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40584A - 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40584A CN110140584A CN201910543133.6A CN201910543133A CN110140584A CN 110140584 A CN110140584 A CN 110140584A CN 201910543133 A CN201910543133 A CN 201910543133A CN 110140584 A CN110140584 A CN 1101405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pocarya
- soil
- field planting
- method described
- pla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3/00—Forestr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40—Afforestation or reforest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造林地选择;2)整地方式;3)品种选择;4)苗木选择;5)定植和6)定植后管理。本发明的方法为不仅可以培育大果型,产量高的优质果品,同时可以培养生长快,产量高的优质木材,还可以为利用薄壳山核桃建立农田林网、防护林、河道造林提供技术支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经济林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壳山核桃,又名美国山核桃,系胡桃科、山核桃属中的一个种。原产美国和墨西哥,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干果树种之一,其壳薄易剥、仁肉肥厚、味香可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薄壳山核桃树体高大直立,树干通直,木材坚韧,是军工、建筑、家具和运动器材等的珍贵用材。由此可见,薄壳山核桃是一个用途广、受益期长、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的优良经济树种。
薄壳山核桃于1900年引入我国,至今已有近120年的历史,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尤其是近20年来,科研工作者通过引种选育了一些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如波尼、卡多、绍兴、斯图尔特等。于此同时突破了薄壳山核桃富根嫁接容器苗技术(一种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种苗快繁的方法,专利号: ZL201410239981.5),这些成绩的取得为薄壳山核桃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到目前为止,科研工作者和种植者更多的关注薄壳山核桃果子产量,而对于其木材的价值,还未建立一片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
长期以来,农民在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只用到地表20-30cm的土壤,土壤耕地的厚度也只有20-30cm。长期以来土壤30cm以下部分未能得到深翻,土壤严重板结,水分和肥料无法渗透到板结层及其以下部分,并且由于土壤耕作层较浅,农作物产量低,导致农民收入低。薄壳山核桃是深根性树种,但是种植者在种植薄壳山核桃时,只是简单的挖坑种树,并没有进行整地,没有深翻和改良土壤,导致薄壳山核桃树根系不能通过板结层,在后期不仅影响薄壳山核桃产量,同时容易受到台风等的影响。因此,根据现有土地的特点,如何进行整地和改良土壤是薄壳山核桃建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前期,科研工作者发明了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的高定干方法(CN108605630A),具体方法步骤涉及苗圃地选择、种子播种、园地选择、幼苗移栽、定干嫁接以及田间管理,此专利技术是在5-6年生实生苗上进行高接,高接费时费工,且嫁接成活率比较低,不利于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标准化、整齐化,同时由于高接费时费工,也不利于规模化发展。该专利中选用的薄壳山核桃品种较多,并没有从诸多品种中选择生长速度快的优良品种,如卡多生长速度慢,不适合建林。同时该专利没有对园地选择、整地形式以及土壤改良进行系统的研究,我们知道薄壳山核桃造林地除了选用平地外,还会选择山地和丘陵地,同时整地及其相应的土壤改良将会给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打下良好的立地基础。目前薄壳山核桃果园建立都是采用矮化密植等园艺化栽培技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大量的果实。因此本专利在现有技术不足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建设问题,提供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造林地选择:平地、山地或丘陵地;
2)整地方法:不同地形的土地采取不同的整地方法,对于平地及地势平坦的土地,在种植带上挖深1-1.6m米、宽0.8-1.5米的定植沟,挖土时将表层土放在一侧,深层土放在另一侧,在定植沟里铺30-80cm的腐熟有机肥,然后将表层土回填到定植沟里,深层土经过30天以上冷冻后,回填到定植沟里,回填土与原来地面平行;对于山地和丘陵地块,采取挖大穴的方式,利用挖掘挖长深宽各 0.8-1.5m米的定植穴,在定植穴里铺30-80cm的腐熟有机肥,然后将表层土回填到定植穴里,深层土经过30天以上冷冻后,回填到定植穴里,回填土与原来地面平行;
3)品种选择:从现有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中选择生长速度快、果个大、丰产性好的斯图尔特和绍兴两个品种作为主要栽培品种,占总量的80%,选择波尼作为授粉品种,占总量的20%;4)苗木选择:选择高度在5米以上的根系发达的优良品种嫁接苗;
5)定植:定植株行距为4-8m×4-8m,采用梅花桩种植方式,斯图尔特:波尼:绍兴:波尼按4:1:4:1的方式种植,将薄壳山核桃苗木放在定植带上,利用挖机将土附在树苗的周围,覆土高度高于地面20-30cm,定植后浇透水;
6)定植后管理,将苗木3m以下枝条全部去除,在高3.5m处定干,3m到3.5m 之间的枝条全部进行短截,枝条高度地于主干高度,树形采用主干分层型,修剪主要采取短截的方式;灌溉方式采取滴管的方法,具体为每隔3天滴3天的方法,始终保持土壤湿润;7月份和8月份,每2周进行1次叶面喷锌,组织人工捕捉和杀虫灯诱杀蛀干性害虫。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步骤(2)中定植沟的深度是1.5m,宽1.3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步骤(2)中腐熟的有机肥的厚度是50c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步骤(2)中冷冻的温度是指10℃以下的低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步骤(2)中定植穴的长深宽为1.5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步骤(2)所述的腐熟有机肥为腐熟牛粪、猪粪或羊粪有机肥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步骤(3)中优良品种嫁接苗是指米径3cm以上,树龄3-5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步骤(4)中定植株行距为6m×6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步骤(4)中定植行的方向为东西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步骤(4)中定植时覆土高度高于地面20c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步骤(6)中树形修剪方法参考一种快速培养薄壳山核桃树冠的方法(专利号:ZL201510026737.5)。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根据不同的地形(平地、山地、丘陵地)特点,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解决了薄壳山核桃造林地如何整地的难题。通过挖深1.5米的定植沟或定植穴,并在底部施入足量的有机肥,打破了土壤30cm以下的板结层,充分的改善了土壤环境,尤其是土壤30cm以下的生态环境,显著增加了有机质含量、透气性和透水性,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增加了土壤底层肥力,有利于薄壳山核桃根系向下生长,增加了抗台风的能力,还可以为薄壳山核桃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缩短了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建成时间10年以上。
选用生长快、大果型的优良品种,可以生产大量的优质坚果和木材。苗木选择米径3cm以上,高度5m以上的嫁接苗,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达到整齐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效果。树干采用主干分层型,可以根据树势生长情况,逐年提高树干高度,形成更多的木材。行距采用东西向,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增加生长量。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规模化、标准化的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技术,提高薄壳山核桃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还可以为利用薄壳山核桃建立农田林网、防护林、河道造林提供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种植图和定植方式●表示优良品种斯图尔特,◎表示优良品种波尼,○表示优良品种绍兴。
图2.薄壳山核桃平地整地方式(定植沟)
图3.薄壳山核桃丘陵地整地方式(定植穴)
图4.薄壳山核桃定植带施入足量有机肥
图5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薄壳山核桃平地果材兼用林建立方法
1)整地方法:在种植带上用挖机挖深1.5米、宽1.3米的定植沟,挖土时将表层土放在一侧,深层土放在另一侧,在定植沟里铺50cm的腐熟的有机肥,包括牛粪、猪粪、羊粪等,然后将表层土回填到定植沟里,深层土经过30天以上冷冻后,回填到定植沟里,回填土与原来地面平行。
2)品种选择:从现有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中选择生长速度快、果个大、丰产性好的斯图尔特和绍兴两个品种作为主要栽培品种,占总量的80%,选择波尼作为授粉品种,占总量的20%。
3)苗木选择:选择高度在5米以上的根系发达的优良品种嫁接苗。
4)定植:定植株行距为6m×6m,采用梅花桩种植方式,斯图尔特:波尼:绍兴:波尼按4:1:4:1的方式种植,将薄壳山核桃苗木放在定植带上,利用挖机将土附在树苗的周围,覆土高度高于地面20cm,定植后浇透水。
5)定植后管理,将苗木3m以下枝条全部去除,在高3.5m处定干,3m到 3.5m之间的枝条全部进行短截,枝条高度地于主干高度,树形采用主干分层型,修剪主要采取短截的方式,具体修剪方法参考一种快速培养薄壳山核桃树冠的方法(专利号:ZL201510026737.5)。灌溉方式采取滴管的方法,具体为每隔3天滴3天的方法,始终保持土壤湿润。7月份和8月份,每2周进行1次叶面喷锌,组织人工捕捉和杀虫灯诱杀蛀干性害虫。
(二)薄壳山核桃丘陵地、山地果材兼用林建立方法
1)整地方法:采取挖大穴的方式,利用挖掘挖长深宽各1.5米的定植穴,在定植穴里铺50cm的腐熟的有机肥,包括牛粪、猪粪、羊粪等,然后将表层土回填到定植穴里,深层土经过30天以上冷冻后,回填到定植穴里,回填土与原来地面平行。
2)品种选择:从现有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中选择生长速度快、果个大、丰产性好的斯图尔特和绍兴两个品种作为主要栽培品种,占总量的80%,选择波尼作为授粉品种,占总量的20%。
3)苗木选择:选择高度在5米以上的根系发达的优良品种嫁接苗。
4)定植:定植株行距为6m×6m,采用梅花桩种植方式,斯图尔特:波尼:绍兴:波尼按4:1:4:1的方式种植,将薄壳山核桃苗木放在定植带上,利用挖机将土附在树苗的周围,覆土高度高于地面20cm,定植后浇透水。
5)定植后管理,将苗木3m以下枝条全部去除,在高3.5m处定干,3m到 3.5m之间的枝条全部进行短截,枝条高度地于主干高度,树形采用主干分层型,修剪主要采取短截的方式,具体修剪方法参考一种快速培养薄壳山核桃树冠的方法(专利号:ZL201510026737.5)。灌溉方式采取滴管的方法,具体为每隔3天滴3天的方法,始终保持土壤湿润。7月份和8月份,每2周进行1次叶面喷锌,组织人工捕捉和杀虫灯诱杀蛀干性害虫。
对比例1
1)整地方法:在种植带上人工挖长宽深各30cm的定植穴。
2)品种选择:从现有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中选择生长速度快、果个大、丰产性好的斯图尔特和绍兴两个品种作为主要栽培品种,占总量的80%,选择波尼作为授粉品种,占总量的20%。
3)苗木选择:选择高度在1米以上的根系发达的优良品种嫁接苗。
4)定植:定植株行距为6m×6m,斯图尔特:波尼:绍兴:波尼按4:1:4:1 的方式种植,将薄壳山核桃苗木放在定植穴里,覆土后浇透水。
5)定植后管理,将苗木1m以下枝条全部去除,在高1处定干,树形采用主干分层型,修剪主要采取短截的方式,具体修剪方法参考一种快速培养薄壳山核桃树冠的方法(专利号:ZL201510026737.5)。灌溉方式采取滴管的方法,具体为每隔3天滴3天的方法,始终保持土壤湿润。7月份和8月份,每2周进行 1次叶面喷锌,组织人工捕捉和杀虫灯诱杀蛀干性害虫。
对比例2(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的高定干方法,CN 108605630A)
1)苗圃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向阳的地块,进行整地,深耕,施基肥。整地做到地平、疏松、土碎,无杂物。以每亩农家肥1500kg作基肥。做苗床,宽3.0m,高度0.5m,苗床两侧挖宽0.5m,深0.3m左右的排水沟。
2)种子播种:种子采集于9月低到11月初,选择12年以上生长健壮的薄壳山核桃母树,采摘青皮变黄,顶部自然开裂的种子。采摘的种子采用堆沤法去青皮,将刚采收的果实堆积在通风向阳处,厚约50cm,5d天后翻开脱青皮。去青皮后在阴凉通风的室内阴干一周,后进行沙藏,沙子和种子的比例为2:1。翌年3月进行播种,播种前进行催芽,用浓度为300ppm赤霉素(GA3)溶解浸泡24h,浸种后将种子播入整好的苗圃地。播种时行距为40cm,株距30cm。
3)园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向阳地块建园。要求土层厚度在1m以上,进行深翻,加深土壤厚度。每亩施复合肥50kg。园的三侧铺设道路,沿道路旁挖水沟,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在园的另一侧修蓄水池,方便干旱时灌溉。
4)幼苗移栽:移栽前深挖定植穴,穴的大小选用1.2m×1.0m×1.0m。于播种后第5、6年选择生长健壮、主干高2.5m、地径在2.5cm以上的薄壳山核桃幼苗进行移植。移栽前进行断根处理,起苗时保留主根长度35cm左右,断根截面直径15 cm左右。并保留根周围的泥土,用绳子包扎成土球状。定植株行距为8m×8m,定植后采用漫灌,保证浇透水。以后根据旱情,每隔2月浇水一次。移栽后用三角木架支撑,防止定植苗被风吹倒。
5)定干嫁接:选择授粉品种波尼、卡多,主栽品种马汉、肖肖尼、威斯顿等优良品种进行品种配置。接穗取自上述品种12年嫁接母树,接穗规格为1年生的粗度在1.0m以上的枝条。采集的接穗剪掉复叶,保留叶柄基部,后用自来水冲洗,湿棉布分品种包扎,放在阴凉处,2天内嫁接完。采用方块芽接,按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5:1进行嫁接。嫁接从8月底开始,架设梯子,用芽接刀在砧木2.5 m以上的光滑部位横切一刀,长度约4.0cm;宽度约为所切砧木位置粗度的1/3,再用芽接刀在切口左侧或/右侧由上往下纵切一刀,从一侧撕下韧皮部,并在缺口下方开一个长2.0cm,宽0.5cm的伤流沟。在穗条饱满芽周围划出一个相同大小的芽块,用手将芽体连同内皮剥下。将方块芽嵌入砧木缺口,使上下和一边对齐,迅速用塑料嫁接膜绑紧接口。每个砧木在2.5m以上不同方向嫁接4个芽。嫁接后2天,第一次剪砧,砧木3m以上保留2-3片叶子。20天后解绑,解绑时观察接芽颜色是否转青,轻轻推动能否脱落,若满足以二个条件即为成活,可解绑。解绑后及时补水,防止接芽因缺水开裂而死,同时对于不成活的接芽要及时补接。第二年3-4月萌蘖较多,每一周清除一次砧木萌芽,并进行二次剪砧,促进接芽生长。必要时对接芽搭支柱防风吹折。
6)田间管理:及时除去行间杂草,浇水、施肥、修剪,施肥时在树体外围 30cm处开深15cm,宽10cm的环状沟,按氮肥与磷肥2:1施肥,每株施15g。施肥后浇水。冬季剪去老弱病枝、枯枝。
备注:A:实施例1薄壳山核桃平地果材兼用林建立方法;B:薄壳山核桃丘陵地、山地果材兼用林建立方法;C:对比例1;D:对比例2。
Claims (10)
1.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造林地选择:平地、山地或丘陵地;
2)整地方法:不同地形的土地采取不同的整地方法,对于平地及地势平坦的土地,在种植带上挖深1-1.6m米、宽0.8-1.5米的定植沟,挖土时将表层土放在一侧,深层土放在另一侧,在定植沟里铺30-80cm的腐熟有机肥,然后将表层土回填到定植沟里,深层土经过30天以上冷冻后,回填到定植沟里,回填土与原来地面平行;对于山地和丘陵地块,采取挖大穴的方式,利用挖掘挖长深宽各0.8-1.5m米的定植穴,在定植穴里铺30-80cm的腐熟有机肥,然后将表层土回填到定植穴里,深层土经过30天以上冷冻后,回填到定植穴里,回填土与原来地面平行;
3)品种选择:从现有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中选择生长速度快、果个大、丰产性好的斯图尔特和绍兴两个品种作为主要栽培品种,占总量的80%,选择波尼作为授粉品种,占总量的20%;4)苗木选择:选择高度在5米以上的根系发达的优良品种嫁接苗;
5)定植:定植株行距为4-8m×4-8m,采用梅花桩种植方式,斯图尔特:波尼:绍兴:波尼按4:1:4:1的方式种植,将薄壳山核桃苗木放在定植带上,利用挖机将土附在树苗的周围,覆土高度高于地面20-30cm,定植后浇透水;
6)定植后管理,将苗木3m以下枝条全部去除,在高3.5m处定干,3m到3.5m之间的枝条全部进行短截,枝条高度地于主干高度,树形采用主干分层型,修剪主要采取短截的方式;灌溉方式采取滴管的方法,具体为每隔3天滴3天的方法,始终保持土壤湿润;7月份和8月份,每2周进行1次叶面喷锌,组织人工捕捉和杀虫灯诱杀蛀干性害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定植沟的深度是1.5m,宽1.3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腐熟的有机肥的厚度是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冷冻的温度是指10℃以下的低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定植穴的长深宽为1.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腐熟有机肥为腐熟牛粪、猪粪或羊粪有机肥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优良品种嫁接苗是指米径3cm以上,树龄3-5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定植株行距为6m×6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定植行的方向为东西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定植时覆土高度高于地面20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43133.6A CN110140584A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43133.6A CN110140584A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40584A true CN110140584A (zh) | 2019-08-20 |
Family
ID=67596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43133.6A Pending CN110140584A (zh) | 2019-06-21 | 2019-06-21 | 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4058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37663A (zh) * | 2019-09-04 | 2020-01-03 | 南京绿宙薄壳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薄壳山核桃的可持续发展种植方法 |
CN111727800A (zh) * | 2020-07-10 | 2020-10-02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漾濞核桃研究院 | 高原山地薄壳山核桃矮化密植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84974A (zh) * | 2015-02-05 | 2015-05-06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一种薄壳山核桃篱壁形树形及其整形方法 |
CN107926424A (zh) * | 2017-11-21 | 2018-04-20 | 泗洪县科晖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园 | 一种薄壳山核桃丰产树型培育的方法 |
-
2019
- 2019-06-21 CN CN201910543133.6A patent/CN11014058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84974A (zh) * | 2015-02-05 | 2015-05-06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一种薄壳山核桃篱壁形树形及其整形方法 |
CN107926424A (zh) * | 2017-11-21 | 2018-04-20 | 泗洪县科晖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园 | 一种薄壳山核桃丰产树型培育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努尔曼•塔提力克: "果树早果丰产栽培中的挖定植沟分析", 《现代园艺》 * |
姜晓装,阙龙善,邱富兴,等: "赣选系列美国薄壳山核桃主要经济性状及栽培技术要领", 《江西科学》 * |
张琦芬,朱正明,李朝荣,等: "美国薄壳山核桃人工辅助授粉试验初报", 《林业调查规划》 * |
张美勇主编: "《科技惠农一号工程 核桃高效栽培》", 31 December 2015,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37663A (zh) * | 2019-09-04 | 2020-01-03 | 南京绿宙薄壳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薄壳山核桃的可持续发展种植方法 |
CN111727800A (zh) * | 2020-07-10 | 2020-10-02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漾濞核桃研究院 | 高原山地薄壳山核桃矮化密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07249B (zh) | 涵养石漠化山地的桑树的栽培方法 | |
CN110150014B (zh) | 一种沃柑产业化种植方法 | |
CN102939840B (zh) |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桑树的栽培方法 | |
CN105145261A (zh) | 一种沃柑的栽培方法 | |
CN103988702B (zh) | 一种茶苗黑膜覆盖栽培方法 | |
CN105210612B (zh) | 一种葛根的育苗及种植方法 | |
CN101796911B (zh) | 一种桑树穗芽嫁接扦插育苗法 | |
CN105010068B (zh) | 一种果树速成高产的栽培方法 | |
CN107223523B (zh) | 一种基于生态位互补的中药材厚朴套种滇黄精的方法 | |
CN103477844A (zh) |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 |
CN107251792A (zh) | 一种板栗优质高产种植方法 | |
CN109526506A (zh) | 一种石漠化地区核桃林下套种十大功劳的栽培管理方法 | |
CN108541469B (zh) | 一种苹果矮化中间砧冬季嫁接快速育苗方法 | |
CN113273422A (zh) | 一种油橄榄的种植方法 | |
CN110140584A (zh) | 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方法 | |
CN104206130A (zh) | 一种玉米套种指天椒的方法 | |
CN1799326A (zh) | 辐射松的引种、造林方法 | |
CN106212017B (zh) | 一种仿野生前胡种植方法 | |
CN109328894B (zh) | 一种羊用牧草空间布局与栽培方法 | |
CN105993262B (zh) | 紫色土丘岗缓坡蜂窝状坡面林草复合种植高效利用方法 | |
CN102845233B (zh) | 一种麻疯树幼苗劈接方法 | |
CN113728868A (zh) | 退化散生竹园渐进式结构调整与更新复壮方法 | |
CN101473739A (zh) | 吉祥草的人工种植方法 | |
CN112616541A (zh) | 一种果树无公害套种栽培技术 | |
CN106171788A (zh) | 一种油茶高产栽培技术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