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5270A - 用于控制挂车的能抬升的从动桥的阀组件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挂车的能抬升的从动桥的阀组件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5270A
CN116265270A CN202211594479.7A CN202211594479A CN116265270A CN 116265270 A CN116265270 A CN 116265270A CN 202211594479 A CN202211594479 A CN 202211594479A CN 116265270 A CN116265270 A CN 116265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bellows
driven
pressure
tra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944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菲利克斯·迪特
斯特芬·格拉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CV Systems Europe BV
Original Assignee
ZF CV Systems Europe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CV Systems Europe BV filed Critical ZF CV Systems Europe BV
Publication of CN116265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52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4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Pneumatic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3Regulating distributors or valves for pneumatic springs
    • B60G17/0525Height adjusting or levelling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4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Pneumatic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3Regulating distributors or valves for pneumatic springs
    • B60G17/0526Distributor units, e.g. for retractabl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2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 B60G17/04Spring characteristics, e.g. mechanical springs and mechanical adjusting means fluid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Pneumatic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60G17/0523Regulating distributors or valves for pneumatic springs
    • B60G17/0528Pressure regulating or air filling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spring, damper or actuator
    • B60G2202/10Type of spring
    • B60G2202/15Fluid spring
    • B60G2202/152Pneumatic sp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04Trailers
    • B60G2300/042Semi-trai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40Variable track or wheelbase vehicles
    • B60G2300/402Extra load carrying wheels, e.g. tag ax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5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regulated action or device
    • B60G2500/20Spring action or springs
    • B60G2500/202Height or leveling valve for air-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5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regulated action or device
    • B60G2500/20Spring action or springs
    • B60G2500/203Distributor valve units comprising several elements, e.g. valves, pump or accumu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挂车的能抬升的从动桥的阀组件和方法,其中,从动桥布置在主车桥之前或之后,经由至少一个承载波纹管支撑布置在挂车的车架处,并且能借助至少一个升降波纹管抬升或下降。阀组件被构造成使得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以及升降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能彼此无关地调整并且在切断供电时从动桥自动朝车道的方向下降。阀组件具有:能由电子的控制器驱控的第一磁阀单元,其用于在周围环境压力与施加在主车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之间无级地调整在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和能与第一磁阀单元无关地由电子的控制器驱控的第二磁阀单元,其用于使升降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在周围环境压力与储备器压力之间转换。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挂车的能抬升的从动桥的阀组件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由电子的控制器控制的、用于控制从动桥的电磁的阀组件,其中,从动桥在多车桥的挂车处沿向前行驶方向观察布置在主车桥之前或之后,经由至少一个承载波纹管支撑布置在挂车的车架处并且能借助至少一个升降波纹管抬升或下降,并且其中,阀组件被构造成使得在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以及在升降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能彼此无关地调整并且在切断供电时从动桥自动朝着车道下降。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这种阀组件的方法和一种具有这种阀组件的挂车。
背景技术
车辆的从动桥可以在机动车辆中布置在其驱动车桥之前或之后。在挂车中,这种从动桥沿向前行驶方向观察可以布置在非驱动的主车桥之前或之后。
当这种从动桥受空气弹簧作用地布置,即经由至少一个承载波纹管支撑在相关车辆的车架处时,作用在从动桥处的车桥载荷可以通过对其承载波纹管排气而降低并且通过对这些承载波纹管充气而提高。在车辆的装载状态下,在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通常被调整到在驱动车桥的或主车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从而使得由装载物和车辆自重带来的负荷被均匀地分配到所有车桥上。
反之,在车辆的未装载的状态下,则有利地使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下降,以便降低特别是在从动桥的车轮处的轮胎磨损并且在调车时可以驶过较小的弯道半径。即使在困难的牵引条件下起动时,机动车辆的从动桥的波纹管压力也可以下降,以便提高在驱动车桥处的车桥载荷并且因此改善其牵引。在挂车构造为半挂车或中置轴挂车的情况下,为了同一目的,在挂车的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可以依赖于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的布置降低或提高,以便经由在牵引座或拖挂装置处的提高的支撑载荷提高牵引车辆的驱动车桥的车桥载荷。
由DE 43 17 847B4已知一种用于控制在机动车辆的受空气弹簧作用的驱动车桥的和受空气弹簧作用的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的阀组件。该阀组件具有:具有两个磁阀的第一阀装置,以用于调整在驱动车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和具有一个磁阀的第二阀装置,以用于调整在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
第一阀装置的第一磁阀被构造为两位三通换向磁阀,输出端口经由该两位三通换向磁阀在该两位三通换向磁阀的未通电的状态下与排气线路连接,并且在两位三通换向磁阀的通电的状态下与储备器线路连接。第一阀装置的第二磁阀被构造为两位两通换向磁阀,与驱动车桥的承载波纹管连接的工作输出端经由该两位两通换向磁阀在两位两通换向磁阀的未通电的状态下相对与第一磁阀的输出端口连接的输入端口被截止,以及在两位两通换向磁阀的通电状态下与该输入端口连接。借助该第一阀装置可以在周围环境压力与施加在储备器线路中的储备器压力之间无级地调整在驱动车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在第一磁阀未通电的情况下,打开第二磁阀促成了在驱动车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的下降,而在第一磁阀通电的情况下,促成了波纹管压力的上升。
该阀组件的第二阀装置的磁阀被构造为部分压力控制的三位三通换向磁阀,该三位三通换向磁阀具有:联接到第一阀装置的第二磁阀的工作输出端上的输入端口;联接到排气线路上的排气输出端;联接到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上的工作输出端;以及经由气动的控制线路联接到第一阀装置的第一磁阀的输出端口上的控制输入端。借助该第二阀装置可以在周围环境压力与施加在驱动车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之间无级地调整在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在三位三通换向磁阀的未通电的状态下,工作输出端与第二磁阀的工作输出端连接,从而在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中施加驱动车桥的承载波纹管的波纹管压力。在三位三通换向磁阀的通电的状态下,工作输出端在控制输入端无压力的情况下与排气输出端连接,从而在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就下降。在三位三通换向磁阀的通电状态下,工作输出端在控制输入端压力导通的情况下相对输入端口和排气输出端截止,从而使得在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就被封锁。
提升桥沿向前行驶方向观察在机动车辆中前置于或后置于驱动车桥或者在挂车中前置于或后置于非驱动的主车桥。当提升桥受空气弹簧作用地布置,即经由至少一个承载波纹管支撑在相关车辆的车架处,以及能借助至少一个升降波纹管抬升和下降时,通过对升降波纹管充气并且同时对所配属的承载波纹管排气来抬升提升桥。反过来,通过对承载波纹管充气并且同时对升降波纹管排气使提升桥下降。在车辆的装载状态下,提升桥通常下降,从而使得由装载物和车辆自重带来的负荷被均匀地分配到所有车桥上。
反之,在车辆的未装载或部分装载的状态下,提升桥则有利地被抬升,以便减少特别是在提升桥的车轮处的轮胎磨损并且在调车时可以驶过较小的弯道半径。为了在困难的牵引条件下起动,也可以抬升机动车辆的提升桥,以便提高驱动车桥的车桥载荷并且因此改善其牵引。在挂车被构造为半挂车或中置轴挂车的情况下,为同一目的,挂车的提升桥可以被抬升,以便经由在牵引座或拖挂装置处的提高的支撑载荷提高牵引车辆的驱动车桥的车桥载荷。
在DE 10 2019 124 651A1中说明了一种用于控制在挂车的受空气弹簧作用的提升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和至少一个升降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的阀组件。该阀组件包括被构造为受压力控制的两位五通换向阀的主控制阀和接在该主控制阀上游的、被构造成两位三通换向磁阀的先导阀。在未通电的状态下,主控制阀的控制输入端经由先导阀与排气输出端连接并且因此是无压力的。在通电的状态下,主控制阀的控制输入端经由先导阀与储备器线路连接并且因此处在切换压力下。
在控制输入端无压力时,提升桥的承载波纹管经由主控制阀与相邻的主车桥的承载波纹管连接并且升降波纹管与排气输出端处于连接中,从而使得提升桥下降并且是能受载的。在控制输入端压力导通时,即在主控制阀的被转换的状态下,提升桥的承载波纹管经由主控制阀与排气输出端连接并且因此是无压力的,而升降波纹管则与储备器线路连接,因此提升桥被抬升并且是不会受载的。
能抬升的、受空气弹簧作用的从动桥是从动桥和提升桥构成的组合,在该组合中,在下降状态下,在从动桥功能中,在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可以降低或提高。在从动桥的提升桥功能中,该提升桥可以通过对升降波纹管充气并且同时对所配属的承载波纹管排气而被抬升。在对承载波纹管充气并且同时对升降波纹管排气时,从动桥可以下降。
用于控制这种从动桥的阀组件应当被构造成使得在所配属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和在升降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能彼此无关地被调整并且从动桥在切断车载电网时、即在磁阀未通电时自动下降。通过从动桥的自动下降防止了挂车的其他的车桥的过载,例如当挂车与牵引车辆脱开或者仅挂车的ISO7638插头从牵引车辆的所配属的插座拔下时。
发明内容
面对公知的、较为昂贵的用于控制从动桥和提升桥的阀组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本文开头所述结构类型的尽可能简单构建并且能廉价实现的、用于控制能抬升的从动桥的阀组件。此外,还应当说明一种方法,该方法确定了,必须如何来驱控该阀组件,以便能够在从动桥式运行中或提升桥式运行中运行从动桥。
涉及到设备的技术问题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阀组件解决。独立的方法权利要求说明了用于对阀组件进行阀操纵的方法步骤,借助这些方法步骤能调整从动桥的从动桥式运行或提升桥式运行。有利的改进方案在各所配属的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
因此,本发明首先涉及一种能由电子的控制器控制的、用于控制从动桥的电磁的阀组件,其中,在多车桥的挂车中的从动桥沿向前行驶方向观察布置在主车桥之前或之后,其中,从动桥经由至少一个承载波纹管支撑布置在挂车的车架处,并且其中,从动桥能借助至少一个升降波纹管抬升或下降。阀组件被构造成使得在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以及在升降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能彼此无关地调整并且在切断供电时从动桥自动朝着车道下降。车道是车辆处于其上的车道,其中,在此,处于其上也应当称为行驶于其上。
为了解决涉及到设备的技术问题而设置的是,阀组件具有能由电子的控制器驱控的第一磁阀单元,其用于在周围环境压力与施加在主车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之间无级地调整在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并且阀组件具有能与该第一磁阀单元无关地由电子的控制器驱控的第二磁阀单元,该第二磁阀单元用于使从动桥的升降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在周围环境压力与储备器压力之间转换。
本发明因此涉及一种用于控制从动桥的阀组件,从动桥在多车桥的挂车处布置在主车桥之前或之后以及经由至少一个承载波纹管支撑布置在挂车的车架处并且能借助至少一个升降波纹管抬升或下降。挂车可以可选也具有附加车桥,附加车桥例如布置在主车桥之前。根据本发明的阀组件被构造成使得在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以及在升降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能彼此无关地调整并且在切断供电时从动桥自动下降。
通过配属各一个磁阀单元来单独调整在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和升降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其中,这些磁阀单元能彼此无关地由电子的控制器电地驱控。在切断供电时从动桥的自动下降由两个磁阀单元的具体的实施方案得出。
根据阀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设置的是,第一磁阀单元被构造为具有压力输入端、工作输出端和排气输出端的三位三通换向磁阀,其中,压力输入端与主车桥的承载波纹管连接,工作输出端与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连接并且排气输出端与排气线路连接。
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因此可以选择性地通过与主车桥的承载波纹管的气动的连接而被充气或者通过与排气线路的连接而被排气。此外,在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可以通过相对主车桥的承载波纹管和相对排气线路的气动截止而保持恒定不变。
为了在切断供电时使从动桥按规定下降,三位三通换向磁阀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其工作输出端在未通电的状态下与压力输入端连接并且相对排气输出端截止,工作输出端在弱通电的状态下相对压力输出端和排气输出端截止,并且工作输出端在最大通电状态下与排气输出端连接以及相对压力输入端截止。
作为对此的备选,可以设置的是,三位三通换向磁阀具有两个能由控制器驱控的电磁体,电磁体被布置成使得:在第一电磁体通电时,三位三通换向磁阀被切换到其排气位置中,在该排气位置中,压力输入端被截止并且工作输出端与排气输出端连接;在第二电磁体通电时,三位三通换向磁阀被切换到其截止位置中;并且在电磁体未被通电时,三位三通换向磁阀的压力输入端以及工作输出端相互连接并且排气输出端被关闭。
根据阀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设置的是,第一磁阀单元包括被构造为两位两通换向磁阀的、具有压力输入端和工作输出端的进口阀以及被构造为两位两通换向磁阀的、具有工作输入端和排气输出端的出口阀,其中,进口阀的压力输入端与主车桥的承载波纹管连接,其中,进口阀的工作输出端和出口阀的工作输入端与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连接,并且其中,出口阀的排气输出端与排气线路连接。
即使在第一磁阀单元的这种实施方式中,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也可以选择性地通过与主车桥的承载波纹管的气动的连接被充气,或者通过与排气线路的气动的连接被排气。作为对此的备选,在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波纹管压力可以通过相对主车桥的承载波纹管和相对排气线路的气动的截止而保持恒定不变。
为了在切断供电时使从动桥按规定下降,进口阀可以被构造成使其工作输出端在未通电的状态下与其压力输入端连接以及在通电状态下相对该压力输入端被截止。此外,出口阀被构造成使其工作输入端在未通电的状态下相对其排气输出端截止以及在通电的状态下与该排气输出端连接。
因为第一磁阀单元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和工作方式与防抱死系统的调节阀(ABS调节阀)的结构和工作方式类似,所以第一磁阀单元可以构造成与商用车辆的用压缩空气运行的车轮制动器的ABS调节阀结构相同。由此可以节省用于研发、制造和库存否则的话必需的新的磁阀单元的成本。
第二磁阀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具有压力输入端、工作输出端和排气输出端的两位三通换向磁阀,其中,该两位三通换向磁阀的压力输入端与储备器线路连接,工作输出端与从动桥的升降波纹管连接,并且排气输出端与排气线路处于连接中。
从动桥的升降波纹管因此可以选择性地通过与储备器线路的连接而被充气,或者通过与排气线路的连接而被排气,其中,从动桥通过对升降波纹管的充气并结合承载波纹管的排气而抬升,以及通过对升降波纹管的排气并结合对承载波纹管的充气而下降。
为了在切断供电时使从动桥按规定下降,该两位三通换向磁阀可以被构造成使其工作输出端在未通电的状态下与其排气输出端连接以及相对其压力输入端截止,并且使其工作输出端在通电的状态下与其压力输入端连接以及相对排气输出端截止。
为了控制根据本发明的电磁的阀组件,该阀组件具备带有三位三通换向磁阀的第一磁阀单元和带有两位三通换向磁阀的第二磁阀单元,针对挂车的伴有从动桥抬升的提升桥式运行,设置下列方法步骤:
A)检查在挂车的主车桥和/或附加车桥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完全抬升时是否大于预先限定的重量边界值。
B)在方法步骤A中的答案为否的情况下,即当主车桥和/或附加车桥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完全抬升时没有大于预先限定的重量边界值时:将第一磁阀单元的三位三通换向磁阀切换到其排气位置中。由此截止挂车的主车桥的承载波纹管和附加车桥的承载波纹管,以及对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排气。
C)将第二磁阀单元的两位三通换向磁阀切换到其充气位置中,使得从动桥的升降波纹管因此被充气并且从动桥至少被抬升至其车轮失去与车道的接触的程度。
为了控制该电磁的阀组件以实施挂车的伴有从动桥下降的从动桥式运行,设置下列方法步骤:
D)检查在挂车的主车桥和/或附加车桥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完全抬升时是否大于预先限定的边界值。
E)当在方法步骤D中给出肯定的判定时,即当在主车桥和/或附加车桥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完全抬升时大于预先限定的边界值时:将第二磁阀单元的两位三通换向磁阀切换到其排气位置中,由此对从动桥的升降波纹管排气并且由此使在从动桥处的车轮保持或获得与车道的接触。
F)通过打开或关闭第一磁阀单元的三位三通换向磁阀来调整出在周围环境压力与挂车的主车桥、附加车桥和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最大压力之间的任意压力。
为了控制根据本发明的电磁的阀组件,该阀组件具备带有被构造为两位两通换向磁阀的进口阀以及被构造为两位两通换向磁阀的出口阀的第一磁阀单元和第二磁阀单元的两位三通换向磁阀,针对挂车的伴有从动桥抬升的提升桥式运行,设置下列方法步骤:
G)检查在挂车的主车桥和/或附加车桥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完全抬升时是否大于预先限定的重量边界值。
H)当在方法步骤G中的答案为否时,即当主车桥和/或附加车桥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完全抬升时没有大于预先限定的重量边界值时:将进口阀切换到其截止位置中并且将出口阀切换到其打开位置中。由此截止挂车的主车桥的承载波纹管和附加车桥的承载波纹管,以及对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排气。
I)将第二磁阀单元的两位三通换向磁阀切换到其充气位置中,使得从动桥的升降波纹管由此被充气并且从动桥至少被抬升至其车轮失去与车道的接触的程度。
为了控制刚刚提到的阀组件以实施挂车的伴有从动桥下降的从动桥式运行,设置下列方法步骤:
J)检查在挂车的主车桥和/或附加车桥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完全抬升时是否大于预先限定的边界值。
K)当在方法步骤J中的答案为肯定时,即当在主车桥和/或附加车桥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完全抬升时大于预先限定的边界值时:将第二磁阀单元的两位三通换向磁阀切换到其排气位置中。由此对从动桥的升降波纹管排气并且由此使在从动桥处的车轮保持或获得与车道的接触。
L)通过打开或关闭出口阀来调整出在周围环境压力与挂车的主车桥、附加车桥和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最大压力之间的任意压力。
优选依赖于在主车桥和/或附加车桥上承受的重量和/或挂车的装载物或装载重量的分配和/或挂车的几何结构来调整在主车桥、附加车桥和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压力。
可以设置的是,在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压力最大和在主车桥及附加车桥的承载波纹管中的压力一样大。
最后,为了实施挂车的伴有从动桥抬升的提升桥式运行可以设置有对电磁的阀组件的控制,该控制具有下列方法步骤:
M)在多个排气步骤中,逐步对主车桥的、从动桥的和倘若存在的话的附加车桥的承载波纹管排气。
N)在每一个排气步骤之后:检查作用到各自的承载波纹管上的重量是否超过了预先确定的重量边界值。
O)在方法步骤N中给出否的判定时,即作用到各自的承载波纹管上的重量没有超过预先确定的重量边界值时:在进一步的排气步骤中对承载波纹管重新部分排气。
P)在最后的排气步骤之后,在从动桥的承载波纹管几乎完全排空时以及在方法步骤N中还是给出了否的判定时,即作用到各自的承载波纹管上的重量还是没有超过预先确定的重量边界值时:对从动桥的至少一个升降波纹管充气,由此将该从动桥抬升至其车轮从车道抬起的程度。
在该方法中逐步获知在挂车处的主车桥和必要时存在的附加车桥是否有能力在没有超过容许的负荷边界的情况下承载作用到这些车桥上的车桥载荷。这通过对从动桥的逐步减负来实现。一旦确认了主车桥单独地或与必要时存在的附加车桥配合作用地有能力承载作用到这些车桥上的载荷,那么就对从动桥的至少一个升降波纹管充气,并且抬升从动桥直至该从动桥不必再承载载荷的程度。
最后,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通过具有主车桥和从动桥的挂车解决,其中,从动桥沿向前行驶方向观察布置在挂车的主车桥之前或之后,经由至少一个承载波纹管支撑布置在挂车的车架处,并且能借助至少一个升降波纹管抬升或下降,其中,挂车具有如之前所述的电磁的阀组件。
附图说明
接下来借助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更为详细地阐释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阀组件。其中:
图1在侧视图中示出由牵引车辆和挂车构成的、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阀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组合;
图1a在放大的局部视图中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具有三位三通换向磁阀的根据图1的阀组件;
图1b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三位三通换向磁阀的根据图1和图1a的阀组件的截段;
图2在侧视图中示出根据图1的车辆组合,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阀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并且
图2a在放大的局部视图中示出根据图2的阀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被构造为半挂列车的车辆组合2,该车辆组合由作为牵引车辆4的半挂牵引车和作为挂车6挂接到该牵引车辆上的半挂车构成。车辆组合2处在车道3上。牵引车辆4具有车架8,驾驶室10布置在该车架上。车架8由能转向的前车桥12和被构造为驱动车桥的后车桥14承载。牵引车辆4的两个车辆车桥12、14可以交替地或同时经由钢弹簧或空气弹簧支撑在车架8处。在牵引车辆4的尾部区域中,被构造为牵引座的挂联元件16被紧固在车架8处。
挂车6具有车架18,在其上装配有箱形的箱式车身20。车架18由三个相邻地前后相继布置的车桥22、24、26承载。在挂车6的前部区域中,形式为设有主销的鞍板的对接挂联元件28被紧固在车架18处,挂车6经由该对接挂联元件借助牵引座16以能枢转的方式挂接到牵引车辆4上。
挂车6的中间的车桥形成了它的主车桥22。主车桥受空气弹簧作用地与车架18连接。为此布置两个空气弹簧,它们具有承载波纹管,这些承载波纹管中,在图1和图2中分别仅能看到承载波纹管30。沿向前行驶方向观察在前方的车桥被构造为附加车桥24,其经由两个空气弹簧借助它们的承载波纹管32支撑在车架18处。沿向前行驶方向观察在后方的车桥被构造为能抬升的从动桥26,其同样借助两个空气弹簧经由其承载波纹管34支撑在车架18处以及被布置成能借助至少一个升降波纹管36抬升和下降。
在图1中除了车辆组合2外,还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阀组件38的第一实施方式,该阀组件实际上被紧固在车架18处并且在图1a中还放大示出。阀组件38包括能由电子的控制器40驱控的第一磁阀单元42以用于在周围环境压力与施加在主车桥22的以及附加车桥24的承载波纹管30、32中的波纹管压力之间无级地调整在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4中的波纹管压力。此外,存在能由电子的控制器40与第一磁阀单元42无关地被驱控的第二磁阀单元44,该第二磁阀单元被用于使从动桥26的升降波纹管36中的波纹管压力在周围环境压力与储备器压力之间转换。
根据图1和图1a的第一磁阀单元42被构造为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其具有压力输入端48、工作输出端50和排气输出端52。第一磁阀单元42经由未标注的电的控制线路联接到控制器40上。压力输入端48经由第一联接线路54和连接线路56与主车桥22的和附加车桥24的承载波纹管30、32连接。工作输出端50经由第二联接线路58与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4连接。排气输出端52与排气线路60连接,排气线路经由消声器62通入到周围环境中。该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被构造成使得:工作输出端50在未通电的状态下与压力输入端48连接以及相对排气输出端52截止,在弱通电的状态下则相对压力输入端48和排气输出端52截止,并且在最大通电状态下与排气输出端52连接并且相对压力输入端48截止。
如图1b所示,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也可以被构造成使得该三位三通换向磁阀具有两个能由控制器40驱控的电磁体92、94。这些电磁体92、94被布置成使得:在第一电磁体92通电时,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被切换到其排气位置中,在排气位置中,压力输入端48被截止并且工作输出端50与排气输出端52连接;在第二电磁体94通电时,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被切换到其截止位置中;并且在电磁体92、94未被通电时,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的压力输入端48以及工作输出端50相互连接,以及排气输出端52被关闭。
即使在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的这种实施方式中也保证了,在电流消失的情况下,主车桥22、附加车桥24和提升桥26的承载波纹管30、32、34气动地相互连接。
根据图1和图1a的第二磁阀单元44被构造为两位三通换向磁阀64,其具有压力输入端66、工作输出端68和排气输出端70,该两位三通换向磁阀借助电的控制线路联接到控制器40上。压力输入端66与联接到压缩空气源72上的储备器线路74连接。工作输出端68经由联接线路76与从动桥26的升降波纹管36连接。排气输出端70与排气线路60气动地处于连接中。该两位三通换向磁阀64被构造成使得其工作输出端68在未通电的状态下与排气输出端70连接并且相对压力输入端66截止,以及在通电的状态下与压力输入端66连接并且相对排气输出端70截止。
因此在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4中的波纹管压力可以借助第一磁阀单元42在周围环境压力与主车桥22的和附加车桥24的承载波纹管30、32中的波纹管压力之间无级地调整。此外,在从动桥26的升降波纹管36中的波纹管压力可以借助第二磁阀单元44与第一阀单元42无关地交替地调整到周围环境压力或在储备器线路74中施加的储备器压力。
此外,通过两个磁阀单元42、44的构造方案保证了,在切断供电并且因此换向磁阀46、64未被通电的情况下,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4与主车桥22的以及附加车桥24的承载波纹管30、32气动地连接并且从动桥26的升降波纹管36与排气线路60连接,这在从动桥26抬升时导致了其朝着车道3方向的下降。
为了借助根据图1和1a的电磁的阀组件38调整伴有从动桥26抬升的提升桥式运行,设置下列方法步骤:
A)检查在挂车6的主车桥22和/或附加车桥24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26完全抬升时是否大于预先限定的重量边界值。
B)当在方法步骤A中的答案为否时,即当主车桥22和/或附加车桥24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26完全抬升时没有大于预先限定的重量边界值时:将第一磁阀单元42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切换到其排气位置中。由此截止挂车6的主车桥22的承载波纹管30和附加车桥24的承载波纹管32,以及对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4排气。
C)将第二磁阀单元44的两位三通换向磁阀切换到其充气位置中,从动桥26的升降波纹管36因此被充气,并且从动桥26至少被抬升至其车轮失去与车道3的接触的程度。
反之,当应当执行伴有从动桥26下降的从动桥式运行时,实施下列方法步骤:
D)检查在挂车26的主车桥22和/或附加车桥24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26完全抬升时是否大于预先限定的边界值。
E)当在方法步骤D中的判定为肯定时,即当在挂车6的主车桥22和/或附加车桥24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26完全抬升时大于预先限定的边界值时:将第二磁阀单元44的两位三通换向磁阀64切换到其排气位置中,由此对从动桥26的升降波纹管36排气并且由此使从动桥26处的车轮保持或获得与车道3的接触。
F)通过打开或关闭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调整出在周围环境压力与挂车6的主车桥22、附加车桥24和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0、32、34中的最大压力之间的任意压力。
在图2中,在车辆组合2处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阀组件38'的第二实施方式,该阀组件实际上紧固在挂车6的车架18处并且在图2a中放大示出。该阀组件38'同样包括:能由电子的控制器40驱控的第一磁阀单元78(第二实施方式),其用于在周围环境压力与施加在主车桥22的以及必要时附加车桥24的承载波纹管30中的波纹管压力之间无级地调整在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4中的波纹管压力;以及能独立于第一磁阀单元78地由电子的控制器40驱控的第二磁阀单元44,其用于使从动桥26的升降波纹管36中的波纹管压力在周围环境压力与储备器压力之间转换。在工作方式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图2和图2a的阀组件38'与根据图1和图1a的阀组件38的区别仅在于第一磁阀单元78的备选的实施方案。
根据图2和图2a的第一磁阀单元78现在包括:被构造为两位两通换向磁阀的进口阀80,该进口阀具有压力输入端82和工作输出端84;以及被构造为两位两通换向磁阀的出口阀86,该出口阀具有工作输入端88和排气输出端90。进口阀80和出口阀86经由各一个电的控制线路联接到控制器40上。
压力输入端82经由联接线路54和连接线路56与主车桥22的和附加车桥24的承载波纹管30、32连接。进口阀80的工作输出端84和出口阀86的工作输入端88经由已经提到的联接线路58与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4连接。出口阀86的排气输出端90与排气线路60连接,排气线路经由消声器62通入到周围环境中。
以如下方式来构造进口阀80,即,使得它的工作输出端84在未通电的状态下与进口阀80的压力输入端82连接,并且在通电的状态下相对压力输入端82截止。以如下方式来构造出口阀86,即,使得它的工作输入端88在未通电的状态下相对排气输出端90截止,并且在通电的状态下与出口阀86的排气输出端90连接。
即使在这种备选的阀组件38'中,也可以借助第一磁阀单元78在周围环境压力和主车桥22的以及附加车桥24的承载波纹管30、32中的波纹管压力之间无级地调整在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4中的波纹管压力。此外,在从动桥26的升降波纹管36中的波纹管压力可以借助第二磁阀单元44独立于第一磁阀单元78地交替地调整到周围环境压力或在储备器线路74中施加的储备器压力。
此外,通过根据图2和图2a的两个所述的磁阀单元78、44的构造方案,保证了在供电切断并且因此磁阀单元80、86、64未通电的情况下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4与主车桥22的和附加车桥24的承载波纹管30、32的连接以及从动桥26的升降波纹管36与排气线路60的连接,这在抬升从动桥26时导致其下降。
根据图2和图2a的第一磁阀单元78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它的结构和工作方式都与ABS调节阀的结构和工作方式类似。因此第一磁阀单元78的这种实施方案可以构造成与商用车辆的以压缩空气运行的车轮制动器的ABS调节阀结构相同,因此有利地节省用于研发、制造和库存新的磁阀单元的成本。
为了借助根据图2和图2a的阀单元38'调整从动桥26的从动桥式运行或提升桥式运行,设置了不同的方法步骤。因此为了实施伴有从动桥26抬升的提升桥式运行,要执行下列方法步骤:
G)检查在挂车6的主车桥22和/或附加车桥24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26完全抬升时是否大于预先限定的重量边界值。
H)当在方法步骤G中的答案为否时,即当主车桥22和/或附加车桥24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26完全抬升时没有大于预先限定的重量边界值时:将进口阀80切换到其截止位置中并且将出口阀86切换到其打开位置中。由此截止挂车6的主车桥22的承载波纹管30和附加车桥24的承载波纹管32,以及对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4排气。
I)将第二磁阀单元44的两位三通换向磁阀64切换到其充气位置中,从动桥26的升降波纹管36因此被充气并且从动桥26至少被抬升至其车轮失去与车道3的接触的程度。
与之不同的是,为了控制电磁的阀组件38'以实施伴有从动桥26下降的从动桥式运行,要执行下列方法步骤:
J)检查在挂车26的主车桥22和/或附加车桥24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26完全抬升时是否大于预先限定的边界值。
K)当在方法步骤J给出肯定的判定时,即当在挂车6的主车桥22和/或附加车桥24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26完全抬升时大于预先限定的边界值时:将第二磁阀单元44的两位三通换向磁阀64切换到其排气位置中,由此对从动桥26的升降波纹管36排气并且由此保持或获得从动桥26处的车轮与车道3的接触的程度。
L)通过打开或关闭出口阀86调整出在周围环境压力与挂车6的主车桥22、附加车桥24和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0、32、34中的最大压力之间的任意压力。
依赖于挂车6的重量和/或载重重量在挂车6处的分布和/或挂车6的几何结构来调整在主车桥22、附加车桥24和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0、32、34中的压力。在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4中的压力在此最大和在主车桥22的和必要时附加车桥24的承载波纹管30、32中的压力一样大。
根据另一方法变型方案,为了实施挂车6的伴有从动桥26抬升的提升桥式运行,设置下列方法步骤:
M)在多个排气步骤中,逐步对主车桥22的、从动桥26的和倘若存在的话的附加车桥24的承载波纹管30、32、34排气。
N)在每一个排气步骤之后:检查作用到各自的承载波纹管30、32、34上的重量是否超过了预先确定的重量边界值。
O)在方法步骤N中给出否的判定时,即作用到各自的承载波纹管30、32、34上的重量没有超过预先确定的重量边界值时:在进一步排气步骤中对所述承载波纹管30、32、34重新部分排气。
P)在最后的排气步骤之后,在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4几乎完全排空时以及在方法步骤N中还是给出了否的判定时,即作用到各自的承载波纹管30、32、34上的重量还没有超过预先确定的重量边界值时:对从动桥26的至少一个升降波纹管36充气,由此将从动桥26抬升至其车轮从车道3抬起的程度。
主车桥22的和若存在的附加车桥24的承载波纹管30、32紧接着又可以被充气。
因此在该方法中,逐步获知,在挂车6处的主车桥22和必要时存在的附加车桥24是否有能力在没有超过容许的负荷边界的情况下承载作用到这些车桥上的车桥载荷。这通过逐步对从动桥26减负来实现。一旦确认了主车桥22单独地或者在与必要时存在的附加车桥24配合作用时有能力承载作用到这些车桥22、24上的载荷,那么对从动桥26的至少一个升降波纹管34充气并且抬升该从动桥直至这个从动桥26不必再承载任何载荷的程度。
附图标记列表
2车辆组合,半挂车
3车道
4牵引车辆,半挂牵引车
6挂车,半挂车
8 牵引车辆的车架
10 驾驶室
12 牵引车辆的前车桥
14后车桥,牵引车辆的驱动车桥
16挂联元件,牵引座
18 挂车的车架
20 挂车的箱式车身
22 挂车的主车桥
24 挂车的附加车桥
26 挂车的从动桥
28对接挂联元件,鞍板
30在挂车的主车桥处的承载波纹管
32在挂车的附加车桥处的承载波纹管
34在挂车的从动桥处的承载波纹管
36在从动桥处的升降波纹管
38阀组件(第一实施方式)
38'阀组件(第二实施方式)
40电子的控制器
42第一磁阀单元(第一实施方式)
44第二磁阀单元
46三位三通换向磁阀(第一实施方式)
46'三位三通换向磁阀(第二实施方式)
48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处的压力输入端
50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处的工作输出端
52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处的排气输出端
54 第一联接线路
56 连接线路
58 第二联接线路
60 排气线路
62 消声器
64 两位三通换向磁阀
66在两位三通换向磁阀64处的压力输入端
68在两位三通换向磁阀64处的工作输出端
70在两位三通换向磁阀64处的排气输出端
72 压缩空气源
74 储备器线路
76 联接线路
78第一磁阀单元(第二实施方式)
80进口阀,两位两通换向磁阀
82在进口阀处的压力输入端
84在进口阀处的工作输出端
86出口阀,两位两通换向磁阀
88在出口阀处的工作输入端
90在出口阀处的排气输出端
92在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处的第一电磁体
94在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处的第二电磁体

Claims (17)

1.用于控制从动桥(26)的电磁的阀组件(38、38'),
其中,所述从动桥(26)
-在多车桥的挂车(6)中沿向前行驶方向观察布置在主车桥(22)之前或之后,
-经由至少一个承载波纹管(34)支撑布置在所述挂车(6)的车架(18)处,并且
-能借助至少一个升降波纹管(36)抬升或下降,并且
其中,所述阀组件(38、38')
-能由电子的控制器(40)控制,并且
-被构造成使得
-所述承载波纹管(34)中的波纹管压力以及所述升降波纹管(36)中的波纹管压力能彼此无关地调整,并且
-在切断供电时所述从动桥(26)自动朝所述挂车(6)所处的车道(3)的方向下降,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组件(38、38')具有:
-能由所述电子的控制器(40)驱控的第一磁阀单元(42、78),所述第一磁阀单元用于在周围环境压力与施加在所述主车桥(22)的承载波纹管(30)中的波纹管压力之间无级地调整在所述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4)中的波纹管压力,和
-能与所述第一磁阀单元(42、78)无关地由所述电子的控制器(40)驱控的第二磁阀单元(44),所述第二磁阀单元用于使所述从动桥(26)的升降波纹管(36)中的波纹管压力在周围环境压力与储备器压力之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阀单元(42)被构造为具有压力输入端(48)、工作输出端(50)和排气输出端(52)的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46'),其中,
-所述压力输入端(48)与所述主车桥(22)的承载波纹管(30)连接,
-所述工作输出端(50)与所述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4)连接,并且
-所述排气输出端(52)与排气线路(6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被构造成使得
-所述工作输出端(50)在所述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未通电的状态下与所述压力输入端(48)连接并且相对所述排气输出端(52)截止,
-所述工作输出端(50)在所述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的弱通电的状态下相对所述压力输入端(48)和所述排气输出端(52)截止,并且
-所述工作输出端(50)在所述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的最大通电状态下与所述排气输出端(52)连接以及相对所述压力输入端(48)截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具有两个能由所述控制器(40)驱控的电磁体(92、94),所述电磁体被布置成使得在第一电磁体(92)通电时,所述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被切换到其排气位置中,在所述排气位置中,所述压力输入端(48)被截止并且所述工作输出端(50)与所述排气输出端(52)连接,
-在第二电磁体(94)通电时,所述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被切换到其截止位置中,并且
-在电磁体(92、94)未通电时,所述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的压力输入端(48)以及工作输出端(50)相互连接并且所述排气输出端(52)被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阀单元(78)包括被构造为两位两通换向磁阀的、具有压力输入端(82)和工作输出端(84)的进口阀(80)以及被构造为两位两通换向磁阀的、具有工作输入端(88)和排气输出端(90)的出口阀(86),
-其中,所述进口阀(80)的压力输入端(82)与所述主车桥(22)的承载波纹管(30)连接,
-其中,所述进口阀(80)的工作输出端(84)和所述出口阀(86)的工作输入端(88)与所述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4)连接,并且
-其中,所述出口阀(86)的排气输出端(90)与排气线路(6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口阀(80)被构造成使得其工作输出端(84)在所述进口阀(80)的未通电的状态下与其压力输入端(82)连接以及在所述进口阀(80)的通电的状态下相对所述压力输入端(82)截止,并且
-所述出口阀(86)被构造成使得其工作输入端(88)在所述出口阀(86)的未通电的状态下相对其排气输出端(90)截止以及在所述出口阀(86)的通电状态下与所述排气输出端(9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磁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阀单元(78)构造成和商用车辆的用压缩空气运行的车轮制动器的防抱死系统的调节阀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阀单元(44)被构造为具有压力输入端(66)、工作输出端(68)和排气输出端(70)的两位三通换向磁阀(64),其中,
-所述两位三通换向磁阀(64)的压力输入端(66)与储备器线路(74)连接,
-所述工作输出端(68)与所述从动桥(26)的提升波纹管(36)连接,并且
-所述排气输出端(70)与排气线路(6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位三通换向磁阀(64)被构造成使得
-所述工作输出端(68)在所述两位三通换向磁阀(64)的未通电的状态下与所述排气输出端(70)连接以及相对所述压力输入端(66)截止,并且
-所述工作输出端(68)在所述两位三通换向磁阀(64)的通电的状态下与所述压力输入端(66)连接以及相对所述排气输出端(70)截止。
10.用于控制根据权利要求1、2、3、4、8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的阀组件(38)以实施挂车(6)的伴有从动桥(26)抬升的提升桥式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方法步骤:
A)检查在所述挂车(6)的主车桥(22)和/或附加车桥(24)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26)完全抬升时是否大于预先限定的重量边界值;
B)当所述挂车(6)的主车桥(22)和/或附加车桥(24)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26)完全抬升时没有大于预先限定的重量边界值时:将第一磁阀单元(42)的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切换到其排气位置中,
由此截止所述挂车(6)的主车桥(22)的承载波纹管(30)和附加车桥(24)的承载波纹管(32),以及对所述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4)排气;
C)将第二磁阀单元(44)的两位三通换向磁阀(64)切换到其充气位置中,由此所述从动桥(26)的升降波纹管(36)被充气并且所述从动桥(26)至少被抬升至其车轮失去与车道(3)的接触的程度。
11.用于控制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的阀组件(38)以实施伴有从动桥(26)下降的从动桥式运行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下具有列方法步骤:
D)检查在挂车(6)的主车桥(22)和/或附加车桥(24)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26)完全抬升时是否大于预先限定的边界值;
E)当在所述挂车(6)的主车桥(22)和/或附加车桥(24)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26)完全抬升时大于预先限定的边界值时:将第二磁阀单元(44)的两位三通换向磁阀(64)切换到其排气位置中,由此对所述从动桥(26)的升降波纹管(36)排气并且由此使在所述从动桥(26)处的车轮保持或获得与车道(3)的接触;
F)通过打开或关闭第一磁阀单元(42)的三位三通换向磁阀(46)调整出在周围环境压力与所述挂车(6)的主车桥(22)、附加车桥(24)和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0、32、34)中的最大压力之间的任意压力。
12.用于控制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的阀组件(38')以实施伴有从动桥(26)抬升的提升桥式运行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方法步骤:
G)检查在挂车(6)的主车桥(22)和/或附加车桥(24)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26)完全抬升时是否大于预先限定的重量边界值;
H)当在所述挂车(6)的主车桥(22)和/或附加车桥(24)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26)完全抬升时没有大于预先限定的重量边界值时:将进口阀(80)切换到其截止位置中并且将出口阀(86)切换到其打开位置中,
由此截止所述挂车(6)的主车桥(22)的承载波纹管(30)和附加车桥(24)的承载波纹管(32),以及对所述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4)排气;
I)将第二磁阀单元(44)的两位三通换向磁阀(64)切换到其充气位置中,由此所述从动桥(26)的升降波纹管(36)被充气并且所述从动桥(26)至少被抬升至其车轮失去与车道(3)的接触的程度。
13.用于控制具有设备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特征的电磁的阀组件(38')以实施伴有从动桥(26)下降的从动桥式运行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方法步骤:
J)检查在挂车(6)的主车桥(22)和/或附加车桥(24)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26)完全抬升时是否大于预先限定的重量边界值;
K)当在所述挂车(6)的主车桥(22)和/或附加车桥(24)上承受的重量在从动桥(26)完全抬升时大于预先限定的重量边界值时:将第二磁阀单元(44)的两位三通换向磁阀(64)切换到其排气位置中,由此对所述从动桥(26)的升降波纹管(36)排气并且由此使得在所述从动桥(26)处的车轮保持或获得与车道(3)的接触;
L)通过打开或关闭出口阀(86)调整出在周围环境压力与所述挂车(6)的主车桥(22)、附加车桥(24)和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0、32、34)中的最大压力之间的任意压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赖于在所述主车桥和/或所述附加车桥上承受的重量和/或所述挂车(6)的装载重量的分布和/或所述挂车(6)的几何结构来调整在所述主车桥(22)、所述附加车桥(24)和所述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0、32、34)中的压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34)中的压力最大和在所述主车桥(22)和所述附加车桥(24)的承载波纹管(30、32)中的压力一样大。
16.用于控制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的阀组件(38、38')以用于实施具有主车桥(22)、能抬升的从动桥(26)和倘若存在的话的附加车桥(24)的挂车(6)的提升桥式运行,
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方法步骤:
M)在多个排气步骤中,逐步对所述主车桥(22)的、所述从动桥(26)的和倘若存在的话的附加车桥(24)的承载波纹管(30、32、34)排气;
N)在每一个排气步骤之后:检查作用到各自的承载波纹管(30、32、34)上的重量是否超过了预先确定的重量边界值;
O)在作用到各自的承载波纹管(30、32、34)上的重量没有超过预先确定的重量边界值时:在进一步排气步骤中对承载波纹管(30、32、34)重新部分排气;
P)在最后的排气步骤之后,在所述从动桥(26)的承载波纹管几乎完全排空时以及在作用到各自的承载波纹管(30、32、34)上的重量还是没有超过预先确定的重量边界值时:
对所述从动桥(26)的至少一个升降波纹管(36)充气,由此将所述从动桥抬升至其车轮从车道(3)抬起的程度。
17.挂车(6),所述挂车具有:
-主车桥(22),
-从动桥(26),其中,所述从动桥(26)
-沿向前行驶方向观察布置在所述挂车(6)的主车桥(22)之前或之后,
-经由至少一个承载波纹管(34)支撑布置在所述挂车(6)的车架(18)处,并且
-能借助至少一个升降波纹管(36)抬升或下降,和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的阀组件(38、38')。
CN202211594479.7A 2021-12-16 2022-12-13 用于控制挂车的能抬升的从动桥的阀组件和方法 Pending CN1162652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133412.8 2021-12-16
DE102021133412.8A DE102021133412A1 (de) 2021-12-16 2021-12-16 Ventil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anhebbaren Schleppachse eines Anhängefahrzeug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5270A true CN116265270A (zh) 2023-06-20

Family

ID=84362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94479.7A Pending CN116265270A (zh) 2021-12-16 2022-12-13 用于控制挂车的能抬升的从动桥的阀组件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197829A1 (zh)
CN (1) CN116265270A (zh)
DE (1) DE10202113341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28681A1 (de) * 1986-08-23 1988-03-03 Bosch Gmbh Robert Luftfederung fuer fahrzeug mit doppelachse
DE3638849A1 (de) 1986-11-13 1988-05-19 Bosch Gmbh Robert Luftfederung fuer fahrzeug mit doppelachse
DE4222922A1 (de) * 1992-07-11 1993-07-01 Daimler Benz Ag Luftgefedertes doppelachsaggregat
DE4317847B4 (de) 1993-05-28 2007-07-19 Wabco Gmbh Einrichtung zum Steuern der Schleppachse eines Fahrzeugs
DE19530260C2 (de) 1995-08-17 1998-10-08 Grau Gmbh Luftfederungsanlage für Fahrzeuge
DE19905113B4 (de) * 1999-02-09 2008-01-10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Liftachsventil zum Steuern der Liftachsfunktionen eines Fahrzeugs mit mehreren Hinterachsen
DE19944873C1 (de) 1999-09-18 2001-01-04 Haldex Brake Prod Gmbh Steueranlage zum Heben und Senken des Fahrzeugaufbaus von luftgefederten Fahrzeugen mit Niveauregelung
DE102004049542B4 (de) 2004-10-12 2007-07-12 Haldex Brake Products Gmbh Steuervorrichtung für eine Luftfederungsanlag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08051546B4 (de) 2008-10-14 2018-07-19 Miro Gudzulic Luftfederanlage für einen Kraftwagen mit wenigstens einer Ventilanordnung für eine Liftachse des Kraftwagens
JP5318794B2 (ja) * 2010-02-12 2013-10-16 日本トレクス株式会社 トレーラの車軸昇降装置
DE102011051505C5 (de) * 2011-07-01 2023-09-07 Haldex Brake Products Aktiebolag Niveauregelventileinheit mit integriertem Verteiler
DE102013100295B4 (de) 2013-01-11 2023-03-30 Miro Gudzulic Luftfederanlage für ein Fahrzeug
PL3495176T3 (pl) 2015-03-27 2020-08-10 Haldex Brake Products Aktiebolag Urządzenie sterujące i instalacja sprężonego powietrza do pojazdów użytkowych
DE102019105791A1 (de) * 2019-03-07 2020-09-10 Wabco Gmbh Verfahren zur Niveauregulierung eines luftgefederten Fahrzeugs sowie Vorrichtung hierzu
DE102019124651A1 (de) 2019-09-13 2021-03-18 WABCO Global GmbH Anfahrhilfeeinrichtung einer luftgefederten Zugfahrzeug-Anhängefahrzeug-Kombination sowie Verfahren zur Regelung einer solchen Ein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97829A1 (de) 2023-06-21
DE102021133412A1 (de) 2023-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34773B2 (en) Lift axle control valve
CN110573355B (zh) 用于重型车辆的基于负荷的轮胎充气系统
US8047551B2 (en) Multi-stage height control valve including position sensitive pilot signal and pressure boost for vehicle air springs
US817701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wheelbase adjustment for utility vehicles
US20020117823A1 (en) Lift axle control system
US20140034202A1 (en) Device for Adapting the Tire Pressure During Travel
US6523625B2 (en) 6×2 suspension control for automatic traction control
US3390895A (en) Auxiliary axle suspension
US9358855B2 (en) Air suspension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US6810982B2 (en) Lift axle control
CN108081898A (zh) 一种重型汽车后提升桥控制系统
JP5318794B2 (ja) トレーラの車軸昇降装置
GB2081655A (en) A control system of a pneumatically suspended, raisable and lowerable, trailing vehicle axle
WO1991007291A1 (en) Vehicle height adjusting system
CN201863831U (zh) 一种中型载货车复合悬架式支撑桥的承载、制动控制系统
CN116265270A (zh) 用于控制挂车的能抬升的从动桥的阀组件和方法
AU2009327136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pneumatic suspensions of a vehicle provided with at least a driving axle and at least an additional axle with symmetrical load on each axle
US20030132594A1 (en) Valve arrangement for controlling an air suspension, a valve unit, and a vehicle provided with such devices
CN202507886U (zh) 三桥半挂车车桥悬挂举升电磁气控装置
GB2288771A (en) Trailer with air suspension and a lift-axle
CN207955244U (zh) 一种重型汽车后提升桥控制系统
KR200258409Y1 (ko) 트레일러차량 및 대형 화물차량용 보조바퀴 승하장치의공압 제어시스템
CN106457949B (zh) 气动簧载车辆的牵引调节方法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空气弹簧系统
JPH086571Y2 (ja) 車輪軸の車体荷重調節装置
KR100217641B1 (ko) 태그 액슬용 업/다운 장치의 공압 제어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