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5357A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235357A CN116235357A CN202280005962.9A CN202280005962A CN116235357A CN 116235357 A CN116235357 A CN 116235357A CN 202280005962 A CN202280005962 A CN 202280005962A CN 116235357 A CN116235357 A CN 1162353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case
- mounting
- main body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9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76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122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XECAHXYUAAWDEL-UHFFFAOYSA-N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N.C=CC1=CC=CC=C1 XECAHXYUAAWDE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943 hot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9 a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95 fuel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585 weight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M 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O-]C(=O)C=C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842 Hesper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633 Iberis ama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JLVVSXFLKOJNIY-UHFFFAOYSA-N Magnes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Mg+2] JLVVSXFLKOJNI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FKNQFGJONOIPTF-UHFFFAOYSA-N Sodium cation Chemical compound [Na+] FKNQFGJONOIPT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JDZCKJOXGCMJGS-UHFFFAOYSA-N [Li].[S] Chemical compound [Li].[S] JDZCKJOXGCMJ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87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32 epoxy adhesiv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25 magnes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3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4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5 sod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against vibrations, collision impact or swell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2—Casings or frames around the primary casing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from their environment, e.g. from corros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71—Lids or covers for the racks or secondary cas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箱体(10)具有用于容纳电池单体(20)的容纳腔(s)、及背向容纳腔(s)的顶面(h);箱体的顶面(h)形成有第一区域(ha)、第二区域(hb)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密封区(hc),密封区(hc)包围第一区域(ha),密封区(hc)用于安装密封件(12),第二区域(hb)构造有挂载部(13a3),且电池(100)通过挂载部(13a3)安装于外部装置并使得密封件(12)与外部装置接触;其中,密封区(hc)与第二区域(hb)共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日益成熟,新能源汽车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核心技术在于电池,电池的安全、稳定性直接决定整车性能。
车辆通常包括车身及装载在车身上的电池,电池通常包括箱体及装设在箱体内的电池单体,将箱体装载在车身上,则会导致电池及车身多方向受力,使得整车刚度和侧向受挤压能力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旨在降低电池及车身的传力路径,实现整车高度和侧向受挤压能力的提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箱体,箱体具有用于容纳电池单体的容纳腔、及背向容纳腔的顶面;箱体的顶面形成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密封区,密封区包围第一区域,密封区用于安装密封件,第二区域构造有挂载部,且电池通过挂载部安装于外部装置并使得密封件与外部装置接触;其中,密封区与第二区域共面,以保证每个挂载部的挂载受力点与密封区位于同一平面及同一高度内,通过挂载受力点和密封件均进行竖直方向上的承力,从而减小箱体的侧向结构受力,提高车辆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密封区共面,此时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密封区共面所在平面与外部装置接触,箱体的顶面与外部装置的接触面积较大,有助于提高箱体与外部装置的连接可靠性,同时箱体的顶部结构较为平整,更加美观。且进一步地减小箱体的侧向结构受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部包括设于箱体的顶部的至少一个挂载孔,挂载孔贯穿第二区域。连接件在连接箱体与外部装置时能够从箱体顶部比较外围的第二区域与箱体的顶部连接,以提高箱体和外部装置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安装于密封区。此时,电池的箱体通过密封件与外部装置实现密封连接,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进行密封隔离,实现密封可靠且成本较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包括主体,主体围合形成容纳腔,主体的顶面界定形成箱体的顶面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及密封区位于主体的顶面。
将主体的顶面划分为第一区域、围设于第一区域外的密封区,第一区域可以形成密封的车身内部,以实车身与主体的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包括侧向梁,主体具有环绕自身顶部外缘设置的周向侧壁,侧向梁设于周向侧壁上,所述主体的顶面与侧向梁的顶面共同界定形成箱体的顶面。在主体的侧向周壁上设置侧向梁,通过侧向梁能够加强主体的侧向结构强度,进而提高箱体的侧向抗挤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车辆的侧向抗挤压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部位于由侧向梁的顶面界定的第二区域。将挂载部设置在侧向梁上,由于侧向梁不用界定容纳腔,在设置挂载部时不需要考虑挂载部对容纳腔密封性的影响,挂载部的设置更加灵活。而且,侧向梁位于箱体的侧向边缘,此时将挂载部设置在侧向梁,在将箱体安装于外部装置时操作空间更大、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区靠近第二区域的外边缘与主体的周向侧壁之间具有预留距离。
在密封区的靠近第二区域的外边缘与主体的轴向侧壁之间设置预留距离,能够给密封件的变形预留足够的变形空间,避免密封件越过主体的顶面溢出至箱体顶部的其他区域并与其他区域上的结构产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向梁包括至少两个子梁,子梁沿周向侧壁依次间隔设置,每一子梁的顶面界定形成侧向梁的顶面的一部分;子梁设有挂载部。
子梁的设置提高了提高车辆的侧向挤压能力,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且能够在对称设置的子梁上均设置有挂载部以保证挂载部的受力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包括承载件和边框,边框围合形成有至少其顶端贯通设置的空腔,承载件盖合于空腔的顶端,承载件与边框围合形成至少部分容纳腔;侧向梁设置于由边框所界定的周向侧壁。
如此,形成安装基础,以装载电池单体及侧向梁。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箱体及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容纳于箱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包括主体,主体围合形成容纳腔,主体包括位于箱体顶部、并用于界定容纳腔的承载件,电池单体设置于承载件上。电池单体设置在承载件的下方,与承载件共同承担电池箱体顶部的受力,从而提高电池箱体的顶部的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悬吊于承载件上,电池单体悬吊在承载件的下方,底盖位于箱体的底部,在对电池的内部进行维修时,拆卸底盖即可暴露电池单体而无需拆出承载件,电池的维护更加方便。同时,在维修电池时,可以将电池单体从下方拆装于承载件上,特别是承载件作为车辆底盘的至少一部分而受力时,仅需从承载件的下方拆装电池单体而不需要拆除承载件,方便电池的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与承载件粘接,电池单体与承载件之间粘接,不仅方便连接,而且可简化电池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面向承载件的外表面为第一外表面,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端子,电极端子布置于电池单体除第一外表面之外的外表面。此时,电极端子位于电池单体除第一外表面之外的外表面上,连接各电极端子的各种部件(如采样线束、高压线束、防护结构等)可以通过电池单体与底盖之间的空间和/或电池单体与主体内侧面之间的空间来进行布置,更加方便各部件的布置。而且,此时通过未设置电极端子的第一外表面与承载件连接,能够实现电池单体与承载件贴合,可节省电池单体与承载件之间的空间,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具有与第一外表面相背设置的第二外表面,电极端子布置于第二外表面。此时,第二外表面与底盖之间具有缓冲空间,且电极端子伸出电池单体之外的部分位于该缓冲空间内,如此与电极端子连接的线束和连接片可以布置在缓冲空间内。同时,缓冲空间还能够阻断击打于底盖的外力作用到电池单体而损伤电池单体。因此,缓冲空间不仅能够中断外力影响,还能够进行线束等的布局,一举两得。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电池,电池用于为用电装置提供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电装置包括车辆,电池设置于车辆车身的底部。此时,将电池设置在车身的底部,不会占用车身内部的空间,有助于降低车身体积和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经由箱体的顶部与车身连接,且箱体的顶部被配置为形成车身底盘的至少一部分。此时,可将传统底盘与电池之间的间隙所占用的空间划分到电池内用来提高电池的空间,如此有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进而能够提高车辆的续航能力。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下面的附图和描述中提出。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从说明书、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的另一结构分解图;
图5为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结构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6所述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9为图6所述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结构的C-C处的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结构的侧视图的分解图;
图13为图11所述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4为图12所示的结构的D处的放大图;
图15为图11所示的结构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6为图14所示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7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所示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9为图18所述的结构的分解图;
图20为图18所示的结构中E-E处的剖视图;
图21为图17所示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1000、车辆;100、电池;200、车身;300、座椅;10、箱体;10A、第一部分;10B、第二部分;11、主体;11a、承载件;11b、边框;11c、底盖;11c1、盖部;11c2、安装部;11c3、固定孔;11c4、固定件;n、周向侧壁;n1、第一壁段;n2、第二壁段;s、容纳腔;s1、电池腔;s2、高压腔;12、密封件;13、侧向梁;13a、子梁;13a1、第一子梁;13a2、第二子梁;131、上臂梁;132、下臂梁;13a3、挂载部;k1、挂载孔;13a4、走线部;k2、走线槽;14、侧碰加强梁;141、安装梁;141a、凸部;141a1、减重通道;141b、安装位;h、箱体的顶面;h1、主体的顶面;h2、侧向梁的顶面;ha、第一区域;hb、第二区域;hc、密封区;15、高压仓;15a、仓盖;15b、仓盒;16、中通道梁;16a、走线通道;16a1、过线槽;161、梁座;162、梁盖;20、电池单体;21、端盖;21a、电极端子;22、壳体;23、电极组件;m1、第一外表面;m2、第二外表面;m3、第三外表面;F1、第一方向;F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本发明人注意到,电池的箱体与车身连接,可能会存在各个方向的连接受力点,由于力的相互性,导致电池的箱体和车身会多方向受力,使得整车刚度及侧向受挤压能力降低。
为了提高整车刚度及侧向受挤压能力,申请人研究发现,可以将箱体的顶部设置为多个区域,一部分区域与车身形成密封连接,另一部分区域与车身形成固定连接,且使得密封连接和固定连接的承力方向相同,例如均沿与箱体的顶部垂直的竖直方向,从而减小箱体和车身的其他方向的受力,从而减小箱体及车辆的侧向结构受力,提升整体刚度。
基于以上考虑,为了提高整车刚度及侧向受挤压能力,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箱体,用于电池,其内部能够容纳电池单体,箱体具有背向容纳腔的顶面,将顶面划分为第一区域、密封区及第二区域,密封区用于安装密封件且密封件与车身密封接触,第二区域构造形成有挂载部且通过挂载部与车身固定连接,并且将密封区与第二区域共面,以保证每个挂载部的挂载受力点与密封区位于同一平面及同一高度内,通过挂载受力点和密封件均进行竖直方向上的承力,使得箱体及车身均只受到竖直方向的作用力。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池可以但不限用于车辆、船舶或飞行器等用电装置中。可以使用具备本申请公开的电池组成该用电装置的电源系统。本申请中涉及的安装体是用电装置中用于安装电池的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用电装置,用电装置可以为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电动工具、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等等。其中,电动玩具可以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航天器可以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
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装置为车辆1000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000的结构示意图。车辆1000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000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0,电池100可以设置在车辆1000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100可以用于车辆1000的供电,例如,电池100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车辆10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和马达,控制器用来控制电池100为马达供电,例如,用于车辆1000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不仅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驱动电源,代替或部分地代替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000提供驱动动力。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000的结构示意图。电池单体20是指组成电池100的最小单元。如图2所示,电池单体20包括有端盖21、壳体22、电极组件23以及其他的功能性部件。
端盖21是指盖合于壳体22的开口处以将电池单体20的内部环境隔绝于外部环境的部件。不限地,端盖21的形状可以与壳体22的形状相适应以配合壳体22。可选地,端盖21可以由具有一定硬度和强度的材质(如铝合金)制成,这样,端盖21在受挤压碰撞时就不易发生形变,使电池单体20能够具备更高的结构强度,安全性也可以有所提高。端盖21上可以设置有如电极端子21a等的功能性部件。电极端子21a可以用于与电极组件23电连接,以用于输出或输入电池单体20的电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21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在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泄放内部压力的泄压机构。端盖21的材质也可以是多种的,比如,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塑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端盖21的内侧还可以设置有绝缘件,绝缘件可以用于隔离壳体22内的电连接部11a2件与端盖21,以降低短路的风险。示例性的,绝缘件可以是塑料、橡胶等。
壳体22是用于配合端盖21以形成电池单体20的内部环境的组件,其中,形成的内部环境可以用于容纳电极组件23、电解液以及其他部件。壳体22和端盖21可以是独立的部件,可以于壳体22上设置开口,通过在开口处使端盖21盖合开口以形成电池单体20的内部环境。不限地,也可以使端盖21和壳体22一体化,具体地,端盖21和壳体22可以在其他部件入壳前先形成一个共同的连接面,当需要封装壳体22的内部时,再使端盖21盖合壳体22。壳体22可以是多种形状和多种尺寸的,例如长方体形、圆柱体形、六棱柱形等。具体地,壳体22的形状可以根据电极组件23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大小来确定。壳体22的材质可以是多种,比如,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塑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电极组件23是电池单体20中发生电化学反应的部件。壳体22内可以包含一个或更多个电极组件23。电极组件23主要由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或层叠放置形成,并且通常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有隔膜。正极片和负极片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构成电极组件23的主体11部,正极片和负极片不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各自构成。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可以共同位于主体11部的一端或是分别位于主体11部的两端。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发生反应,极耳连接电极端子21a以形成电流回路。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00的分解示意图,电池100包括包括电池单体20及箱体10,箱体10具有用于容纳电池单体20的容纳腔s。
在电池100中,电池单体20可以是多个,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20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可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多个电池单体20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箱体10内;当然,电池100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20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形式,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10内。电池10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该电池100还可以包括汇流部件,用于实现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的电连接。其中,每个电池单体20可以为二次电池或一次电池;还可以是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但不局限于此。电池单体20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
箱体10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箱体10的具体构造可以采取多种结构方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箱体10,用于电池200,箱10体具有用于容纳电池单体20的容纳腔s。箱体10用于为电池单体20提供容纳空间,箱体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箱体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0A和第二部分10B,第一部分10A与第二部分10B相互盖合,第一部分10A和第二部分10B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单体的容纳空间。第二部分1可以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部分10A可以为板状结构,第一部分10A盖合于第二部分的开口侧,以使第一部分10A与第二部分10B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第一部分10A和第二部分10B也可以是均为一侧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部分10A的开口侧盖合于第二部分10B的开口侧。当然,第一部分10A和第二部分10B形成的箱体10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的另一结构分解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电池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结构中B处的放大图,图8为图6所述的结构的俯视图,图9为图6所述的结构的侧视图,图10为图9所示的结构的C-C处的剖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电池100经由箱体10的顶部安装于外部装置。
箱体10的顶部包括箱体10的顶面h、以及设置于箱体10的顶面h的其他结构。箱体10的顶面h是指在使用状态下箱体10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侧表面。设置于箱体10的顶面h的其他结构包括但不限于连接箱体10的顶面h与外部装置的连接件(如螺栓、铆钉等),密封箱体10与外部装置的密封结构(如密封条等)。
外部装置是指用于安装箱体10的装置。外部装置可以是上述提及的用电装置中用于安装箱体10的局部结构,也可以是用电装置中与电池100共同形成用电装置的其余结构。以用电装置为车辆1000为例,外部装置可以是车辆1000的车身200,电池100可以安装于车身200的底部,并经由其顶部安装在车身200上。
此时,电池100通过箱体10的顶部安装在外部装置上,对应箱体10位于外部装置底部的布置方式来说,箱体10与外部装置的连接结构结构尺寸更小,成本较低且更加紧凑。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池100也可以经由箱体10的底部、侧部等位置安装于外部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箱体10包括主体11,主体11围合形成容纳腔s。
主体11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由多个零部件装配形成。可理解地,主体11是空心状的壳状结构,其自身围合形成容纳腔s。具体不限地,主体11可以由第一子部(未图示)和第二子部(未图示)装配形成。在一示例中,第一子部围合形成一端敞口的容纳腔s,第二子部盖合在容纳腔s的敞口处。在另一示例中,第一子部围合形成有一端敞口的第一空间,第二子部围合形成有一端敞口的第二空间,第一子部与第二子部的两个敞口处彼此盖合并形成由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组成的容纳腔s。第一子部与第二子部可以焊接、卡接、紧固连接等。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可以为塑料制件、金属制件及其他材料制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主体11的顶部形成箱体10顶部的至少一部分。
主体11的顶部是指位于主体11的在竖直方向上最上部位置处的结构,主体11的最上部位置即为箱体10的最上部位置,使得主体11的顶部形成箱体10顶部的至少一部分。当主体11的顶部形成箱体10顶部的全部,则主体11的顶部就是箱体10的顶部,箱体10顶部的全部参与容纳腔s的界定。当主体11的顶部形成箱体10顶部的一部分,则箱体10顶部还具有另外部分不参与容纳腔s界定的结构,如下文描述的侧向梁13,具体详见下文。
将电池100经由箱体10的顶部安装于外部装置时,主体11的顶部也位于电池100中与外部装置距离最近的位置,主体11的顶部与外部装置的距离是指在竖直方向,主体11的顶部的最高处与位于自身上方的外部装置之间的距离。
可理解地,请参照图6,主体11具有环绕自身顶部外边缘设置的周向侧壁n。
主体11具有在竖直方向上最上部位置处的顶部,自然也具有位于最下部位置处的底部,其中,底部可以底面和设置在底面上的结构,或者底部开口均可。
夹持于顶部和底部之间的结构的背向容纳腔s的外表面形成周向侧壁n,周向侧壁n所在平面的延伸方向与顶部所在平面相交设置。周向侧壁n可以为由多个壁段首尾相接形成的环状、四边形状等等,具体详见下文。
可理解地,请参照图6,箱体10还具有背向容纳腔s的顶面h。
箱体10的顶面h位于箱体10的顶部背向容纳腔s的一侧的表面,当电池100经由箱体10的顶部装配于外部装置,则顶面h面向外部装置设置且形成电池100中与外部装置距离最近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箱体10的顶面h配置为与安装有电池100的外部装置(未图示)相接触。
电池100通过箱体10的顶部安装在外部装置上,且使得箱体10背向容纳腔s一侧的表面与外部装置接触贴合,使得电池100与外部装置紧密连接,对应箱体10的顶面h与外部装置不接触的布置方式来说,箱体10与外部装置的连接结构尺寸更小,成本较低且更加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箱体10的顶部构造有挂载部13a3,电池100经由挂载部13a3安装于外部装置。
挂载部13a3作为箱体10顶部的一部分不参与容纳腔s的界定。挂载部13a3是指在箱体10的顶部上设置的用于与外部装置的连接件(如螺栓、铆钉等)连接的专用结构,连接件一端可与挂载部13a3连接,另一端与外部装置连接以将电池100固定连接于外部设置。可理解地,主体11的顶部作为箱体10顶部的至少一部分,挂载部13a3可以设置在主体11的顶部,也可以设置在其他构造形成箱体10顶部的结构上(如下文中提及的侧向梁13的顶部)。
当电池100通过挂载部13a3安装于外部装置,此时箱体10的顶面h与外部装置接触连接,一方面提高了连接强度,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箱体10与外部装置的连接结构的紧凑。
挂载部13a3也可本身具有连接作用(如吊装环等),在外部装置上设置相应的连接件(如挂钩等)直接与挂载部13a3实现连接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连接件,通过其他方式直接实现挂载部13a3与外部装置的连接,其他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插接、螺纹件连接、铆接、焊接、粘接等,本申请在此不具体限定。
挂载部13a3作为箱体10顶部的一部分不参与容纳腔s的界定。挂载部13a3是指在箱体10的顶部上设置的用于与外部装置的连接件(如螺栓、铆钉等)连接的专用结构,连接件一端可与挂载部13a3连接,另一端与外部装置连接以将电池100固定连接于外部设置。可理解地,主体11的顶部作为箱体10顶部的至少一部分,挂载部13a3可以设置在主体11的顶部,也可以设置在其他构造形成箱体10顶部的结构上(如下文中提及的侧向梁13的顶部)。
当电池100通过挂载部13a3安装于外部装置,此时箱体10的顶面h与外部装置接触连接,一方面提高了连接强度,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箱体10与外部装置的连接结构的紧凑。
挂载部13a3也可本身具有连接作用(如吊装环等),在外部装置上设置相应的连接件(如挂钩等)直接与挂载部13a3实现连接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连接件,通过其他方式直接实现挂载部13a3与外部装置的连接,其他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插接、螺纹件连接、铆接、焊接、粘接等,本申请在此不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挂载部13a3包括设于箱体10的顶部的至少一个挂载孔k1。
挂载孔k1可以通过钻加工的方式形成于箱体10的顶部上,全部挂载孔k1内部均具有孔洞及与孔洞两端连通的开口,孔洞及与孔洞两端连通的开口允许连接件穿过自身并与开设有挂载孔k1的结构实现固定,从而通过连接件将外部装置与箱体10的顶部实现连接。
连接件可设置为铆钉,在外部装置对应挂载孔k1的位置设置固定孔11c3,铆钉穿过固定孔11c3及挂载孔k1后,通过螺母将两者固定。也可将连接件设置为螺钉,将挂载孔k1设置为螺纹孔,螺钉穿过挂载孔k1并螺纹连接以与箱体10连接。
具体地,全部挂载孔k1可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以将电池100沿竖直方向固定于外部装置的底部。可以理解地,为了实现箱体10的顶部与外部装置的连接稳定性及两者的受力均匀性,可对全部挂载孔k1的设置位置、设置距离等因素进行控制,详见下文。
可理解地,挂载部13a3除包括挂载孔k1之外,还可以包括其他能够实现挂载的结构,诸如挂钩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和图6,主体11包括承载件11a和边框11b,边框11b围合形成有至少其顶端贯通设置的空腔,承载件11a盖合于空腔的顶端,承载件11a与边框11b围合形成至少部分容纳腔s。
边框11b自身围合形成至少其顶端贯通设置的空腔,承载件11a盖合在空腔的顶部,即,承载件11a位于箱体10的顶部且用于界定容纳腔s。边框11b及承载件11a可以为相同材料制件,如铝合金、铜合金、钢材、塑料等。当然,边框11b及承载件11a及底盖11c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材料制成,具体不限定。在竖直方向的正投影,边框11b可以呈矩形、圆形、多边形等,具体不限定。承载件11a可以是承载板、承载片、承载块等结构。
主体11的顶面h1可以全部由承载件11a的顶面形成,此时边框11b整体位于承载件11a的下方。主体11的顶面h1也可以由承载件11a的顶面及边框11b的顶面共同形成,此时承载件11a位于边框11b的内部、且承载件11a的顶面与边框11b的顶面既可以共面也可以是不共面。
承载件11a与边框11b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承载件11a与边框11b采取注塑、压铸、锻造、冷压、热压等方式一体成型。承载件11a与边框11b可以经由紧固件紧固连接、卡合结构卡接、焊接、粘接、热熔连接等实现固定连接。
主体11的周向侧壁n主要由边框11b的周向侧壁n构造形成,边框11b的周向侧壁n为环绕承载件11a设置且与其自身界定的空腔相背离的外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及图5,主体11还包括底盖11c,底盖11c与承载件11a、边框11b共同围合形成容纳电池单体20的容纳腔s。
可理解地,边框11b所具有的空腔还贯穿边框11b的底部,底盖11c盖合在边框11b的底部,并与边框11b和承载件11a共同形成箱体10的容纳腔s。
具体地,底盖11c可以但不限于是板状结构、块状结构等等,可以是平板状、弯板状等,具体不限定。电池单体20位于容纳腔s时,电池单体20可以设置于底盖11c和/或承载件11a和/或边框11b上。
底盖11c与边框11b可以通过焊接、热熔连接、粘接、紧固连接、卡接等方式实现两者固定。其中,紧固连接是指通过固定件11c4实现连接,固定件11c4包括螺栓、插销、铆钉、销钉、螺钉等构件。其中,卡接是指通过卡合结构实现固定,例如底盖11c上具有卡钩,边框11b上具有卡口,卡钩卡合在卡口内时可实现底盖11c与边框11b的卡合固定。当然,底盖11c与边框11b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在本申请中不进行穷举。
此时,以边框11b为基础,并将承载件11a和底盖11c分别连接在边框11b的竖直方向的两端后即可形成电池100的容纳腔s,主体11结构较为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及图5,底盖11c具有盖部11c1及安装部11c2,安装部11c2围合连接于盖部11c1的边缘,盖部11c1用于界定容纳腔s,安装部11c2连接边框11b。
盖部11c1用于界定容纳腔s是指盖部11c1与承载件11a、边框11b共同围合形成容纳腔s,安装部11c2与边框11b进行连接,而不参与容纳腔s的界定。盖部11c1可以是板状、块状构件,可以是平板状、弯板状的构件,具体不限定。从图4及图5可以看出,安装部11c2围合在盖部11c1边缘是指安装部11c2沿盖部11c1的边缘连续设置呈首尾封闭连接的结构。可理解地,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安装部11c2具有一定宽度,如此可与边框11b之间具有适当的接触面积,以方便安装部11c2与边框11b之间的定位和安装。
盖部11c1与安装部11c2可以一体成型。当底盖11c是金属材质(如铝、铁、不锈钢等),盖部11c1与安装部11c2可以采用压铸、锻造、热压、冷压等方式一体成型。当底盖11c为塑料材质(如聚丙烯、聚乙烯、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lastic)等),盖部11c1与安装部11c2可以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盖部11c1与安装部11c2也可以单独成型后连接在一起。当盖部11c1与安装部11c2为金属材质,盖部11c1与安装部11c2可以焊接、粘接在一起。当盖部11c1与安装部11c2为塑料材质,盖部11c1与安装部11c2可以粘接在一起。当然,盖部11c1与安装部11c2也可通过卡接、铆接等其他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
盖部11c1与安装部11c2可以位于同一平面内。具体可选地,盖部11c1与安装部11c2均面向承载件11a的两个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和/或盖部11c1与安装部11c2均背向承载件11a的两个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当盖部11c1与安装部11c2均面向承载件11a的两个表面以及均背向承载件11a的两个表面均分别处于同一平面时,盖部11c1与安装部11c2可以形成一平板状的底盖11c。
盖部11c1与安装部11c2也可以不位于同一平面内。具体地,盖部11c1相对安装部11c2朝承载件11a凹陷,或者盖部11c1相对安装部11c2背向承载件11a凸出,具体不限定。盖部11c1与安装部11c2的厚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具体不限定。
此时,底盖11c经由盖部11c1界定容纳腔s,并经由安装部11c2实现与边框11b连接,结构分明,方便安装。
可理解地,当底盖11c与边框11b可拆卸连接时,底盖11c经由安装部11c2与边框11b可拆卸连接,即安装部11c2与边框11b可拆卸连接。安装部11c2与边框11b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只需将底盖11c中与边框11b可拆卸连接的部位设置为安装部11c2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11c2与边框11b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底盖11c还包括设置于安装部11c2上的固定孔11c3,固定件11c4穿设安装部11c2上的固定孔11c3后紧固在边框11b上。固定孔11c3是在竖直方向贯通安装部11c2的通孔,具体地,固定孔11c3可以是光滑的通孔(如固定件11c4为铆钉时)、也可以是具有螺纹的通孔(如固定件11c4为螺钉时)、或者其他方式的通孔(如六角孔、方形孔、腰型孔等)。固定孔11c3的具体形式根据固定件11c4的具体形式及具体设定方式而定,在此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图8和图9,箱体10包括侧向梁13,侧向梁13设于主体11的周向侧壁n上。
侧向梁13是指设置于主体11的周向侧壁n以加强主体11强度的梁结构。可理解地,侧向梁13位于主体11的外部。具体地。主体11与侧向梁13一体式连接成整体,也可以通过装配的方式连接成整体。一体式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是焊接、一体成型、熔接等。装配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紧固连接等。
侧向梁13可以布置于主体11的周向侧壁n的全部,也可以仅布置于主体11的周向侧壁n的局部。不限地,侧向梁13环绕主体11的周向侧壁n设置,如此能够从主体11的多个侧向方向上加强主体11的强度。具体地,侧向梁13环绕主体11的周向侧壁n连续设置或断续式设置。连续设置时侧向梁13可以呈环形梁,断续式设置时侧向梁13可以包括环绕主体11的周向侧壁n间隔布置的多个梁部分。
在一实际应用场景下,箱体10用于电池100且电池100应用于车辆1000,箱体10的顶部安装在车辆1000上且箱体10的顶部形成车辆1000的底盘结构。当电池100箱体10用作车辆1000的底盘,箱体10的侧向结构容易受到外部撞击(如在车辆1000行驶过程中飞溅的石头击打箱体10的侧向位置,又如被其他车辆1000撞击侧向位置)而受挤压。此时,在主体11的侧向周壁上设置侧向梁13,通过侧向梁13能够加强主体11的侧向结构强度,进而提高箱体10的侧向抗挤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车辆1000的侧向抗挤压能力,提高车辆1000的安全性。
可理解地,当主体11包括上述承载件11a及边框11b时,侧向梁13设置于由边框11b所界定的周向侧壁n。
边框11b形成的空腔主要构成箱体10的容纳腔s,由于容纳腔s具有一定高度以容纳多个电池单体20,因此边框11b也具备一定的高度,因而边框11b的周向侧壁n面积较大。此时,侧向梁13设在边框11b界定的周向侧壁n,侧向梁13的安装方式、安装面积及布置方式更加灵活。
进一步到实施例中,侧向梁13与边框11b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侧向梁13与边框11b可以通过焊接、熔接、铆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一体式加工(如冲压、压铸)形成为一体。
当侧向梁13与边框11b一体成型,可以减少箱体10组装的工序,加快箱体10的生产过程。当侧向梁13与边框11b固定连接,侧向梁13与边框11b的成型工艺较为容易,可降低箱体10的工艺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侧向梁13包括至少两个子梁13a,子梁13a沿周向侧壁n依次间隔设置。子梁13a是组成侧向梁13的基础单元,通过设置子梁13a的位置可以在主体11的周向侧壁n上灵活布置侧向梁13的位置。
侧向梁13由至少两个子梁13a沿主体11的周向侧壁n间隔设置形成,是指至少两个子梁13a沿周向侧壁n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以形成环绕主体11的包围形式,以从主体11的多个侧向方向上加强主体11的强度。
子梁13a的结构有多种形式,且各子梁13a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示例地,子梁13a为一纵长延伸的实心梁,又示例地,子梁13a为一纵长延伸的空心梁。各子梁13a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呈H形、U形等结构形式。
此时,侧向梁13由多个子梁13a组合形成,侧向梁13的布置更加灵活,同时在安装时逐个安装各子梁13a即可,相比整体式的侧向梁13,安装过程中的定位更加方便,且更加省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0,至少一个子梁13a包括上臂梁131及下臂梁132,上臂梁131与下臂梁132上下间隔布置,并均与主体11相连接。
上下方向与主体11的顶部和底部所在的方向相对应,也就是说,上臂梁131靠近主体11的顶部,下臂梁132靠近主体11的底部。可理解地,上臂梁131与下臂梁132均沿主体11的周向延伸并与主体11的周向侧壁n相贴合。上臂梁131与下臂梁132间隔布置,两者通过主体11实现连接,两者间隔中间可形成孔道,该孔道既可以作为减重的结构,也可以作为供线束走线的结构。
此时,通过上臂梁131和下臂梁132加强主体11的结构,由于上臂梁131和下臂梁132分开布置,能够分散箱体10所受到的撞击力,使得箱体10各处所受外力较为均为。同时,上臂梁131和下臂梁132上下间隔布置,使得子梁13a可以承受车辆1000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的挤压,更加适应车辆1000实际的使用工况。另外,上臂梁131和下臂梁132间隔布置的方式能够减小箱体10的重量并实现其他的功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上臂梁131和下臂梁132之间设置中间梁(未图示),中间梁连接在上臂梁131和下臂梁132之间,如此可进一步加强子梁13a的结构强度,提高箱体10的侧向抗挤压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臂梁131及下臂梁132中的至少一者为空心梁。空心梁即指梁内部为空心结构,也就是说,梁内部具有未填充任何实体物质的空间。此时,上臂梁131和下臂梁132为空心梁结构,不仅能够减小自身的重量,进而降低箱体10形成的电池100应用于车辆1000等用电装置时,电池100本身因重量大造成的能耗高的问题。而且,空心梁结构通过其内部的空间能够消耗侧向挤压力,降低受侧向挤压时电池100的损坏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周向侧壁n包括均沿第一方向F1延伸、且相隔的至少两个第一壁段n1;至少两个子梁13a包括两个第一子梁13a1,两个第一子梁13a1分别布置于两个第一壁段n1,且均沿第一方向F1延伸设置。
在一实际应用中,箱体10形成的电池100用于车辆1000、且箱体10的顶部形成车辆1000的底盘时,第一方向F1可以与车辆1000的前后方向对应。主体11的周向侧壁n中的第一壁段n1对应电池100的左右两个方向的周向侧壁n。第一壁段n1沿第一方向F1延伸,即沿车辆1000的前后方向延伸。两个第一壁段n1在车辆1000的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两个第一壁段n1上均设置有子梁13a,且各子梁13a与各第一壁段n1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
各第一壁段n1上的子梁13a结构可以相同,如此可确保车辆1000左右两侧的抗挤压能力一致。进一步地,第一壁段n1上的子梁13a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上臂梁131和下臂梁132,此时子梁13a所具备的抗挤压能力较强,可弥补车辆1000左右两侧结构较弱的特点,强化车辆1000左右两侧的抗挤压能力,提高车辆1000的安全性。
此时,在各第一壁段n1上设置子梁13a,可以加强各第一壁段n1的结构强度,提高各第一壁段n1的抗挤压能力,也就是说提高了车辆1000的左右抗挤压能力,可理解地,由于各子梁13a沿第一方向F1延伸,因此其还能够提高车辆1000前后方向上的抗弯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6,周向侧壁n还包括均沿与第一方向F1相垂直的第二方向F2延伸、且相间隔的两个第二壁段n2,两个第一壁段n1与两个第二壁段n2相间连接;至少两个子梁13a还包括两个第二子梁13a2,两个第二子梁13a2分别布置于两个第二壁段n2,且均沿第一方向F1延伸设置。
在实际应用中,第二方向F2可以与箱体10的左右方向对应。此时,第二壁段n2对应电池100的前后两个方向的周向侧壁n。第二壁段n2沿第二方向F2延伸,即沿车辆1000的左右方向延伸。
各第二壁段n2上的子梁13a结构可以相同,如此可确保前后两侧的抗挤压能力一致。进一步地,第一壁段n1上的子梁13a可以仅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上臂梁131,上臂梁131靠近主体11的顶部设置,此时子梁13a所具备的抗挤压能力较弱,主要是因为车辆1000前后方向上通常设置有保险杠等抗挤压的结构,当车辆1000受到前后方向的挤压,主要通过其具备的前后保险杠来实现抗挤压的效果,此时第二壁段n2的子梁13a抗挤压能力需求较弱,因此可采用结构相对简单的子梁13a结构,可降低电池100成本及车辆1000成本。
此时,在各第二壁段n2上设置子梁13a,可以加强各第二壁段n2的结构强度,提高各第二壁段n2的抗挤压能力,也就是说提高了车辆1000的左右抗挤压能力,可理解地,由于各子梁13a沿第二方向F2延伸,因此其还能够提高车辆1000左右方向上的抗弯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6,侧向梁13包括均设于周向侧壁n的至少两个第一子梁13a1和至少两个第二子梁13a2,第一子梁13a1沿第一方向F1延伸设置且彼此间隔,第二子梁13a2沿与第一方向F1相交的第二方向F2延伸设置且彼此间隔。
此时,设于第一壁段n1的子梁13a为第一子梁13a1,设于第二壁段n2的子梁13a为第二子梁13a2。两个第一子梁13a1可以加强箱体10在车辆1000左右方向上的抗挤压能力,两个第二子梁13a2可以加强箱体10在车辆1000前后方向上的抗挤压能力,如此,可全面提高车辆1000的侧向挤压能力,提高车辆1000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6,侧向梁13的顶部构造有挂载部13a3。
关于挂载部13a3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记载,在此不进行赘述。此时,将挂载部13a3设置在侧向梁13的顶部,可以在现有箱体10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侧向梁13来得到本申请实施例的箱体10。如此,能够大大降低改造成本。同时,将挂载部13a3设置在侧向梁13上,由于侧向梁13不用界定容纳腔s,在设置挂载部13a3时不需要考虑挂载部13a3对容纳腔s密封性的影响,挂载部13a3的设置更加灵活。而且,侧向梁13位于箱体10的侧向边缘,此时将挂载部13a3设置在侧向梁13,在将箱体10安装于外部装置时操作空间更大、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部13a3包括设于侧向梁13的顶部的至少一个挂载孔k1。
关于挂载孔k1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记载,在此不进行赘述。挂载孔k1设于侧向梁13的顶部,也具备挂载部13a3设置在侧向梁13顶部的有益效果,在此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1的顶面h1与侧向梁13的顶面h2共同界定形成箱体10的顶面h。
主体11的顶面h1是指主体11中位于其顶部且背离容纳腔s的一侧外表面,侧向梁13的顶面h2是指侧向梁13中位于其顶部的一侧外表面。当侧向梁13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上臂梁131和下臂梁132,侧向梁13的顶面h2则是指上臂梁131的与下臂梁132相背离的一侧外表面。
当箱体10同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主体11及侧向梁13时,箱体10的顶面h可以由主体11的顶面h1及侧向梁13的顶面h2共同界定形成。其中,主体11的顶面h1与侧向梁13的顶面h2可以共面,此时箱体10的顶面h与外部装置的接触面积较大,有助于提高箱体10与外部装置的连接可靠性,同时箱体10的顶部结构较为平整,更加美观。当然。主体11的顶面h1与侧向梁13的顶面h2也可以不共面。
可理解地,当侧向梁13包括至少两个子梁13a时,每一子梁13a的顶面界定形成侧向梁13的顶面h2的一部分,子梁13a设有挂载部13a3。其中,可以是部分子梁13a上设有挂载部13a3,也可以是全部子梁13a上设有挂载部13a3。当部分子梁13a上设有挂载部13a3,为了保证挂载部13a3的受力均匀性,在对称设置的子梁13a上均设置有挂载部13a3。对称设置的子梁13a包括为上述实施例中的两个第一子梁13a1,也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两个第二子梁13a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及图10,箱体10的外壁上构造有走线部13a4,走线部13a4位于箱体10的顶面h的下方,并形成有供线束穿设的走线空间。
箱体10的外壁是与箱体10中界定容纳腔s的内表面相背的外表面。走线部13a4位于箱体10顶面的下方,即走线部13a4设置在箱体10的位于顶面h下方的外壁上。箱体10位于自身顶面h下方的外壁包括底面以及连接顶面h及底面的侧壁。
当箱体10仅包括主体11,箱体10的侧壁即可主体11的周向侧壁n。当箱体10包括主体11及侧向梁13,则箱体10的侧壁包括主体11未被侧向梁13覆盖的周向侧壁n以及侧向梁13背离主体11的表面。
走线部13a4位于容纳腔s的外部,具有用于供电连接电芯单体及用电部件之间的线束通过的走线空间。走线空间的具体形式不限定,只要具备供线束进入的进线口及供线束走出的出线口即可,进线口及出线口可以为同一开口。走线空间可以为走线孔、走线槽k2。
具体可以是,在箱体10的周向外壁上设置有走线部13a4,此时线束可以经箱体10的侧面进行布线,布线较为方便。具体还可以是,在箱体10的底面设置有走线部13a4,此时线束可以经箱体10的底部进行走线。
此时,通过在箱体10的外壁上形成走线部13a4,通过走线部13a4形成的走线空间供线束走线,可以对线束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车辆1000受外部挤压时线束受挤压变形,引起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6及图10,走线部13a4布置于箱体10与自身顶面h相邻的侧壁。
侧壁是箱体10的连接自身顶面h与底面(与顶面h相对的面表面)的外表面。走线部13a4可以仅设置在箱体10的部分侧壁,如箱体10在第一方向F1上的一个或两个侧壁、或者箱体10在第二方向F2上的一个或两个侧壁。当然。走线部13a4也可以设置在箱体10的全部侧壁。
此时,将走线部13a4布置在箱体10的侧壁,由于箱体10的侧向方位操作空间大,更加方便对线束的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走线部13a4布置于箱体10中均与顶面h相邻且彼此相背的两个侧壁。
箱体10中与顶面h相邻且彼此相背的两个侧壁包括在第一方向F1上相背的两个侧壁、在第二方向F2上相背的两个侧壁。此时,走线部13a4可以在第一方向F1对称相对布置或者在第二方向F2上相对布置,线束可以从箱体10在第一方向F1上的两侧同时走线、或者从箱体10在第二方向F2上的两侧同时走线,可实现线束的对称布置,线束布置更加美观,同时也有助于车辆1000重量的平衡性。
进一步地,走线部13a4设置在箱体10在第二方向F2上的两个侧壁,即布置在箱体10与车辆1000左右方向相对应的两个侧壁上。由于车辆1000上的各种电力驱动系统(用于提供车辆1000前进的动力)主要布置在前侧或者后侧,因此线束主要沿车辆1000前后方向连接电池100及电力驱动系统,如此布置走线部13a4,更加方便线束的走线。
涉及到一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6及图10,走线部13a4包括朝容纳腔s凹陷成型于箱体10外壁的走线槽k2。
可以理解地,由走线槽k2朝容纳腔s凹陷形成一侧敞口的走线空间,敞口与走线槽k2的槽底相对。走线槽k2朝容纳腔s凹陷设置的同时,还可以具有进线口和出线口。具体地,走线槽k2的进线口可以为走线槽k2延伸方向的一端开口,走线槽k2的出线口可以为走线槽k2延伸方向的另一端开口。
当走线槽k2位于箱体10在第二方向F2上的侧壁,走线槽k2可以沿第一方向F1延伸设置。当走线槽k2位于箱体10在第一方向F1上的侧壁,走线槽k2可以沿第二方向F2延伸设置。
此时,由于走线槽k2具有敞口,敞口的设置更加方便线束的穿设。而且,通过凹陷形成的走线槽k2构造为走线部13a4,不需要增加其他形成走线空间的结构,箱体10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走线部13a4还可以是额外设置在箱体10外壁的带有走线孔的结构,如具有走线孔的走线杆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及图10,侧向梁13构造形成走线部13a4。
具体地,当走线部13a4为走线槽k2,侧向梁13可以由上述实施例中的上臂梁131和下臂梁132组成,上臂梁131与下臂梁132之间的空间即为走线槽k2所在的空间。又或者,侧向梁13背离主体11的外表面凹陷形成走线槽k2。
当走线部13a4为走线孔,侧向梁13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贯通设置的空心梁,此时侧向梁13的内部空间可以构造形成走线孔。又或者,侧向梁13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上臂梁131、下臂梁132及中间梁(未图示),由中间梁、上臂梁131及下壁梁共同围合走线孔。
此时,走线部13a4进行侧向梁13形成,也就是使得侧向梁13具有走线空间,走线空间可以减小侧向梁13的重量,又能实现走线,一举两得。
涉及到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臂梁131及下臂梁132共同构造形成具有走线空间的走线部13a4。此时,走线空间由上臂梁131及下臂梁132之间的空间形成,走线部13a4的结构简单,且一举两得。
图11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电池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示的结构的侧视图的分解图,图13为图11所述的结构的侧视图,图14为图12所示的结构的D处的放大图。图15为图11所示的结构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16为图14所示的结构的侧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箱体10还包括密封件12,密封件12设于箱体10的顶部,用于与外部装置密封连接。
密封件12是指能够防止流体或固体微粒等从相邻结合面间泄漏的零部件,密封件12设于箱体10的顶部且将箱体10的顶部划分为位于密封件12外围的外部区域及位于密封件12围设的内部区域,密封件12密封连接箱体10的顶部与外部装置相对的两个表面之间,并与该两个表面之间形成接触界面,能够防止密封件12外围的外部区域的流体或固体微粒等经自身与两个表面的接触界面进入密封件12围设的内部区域,进而起到密封效果。
密封件12可选为密封圈、密封垫。具体地,密封件12可选为橡胶、硅胶等材料制成。具体地,密封件12可选为O形密封件、方形密封件、异形密封件等。密封件12的具体形状可以与箱体10的顶部及外部装置的相对的两个表面的形状相适配。例如箱体10的顶部及外部装置相对的两个表面为方形面时密封件12可以为方形密封件。
此时,电池100的箱体10通过密封件12与外部装置实现密封连接,密封可靠且成本较低。
可以理解地,电池100的箱体10通过密封件12实现与外部装置的密封的同时,还通过挂载部13a3与外部装置固定连接,且此时箱体10的顶面h与外部装置接触。
以外部装置为车辆1000的车身200为例,电池100可以安装于车身200的底部,且通过密封区hc上的密封件12与车身200密封连接,此时密封件12的内部区域为车身200内部,外部区域为车身200的外部,车身200外部的流体或者固体颗粒等无法泄漏至车身200内部,如在车辆1000行驶过程中飞溅的石头或者液体,无法撞击到车身200内部,从而实现车身200内部的密封性及结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和图11,箱体10的顶部背离容纳腔s的一侧构造有安装位141b。其中,电池100经由箱体10的顶部安装于外部装置且安装位141b形成外部装置的部分结构。
安装位141b为箱体10的顶部的局部区域构造形成的用于安装一定结构(下称安装件)的安装区域,此安装件可以为外部装置的部分结构,安装位141b可以为具有连接作用的安装卡扣、安装孔等结构。以外部装置为车辆1000的车身200为例,此安装位141b可以用于安装车辆1000的座椅300、或操作杆等结构,座椅300或操作杆等结构通过安装卡扣或安装孔等结构固定连接于箱体10顶部的安装位141b。
具体地,安装位141b上安装的安装件可为外部装置的局部结构,用于安装外部装置局部结构的安装位141b,在箱体10的顶部与外部装置连接后,也形成外部装置的部分结构,此时电池100通过箱体10的顶部安装在外部装置上,且将电池100顶部的安装位141b形成外部装置的局部结构后,将安装件与电池100的箱体10连接即实现了与外部装置的连接,
如此,电池100和外部装置的部分结构一体化设置,使得电池100箱体10的部分结构即为外部装置的部分结构,从而避免电池100与外部装置的分离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位141b上安装的安装件也可以是除外部装置之外的结构,将其安装在安装位141b上以同时实现与电池100及外部装置的固定连接。
涉及到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以外部装置为车辆1000的车身200、安装位141b用于安装座椅300为例,通过在电池100的箱体10的顶部构造安装位141b,使得安装位141b形成车身200的内部结构,形成电池100和车身200的一体化设置,以而避免电池100与车身200的分离设置,并使得车辆1000结构简单、尺寸更小且更加紧凑。
可以理解地,箱体10、车身200及座椅300的固定连接,能够保证所有的结构均沿竖直方向与箱体10的顶部进行上下连接,减少箱体10的其他方向的安装空间及安装受力,能够减少电池100箱体10的侧向结构及底部结构受力,提高车辆1000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安装位141b包括构造于箱体10顶部的安装孔。
安装孔是在竖直方向贯通安装位141b的通孔,在将安装座椅300等安装于安装位141b时需要设置紧固件,安装孔可以是光滑的通孔(如紧固件为铆钉时)、也可以是具有螺纹的通孔(如紧固件为螺钉时)、或者其他方式的通孔(如六角孔、方形孔、腰型孔等)。固定孔11c3的具体形式根据紧固件的具体形式及具体设定方式而定,在此不赘述。
安装孔的数量与紧固件的数量相同,每个安装孔中配套设置一个紧固件,通过紧固件将对应的安装件安装定位于安装孔内,实现安装件与电池100的箱体10固定的同时,即能够实现安装件与外部装置的固定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汇总,安装位141b也可以包括构造与箱体10顶部的其他结构如卡扣、弹性锁等,具体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至图7、及图11,箱体10包括主体11及安装梁141,主体11围合形成容纳腔s,主体的顶部形成箱体10顶部的至少一部分。安装梁141设于主体11的顶部且其背离主体11的一侧构造有安装位141b。
主体11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由多个零部件装配形成。其具体设置形式上述已经详细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箱体10的顶部背离容纳腔s的一侧具有顶面h,安装位141b与顶面h之间相互连通,安装梁141为设于主体11顶部一侧的具有一定承重能力的结构,用于分担箱体10的顶部受到的来自安装件的作用力。如图15及16所示,当安装件为座椅300时,操作人员坐在座椅300上会施加其压力,压力会先施加到安装梁141上,再施加到箱体10的顶部。
安装梁141可以直接设置在顶面h的表面上或者在顶面h上构造形成的凹陷或凸出的部位上,安装梁141包括的一个或多个承重结构在背离顶面h的一侧共同构造形成用于固定安装件的安装位141b,从而实现安装件与箱体10的顶部的连接。
承重结构的设置形式、延伸方向根据需要安装在安装位141b上的安装件的大小、重量及具体结构进行设置,具体不限定,通过安装梁141分担主体11的顶部受到的作用力,以提高电池100的箱体10的承重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梁141与主体1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安装梁141与主体11可通过紧固连接、卡合结构卡接、焊接、粘接、热熔连接等实现固定连接。当然,安装梁141与主体11可以采取注塑、压铸、锻造、冷压、热压等方式一体成型。
当主体11是金属材质(如铝、铁、不锈钢等),安装梁141与主体11可以采用压铸、锻造、热压、冷压等方式一体成型。当主体11是塑料材质(如PP、PE、ABS等),安装梁141与主体11可以采用注塑一体成型。安装梁141与主体11也可以单独成型后连接在一起。当安装梁141与主体11为金属材质,安装梁141与主体11可以焊接、粘接在一起。当安装梁141与主体11为塑料材质,安装梁141与主体11可以粘接在一起。
当安装梁141与主体11固定连接,安装梁141与主体11的成型工艺较为容易,可降低箱体10的工艺成本。
当安装梁141与主体11一体成型时,箱体10、外部装置及安装件的组装方便。
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11与安装梁141之外的部分连接,连接方式既可以是一体成型也是可以固定连接。具体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和图11,安装梁141包括至少一个凸部141a,每一凸部141a沿背离容纳腔s的方向凸出设置于主体11的顶部,且每一凸部141a与主体11共同形成有减重通道141a1;安装位141b构造于凸部141a背向主体11的一侧。
凸部141a即为上文中所述的安装梁141包括的承重结构,其相对箱体10的顶面h所在平面向背离容纳腔s的方向凸出设置,凸部141a本身具有一定的高度,从而凸出设置于箱体10的顶面h。安装位141b形成于所有凸部141a背离主体11的一侧,此时安装件安装在安装位141b上时与凸部141a结构直接接触,而不与顶面h直接接触,从而通过凸部141a分散了箱体10的顶部受力,增加了箱体10顶部的承重能力。
每一凸部141a可形成多面环绕一端敞开的结构,主体11的顶面h1覆盖于每一凸部141a的敞开开口处且与其共同形成减重通道141a1。减重通道141a1可以通过凸部141a内部中空或者打孔、挖槽等方式形成,以实现箱体10的轻量化设计。
涉及到一具体实施例中,每一凸部141a内部具有沿自身延伸方向贯穿设置的减重通道141a1,减重通道141a1的设置减少了每一凸部141a的重量,进而使得箱体10的整体的重量降低且降低了成本。每一贯穿设置的减重通道141a1可以形成一隐藏通道,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借用该隐藏通道进行暗线布置等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至7,全部凸部141a均沿同一方向延伸且彼此间隔设置。
“同一方向”所指的方向具体可以是上述提及的第一方向F1或者第二方向F2,也可以是与第一方向F1和第二方向F2共面且相交的方向,具体不限定。
全部凸部141a彼此间隔设置是指在与凸部141a延伸方向相交方向上,每相邻两个凸部141a之间保持有设定间隔。在该设定间隔的作用下每相邻两个凸部141a之间形成有缓冲空间,可以避免作用于安装梁141上的外力传递到箱体10上而损害电池100。并且,多个间隔设置的凸部141a能够形成足够大的支撑面积和固定位,以实现大面积支撑安装件,且能够适用于不同体积和大小的安装件的安装。
全部凸部141a均沿同一方向平行设置,使得缓冲空间与凸部141a沿同方向延伸,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对安装梁141的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实现缓冲。
每相邻两个凸部141a之间的设定间隔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可理解地,为了保证对安装件进行均匀的支撑,每相邻两个凸部141a之间的设定间隔距离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全部凸部141a背向主体11的一侧位于同一平面上。
设置全部凸部141a朝向同一方向凸出设置,且全部凸部141a的凸出高度相同,以使得全部凸部141a背离安装腔的一侧形成在某个方向上的平整平面,如形成水平平面上的平整平面,将安装件放置于平整的平面上进行安装,安装更加平稳简单,且能够实现安装件与安装梁141的牢固连接。
涉及到一具体实施例中,凸部141a可为四边棱柱状结构,全部凸部141a的同一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且共同界定形成用于安装安装件的安装位141b,以将安装件平稳地置于安装梁14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图7及图11,箱体10还包括侧碰加强梁14,侧碰加强梁14设置于主体11的顶部,且自主体11顶部的中部向主体11顶部的相对两侧外边缘延伸设置。
侧碰加强梁14是指设置于主体11的顶部以加强主体11强度的梁结构。可理解地,侧碰加强梁14位于主体11的外部。具体地。主体11与侧碰加强梁14一体式连接成整体,也可以通过装配连接成整体。一体式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是焊接、一体成型、熔接等。装配连接包括但不限于卡接、螺纹连接、等。
侧碰加强梁14可以自主体11顶部的中部向主体11顶部在第一方向F1上的相对两侧外边缘延伸设置,此时侧碰加强梁14可以加强箱体10在第一方向F1上的防侧碰能力。侧碰加强梁14也可以自主体11顶部的中部向主体11顶部在第二方向F2上的相对两侧外边缘延伸设置,此时侧碰加强梁14可以加强箱体10在第二方向F2上的防侧碰能力。
侧碰加强梁14可以自主体11顶部的中部沿共线的两个方向分别向主体11顶部的相对两侧外边缘延伸,也可以自主体11顶部的中部沿相交的两个方向分别向主体11顶部的相对两侧外边缘延伸。当侧碰加强梁14沿共线的两个方向自主体11顶部的中部向相对两侧外边缘延伸时,侧碰加强梁14通过一根直梁来实现,结构更加简单。
侧碰加强梁14可以延伸到两侧的外边缘,也可以延伸到两侧外边缘与中部之间的区域,也可以延伸到两侧的外边缘之外的区域,也就是说,侧碰加强梁14具体地延伸长度不限定,只要具有自主体11顶部的中部朝主体11顶部的相对两侧外边缘延伸的状态即可。
当电池100应用到车辆1000、且箱体10的顶部构造为车辆1000的底盘,由于车辆1000在左右方向上的防侧碰能力较差,因此侧碰加强梁14可以设计为自主体11顶部的中部朝主体11顶部在车辆1000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外边缘延伸,以加强车辆1000左右方向上的防侧碰能力,提高车辆1000的安全性能。
此时,在箱体10主体11的顶部设置侧碰加强梁14,可以提高箱体10的防侧碰能力,进而提高装载有由该箱体10组成的电池100的车辆1000的防侧碰能力,有助于保证电池100及车辆1000的安全性能。
当主体11包括边框11b及承载件11a时,侧碰加强梁14至少设置于承载件11a的顶部。此时,由于承载件11a的顶部形成主体11顶部的至少一部分,承载件11a具有供侧碰加强梁14安装的空间充足。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碰加强梁14延伸至与边框11b的顶部相连接。
此时,边框11b的顶部也形成主体11顶部的一部分,侧碰加强梁14还能够延伸至与边框11b的顶部连接,边框11b与承载件11a除两者本身直接连接外,还可以通过侧碰加强梁14强化连接,如此可加强边框11b与承载件11a的连接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碰加强梁1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全部侧碰加强梁14沿同一方向延伸且彼此间隔设置。
“同一方向”所指的方向具体可以是上述提及的第一方向F1或者第二方向F2,也可以是与第一方向F1和第二方向F2共面且相交的方向,具体不限定。
全部侧碰加强梁14沿同一方向延伸布置,各侧碰加强梁14均能够在延伸方向上加强箱体10的防侧碰能力,使得箱体10在该延伸方向上的防侧碰能力得到强化。可理解地,各侧碰加强梁14沿与该“同一方向”相交的方向间隔布置,如此可加强箱体10在多个位置的强度,使得箱体10的结构强度及防侧碰能力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碰加强梁14中的至少一者构造为安装梁141,安装梁141上背离主体11的一侧构造有安装位141b。
关于安装梁141及安装位141b的介绍详见上述描述,在此不赘述。当侧碰加强梁14包括一个时,则该侧碰加强梁14用作安装梁141。当侧碰加强梁14包括至少两个,则可以部分作为安装梁141。具体地,当侧碰加强梁14包括至少两个,靠近车辆1000前方的侧碰加强梁14可以作为安装梁141用于安装座椅300(座椅300可以是驾驶室内的座椅300)。
此时,将侧碰加强梁14中的至少一者作为安装梁141,不仅具备防侧碰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安装其他安装件,一物两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碰加强梁14包括至少一个凸部141a,每一凸部141a沿背离容纳腔s的方向凸出设置于主体11的顶部,每一凸部141a与主体11共同形成有减重通道141a1。
侧碰加强梁14的可以凸部141a与上述实施例中介绍安装梁141结构时所提及的凸部141a结构相同,具体介绍可以参考上述描述。凸部141a相对主体11的顶面h1所在平面向背离容纳腔s的方向凸出设置,凸部141a本身在具有一定的高度,从而凸出设置于主体11的顶面h1。
每一凸部141a可形成多面环绕一端敞开的结构,主体11的顶面h1覆盖于每一凸部141a的敞开开口处且与其共同形成减重通道141a1。减重通道141a1可以通过凸部141a内部中空或者打孔、挖槽等方式形成,以实现箱体10的轻量化设计。
涉及到一具体实施例中,每一凸部141a内部具有沿自身延伸方向贯穿设置的减重通道141a1,减重通道141a1的设置减少了每一凸部141a的重量,进而使得箱体10的整体的重量降低且降低了成本。每一贯穿设置的减重通道141a1可以形成一隐藏通道,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借用该隐藏通道进行暗线布置等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全部凸部141a沿同一方向延伸且彼此间隔设置。
全部凸部141a彼此间隔设置是指在与凸部141a延伸方向相交方向上,每相邻两个凸部141a之间保持有设定间隔。在该设定间隔的作用下每相邻两个凸部141a之间形成有缓冲空间,可以避免作用于安装梁141上的外力传递到箱体10上而损害电池100。并且,多个间隔设置的凸部141a能够形成足够大的支撑面积和固定位,以实现大面积支撑安装件,且能够适用于不同体积和大小的安装件的安装。
全部凸部141a均沿同一方向平行设置,使得缓冲空间与凸部141a沿同方向延伸,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对侧碰加强梁14的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实现缓冲。
每相邻两个凸部141a之间的设定间隔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可理解地,当侧碰加强梁14作为安装梁141,为了保证对安装件进行均匀的支撑,每相邻两个凸部141a之间的设定间隔距离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全部凸部141a背向主体11的一侧位于同一平面上。
全部凸部141a的一侧均位于主体11的顶面h1上,设置全部凸出朝向同一方向凸出设置且凸出的高度相同,使得全部凸部141a背离安装腔的一侧形成在某个方向上的平整平面,如形成水平平面上的平整平面,以实现安装件与安装梁141的牢固连接。
涉及到一具体实施例中,凸部141a可为四边棱柱状结构,全部凸部141a的同一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且共同界定形成用于安装安装件的安装位141b,以将安装件平稳地置于安装梁14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箱体10形成有彼此独立设置的电池腔s1和高压腔s2,电池腔s1用于容纳电池单体20,高压腔s2用于容纳高压盒。
高压盒是电池100组重要的安全屏障,其装载有高压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按照整车电控要求,接通或断开高压回路;提供电流及漏电检测端子;当电池100组外部电流过大时,实现可控的带载切断;当电池100组外部线路发生短路时,实现高压回路的断开,防止电池100组起火;维修电池100组时,可以方便地切断高压回路。
电池腔s1与高压腔s2彼此独立设置是指电池腔s1与高压腔s2彼此密封。为了实现电池腔s1与高压腔s2的独立设置,可以是电池腔s1与高压腔s2由两个独立的构件分别形成,例如箱体10的内部设置有独立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形成电池腔s1,第二构件形成高压腔s2。又或者在箱体10的内部设置分隔件,将箱体10内形成的容纳腔s分隔形成独立的电池腔s1和高压腔s2。又或者将箱体10内部形成的容纳腔s全部作为电池腔s1,并在箱体10的外部构造一个高压仓15来形成高压腔s2,以实现电池腔s1和高压腔s2的彼此独立。
电池腔s1用于容纳电池单体20,高压腔s2用于容纳高压盒,当电池腔s1与高压腔s2独立设置,若电池腔s1内的电池单体20热失效所泄露的高温气体不会进入高压盒内,进而不会对高压盒内的高压控制系统造成热损伤,可保障高压控制系统的正常控制功能,可提高电池100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至图13,箱体10还包括高压仓15,主体11内形成有电池腔s1,高压仓15设于主体11外,且自身围合或与主体11共同围合形成有高压腔s2。
高压仓15可以为壳体22结构,其内部空心形成高压仓15,用于放置高压盒。高压仓15设于主体11外,电池腔s1由主体11形成(此时电池腔s1相当于容纳腔s),如此实现了高压腔s2与电池腔s1的独立设置。
当高压仓15与主体11共同形成高压腔s2,高压仓15具有一敞口,并经由该敞口安装在主体11上。当高压仓15自身围合形成高压腔s2,则与主体11之间仅存在安装的关系。
此时,通过设于主体11外部的高压仓15界定形成高压腔s2,主体11形成的容纳腔s则可以作为用于容纳电池腔s1来容电池单体20,可以提高电池100的电容量。
涉及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至图12,高压仓15突出设置于主体11的顶部。
高压仓15突出设置于主体11的顶部,即高压仓15位于主体11的外部且设于主体11的顶面h1。当电池100箱体10用作车辆1000的底盘时,由于高压仓15位于主体11的顶部,因此不会暴露在车辆1000之外,可以免受外部撞击(诸如车辆1000行驶过程中飞溅的石子),高压仓15更安全。
可以理解地,当主体11包括上述边框11b及上述承载件11a时,承载件11a构造了主体11顶部的至少一部分,高压仓15设于承载件11a的顶部,且自身围合或与承载件11a共同围合形成有高压腔s2。此时,由于承载件11a构成主体11顶部的大部分区域,将高压仓15设于承载件11a的顶部,高压仓15安装的空间更大,安装更加稳定。
当然,当边框11b的顶部也构造为主体11顶部的一部分时,高压仓15也可以还设置在边框11b的顶部,具体可以根据边框11b与承载件11a的安装方式而具体设定。
涉及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至图13,高压仓15靠近主体11的顶部外边缘设置。
主体11的顶部外边缘包括:主体11顶部在车辆1000前方方向上的一侧外边缘设置、主体11顶部在车辆1000后方方向上的一侧外边缘设置、主体11顶部在车辆1000左方方向上的一侧外边缘设置、主体11顶部在车辆1000右方方向上的一侧外边缘设置。
在一应用示例中,高压仓15靠近主体11的顶部在车辆1000后方方向上的一侧外边缘设置,即高压仓15靠近车辆1000的后方布置,此时高压仓15可以对应车辆1000驾驶空间后方的乘客空间布置,特别地,可以对应乘客空间的座椅300的下方布置,可以不用占用车辆1000的活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6、图11至图13,高压仓15与侧碰加强梁14在第一方向F1上依次布置,侧碰加强梁14沿与第一方向F1相交的第二方向F2延伸设置。
当箱体10包括侧碰加强梁14时,高压仓15可与侧碰加强梁14均设于主体11的顶部。
高压仓15与侧碰加强梁14在第一方向F1依次布置,是指高压仓15位于全部侧碰加强梁14在第一方向F1上的一侧。且侧碰加强梁14沿与第一方向F1相交的第二方向F2延伸,而不会与高压仓15发生干涉,高压仓15与侧碰加强梁14的结构布置较为合理,主体11顶部空间的利用率较高。
涉及到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4,高压仓15包括仓盖15a和仓盒15b,仓盒15b设于主体11的顶部并形成有背离主体11敞开的高压腔s2,仓盖15a可拆卸地盖合在高压腔s2的敞开的一侧。
仓盒15b与主体11之间可以是焊接、熔接、粘接、紧固连接等。不限地,仓盒15b可以是塑料之间。仓盖15a与仓盒15b之间可以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具体形式不限定。
此时,由仓盒15b形成高压腔s2,由仓盖15a密封高压腔s2,且仓盖15a与仓盒15b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和维修高压盒。
图17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电池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7所示的结构的侧视图,图19为图18所述的结构的分解图,图20为图18所示的结构中E-E处的剖视图。图21为图17所示的结构的俯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7至图21,箱体10还包括中通道梁16,中通道梁16沿第一方向F1延伸设置于主体11的顶部,且与主体11顶部在与第一方向F1相交的第二方向F2上的两侧外边缘等距设置,中通道梁16具有供线束穿设的走线通道16a。
在传统车辆1000中,通常会在车辆1000车身200的底盘上设置中通道梁16的结构,中通道梁16是车辆1000车身200上从前底盘延伸至后底盘的梁结构,是车身200碰撞传递路径和保证车身200底板刚度的主要结构件。中通道梁16布置在车辆1000底盘的中间区域,且沿车辆1000的前后方向从前底盘延伸至后底盘。
在本实施例中,将车辆1000的中通道梁16直接集成在箱体10主体11的顶部。具体地,中通道梁16沿第一方向F1(与车身200前后方向对应)延伸设置,且与主体11顶部在第二方向F2(与车身200左右方向对应)上的两侧外边缘等距设置,以布置在主体11顶部的中部区域。
通常,为了降低车身200重量,实现车身200的轻量化,中通道梁16设计为空心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中通道梁16内部所具备的空心结构,形成供线束穿设的走线通道16a,不仅能够降低重量,还能够实现线束的布置,使得线束的布置更加灵活和安全。
中通道梁16可以是经过冲压、压铸等方式一体成型的钣金构件,也可以是通过多块钣金板焊接、熔接或者紧固连接所形成的梁结构,只要能够形成走线的走线通道16a即可。走线通道16a可以位于中通道梁16的内部(如中通道梁16内部的孔道),也可以位于中通道梁16的外部(如凹陷在中通道梁16外的凹槽通道)。中通道梁16可以与主体11共同形成走线通道16a,也可以自身围合形成走线通道16a。中通道梁16与主体11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熔接、紧固连接等方式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中通道梁16所具备的走线通道16a可以沿中通道梁16的延伸方向(即第一方向F1)延伸设置,也可以按照其他需求的方式进行设计,具体不限定,只要能够实现走线即可。中通道梁16可以设置多个独立的走线通道16a,以实现各类别线束的分类布线,方便安装和维护。
此时,当箱体10的顶部构造为车辆1000车身200的底盘(底盘即车身200的地板),不用额外设置中通道梁16,车身200装配效率更高。同时,利用中通道梁16内部所形成的空心结构,形成供线束穿设的走线通道16a,不仅能够降低重量,还能够实现线束的布置,使得线束的布置更加灵活。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0,中通道梁16包括梁座161,梁座161设置于主体11的顶部,并形成有作为走线通道16a的过线槽16a1,过线槽16a1朝向容纳腔s凹陷。
梁座161直接设置在主体11,与主体11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熔接、紧固连接等方式固定。梁座161形成有过线槽16a1,过线槽16a1朝容纳腔s凹陷,也就是说过线槽16a1具备背离容纳腔s的槽口,通过该槽口方便穿设线束。
过线槽16a1可以是梁座161背离容纳腔s的一侧表面上凹陷形成连续槽结构,也可以是梁座161背离容纳腔s的一侧表面上构造的多个具有朝向容腔凹陷的凹槽的过线部,各过线部沿设定方向间隔布置,全部过线部的凹槽共同形成梁座161的过线槽16a1。
此时,由梁座161形成朝向容纳腔s凹陷的过线槽16a1,方便安装线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0,过线槽16a1的数量为多个,全部过线槽16a1沿同一方向延伸并彼此间隔设置。
过线槽16a1设置多个,多个过线槽16a1可以沿同一方向(如第一方向F1)延伸并间隔。每一过线槽16a1可供一类线束走线(线束的分类可根据线束所连接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例如与空调连接的线束、与车灯连接的线束、与动力驱动系统连接的线束等)。
如此,可实现不同类别线束的独立布置,更加方便线束安装和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线槽16a1配置为与穿设自身的线束卡接。
为了实现过线槽16a1卡接线束,具体可以是,过线槽16a1的槽口尺寸与穿设自身的线束的直径相当或者两者过盈配合,实现卡接。具体还可以是,在过线槽16a1的槽口设计卡接件,卡接件的一端与过线槽16a1槽口的一侧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过线槽16a1槽口的另一侧可拆卸地卡接,当线束布置在过线槽16a1后,利用卡接件与过线槽16a1槽口卡接来将线束卡设在过线槽16a1内。
如此,能够避免线束晃动造成的噪音,同时还可避免线束脱离过线槽16a1导致线束受损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0,中通道梁16还包括梁盖162,梁盖162可拆卸地盖合于过线槽16a1的开口侧。
过线槽16a1的开口侧即过线槽16a1的槽口所在一侧。梁盖162可拆卸地盖合在过线槽16a1的开口侧,也就是,梁盖162与梁座161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梁盖162与梁座161可拆卸地卡接、或者梁盖162与梁座161通过紧固件(如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实现梁盖162与梁座161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设置,在此不进行限定和赘述。
此时,通过梁盖162盖合过线槽16a1的槽口,可以避免外部灰尘、水分进行到过线槽16a1内腐蚀线束,同时还可以保护线束免受外力挤压破坏,能够提高电池100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压腔s2与走线通道16a连通。
可理解地,线束通常要从高压腔s2内的高压盒引出而后向用电器件供电,因此线束途径高压腔s2及走线通道16a。
高压腔s2与走线通道16a连通是指经高压腔s2走出的线束能够进入走线通道16a内。具体可以是,高压腔s2具有走线口,走线口与走线通道16a的入口相对,此时在走线口与走线通道16a的入口之间不存在障碍物,经走线口走出的线束可以径直进入走线通道16a的入口而不需要拐弯。具体还可以是,高压腔s2具有走线口,走线口与走线通道16a的入口不相对并空间连通,此时走线口与走线通道16a的入口之间存在障碍物(障碍物可以由中通道梁16形成或者其他结构),经走线口走出的线束需拐弯绕开障碍物之后可经走线通道16a的入口进入走线通道16a内,
此时,高压腔s2与走线通道16a连通,可以实现通过走线通道16a实现从高压腔s2走出的线束的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7和图21,中通道梁16和高压仓15沿第一方向F1相邻布置。
中通道梁16通常对应从车身200的前底盘延伸至车身200的后底盘,高压仓15位于中通道梁16在第一方向F1的一侧,高压仓15可以布置在中通道梁16的前方或者后方。具体可以是,高压仓15布置在中通道梁16的后方,高压仓15对应与车身200后底盘的位置,由于车身200后底盘的位置能够用于安装车辆1000乘客舱的座椅300,可以通过将高压仓15隐藏在座椅300下方空间来实现高压仓15的布置,使得车辆1000乘客舱的空间利用率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箱体10的顶面h形成有第一区域ha及第二区域hb,第二区域hb包围第一区域ha,第二区域hb构造有多个挂载部13a3,且电池100通过挂载部13a3安装于外部装置。
第一区域ha和第二区域hb的形成可以通过另外的结构划分形成,如通过密封件12设于箱体10的顶部且将箱体10的顶面h划分为位于密封件12的外围的第二区域hb和位于密封件12内围的第一区域ha,当电池100通过挂载部13a3安装于外部装置时第一区域ha和第二区域hb相互独立。
第一区域ha和第二区域hb的形成也可以在顶面h上自动分区形成,此时第一区域ha和第二区域hb之间无其他结构间隔,当电池100通过挂载部13a3安装于外部装置时第一区域ha和第二区域hb也可相互连通。
并且,第一区域ha的面积大小和第二区域hb的面积大小不受限定,第一区域ha和第二区域hb可为平坦的表面或者是不平坦的表面,其具体构造不受限制。
涉及到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外部装置为车辆1000的车身200,将挂载部13a3构造形成于第二区域hb,使得箱体10通过顶部的比较靠外的区域与车身200进行连接,此时箱体10只受到车身200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减少传力路径,更有利于提升整车刚度及侧向挤压能力。
可以理解地,箱体10的顶面h除了包括第一区域ha和第二区域hb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区域,其他的区域可以设置在两者之间、两者外围、两者内部均可,本申请在此不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3至图14,每相邻两个挂载部13a3在第二区域hb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L2为80mm-500mm。
正投影是指平行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即沿垂直于第二区域hb的方向,将挂载部13a3投影于第二区域hb上。在挂载部13a3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时候,每个挂载部13a3均具有一个挂载受力点,每个挂载部13a3在第二区域hb正投影的几何中心即为挂载受力点,限制每相邻两个挂载受力点之间的距离(即距离L2)为80-500mm,以保证将电池100均匀的挂载于外部装置上,并提高电池100与外部装置的连接强度。
涉及到一具体实施例中,当外部装置为车辆1000的车身200,设置挂载部13a3包括多个挂载孔k1,电池100的箱体10通过多个挂载孔k1与车身200实现连接。且相邻挂载孔k1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L2为一限定范围,以保证挂载孔k1与挂载孔k1之间的设置距离(即距离L2)可控,且通过控制挂载孔k1与挂载孔k1之间的设置距离,保证箱体10上的多个挂载位置之间基本为均匀分布,使得车身200受力均匀,进而提高车身200与箱体10在各个位置的连接刚度。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若需要实现个性化设置,例如需要设置将挂载部13a3划分为密集挂载区和稀疏挂载区,则密集挂载区内的各挂载孔k1之间的距离(即距离L2)可尽量向80mm的一侧靠近设置,稀疏挂载区内的各挂载孔k1之间的距离(即距离L2)可尽量向500mm的一侧靠近设置,以满足局部挂载密集和局部挂载稀疏的个性化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3至图14,每相邻两个挂载部13a3在第二区域hb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L2为80mm-300mm。
距离L2在80mm-300mm的范围内,即能够保证电池100与外部装置的连接均匀,同时又能够保证电池100与外部装置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3至图14,箱体10的顶面h还形成有密封区hc,密封区hc设于第一区域ha和第二区域hb之间,且密封区hc包围第一区域ha,密封区hc用于安装密封件12,密封件12用于与外部装置接触。
密封区hc也为箱体10的顶面h的一部分,其位于第一区域ha和第二区域hb之间以将第一区域ha和第二区域hb隔开形成非连通关系,密封区hc的面积不易过大,其主要的作用是为了安装密封件12实现第一区域ha和第二区域hb的相互隔离,其尽量与密封件12的大小、体积、形状仿形设置以保证将密封件12的全部装配于密封区hc。
可以理解地,密封件12在密封区hc内具有不同状态,当密封件12与外部装置接触且箱体10与外部装置固定连接,密封件12处于被压缩状态,其会产生一定的形变以保证密封性。当电池100与外部装置分离,此时密封件12恢复原状。
涉及到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外部装置为车辆1000的车身200,电池100可以安装于车身200的底部,且通过密封区hc上的密封件12与车身200密封连接,此时第一区域ha形成封闭的车身200内部,第二区域hb为车身200的外部,车身200外部的流体或者固体颗粒等无法泄漏至车身200内部,如在车辆1000行驶过程中飞溅的石头或者液体,无法撞击到车身200内部,从而实现车身200内部的密封性及结构可靠性。
可理解地,当箱体10包括密封件12时,密封件12安装于密封区hc,将第一区域ha和第二区域hb进行密封隔离。关于密封件12的具体设置形式,上文中已经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箱体10的顶面h除了包括第一区域ha、密封区hc及第二区域hb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区域,其他的区域可设置在第一区域ha内部或者第二区域hb外部均可,本申请在此不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3至图14,挂载部13a3在第二区域hb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与密封区hc的外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L1为30mm-200mm。
沿垂直于第二区域hb的方向,将挂载部13a3投影于第二区域hb上,在挂载部13a3与外部装置连接的时候,每个挂载部13a3均具有一个挂载受力点,每个挂载部13a3在第二区域hb正投影的几何中心即为每个挂载部13a3挂载受力点。挂载部13a3在第二区域hb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与密封区hc的外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L1即为每个挂载部13a3的挂载受力点与密封区hc的外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
密封区hc的外边缘,为密封区hc与第二区域hb共用的边界线,自然地,密封区hc还具有内边缘,其内边缘为密封区hc与第一区域ha共同的边界线。在装配密封件12时,密封件12的两侧边缘与密封区hc内外两侧边缘重合,以使得密封件12完全覆盖密封区hc。
挂载部13a3在第二区域hb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与密封区hc的外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L1是指从每个挂载部13a3的几何中心向密封区hc的外边缘做垂线的垂线的长度值,以保证密封件12与挂载部13a3之间的距离在限定范围内。
涉及到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外部装置为车辆1000的车身200,控制挂载部13a3的挂载受力点与密封区hc的外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1)为30mm-200mm,能够避免挂载部13a3的挂载受力点距离密封件12太远,一方面保证密封件12对车身200内部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减少每个挂载部13a3挂载在车身200上的挂载力矩,有效缩短挂载力臂,保证电池100与车身200的连接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3至图14,挂载部13a3在第二区域hb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与密封区hc的外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L1为50mm-100mm。
在50mm-100mm的范围内,既能够避免挂载部13a3的挂载受力点距离密封件12太远,从而保证密封件12对第一区域ha和第二区域hb的密封隔离效果,同时又能够保证电池100与外部装置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区hc与第二区域hb共面。
共面,又称共平面,是指密封区hc与第二区域hb在三维空间中共占同一平面,此时密封区hc和第二区域hb均被构造为平坦的平面且两者之间不形成角度。
涉及到一具体实施例中,当外部装置为车辆1000的车身200,箱体10通过顶部装配于车身200的底部,则密封区hc和第二区域hb在竖直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高度,密封区hc用于设置密封件12用于行使密封作用功能,第二区域hb构造有挂载件用于行使挂载作用,此时每个挂载部13a3的挂载受力点与密封区hc位于同一平面及同一高度内,通过挂载受力点和密封件12均只进行竖直方向上的承力,从而减小箱体10及车身200的的侧向结构受力,提高车辆1000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第一区域ha、第二区域hb和密封区hc共面。
此时第一区域ha、第二区域hb和密封区hc共面所在平面与外部装置接触,箱体10的顶面h与外部装置的接触面积较大,有助于提高箱体10与外部装置的连接可靠性,同时箱体10的顶部结构较为平整,更加美观。
当外部装置为车辆1000的车身200,形成箱体10的顶面h上的车身200内部区域、车身200外部区域以及密封区hc均共面设置,保证箱体10的车身200内部与车身200外部均只进行竖直方向上的承力,从而进一步地减小车辆1000侧向结构受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4,当挂载部13a3包括至少一个挂载孔k1,全部挂载孔k1贯穿第二区域hb。
关于挂载孔k1的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记载,在此不进行赘述,当挂载孔k1贯穿第二区域hb设置,连接件在连接箱体10与外部装置时能够从箱体10顶部比较外围的第二区域hb与箱体10的顶部连接,以提高箱体10和外部装置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4,密封区hc靠近第二区域hb的外边缘与主体11的周向侧壁n之间具有预留距离。
关于主体11的周向侧壁n孔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记载,在此不进行赘述,密封区hc靠近第二区域hb的外边缘不与主体11的周向侧壁n所在平面在竖直方向上共面,从而使得密封区hc的外边缘距离主体11的顶面h1的外边缘之间还具有一定的预留距离。
在装配密封件12且密封件12未产生变形时,密封件12的两侧边缘与密封区hc内外两侧边缘重合,当将密封件12与外部装置密封连接时,密封件12产生变形其两侧溢出密封区hc,一侧越过密封区hc向第一区域ha内延伸,另一侧越过密封区hc向第二区域hb内延伸。
在密封区hc的靠近第二区域hb的外边缘与主体11的轴向侧壁之间设置预留距离,能够给密封件12的变形预留足够的变形空间,避免密封件12变形时越过主体11的顶面h1溢出至箱体10顶部的其他区域并与其他区域上的结构产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和图13,主体11的顶面h1界定形成箱体10的顶面h的至少一部分。
主体11的顶面h1是指主体11中位于其顶部且背离容纳腔s的一侧表面,当箱体10同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主体11及侧向梁13时,箱体10的顶面h可以由主体11的顶面h1及侧向梁13的顶面h2共同界定形成。其中,主体11的顶面h1与侧向梁13的顶面h2可以共面,此时箱体10的顶面h与外部装置的接触面积较大,有助于提高箱体10与外部装置的连接可靠性,同时箱体10的顶部结构较为平整,更加美观。当然。主体11的顶面h1与侧向梁13的顶面h2也可以不共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箱体10也可以包括除主体11及侧向梁13外的其他结构,此时,箱体10的顶面h由主体11的顶面h1、侧向梁13的顶面h2以及其他结构的顶面共同界定形成。
可以理解地,第一区域ha及密封区hc位于主体11的顶面h1,除第一区域ha和密封区hc外,主体11的顶面h1还可包括其他区域,此处不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和图13,第二区域hb的至少部分和第一区域ha位于主体11的顶面h1。
将主体11的顶面h1划分为第一区域ha、围设于第一区域ha外的密封区hc及围设于密封区hc外的第二区域hb,当密封区hc内的密封件12产生压缩变形,则密封件12的的一侧边缘向主体11的顶面h1上的第二区域hb内延伸。
可以理解地,主体11的顶面h1上的第二区域hb即为密封区hc靠近第二区域hb的外边缘与主体11的周向侧壁n之间的预留距离,以保证给密封件12的变形预留足够的变形空间,避免密封件12变形时越过主体11的顶面h1而溢出至侧向梁1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部13a3位于由侧向梁13的顶面h2界定的第二区域hb。
关于挂载孔k1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记载,在此不进行赘述。挂载孔k1设于顶面h2界定的第二区域hb,也具备挂载部13a3设置在侧向梁13顶部的有益效果,在此不赘述。
当箱体10同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主体11及侧向梁13时,箱体10的顶面h可以由主体11的顶面h1及侧向梁13的顶面h2共同界定形成。在密封区hc的靠近第二区域hb的外边缘与主体11的轴向侧壁之间设置预留距离,能够给密封件12的变形预留足够的变形空间,避免密封件12变形时越过主体11的顶面h1溢出至侧向梁13的顶面h2,从而与侧向梁13上的挂载部13a3的挂载产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4,挂载部13a3设于第一子梁13a1和/或第二子梁13a2上,且在第一方向F1和/或第二方向F2上,每相邻两个挂载部13a3在第二区域hb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L2为80mm-500mm。
关于第一子梁13a1和第二子梁13a2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记载,在此不进进行赘述。两个第一子梁13a1沿第一方向F1延伸设置,两个第二子梁13a2沿第二方向F2延伸设置,分别在第一子梁13a1和/或第二子梁13a2上设置挂载部13a3,使得挂载部13a3沿第一方向F1和/或第二方向F2延伸设置,从而在多个方向上形成与外部装置的均匀挂载固定,以进一步地提高外部装置与箱体10之间的连接方式。
并且,限定在某一设定方向上,每相邻两个挂载部13a3在第二区域hb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且相邻挂载孔k1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为一限定范围,以保证沿第一子梁13a1的延伸方向上和沿第二子梁13a2的延伸方向上,挂载孔k1与挂载孔k1之间的设置距离可控,使得车身200受力均匀。
可以理解地,当箱体10包括中通道梁16时,中通道梁16位于第一区域ha,以使得中通道梁16能够处于主体11的中部区域。
涉及到一实施例中,箱体10包括上述主体11及上述高压仓15,上述主体11内形成有上述电池腔s1,上述高压仓15设于上述主体11的上述顶部并位于上述第一区域ha,上述高压仓15自身围合或与上述主体11共同围合形成有上述高压腔s2。由于第一区域ha形成主体11顶部的大部分区域,将高压仓15布置在第一区域ha,可提高第一区域ha的空间利用率。
另一方面,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3及图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1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箱体10及电池单体20,电池单体20容纳于容纳腔s内。由于该电池100包括上述箱体10,因此其具备上述箱体10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还包括高压盒(未图示),箱体10形成有彼此独立设置的电池腔s1和高压腔s2,电池腔s1用于容纳电池单体20,高压腔s2用于容纳高压盒。
高压盒是电池100组重要的安全屏障,其内装载有高压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按照整车电控要求,接通或断开高压回路;提供电流及漏电检测端子;当电池100组外部电流过大时,实现可控的带载切断;当电池100组外部线路发生短路时,实现高压回路的断开,防止电池100组起火;维修电池100组时,可以方便地切断高压回路。
此时,通过高压盒连接并汇集全部电池单体20的电流,并向外部提供安全电能,实现电池100安全对外供电。关于高压盒的具体构造,可以参考本领域的常规设置,本申请不涉及高压盒的具体改进。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及图20,箱体10包括主体11,主体11围合形成容纳腔s,主体11包括位于箱体10顶部、并用于界定容纳腔s的承载件11a,电池单体20设置于承载件11a上。
关于主体11、箱体10顶部、承载件11a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记载,在此不进行赘述。此时,承载件11a是能够承载电池单体20重量的部件,可以是承载板、承载块、承载片、承载框等,具体不限定。
具体可以是,电池单体20设置在承载件11a的下方,与承载件11a共同承担电池100箱体10顶部的受力,从而提高电池100箱体10的顶部的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及图20,电池单体20悬吊于承载件11a上。
电池单体20悬吊于承载件11a是指电池单体20设置在承载件11a竖直方向的下方,且由承载件11a承担电池单体20的重量。电池单体20悬吊在承载件11a的方式包括:电池单体20直接粘接在承载件11a的下表面、电池单体20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承载件11a上且位于承载件11a的下方、电池单体20通过挂钩等挂设在承载件11a上且位于承载件11a的下方等。
此时,电池单体20悬吊在承载件11a的下方,底盖11c位于箱体10的底部,在对电池100的内部进行维修时,拆卸底盖11c即可暴露电池单体20而无需拆出承载件11a,电池100的维护更加方便。同时,在维修电池100时,可以将电池单体20从下方拆装于承载件11a上,特别是承载件11a作为车辆1000底盘的至少一部分而受力时,仅需从承载件11a的下方拆装电池单体20而不需要拆除承载件11a,方便电池100的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20与承载件11a粘接。
具体地,电池单体20与承载件11a之间可以诸如环氧树脂胶、丙烯酸酯胶等胶黏剂实现粘接,具体不限定。此时,电池单体20与承载件11a之间粘接,不仅方便连接,而且可简化电池100的结构。
图2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电池单体20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2,电池单体20面向承载件11a的外表面为第一外表面m1,电池单体20包括电极端子21a,电极端子21a布置于电池单体20除第一外表面m1之外的外表面。
如上文介绍,电极端子21a用于与电池单体20内部的电极组件23电连接,以用于输出或输入电池单体20的电能的部件。电极端子21a至少部分伸出于电池单体20之外,以与外部电连接。电池单体20之间的串联、并联均通过各自的电极端子21a之间的串联、并联实现。电极端子21a具有导电性,以实现电传输,可以是铝电极、铜电极等。
电极端子21a布置在电池单体20除第一外表面m1之外的外表面上。第一外表面m1面向承载件11a,通常是光滑表面,其上未凸出或凹陷有诸如电极端子21a、注液孔的结构。当电池单体20悬吊于承载件11a时,第一外表面m1为电池单体20朝上的外表面。具体到一实施例中,电池单体20包括上文中的壳体22及端盖21,壳体22及端盖21形成电池单体20容纳电极组件23的内部环境。端盖21位于壳体22的一端,电极端子21a布置端盖21上,此时壳体22的任一外表面均可作为电池单体20的第一外表面m1。
电极端子21a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端子用于与电极组件23中的正极片电连接,负极端子用于与电极组件23中的负极片电连接。需要说明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可以布置在电池单体20的同一外表面上(如方形电池单体),也可以分别布置在电池单体20不同的两个外表面(如圆柱形电池单体)上。当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布置在电池单体20不同的两个外表面上时,第一外表面m1为电池单体20中与该两个外表面不同的表面。
电池100除了电池单体20之外,通常还设置有电连接各电池单体20的采样线束、高压线速和对电池单体20进行防护的防护结构等部件,此时,将电极端子21a布置在电池单体20除第一外表面m1之外的其他表面,在电极端子21a上采样线束、高压线束、防护结构等部件时,不会受到承载件11a的限制而可以通过电池单体20与主体11除承载件11a之外的其他结构之间的空间(如通过电池单体20与底盖11c之间的空间和/或电池单体20与主体11内侧面之间的空间)布置各个部件,更加方便各个部件的设置。同时由于第一外表面m1是光滑的表面,可以将第一外表面m1与承载件11a相贴合,如此可实现电池单体20与承载件11a的贴合安装,不需在电池单体20与承载件11a之间预留空间,有助于提高电池100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2,电池单体20具有与第一外表面m1相背设置的第二外表面m2,电极端子21a布置于第二外表。
第二外表面m2是电池单体20与第一外表面m1相背设置的外表面,当电池单体20悬吊于承载件11a时,第二外表面m2与底盖11c相对。
进一步地,电池单体20与底盖11c之间可以间隔设置,此时可以避免作用于底盖11c的外力传递到电池单体20上而损害电池单体20,特别是当电池100安装于车辆1000底部且底盖11c处于电池100最低处时,车辆1000行驶过程中地面上的石子等容易飞射到电池100的底部击打底盖11c,此时缓冲空间可中断外力传递到电池单体20对电池单体20造成影响。
当电池单体20与底盖11c间隔设置,第二外表面m2与底盖11c之间具有缓冲空间,且电极端子21a伸出电池单体20之外的部分位于该缓冲空间内,如此与电极端子21a连接的线束和连接片可以布置在缓冲空间内。同时,缓冲空间还具有上文中所提到的能够阻断击打于底盖11c的外力作用到电池单体20而损伤电池单体20。因此,缓冲空间不仅能够中断外力影响,还能够进行线束等的布局,一举两得。此外,缓冲空间和电池100的空间利用率也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该用电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池100,电池100用于为用电装置提供电能。关于用电装置的介绍参照上述描述中的记载,在此不进行赘述。
由于该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电池100,因此其具备上述实施例中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赘述。
图1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应用于车身200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电装置包括车辆1000,电池100设置在车辆1000车身200的底部。关于车辆1000的介绍参照上述描述中的记载,在此不进行赘述。
车辆1000的车身200是指车辆1000用来载人装货的部分,包括驾驶舱、乘客舱、发动机舱、行李舱等。车身200通常包括外壳及设于外壳上的车门、车窗、装饰件、座椅300、空气调节装置等等。外壳通常指车辆1000纵梁、横梁、底盘及支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与它们相连的钣金件共同组成的结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中,电池100设置于车身200的底部主要是指电池100设置于外壳的底部。
此时,将电池100设置在车身200的底部,不会占用车身200内部的空间,有助于降低车身200体积和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经由箱体10的顶部与车身200连接,且箱体10的顶部被配置为形成车身200底盘的至少一部分。
底盘作为车身200的一部分,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的组合,用于支承、安装车辆1000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车辆1000的整体造型,承受发动机动力,保证正常行驶。
底盘位于车身200的底箱体10的顶部直接作为底盘的至少一部分。即,箱体10的顶部用于形成车身200的底盘的至少一部分。如此箱体10的顶部与车身200底盘集成于一体,如此可将传统底盘与电池100之间的间隙所占用的空间划分到电池100内用来提高电池100的空间,如此有助于提高电池100的能量,进而能够提高车辆1000的续航能力。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用电装置包括车辆1000,车辆1000车身200的底部设置有电池100。电池100包括箱体10和电池单体20,箱体10包括位于其顶部的承载件11a,电池单体20位于箱体10内并悬吊在承载件11a上,且电池单体20的电极端子21a位于电池单体20背离承载件11a的外表面上,承载件11a形成车辆1000底盘的至少一部分。此时,电池100单悬吊在承载件11a上,可以提高承载件11a的强度进而提高电池单体20顶部的强度,使得承载件11a作为底盘时能够达到一定的受力要求。同时,电池单体20的电极端子21a背离承载件11a,可以将电池单体20直接安装在承载件11a上,省去电池单体20与承载件11a之间的空隙,并将节省的空隙用于增加电池单体20的安装空间,可提高电池100的能量,进而提高车辆1000的续航能力。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4、图13至图14,用电装置包括车辆,车辆车身的底部设置有电池。电池包括箱体和电池单体,箱体包括背向容纳腔的顶面,顶面形成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密封区,密封区包围第一区域,密封区用于安装密封件,第二区域构造有多个挂载孔,且电池通过挂载孔安装于外部装置并使得密封件与外部装置密封接触。并且,密封区与第二区域共面,以保证每个挂载部的挂载受力点与密封区位于同一平面及同一高度内,通过挂载受力点和密封件均进行竖直方向上的承力,从而减小箱体的侧向结构受力,提高车辆刚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9)
1.一种箱体,用于电池,所述箱体具有用于容纳电池单体的容纳腔、及背向所述容纳腔的顶面;
所述箱体的顶面形成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密封区,所述密封区包围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密封区用于安装密封件,所述第二区域构造有挂载部,且所述电池通过所述挂载部安装于外部装置并使得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外部装置接触;
其中,所述密封区与所述第二区域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中,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密封区共面。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箱体,其中,所述挂载部包括至少一个挂载孔,所述挂载孔贯穿所述第二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箱体,其中,所述箱体还包括所述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安装于所述密封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箱体,其中,所述箱体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主体的顶面界定形成所述箱体的顶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密封区位于所述主体的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体,其中,所述箱体包括侧向梁,所述主体具有环绕自身顶部外缘设置的周向侧壁,所述侧向梁设于所述周向侧壁上,所述主体的顶面与所述侧向梁的顶面共同界定形成所述箱体的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体,其中,所述挂载部位于由所述侧向梁的顶面界定的所述第二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的箱体,其中,所述密封区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外边缘与所述主体的周向侧壁之间具有预留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体,其中,所述侧向梁包括至少两个子梁,所述子梁沿所述周向侧壁依次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子梁的顶面界定形成所述侧向梁的顶面的一部分;所述子梁设有所述挂载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箱体,其中,所述主体包括承载件和边框,所述边框围合形成有至少其顶端贯通设置的空腔,所述承载件盖合于所述空腔的顶端,所述承载件与所述边框围合形成至少部分所述容纳腔;
所述侧向梁设置于由所述边框所界定的所述周向侧壁。
11.一种电池,包括:
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箱体;及
电池单体,容纳于所述容纳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箱体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主体包括位于所述箱体顶部、并用于界定所述容纳腔的承载件,所述电池单体设置于所述承载件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电池单体悬吊于所述承载件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电池单体与所述承载件粘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电池单体面向所述承载件的外表面为第一外表面,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端子布置于所述电池单体除所述第一外表面之外的外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电池单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背设置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电极端子布置于所述第二外表面。
17.一种用电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至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用电装置提供电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电装置,其中,所述用电装置包括车辆,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车辆车身的底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电装置,其中,所述电池经由所述箱体的顶部与所述车身连接,且所述箱体的顶部被配置为形成所述车身底盘的至少一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2/102254 WO2024000239A1 (zh) | 2022-06-29 | 2022-06-29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35357A true CN116235357A (zh) | 2023-06-06 |
CN116235357A8 CN116235357A8 (zh) | 2024-05-28 |
Family
ID=8658100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05962.9A Pending CN116235357A (zh) | 2022-06-29 | 2022-06-29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CN202223289807.0U Active CN219350489U (zh) | 2022-06-29 | 2022-12-08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89807.0U Active CN219350489U (zh) | 2022-06-29 | 2022-12-08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297384A1 (zh) |
EP (1) | EP4414195A1 (zh) |
KR (1) | KR20240089508A (zh) |
CN (2) | CN116235357A (zh) |
WO (1) | WO202400023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35357A (zh) * | 2022-06-29 | 2023-06-06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34815A1 (fr) * | 2010-04-28 | 2011-11-03 |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 Coffre à batterie rigidifié pour véhicule électrique ou hybride |
CN106985650A (zh) * | 2017-04-05 | 2017-07-28 | 安徽工程大学 | 汽车动力电池的安装结构和方法 |
DE102017217814A1 (de) * | 2017-10-06 | 2019-04-11 | Thyssenkrupp Ag | Batteriegehäuse für ein Fahrzeug |
CN212485426U (zh) * | 2020-06-28 | 2021-02-05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顶盖和单体电池 |
CN219350489U (zh) * | 2022-06-29 | 2023-07-1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8208851U (zh) * | 2018-06-15 | 2018-12-07 | 北京科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箱和包含该电池箱的车辆 |
CN113363623A (zh) * | 2021-07-05 | 2021-09-07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集成式车身底盘及电动汽车 |
CN216488342U (zh) * | 2021-10-20 | 2022-05-1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2022
- 2022-06-29 CN CN202280005962.9A patent/CN116235357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6-29 WO PCT/CN2022/102254 patent/WO202400023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6-29 EP EP22948358.1A patent/EP4414195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6-29 KR KR1020247015436A patent/KR20240089508A/ko unknown
- 2022-12-08 CN CN202223289807.0U patent/CN219350489U/zh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5-16 US US18/665,606 patent/US20240297384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34815A1 (fr) * | 2010-04-28 | 2011-11-03 |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 Coffre à batterie rigidifié pour véhicule électrique ou hybride |
CN106985650A (zh) * | 2017-04-05 | 2017-07-28 | 安徽工程大学 | 汽车动力电池的安装结构和方法 |
DE102017217814A1 (de) * | 2017-10-06 | 2019-04-11 | Thyssenkrupp Ag | Batteriegehäuse für ein Fahrzeug |
CN212485426U (zh) * | 2020-06-28 | 2021-02-05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顶盖和单体电池 |
CN219350489U (zh) * | 2022-06-29 | 2023-07-1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414195A1 (en) | 2024-08-14 |
US20240297384A1 (en) | 2024-09-05 |
CN219350489U (zh) | 2023-07-14 |
KR20240089508A (ko) | 2024-06-20 |
CN116235357A8 (zh) | 2024-05-28 |
WO2024000239A1 (zh) | 2024-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419301U (zh)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US20240297384A1 (en) | Box, battery and electrical apparatus | |
CN219393555U (zh)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US20240304925A1 (en) | Battery pack and power consuming device | |
CN219350463U (zh)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19350462U (zh)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19350491U (zh)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19457846U (zh)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19419295U (zh)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19350490U (zh) |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JP2024540622A (ja) | 筐体、電池及び電力消費装置 | |
CN220527085U (zh) | 电池、储能系统及用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I02 |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 ||
CI02 |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
Correction item: PCT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to national stage day Correct: 2023.03.08 False: 2023.03.07 Number: 23-01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39 Correction item: PCT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to national stage day Correct: 2023.03.08 False: 2023.03.07 Number: 23-01 Volume: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