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7476A - 一种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7476A
CN116267476A CN202310285431.6A CN202310285431A CN116267476A CN 116267476 A CN116267476 A CN 116267476A CN 202310285431 A CN202310285431 A CN 202310285431A CN 116267476 A CN116267476 A CN 116267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onjak
fertilizer
seed
water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854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川
崔鸣
李刻
何斐
李增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k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k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2854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674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67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74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5Root crops, e.g. potatoes, yams, beet or wasabi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01G13/02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lants; Coverings for the ground; Devices for laying-out or removing coverings
    • A01G13/0256Ground coverings
    • A01G13/0268Mats or sheets, e.g. nets or fabrics
    • A01G13/0275Fil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魔芋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地:选择低海拔的地块;选种:选择珠芽魔芋种芋;选肥:选全水溶性、不会引起灌溉水pH值剧烈变化的肥料;遮阳网搭建:遮阳网的遮光率为50‑60%;播前准备:包括整地、土壤消毒、起垄、滴灌设施安装、施基肥;播种:包括种芋播种、连接滴灌设施、地膜覆盖;水肥管理:包括水分控制、滴灌追肥;除草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解决低海拔无法大面积种植魔芋的现状。

Description

一种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魔芋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魔芋主栽种为花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K.Koch.)和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P.Y.Liu etJ.F.Chen),其中花魔芋占95%,白魔芋4%左右,其他魔芋1%。但主栽种花魔芋软腐病、白绢病发病严重,只能在高山地区种植;白魔芋繁殖系数低,单产水平不高等,这些都制约了魔芋种植业的发展壮大。珠芽魔芋具有植株高大,优质高产,抗、耐病力强,其叶面珠芽可作为繁殖材料,繁殖系数高,同时具有耐高温高湿、繁殖方式独特等特点。但珠芽魔芋主要分布于中国、孟加拉、印度和缅甸等地,在国内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等热带地区,生长于海拔300-850(1500)米的沟谷雨林中。目前国内种植主要集中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德宏等中国与缅甸相接的边境地区,亩产量可达3000kg以上,种植面积约20000亩。
随着魔芋人工大田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过去从未引起人们认识和重视的魔芋病害问题和种芋退化等问题逐年加重,轻者减产,重则绝收。目前对花魔芋生产上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细菌性病害软腐病采用的都是重在“防”的治标方法,不能解决生产难题,无法解决低海拔无法大面积种植魔芋的现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
一种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选择低海拔的地块;
(2)选种:选择珠芽魔芋种芋;
(3)选肥:选全水溶性、不会引起灌溉水pH值剧烈变化的肥料;
(4)遮阳网搭建:遮阳网的遮光率为50-60%;
(5)播前准备:包括整地、土壤消毒、起垄、滴灌设施安装、施基肥;
(6)播种:包括种芋播种、连接滴灌设施、地膜覆盖;
(7)水肥管理:包括水分控制、滴灌追肥;
(8)除草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地块海拔在700m以下,地块为平地或坡度小于10度的地块;所述地块的土层深度不低于50cm,土壤pH为6.5-7。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珠芽魔芋种芋由叶面球茎或实生籽经过一个生长周期繁育而来;种芋脱水不得低于20%。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整地为犁地深度25-30cm,粑平;
所述垄的规格为垄面宽90-100cm,垄高35cm-50cm,垄沟宽35-40cm;
滴灌设施安装:采用三级管网,即主管、支管和滴灌带,主管铺于地面或深埋地下30cm以上,支管用于连接主管和滴管带;
所述施基肥方法具体为:每亩所述地块一次性施入有机肥5000-6000kg,N、P、K含量相同的非氯化型的平衡复合肥50kg。
优选的,步骤(6)中在各垄每长25-30m处及垄两端挖排水沟,同时连片种植每18-20垄之间开排水沟,深度低于垄沟5-10cm,宽度不低于50cm。
优选的,步骤(6)中所述种芋播种具体为:在3月20日-5月1日播种,播种密度随种芋大小而定;所述连接滴灌设施具体为:种芋播种后铺设所述支管和所述滴管带,支管前段与主管连接,末端用堵头封堵,垂直铺于垄面上;在垄上铺滴管带,与支管相连;
种芋播种时种植种芋的窝不低于15cm,种芋倾斜30-45度下种,种芋下种后盖土高度超过种芋顶部4-6cm;
播种密度与种芋大小的关系为:
重量≤250克,株行距45cm×45cm,每亩1800-2200株
重量≤350克,株行距45cm×50cm,每亩1600-1750株;
重量≤500克,株行距45cm×55cm,每亩1200-1350株;
重量≥500克,株行距50cm×65cm,每亩800-1100株。
优选的,步骤(6)中所述地膜覆盖具体为:垄面覆盖地膜,规格为厚度0.01-0.015mm,宽度1-1.2m。
优选的,步骤(7)中所述水分控制具体为:种芋播种后至球茎膨大期,土壤水分含量控制在80%,球茎成熟期土壤水分控制在60%以内;
所述滴灌追肥具体为:将速溶、速效钾肥肥料与灌溉水混合得到水肥混合液,利用所述水肥混合液分别在出苗后-换头前、换头期、块茎膨大期滴灌追肥,所述水肥混合液的电导率控制在1.0-2.0mS/cm。
优选的,步骤(8)中所述追肥的方法具体为:
在出苗后-换头期前,将高氮复合肥以肥水比1:5000与灌溉水混合,每亩追肥4-5kg,每10天一次;
在换头期,将N、P、K平衡性复合肥以肥水比1:10000与灌溉水混合,每亩追肥8-10kg,每10天一次;
在块茎膨大期,将高磷高钾复合肥以肥水比1:10000与灌溉水混合,每亩追肥6-8kg,每15天一次。
优选的,步骤(8)中所述病虫害防治具体为:在7月-8月喷施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采收时最晚在11月进行采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采用设施化种植和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可保证珠芽魔芋发病率控制在5%以内;平川稻田每亩种植300公斤的珠芽种芋当年亩产在2.5吨左右,当年种当年收,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通过水肥一体化模式按发明控制合理的水肥条件,可实现珠芽魔芋高产,每亩增重系数可达8倍以上,实现当年种植,当年收益;解决陕南低海拔无法大面积种植魔芋的现状,可在川道地区连片规模化发展魔芋生产;
本发明从云南引进抗病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珠芽魔芋,由于在低海拔地区在7-8月高温天气下,当气温超过35℃时,魔芋根系受伤后软腐病病害发生非常严重,若大面积种植面临绝收的风险,本发明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栽培,既解决了实现在陕南川道地区规模化种植,稳定原料供应,为陕南魔芋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引进的珠芽魔芋不仅具有高抗软腐病、白绢病的特性,又可在低海拔的平川大田种植。
本申请的播种密度可使不同魔芋种芋的最终产量达到最大值,由于珠芽魔芋出苗对温度较敏感,在秦巴山区3月底-4月虽然温度上升,但是倒春寒天气时有发生,且地温仍不能满足正常珠芽魔芋出苗温度要求,因此采用地膜覆盖使地温增加3-7℃,才能保证珠芽魔芋在5月初正常出苗,确保珠芽魔芋在秦巴山区对积温和生育期天数的要求。
由于魔芋对氯离子比较敏感,土壤中氯离子较高不利于单糖转化为葡甘聚糖和淀粉,明显地影响魔芋产量和品质,施基肥时用非氯化型的平衡复合肥,避免增加土壤中的氯离子。
附图说明
图1为垄的规格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在汉中汉台区,选择海拔350m、坡度5°以内的地块,在该地块上可以搭建设施化装备,该地块土质肥沃、疏松,为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
(2)选种:选择珠芽魔芋种芋;珠芽魔芋种芋为由叶面球茎经过一个生长周期繁育出来的种芋,种芋脱水率为20%,按大小分级,每级重量基本一致,种芋个体要求无破裂、无损伤、无霉烂、无病斑的球茎,球茎口平、色泽正常,形体饱满,主芽健壮的种芋;珠芽魔芋种芋运输及搬运过程中,采用塑料筐装卸,种芋间不能挤压,做到轻拿轻放,不让种芋摔伤、碰伤、划伤、挤伤、压伤等伤害;珠芽魔芋一般要求运输到地后3天内必须下种。若遇阴雨天气需要临时保存时,要求储藏场地必须通风透气、地面干燥(严禁潮湿)、严禁雨淋,避免种芋长霉或腐烂,种芋一般平铺于干燥地面、干沙或草垫上,必须相隔4到5天及时挑出长霉腐烂的种芋。
(3)选肥:硫酸钾型复混肥(N:P:K=16:10:24,三秦地宝”牌复混肥、配方肥,)+水溶性‘碳基全营养肥’(有机质≥50%,陕西永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选肥标准为全水溶性、不会引起灌溉水pH值剧烈变化(即灌溉水pH值保持在5-7)、对灌溉系统的腐蚀性较小的肥料。
(4)遮阳网搭建
钢架搭建:购买外径42mm,内径32mm的镀锌管,每根长度2.8m。每亩按6m×4m距离打眼下桩,桩深40cmcm,棚高2.5m(棚高不低于2.4m,不高于3.0m),桩顶用10#-14#铁丝连接拉直固定。
遮阳网铺设:选择遮光率为50%,宽度4米,长度100米的黑色遮阳网铺设于钢架之上,用捆扎带固定于铁丝上,遮阳网每亩按750m2计算。
(5)播前准备
整地:播种前用犁犁地深度25cm,旋根机打碎土块,粑平;
土壤消毒:667m2用生石灰20kg,硫酸铜粉1kg进行土壤消毒;
起垄:每垄面宽95cm,垄高35cm,垄沟宽35cm。各垄每长25米处及垄两端挖排水沟,确保垄沟内不积水,同时连片种植每18-20垄之间开排水沟,深度应低于垄沟5-10cm,宽度不低于50cm;
滴灌设施安装:采用三级管网,即主管、支管和滴灌带,其中主管和支管的承压不低于8kg,滴灌带承压不低于2kg。主管深埋地下30cm,根据灌溉面积做好分区安装阀门;支管用于连接主管和滴管带;
施基肥:每亩地块一次性施入有机肥5000kg,N、P、K含量相同的平衡复合肥50kg。
(6)播种
种芋播种:3月20日,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5℃,根据种芋大小挖窝种植,窝深不低于15cm,种芋下种后盖土高度超过种芋顶部5cm左右,种芋因有芽窝,避免芽窝积水,种芋倾斜30度下种,珠芽魔芋播种密度按商品种芋大小如下播种:
重量≤250克,株行距45cm×45cm,每亩1800株
重量≤350克,株行距45cm×50cm,每亩1600株;
重量≤500克,株行距45cm×55cm,每亩1200株;
重量≥500克,株行距50cm×65cm,每亩800株。
连接滴灌设施:珠芽魔芋种植后铺设支管和滴管带,支管前段与主管连接,末端用堵头封堵,垂直铺于厢面上;滴管带每厢铺2条,用索姆与支管相连,滴孔流量为1.0L/h;
地膜覆盖:垄面覆盖黑色地膜,规格为厚度0.01mm,宽度1m。地膜两边用土压实,待珠芽魔芋出芽顶出时,若不能顶破地膜的需要人工破膜。
(7)水肥管理
水分控制:根据土壤墒情通过滴灌及时浇水,种芋播种后至球茎膨大期,土壤水分含量控制为80%,球茎成熟期土壤水分宜控制为60%;
滴灌追肥:在魔芋出苗后-换头前,将高氮复合肥以肥水比1:5000与灌溉水混合,每亩追肥4kg,每10天一次;
在换头期,将N、P、K平衡性复合肥以肥水比1:10000与灌溉水混合,每亩追肥8kg,每10天一次;
在块茎膨大期,将高磷高钾复合肥以肥水比1:10000与灌溉水混合,每亩追肥6kg,每15天一次;
滴灌追肥均在魔芋根部施肥。
(8)除草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
除草管理:在魔芋出苗前7天选用除草剂进行田间打药除草,魔芋出苗后至封行前,在杂草刚出苗不足5cm,用魔芋专用除草剂除草,高于5cm杂草人工拔出清除杂草。封行后避免除草进入畦面,不能用锄头进行深除以免伤到根、茎、叶,除草尽量人工拨出;
病虫害防治:魔芋栽培中主要病虫害有魔芋软腐病、白绢病及甘薯天蛾、金针虫、蛴螬等病虫,要把病虫害预防措施贯穿于整个栽培过程中,根据当地气候7-8月雨水较多的特点和魔芋生产习性,此期为魔芋病害高发期,可分别在7月上旬结合追肥喷施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月上旬追肥时再喷一次。同时发现病株要及时铲除整个病株烧毁,病株穴窝内撒生石灰进行踏实消毒,以防蔓延传染;
采收:待魔芋地上部自然倒苗一周后,(秦巴山区多在11月初)选择晴天土壤干燥时挖取珠芽魔芋,按原株行距逐行挖收,尽量在雨雪天气到来之前采挖,造成损伤,做到细挖轻放,除去泥土、须根及根状茎,边挖边晒,同时,按种芋质量好坏、大小进行分级、包装、贮运。
同时要收获叶面球茎,注意保存,可用作来年种芋繁殖。
实施例2
一种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在岚皋县孟石岭镇,选择海拔620m、坡度5°以内的地块,在该地块上可以搭建设施化装备,该地块土质肥沃、疏松,为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
(2)选种:选择珠芽魔芋种芋;珠芽魔芋种芋为由叶面球茎经过一个生长周期繁育出来的种芋,种芋脱水率为25%,。
(3)选肥:硫酸钾型复混肥(N:P:K=16:10:24,三秦地宝”牌复混肥、配方肥,)+水溶性‘碳基全营养肥’(有机质≥50%,陕西永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选肥标准为全水溶性、不会引起灌溉水pH值剧烈变化(即灌溉水pH值保持在5-7)、对灌溉系统的腐蚀性较小的肥料。
(4)遮阳网搭建
钢架搭建:购买外径42-60mm,内径32-50mm的镀锌管,每根长度2.8-3.2m。每亩按6m×4m距离打眼下桩,桩深40cm-50cm,棚高2.6m(棚高不低于2.4m,不高于3.0m),桩顶用10#-14#铁丝连接拉直固定。
遮阳网铺设
选择遮光率为50-60%,宽度4米-6米,长度100米的黑色遮阳网铺设于钢架之上,用捆扎带固定于铁丝上,遮阳网每亩按750-800m2计算。
(5)播前准备
整地:播种前用犁犁地深度25-30cm,旋根机打碎土块,粑平;
土壤消毒:667m2用生石灰20kg,硫酸铜粉1kg进行土壤消毒;
起垄:每垄面宽95-100cm,垄高35cm-50cm,垄沟宽35-40cm。各垄每长25-30米处及垄两端挖排水沟,确保垄沟内不积水,同时连片种植每18-20垄之间开排水沟,深度应低于垄沟5-10cm,宽度不低于50cm;
滴灌设施安装:采用三级管网,即主管、支管和滴灌带,其中主管和支管的承压不低于8kg,滴灌带承压不低于2kg。主管深埋地下30cm,根据灌溉面积做好分区安装阀门;支管用于连接主管和滴管带;
施基肥:每亩地块一次性施入有机肥5000-6000kg,N、P、K含量相同的平衡复合肥50kg。
(6)播种
种芋播种:3月20日,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5℃,根据种芋大小挖窝种植,窝深不低于15cm,种芋下种后盖土高度超过种芋顶部5cm左右,种芋因有芽窝,避免芽窝积水,种芋倾斜30-45度下种,珠芽魔芋播种密度按商品种芋大小如下播种:
重量≤250克,株行距45cm×45cm,每亩2000株
重量≤350克,株行距45cm×50cm,每亩1700株;
重量≤500克,株行距45cm×55cm,每亩1300株;
重量≥500克,株行距50cm×65cm,每亩1000株。
连接滴灌设施:珠芽魔芋种植后铺设支管和滴管带,支管前段与主管连接,末端用堵头封堵,垂直铺于厢面上;滴管带每厢铺2条,用索姆与支管相连,滴孔流量为1.0L/h-3L/h;
地膜覆盖:垄面覆盖黑色地膜,规格为厚度0.01-0.015mm,宽度1-1.2m。地膜两边用土压实,待珠芽魔芋出芽顶出时,若不能顶破地膜的需要人工破膜。
(7)水肥管理
水分控制:根据土壤墒情通过滴灌及时浇水,种芋播种后至球茎膨大期,土壤水分含量控制为80%,球茎成熟期土壤水分宜控制为60%;
滴灌追肥:在魔芋出苗后-换头前,将高氮复合肥以肥水比1:5000与灌溉水混合,每亩追肥4-5kg,每10天一次;
在换头期,将N、P、K平衡性复合肥以肥水比1:10000与灌溉水混合,每亩追肥8-10kg,每10天一次;
在块茎膨大期,将高磷高钾复合肥以肥水比1:10000与灌溉水混合,每亩追肥6-8kg,每15天一次;
滴灌追肥均在魔芋根部施肥。
(8)除草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
除草管理:在魔芋出苗前7天选用除草剂进行田间打药除草,魔芋出苗后至封行前,在杂草刚出苗不足5cm,用魔芋专用除草剂除草,高于5cm杂草人工拔出清除杂草;
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气候7-8月雨水较多的特点和魔芋生产习性,此期为魔芋病害高发期,可分别在7月上旬结合追肥喷施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8月上旬追肥时再喷一次。同时发现病株要及时铲除整个病株烧毁,病株穴窝内撒生石灰进行踏实消毒,以防蔓延传染;
采收:待魔芋地上部自然倒苗一周后,(秦巴山区多在11月初)选择晴天土壤干燥时挖取珠芽魔芋,按原株行距逐行挖收,边挖边晒。
同时要收获叶面球茎,注意保存,可用作来年种芋繁殖。
实施例3
一种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在安康石泉县城关镇,选择海拔425m、坡度5°以内的地块,在该地块上可以搭建设施化装备,该地块土质肥沃、疏松,为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
(2)选种:选择珠芽魔芋种芋;珠芽魔芋种芋为由叶面球茎经过一个生长周期繁育出来的种芋,种芋脱水不得低于20%。
(3)选肥:硫酸钾型复混肥(N:P:K=16:10:24,三秦地宝”牌复混肥、配方肥,)+水溶性‘碳基全营养肥’(有机质≥50%,陕西永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选肥标准为全水溶性、不会引起灌溉水pH值剧烈变化(即灌溉水pH值保持在5-7)、对灌溉系统的腐蚀性较小的肥料。
(4)遮阳网搭建
钢架搭建:购买外径42-60mm,内径32-50mm的镀锌管,每根长度2.8-3.2m。每亩按6m×4m距离打眼下桩,桩深40cm-50cm,棚高2.8m(棚高不低于2.4m,不高于3.0m),桩顶用10#-14#铁丝连接拉直固定。
遮阳网铺设
选择遮光率为50-60%,宽度4米-6米,长度100米的黑色遮阳网铺设于钢架之上,用捆扎带固定于铁丝上,遮阳网每亩按750-800m2计算。
(5)播前准备
整地:播种前用犁犁地深度25-30cm,旋根机打碎土块,粑平;
土壤消毒:667m2用生石灰20kg,硫酸铜粉1kg进行土壤消毒;
起垄:每垄面宽95-100cm,垄高35cm-50cm,垄沟宽35-40cm。各垄每长25-30米处及垄两端挖排水沟,确保垄沟内不积水,同时连片种植每18-20垄之间开排水沟,深度应低于垄沟5-10cm,宽度不低于50cm;
滴灌设施安装:采用三级管网,即主管、支管和滴灌带,其中主管和支管的承压不低于8kg,滴灌带承压不低于2kg。主管深埋地下30cm,根据灌溉面积做好分区安装阀门;支管用于连接主管和滴管带;
施基肥:每亩地块一次性施入有机肥5000-6000kg,N、P、K含量相同的平衡复合肥50kg。
(6)播种
种芋播种:3月20日,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5℃,根据种芋大小挖窝种植,窝深不低于15cm,种芋下种后盖土高度超过种芋顶部5cm左右,种芋因有芽窝,避免芽窝积水,种芋倾斜30-45度下种,珠芽魔芋播种密度按商品种芋大小如下播种:
重量≤250克,株行距45cm×45cm,每亩2200株
重量≤350克,株行距45cm×50cm,每亩1750株;
重量≤500克,株行距45cm×55cm,每亩1350株;
重量≥500克,株行距50cm×65cm,每亩1100株。
连接滴灌设施:珠芽魔芋种植后铺设支管和滴管带,支管前段与主管连接,末端用堵头封堵,垂直铺于厢面上;滴管带每厢铺2条,用索姆与支管相连,滴孔流量为1.0L/h-3L/h;
地膜覆盖:垄面覆盖黑色地膜,规格为厚度0.01-0.015mm,宽度1-1.2m。地膜两边用土压实,待珠芽魔芋出芽顶出时,若不能顶破地膜的需要人工破膜。
(7)水肥管理
水分控制:根据土壤墒情通过滴灌及时浇水,种芋播种后至球茎膨大期,土壤水分含量控制为80%,球茎成熟期土壤水分宜控制为60%;
滴灌追肥:在魔芋出苗后-换头前,将高氮复合肥以肥水比1:5000与灌溉水混合,每亩追肥4-5kg,每10天一次;
在换头期,将N、P、K平衡性复合肥以肥水比1:10000与灌溉水混合,每亩追肥8-10kg,每10天一次;
在块茎膨大期,将高磷高钾复合肥以肥水比1:10000与灌溉水混合,每亩追肥6-8kg,每15天一次;
滴灌追肥均在魔芋根部施肥。
(8)除草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
除草管理:在魔芋出苗前7天选用除草剂进行田间打药除草,魔芋出苗后至封行前,在杂草刚出苗不足5cm,用魔芋专用除草剂除草,高于5cm杂草人工拔出清除杂草;
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气候7-8月雨水较多的特点和魔芋生产习性,此期为魔芋病害高发期,可分别在7月上旬结合追肥喷施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8月上旬追肥时再喷一次。同时发现病株要及时铲除整个病株烧毁,病株穴窝内撒生石灰进行踏实消毒,以防蔓延传染;
采收:待魔芋地上部自然倒苗一周后,(秦巴山区多在11月初)选择晴天土壤干燥时挖取珠芽魔芋,按原株行距逐行挖收,边挖边晒。
同时要收获叶面球茎,注意保存,可用作来年种芋繁殖。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选择岚皋花魔芋,种芋平均重量250g播种密度采用50cm×60cm,其余条件与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种芋平均重量100g播种密度采用30cm×40cm,其余条件与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7)中施肥采用花魔芋施肥方法,仅在播种时每穴撒有机肥50g,其余条件与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验证
将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产出的最终魔芋进行统计分析,并与高海拔地区(云南)种植的魔芋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本发明实施例与对比例的产量对比
种植 下种量/kg/亩 发病率(%) 产量/kg/亩 膨大倍数
实施例1 442 ≤4% 2512.3 5.68
实施例2 432 ≤4% 2487.9 5.76
实施例3 420 ≤5% 2345.4 5.58
对比例1花魔芋 504 24.80% 1881.5 3.73
对比例2花魔芋 511 13.60% 2047.4 4.01
对比例3珠芽魔芋 425 ≤8% 2041.7 4.80
云南地区 424 ≤5% 2412.4 5.69
本发明通过多年在秦巴山区引种栽培试验和近三年在陕西安康、汉中、湖北十堰等地的低海拔川道平原地区大面积开展试验示范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秦巴山区适合珠芽黄魔芋大面积种植,只适合商品种植,而不适宜育种种植;(2)珠芽黄魔芋最突出的优势是高抗软腐病、白绢病、成活率高;(3)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珠芽黄魔芋膨大系数高且魔芋商品化100%;(4)在内地秦岭及淮河以南的区域,长江流域的亚热带气候种植商品珠芽黄魔芋与原产地的膨大系数基本一致;(5)搭遮阳和滴灌设施是种植珠芽黄魔芋生长安全和高产的必要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中涉及数值范围时,应理解为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为了防止赘述,本发明描述了优选的实施例。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选择低海拔的地块;
(2)选种:选择珠芽魔芋种芋;
(3)选肥:选全水溶性、不会引起灌溉水pH值剧烈变化的肥料;
(4)遮阳网搭建:遮阳网的遮光率为50-60%;
(5)播前准备:包括整地、土壤消毒、起垄、滴灌设施安装、施基肥;
(6)播种:包括种芋播种、连接滴灌设施、地膜覆盖;
(7)水肥管理:包括水分控制、滴灌追肥;
(8)除草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地块海拔在700m以下,地块为坡度小于10度的地块;所述地块的土层深度不低于50cm,土壤pH为6.5-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珠芽魔芋种芋由叶面球茎或实生籽经过一个生长周期繁育而来;种芋脱水不得低于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整地为犁地深度25-30cm,粑平;
所述垄的规格为垄面宽90-100cm,垄高35cm-50cm,垄沟宽35-40cm;
滴灌设施安装:采用三级管网,即主管、支管和滴灌带,主管铺于地面或深埋地下30cm以上,支管用于连接主管和滴管带;
所述施基肥方法具体为:每亩所述地块一次性施入有机肥5000-6000kg,N、P、K含量相同的非氯化型的平衡复合肥50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在各垄每长25-30m处及垄两端挖排水沟,同时连片种植每18-20垄之间开排水沟,深度低于垄沟5-10cm,宽度不低于5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种芋播种具体为:在3月20日-5月1日播种,播种密度随种芋大小而定;所述连接滴灌设施具体为:种芋播种后铺设所述支管和所述滴管带,支管前段与主管连接,末端用堵头封堵,垂直铺于垄面上;在垄上铺滴管带,与支管相连;
种芋播种时种植种芋的窝不低于15cm,种芋倾斜30-45度下种,种芋下种后盖土高度超过种芋顶部4-6cm;
播种密度与种芋大小的关系为:
重量≤250克,株行距45cm×45cm,每亩1800-2200株
重量≤350克,株行距45cm×50cm,每亩1600-1750株;
重量≤500克,株行距45cm×55cm,每亩1200-1350株;
重量≥500克,株行距50cm×65cm,每亩800-1100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地膜覆盖具体为:垄面覆盖地膜,规格为厚度0.01-0.015mm,宽度1-1.2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水分控制具体为:种芋播种后至球茎膨大期,土壤水分含量控制在80%,球茎成熟期土壤水分控制在60%以内;
所述滴灌追肥具体为:将速溶、速效钾肥肥料与灌溉水混合得到水肥混合液,利用所述水肥混合液分别在出苗后-换头前、换头期、块茎膨大期滴灌追肥,所述水肥混合液的电导率控制在1.0-2.0mS/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追肥的方法具体为:
在出苗后-换头期前,将高氮复合肥以肥水比1:5000与灌溉水混合,每亩追肥4-5kg,每10天一次;
在换头期,将N、P、K平衡性复合肥以肥水比1:10000与灌溉水混合,每亩追肥8-10kg,每10天一次;
在块茎膨大期,将高磷高钾复合肥以肥水比1:10000与灌溉水混合,每亩追肥6-8kg,每15天一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病虫害防治具体为:在7月-8月喷施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采收时最晚在11月进行采收。
CN202310285431.6A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 Pending CN1162674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5431.6A CN116267476A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5431.6A CN116267476A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7476A true CN116267476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12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85431.6A Pending CN116267476A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低海拔地区魔芋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67476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98075A (ja) * 2003-03-31 2004-10-28 Nippon Del Monte Corp ポット菜園
CN105052468A (zh) * 2015-07-31 2015-11-18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一种魔芋的栽培方法
CN105165346A (zh) * 2015-09-14 2015-12-23 湖南博嘉魔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海拔高积温地区的魔芋种植方法
CN110959488A (zh) * 2018-09-30 2020-04-07 中方县方兴魔芋专业种植合作社 一种魔芋的栽培方法
CN111771649A (zh) * 2020-07-31 2020-10-16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年制中低海拔魔芋轻简化栽培方法
CN213214656U (zh) * 2020-07-10 2021-05-18 广西强展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魔芋种植管理系统
CN113179891A (zh) * 2021-03-29 2021-07-30 三峡大学 一种低海拔林下魔芋抗病栽培的方法
CN114175982A (zh) * 2021-11-26 2022-03-15 汉阴县金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肥一体化魔芋种植的科学栽培方法
CN114847108A (zh) * 2022-05-23 2022-08-05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山区坡地魔芋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98075A (ja) * 2003-03-31 2004-10-28 Nippon Del Monte Corp ポット菜園
CN105052468A (zh) * 2015-07-31 2015-11-18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一种魔芋的栽培方法
CN105165346A (zh) * 2015-09-14 2015-12-23 湖南博嘉魔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海拔高积温地区的魔芋种植方法
CN110959488A (zh) * 2018-09-30 2020-04-07 中方县方兴魔芋专业种植合作社 一种魔芋的栽培方法
CN213214656U (zh) * 2020-07-10 2021-05-18 广西强展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魔芋种植管理系统
CN111771649A (zh) * 2020-07-31 2020-10-16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年制中低海拔魔芋轻简化栽培方法
CN113179891A (zh) * 2021-03-29 2021-07-30 三峡大学 一种低海拔林下魔芋抗病栽培的方法
CN114175982A (zh) * 2021-11-26 2022-03-15 汉阴县金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肥一体化魔芋种植的科学栽培方法
CN114847108A (zh) * 2022-05-23 2022-08-05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山区坡地魔芋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学尉;李梅;郑莉;袁丽梅;刘丹丹;叶辉;吴治成;张乙盛;: "珠芽类魔芋新品种‘临芋1号’", 园艺学报, no. 2, 31 January 2020 (2020-01-31), pages 36 *
段玉云 等: "云南省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no. 5, 20 September 2020 (2020-09-20), pages 30 - 33 *
段玉云;杨自光;周晓罡;汉瑞林;姚春馨;陈祥金;曾黎琼;: "云南省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no. 05, 25 September 2020 (2020-09-25), pages 30 - 3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0014B (zh) 一种沃柑产业化种植方法
CN104303747A (zh) 一种黑果枸杞盐碱地栽培方法
CN103988702B (zh) 一种茶苗黑膜覆盖栽培方法
CN102972187B (zh) 一种西瓜定植及栽培管理方法
CN101589683B (zh) 使葡萄第二年高产的栽培方法
CN104541908A (zh) 一种油茶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1822162A (zh) 全膜双垄沟播种方法
CN106416657A (zh) 人工种植重楼的方法
CN106171333A (zh) 大白菜的种植方法
CN108849178B (zh) 一种栽培油茶树的方法
CN104705022A (zh) 一种猕猴桃的种植方法
CN106069102A (zh) 一种马铃薯高垄凹沟二次覆土遮阳抗旱高产栽培方法
CN107439308A (zh) 一种红阳猕猴桃的栽培方法
CN106613182A (zh) 一种旱地花生的种植方法
CN106937577A (zh) 一种新疆南疆戈壁荒滩红枣直播建园的方法
CN103749146A (zh) 一种南方双季稻田洪涝灾害灾后补救作物栽培方法
CN110150005B (zh) 一种优质冬枣设施栽培方法
CN113557918A (zh) 一种一年三熟鲜食玉米的种植方法
CN113261465A (zh) 一种柑桔快速成园方法
CN102498901A (zh) 一种农田生物篱网的营建方法
CN114847108B (zh) 一种山区坡地魔芋种植方法
CN106961963A (zh) 吊瓜的抗病种植方法
CN104686158B (zh) 一种山坡林地改良高产套种富硒油茶树的方法
CN111296163A (zh) 一种亚热带地区栽培大樱桃的方法
CN110140584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