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59231A - 曲面显示模组及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曲面显示模组及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59231A
CN116259231A CN202111461230.4A CN202111461230A CN116259231A CN 116259231 A CN116259231 A CN 116259231A CN 202111461230 A CN202111461230 A CN 202111461230A CN 116259231 A CN116259231 A CN 116259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d
curved surface
area
display module
film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612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言
王鹏
郭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612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592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59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59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曲面显示模组,包括中心区及围设于中心区的第一曲面区、第二曲面区及拐角区,曲面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层及背膜层。背膜层包括凹陷部,凹陷部位于第一曲面区、第二曲面区或者拐角区;本体部的材质包括金属合金。背膜层的主要材料采用金属合金,金属合金的弹性模量大,既可以提升拐角区抵抗褶皱失稳能力,提升褶皱门限,从而减小或消除褶皱的产生;金属合金还具有散热性能好及抗静电性能等优势;在背膜层上设置位于曲面区域的凹陷部(例如通孔、凹槽、空腔),降低背膜层在曲面区域的弯曲模量,利于背膜层更好的与显示层贴合,避免缝隙或气泡的产生。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装置。

Description

曲面显示模组及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面显示模组及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体积小、性能高、外观美是目前用户对终端装置追求的重要指标。以手机为例,手机已成为集通讯、影音、阅读、拍摄于一身的多功能便携设备。为进一步提升用户对终端装置的体验(例如显示区域的扩大、外观、手感等),具有曲面屏的终端装置迅猛发展。
其中,曲面屏包括相互贴合的背膜层与显示层,在制作曲面屏的过程中,拐角区域由于多料会形成褶皱,影响拐角区域的显示效果;现有的曲面屏的背膜层通常采用有机材料,背膜层的厚度较厚以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增加了曲面屏的厚度;同时,有机材料导热性能差、且容易产生静电,影响曲面显示模组的功能;另外,背膜层与显示层在曲面区域还会形成缝隙或气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同时具有减小或消除褶皱、厚度小、散热性能好、抗静电效果好、有效贴合的曲面显示模组以及应用曲面显示模组的终端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曲面显示模组,曲面显示模组包括中心区、第一曲面区、第二曲面区以及拐角区,第一曲面区、第二曲面区以及拐角区均与中心区连接,拐角区位于第一曲面区以及第二曲面区之间并连接第一曲面区以及第二曲面区;曲面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层以及背膜层。背膜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表面邻接显示层设置,第二表面远离显示层设置;其中,背膜层包括本体部,在位于第一曲面区、第二曲面区以及拐角区的至少之一的本体部上设置有凹陷部,本体部的材质包括金属或金属合金。
上述设计中,用于保护显示层的背膜层的主要材料采用金属或金属合金,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弹性模量大,既可以提升拐角区抵抗褶皱失稳能力,提升褶皱门限,从而减小或消除褶皱的产生;又可以减小背膜层的厚度,从而减小曲面显示模组的厚度,另外,金属或金属合金还具有散热性能好以及抗静电性能等优势;通过在背膜层上设置位于曲面区域(第一曲面区、第二曲面区以及拐角区)的凹陷部(例如通孔、凹槽、空腔等),在背膜层与显示层相互贴合过程中,降低背膜层在曲面区域的弯曲模量,便于背膜层弯曲,从而在背膜层与显示层的叠设方向上,利于背膜层更好的与显示层贴合,避免背膜层因变形困难而导致缝隙或者气泡的产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中心区的数量为一个,第一曲面区以及第二曲面区的数量均为两个,拐角区的数量为四个。
上述设计中,为曲面显示模组是四面曲屏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凹陷部包括通孔、凹槽以及空腔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凹陷部包括通孔,通孔贯穿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
上述设计中,通孔的设置,能降低背膜层在曲面区域的弯曲模量,利于背膜层更好的与显示层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凹陷部包括凹槽,凹槽由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凹陷形成。
上述设计中,未贯穿背膜层的部分能起到一定的连接缓冲作用,避免背膜层在弯曲过程中折断;凹槽的设置,利于背膜层的弯曲,从而降低背膜层的弯曲模量,利于背膜层更好的与显示层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凹陷部包括凹槽,凹槽由第二表面朝向第一表面凹陷形成。
上述设计中,在背膜层与显示层相互贴合过程中,未贯穿背膜层的部分能起到一定的连接缓冲作用,避免背膜层在弯曲过程中折断;凹槽的设置,利于背膜层的弯曲,从而降低背膜层的弯曲模量,利于背膜层更好的与显示层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凹陷部包括凹槽,凹槽包括由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凹陷形成的凹槽以及由第二表面朝向第一表面凹陷形成的凹槽。
上述设计中,在背膜层与显示层相互贴合过程中,未贯穿背膜层的部分能起到一定的连接缓冲作用,避免背膜层在弯曲过程中折断;凹槽的设置,还能降低背膜层在曲面区域的弯曲模量,利于背膜层更好的与显示层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凹陷部为空腔,空腔开设于背膜层内部,且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
上述设计中,未贯穿背膜层的部分能起到一定的连接缓冲作用,避免背膜层在弯曲过程中折断;空腔的设置,利于背膜层的弯曲,从而降低背膜层的弯曲模量,利于背膜层更好的与显示层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凹陷部呈柱状或者长条状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设计中,为凹陷部形状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10GPa
上述设计中,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10GPa,大于常用的有机材料的弹性模量,可以减小背膜层的厚度即可实现背膜层的保护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背膜层还包括填充部,填充部填充于凹陷部中,填充部的材质的弹性模量小于金属和金属合金的弹性模量。
上述设计中,填充部的材质的弹性模量小于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弹性模量,在背膜层与显示层相互贴合过程中,填充部相较于金属或金属合金更容易产生形变,填充部有利于提升背膜层更好的变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填充部的材质为有机物。
上述设计中,有机物的弹性模量小于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弹性模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有机物包括胶水或者高分子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设计中,胶水或者高分子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或金属合金的弹性模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胶水包括压敏胶、OCA光学胶、OCR光学胶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涤纶树脂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曲面显示模组,曲面显示模组包括中心区、第一曲面区、第二曲面区以及拐角区,第一曲面区、第二曲面区以及拐角区均与中心区连接,拐角区位于第一曲面区以及第二曲面区之间并连接第一曲面区以及第二曲面区;曲面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层以及背膜层。背膜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朝向显示层设置,第二表面远离显示层设置;其中,背膜层包括本体部与填充部,填充部位于拐角区的至少部分,填充部的材质包括金属或金属合金。
上述设计中,填充部为弹性模量较大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可以提升拐角区抵抗褶皱失稳能力,提升褶皱门限,从而减小或消除褶皱的产生;本体部为有机物,有机物的密度较小,可以减轻背膜层的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填充部位于拐角区的部分区域,填充部位于拐角区背离中心区的端部。
上述设计中,在减小或消除褶皱产生的同时,降低背膜层的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填充部位于拐角区的全部区域。
上述设计中,进一步有效减小或消除褶皱的产生。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装置,终端装置包括曲面显示模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为手机且手机的曲面显示模组为四面曲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曲面显示模组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的曲面显示模组沿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背膜层的凹陷部为长条状的通孔的部分区域的俯视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背膜层的凹陷部为圆柱状的通孔的部分区域的俯视图。
图5B为图5A中的背膜层与显示层相互贴合后沿B-B方向的部分区域的截面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背膜层的凹陷部为位于第一表面的圆柱状的凹槽的部分区域的俯视图。
图6B为图6A中的背膜层与显示层相互贴合后沿C-C方向的部分区域的截面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背膜层的凹陷部为位于第二表面的圆柱状的凹槽的部分区域的俯视图。
图7B为图7A中的背膜层与显示层相互贴合后沿D-D方向的部分区域的截面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背膜层的凹陷部为位于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的圆柱状的凹槽的部分区域的俯视图。
图8B为图8A中的背膜层与显示层相互贴合后沿E-E方向的部分区域的截面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背膜层的凹陷部为位于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之间的空腔的部分区域的俯视图。
图9B为图9A中的背膜层与显示层相互贴合后沿F-F方向的部分区域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凹陷部中填充有填充部的部分区域的俯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填充部为金属合金且位于拐角区的部分区域的俯视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填充部为金属合金且位于拐角区的全部区域的俯视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曲面显示模组为两面曲屏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终端装置 200
曲面显示模组 100、100a
显示层 10
显示面 11
背面 13
背膜层 20、20a、20b
本体部 21、21a、21b
凹陷部 23
通孔 231
凹槽 233a、233b、233c、233d
空腔 235
填充部 25、25a、25b
第一表面 27
第二表面 29
中心区 I
第一曲面区 II
第二曲面区 III
拐角区 IV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所有的和任意的组合。
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而非限制本申请,本申请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上方”、“下方”、“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装置200。终端装置2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相机、电视、车载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在本实施例中,以终端装置200为手机为例进行阐述,终端装置200包括曲面显示模组100。
请一并参阅图2,为曲面显示模组100(手机)的俯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曲面显示模组100为四面曲屏。曲面显示模组100包括中心区I、第一曲面区II、第二曲面区III以及拐角区IV,第一曲面区II、第二曲面区III以及拐角区IV围设于中心区I的周围,拐角区IV还连接第一曲面区II以及第二曲面区III,即第一曲面区II与第二曲面区III均连接中心区I且间隔设置,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中心区I的数量为一个,第一曲面区II与第二曲面区III的数量均为两个,拐角区IV的数量为四个,在其他实施例中,中心区I、第一曲面区II、第二曲面区III以及拐角区IV的数量并不限制。中心区I、第一曲面区II、第二曲面区III以及拐角区IV均可以为曲面显示模组100的显示区域。
请参阅图3,曲面显示模组100包括背膜层20以及显示层10,显示层10包括背对设置的显示面11以及背面13,背膜层20位于显示层10的背面13,用于保护显示层10。
请结合图4和图5A,背膜层20包括本体部21以及设置于本体部21上的凹陷部23。
本体部21的材质选自弹性模量大于5GPa的材质,例如10GPa-40Gpa,本体部21的材质可以选自金属或者金属合金,金属包括但不限于镁(45GPa)、铝(70GPa)、钛(120GPa)、镍(8.9GPa)、锡(7.29GPa)、银(10.5GPa)、金(19.32GPa)等,金属合金包括但不限于镁铝合金(45GPa)、铝合金(70GPa)、镁合金(44.8GPa)、铜合金、钛合金(108GPa)以及高熵合金(五种或五种以上等量或大约等量金属形成的合金)等。使用金属或金属合金作为背膜层20的材料,相较于有机材料作为背膜层20,可以提升背膜层20的刚性、散热性以及抗静电性能。另外,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弹性模量大于有机材料(目前使用的聚酰亚胺(PI)及涤纶树脂(PET)弹性模量小于5GPa)的弹性模量,可以提升拐角区IV抵抗褶皱失稳能力,提升褶皱门限,从而减小或消除拐角区IV的褶皱的产生;另外,相较于有机材质,还可以减小背膜层20的厚度即可实现背膜层20的保护功能。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背膜层20的弹性模量不宜过大,例如超过100GPa,则背膜层20过硬,弯折成曲面的难度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10GPa。
凹陷部23位于第一曲面区II、第二曲面区III以及拐角区IV的至少之一区域。凹陷部23的设置,在背膜层20与显示层10相互贴合过程中,降低背膜层20在曲面区域的弯曲模量,便于背膜层20弯曲,从而在背膜层20与显示层10的叠设方向上,使得背膜层20(尤其是改善拐角区IV)更好的与显示层10贴合,避免背膜层20因变形困难而导致缝隙或者气泡的产生。
凹陷部23可以是通孔231(如图4、图5A、图5B)、凹槽233a、233b、233c、233d(如图6A、图6B、图7A、图7B、图8A、图8B)以及空腔235(如图9A、图9B)中的至少之一。通孔231、凹槽233a、233b、233c、233d以及空腔235的数量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同一区域内(第一曲面区II、第二曲面区III、拐角区IV)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通孔231、凹槽233a、233b、233c、233d以及空腔235的形状均不限制,可以为规则的形状,例如圆柱状、椭圆柱状、多棱柱状、多棱台状等,其中,多棱柱状包括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等;也可以为不规则的形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凹陷部23也可以是通孔231、凹槽233a、233b、233c、233d以及空腔235中至少两种的组合。
背膜层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7与第二表面29,第一表面27邻接显示层10设置,第二表面29为背膜层20远离显示层10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5A以及图5B,以凹陷部23为通孔231为例,通孔231沿显示层10与背膜层20叠设的方向(曲面显示模组100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表面27以及第二表面29。通孔231的数量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4,通孔231呈长条状,长条状的通孔231围设于中心区I的周围,其中,位于第一曲面区II与第二曲面区III的通孔231呈细长的长方体,位于拐角区IV的通孔231呈细长的弧形。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A、图5B,每个通孔231呈圆柱状,多个通孔231呈线状排列于第一曲面区II、第二曲面区III以及拐角区IV,即多个通孔231排列于中心区I的周围。通孔231的设置,利于背膜层20的弯曲,降低提升背膜层20的弯曲模量,利于背膜层20更好的与显示层10贴合,避免背膜层20因变形困难而导致缝隙或者气泡的产生。
请参阅图6A、图6B,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部23为凹槽233a,凹陷部23未贯穿背膜层20,其中,凹槽233a由第一表面27朝向第二表面29凹陷形成,即位于第一曲面区II、第二曲面区III以及拐角区IV的背膜呈朝向背离凹槽233a所在的一侧弯曲。未贯穿背膜层20的部分能起到一定的连接缓冲作用,避免背膜层20在弯曲过程中折断;凹槽233a的设置,利于背膜层20的弯曲,降低提升背膜层20的弯曲模量,利于背膜层20更好的与显示层10贴合,避免背膜层20因变形困难而导致缝隙或者气泡的产生。
请参阅图7A、图7B,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部23为凹槽233b,凹陷部23未贯穿背膜层20,其中,凹槽233b由第二表面29朝向第一表面27凹陷形成,即位于第一曲面区II、第二曲面区III以及拐角区IV的背膜呈朝向凹槽233b所在的一侧弯曲。未贯穿背膜层20的部分还能起到一定的连接缓冲作用,避免背膜层20在弯曲过程中折断;凹槽233b的设置,利于背膜层20的弯曲,从而降低背膜层20的弯曲模量,利于背膜层20更好的与显示层10贴合,避免背膜层20因变形困难而导致缝隙或者气泡的产生。
请参阅图8A、图8B,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部23为凹槽233c、233d,凹陷部23位于背膜层20的相对两表面,即凹陷部23既包括由第一表面27朝向第二表面29凹陷形成的凹槽233c,还包括由第二表面29朝向第一表面27凹陷形成的凹槽233d,位于相对两表面的凹槽233c、233d可以间隔交错设置,也可以背对设置。在背膜层20与显示层10相互贴合过程中,未贯穿背膜层20的部分能起到一定的连接缓冲作用,避免背膜层20在弯曲过程中折断;凹槽233c、233d的设置,还能降低背膜层20在曲面区域的弯曲模量,利于背膜层20更好的与显示层10贴合,避免背膜层20因变形困难而导致缝隙或者气泡的产生。
请参阅图9A、图9B,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部23为空腔235,空腔235开设于背膜层20内部,且位于第一表面27与第二表面29之间,即凹陷部23既不贯穿第一表面27,也不贯穿第二表面29。未贯穿背膜层20的部分能起到一定的连接缓冲作用,避免背膜层20在弯曲过程中折断;空腔235的设置,利于背膜层20的弯曲,从而降低背膜层20的弯曲模量,利于背膜层20更好的与显示层10贴合,避免背膜层20因变形困难而导致缝隙或者气泡的产生。
其中,当凹陷部23为凹槽233a、233b、233c、233d或者空腔235时,凹槽233a、233b、233c、233d或者空腔235未贯穿背膜层20,则外界的杂质(例如灰尘、水汽等)无法从凹陷部23进入至曲面显示模组100中而污染显示层10。
请参阅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背膜层20还可以包括填充部25,填充部25填充于凹陷部23中。填充部25的材料可以是有机物,例如胶水、高分子材料等,胶水可以为压敏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OCR(Optical Clear Resin)光学胶等,高分子材料可以是聚酰亚胺(Polyimide,PI)、涤纶树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ric MethylMethacrylate,PMMA)等。有机物的弹性模量低于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弹性模量,在背膜层20与显示层10相互贴合过程中,填充部25相较于金属或金属合金更容易产生形变,填充部25有利于提升背膜层20更好的变形。其中,当凹陷部23为通孔231时,填充部25填充于通孔231中时,避免外界的杂质(例如灰尘、水汽等)从通孔231中进入至曲面显示模组100中而污染显示层10。
本体部21与填充部25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根据曲面显示模组100的使用场景,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部21的厚度可以是0.025mm-0.075mm(小于相关技术中采用有机材料作为背膜层20的厚度),填充部25的厚度与所述凹陷部23的深度保持一致,即填充部25完全填充凹陷部23,具有填充部25区域的背膜层20整体与本体部21的厚度保持一致。其中,若本体部21的厚度过大(例如大于0.075mm),则会引起背膜层20的曲面造型弱,在拐角区IV弯曲的难度增大,导致拐角区IV较难贴合;另外还会增加整体的曲面显示模组100的厚度;若本体部21的厚度过小(例如小于0.025mm),背膜层20的整体刚度减小,起到保护作用的能力有限。需要说明的是,背胶层20的本体部21可以通过胶层(图未示)与显示层10连接,本体部21的厚度不包括胶层的厚度。
上述背膜层20的制作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一金属或金属合金进行预加工,形成一厚度、形状与背膜层20相近的预制品。
步骤S2:在预制品上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在预设的区域形成凹陷部23。凹陷部23可以为通孔231、凹槽233a、233b、233c、233d以及空腔235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当凹陷部23为空腔235时,还可以包括密封空腔235的步骤。图案化处理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激光蚀刻、冲压、计算机数控(CNC)机床加工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背膜层20的制作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3:将液态的有机物填充于凹陷部23中,并进行填平、固化等步骤,以在凹陷部23中形成填充部25。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膜层20a、20b包括本体部21a、21b以及填充部25a、25b,填充部25a、25b位于拐角区IV的部分区域(请参阅图11)或全部区域(请参阅图12)。填充部25a、25b的弹性模量大于本体部21a、21b的弹性模量,本体部21a、21b的材质可以是有机物,填充部25a、25b的材质可以是上述金属或金属合金。其中,上述填充部25a、25b为弹性模量较大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可以提升拐角区IV抵抗褶皱失稳能力,提升褶皱门限,从而可以减小或消除褶皱的产生;本体部21a、21b为有机物,有机物的密度较小,可以减轻背膜层20a、20b的质量。
请参阅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填充部25a位于拐角区IV的部分区域,填充部25a位于拐角区IV背离中心区I的端部,填充部25a与中心区I间隔设置。请参阅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填充部25b位于拐角区IV的全部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曲面显示模组100并不仅限于四面曲屏,还可以是两面曲屏或者其他一面或多面曲屏,即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曲面区III和/或拐角区IV可以省略。例如,请参阅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曲面显示模组100a包括中心区I以及与中心区I曲面连接的第一曲面区II,第一曲面区II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曲面区II位于中心区I相对的两侧。在位于第一曲面区II内的背膜层20上设置凹陷部23,还可以在凹陷部23中设置填充部25。两个第一曲面区II可以设置于终端装置200的长度方向上,也可以设置于终端装置200的宽度方向上。
本申请提供的曲面显示模组100,用于保护显示层10背膜层20的主要材料采用金属或金属合金,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弹性模量大,可以提升拐角区IV抵抗褶皱失稳能力,提升褶皱门限,从而可以减小或消除褶皱的产生;相较于有机材质的背膜层,又可以减小背膜层20的厚度,从而减小曲面显示模组100的厚度;另外,金属合金还具有散热性能好以及抗静电性能等优势;在背膜层20上设置位于曲面区域(第一曲面区II、第二曲面区III以及拐角区IV)的凹陷部23(例如通孔231、凹槽233a、233b、233c、233d、空腔235等),在背膜层20与显示层10相互贴合过程中,降低背膜层20在曲面区域(尤其是拐角区IV)的弯曲模量,便于背膜层20弯曲,从而在背膜层20与显示层10的叠设方向上,避免背膜层20因变形困难而导致缝隙或者气泡的产生。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曲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显示模组包括中心区、第一曲面区、第二曲面区以及拐角区,所述第一曲面区、所述第二曲面区以及所述拐角区均与所述中心区连接,所述拐角区位于所述第一曲面区以及所述第二曲面区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曲面区以及所述第二曲面区;所述曲面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层;以及
背膜层,所述背膜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邻接所述显示层设置,所述第二表面远离所述显示层设置;
其中,所述背膜层包括本体部,在位于所述第一曲面区、所述第二曲面区以及所述拐角区的至少之一的本体部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本体部的材质包括金属或金属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区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曲面区以及所述第二曲面区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拐角区的数量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曲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包括通孔、凹槽以及空腔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包括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由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凹陷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由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凹陷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由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凹陷形成的凹槽以及由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凹陷形成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为空腔,所述空腔开设于所述背膜层内部,且所述空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呈柱状或者长条状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10GPa。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膜层还包括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填充于所述凹陷部中,所述填充部的材质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金属和金属合金的弹性模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曲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部的材质为有机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曲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物包括胶水或者高分子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曲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包括压敏胶、OCA光学胶、OCR光学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分子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涤纶树脂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15.一种曲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显示模组包括中心区、第一曲面区、第二曲面区以及拐角区,所述第一曲面区、所述第二曲面区以及所述拐角区均与所述中心区连接,所述拐角区位于所述第一曲面区以及所述第二曲面区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曲面区以及所述第二曲面区;所述曲面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层;以及
背膜层,所述背膜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邻接所述显示层设置,所述第二表面远离所述显示层设置;
其中,所述背膜层包括本体部与填充部,所述填充部位于所述拐角区的至少部分,所述填充部的材质包括金属合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曲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部位于所述拐角区的部分区域,所述填充部位于所述拐角区背离所述中心区的端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曲面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部位于所述拐角区的全部区域。
18.一种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7任意一项所述的曲面显示模组。
CN202111461230.4A 2021-12-01 2021-12-01 曲面显示模组及终端装置 Pending CN1162592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1230.4A CN116259231A (zh) 2021-12-01 2021-12-01 曲面显示模组及终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1230.4A CN116259231A (zh) 2021-12-01 2021-12-01 曲面显示模组及终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59231A true CN116259231A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86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61230.4A Pending CN116259231A (zh) 2021-12-01 2021-12-01 曲面显示模组及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592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44255A1 (zh) 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盖板和显示装置
WO2021068667A1 (zh) 显示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11279287B (zh) 多部件设备外壳
KR200479100Y1 (ko)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204557429U (zh)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面板
US20190373719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44852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EP2860025B1 (en) Window member in a curved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window member of a curved display device, and curve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2010086510A (ja) 両面一体型タッチ・パネル構造
US20080117186A1 (en) Touch panel modul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23511009A (ja) ディスプレイ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US9964793B2 (en) Dissipation layer in a display device
CN112071207A (zh) 复合散热材与显示装置
CN111443766A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KR20170085487A (ko) 입력 장치, 키보드 및 전자 기기
WO2021037029A1 (zh) 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4730534A (zh) 显示器用基板
CN112396960A (zh) 缓冲层及显示装置
CN209859953U (zh) 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JP2012064189A (ja) 抵抗膜式タッチスクリーン
CN116259231A (zh) 曲面显示模组及终端装置
US1176994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with integrated antenna
KR20140082930A (ko) 적층체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11290523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模块
TWI497365B (zh) 無邊框之可攜式觸控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