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2481A - 多腔室帘式安全气囊 - Google Patents

多腔室帘式安全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2481A
CN116262481A CN202211547982.7A CN202211547982A CN116262481A CN 116262481 A CN116262481 A CN 116262481A CN 202211547982 A CN202211547982 A CN 202211547982A CN 116262481 A CN116262481 A CN 116262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extension
curtain airbag
seat
mai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479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M·伊斯坎德·法鲁克
穆罕默德·奥马尔·法鲁克
迪安·M·贾拉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16262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24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2Curtain-type airbags deploying mainly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from their top e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4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roof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6External tether means
    • B60R2021/23388External tether means having ends which are movable or detachable during deploy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多腔室帘式安全气囊”。一种用于车辆的总成包括车顶和车顶内衬。所述车辆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具有乘员就座区域。所述车辆包括帘式安全气囊。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包括延伸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可从未膨胀位置充气到膨胀位置。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在所述未膨胀位置位于所述车顶和所述车顶内衬之间。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可从所述车顶内衬向下膨胀到所述膨胀位置。在所述膨胀位置,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具有主腔室和所述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从所述主腔室并且在所述乘员就座区域的车辆前方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多腔室帘式安全气囊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中的帘式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在车辆碰撞期间,乘员可能会在受车辆的动量影响的方向上移动。一些车辆碰撞(例如,侧面碰撞、正面偏移碰撞、远侧斜向碰撞、近侧斜向碰撞等)可能导致乘员沿车辆横向方向和/或以一定角度朝向车辆部件(例如,朝向柱、车门等)移动。乘员受伤风险取决于特定的碰撞场景以及乘员与车辆部件的相互作用。
发明内容
一种用于车辆的总成包括车顶和车顶内衬。所述车辆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具有乘员就座区域。所述车辆包括帘式安全气囊。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包括延伸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可从未膨胀位置充气到膨胀位置。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在所述未膨胀位置位于所述车顶和所述车顶内衬之间。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可从所述车顶内衬向下膨胀到所述膨胀位置。在所述膨胀位置,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具有主腔室和所述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从所述主腔室并且在所述乘员就座区域的车辆前方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
所述延伸部可在所述未膨胀位置沿车辆横向方向伸长。
所述车顶内衬可具有沿车辆横向方向伸长的撕裂缝,所述撕裂缝与所述延伸部对准。
所述车辆可包括卷收器和系绳,所述卷收器在所述未膨胀位置设置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下方,所述系绳从所述卷收器延伸到所述帘式安全气囊。
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可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膨胀位置从所述主腔室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延伸部的车辆后方。
所述座椅可包括座椅靠背,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膨胀位置位于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座椅靠背之间。
所述座椅靠背可包括第一支承垫和第二支承垫,所述第一支承垫位于所述第二支承垫的内侧,其中所述乘员就座区域限定在所述第一支承垫和所述第二支承垫之间,所述延伸部从所述主腔室延伸到所述第一支承垫并且所述第二延伸部从所述主腔室延伸到所述第二支承垫。
所述座椅可包括座椅底部,并且所述座椅靠背可包括顶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膨胀位置从所述顶部延伸到所述座椅底部。
所述座椅可包括座椅底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在所述膨胀位置延伸到所述座椅底部下方。
所述车辆可包括第二座椅,所述第二座椅具有乘员就座区域并且沿着车辆纵向轴线与所述座椅间隔开,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具有从所述主腔室延伸的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在所述膨胀位置位于所述座椅与所述第二座椅的所述乘员就座区域之间。
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可包括第四延伸部,所述第四延伸部邻近所述第二座椅的所述乘员就座区域从所述主腔室延伸。
所述车辆可包括卷收器和系绳,所述卷收器在所述膨胀位置设置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下方,所述系绳从所述卷收器延伸到所述帘式安全气囊。
所述卷收器可以是烟火致动的。
所述车辆可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包括中柱,所述卷收器固定到所述中柱。
所述车辆可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包括中柱和连接到所述中柱和所述延伸部的系绳。
所述车辆可包括车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的所述主腔室包括在所述膨胀位置面向所述车门的第一面板和与所述第一面板相对的第二面板,所述延伸部从所述第二面板延伸。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处于未膨胀位置的安全气囊总成的车辆的透视图。
图2是处于膨胀位置的安全气囊总成的示例的透视图,所述安全气囊总成包括填充管、系绳和第二系绳。
图3是包括处于未膨胀位置的安全气囊总成的示例的车辆的顶视图,所述安全气囊总成具有填充管、系绳和第二系绳。
图4是包括用于前排座椅的处于膨胀位置的安全气囊总成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5是车顶和车顶内衬的分解图,其中帘式安全气囊处于未膨胀位置。
图6是帘式安全气囊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其中贯穿若干视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总体上示出了用于车辆12的总成10。车辆12包括车顶14和车顶内衬16。车辆12包括座椅18,所述座椅具有乘员就座区域20。车辆12包括帘式安全气囊22。帘式安全气囊22包括延伸部26。帘式安全气囊22可从未膨胀位置充气到膨胀位置。帘式安全气囊22在未膨胀位置位于车顶14和车顶内衬16之间。帘式安全气囊22可从车顶内衬16向下膨胀到膨胀位置。在所述膨胀位置,帘式安全气囊22具有主腔室24和延伸部26,所述延伸部从主腔室24并且在乘员就座区域20的车辆前方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
帘式安全气囊22可从未膨胀位置充气到膨胀位置,以控制车辆乘员28的运动。具体地,由于延伸部26在膨胀位置从主腔室24并且在乘员乘坐区域20前方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因此乘员28位于座椅18和延伸部26之间以控制乘员28的运动。由于帘式安全气囊22包括主腔室24和延伸部26,因此帘式安全囊22可控制乘员28在来自若干方向的车辆碰撞(例如,正面碰撞、斜向碰撞、侧面碰撞等)中的运动,并且可消除对其他安全气囊控制此类碰撞模式的运动的需要。由于帘式安全气囊22从车顶内衬16向下膨胀,因此延伸部26的形状和尺寸可基于乘员乘坐区域20和其他车辆部件的轮廓来设计,并且安全气囊在未膨胀位置在车顶14和车顶内衬16之间的位置允许此类形状和尺寸的封装。
车辆12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陆地车辆,例如乘用或商用汽车,诸如轿车、双门小轿车、卡车、运动型多功能车、跨界车、货车、小型货车、出租车、公共汽车等。车辆12包括车架(未编号)。车架可以是一体式车身结构,其中车架与车身30(包括车架纵梁、下边梁、柱44、车顶纵梁36等)成一体。作为另一示例,车架和车身可具有任何合适的结构。车架和车身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钢、铝和/或纤维增强塑料等。
车身30限定用于容纳车辆12的乘员28(如果有的话)的乘客舱32。乘客舱32可跨车辆12延伸,即从车辆12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乘客舱32包括前端32a和后端32b,其中在车辆12的前向移动期间,前端32a在后端32b前方。乘客舱32的前端32a可包括仪表板(未编号)和车辆控件(未编号)。
车身30包括底板34和车顶14。车顶14可限定车身的上边界并且可从乘客舱32的前端32a延伸到乘客舱32的后端32b。底板34在车顶14的下方。底板34可限定车身30的下边界并且可从乘客舱32的前端32a延伸到乘客舱32的后端32b。
车顶14可包括车顶纵梁36、一个或多个车顶横梁38和车顶面板40。车顶纵梁36可在车辆12前后方向上伸长。车顶14可包括两个车顶纵梁36,其中一个车顶纵梁36位于车顶14的一侧,而另一个车顶纵梁36位于车顶14的另一侧。车顶横梁38可在车辆横向方向上从一个车顶纵梁36伸长到另一车顶纵梁36。
车顶面板40设置在车顶纵梁36和车顶横梁38上方并且由车顶纵梁36和/或车顶横梁38支撑。车顶面板40具有A级表面,所述表面是暴露在客户的视线之下并且无不美观的瑕疵和缺陷的精制表面。具体地,A级表面向外面向车辆12的外部。车顶纵梁36、车顶横梁38和/或车顶面板40可为金属(例如,铝、钢等)、复合材料(例如,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片状模塑料(SMC)等)或任何合适的材料。
车顶内衬16可由车身30支撑。具体地,车顶内衬16可由车顶14(例如,车顶纵梁36和/或车顶横梁38)支撑。车顶内衬16在乘客舱32上方且在车顶14下方,即,车顶内衬16在乘客舱32与车顶14之间。车顶内衬16和车顶14(例如,车顶纵梁36、车顶横梁38和/或车顶面板40)可限定一个或多个腔体,所述一个或多个腔体在未膨胀位置容纳帘式安全气囊22,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车顶内衬16可限定乘客舱32的上边界。车顶内衬16可从乘客舱32内部隐藏车顶14。车顶内衬16包括面向乘客舱32的A级表面,即,专门被制造为具有无瑕疵的高质量、精制的美观外观的表面。车顶内衬16可以是例如塑料、泡沫、饰面等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何组合。
车辆12包括至少一个车门42,所述至少一个车门可相对于车身30打开,以供乘员28进入和离开乘客舱32。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
车辆12包括前车门42a和后车门42b。在这样的示例中,前车门42a5提供通向乘客舱32的前排的通路,并且后车门42b提供通向乘客舱32的后排的通路。
车身30可包括柱44。柱44可从车顶14延伸到底板34。具体地,车身30可包括位于车辆12两侧的柱44。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车
辆12的每一侧包括A柱、B柱和C柱。A柱可在挡风玻璃与前车门0 42a之间延伸。换句话说,A柱可设置在乘客舱32的前端32a处。B
柱可在前车门42a和后车门42b之间延伸,即在相邻的门42之间延伸。车辆12可包括附加柱44,例如D柱。
车辆12可包括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布置在乘客舱32中的多个座椅18。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多个座椅18包括两个前排座椅18(例如,5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以及两个后排座椅18。具体地,车辆12包括
第一座椅18a(例如,驾驶员座椅)和第二座椅18b(例如,后排乘客座椅),所述第二座椅在车辆纵向轴线上在第一座椅18a的车辆后方间隔开。座椅18可相对于底板34移动到各种位置,例如,可前后移动
和/或沿车辆横向移动。座椅18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类型,例如如附图0所示的斗式座椅18。
座椅18可包括座椅靠背48和座椅底部50。座椅靠背48可由座椅底部50支撑,并且相对于座椅底部50可以是固定的或可移动的。
座椅靠背48和座椅底部50可在多个自由度上是可调整的。
座椅18包括乘员就座区域20。乘员就座区域20是乘员28适当5就座于座椅18上时占用的区域。乘员就座区域20在座椅靠背48的
座椅前向方向上并且在座椅底部50上方。
座椅靠背48可在乘员就座区域20的相对侧上具有第一支承垫52和第二支承垫54。如图所示,第一支承垫52位于第二支承垫54的内侧。第一支承垫52和第二支承垫54伸长,并且具体地,当座椅靠背48处于大致直立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承垫和所述第二支承垫在大致直立方向上伸长。第一支承垫52和第二支承垫54限定座椅靠背48的横向座椅边界,即,座椅靠背48终止于第一支承垫52和第二支承垫54。第一支承垫52和第二支承垫54可相对于乘员就座区域20在座椅前向方向上延伸,即在就座于座椅18上的乘员28的躯干和肩部的相对侧上延伸。第一支承垫52和第二支承垫54相对于乘员就座区域20的延伸可由座椅18的直立框架构件和/或覆盖物限定。
座椅靠背48包括顶部56。如图所示,座椅靠背48的顶部56从第一支承垫52延伸到第二支承垫54。座椅靠背48从座椅底部50伸长到座椅靠背48的顶部56。车辆12可包括头部约束装置58。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头部约束装置58支撑在座椅18上。具体地,头部约束装置58支撑在座椅靠背48的顶部56上。
车辆12包括安全气囊总成60。安全气囊总成60包括帘式安全气囊22和充气机62。安全气囊总成60可包括至少一个系绳64和卷收器66。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车辆12包括两个帘式安全气囊22,即,车辆12的每一侧上各一个。在这样的示例中,车辆12可包括两个安全气囊总成60,每个安全气囊总成包括帘式安全气囊22中的一个和对应的充气机62、系绳64、卷收器66等。在其他示例中,两个帘式安全气囊22可以是单个安全气囊总成60的部件和/或可共享充气机62、系绳64、卷收器66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充气机62将安全气囊22充气到膨胀位置,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如上所述,帘式安全气囊22包括主腔室24和在膨胀位置从主腔室24突出的延伸部26。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帘式安全气囊22包括第二延伸部70。响应于车辆碰撞,充气机62将帘式安全气囊22充气到膨胀位置。在充气期间,帘式安全气囊22使车顶内衬16中的撕裂缝16a破裂并向下膨胀。延伸部26定位在乘员就座区域20的车辆前方,以控制座椅18中的乘员28的运动,例如,以控制乘员28在正面碰撞期间的前向移动。在对车辆12的碰撞是侧面碰撞的示例中,主腔室24控制乘员28的运动,并且车门42是帘式安全气囊22的反作用表面。在具有第二延伸部70的示例中,第二延伸部70控制乘员28在侧面碰撞期间的运动。具体地,第二延伸部70限制乘员28的外侧移动。在斜向碰撞或正面碰撞期间,延伸部26控制乘员28的运动,并且仪表板是帘式安全气囊22的反作用表面。在其中系绳64连接到中柱44和延伸部26的示例中,系绳64帮助控制延伸部26的位置。
充气机62与帘式安全气囊22流体连通以对帘式安全气囊22充气。充气机62用充气介质(诸如气体)使帘式安全气囊22膨胀,以将帘式安全气囊22从未膨胀位置移动到膨胀位置。充气机62可以是例如点燃化学反应以生成充气介质的烟火式充气机、释放(例如,通过烟火阀)作为充气介质的储存气体的储存气体充气机,或者是混合充气机。充气机62可例如支撑在车顶14上。具体地,如图所示,充气机62可例如用紧固件固定到车顶横梁38。安全气囊总成60可包括支撑在柱44中的一个(例如,A柱)上的第二充气机62。如图所示,第二充气机62可例如用紧固件固定到A柱。
安全气囊总成60可包括填充管68。填充管68从充气机62延伸到帘式安全气囊22。填充管68将充气机62和帘式安全气囊22流体地连接。具体地,填充管68将充气机62流体地连接到主腔室24、第一延伸部26、第三延伸部72。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填充管68在车顶内衬16与车顶14之间从充气机62延伸到帘式安全气囊22。
帘式安全气囊22可具有多个延伸部26、70、72、74。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帘式安全气囊22包括第三延伸部72和第四延伸部74。第一延伸部26和第二延伸部70配对以控制座椅18中的一个座椅的乘员28的运动,并且第三延伸部72和第四延伸部74配对以控制座椅18中的另一个座椅的乘员28的运动。第三延伸部72和第四延伸部74分别执行与第一延伸部26和第二延伸部70相同的功能,并且可分别具有与第一延伸部26和第二延伸部70相同或类似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延伸部26、70、72、74的位置,用于控制不同座椅18的乘员28的运动。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延伸部26和第二延伸部70被定位成控制前排座椅18中的一个座椅中的乘员28的运动,并且第三延伸部72和第四延伸部74被定位成控制后排座椅18中的一个座椅中的乘员28的运动。更具体地,在附图中的示例中,帘式安全气囊22中的一个包括四个延伸部26、70、72、74,用于控制车辆12的一侧上的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18中的乘员28的运动,并且帘式安全气囊22中的另一个包括四个延伸部26、70、72、74,用于控制车辆12的另一侧上的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18中的乘员28的运动。形容词“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在本文仅用作标识符,并且不指示次序或重要性。
帘式安全气囊22在未膨胀位置位于车顶14和车顶内衬16之间。例如,帘式安全气囊22可在未膨胀位置位于车顶内衬16与车顶14之间的腔体中。在这样的示例中,车顶内衬16将帘式安全气囊22与乘客舱32分开,并且当充气到膨胀位置时,帘式安全气囊22突破车顶内衬16并进入乘客舱32。在未膨胀位置,帘式安全气囊22可在车顶内衬16与车顶14之间卷起和/或折叠。例如,在未膨胀位置,帘式安全气囊22可沿着纵向轴线伸长。
在未膨胀位置,帘式安全气囊22可由车顶内衬16和/或车顶14(例如,车顶横梁38和/或车顶纵梁36)支撑。换句话说,在未膨胀位置,帘式安全气囊22的重量由车顶内衬16和/或车顶14承担。
如图所示并且如上面介绍的,帘式安全气囊22包括主腔室24。帘式安全气囊22在膨胀位置从车顶内衬16向下延伸。具体地,主腔室24从车顶内衬16向下膨胀。帘式安全气囊22(例如,帘式安全气囊22的主腔室24)在膨胀位置可延伸到座椅底部50下方。主腔室24可例如通过与充气机62的直接连接或通过填充管68由充气机62充气,并且主腔室24可将充气介质从充气机62递送到延伸部26、70、72、74。换句话说,在这样的示例中,延伸部26、70、72、74通过主腔室24充气。
主腔室24在膨胀位置可与前车门42a和/或后车门42b相邻。主腔室24可包括第一面板24a和第二面板24b。如图所示,第一面板24a在膨胀位置面向车门42,并且第二面板24b与第一面板24a相对。第一面板24a可面向前车门42a和/或后车门42b。第二面板24b面向内侧,即面向乘客舱32。
主腔室24可具有任何合适的长度(例如,与前车门42a和后车门42b相邻、与前车门42a相邻或与后车门42b相邻的合适长度)。作为附图所示的示例,主腔室24与前车门42a和后车门42b相邻。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主腔室24沿着车辆12的纵向轴线(即,邻近前车门42a和后车门42b)从中柱44沿车辆前向和车辆后向延伸。
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帘式安全气囊22包括多个延伸部26、70、72、74,即延伸部26、第二延伸部70、第三延伸部72和第四延伸部74。延伸部26、70、72、74中的每一个在延伸部26、70、72、74的近侧端部76处支撑在主腔室24上。具体地,延伸部26、70、72、74中的每一个在延伸部26、70、72、74的近侧端部76处连接到主腔室24。如图所示,延伸部26、70、72、74中的每一个在近侧端部76处连接到第二面板24b。延伸部26、70、72、74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缝合、焊接等)连接到主腔室24。延伸部26、70、72、74中的每一个从主腔室24延伸到延伸部26、70、72、74的内侧面78。内侧面78在膨胀位置沿着车辆横向轴线与延伸部26、70、72、74的近侧端部76和主腔室24间隔开。
主腔室24和多个延伸部26、70、72、74可流体地连接。换句话说,充气介质可通过主腔室24进入延伸部26、70、72、74。作为一个示例,主腔室24可包括开口,并且延伸部26、70、72、74在近侧端部76处围绕开口连接。如图所示,第二延伸部70和第四延伸部74流体地连接到主腔室24,并且第一延伸部26和第三延伸部72与主腔室24流体地隔离。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延伸部26和第三延伸部72通过填充管68流体地连接到充气机62。
延伸部26、70、72、74从主腔室24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延伸部26、70、72、74在未膨胀位置可沿车辆横向方向伸长。作为附图未示出的另一示例,第二延伸部70和第四延伸部74可在未膨胀位置与主腔室24一起封装,例如,与主腔室24一起卷起。延伸部26、70、72、74在膨胀位置从主腔室24向内延伸。具体地,延伸部26、70、72、74从第二面板24b从近侧端部76延伸到内侧面78。
如图所示,延伸部26(和第三延伸部72)在乘员就座区域20的前方(即,乘员就座区域20的车辆前方)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当乘员28占用座椅18时,延伸部26在乘员28的前方延伸。具体地,在膨胀位置,延伸部26位于乘员就座区域20与仪表板之间。在膨胀位置,第三延伸部72位于后排座椅18的乘员就座区域20与前排座椅18的座椅靠背48之间。
延伸部26(和第三延伸部72)可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到第一支承垫52。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内侧面78与第一支承垫52对准。延伸部26在乘员就座区域20前方从主腔室24延伸到第一支承垫52。换句话说,延伸部26与第一支承垫52间隔开,并且内侧面78在车辆纵向轴线上与第一支承垫52对准。
延伸部26可位于乘客舱32的前端32a与乘员就座区域20之间。具体地,乘客舱32的前端32a可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充当延伸部26的反作用表面。
延伸部26(和第三延伸部72)在膨胀位置可向下延伸到座椅底部50下方。在一些示例中,延伸部26可延伸到底板34,即,在膨胀位置,延伸部26邻接底板34。
如上所述,第三延伸部72可与延伸部26相同或类似。主腔室24可沿着车辆纵向轴线伸长,并且第三延伸部72定位在延伸部26的车辆后方。第三延伸部72可具有与延伸部26类似的功能和结构并且相对于第二座椅18b定位在主腔室24上。换句话说,第三延伸部72相对于第二座椅18b定位,如同延伸部26相对于第一座椅18a定位一样。第三延伸部72可具有与延伸部26不同的结构,以适应乘客舱32的轮廓。作为一个示例,延伸部26位于第一座椅18a的乘员就座区域20与乘客舱32的前端32a之间,而第三延伸部72位于第二座椅18b的乘员就座区域20与第一座椅18a的座椅靠背48之间。
如图所示,第二延伸部70(和第四延伸部74)在膨胀位置从主腔室24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第二延伸部70从第二面板24b从近侧端部76延伸到内侧面78。如图所示,第二延伸部70在膨胀位置位于延伸部26的车辆后方。第二延伸部70在膨胀位置与乘员就座区域20相邻。具体地,第二延伸部70在膨胀位置位于延伸部26和座椅靠背48之间。
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第二延伸部70包括内侧面78。第二延伸部70的内侧面78可沿着车辆12的纵向轴线与第二支承垫54对准。如图所示,第二延伸部70可从主腔室24延伸到第二支承垫54。第二延伸部70可沿着车辆12的纵向轴线与乘员乘坐区域20相邻。作为附图所示的示例,第二延伸部70可沿着乘员就座区域20从第二支承垫54向车辆前方延伸。
第二延伸部70在膨胀位置可位于座椅底部50处。例如,第二延伸部70在膨胀位置可从座椅靠背48的顶部56延伸到座椅底部50。如图所示,第二延伸部70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成控制乘员28的躯干在车辆碰撞期间的运动。作为示例,在侧面碰撞期间,乘员28的躯干可能碰撞第二延伸部70。
如上所述,第四延伸部74可与第二延伸部70相同或类似。主腔室24可沿着车辆纵向轴线伸长,并且第四延伸部74定位在第二延伸部70的车辆后方。第四延伸部74可具有与第二延伸部70类似的功能和结构并且相对于第二座椅18b定位在主腔室24上。换句话说,第四延伸部74相对于第二座椅18b定位,如同第二延伸部70相对于第一座椅18a定位一样。例如,第四延伸部74邻近第二座椅18b的乘员就座区域20定位。第四延伸部74可具有与第二延伸部70不同的结构,以适应乘客舱32的轮廓。
如上所述,车顶内衬16包括沿车辆横向方向伸长的至少一个撕裂缝16a。撕裂缝16a被定位成随着帘式安全气囊22充气而被帘式安全气囊22破坏并延伸穿过撕裂缝16a进入乘客舱32。撕裂缝16a可沿着车辆12的纵向轴线与延伸部26、70、72、74中的一个对准。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车顶内衬16包括多个撕裂缝16a,即在未膨胀位置,一个撕裂缝16a分别与延伸部26、第二延伸部70、第三延伸部72和第四延伸部74中的每一个对准。在充气期间,延伸部26、70、72、74使它们相应的撕裂缝16a破裂并从车顶14向下膨胀。
帘式安全气囊22可为织物,例如编织聚合物。作为一个示例,帘式安全气囊22可为编织尼龙纱线,例如,尼龙6,6。编织聚合物的其他示例包括聚醚醚酮PEEK、聚醚酮酮PEKK、聚酯等。编织聚合物可以包括涂层,诸如硅树脂、氯丁橡胶、聚氨酯等。例如,涂层可为聚有机硅氧烷。
安全气囊总成60可包括卷收器66和系绳。如图所示,卷收器66可支撑在中柱44上。具体地,卷收器66固定到中柱44。卷收器66在未膨胀位置在帘式安全气囊22下方固定到中柱44。系绳64从卷收器66延伸到帘式安全气囊22。如图所示,系绳64可从卷收器66延伸到主腔室24。
卷收器66可以是烟火致动的。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卷收器66将系绳64缩回。具体地,卷收器66将系绳64缩回,并且系绳64在充气期间向下拉动主腔室24。卷收器66和系绳64可例如帮助在车辆碰撞期间定位帘式安全气囊22。卷收器66将系绳64连续缩回,直到帘式安全气囊22处于膨胀位置。卷收器66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卷收器66,例如烟火式旋转预紧器。
安全气囊总成60可包括从车身30延伸到帘式安全气囊22的系绳80、82。例如,安全气囊总成60可包括连接到中柱44和延伸部26的第二系绳80。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第二系绳80具有第一端部80a和与第一端部80a间隔开的第二端部80b。第二系绳80的第一端部80a连接到延伸部26。第二系绳80的第一端部80a可直接连接到延伸部26(例如,第一端部80a可缝合到延伸部26中),或间接地连接到延伸部。第二系绳80的第一端部80a邻近内侧面78连接到延伸部。第二系绳80的第一端部80a可例如通过使用紧固件直接连接到中柱44,或间接地连接到中柱。如图所示,第二系绳80的第二端部80b连接到中柱44。第二系绳80的第二端部80b可例如通过使用紧固件直接连接到中柱44,或间接地连接到中柱。
作为另一示例,除第二系绳80之外或作为第二系绳的替代,安全气囊总成60可包括第三系绳82,所述第三系绳连接到车身30的位于B柱的后方的柱44(例如,C柱)。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第三系绳82可具有第一端部(未编号)和与第一端部间隔开的第二端部(未编号)。如图所示,第三系绳82的第一端部连接到第三延伸部72。第三系绳82的第一端部可直接连接到第三延伸部72(例如,第一端部可缝合到第三延伸部72中),或间接地连接到第三延伸部。第三系绳82的第一端部邻近内侧面78连接到第三延伸部72。第三系绳82的第二端部连接到位于中柱44的车辆后方的柱44(例如,C柱)。第三系绳82的第二端部可例如通过使用紧固件直接连接到中柱44,或间接地连接到中柱。
系绳64、第二系绳80和第三系绳82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织物编织聚合物)制成。例如,织物可能是编织尼龙纱,例如尼龙6,6。编织聚合物的其他示例包括聚醚醚酮(PEEK)、聚醚酮酮(PEKK)、聚酯等。编织聚合物可包括涂层,诸如硅树脂、氯丁橡胶、聚氨酯等。例如,涂层可能是聚有机硅氧烷。系绳64、80、82和帘式安全气囊22可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已经以说明性方式描述了本公开,并且应理解,已经使用的术语意图具有描述性词语而非限制性词语的性质。鉴于以上教导,本公开的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并且本公开可以不同于具体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践。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车顶;车顶内衬;座椅,所述座椅具有乘员就座区域;帘式安全气囊,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具有延伸部并且可从未膨胀位置充气到膨胀位置;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在所述未膨胀位置位于所述车顶和所述车顶内衬之间;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可从所述车顶内衬向下膨胀到所述膨胀位置;并且在所述膨胀位置,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具有主腔室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从所述主腔室并且在所述乘员就座区域的车辆前方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
根据实施例,所述延伸部在所述未膨胀位置沿车辆横向方向伸长。
根据实施例,所述车顶内衬具有沿车辆横向方向伸长的撕裂缝,所述撕裂缝与所述延伸部对准。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卷收器和系绳,所述卷收器在所述未膨胀位置设置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下方,所述系绳从所述卷收器延伸到所述帘式安全气囊。
根据实施例,所述车顶内衬具有沿车辆横向方向伸长的撕裂缝,所述撕裂缝与所述延伸部对准。
根据实施例,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膨胀位置从所述主腔室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延伸部的车辆后方。
根据实施例,所述座椅包括座椅靠背,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膨胀位置位于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座椅靠背之间。
根据实施例,所述座椅靠背包括第一支承垫和第二支承垫,所述第一支承垫位于所述第二支承垫的内侧,其中所述乘员就座区域限定在所述第一支承垫和所述第二支承垫之间,所述延伸部从所述主腔室延伸到所述第一支承垫并且所述第二延伸部从所述主腔室延伸到所述第二支承垫。
根据实施例,所述座椅包括座椅底部,并且所述座椅靠背包括顶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膨胀位置从所述顶部延伸到所述座椅底部。
根据实施例,所述座椅包括座椅底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在所述膨胀位置延伸到所述座椅底部下方。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第二座椅,所述第二座椅具有乘员就座区域并且沿着车辆纵向轴线与所述座椅间隔开,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具有从所述主腔室延伸的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在所述膨胀位置位于所述座椅与所述第二座椅的所述乘员就座区域之间。
根据实施例,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包括第四延伸部,所述第四延伸部邻近所述第二座椅的所述乘员就座区域从所述主腔室延伸。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卷收器和系绳,所述卷收器在所述膨胀位置设置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下方,所述系绳从所述卷收器延伸到所述帘式安全气囊。
根据实施例,所述卷收器是烟火致动的。
述卷收器固定到所述中柱。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车身,所述车身包括中柱和连接到所述中柱和所述延伸部的系绳。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车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的所述主腔室包括在所述膨胀位置面向所述车门的第一面板和与所述第一面板相对的第二面板,所述延伸部从所述第二面板延伸。

Claims (15)

1.一种车辆,其包括:
车顶;
车顶内衬;
座椅,所述座椅具有乘员就座区域;
帘式安全气囊,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具有延伸部并且能够从未膨胀位置充气到膨胀位置;
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在所述未膨胀位置位于所述车顶和所述车顶内衬之间;
所述帘式安全气囊能够从所述车顶内衬向下膨胀到所述膨胀位置;并且
在所述膨胀位置,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具有主腔室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从所述主腔室并且在所述乘员就座区域的车辆前方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延伸部在所述未膨胀位置沿车辆横向方向伸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顶内衬具有沿车辆横向方向伸长的撕裂缝,所述撕裂缝与所述延伸部对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还包括卷收器和系绳,所述卷收器在所述未膨胀位置设置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下方,所述系绳从所述卷收器延伸到所述帘式安全气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膨胀位置从所述主腔室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延伸部的车辆后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座椅包括座椅靠背,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膨胀位置位于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座椅靠背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包括第一支承垫和第二支承垫,所述第一支承垫位于所述第二支承垫的内侧,其中所述乘员就座区域限定在所述第一支承垫和所述第二支承垫之间,所述延伸部从所述主腔室延伸到所述第一支承垫并且所述第二延伸部从所述主腔室延伸到所述第二支承垫。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座椅包括座椅底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在所述膨胀位置延伸到所述座椅底部下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还包括第二座椅,所述第二座椅具有乘员就座区域并且沿着车辆纵向轴线与所述座椅间隔开,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具有从所述主腔室延伸的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在所述膨胀位置位于所述座椅与所述第二座椅的所述乘员就座区域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包括第四延伸部,所述第四延伸部邻近所述第二座椅的所述乘员就座区域从所述主腔室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至7中一项所述的车辆,其还包括卷收器和系绳,所述卷收器在所述膨胀位置设置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下方,所述系绳从所述卷收器延伸到所述帘式安全气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卷收器是烟火致动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还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包括中柱,所述卷收器固定到所述中柱。
14.如权利要求1至7中一项所述的车辆,其还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包括中柱和连接到所述中柱和所述延伸部的系绳。
15.如权利要求1至7中一项所述的车辆,其还包括车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的所述主腔室包括在所述膨胀位置面向所述车门的第一面板和与所述第一面板相对的第二面板,所述延伸部从所述第二面板延伸。
CN202211547982.7A 2021-12-13 2022-12-05 多腔室帘式安全气囊 Pending CN1162624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548,883 2021-12-13
US17/548,883 US11872948B2 (en) 2021-12-13 2021-12-13 Multi-chamber curtain airba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2481A true CN116262481A (zh) 2023-06-16

Family

ID=86498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47982.7A Pending CN116262481A (zh) 2021-12-13 2022-12-05 多腔室帘式安全气囊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72948B2 (zh)
CN (1) CN116262481A (zh)
DE (1) DE1020221325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58430B1 (en) * 2022-10-12 2024-04-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ody-mounted airbag above door open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09010B2 (en) * 2001-11-09 2004-03-23 Autoliv Asp, Inc. Rear tether retractor for an inflatable cushion
WO2005115795A2 (en) * 2004-05-24 2005-12-08 Wells James D Jr Crash appropriate vehicle partition
DE102010032449B4 (de) * 2010-07-28 2012-02-09 Daimler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chützen eines Fahrzeuginsassen eines Fahrzeuges mit einem Fahrzeugsitz
DE102012213284A1 (de) * 2012-07-27 2014-02-13 Takata AG Gassack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
CN103448660B (zh) * 2013-09-17 2015-07-22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正面保护功能的车辆侧气帘装置
US9327669B2 (en) * 2014-06-30 2016-05-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Wrap-around curtain for a vehicle
US9725064B1 (en) * 2016-02-05 2017-08-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airbag including hub and segments extending radially from the hub
DE102016001585A1 (de) * 2016-02-11 2017-08-17 Trw Automotive Gmbh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vorrichtung
CN105946778B (zh) * 2016-05-25 2018-05-25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
US9969346B2 (en) 2016-08-24 2018-05-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irbag restraint system
US10471923B2 (en) * 2017-01-11 2019-11-12 Zoox, Inc. Occupant protection system including expandable curtain and/or expandable bladder
US10899306B2 (en) 2018-12-04 2021-01-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ide-impact restraint system
DE102019126749A1 (de) * 2019-10-04 2021-04-08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Insassenrückhalteeinrichtung sowie Fahrzeug mit einer solchen Insassenrückhalteein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82674A1 (en) 2023-06-15
DE102022132591A1 (de) 2023-06-15
US11872948B2 (en)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1949B2 (en) Roof-mounted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US11279311B2 (en) Roof-mounted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US11332094B2 (en) Airbag inflatable across opening in vehicle body
US10336279B2 (en) Bulkhead mounted airbag for front seats
US11214222B2 (en)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US11433848B1 (en) Airbags supported by center console with non-inflatable panel
US11351946B1 (en) Airbag inflatable behind seatback of front seat
US11066033B2 (en) Seat-mounted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US11667257B2 (en) Airbag assembly for side impact protection
CN116262481A (zh) 多腔室帘式安全气囊
CN117104172A (zh) 乘客舱与货舱之间的地板安装式安全气囊
CN111267770A (zh) 侧面碰撞约束系统
US11541836B1 (en) Inflatable devices between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doors
US6517104B1 (en) Air bag for third row vehicle passengers
US11975675B2 (en) Body-mounted side airbag below seat bottom
US11518336B2 (en) Bulkhead mounted inflatable device
US11845392B1 (en) Airbag surrounding seatback of vehicle seat
US11634096B2 (en) Seat-mounted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US11891008B1 (en) Airbag deployable by pillar-mounted pyrotechnic device
US11479200B1 (en) Console airbag
US11820309B1 (en) Panel assembly deployable from seatback
US11370380B1 (en) Curtain airbag assembly with inflatable flap
US11958431B1 (en) Assembly including overhead airbag and knee airbag
CN112622802A (zh) 侧部和前部双室安全气囊
CN118144718A (zh) 包括顶置式安全气囊和膝部安全气囊的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