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2678A - 贫氧空气气固相合成苊烯的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贫氧空气气固相合成苊烯的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2678A
CN116262678A CN202111518278.4A CN202111518278A CN116262678A CN 116262678 A CN116262678 A CN 116262678A CN 202111518278 A CN202111518278 A CN 202111518278A CN 116262678 A CN116262678 A CN 116262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acenaphthylene
oxygen
vanadium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82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伟杰
高振聪
王晓斌
刘俊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SHAN HIFICH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SHAN HIFICH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SHAN HIFICH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SHAN HIFICH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182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626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62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26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00Pr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from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the sam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 C07C5/42Pr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from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the sam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dehydrogenation with a hydrogen acceptor
    • C07C5/48Pr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from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the sam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dehydrogenation with a hydrogen acceptor with oxygen as an accep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7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the 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 B01J23/76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the 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combined with metals, oxides or hydroxid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J23/02 - B01J23/36
    • B01J23/84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the 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combined with metals, oxides or hydroxid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J23/02 - B01J23/36 with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polonium, chromium, molybdenum, tungsten, 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 B01J23/847Vanadium, niobium or tantalum or polonium
    • B01J23/8472Vanad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5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7C2521/00
    • C07C2523/7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7C2521/00 of the 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 C07C2523/76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7C2521/00 of the 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combined with metals, oxides or hydroxid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C2523/02 - C07C2523/36
    • C07C2523/84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7C2521/00 of the 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combined with metals, oxides or hydroxid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C2523/02 - C07C2523/36 with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polonium, chromium, molybdenum, tungsten, 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 C07C2523/847Vanadium, niobium or tantal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3/00Systems containing at least three condensed rings
    • C07C2603/02Ortho- or ortho- and peri-condensed systems
    • C07C2603/04Ortho- or ortho- and peri-condensed systems containing three rings
    • C07C2603/06Ortho- or ortho- and peri-condensed systems containing three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ring with less than six ring members
    • C07C2603/10Ortho- or ortho- and peri-condensed systems containing three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ring with less than six ring member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 C07C2603/12Ortho- or ortho- and peri-condensed systems containing three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ring with less than six ring member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only one five-membered ring
    • C07C2603/20Acenaphthenes; Hydrogenated acenaphthe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贫氧空气气固相合成苊烯的工艺方法,该方法以工业苊为原料,在钒系催化剂存在下,于贫氧气氛中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持续补充空气或富氧气体使氧气保持在一定浓度,同时将未反应的气体处理后进行循环使用,不仅降低了反应气体的排放量,减少三废处理压力,同时可以弱化过度氧化,降低制备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贫氧空气气固相合成苊烯的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贫氧空气气固相合成苊烯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苊为白色或略带黄色斜方针状结晶,工业苊经硝化可制硝基苊,经氧化可制1,8萘二甲酸酐和苊醌,可用于合成染料,苊脱氢得苊烯,可制苊烯树脂,还可用于制荧光颜料,近些年也用来生产高效减水剂。
现有工业苊生产苊烯的常用生产方式为:将工业苊投入熔融釜,用间接蒸汽加热使全部熔化。用压缩空气将液苊压入螺旋气化混合器,用蒸汽加热气化,直接蒸汽与苊蒸气混合进入过热炉,过热至450±20℃,进入脱氢反应器,经催化脱氢反应,然后冷凝、干燥而得粗苊烯。用乙醇溶解粗苊烯,除去炭化物和机械杂质,冷却、结晶、干燥而得成品。所用催化剂为氧化锌(85%)、氧化钙(5%)、硫酸钾(5%)、铬酸钾(3%)、氢氧化钾(2%)。
但这种生产方式常因氧含量过高而造成过度氧化,导致制得苊烯的产率和含量低,而在无氧气氛围中又会使催化剂无催化效果,同时存在反应气体排放量大,三废处理压力大,对环境负荷高,反应安全性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背景,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进取,结果发现:以工业苊为原料,通过控制氧气浓度在贫氧气氛下进行苊烯的制备,不仅可以弱化过度氧化反应,提高反应体系安全性,同时在制备过程中辅以本发明自制的钒系催化剂,可进一步提高苊烯在贫氧气氛中的收率,将未反应气体处理后进行循环再利用,可降低反应气体排放,减少三废处理压力,大幅降低工业化制备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贫氧空气气固相合成苊烯的工艺方法,该方法以工业苊为原料,在钒系负载型催化剂存在下,于贫氧气氛下进行反应。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工业苊升温熔化,贫氧气体预热,然后混合得到混合气体;
步骤2、将混合气体通入固定床反应器中,在钒系负载型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
步骤3、收集产物,对反应气体进行处理后进行循环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贫氧空气气固相合成苊烯的工艺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工业苊生产苊烯是脱氢过程,氧含量过高会造成过度氧化,无氧气氛围催化剂无催化效果,因此为强化脱氢效果,本发明通过控制贫氧环境,弱化氧化反应,驰放气体,同时将驰放气体经过环保设施处理,并进行循环再利用,使反应气体排放量大大减少,此工艺不但减少三废处理压力,对环境友好,同时,在贫氧环境下,对于整个反应体系的安全性有明显提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所述贫氧空气气固相合成苊烯的工艺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苊烯的气相色谱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气体缓冲罐;
2-混合器;
3-固定床反应器;
4-捕集器;
5-吸收塔;
6-除水器;
7-气液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空气或采用二氧化碳进行苊烯的制备,使用空气进行苊烯的制备会造成过度氧化导致苊烯收率低,以及反应气体排放量大的缺点,而采用二氧化碳进行制备,又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环保压力大的缺点。
本发明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贫氧空气气固相合成苊烯的工艺方法,该方法以工业苊为原料,在钒系负载型催化剂存在下,于贫氧气氛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持续补充空气,未反应气体处理后循环使用。如图1所示。不但避免了氧浓度过高导致的过度氧化,提高苊烯收率,同时通过气体的循环利用,规避气体排放量大的缺点,降低三废处理压力和生产成本。
具体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工业苊升温熔化,贫氧气体预热,然后混合得到混合气体;
步骤2、将混合气体通入固定床反应器中,在钒系负载型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
步骤3、收集产物,对反应气体进行处理后进行循环使用。
以下对该步骤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
步骤1、工业苊升温熔化,贫氧气体预热,然后混合得到混合气体。
工业苊升温至90~110℃熔化,优选升温至95~105℃,更优选升温至100℃。
工业苊的进料速度为50~80kg/h,优选为55~60kg/h。
所述贫氧气体包括空气以及氮气、二氧化碳、氦气、水蒸气和氩气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贫氧气体包括空气以及氮气、氦气和氩气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优选地,所述贫氧气体为空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本发明人发现,采用上述气体与空气混合作为本发明的贫氧气体,不但能提高反应过程的安全性,特别是氮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还有助于抑制过度氧化,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增加苊烯的收率,还可避免温室效应。
贫氧气体的混合于气体缓冲罐1中进行,其中,空气的流量为1400~1700m3/h,优选为1500~1600m3/h。
反应过程中,反应气体总循环量为2200~2600m3/h,优选为2300~2500m3/h。
具体地,空气占贫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40%~80%,优选体积分数为50%~70%,更优选为55%~67%。
贫氧气体中的氧气含量太高,会由于过度氧化造成苊烯收率降低,氧气含量太低则会抑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不利于反应的进行,经试验发现,贫氧气体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为上述范围时,有利于苊烯收率的增加。
预热温度为200~260℃,优选为220~240℃,更优选为230℃。
所述混合于混合器2中进行,混合气体中,贫氧气体和工业苊的摩尔比为(200~400):1,优选摩尔比为(250~350):1,更优选摩尔比为(270~280):1。
熔化的工业苊与贫氧气体在混合器2中进行混合,混合以及混合器2至固定床反应器3之间的管道在加热下进行,加热温度与贫氧气体的预热温度一致,通过高流量的贫氧气体将大部分的工业苊汽化,以不饱和蒸汽的形式随着贫氧气体进入固定床反应器。
步骤2、将混合气体通入固定床反应器中,在钒系负载型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
本发明所述工业苊制备苊烯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07681650000051
工业苊与贫氧气体从混合器2中混合后经管路进入固定床反应器3中,固定床反应器3中设有催化剂床层,用于催化反应的进行,本发明所述催化剂床层设置钒系负载型催化剂。
该钒系负载型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活性组分以钒为主催化剂,以钾、锡、钴中的一种或几种为助催化剂,优选以钾、锡、钴为助催化剂。
本发明所述活性组分可由VaSnbKcCod表示,其中,a=1,b为0.5~1.0,c为0.3~0.8,d为0.05~0.3。优选地,a=1,b为0.7~0.8,c为0.5~0.6,d为0.1~0.15。
以钾、锡、钴为助催化剂时,该钒系负载型催化剂在上述贫氧气氛下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有利于工业苊转化率的提高,苊烯收率高。
该钒系负载型催化剂的载体为二氧化硅、氧化铝、硅藻土、活性炭和浮石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浮石。
本发明所述钒系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0~50m2/g,使用寿命为10800~21600h,该钒系催化剂比表面积大、使用寿命长,用于苊烯的制备中,不仅可以提高苊烯的收率,同时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可以大幅降低工业制备苊烯的生产成本。
该钒系负载型催化剂由包括钒源的原料制得,所述钒源选自偏钒酸铵、三氯化钒和钒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偏钒酸铵。
所述原料还包括钾源、锡源和钴源中的一种或几种,钾源选自硫酸钾、硝酸钾、氯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硫酸钾。
锡源选自氯化亚锡、四氯化锡和硫化锡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氯化亚锡。
钴源选自醋酸钴、硝酸钴和硫酸钴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醋酸钴。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该钒系催化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a、将钒源和锡源加入草酸溶液中混合后,再向其中加入钾源和钴源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b、将载体加入混合溶液中,浓缩成型后进行烧结,得到钒系负载型催化剂。
在步骤a中,草酸溶液由草酸溶于溶剂制得,所述溶剂优选为水。
草酸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5~10),优选为1:(7~9)。
混合温度为60~90℃,优选为70~80℃。
本发明中,将钒源和锡源加入到草酸溶液中后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时间为0.5~2h,优选为1h。
钒源、锡源和草酸的质量比为(0.2~0.9):(0.4~1):1,优选质量比为(0.4~0.6):(0.6~0.8):1。
混合均匀后,再向其中加入钾源和钴源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混合时间为1~3h,优选为2h。
钾源、钴源和草酸的质量比为(0.1~0.5):(0.03~0.1):1,优选质量比为(0.2~0.3):(0.06~0.07):1。
在步骤b中,所述载体的粒径为1~10mm,优选为4~7mm。
载体占钒系负载型催化剂质量的75~85%,优选为78~82%,更优选为79~81%。
所述载体在加入前优选进行酸洗,除去浮石内部存在的少量金属杂质,有利于该催化剂催化效率的提高。
所述浓缩成型指的是加热上述混合溶液至基本无剩余液体。
烧结优选在马弗炉中分两步进行,包括低温烧结和高温烧结。
低温烧结温度为300~400℃,优选为330~370℃,更优选为340~360℃。
所述低温烧结时间为1~5h,优选为2~4h,更优选为3h。
高温烧结温度为500~800℃,优选为550~750℃,更优选为600~700℃。
所述高温烧结时间为5~15h,优选为7~13h,更优选为9~11h。
本发明使用的钒系催化剂不仅使用寿命长,大大降低了工业化制备的成本,同时该钒系催化剂应用于苊烯的贫氧制备中,可提升苊烯的收率和含量,特别是贫氧气体为空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时,在钒系催化剂的催化条件下苊烯的收率进一步提高。
所述反应压力为0.01~0.07MPa,优选反应压力为0.02~0.05MPa,更优选反应压力为0.02~0.04MPa。
反应温度为300~450℃,优选反应温度为320~400℃,更优选反应温度为340~370℃。
反应时间为0.1~1s,优选反应时间为0.2~0.7s,更优选反应时间为0.3~0.4s。
反应温度过低或反应时间过短,催化剂活性得不到充分激发,或工业苊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太短,导致反应不能充分进行,降低苊烯的收率,反应温度过高或反应时间太长,一方面导致反应速率过高,反应难以控制,另一方面还会造成过度氧化,导致副产物增多,同样会降低苊烯的收率。
步骤3、收集产物,对反应气体进行处理后进行循环使用。
在催化剂表面脱附下来的产物随气体经固定床反应器3进入捕集器4中,捕集得到的苊烯收集。
所述处理包括吸收和除水,吸收主要用于吸收反应气体中的苊烯,由于苊烯熔点仅有92-93℃,在大量气体中容易夹带苊烯,经过吸收塔将捕集设备未全部捕集到的粉尘(粉尘包括极少量产品和副产物)吸收,除水器目的是降低载气中的水分。,具体地,反应气体依次通过吸收塔5和除水器6进入气液分离器7中。
通入气液分离器7中的反应气体一部分进入尾气处理系统,另一部分气体通过管路重新进入气体缓冲罐中,参与下一次反应,实现气体的高效循环利用。
本发明工艺方法制得苊烯的收率为94%~99%,工业苊的转化率为96%~99.9%,苊烯的纯度为95%~99.9%。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合成苊烯的工艺方法可操作性强,有效解决工业三废高的问题,提升反应体系的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2)本发明的反应体系以氮气为主,与空气混合,控制氧气浓度在较低范围内,不仅提高了反应体系的安全性,通过控制反应体系为贫氧环境,弱化了氧化反应,提高了产物收率;
(3)本发明通过驰放气体,并将驰放气体经过环保设施处理,大大减少了反应气体排放量;
实施例
以下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限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范围。
实施例1
在360kg去离子水中加入46kg草酸,升温至75℃搅拌至完全溶解,分别缓慢将23kg偏钒酸铵、33.1kg氯化亚锡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1h,然后向上述溶液中加入9.7kg硫酸钾和2.9kg醋酸钴,搅拌2h,将上述溶液加入到0.6m3经过筛选酸洗过的5mm*5mm浮石中,搅拌均匀,浓缩至成型,取出放置于马弗炉中逐渐升温至350℃焙烧3h,然后升温至650℃保温10h,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钒系负载型催化剂V1Sn0.75K0.57Co0.13
工业苊升温至100℃熔化,35%体积分数的氮气和65%体积分数的空气在气体缓冲罐1中经过230℃预热,与工业苊在混合器2中混合后通入固定床反应器3内,反应系统压力设定为0.02~0.04MPa,在固定床反应器3的停留时间为0.3s,将上述混合物在355±5℃反应温度下与负载型钒系催化剂反应,在催化剂表面脱附下来的产物直接随反应气体进入捕集器4内,如图1所示,捕集得到的苊烯收集,反应气体依次进入吸收塔5和除水器6中进入气液分离器7中,经处理后的气体一部分经处理后重新进入气体缓冲罐1中,与空气混合后继续用于苊烯的制备,另一部分驰放气进入尾气处理系统。该系统中工业苊进料速度为60kg/h,初始空气流量为1560m3/h,氮气流量为840m3/h,气体与工业苊的摩尔比为271:1,反应气体循环使用,反应气体总循环量恒定在2400m3/h,通过氧气分析仪实时监测反应气体中氧气浓度,氧气浓度控制在13~14%。反应结束后测得,工业苊转化率为99.6%,苊烯收率为98.1%,苊烯含量为99.6%。
实施例2
以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式进行苊烯的制备,区别仅在于:35%体积分数的氩气和65%体积分数的空气在气体缓冲罐1中经过230℃预热。反应结束后测得,工业苊转化率为97.6%,苊烯收率为96.2%,苊烯含量为97.1%
实施例3
以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式进行苊烯的制备,区别仅在于:工业苊升温至100℃熔化,45%体积分数的氮气和55%体积分数的空气在气体缓冲罐1中经过230℃预热。反应结束后测得工业苊转化率为96.1%,苊烯收率为94.8%,苊烯含量为95.6%。
对比例
以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式进行苊烯的制备,区别仅在于:催化剂为CN101955407A专利中实施例1采用的铝铬基多相催化剂。测得工业苊转化率为71.0%,苊烯收率为52.3%,苊烯含量为59.7%。
实验例
实验例1气相色谱测试
具体测试过程如下:样品制备
准确称取实施例1制得的产物0.0010g(±0.0003)样品至1ml溶样瓶,加入1ml溶剂(甲醇),放入超声波中震荡至全部溶解。进样量:0.5ul。
按照如下测试条件进行检测:
色谱柱:InertCap 5;
柱温:180℃,30min;
气化室温度:260℃;
检测室温度:260℃;
尾吹流量:30.0ml/min;
氢气流量:40.0ml/min;
空气流量:400ml/min;
分流比:50:1;
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制得产物的纯度为99.651%。说明采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苊烯具有较高的纯度。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贫氧空气气固相合成苊烯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工业苊为原料,在钒系负载型催化剂存在下,于贫氧气氛下进行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工业苊升温熔化,贫氧气体预热,然后混合得到混合气体;
步骤2、将混合气体通入固定床反应器中,在钒系负载型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
步骤3、收集产物,对反应气体进行处理后进行循环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所述贫氧气体包括空气以及氮气、二氧化碳、氦气、水蒸气和氩气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空气占贫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40%~8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贫氧气体和工业苊的摩尔比为(200~400):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钒系负载型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活性组分以钒为主催化剂,以钾、锡、钴中的一种或几种为助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钒系负载型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0~50m2/g,使用寿命为10800~21600h;
该钒系负载型催化剂的载体为二氧化硅、氧化铝、硅藻土、活性炭和浮石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该钒系催化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步骤a、将钒源和锡源加入草酸溶液中混合后,再向其中加入钾源和钴源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b、将载体加入混合溶液中,浓缩成型后进行烧结,得到钒系负载型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所述反应压力为0.01~0.07MPa,反应温度为300~450℃,反应时间为0.1~1s。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制得苊烯的收率为94%~99%,工业苊的转化率为96%~99.9%,苊烯的纯度为95%~99.9%。
CN202111518278.4A 2021-12-13 2021-12-13 贫氧空气气固相合成苊烯的工艺方法 Pending CN1162626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8278.4A CN116262678A (zh) 2021-12-13 2021-12-13 贫氧空气气固相合成苊烯的工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8278.4A CN116262678A (zh) 2021-12-13 2021-12-13 贫氧空气气固相合成苊烯的工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2678A true CN116262678A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23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8278.4A Pending CN116262678A (zh) 2021-12-13 2021-12-13 贫氧空气气固相合成苊烯的工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6267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5162C (zh) 由正丁烷生产马来酸酐的高产率方法
WO2021227875A1 (zh) 一种用zapo分子筛催化乙炔生产乙醛的制备方法
JP2022538679A (ja) アルキルメタクリレートおよび任意にメタクリル酸の製造方法
CN102336658B (zh) 一种3,5-二甲基苯甲酸的生产方法
EP3628041B1 (en)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CN105601559B (zh) 一种2‑吡啶甲醛的合成方法
CN113816823A (zh) 一种使用无汞触媒合成氯乙烯的工艺
CN1145620C (zh) 制备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的方法
CN116262678A (zh) 贫氧空气气固相合成苊烯的工艺方法
CN111167462A (zh) 一种甲醇直裂解制备h2的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751816B (zh) 一种钛硅分子筛负载催化制取异辛酸的方法
CN114369099B (zh) 一种液相氧化制备均苯四甲酸二酐的方法
CN110038609B (zh) 一种脱水催化剂及其在有机羧酸酐制备中的应用
CN114957038B (zh) 一种芳烃经氨氧化合成腈化合物的方法
CN106391123B (zh) 一种用于环己烷催化氧化的催化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11349008B (zh) 一种制备乙醛酸的方法
CN111018823B (zh) 一种环己酮制备ε-己内酯联产甲基丙烯酸的工艺
CN113372218A (zh) 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制备方法
CN112246240A (zh) 一种碳酸二甲酯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11217771A (zh) 一种丙烯与分子氧直接环氧化的方法
CN116262230A (zh) 一种1,8-萘酐的制备方法
CN111548333A (zh) 一种制备δ-戊内酯的新方法
EP4074408A1 (en) Improved cycle gas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ethylene oxide from ethanol
CN115845874B (zh) 一种低温ch4-co2直接合成乙酸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35746B (zh) 一种2-硝基-4-甲砜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