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49395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49395B
CN116249395B CN202310526611.9A CN202310526611A CN116249395B CN 116249395 B CN116249395 B CN 116249395B CN 202310526611 A CN202310526611 A CN 202310526611A CN 116249395 B CN116249395 B CN 1162493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splay panel
cathode
light emitting
organic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266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49395A (zh
Inventor
徐辽
康报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266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493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49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49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49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493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的OLED发光模组,OLED发光模组包括并排设置的阳极层、有机发光层及阴极层,有机发光层电性连接于阳极层与阴极层之间。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阳极层、有机发光层及阴极层并排设置,可保证有机发光层发出的光直接透射至显示面板的外部环境,保证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技术由于其自主发光、可视角大、色域宽、反应时间短、对比度高等显示特性,以及轻薄、柔性好等优点,已成为继液晶显示技术之后的第三代显示技术。
目前,OLED显示器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板、阳极层、有机发光层、阴极层及封装层。OLED显示器件工作时,有机发光层发出的光经由阴极层和封装层透射至OLED显示器件的外部环境。其中,阴极层为导电金属薄膜层。
然而,当OLED显示器件的导电金属薄膜层的厚度较厚时,导电金属薄膜层透射有机发光层发出的光的透过率较低,导致OLED显示器件的出光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的OLED发光模组,所述OLED发光模组包括并排设置的阳极层、有机发光层以及阴极层,所述有机发光层电性连接于所述阳极层与所述阴极层之间。
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吸光层,所述吸光层设置于所述OLED发光模组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吸光层设有与所述有机发光层相对的透光孔。
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吸光层包括黑色光阻层。
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OLED发光模组为多个,多个OLED发光模组呈矩阵分布,所述黑色光阻层包括多个黑色光阻层块,每个黑色光阻层块相对一个OLED发光模组进行设置,使得多个黑色光阻层块呈矩阵分布,每个黑色光阻层块设有一个与对应的所述有机发光层相对的所述透光孔。
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吸光层还包括多个支撑柱,每个支撑柱相对一个黑色光阻层块进行设置,使得多个支撑柱呈矩阵分布。
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吸光层远离所述OLED发光模组的一面设置有减反射膜。
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阴极层为金属阴极层,所述金属阴极通过走线连接于外部供电电源。
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走线连接为金属走线连接。
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阳极层包括阳极主体部以及阳极延伸部,所述阳极主体部连接于所述阳极延伸部,所述阳极主体部电性连接于所述有机发光层的第一有机发光层端面,所述阳极延伸部电性连接于所述有机发光层靠近所述基板的有机发光层底面;
所述阴极层包括阴极主体部以及阴极延伸部,所述阴极主体部连接于所述阴极延伸部,所述阴极主体部电性连接于所述有机发光层的第二有机发光层端面,所述阴极延伸部电性连接于所述有机发光层底面;
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端面与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端面相对设置。
其中,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OLED发光模组之间,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阳极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外框以及显示面板,所述外框连接于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的OLED发光模组,所述OLED发光模组包括并排设置的阳极层、有机发光层以及阴极层,所述有机发光层电性连接于所述阳极层与所述阴极层之间。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的OLED发光模组,OLED发光模组包括并排设置的阳极层、有机发光层及阴极层,有机发光层电性连接于阳极层与阴极层之间,可保证有机发光层发出的光直接透射至显示面板的外部环境,保证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0-显示面板;11-基板;12-OLED发光模组;121-阳极层;122-有机发光层;123-阴极层;124-走线连接;1211-阳极主体部;1212-阳极延伸部;1221-第一有机发光层端面;1222-有机发光层底面;1231-阴极主体部;1232-阴极延伸部;1223-第二有机发光层端面;13-TFT;131-D极;132-G极;133-S极;14-绝缘层;141-第一绝缘层;142-第二绝缘层;143-第三绝缘层;15-吸光层;151-透光孔;152-黑色光阻层;153-支撑柱;16-透明封装层;20-外框;100-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工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包括基板11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发光模组12,OLED发光模组12设置于基板11,基板11为OLED发光模组12提供安装支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板11可以为玻璃基板,也可以为其它材料基板(如,塑料)等,此处不限定基板11的类型,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OLED发光模组12包括并排设置的阳极层121、有机发光层122以及阴极层123,有机发光层122电性连接于阳极层121与阴极层123之间。相较于现有显示面板10中阳极层121、有机发光层122以及阴极层123依次层叠设置的方式,将阳极层121、有机发光层122以及阴极层123并排设置,可避免有机发光层122发出的光经由阴极层123透射至显示面板10的外部环境时,有机发光层122发出的光被阴极层123部分吸收导致显示面板10的出光效率较低,可保证有机发光层122发出的光直接透射至显示面板10的外部环境,保证了显示面板10的出光效率较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阳极层121可以用于连接外部供电电源的正极,阴极层123可以用于连接外部供电电源的负极,外部供电电源可以通过阳极层121以及阴极层123,为OLED发光模组12提供工作电能。
阳极层121可以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阳极层,阳极层121也可以为金属阳极层(如金层、银层、铜层或者铝层等中的任一种),阳极层121还可以为金属合金阳极层(如金银合金层、金铜合金层、金铝合金层、银铜合金层或者银铝合金等中的任一种)等,此处不限定阳极层121的类型,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阴极层123可以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阴极层,阴极层123也可以为金属阴极层(如金层、银层、铜层或者铝层等中的任一种),阴极层123还可以为金属合金阴极层(如金银合金层、金铜合金层、金铝合金层、银铜合金层或者银铝合金等中的任一种)等,此处不限定阴极层123的类型,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阴极层123可以为金属阴极层,金属阴极层可以通过走线连接124于外部供电电源的负极,通过走线连接124连接金属阴极层以及外部供电电源的负极,可降低金属阴极层的厚度,降低了金属阴极层的制造成本,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10的制造成本。
现有显示面板10中,阴极层123层叠设置于有机发光层122,阴极层123为导电金属薄膜层,阴极层123的阻抗较大,导致显示面板10工作时,阴极层123的电势差较大,降低了阴极层123的电势分布均匀性。本实施例中,金属阴极层与有机发光层122并排设置,金属阴极层的阻抗较小,显示面板10工作时,金属阴极层的电势差较小,提高了金属阴极层的电势分布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走线连接124可以为金属走线连接。金属走线材料可以为金属线,例如,金属线可以为与金属阴极层材料相同的金属材料,金属线也可以为与金属阴极层材料不同的金属材料;金属走线材料也可以为合金线,例如,合金线可以包含与金属阴极层材料相同的金属材料,合金线也可以不包含与金属阴极层材料相同的金属材料。
此外,走线连接124也可以为有机导电材料走线连接,走线连接124还可以为复合材料走线连接等,此处不限定走线连接124的类型,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层122可以包括主体发光层以及客体发光层。主体发光层可以为有机发光分子层,也称为荧光燃料层,主体发光层通过吸收电荷注入的能量,发生激发态转换,从而进入激发态,并经过能级的跃迁后,发出特定波长的光。客体发光层可以在主体发光层的辅助下,发射出更广泛的光谱,以改善OLED发光模组12发出的光的颜色和光效。
有机发光层122可以为单层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122也可以为双层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122还可以为三层有机发光层等,此处不限定有机发光层122的类型,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OLED发光模组12可以为多个,多个OLED发光模组12呈矩阵分布,可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精度。
具体地,每个OLED发光模组12包括并排设置的一个阳极层121、一个有机发光层122以及一个阴极层123,该OLED发光模组12中的有机发光层122电性连接于该OLED发光模组12中的阳极层121以及该OLED发光模组12中的阴极层123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OLED发光模组12的阳极层121可以用于连接外部供电电源的正极,每个OLED发光模组12的阴极层123可以用于连接外部供电电源的负极,外部供电电源可以通过每个OLED发光模组12的阳极层121以及阴极层123,为该OLED发光模组12提供工作电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OLED发光模组12的阴极层123可以为金属阴极层,每个OLED发光模组12的金属阴极层通过走线连接124于外部供电电源的负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阳极层121可以包括阳极主体部1211以及阳极延伸部1212,阳极主体部1211可以连接于阳极延伸部1212,阳极主体部1211可以电性连接于有机发光层122的第一有机发光层端面1221,阳极延伸部1212可以电性连接于有机发光层122靠近基板的有机发光层底面1222。
阴极层123可以包括阴极主体部1231以及阴极延伸部1232,阴极主体部1231可以连接于阴极延伸部1232,阴极主体部1231可以电性连接于有机发光层122的第二有机发光层端面1223,阴极延伸部1232可以电性连接于有机发光层122靠近基板的有机发光层底面1222。第一有机发光层端面1221与第二有机发光层端面1223相对设置。
阳极层121分别通过阳极主体部1211以及阳极延伸部1212电性连接于有机发光层122,阴极层123分别通过阴极主体部1231以及阴极延伸部1232电性连接于有机发光层122,可增加有机发光层122的导电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层底面1222可以设置有反射膜,反射膜可以用于将有机发光层122向靠近基板11方向发射的光,从远离基板11方向反射,可增加显示面板10的出光效率。
其中,反射膜可以为金属反射膜或者介质反射膜等,金属反射膜可以为金反射膜、银反射膜、铝反射膜、铂反射膜或者铑反射膜等中的任一种,介质反射膜可以为一氧化硅反射膜、氟化镁反射膜、二氧化硅反射膜或者三氧化二铝反射膜等中的至少任一种,此处不限定反射膜的类型,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阳极主体部1211与阳极延伸部1212可以成钝角设置,表示阳极主体部1211与阳极延伸部1212的夹角为钝角。阴极主体部1231与阴极延伸部1232可以成钝角设置,表示阴极主体部1231与阴极延伸部1232的夹角为钝角。由于有机发光层122通过磁控溅射蒸镀工艺制备,通过设置阳极主体部1211与阳极延伸部1212的夹角为钝角,以及设置阴极主体部1231与阴极延伸部1232的夹角为钝角,有利于更好的磁控溅射蒸镀沉积有机发光层122,并增加有机发光层122与阳极层121的附着力,以及增加有机发光层122与阴极层123的附着力。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13,TFT 13可以设置于基板11与OLED发光模组12之间,TFT 13的漏极(Drain极,D极)131电性连接于阳极层121,TFT 13为OLED发光模组12提供驱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绝缘层14,绝缘层14设置于基板11上,OLED发光模组12以及TFT 13均嵌设于绝缘层14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层14可以包括第一绝缘层141、第二绝缘层142以及第三绝缘层143。第一绝缘层141、第二绝缘层142以及第三绝缘层143依次层叠设置于基板11上,TFT 13的栅极(Gate极,G极)132嵌设于第一绝缘层141,TFT 13的源极(Source极,S极)133以及TFT 13的D131极嵌设于第二绝缘层142。
阴极层123、有机发光层122以及阳极层121嵌设于第三绝缘层143,阳极层121以及阴极层123延伸设置于第二绝缘层142,阳极层121以及阳极层121延伸设置于第二绝缘层142的部分结构均电性连接于有机发光层122靠近第二绝缘层142的表面。
其中,第一绝缘层141的材料可以为二氧化硅(SiO2)或者氮化硅SiNx等,第二绝缘层142的材料可以为二氧化硅(SiO2)或者氮化硅SiNx等,第三绝缘层143的材料可以为二氧化硅(SiO2)或者氮化硅SiNx等。此处不限定第一绝缘层141、第二绝缘层142以及第三绝缘层143的材料类型,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绝缘层143、阳极层121远离基板11的表面、有机发光层122远离基板11的表面以及阴极层123远离基板11的表面平齐设置。
请参阅图3,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吸光层15,吸光层15可以设置于OLED发光模组12远离基板11的一侧,吸光层15设有与有机发光层122相对的透光孔151,吸光层15对可见光波长(例如,380纳米(nm)-780nm)的光具有较低的反射率,可保证有机发光层122发出的光仅经由透光孔151透射至显示面板10的外部环境,吸光层15可吸收环境入射光,可避免环境入射光照射至显示面板10的表面时,因显示面板10表面对环境入射光的反射产生炫光效应,提升了显示面板10的显示质量。
现有显示面板10未设置吸光层15,为了避免环境入射光照射至显示面板10的表面时,因显示面板10对环境入射光的反射产生炫光效应,在OLED发光模组12远离基板11的一侧设置有偏光片,偏光片对环境入射光的反射率较小。相较于现有显示面板10,本实施例中,在OLED发光模组12远离基板11的一侧设置的吸光层15可替代偏光片的作用,因此,无需再设置成本较高的偏光片,可降低显示面板10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光层15可以包括黑色光阻层152,黑色光阻层152铺设于第三绝缘层143远离基板11的表面、阳极层121远离基板11的表面以及阴极层123远离基板11的表面,黑色光阻层152设有与有机发光层122相对的透光孔151,使得有机发光层122发出的光仅经由透光孔151透射至显示面板10的外部环境。
黑色光阻层152的材料可以包括含有可聚合性基团的低聚物、反应性单体、光引发剂、黑色染料、炭黑、石墨烯以及添加剂等,在黑色染料与炭黑的作用下,黑色光阻层152的颜色显示为黑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OLED发光模组12可以为多个,多个OLED发光模组12可以呈矩阵分布。黑色光阻层152可以包括多个黑色光阻层块,每个黑色光阻层块相对一个OLED发光模组12进行设置,使得多个黑色光阻层块呈矩阵分布,每个黑色光阻层块设有一个与对应的有机发光层122相对的透光孔151,可保证显示面板10出光效率较高的同时保证显示面板10的显示质量较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光层15还可以包括支撑柱153,支撑柱153设置于第三绝缘层143远离基板11的表面,通过设置支撑柱153,可以避免在有机发光层122的磁控溅射蒸镀过程中,阳极层121与精细金属光罩(Fine Metal Mask,FMM)接触造成阳极层121刮伤,导致OLED发光模组12制作失败,可提高OLED发光模组12的制作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OLED发光模组12可以为多个,多个OLED发光模组12可以呈矩阵分布。黑色光阻层152可以包括多个黑色光阻层块,每个黑色光阻层块相对一个OLED发光模组12进行设置。支撑柱153可以为多个,每个支撑柱153相对一个黑色光阻层块进行设置,使得多个支撑柱153呈矩阵分布。多个支撑柱153呈矩阵分布地设置于第三绝缘层143,在OLED发光模组12的有机发光层122的磁控溅射蒸镀过程中,可以为FMM提供均匀的支撑力,保证蒸镀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柱153的材料可以为有机树脂,亚克力、环氧树脂、硅树脂等中的任一种,此处不限定支撑柱153的类型,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光层15可以仅设置黑色光阻层152,并增加黑色光阻层152的硬度,使得黑色光阻层152在有机发光层122的磁控溅射蒸镀过程中,隔离阳极层121与FMM,避免FMM接触阳极层121造成阳极层121的刮伤,使得黑色光阻层152兼具支撑柱153的支撑功能,无需另外制作支撑柱153,简化了显示面板10的制造工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光层15远离OLED发光模组12的一面可以设置有减反射膜,可进一步地的减少吸光层15对可见光波长的光的反射率,进一步地避免了环境入射光照射至吸光层15的表面时,因吸光层15对环境入射光的反射产生的炫光效应,进一步地提升了显示面板10的显示质量。
其中,减反射膜又称为增透膜,减反射膜用于减少或者消除吸光层15表面对环境入射光的反射。减反射膜可以由SiO2薄膜、氟化镁(MgF2)薄膜、氧化铝(Al2O3)薄膜、氧化锆(ZrO2)薄膜或者二氧化钛(TiO2)薄膜等中的至少任一种薄膜制备而成,此处不限定减反射膜的类型,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4,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透明封装层16,透明封装层16层叠设置于吸光层15远离基板11的一侧,透明封装层16用于隔绝OLED发光模组12与空气的接触,降低OLED发光模组12的老化速度,延长OLED发光模组12的使用寿命,从而增加显示面板10的可靠性。
透明封装层16可以为硅胶层、树脂层、玻璃层等中的至少任一种,此处不限定透明封装层16的类型,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透明封装层16可以为玻璃层,玻璃层远离吸光层15的一面设置有减反射膜,可减少玻璃层对可见光波长的光的反射,可避免环境入射光照射至玻璃层的表面时,因玻璃层对环境入射光的反射产生炫光,提升了显示面板10的显示质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透明封装层16可以为玻璃层,玻璃层远离吸光层15的一面和玻璃层靠近吸光层15的一面均设置有减反射膜,可减少玻璃层对环境入射光的反射,同时增加对有机发光层122发出的光的透射,防止产生炫光的同时提升了显示面板10的出光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光扩散板,光扩散板可以设置于吸光层15以及透明封装层16之间,光扩散板可以用于将有机发光层122发出的光在光扩散板的表面均匀扩散,并将均匀扩散后的光透射至透明封装层16,可使有机发光层122发出的光经透明封装层16均匀地出射至显示面板10的外部环境,提高了显示面板10的发光均匀性,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10的显示质量。
光扩散板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光扩散板、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光扩散板、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光扩散板、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光扩散板、或者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morphous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APET)光扩散板等中的任一种,此处不限定光扩散板的类型,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背板,背板设置于基板11远离OLED发光模组12的一侧,背板可以由硬度较高的材质制作而成,背板可以为显示面板10提供机械保护。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包括外框20以及如上述的显示面板10,外框20连接于显示面板10,外框20可以为显示面板10提供安装支撑。
具体地,外框20连接于透明封装层16以及背板。该显示面板1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该显示装置100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本申请显示装置100中的显示面板10和背板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不作限定,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方式,且显示装置100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10及显示装置100中,显示面板10包括基板11以及设置于基板11的OLED发光模组12,OLED发光模组12包括并排设置的阳极层121、有机发光层122及阴极层123,有机发光层122电性连接于阳极层121与阴极层123之间,可保证有机发光层122发出的光直接透射至显示面板10的外部环境,保证了显示面板10的出光效率较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的OLED发光模组,所述OLED发光模组包括并排设置的阳极层、有机发光层以及阴极层,所述有机发光层电性连接于所述阳极层与所述阴极层之间;
所述阳极层包括阳极主体部以及阳极延伸部,所述阳极主体部连接于所述阳极延伸部,所述阳极主体部电性连接于所述有机发光层的第一有机发光层端面,所述阳极延伸部电性连接于所述有机发光层靠近所述基板的有机发光层底面;
所述阴极层包括阴极主体部以及阴极延伸部,所述阴极主体部连接于所述阴极延伸部,所述阴极主体部电性连接于所述有机发光层的第二有机发光层端面,所述阴极延伸部电性连接于所述有机发光层底面;
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端面与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端面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光层,所述吸光层设置于所述OLED发光模组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吸光层设有与所述有机发光层相对的透光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层包括黑色光阻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发光模组为多个,多个OLED发光模组呈矩阵分布,所述黑色光阻层包括多个黑色光阻层块,每个黑色光阻层块相对一个OLED发光模组进行设置,使得多个黑色光阻层块呈矩阵分布,每个黑色光阻层块设有一个与对应的所述有机发光层相对的所述透光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层还包括多个支撑柱,每个支撑柱相对一个黑色光阻层块进行设置,使得多个支撑柱呈矩阵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层远离所述OLED发光模组的一面设置有减反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层为金属阴极层,所述金属阴极通过走线连接于外部供电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连接为金属走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OLED发光模组之间,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阳极层。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外框连接于所述显示面板。
CN202310526611.9A 2023-05-11 2023-05-1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62493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26611.9A CN116249395B (zh) 2023-05-11 2023-05-1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26611.9A CN116249395B (zh) 2023-05-11 2023-05-1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49395A CN116249395A (zh) 2023-06-09
CN116249395B true CN116249395B (zh) 2023-07-21

Family

ID=86629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26611.9A Active CN116249395B (zh) 2023-05-11 2023-05-1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4939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07262B1 (ko) * 2008-09-11 2016-03-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2016094373A (ja) * 2014-11-14 2016-05-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ナフト[2,1−b]フルオランテン化合物、有機発光素子、表示装置、画像情報処理装置、照明装置、画像形成装置、露光装置
CN104659068A (zh) * 2015-02-13 2015-05-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顶发射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518035A (zh) * 2019-08-09 2019-11-2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CN111755614A (zh) * 2020-06-17 2020-10-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及显示面板
CN113193025B (zh) * 2021-04-27 2024-05-0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49395A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1573C (zh) 用于从平面光源提取光的光源
US7492092B2 (en) Self-emitting element,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lf-emitting element
US7745986B2 (en) Transflective display having full color OLED blacklight
CN100452117C (zh) 显示器
CN109256491B (zh)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KR20130095215A (ko) 표시 장치,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US7982398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845442A (zh) Lcos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CN106501998A (zh) 背光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1752045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807727A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KR20060079241A (ko) 액정 패널, 그 제조 방법, 및 그 액정 패널을 사용한 전자디바이스
CN11624939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13521609A (ja) 面発光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7511417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source with light-guiding substrate
CN111799387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11094906B2 (en) Display panel
KR100773935B1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패널
TWI245583B (en) Packaging structure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s
CN110634923A (zh) 一种双面am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WO2007043527A1 (ja) 光装置
CN109375419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3206127A1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KR20120055086A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20030205971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 with a function of lateral light utilization, method for utilizing the same and device with information display and back-light effe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