质元素、酵母粉、紫云英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粗饲料中包括青贮玉米、燕麦草、苜蓿草、牧草、棉籽、甜菜颗粒粕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预混料、精补料和粗饲料的质量比为(3-5):(35-47):(50-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在分群适应期和饲喂期的前40-55%天使用所述饲料时,所述预混料按重量份包括:过瘤胃胆碱30-50份、过瘤胃葡萄糖30-50份、稻壳粉10-30份,碳酸氢钙40-60份,石粉180-240份,沸石粉25-55份,盐90-120份,氧化镁40-60份,饲料添加剂10-20份;
饲喂期的其余时间为饲喂后期,在所述饲喂后期使用所述饲料时,所述预混料按重量份包括:过瘤胃胆碱10-20份、过瘤胃葡萄糖10-20份、稻壳粉10-30份,碳酸氢钙40-60份,石粉180-240份,沸石粉25-55份,盐45-65份,氧化镁40-60份,饲料添加剂10-20份;
在脱硒期使用所述饲料时,所述预混料按重量份包括:过瘤胃胆碱10-20份、过瘤胃葡萄糖10-20份、稻壳粉10-30份,碳酸氢钙40-60份,石粉180-240份,沸石粉25-50份,盐45-60份,氧化镁40-60份;
和/或,在分群适应期和整个饲喂期使用所述饲料时,所述精补料包括玉米粉和维生素,所述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3和维生素B7,所述维生素B3和所述维生素B7的质量比为(1-3):1,优选为2.3:1;更优选,所述精补料包括30-50份玉米粉和0.1-0.3份维生素;
在脱硒期使用所述饲料时,所述精补料包括豆粕和紫云英,所述紫云英与所述饲喂后期中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中的硒的质量比为(8000-9000):1,优选,所述精补料包括30-45份豆粕和1-4份紫云英。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饲料添加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先将维生素E进行包埋,之后将包埋后的维生素E与其余组分共同包埋的步骤。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制备所述饲料添加剂,之后将所述饲料添加剂与所述预混料的其余组分混合,再依次与所述精补料和粗饲料混合。
10.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饲料添加剂,或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饲料,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饲料添加剂,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饲料在饲养牲畜中的应用;
优选,所述牲畜可产奶;
和/或,在饲养所述牲畜的分群适应期、饲喂期和脱硒期使用不同的预混料和精补料,所述预混料和所述精补料的配方如权利要求7所述。
CN202111572678.3A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饲料添加剂、含有其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162681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2678.3A CN116268199B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饲料添加剂、含有其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2678.3A CN116268199B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饲料添加剂、含有其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8199A true CN116268199A (zh) 2023-06-23
CN116268199B CN116268199B (zh) 2024-03-22

Family

ID=86782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2678.3A Active CN116268199B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饲料添加剂、含有其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6819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2519A (zh) * 2020-07-17 2020-10-23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 一种产富硒牛奶的奶牛饲养方法
CN112868917A (zh) * 2021-01-23 2021-06-01 北京市畜牧总站 一种奶牛用富硒饲料组合物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2519A (zh) * 2020-07-17 2020-10-23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 一种产富硒牛奶的奶牛饲养方法
CN112868917A (zh) * 2021-01-23 2021-06-01 北京市畜牧总站 一种奶牛用富硒饲料组合物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祥明,等: "富硒紫云英生产富硒牛奶的研究", 中国奶牛, no. 7, pages 42 - 4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8199B (zh) 2024-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7810B (zh) 一种锯缘青蟹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JPH11506012A (ja) 反芻動物用飼料添加物
CN106982994B (zh) 一种奶牛用植物精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03766A (zh) 一种复合氨基酸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6413A (zh)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酸度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0364A (zh) 一种仔猪配合饲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6615810A (zh) 一种改善妊娠母猪便秘的日粮及其配制方法
CN111134239A (zh) 一种富硒复合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9287891A (zh) 鳜鱼驯化前期配合饲料、制备方法及在投喂鳜鱼中的应用
CN106578529A (zh) 一种改善仔猪生产性能、肠道健康和抗氧化性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4007A (zh) 一种狮头鹅产蛋期饲料的配制方法
CN113317405B (zh) 一种断奶仔猪教槽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89327A (zh) 一种乳猪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1011A (zh) 一种壳寡糖仔猪饲料
CN109662206A (zh) 一种生物发酵哺乳母猪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9156627A (zh) 一种羊育肥期强化浓缩饲料
CN102422985B (zh) 用于动物饲料的碘硒钴复合包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16268199B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含有其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074274A (zh) 一种生长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29603A (zh) 用于动物营养的尿素补充剂
CN102210387B (zh) 强化营养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19903A (zh) 一种功能性舒化仔猪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6512A (zh) 种鸭产蛋高峰期的配合饲料
CN113647527A (zh) 一种家禽畜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6480A (zh) 包含谷氨酸钠的添加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