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2334A - 一种简易夹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简易夹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2334A
CN116262334A CN202211719338.3A CN202211719338A CN116262334A CN 116262334 A CN116262334 A CN 116262334A CN 202211719338 A CN202211719338 A CN 202211719338A CN 116262334 A CN116262334 A CN 116262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ull rod
clamping parts
control
compon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193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光辉
李光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nfe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nfe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nfe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nfe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193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623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62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2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夹子,包括两个夹持部,两个夹持部的中间转动连接,两个夹持部的一端为用于夹持零组件的夹持端、另一端为手握的控制端,两个夹持部的控制端之间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具有一个锁紧状态和一个释放状态,当两个夹持部的夹持端夹紧零组件时,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此时两个夹持部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并且夹持端与零组件过盈配合;当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时,两个夹持部可相对转动,零组件与夹持部分开。本发明既可方便地夹持小尺寸的零组件,又可有效地避免夹持力大小不稳定的问题,方便对零组件的可靠夹持。

Description

一种简易夹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工用工装夹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夹子。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在加工制造木工零部件时,通常会用到一些夹具,以便多个零组件按照设计要求的形状位置摆放结合在一起,然后用螺钉、铁钉、胶水等将多个零组件连接在一起,形成所需要的零部件产品。根据所需夹持见得尺寸大小夹具通常分为大、中、小三个类型,其中“大”的夹具的典型结构为F形夹具;而“小”的家具的典型结构就是一个“夹子”,具体地,其包括可相对转动的二个夹持部,两个夹持部的一端为夹持端,另一端为控制短,两个夹持部的中间转动连接,并设有卷簧。使用时,挤压两个控制端,使两个夹持端相互分开,然后松开控制端,依靠卷簧的弹力,使两个夹持端紧紧夹持零组件。
此类夹子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但是仍然存在如下技术缺陷:由于两个夹持端的夹持力是依靠卷簧的弹力实现的,因此,其夹持力的大小与夹持距离成反比。当夹持的零组件尺寸较小时,会导致其夹持力过小;当夹持的零组件尺寸较小时,会导致需要作用在控制端的作用力过大,继而导致使用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简易夹子,既可方便地夹持小尺寸的零组件,又可有效地避免夹持力大小不稳定的问题,方便对零组件的可靠夹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夹子,包括两个夹持部,两个夹持部的中间转动连接,两个夹持部的一端为用于夹持零组件的夹持端、另一端为手握的控制端,两个夹持部的控制端之间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具有一个锁紧状态和一个释放状态,当两个夹持部的夹持端夹紧零组件时,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此时两个夹持部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并且夹持端与零组件过盈配合;当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时,两个夹持部可相对转动,零组件与夹持部分开。
本发明是一种适合夹持小尺寸零组件的夹具,需要夹持零组件时,先使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此时可通过两个夹持部的控制端使两个夹持端相互分开、并使零组件位于两个夹持端之间,然后通过两个控制端使两个夹持端相互靠近以夹持零组件,接着使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即可使两个夹持部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并且夹持端与零组件形成过盈配合,以夹紧零组件。
特别地,两个夹持部的夹持端是通过锁紧状态的锁紧机构实现对零组件的夹持的,又可有效地避免通过弹力、或手的握持力夹持零组件容易出现的夹持力大小不稳定的问题,方便对零组件的可靠夹持。
作为优选,两个夹持部呈X交叉,当两个控制端相互靠近时,两个夹持端相互靠近并夹紧零组件;当两个控制端相互远离时,两个夹持端相互远离并松开零组件。
由于两个夹持部呈X交叉,因此,两个控制端之间的距离和两个夹持端的距离成正比,从而有利于通过控制端直观地判断夹持端的状态。
特别是,需要夹持零组件时,我们应使两个夹持端的距离减小,相应地,两个控制端之间的距离相应地减小,继而使锁紧机构承受拉力。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相同刚性的构件,所能承受的拉力会远大于所能承受的用力。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控制端的连接头、连接在两个连接头之间的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与对应的连接头螺纹连接,并且拉杆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
如前所述,锁紧机构主要承受的是拉力,而拉杆可承受足够的拉力,并且可避免其弯曲变形。当我们转动拉杆时,由于拉杆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因此,可同时向中间拉拢连接头,继而使夹持端相互靠近而夹紧零组件。
作为优选,至少在拉杆穿出连接头的一端设有正六边形转动段,转动段上套设有棘轮扳手。
正六边形转动段方便通过扳手等工具转动拉杆,而棘轮扳手方便按一个方向连续转动拉杆。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控制端的L形连接卡槽、连接在两个控制端之间的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位于对应的连接卡槽内,拉杆伸出连接卡槽的端部设有紧固螺母,并且拉杆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
由于控制端设有L形连接卡槽,因此,方便拉杆进入连接卡槽内,同时可避免拉杆的自行脱出。当转动拉杆时,可同时拧紧两端的紧固螺母,继而向中间拉拢两个控制端,进而夹紧零组件。
作为优选,在拉杆上设有位于控制端与紧固螺母之间的垫圈,所述垫圈贴靠控制端一端呈半球形,控制端靠近垫圈一侧设有半球形的定位凹槽。
可以理解的是,当两个控制端相互靠近或分开时,两个控制端相背的端面无法始终保持平行。也就是说,紧固螺母无法始终完整地贴靠控制端。为此,我们在在拉杆上设置位于控制端与紧固螺母之间的垫圈,控制端靠近垫圈一侧设有半球形的定位凹槽,垫圈贴靠控制端一端呈半球形。这样,无论两个控制端相背的端面处于什么状态,垫圈的一侧半球形端面可始终位于控制端半球形的定位凹槽内,而垫圈的另一平端面则可始终贴靠紧固螺母。
作为优选,两个夹持部连接成8字形,在夹持端铰接有夹持块。
连接成8字形的夹持部可对称地张开或闭合。而夹持块有利于增大对零组件的接触面积。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既可方便地夹持小尺寸的零组件,又可有效地避免夹持力大小不稳定的问题,方便对零组件的可靠夹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锁紧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持部 11、夹持端 111、夹持块 12、控制端 121、连接头 122、连接卡槽 123、定位凹槽 2、拉杆 21、转动段 3、棘轮扳手 4、紧固螺母 5、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简易夹子,是一种适合夹持小尺寸零组件的木工用夹具,具体包括两个夹持部1,两个夹持部的中间转动连接,两个夹持部的一端为用于夹持零组件的夹持端11、另一端为手握的控制端12,两个夹持部的控制端之间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具有一个锁紧状态和一个释放状态,当两个夹持部的夹持端夹紧零组件时,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此时两个夹持部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并且夹持端与零组件过盈配合;当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时,两个夹持部可相对转动,零组件与夹持部分开。
需要说明的是,夹持端与零组件过盈配合是指夹持端紧密贴靠零组件。
需要转动夹持部时,可使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需要夹紧零组件时,使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此时两个夹持部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也就是说,两个夹持部的夹持端是通过锁紧状态的锁紧机构实现对零组件的夹持的,可有效地避免通过扭簧、或手的握持力夹持零组件容易出现的夹持力大小不稳定的问题,方便对零组件的可靠夹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两个夹持部交叉呈X形,从而使两个控制端之间的距离和两个夹持端的距离成正比,有利于通过控制端直观地判断夹持端的状态。当两个控制端相互靠近时,两个夹持端相互靠近并夹紧零组件;当两个控制端相互远离时,两个夹持端相互远离并松开零组件。
优选地,两个夹持部连接成8字形,连接成8字形的夹持部可对称地张开或闭合。此外,在夹持端铰接有夹持块111,有利于增大对零组件的接触面积。由于夹持端与夹持块铰接,可确保夹持块始终紧贴零组件。
进一步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控制端的连接头121、连接在两个连接头之间的拉杆2,所述拉杆的两端与对应的连接头螺纹连接,并且拉杆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
可以理解的是,当控制端相互靠近、继而夹持零组件时,拉杆承受的是拉力,从而可避免其弯曲变形。当我们转动拉杆时,由于拉杆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因此,可同时向中间拉拢连接头,继而使夹持端相互靠近而夹紧零组件。反之,当反向转动拉杆时,两端的连接头相互分开,从而使锁紧机构进入释放状态。
更进一步地,至少在拉杆穿出连接头的一端设有正六边形转动段21,转动段上套设有棘轮扳手3。
当棘轮扳手套设在转动段上时,可方便地转动拉杆,以使两个连接头相互靠近。需要释放零组件时,可将棘轮扳手反向套设在转动段上,然后反向转动棘轮扳手,即可使锁紧机构进入释放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拉杆与连接头螺纹连接部分为圆柱形,而转动段可为圆柱形的内接正六边形,以便于转动段穿出连接头。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控制端的连接卡槽122、连接在两个控制端之间的拉杆,拉杆的两端位于对应的连接卡槽内,拉杆伸出连接卡槽的端部设有紧固螺母4,并且拉杆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其中的连接卡槽包括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连接成L形的连接卡槽。拉杆可先进入横向部分,然后进入纵向部分,避免拉杆的自行脱出。当转动拉杆时,可同时拧紧两端的紧固螺母,继而向中间拉拢两个控制端,进而夹紧零组件。
进一步地,在拉杆上设有位于控制端与紧固螺母之间的垫圈5,所述垫圈贴靠控制端一端呈半球形,控制端靠近垫圈一侧设有半球形的定位凹槽123。
当两个控制端相互靠近或分开时,两个控制端相背的端面无法始终保持平行。也就是说,紧固螺母无法始终完整地贴靠控制端。为此,我们在在拉杆上设置位于控制端与紧固螺母之间的垫圈,控制端靠近垫圈一侧设有半球形的定位凹槽,垫圈贴靠控制端一端呈半球形。这样,无论两个控制端相背的端面处于什么状态,垫圈的半球形端面可始终位于控制端半球形的定位凹槽内,而垫圈的另一平端面则可始终贴靠紧固螺母。

Claims (7)

1.一种简易夹子,包括两个夹持部,两个夹持部的中间转动连接,两个夹持部的一端为用于夹持零组件的夹持端、另一端为手握的控制端,其特征是,两个夹持部的控制端之间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具有一个锁紧状态和一个释放状态,当两个夹持部的夹持端夹紧零组件时,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此时两个夹持部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并且夹持端与零组件过盈配合;当锁紧机构处于释放状态时,两个夹持部可相对转动,零组件与夹持部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夹子,其特征是,两个夹持部呈X交叉,当两个控制端相互靠近时,两个夹持端相互靠近并夹紧零组件;当两个控制端相互远离时,两个夹持端相互远离并松开零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夹子,其特征是,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控制端的连接头、连接在两个连接头之间的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与对应的连接头螺纹连接,并且拉杆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简易夹子,其特征是,至少在拉杆穿出连接头的一端设有正六边形转动段,转动段上套设有棘轮扳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夹子,其特征是,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控制端的L形连接卡槽、连接在两个控制端之间的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位于对应的连接卡槽内,拉杆伸出连接卡槽的端部设有紧固螺母,并且拉杆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简易夹子,其特征是,在拉杆上设有位于控制端与紧固螺母之间的垫圈,所述垫圈贴靠控制端一端呈半球形,控制端靠近垫圈一侧设有半球形的定位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夹子,其特征是,两个夹持部连接成8字形,在夹持端铰接有夹持块。
CN202211719338.3A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简易夹子 Pending CN1162623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9338.3A CN116262334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简易夹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9338.3A CN116262334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简易夹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2334A true CN116262334A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23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19338.3A Pending CN116262334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简易夹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6233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41C (zh) 紧固装置
CN2584358Y (zh) 单楔块式扳手
US5692734A (en) Clamp structure
JPS6284980A (ja) 工具
US7610833B2 (en) Thread gripping tool
CN101402188A (zh) 一种可调无间隙呆扳手
JP2009055659A (ja) 電線用スペーサ
CN116262334A (zh) 一种简易夹子
CN107097164B (zh) 一种三爪活动式棘轮扳手
CN201231461Y (zh) 一种可调无间隙呆扳手
AU2015331586B2 (en) Fastener for a connector in an electrical coupling
US2936661A (en) Torque limiting wrench
JPH07509045A (ja) 動力計ねじまたはナット
US20080247840A1 (en) Fastener and Fastener Tightening/Loosening Device
CN220279492U (zh) 扳手
US6745651B2 (en) Manual device for applying a clamping pressure to the head of a nut
CN100402239C (zh) 具有成对卡合面的被转动操作部件的转动操作工具
CN212653352U (zh) 一种多功能高效率活动扳手
JP2006132686A (ja) 締結具
CN220241308U (zh) 全接触多功能快速扳手
US11739870B2 (en) Spring clamp with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capability
CN214055063U (zh) 一种阀芯堵头锁紧工装
CN210909753U (zh) 一种尺寸可调的梅花扳手
US11708850B2 (en) Self-tightening fastening apparatus for vibrating work-parts
CN219967651U (zh) 一种锁附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