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5126A - 恒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恒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5126A
CN116235126A CN202180061222.2A CN202180061222A CN116235126A CN 116235126 A CN116235126 A CN 116235126A CN 202180061222 A CN202180061222 A CN 202180061222A CN 116235126 A CN116235126 A CN 116235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longitudinal axis
along
slider
rotary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12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塞缪尔·马奎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net SA
Original Assignee
Vernet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rnet SA filed Critical Vernet SA
Publication of CN116235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51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lift valves
    • F16K11/04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lift valves with movable valve members positioned between valve sea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9/00Arrangements of valves and flow l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ixing fluids
    • F16K19/006Specially adapted for fauc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emperature vari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01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23/13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G05D23/1306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liquids
    • G05D23/132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liquids with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 G05D23/134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liquids with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 of mixed fluid
    • G05D23/1346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liquids with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 of mixed fluid with manual temperature set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恒温装置,包括:壳体(1)和调节件(2),壳体和调节件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平移地移动以对水流(F1,F2,F3)的流速进行调节;热致动器(3),热致动器包括根据温度平移地移动的主部分(70)和次级部分(71),主部分(70)和调节件(2)在平移方面是固定的;滑动件(4),滑动件能够相对于壳体平移地移动并且在相对于壳体旋转方面是固定的;以及超行程弹簧(6),超行程弹簧在滑动件(4)上施加主恢复力(E6)。为了吸收热致动器的超行程,同时提高紧凑性和制造的简易性,超行程弹簧(6)承靠在壳体(1)上,并且恒温装置包括旋转驱动部件(5),该旋转驱动部件与滑动件螺旋地连接并且在相对于次级部分(71)平移方面是固定的。

Description

恒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装置。
本发明涉及阀门(robinetterie)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卫浴用途(usagesanitaire)的阀门。
背景技术
WO2005124495描述了一种用于恒温阀门的恒温控制套筒,该恒温控制套筒将冷水流与热水流混合以形成混合水流。恒温套筒包括可以平移移动的滑阀,滑阀的位置确定热水流和冷水流的具体流速以形成混合水流,从而使得能够改变混合水流的温度。滑阀的位置由可以由用户进行操作的枢转控制元件进行控制。为此,滑阀附接到调节螺钉,通过使控制元件枢转而使调节螺钉进行平移,该调节螺钉与控制元件形成螺钉-螺母系统。为了根据混合水流的温度确保对混合物的恒温调节,滑阀由调节螺钉经由恒温元件进行移动,该恒温元件的一个热敏部分承载滑阀。该恒温元件插入在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经由滑阀抵靠在壳体上)和由调节螺钉承载的支撑件之间,使得滑阀可以相对于支撑件,即相对于螺钉进行移动。
在调节螺钉和支撑件之间插入有超行程弹簧,以当滑阀处于末端位置时防止套筒断裂。当滑阀处于所述位置时,如果需要,支撑件可以通过恒温元件抵抗超行程弹簧被压入到调节螺钉中,同时恒温元件通过处于末端位置的滑阀承靠在壳体上。
由于螺钉-螺母系统、超行程弹簧和恒温元件的这种一系列的布置方式,很难生产在轴向上紧凑的套筒。为了提高轴向紧凑性,一种想法是将螺钉-螺母系统、超行程弹簧和恒温元件嵌套在彼此内部。然而,这将形成难以制造的复杂且结构脆弱的部件,尤其是对于调节螺钉和支撑件来说。因此,为了对这些部件的由于其复杂形状而导致的结构脆弱性进行补偿,可能需要通过金属材料来制造这些部件,而与聚合物塑料相比,制造金属材料的这些部件相对困难且昂贵。
因此,本发明特别旨在通过提供一种新的恒温装置来弥补上述缺点,该装置在吸收热致动器的超行程的同时,更紧凑且更容易制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装置,所述恒温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被配置为在其中引导水流。所述恒温装置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被包含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调节件和所述壳体能够沿着所述壳体的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以调节所述水流中的至少一个水流的流速。所述恒温装置包括热致动器,所述热致动器被包含在所述壳体中以浸没在所述水流中的一个水流中,所述热致动器包括主部分和次级部分,所述主部分和次级部分根据所述热致动器浸没在其中的水流的温度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所述主部分和所述调节件在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平移方面是固定的。所述恒温装置包括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和所述壳体能够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并且所述滑动件和所述壳体在围绕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方面是固定的。所述恒温装置包括超行程弹簧,所述超行程弹簧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在所述滑动件上施加主恢复力。
根据本发明,为了在所述滑动件上施加所述主恢复力,所述超行程弹簧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承靠在所述壳体上。另外,所述恒温装置还包括旋转驱动部件,所述旋转驱动部件和所述滑动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并且围绕所述纵向轴线彼此螺旋地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部件和所述次级部分在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平移方面是固定的。
本发明背后的一个想法是将超行程弹簧和螺旋连接设置为彼此平行,以有助于同轴地布置执行这些功能的部件,从而减少恒温装置所需的轴向或甚至径向的空间。以这种方式,超行程弹簧通过直接承靠在壳体上而将主恢复力施加到恒温装置的螺钉-螺母系统(包括旋转驱动部件和滑动件)上。在这种情况下,该主恢复力通过超行程弹簧直接施加在滑动件上。特别地,超行程弹簧可以被设置为径向地包围滑动件和旋转驱动部件的全部或部分,从而减少所需的空间。此外,滑动件和旋转驱动部件具有特别简单、紧凑和结构上坚固的设计,本发明不需要在螺钉-螺母系统和热致动器之间插入弹簧或者在螺钉-螺母系统内容纳弹簧。有利地,滑动件和旋转驱动部件可以各自由聚合塑料材料的单独的一体件制成。
有利地,从这些设置方式可以得出,在恒温装置的超行程构型中,当调节件承靠在壳体上时,热致动器的次级部分可以借助于旋转驱动部件通过承靠在调节件上使滑动件相对于壳体平移地移动。因此,恒温装置能够吸收热致动器的超行程,同时具有减少的空间需求和复杂性。此外,从这些设置方式有利地可以得出,在恒温装置的基本构型中,在主恢复力的作用下,滑动件和壳体在沿着纵向轴线平移时有利地相对于彼此保持固定。为了在这种基本构型中控制调节件,例如借助于可以由用户进行操作的控制元件使旋转驱动部件相对于壳体和滑动件围绕纵向轴线进行旋转。换句话说,调节件借助于旋转驱动部件经由热致动器进行移动,使得旋转驱动部件具有作为调节件的控制部件的作用。更准确地说,通过螺旋连接,旋转驱动部件的旋转导致所述旋转驱动部件相对于壳体沿着纵向轴线的平移,并且由此导致热致动器的次级部分相对于壳体沿着纵向轴线的平移,同时调节件与热致动器的主部分沿着纵向轴线整体地平移。由于调节件与热致动器的主部分在沿着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平移方面是固定的,因此调节件的平移根据热致动器浸入其中的水流的温度由热致动器以热的方式进行控制。
优选地,所述恒温装置包括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从所述壳体突出,以由用户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操作。优选地,所述控制元件和所述壳体:在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平移方面是固定的;并且所述控制元件和所述壳体能够围绕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地移动。优选地,所述控制元件和旋转驱动部件能够沿着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并且所述控制元件和所述旋转驱动部件在围绕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方面是固定的。
优选地,所述调节件和所述壳体能够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至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终点位置,在所述第一终点位置,所述调节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抵接所述壳体。优选地,所述滑动件和所述壳体能够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至基本位置,在该基本位置,所述滑动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抵接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恒温装置被配置为在以下两种构型之间移动:基本偶像,在所述基本构型中,所述滑动件在所述主恢复力的作用下被保持在所述基本位置;以及超行程构型,在所述超行程构型中,当所述调节件处于所述第一终点位置时,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热致动器的作用下,通过所述旋转驱动部件克服所述主恢复力远离所述基本位置移动。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横向壁,所述热致动器穿过所述横向壁,其中,所述滑动件、所述超行程弹簧和所述旋转驱动部件被设置在所述横向壁的一侧,并且所述调节件被设置在所述横向壁的另一侧。优选地,所述调节件和所述壳体能够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移动至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终点位置,所述第二终点位置与所述第一终点位置相对,在所述第二终点位置,所述调节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抵接所述壳体,优选地,抵接所述横向壁。
优选地,所述滑动件包括外部轴向沟槽,所述壳体包括内部轴向沟槽,并且所述内部轴向沟槽和所述外部轴向沟槽相互配合,使得所述滑动件和所述壳体能够沿着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并且所述滑动件和所述壳体在围绕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方面是固定的。
优选地,所述旋转驱动部件包括以所述纵向轴线为中心的外螺纹,所述滑动件包括以所述纵向轴线为中心的内螺纹,并且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相互配合,使得所述旋转驱动部件和所述滑动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并且围绕所述纵向轴线彼此螺旋地连接,所述滑动件围绕所述纵向轴线包围所述旋转驱动部件。
优选地,所述超行程弹簧包括以所述纵向轴线为中心的螺旋压缩弹簧。优选地,所述超行程弹簧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插入在所述滑动件和形成所述壳体的一部分的轴向表面之间,并且所述超行程弹簧被设置为包围所述内螺纹。
优选地,所述恒温装置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通过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承靠在所述壳体上而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在所述热致动器的所述主部分上或在所述调节件上施加次级恢复力。优选地,所述主恢复力和所述次级恢复力的方向相反,并且所述超行程弹簧和所述复位弹簧被配置为使得所述主恢复力高于所述次级恢复力。
优选地,为了使所述旋转驱动部件和所述次级部分在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平移方面是固定的,所述热致动器和所述旋转驱动部件在所述次级恢复力的作用下沿着所述纵向轴线被保持为相互抵靠。
优选地,所述热致动器被配置为使得当所述温度升高时,所述次级部分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所述主部分在与所述主恢复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恒温装置包括混合器,所述混合器由所述调节件和/或由形成所述壳体的一部分的混合隔室形成,所述混合器被配置为通过混合两个流入水流来形成流出水流,所述流入水流和所述流出水流形成在所述壳体中被引导的所述水流的一部分。优选地,所述调节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对所述流入水流的流速进行调节,以确定形成所述流出水流的所述流入水流的比例。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列出的附图,根据以下仅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恒温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第一纵向截面。
[图3]是图1的第二纵向截面。
[图4]是图1的局部纵向截面。
[图5]是形成图1至图4的恒温装置的一部分的滑动件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恒温装置的透视图。
[图7]是图6的纵向截面。
[图8]是形成图6至图7的恒温装置的一部分的滑动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恒温装置。该恒温装置优选地用于卫浴用途,该恒温装置连接到例如用于住宅或职业场所的卫浴水网络。
该恒温装置为恒温套筒的形式,为了连接到卫浴水系统,该恒温套筒用于连接到底座以共同形成阀门系统。该阀门系统优选地为壁挂式系统,无论底座的取向如何,底座被用于部分地嵌入在墙壁中,或者更一般地嵌入在砖石墙壁中。该阀门系统优选地是用于淋浴或浴缸的混合器水龙头,该底座例如被设计为用于为淋浴头、喷头和/或浴缸喷嘴供水。替代地,该底座形成水槽或脸盆龙头的底座,所述龙头还包括脸盆喷嘴。
如图1至图3所示的,该恒温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容纳在壳体1中的调节件2、热致动器3、滑动件4、旋转驱动部件5和超行程弹簧6。优选地,恒温装置还包括控制元件7和复位弹簧8,控制元件7部分地从壳体突出,复位弹簧8容纳在壳体1中。
壳体1被设计为作为水流流通的汇点,在这种情况下为水流F1、F2和F3,当恒温装置连接到所述底座时,水流F1、F2和F3在恒温装置和底座之间进行交换。
该装置限定了相对于壳体1固定的纵向轴线X1。优选地,调节件2、热致动器3、滑动件4、旋转驱动部件5、弹簧6、元件7和弹簧8以轴线X1为中心,并且由此被该轴线X1穿过。
除非另有说明,诸如“径向的”、“轴向的”、“同轴的”、“纵向的”和“横向的”的表述指的是针对纵向轴线X1。图2、图3和图4中的横截面位于包括轴线X1的三个不同平面中。
壳体1包括基板11,轴线X1穿过该基板11,并且恒温装置可以通过该基板11连接到底座上。基板11设置在壳体1的第一轴向端部处,如图2和图3中朝向底部所示的。壳体1还包括盖部12,轴线X1穿过该盖部12,该盖部12形成壳体1的与基板11相对的另一轴向端部。因此,盖部12和基板11沿着轴线X1分布。盖部12被控制元件7穿过并且牢固地连接到基板11。相对于壳体1限定平行于轴线X1的基部方向X11,该基部方向X11从盖部12延伸至基板11,或者从超行程弹簧6延伸至热致动器3。
优选地,如图1至图3可以看出的,壳体1在外部具有围绕轴线X1的总体上的圆形形状,在基板11和盖部12的情况中正是如此。为此,盖部12和基板11的一部分围绕轴线X1形成壳体1的外周壁。在壳体1的轴向端部之间,基板11和盖部12沿着轴线X1形成例如连续的具有圆形基部的圆柱形壁,这些圆柱形壁都以轴线X1为中心。
在内部,壳体1优选地包括横向壁13,该横向壁13例如由基板11形成。壁13被轴线X1穿过,并且优选地与轴线X1正交。在该示例中,壁13占据壳体1的横截面,将壳体分隔成由基板11限定的隔室15和由盖部12限定的隔室14。隔室14和15沿着轴线X1分布,其中隔室15相对于隔室14沿方向X11布置。
隔室14可以被描述为“控制隔室”,隔室14大致包含滑动件4、旋转驱动部件5、超行程弹簧6以及控制元件7的一部分。在本示例中,盖部12具有沿方向X11开口的钟形形状,盖部12在其轴向端形成开口83。当壳体1被组装时,盖部12固定到基板11上,使得基板11(特别是壁13)对该开口83进行封闭,以沿方向X11限定隔室14。
隔室15可以被描述为“混合隔室”,该隔室15包含调节件2、热致动器3的一部分以及弹簧8,并且该隔室15是水流F1、F2和F3流通的汇点。基板11优选地被密封,而隔室14有利地不被任何水流穿过。然而,作为一种替代方式,隔室14可以被混合水流F3浸没,随后隔室14相对于外部和隔室15被密封,同时通过适于水流F3流通的通道与隔室15流体连接。
在任何情况下,有利的是,滑动件4、部件5和弹簧6被布置在壁13的一侧,而调节件2被布置在壁13的另一侧,以便与滑动件4、部件5和弹簧6隔开。
此处,当壳体1连接到底座时,水流F1和F2是从底座进入到壳体1中的进入水流。当壳体1连接到底座时,水流F3是从壳体1排出并且被传输到底座的流出水流。水流F1和F2有利地是来自对底座供水的卫浴水网络的水流。水流F3有利地用于供应阀门系统的水龙头的喷嘴或淋浴头。
在本示例中,如以下详细描述的,调节件2和混合隔室15共同形成混合器,当壳体1联接到底座时,该混合器被配置为通过将进入壳体1中的水流F1和F2进行混合来形成流出水流F3。优选地,该装置被设计为使得水流F1是热水流,而水流F2是冷水流。“冷水”被理解为是指未经加热的自来水,其温度通常略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热水”被理解为是指已经由卫浴加热系统加热的自来水。更一般地说,热水的温度比冷水高。因此,由混合器对水流F1和F2进行混合得到的水流F3处于水流F1和F2的温度之间的中间温度,该中间温度取决于用于混合的水流F1和F2的比例。水流F3可以被描述为混合水流,并且该恒温装置可以被描述为恒温混合装置。
壳体1包括入口腔室16,入口腔室16用于将壳体1内的水流F1从底座引导至调节件2。壳体1包括入口腔室17,入口腔室17用于将壳体1内的水流F2从底座引导至调节件2。壳体1包括出口腔室18,出口腔室18用于将壳体1内的水流F3从调节件2引导至底座。腔室16、17和18共同形成隔室15,以用于在调节件2的帮助下对水流F1和F2进行混合从而形成水流F3。
在本示例中,基板11有利地包括环状部20和底壁21。环状部20将壁13连接到底壁21。环状部20形成壳体1的周壁,特别是基板11的周壁,该周壁在径向上限定了隔室15。环状部20大体围绕轴线X1为圆形,即以轴线X1为中心。底壁21是横向壁,例如是与轴线X1正交的壁,底壁21占据环状部20的横截面,以便在壳体1的轴向端部之一处对壳体1进行封闭。更一般地,基板11在壳体1的轴向端部之一处对壳体1进行封闭。隔室15沿方向X11从壁13轴向地延伸到壳体1的轴向端部,底壁21布置在该端部和壁13之间。
优选地,当壳体1联接到底座时,基板11容纳在容纳部60中,容纳部60形成底座的一部分,基板11和容纳部60是互补的。容纳部60在图2和图3中以虚线示意性地示出。基板11形成凸部,而底座的容纳部60形成互补的凹部。
优选地,如图1可以看出的,壳体1具有销41和42(即杆状件),销41和42平行于轴线X1突出,并且销41和42被设计为与通向容纳部60的互补引导部配合。插入到引导部中的销41和42构成定位器,该定位器确保壳体在容纳部60中的定位对于联接是正确的,特别是对于壳体1相对于底座围绕轴线X1的定向是正确的。
有利地,该恒温装置包括圆形周边密封件30,诸如O形环,该周边密封件30以轴线X1为中心。密封件30通过包围环状部20而由环状部20进行支撑。如图2和图3所示,当壳体1联接到底座时,密封件30与容纳部60的周壁61径向接触,从而确保联接的防水密封性。有利地,壁61围绕底座的轴线是圆形的,当壳体1被联接时,该底座的轴线与轴线X1同轴。当壳体1被联接时,周壁61包围基板11。底座容纳部60具有底壁62,该底壁62是横向的并且对壁61进行封闭。当壳体1被联接时,壁62被轴线X1穿过,并且优选地与轴线X1正交。当壳体1被联接时,恒温装置有利地沿着方向X11轴向抵靠在壁62上。
容纳部60(当壳体1未联接时是开放的)在壳体1被联接时被基板11密封,这是由于密封件30径向地插入在环状部20和壁61之间造成的。在联接构型中,基板11和容纳部60共同限定间隙腔室63。腔室63和阀门系统外部之间的水密性随后由密封件30提供。
如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的,基板11有利地包括从底壁21突出并且限定腔室16的一部分的管道部22。图2中的横截面穿过管道部22。管道部22例如平行于轴线X1延伸。管道部22终止于开口24(被称为“基板开口”),该开口24通向壳体1的外部。当壳体1联接到底座时,基板开口24与第一底座开口流体连接,第一底座开口(此处设置在壁62中)通向容纳部60。通过这种流体连接,腔室16与底座开口连通。通过使基板11和底座互补,壳体1与底座联接的事实自动地将开口24与底座的相应开口进行连接。为了确保这种连接的紧密性,该装置有利地包括密封件26(被称为“内部密封件”),该密封件26包围基板开口24并且由基板11进行承载。如图2示意性地示出的,当壳体1联接到底座时,密封件26轴向地插入在底座的底壁62和基板11之间。流入水流F1通过由基板11承载的开口24进入壳体1,特别是进入腔室16。流入水流F1通过连接到开口24的底座开口被引入到壳体1中。
管道部22限定腔室16的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大致平行于轴线X1并且从开口24延伸到底壁21。在底壁21和壁13之间,腔室16的第二部分28由壳体1限定并且有利地具有围绕轴线X1的环形形状。该部分28可以在图2和图3中看到。
如图1和图3中可以看出的,基板11有利地包括从底壁21突出并且限定腔室17的一部分的管道部23。图3中的横截面穿过管道部23。管道部23例如平行于轴线X1延伸。管道部23终止于开口25(被称为“基板开口”),该开口24通向壳体1的外部。当壳体1联接到底座时,基板开口25与第二底座开口流体连接,第二底座开口(此处设置在壁62中)通向容纳部60。通过这种流体连接,腔室17与第二底座开口连通。换句话说,每个开口24和25都连接到特定的底座开口,这两个底座开口是不同的开口。通过使基板11和底座互补,壳体1与底座的联接自动地将开口25与相应的底座开口进行连接。为了确保这种连接的紧密性,该装置有利地包括密封件27(被称为“内部密封件”),该密封件27包围基板开口25并且由基板11进行承载。如图3示意性地示出的,当壳体1联接到底座时,密封件27轴向地插入在底座的底壁62和基板11之间。流入水流F2通过由基板11承载的开口25进入壳体1,特别是进入腔室17。流入水流F2通过连接到开口25的底座开口被引入到壳体1中。
管道部23限定腔室17的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大致平行于轴线X1并且从开口25延伸到底壁21。在底壁21和壁13之间,腔室17的第二部分29由壳体1限定并且有利地具有围绕轴线X1的环形形状。该部分29可以在图2和图3中看到。
因此,腔室17的环形部分29和腔室16的环形部分28优选地是同轴的,在壁13和底壁21之间一个嵌套在另一个内部和/或一个嵌套在另一个之上。在本示例中,腔室16的环形部分28在轴向上由底壁21限定,在其外围由腔室17的环形部分29限定,并且在内部由壁34限定,该壁34优选地是圆形的或者具有围绕轴线X1的横截面形状。在该示例中,腔室17的环形部分29在轴向上由壁13限定,在内部通过将环形部分29与腔室16的环形部分28分隔的壁进行限定,在外部由环状部20限定。
两个腔室16和17都通向调节件2。在该示例中,调节件2是抽屉部。调节件2设置在隔室15中并且设置在腔室16和17交汇的点。调节件2例如是垂直于轴线X1的圆盘状形状,从而具有两个相对的轴向表面32和33,轴向表面33面向壁13(即与方向X11相反),表面32面向方向X11。具体地,环形部分28通向表面32,而环形部分29通向表面33。
无论腔室16和17的设计如何,它们的目的都是将基板开口24和25分别流体地连接到调节件2,使得水流F1和F2到达调节件2。
调节件2相对于壳体1是可移动的,从而调节水流F1和F2的流速。更准确地说,调节件2和壳体1能够沿着轴线X1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从而使得能够调节水流F1和F2的流速。这意味着调节件2相对于壳体1具有用于平行于轴线X1平移的自由度。可以预见的是,调节件2和壳体1在相对于彼此围绕轴线X1旋转的方面是固定的。这意味着调节件2不具有围绕轴线X1相对于壳体1旋转的自由度。然而,调节件2和壳体1可以相对于彼此围绕轴线X1旋转而是可移动的。
在方向X11上,调节件2可以相对于壳体1移动到终点位置,在该终点位置处水流F1被完全中断,从而使水流F1具有零流速,并且在该终点位置处水流F2不受限制,从而使水流F2具有最大流速。在该终点位置,调节件2关闭腔室16,而腔室17保持完全打开。通过在调节件2的轴向表面33和壁13之间形成环形间隙,从而使得腔室17保持开放。通过关闭调节件2的表面32与壁34的上边缘36之间的环形间隙来关闭腔室16,该边缘36限定了腔室16在调节件2上的开口。在该终点位置,调节件2与壳体1轴向抵接,特别是与上边缘36轴向抵接。在轴向上,边缘36优选地设置在壁13和底壁21之间。
在与方向X11相反的方向上,调节件2可以相对于壳体1移动到另一终点位置,在该终点位置处水流F2被完全中断,从而使水流F2具有零流速,并且在该终点位置处水流F1不受限制,从而使水流F1具有最大流速。在该另一终点位置,调节件2关闭腔室17,而腔室16保持完全打开。在该另一终点位置,调节件2与壳体1轴向抵接,特别是与壁13轴向抵接。腔室17通过调节件2的轴向表面33抵靠壁13而关闭。通过打开调节件2的轴向表面32与壁34的上边缘36之间的间隙,使得腔室16保持完全打开。
在图2和图3中,调节件2被示出在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处,水流F1和F2被调节件2限制为例如在零和最大流速之间的中间流速。在该中间位置,腔室16和17中的每个腔室被调节件2以优选地同等的方式部分地关闭。
总之,调节件2相对于壳体1沿着轴线X1平移的行程被限制在抵靠壳体1的两个终点位置,其中调节件2沿着轴线X1(在方向X11上,或者在相反的方向上)抵靠壳体1。有利地,设想地是调节件2的位置以相反的方式或相反比例的方式对水流F1和F2的流速进行限制,或者以使得水流F1和F2的流速之和对于调节件2的任意位置大致是恒定的方式对水流F1和F2的流速进行限制。换句话说,调节件2优选地被设计为以相反的方式对水流F1和F2的流速进行调节,这使得可以以可调节的方式限定水流F1和F2的混合物的比例,即水流F1和水流F2在水流F3的组成中的比例。换句话说,调节件2使得能够调节进入水流F1和F2的流速,以使得调节件2能够使水流F3获得具有可变(即可调节)比例的混合。事实上,形成水流F3的水流F1和F2的比例通过调节件2进行更改,特别根据调节件2的位置进行更改,该位置有利地影响由此获得的水流F3的温度。
为了混合水流F1和F2,腔室16和17在调节件2处汇入腔室18中。此处,腔室18由壁34限定,并且因此以轴线X1为中心,腔室18与腔室16和17的环形部分28和29同轴。具体地,腔室18直接被腔室16包围。边缘36有利地限定了围绕轴线X1的封闭轮廓,该封闭轮廓优选地为圆形并且以轴线X1为中心,并且该边缘36形成腔室18的敞开的轴向端部,以用于将腔室18与腔室16和17连接。该敞开的轴向端部面向调节件2,即与方向X11相反。
腔室16优选地直接通向腔室18。此处,腔室16经由调节件2的表面32与壁34的边缘36之间的间隙直接通向腔室18。腔室17优选地经由调节件2通向腔室18。更具体地说,腔室17经由调节件2的表面33与壁13之间的间隙,并且随后经由穿过调节件2的开口35通向腔室18,每个开口35将表面33连接到表面32,而表面32与壁34限定腔室18。图2和图3仅部分地示出了开口35,这些开口35位于这些附图的相应截面之外。因此,水流F2从腔室17优选地通过穿过调节件2到达腔室18。
在腔室18中,水流F1和F2在腔室18的由边缘36限定的敞开的轴向端部处进行混合并且共同成为水流F3。因此,腔室18可以被描述为“混合腔室”,在该腔室18中,一旦混合物的比例被调节件2调节,水流F1和F2就在该腔室18中进行混合。
腔室18具有至少一个基板开口。腔室18的每个基板开口优选地沿方向X11布置在底壁21之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在腔室18的这些基板开口中,设置有径向的开口37和轴向的开口38。开口37和38形成在两个管道部22和23之间。
当壳体1联接到底座时,每个基板开口37和38通向在基板11和底座的容纳部60之间限定的间隙腔室63,随后通过通向腔室63的出口进行排放,例如排放到水龙头喷嘴或淋浴头。
水流F1和F2穿过腔室63,然而这些水流F1和F2与腔室63流体分离,因为基板开口24和25各自与底座开口的连接被密封件26和27所密封。换句话说,提供了水密密封性,以用于将间隙腔室63和基板开口24和25与底座开口之间的连接分离。换句话说,腔室63围绕基板开口24和25环形地设置,其中,密封件26和27从内部对腔室63进行限定。
如下所述,调节件2的调节一方面取决于反映水流F3温度的热致动器3的构型,另一方面取决于可以由用户进行操作的控制链的构型,其中,该控制链(如果提供的话)包括滑动件4、旋转驱动部件5和控制元件7。结果,一旦水流F1和F2已经混合,水流F3的温度取决于用户期望的设置和由热致动器3执行的恒温调节。此外,恒温装置被配置为在如下所述的基本构型和超行程构型之间移动。
如图2和图3所示,热致动器3是恒温元件的形式,该热致动器3包括由恒温元件的热敏部分构成的主部分70和由恒温元件的可移动部分(此处为可移动杆状件)构成的次级部分71。主部分70和次级部分71优选地与轴线X1同轴。有利地,部分70相对于部分71沿方向X11布置。
热致动器3通过壁13中的开口73轴向地穿过壁13,从而使得热致动器3部分地被布置在隔室14中,并且部分地被布置在隔室15中。优选地,开口73与轴线X1同轴。开口73优选地由热致动器3进行密封,特别是由穿过开口73的主部分70进行密封。由此在隔室14和15之间获得了水密密封性,水流F1、F2和F3只在隔室15中流通,而隔室14优选地完全没有水。
特别地,可以设想的是,形成热致动器3的第一轴向端部的次级部分71延伸到控制隔室14中,而形成热致动器3的相对轴向端部的主部分70延伸到混合隔室15中。在本示例中,主部分70至少部分地容纳在腔室18中,以使得主部分70至少部分地浸没在该腔室18中的水流F3中。由于其对温度的敏感性,主部分70能够根据水流F3的温度相对于主部分70沿着轴线X1驱动次级部分71。随着温度升高,次级部分71相对于主部分70沿与方向X11相反的方向移动。更一般地,部分70和71根据水流F3的温度,沿着轴线X1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
实际上,构成次级部分71的可移动杆状件相对于主部分70沿着轴线X1滑动。为此,优选地,主部分70包括杯状部,该杯状部具有与轴线X1同轴的开口,并且该杯状部包含可热膨胀材料(诸如可热膨胀蜡),该可热膨胀材料以可逆的方式在水流F3的温度上升时膨胀,并且在水流F3的温度下降时收缩。形成次级部分71的杆状件对形成在主部分70的杯状部的轴向端部处的开口进行密封,杯状部的开口引导次级部分71相对于主部分70平行于轴线X1的滑动。随着该材料膨胀,由于可热膨胀材料的膨胀,次级部分71远离主部分70移动,即在与方向X11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如下所述,当材料收缩时,弹簧8用于使次级部分71朝向主部分70复位,即,当水流F3的温度降低时,弹簧8用于使次级部分71相对于主部分70沿方向X11轴向地移动。
调节件2在隔室15中固定到热致动器3的主部分70。调节件2和主部分70至少被设置成沿着轴线X1相对于彼此平移地固定。优选地,调节件2和部分70还被设置为在相对于彼此围绕轴线X1旋转方面被固定,调节件2相对于部分70没有自由度。在任何情况下,调节件2通过主部分70相对于壳体1的轴向平移而相对于壳体1在轴向上被平移地驱动。调节件2和部分70相对于壳体1共同沿着轴线X1平移。优选地,调节件2围绕轴线X1包围热敏部分,并且拧紧到热敏部分。
热致动器3轴向地插入在弹簧8和旋转驱动部件5之间。在隔室14中,次级部分71沿着与方向X11相反的方向轴向地抵接旋转驱动部件5。特别地,次级部分71轴向地抵接部件5的轴向表面77。在隔室15中,主部分70沿着方向X11轴向地抵接弹簧8。此处,主部分70经由垫圈轴向地抵接弹簧8。替代地,主部分70可以被设置为经由调节件2轴向地抵接弹簧8。
此处,复位弹簧8为压缩弹簧,该复位弹簧8轴向地插入在主部分70和壳体1(更具体地,形成壳体的一部分的加强部72)之间,该加强部72部分地限定腔室18。此处,复位弹簧8优选地完全容纳在腔室18中,例如与轴线X1同轴地设置。特别地,加强部72属于壁34并且部分地限定基板开口37和38,所述加强部沿着轴线X1形成在管道部22和23处。更一般地说,复位弹簧8的一个轴向端部施加恢复力E8(被称为“次级恢复力”),该恢复力E8指向远离方向X11的方向,该力E8施加在主部分70上。恢复力E8由弹簧8的弹性产生。在弹簧8的另一轴向端部处,弹簧8沿着方向X11承靠在壳体1上。当由部分70感测到的温度下降时,力E8使部分70和71彼此靠近,将热致动器3轴向地压靠在旋转驱动部件5上。
此外,由于弹簧8施加在热致动器3的主部分70上的力E8,旋转驱动部件5和热致动器3的次级部分71在沿着轴线X1相对于彼此平移方面是固定的。换句话说,由于力E8使旋转驱动部件5和热致动器3保持为彼此轴向地支撑,部分71和旋转驱动部件5相对于壳体1沿着轴线X1的位置是一体的,即部分71和旋转驱动部件5沿着轴线X1一起移动。然而,替代地,可以将部分71附接到旋转驱动部件5上,使得部分71和旋转驱动部件5沿着轴线X1彼此平移地固定。优选地,旋转驱动部件5和部分71可以围绕轴线X1相对于彼此旋转地运动,即,旋转驱动部件5相对于部分71围绕轴线X1的旋转不受任何阻挡。因此,部分71的端部围绕轴线X1抵靠部件5的表面77可旋转地滑动。因此,当旋转驱动部件5相对于壳体1围绕轴线X1旋转时,其不会使热致动器3相对于壳体1围绕轴线X1旋转。
如果提供了控制元件7,则该控制元件7被配置为使得用户能够操作调节件2。为此,控制元件7操作旋转驱动部件5,而旋转驱动部件5操作热致动器3,热致动器3操作调节件2。
如图2和图3所示,控制元件7穿过盖部12中的开口49,该开口49与轴线X1同轴并且形成在壳体1的与方向X11相反的轴向端部处。优选地,元件7对其穿过的开口49进行密封,不一定是以水密性的方式进行密封,但至少是为了防止灰尘进入隔室14并且防止间隙。
构成元件7的第一轴向端部的控制元件7的外部部分在与方向X11相反的方向上从壳体1突出。元件7可以通过用户借助于该外部部分(例如借助于覆盖所述外部部分的按钮)相对于壳体1进行移动。
在所示示例中,元件7被安装为相对于壳体1围绕轴线X1枢转,同时优选地相对于壳体1轴向地固定。更准确地说,有利地,控制元件7和壳体1被设置为在沿着轴线X1相对于彼此平移方面是固定的,同时控制元件7和壳体1围绕轴线X1相对于彼此可旋转地运动。因此,用户通过简单地使控制元件7围绕轴线X1相对于壳体1旋转来控制恒温装置。由开口49和元件7的穿过开口49的部分形成的枢转连接有利地确保了上述旋转的自由度和上述平移的约束。
构成元件7在方向X11上的第二轴向端部的控制元件7的内部部分包含在壳体1中,特别是包含在控制隔室14中,在该控制隔室14中,控制元件7使旋转驱动部件5致动。因此,控制元件7、旋转驱动部件5和热致动器3沿着轴线X1相继地布置并且以该轴线为中心。
控制元件7和旋转驱动部件5在围绕轴线X1相对于彼此旋转方面是固定的。换句话说,用户对控制元件7的旋转导致部件5相对于壳体1围绕轴线X1的一体旋转。在元件7和壳体1在沿着轴线X1彼此平移方面是固定的情况下,部件5和元件7还被设置为沿着轴线X1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换句话说,当元件7相对于壳体1固定以沿轴线X1平移时,部件5可以相对于元件7和壳体1沿着轴线X1自由地平移。为了实现这一点,设想的是,部件5和元件7的内部部分共同形成滑动式连接,这种滑动式连接具有防止围绕轴线X1旋转的功能和沿轴线X1滑动的功能。例如,元件7在其沿着方向X11的轴向端部处具有凸部75,而旋转驱动部件5在其相对的轴向端部处具有连接到凸部75的凹部76。凹部76和轴向表面77轴向地相对。凸部75和凹部76具有例如沿着轴线X1的圆柱形状,该圆柱形状具有多边形基部,此处具有以轴线X1为中心的六边形基部。替代地,部件5承载凸部,而元件7承载凹部。
滑动件4可以在图2至图4中看到,并且在图5中单独示出。在本示例中,滑动件4包括冠状部80和套管部85。
滑动件4可滑动地安装在盖部12内。更准确地说,滑动件4和壳体1沿着轴线X1相对于彼此能够平移地移动,同时滑动件4和壳体1在围绕轴线X1相对于彼此旋转方面是固定的。换句话说,滑动件4可以平行于轴线X1相对于壳体1滑动,但是不能围绕轴线X1相对于壳体1枢转。为此,滑动件4通过盖部12沿着轴线X1滑动,并且盖部12的一部分围绕轴线X1包围滑动件4。为了能够在防止旋转的同时进行滑动,优选地滑动件4被设置为包括外部轴向沟槽78,而盖部12的包围滑动件4的部分包括与沟槽78配合的内部轴向沟槽79。
如图5最佳所示的,冠状部80具有例如垫圈形状,该冠状部以轴线X1为中心。环状部80在其内边缘处承载套管部85。如图所示,套管部85从冠状部80的内边缘沿与方向X11相反的方向突出。
冠状部80在其周边上具有平行于轴线X1定向的凸耳,每个凸耳形成呈凸槽形式的沟槽78中的一个。每个凸耳从冠状部80的外边缘沿着与方向X11相反的方向延伸。例如,沟槽78围绕轴线X1均匀地分布。此处,具有六个凸耳,由此提供了六个沟槽78。作为最低值,提供至少一个沟槽78。
如图2至图4中最佳示出的,盖部12承载平行于轴线X1定向的沟槽,每个沟槽形成呈凹槽形式的沟槽79中的一个。形成沟槽79的每个沟槽以轴向滑动的方式接收形成相应沟槽78的凸耳中的一个。因此,成对的沟槽78和79相互机械地配合,以实现轴向的滑动,而不会使滑动件4相对于盖部12旋转。例如,与沟槽78一样,沟槽79围绕轴线X1规则地分布并且数量为六个。作为最低值,提供至少一个沟槽79。替代性地,沟槽79中的一些或全部形成凸槽,这些凸槽由盖部12以凸出的方式形成,而相应的沟槽78形成凹槽,这些凹槽由滑动件4以凹入的方式形成。
滑动件4和壳体1沿着轴线X1相对于彼此的平移移动在与方向X11相反的方向上被限制到被称为“基本位置”的位置。在图2至图4所示的该基本位置中,滑动件4沿着与方向X11相反的方向轴向地抵靠在壳体1上。为了实现这种轴向止挡,例如,如图2至图4所示,滑动件4的冠状部80被设置为抵靠壳体1的壁13。
替代性地或附加地,沟槽78和79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被设置为具有相互的轴向止挡表面,以限制滑动件4相对于壳体1到该基本位置的平移行程。
如图2至图4所示,超行程弹簧6优选地为与轴线X1同轴的单螺旋压缩弹簧。
弹簧6被布置在隔室14中。例如,弹簧6围绕旋转驱动部件5以及滑动件4的套管部85径向地延伸。优选地,弹簧6沿着元件7的方向X11围绕轴向端部径向地延伸。在径向上,弹簧6被设置在套管部85和沟槽78之间。
弹簧6轴向地插入在盖部12和滑动件4之间,以便通过承靠在壳体1上而沿方向X11在滑动件4上施加恢复力E6。恢复力E6被称为“主恢复力”。恢复力E6由弹簧E6的弹性产生。为此,例如,弹簧6的第一轴向端部沿方向X11承靠在滑动件4的环状件80上,而第二轴向端部沿相反的方向承靠在盖部12的轴向壁84上。力E6倾向于将滑动件4保持在基本位置,在该基本位置处,滑动件4沿方向X11抵接壳体1。为了使滑动件4远离原始位置移动,滑动件4必须逆着力E6进行移动。为了使弹簧6和滑动件4能够吸收热致动器3的超行程,热致动器3被配置为使得当水流F3的温度升高时,次级部分71相对于主部分70沿着轴线X11在与主恢复力E6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即在与方向X11相反的方向上移动。由此可见,力E6和E8处于相反的方向。因此,有利的是,弹簧6和8被设置为是相互对抗的。
当恒温装置处于基本构型时,滑动件4处于基本位置。在基本构型中,弹簧6在力E6的作用下将滑动件4保持在基本位置。因此,滑动件4相对于壳体1固定,即在围绕轴线X1旋转方面和沿轴线X1平移方面都是固定的。当滑动件4根据以下描述的操作克服力E6离开其基本位置时,恒温装置处于超行程构型中。
在图示的示例中,滑动件4的套管部85径向地包围旋转驱动部件5。更一般地,滑动件4用于围绕轴线X1包围旋转驱动部件5。滑动件4具有内螺纹87,该内螺纹87与轴线X1同轴并且在此处由套管部85的内表面进行承载。由于滑动件4承载有内螺纹87,因此滑动件4可以被描述为螺母。从图5中可以看出,螺纹87优选地由多个交错的螺旋螺纹形成(此处为三个螺旋螺纹),以获得更好的机械强度。然而,提供了至少一个螺纹。相反地,旋转驱动部件5包括外螺纹88,该外螺纹88与轴线X1同轴,并且在此处由旋转驱动部件5的径向表面进行承载,该径向表面将轴向表面77连接到旋转驱动部件5的相对的轴向端部。带有外螺纹88的旋转驱动部件5可以被描述为螺钉。为螺纹88和螺纹87提供相同数量的螺纹。
螺纹87和88通过拧入彼此而相互配合。通过这种螺纹配合,滑动件4和旋转驱动部件5沿着轴线X1并且围绕轴线X1彼此螺旋地连接。具体地说,旋转驱动部件5围绕轴线X1相对于滑动件4的旋转导致螺母相对于旋转驱动部件5沿着轴线X1的平移移动,其中,由部件5覆盖的角距离和由滑动件4覆盖的线性距离之间具有恒定的比率。更一般地,滑动件4和部件5形成螺钉-螺母系统。优选地,这种螺钉-螺母系统是不可逆的,因为滑动件4的平移移动不会导致旋转驱动部件5的旋转,旋转驱动部件5随后被驱动成与滑动件4一起沿着轴线X1平移,而旋转驱动部件5和滑动件4不会相对于彼此旋转。
该恒温装置特别紧凑并且其部件形状简单,这特别是由于弹簧6至少相对于由螺纹87和88形成的螺旋连接径向地包围螺钉-螺母系统导致的。
当旋转驱动部件5围绕轴线X1相对于壳体1旋转时(例如通过使元件7围绕轴线X1相对于壳体1旋转),部件5沿着轴线X1相对于滑动件4移动。在基本构型中,滑动件4被弹簧6保持在基本位置(即相对于壳体1固定),部件5相对于壳体1和相对于元件7沿着轴线X1平移。部件5相对于元件7的这种平移是由凸部75和凹部76的滑动联接所实现的。部件5相对于壳体1的平移导致热致动器3的次级部分71相对于壳体1沿着轴线X1平移移动,该平移移动受到主部分70相对于次级部分71的位置的影响,该平移移动对调节件2相对于壳体沿轴线X1的平移位置进行调节。部分70和71的相对位置随后根据水流F3的温度对调节件2相对于壳体1沿着轴线X1的位置施加校正。
在旋转驱动部件5和热致动器3的作用下,调节件2可以沿着轴线X1被驱动到其相对于壳体1的两个平移终点位置,在该两个平移终点位置处,调节件轴向地抵靠在壳体1上。当调节件2处于终点位置(在该终点位置处,调节件2沿着方向X11轴向抵靠,即抵靠在腔室18的边缘36上)时,由于水流F3的高温,热致动器3可能导致部分71相对于部分70沿着与方向X11的相反方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部分70和壳体1通过轴向地抵靠在壳体1上的调节件2而在沿轴线X11相对于彼此平移方面是固定的。旋转驱动部件5随后经由部分71受到由热致动器3产生的力的影响。该力通过滑动件与旋转驱动部件5的不可逆的螺旋连接而被滑动件4吸收。该力进而被弹簧6吸收,这使得滑动件4相对于壳体1在与方向X11相反的方向上平移运动,滑动件4随后远离该基本位置移动。总之,在超行程构型中,当调节件2处于终点位置时,由次级部分71、旋转驱动部件5和滑动件4形成的组件在由热致动器3在与方向X11相反的方向上产生的力的作用下克服力E6,沿着轴线X1在与方向X11相反的方向上共同平移运动。为了传递这种力,热致动器3借助于其主部分70和调节件2承靠在壳体1上。在所示的示例中,弹簧6随后被轴向地压缩。
弹簧6和8被配置为使得主恢复力E6高于(即大于)次级恢复力E8,使得在恒温装置的基本构型中,复位弹簧8不能克服超行程弹簧6。例如,力E6被设置为是力E8的两倍,或者甚至是五倍。这是因为,预期的是只有当热致动器3经由在终点位置的调节件2承靠在壳体1上时,弹簧6才能通过热致动器3产生的力而被克服。
已经看到的是,在与方向X11相反的方向上指向的恢复力E8将热致动器3保持在与方向X11相反的方向上的轴向支撑中,而部分71支撑在轴向表面77上。在超行程构型中,调节件2对抗力E8而被支靠在壳体1上。在这种情况下,在恢复力E6指向方向X11的情况下,当调节件2沿方向X11与壳体1接触并且滑动件4离开其基本位置时,弹簧6保持旋转驱动部件5沿方向X11与热致动器3的次级部分71接触。换句话说,在超行程构型中,部分71和旋转驱动部件5之间的轴向支撑一方面是由于力E6获得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力E8和由热致动器3产生的力而获得的,该力通过调节件2的行程终止位置的设定而被壳体1吸收。
应注意的是,构成恒温装置的部件在形状上特别简单和紧凑。例如,旋转驱动部件5具有螺纹杆的形状,而滑动件4具有带槽螺母的形状。有利地,元件7具有螺丝刀的形状。由此可见,这些部件大致可以通过模制成整体聚合物塑料部件来单个地形成。然而,为了获得更大的机械强度,这些部件中的全部或一些可以选择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制造。
可以提供一种制造图1至图5的恒温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或制造基板11、盖部12、调节件2、热致动器3、滑动件4、旋转驱动部件5、弹簧6以及元件7和弹簧8(如果它们被提供的话)。多个部件(例如盖部12、调节件2、滑动件4和旋转驱动部件5)有利地通过特定整体部件的单独模制来进行制造。有利地,元件7通过机加工方式获得。优选地,如此模制的每个部件由聚合塑料制成。
当盖部12还没有与基板11组装时,弹簧6和元件7(如果提供的话)有利地通过开口83安装在盖部12上。滑动件克服由弹簧6产生的力E6而被安装在盖部12中,必要时通过使沟槽78和79配合来实现上述安装。优选地,在滑动件安装在盖部12中之前,旋转驱动部件5被拧紧到滑动件4上。当旋转驱动部件5被容纳在盖部12中时,注意确保部件5连接到元件7(如果提供的话)。
优选地,为了便于组装,如图4和图5所示,形成滑动件4的沟槽78之一的至少一个凸耳具有钩状部81,钩状部81轴向地抵靠在抵接凹口82的轴向壁上,该抵接凹口82由盖部12在相应的沟槽79的端部形成。优选地,如图所示,设置至少两个钩状部81,与两个相应的直径相对的止挡凹口82配合。当将滑动件4安装在盖部12中时,尽管弹簧6提供了力E6,钩状部81与凹口82相接合以将滑动件4保持在盖部12中。具体地,滑动件具有螺纹,这使得承载钩状部81的凸耳径向向内地变形,直到钩状部81被捕获在它们相应的凹口82中,在凹口82中凸耳恢复到它们的原始形状。通过使钩状部81抵靠在凹口82中,力E6使滑动件4沿方向X11承靠在盖部上。
一旦盖部与滑动件4、部件5、弹簧6以及可能的元件7完成组装,基板11就固定在盖部12上,使得壁13封闭开口83。
在盖部12与基板11组装之前或之后,热致动器3和调节件2被安装在基板11中,优选地在热致动器3和调节件2已经组装在一起之后。
替代地,该装置不是套筒的形式,而是直接形成阀门主体,其中壳体1优选地形成面向外部的外壳。
替代地,调节件2不是滑阀的形式,而是形成闸板件以调节导入壳体1中的单股水流的流速。
替代地,代替或除了对进入水流的流速进行调节之外,调节件可以对流出水流的流速进行调节。
替代地,调节件可以成比例地对流速进行调节,而不是以对抗的方式调节水的流速。
替代地,恒温装置可以被设计为引导形成单个流出水流的单个流入水流,该流入水流的流速由调节件进行设定。
替代地,可以设想的是,控制元件7为杠杆件的形式,该杠杆件围绕一轴线相对于壳体1枢转,该轴线可以不同于轴线X1,并且该控制元件7借助于合适的机械传动部来驱动部件5。
替代地,可以不设置控制元件7,随后部件5包括从壳体1突出以由用户直接致动的附属部。替代地,可以不设置控制元件7,部件5由PLC控制的致动器或恒温装置外部的任意系统致动。
替代地,热致动器在没有复位弹簧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当温度下降时该热致动器能够将次级部分朝向主部分复位。因此,弹簧8的存在是不必要的。例如,为此目的,热致动器是形状记忆合金部件,主部分和次级部分例如由形状记忆合金部件的两个轴向端部形成。
图6至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恒温装置。除了以下提到的差异,图6至图8中的恒温装置的特征、操作和构型与图1至图5中的相同。在图1至图5的实施例和图6至图8的实施例之间,使用相同的术语并且增加100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似的特征。
优选地,该恒温装置构成用于恒温浴缸或淋浴龙头的恒温套筒,该恒温装置具有操作该恒温套筒的第一温度控制旋钮,以及另一流速控制旋钮,这两个旋钮彼此轴向地相对。
如图6和图7所示,该恒温装置包括壳体101,壳体101被配置为在其中引导流入水流F101和F102以及流出水流F103。有利地,设想的是水流F101是热水流,而水流F102是冷水流。壳体101形成控制隔室114和混合隔室115,控制隔室114和混合隔室115沿着壳体101的纵向轴线X101分布并且由形成壳体101的一部分的横向壁113隔开。
如图7所示,该恒温装置包括调节件102,调节件102被容纳在壳体101的隔室115中,调节件102和壳体101能够沿着纵向轴线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以调节水流F101和F102的流速。优选地,调节件102和壳体101在调节件102相对于壳体101的两个终点位置之间沿着纵向轴线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在该两个终点位置,调节件102沿着纵向轴线X101抵靠在壳体101上。在第一终点位置(在该第一终点位置,水流F102处于其最低流速且水流F101处于其最高流速),调节件102例如抵靠开口125的边缘以便将其进行封闭,该边缘例如由壳体101的壁113形成。在第二行程终点位置(水流F102的流速处于其最高流速而水流F101的流速处于其最低流速),调节件102例如抵靠开口124的边缘以便将其进行封闭,该边缘由壳体101形成。
恒温装置包括混合器,该混合器由调节件102和混合隔室115形成。混合器被配置为通过混合两个流入水流F101和F102来形成流出水流F103。隔室115包括入口腔室117和混合室118,该入口腔室117用于引导水流F102的流动,水流F101和F102进入混合室118中,以通过混合水流F101和F102来形成水流F103。腔室117和118是环形的,腔室117和118以轴线X101为中心。腔室117和118沿着轴线X101相继地布置。特别地,腔室118形成在壳体101的一个轴向端部处,而腔室117轴向地插入在壁113和腔室118之间。腔室117由调节件102彼此界定。
水流F101通过壳体101中的径向基板开口124直接从外部进入腔室118,该径向基板开口124形成在腔室118的周边。水流F102经由穿过调节件的端口进入腔室118,其中水流F102来自腔室117。进入腔室117中的水流F102经由壳体101的径向基板开口125直接从外部进入,该径向基板开口125形成在腔室117的周边。水流F103从腔室118到外部的排放通过例如环形形状的轴向基板开口138直接实现。
调节件102沿着纵向轴线X101相对于壳体101的位置通过改变调节件102对基板开口124和125的关闭程度,以相反的方式对流入水流F101和F102的流速进行调节,以确定形成流出水流的流入水流F101和F102的比例。
恒温装置包括热致动器103,热致动器103被容纳在壳体101中,以便浸没在水流F103中。热致动器103包括主部分170和次级部分171,主部分170和次级部分171根据水流F103的温度沿着纵向轴线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其中,热敏的主部分170浸没在水流F103中。主部分170基本上包含在腔室118中以浸没在水流F103中。主部分170和调节件102在沿着纵向轴线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方面是固定的。因此,热致动器103根据水流F103的温度使滑阀相对于壳体101沿着轴线X101平移地移动,以对混合物进行热调节。
在该示例中,热致动器103被配置为使得当水流F103的温度升高时,次级部分171以相对于主部分170沿着纵向轴线X101驱动的方式远离主部分170移动。由于热致动器103优选地是恒温元件(热致动器103的部分170是热敏部分并且部分171是能够相对于部分170滑动的杆状件),因此恒温装置有利地包括复位弹簧108,该复位弹簧108通过沿着纵向轴线X101承靠在壳体101上而沿着纵向轴线X101在主部分170上施加次级恢复力E108。弹簧108的作用是当水流F103的温度下降时使部分171相对于部分170复位。热致动器103穿过壁113,使得次级部分171延伸到控制隔室114中。
在控制隔室114中,恒温装置包括滑动件104。滑动件104和壳体101沿着纵向轴线X101相对于彼此能够平移地移动,并且滑动件104和壳体101在围绕纵向轴线X101相对于彼此旋转方面是固定的。优选地,从图8中可以看出,滑动件104包括外部轴向沟槽178,而壳体包括内部轴向沟槽179。沟槽178和179彼此之间相互配合,使得滑动件104和壳体101沿着纵向轴线X101相对于彼此能够平移地移动,并且滑动件104和壳体101在围绕纵向轴线X1相对于彼此旋转方面是固定的。优选地,滑动件104和壳体101可以沿着纵向轴线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到如图7所示的原始位置,在该原始位置,滑动件104沿着纵向轴线X101抵接壳体101。如图7和图8所示,滑动件104有利地包括形成在沟槽178的轴向端部处的止挡凸缘部190,止挡凸缘部190轴向地抵靠在由壳体101在隔室114中形成的内部轴向台肩部191。替代地,滑动件104被设置为轴向地抵靠在壁113上。
在控制隔室114中,恒温装置包括超行程弹簧106,超行程弹簧106沿纵向轴线X101在滑动件104上施加主恢复力E106。为了在滑动件上施加主恢复力E106,超行程弹簧106沿着纵向轴线X101承靠在壳体101上。优选地,超行程弹簧106由以纵向轴线X101为中心的螺旋压缩弹簧形成,该螺旋压缩弹簧沿着纵向轴线X101插入在滑动件104和形成壳体101的一部分的轴向表面184之间。热致动器103被配置为使得当水流F103的温度升高时,次级部分171以相对于主部分170沿着纵向轴线X101驱动的方式在与主恢复力E106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主恢复力E106和次级恢复力E108有利地方向相反。超行程弹簧106和复位弹簧被配置为使得力E106大于力E108。
恒温装置包括可旋转的驱动部件105。旋转驱动部件105和滑动件104沿着并且围绕该纵向轴线X101螺旋地连接。旋转驱动部件105和次级部分171沿着轴线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地固定。优选地,为了使旋转驱动部件105和次级部分171在沿着纵向轴线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方面是固定的,热致动器103和旋转驱动部件105在次级恢复力E108的作用下沿着纵向轴线X101被保持为相互抵靠。
优选地,旋转驱动部件105构成螺钉,这是因为旋转驱动部件105包括以纵向轴线X101为中心的外螺纹188,而滑动件104构成螺母,这是因为滑动件104包括以纵向轴线X101为中心的内螺纹187。内螺纹187和外螺纹188相互配合,使得旋转驱动部件105和滑动件104沿着纵向轴线X101并且围绕纵向轴线X101彼此螺旋地连接,滑动件104围绕纵向轴线X101包围旋转驱动部件105。优选地,超行程弹簧106被设置为包围滑动件104的内螺纹187,从而进一步包围旋转驱动部件105。
优选地,滑动件104、超行程弹簧106和旋转驱动部件105被设置在横向壁113的一侧,而调节件102被设置在横向壁113的另一侧,以使得调节件102与上述部件隔开。
如图6和图7所示,优选地,恒温装置包括控制元件107,该控制元件107从壳体101突出以由用户相对于壳体101进行操作。控制元件107和壳体101在沿着纵向轴线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方面是固定的,并且控制元件107和壳体101能够围绕纵向轴线X1相对于彼此旋转地移动。为此,控制元件107被安装为通过穿过壳体101中的开口149而相对于壳体101进行枢转。通过该开口,可以由用户进行操作的元件107的一部分轴向地延伸出壳体101,而元件107的另一部分延伸至隔室114中以操作该旋转驱动部件105。
控制元件107和旋转驱动部件105能够沿着纵向轴线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并且控制元件107和旋转驱动部件105在围绕纵向轴线X101相对于彼此旋转方面是固定的。为此,提供了滑动防旋转连接部,该滑动防旋转连接部包括互补的凸部175和凹部176。例如,凸部175由元件107的延伸至隔室114中的部分形成,而凹部176由旋转驱动部件105形成。
恒温装置被配置为在超行程构型和图7所示的基本构型之间移动。在基本构型中,滑动件104通过主恢复力E106保持在基本位置。在超行程构型中,当调节件102处于终点位置之一(F101的流速被最大程度的减小的位置)时,在热致动器103的作用下,滑动件104克服主恢复力E106通过旋转驱动部件105远离该基本位置移动。
壳体101包括盖部112和基板111,并且可选地包括盖部131。这三个部件中的每个部件都是单独的一体部件。
基板111形成壁113,其中轴线X101穿过该壁113。
在隔室114的在轴向上从壁113起始的一侧,基板111形成周壁,该周壁以轴线X101为中心并且径向地包围滑动件104、旋转驱动部件105、弹簧106和控制元件107的容纳在隔室114中的部分。因此,基板111径向地界定了隔室114的一部分或甚至整个隔室114。有利地,基板111形成沟槽179和轴向台肩部191。
在隔室114的这一侧,基板111具有被盖部112所覆盖的开放的轴向端部,该盖部112对该开放的轴向端部进行封闭。为此,盖部112例如在该开放的轴向端部处拧紧到基板111上。盖部112在轴向上与壁113相对地界定隔室114。盖部112形成开口149,并且由控制元件107穿过和支撑。盖部112还形成轴向表面184,弹簧106轴向地支撑在该轴向表面184上。
在隔室115的轴向上从壁113起始的一侧,基板111形成另一周壁,该另一周壁以轴线X101为中心并且径向地包围热致动器103的部分170、调节件102、或者甚至包围弹簧108。因此,基板111径向地界定了隔室115的一部分或甚至整个隔室115。特别地,基板111完整地界定了腔室117活并且界定了腔室118的一部分。基板111有利地形成基板开口124和125以及轴向止挡件,该轴向止挡件限制调节件102的平移行程。
在隔室115的这一侧,基板111具有被盖部131覆盖的开放的轴向端部。为此,盖部131例如在该开放的轴向端部处拧紧到基板111上。盖部131在轴向上与壁113相对地界定隔室115。基板111和盖部131共同限定腔室118。盖部131形成开口138。弹簧108轴向地承靠在盖部131上。
可以提供一种制造该恒温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或制造基板111、盖部112和131、调节件102、热致动器103、滑动件104、旋转驱动部件105、弹簧106以及元件107和弹簧108(如果被提供的话)。多个部件(诸如盖部112、基板111、盖部131、调节件102、滑动件104和旋转驱动部件105)有利地通过特定整体部件的单独模制来进行制造。
当盖部112还没有与基板111进行组装时,滑动件104、旋转驱动部件105、元件107和弹簧106有利地通过基板111的轴向端部被安装在基板111上,该轴向端部在隔室114的一侧上是开放的。盖部112随后克服弹簧106的力E106被拧紧到基板111上,并且元件107随后(例如借助于弹簧垫圈)与盖部112轴向地固定。
在滑动件104、旋转驱动部件105和弹簧106已经被附加到基板111上并且盖部112已经被拧紧到基板111上之前或之后,并且当盖部131还没有与基板111进行组装时,预组装有调节件102和弹簧108的热致动器103有利地经由基板111的在隔室115一侧上开放的轴向端部安装在基板111上。盖部131随后克服弹簧108的力E108被拧紧到基板111上。
只要在技术是可行的,以上针对一个实施例或变型进行描述的每个特征可以被应用于以上描述的任何其他实施例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恒温装置,包括:
·壳体(1;101),所述壳体被配置为在其中引导水流(F1,F2,F3;F101,F102,F103);
·调节件(2;102),所述调节件被包含在所述壳体(1;101)中,所述调节件(2;102)和所述壳体(1;101)能够沿着所述壳体(1;101)的纵向轴线(X1;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以调节所述水流(F1,F2,F3;F101,F102,F103)中的至少一个水流的流速;
·热致动器(3;103),所述热致动器被包含在所述壳体(1;101)中以浸没在所述水流(F1,F2,F3;F101,F102,F103)中的一个水流中,所述热致动器(3;103)包括主部分(70;170)和次级部分(71;171),所述主部分和所述次级部分根据所述热致动器(3;103)浸没在其中的所述水流(F3;F103)的温度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所述主部分(70;170)和所述调节件(2;102)在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方面是固定的;
·滑动件(4;104),所述滑动件(4;104)和所述壳体(1;101):
◆能够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相对于彼此移动,并且
◆在围绕所述纵向轴线(X1;X101)相对于彼此旋转方面是固定的;以及
·超行程弹簧(6;106),所述超行程弹簧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在所述滑动件(4;104)上施加主恢复力(E6;E106);
其特征在于:
·为了在所述滑动件(4;104)上施加所述主恢复力(E6;E106),所述超行程弹簧(6;106)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承靠在所述壳体(1;101)上;以及
·所述恒温装置还包括旋转驱动部件(5;105),所述旋转驱动部件(5;105)和所述滑动件(4;104)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并且围绕所述纵向轴线(X1;X101)彼此螺旋地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部件(5;105)和所述次级部分(71;171)在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方面是固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装置,其中:
·所述恒温装置包括控制元件(7;107),所述控制元件从所述壳体(1;101)突出,以由用户相对于所述壳体(1;101)进行操作;
·所述控制元件(7;107)和所述壳体(1;101):
◆在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方面是固定的;以及
◆能够围绕所述纵向轴线(X1;X101)相对于彼此旋转地移动;以及
·所述控制元件(7;107)和所述旋转驱动部件(5;105):
◆能够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以及
◆在围绕所述纵向轴线(X1;X101)相对于彼此旋转方面是固定的。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恒温装置,其中:
·所述调节件(2;102)和所述壳体(1;101)能够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至所述调节件(2;102)相对于所述壳体(1;101)的第一终点位置,在所述第一终点位置,所述调节件(2;102)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抵接所述壳体(1;101);
·所述滑动件(4;104)和所述壳体(1;101)能够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至基本位置,在所述基本位置,所述滑动件(4;104)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抵接所述壳体(1;101);以及
·所述恒温装置被配置为在以下两种构型之间移动:
◆基本构型,在所述基本构型中,所述滑动件(4;104)在所述主恢复力(E6;E106)的作用下被保持在所述基本位置;以及
◆超行程构型,在所述超行程构型中,当所述调节件(2;102)处于所述第一终点位置时,所述滑动件(4;104)在所述热致动器(3;103)的作用下,通过所述旋转驱动部件(5;105)克服所述主恢复力(E6;E106)远离所述基本位置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1;101)包括横向壁(13;113),所述热致动器(3;103)穿过所述横向壁,其中,所述滑动件(4;104)、所述超行程弹簧(6;106)和所述旋转驱动部件(5;105)被设置在所述横向壁(13;113)的一侧,并且所述调节件(2;102)被设置在所述横向壁(13;113)的另一侧;以及
·所述调节件(2;102)和所述壳体(1;101)能够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相对于彼此移动至所述调节件(2;102)相对于所述壳体(1;101)的第二终点位置,所述第二终点位置与所述第一终点位置相对,在所述第二终点位置,所述调节件(2;102)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抵接所述壳体(1;101),优选地,抵接所述横向壁(13;113)。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恒温装置,其中:
·所述滑动件(4;104)包括外部轴向沟槽(78;178);
·所述壳体(1;101)包括内部轴向沟槽(79;179);
·所述内部轴向沟槽(79;179)和所述外部轴向沟槽(78;178)相互配合,使得所述滑动件(4;104)和所述壳体(1;101):
◆能够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地移动;以及
◆在围绕所述纵向轴线(X1;X101)相对于彼此旋转方面是固定的。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恒温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驱动部件(5;105)包括以所述纵向轴线(X1;X101)为中心的外螺纹(88;188);
·所述滑动件(4;104)包括以所述纵向轴线(X1;X101)为中心的内螺纹(87;187);并且
·所述内螺纹(87;187)和所述外螺纹(88;188)相互配合,使得所述旋转驱动部件(5;105)和所述滑动件(4;104)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并且围绕所述纵向轴线(X1;X101)彼此螺旋地连接,所述滑动件(4;104)围绕所述纵向轴线(X1;X101)包围所述旋转驱动部件(5;1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恒温装置,其中,所述超行程弹簧(6;106):
·包括以所述纵向轴线(X1;X101)为中心的螺旋压缩弹簧;
·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被插入在所述滑动件(4;104)和形成所述壳体(1;101)的一部分的轴向表面(84;184)之间;以及
·被设置为包围所述内螺纹(87;187)。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恒温装置,其中:
·所述恒温装置还包括复位弹簧(8;108),所述复位弹簧通过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承靠在所述壳体(1;101)上而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在所述热致动器(3;103)的所述主部分(70;170)上或在所述调节件(2;102)上施加次级恢复力(E8;E108);
·所述主恢复力(E6;E106)和所述次级恢复力(E8;E108)的方向相反;以及
·所述超行程弹簧(6;106)和所述复位弹簧(8;108)被配置为使得所述主恢复力(E6;E106)高于所述次级恢复力(E108;10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恒温装置,其中,为了使所述旋转驱动部件(5;105)和所述次级部分(71;171)在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相对于彼此平移方面是固定的,所述热致动器(3;103)和所述旋转驱动部件(5;105)在所述次级恢复力(E8;E108)的作用下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被保持为相互抵靠。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恒温装置,所述热致动器(3;103)被配置为使得当所述温度升高时,所述次级部分(71;171)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F101)相对于所述主部分(70;170)在与所述主恢复力(E6;E106)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恒温装置,其中:
·所述恒温装置包括混合器,所述混合器由所述调节件(2;102)和/或由形成所述壳体(1;101)的一部分的混合隔室(15;115)形成,所述混合器被配置为通过混合两个流入水流(F1,F2;F101,F102)来形成流出水流(F3;F103),所述流入水流(F1,F2;F101,F102)和所述流出水流(F3;F103)形成在所述壳体(1;101)中被引导的所述水流(F1,F2,F3;F101,F103)的一部分;以及
·所述调节件(2;102)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1;X101)相对于所述壳体(1;101)的位置对所述流入水流(F1,F2;F101,F102)的流速进行调节,以确定形成所述流出水流(F3;F103)的所述流入水流的比例。
CN202180061222.2A 2020-06-12 2021-06-11 恒温装置 Pending CN1162351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2006154A FR3111404B1 (fr) 2020-06-12 2020-06-12 Dispositif thermostatique
FRFR2006154 2020-06-12
PCT/EP2021/065796 WO2021250245A1 (fr) 2020-06-12 2021-06-11 Dispositif thermostatiqu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5126A true CN116235126A (zh) 2023-06-06

Family

ID=72470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1222.2A Pending CN116235126A (zh) 2020-06-12 2021-06-11 恒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21740A1 (zh)
CN (1) CN116235126A (zh)
DE (1) DE112021003223T5 (zh)
FR (1) FR3111404B1 (zh)
GB (1) GB2611220A (zh)
WO (1) WO20212502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16878B1 (fr) * 2020-11-27 2022-12-02 Vernet Dispositif pour un système de robinetteri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77741A (en) * 1954-10-25 1957-06-26 Gummers Ltd Improvements in thermostatic mixing valves
FR2870611B1 (fr) 2004-05-18 2006-08-25 Vernet Sa Sa Cartouche thermostatique de regulation de fluides chaud et froid a melanger, ainsi que robinet mitigeur muni d'une telle cartouche
DE202017100756U1 (de) * 2017-02-13 2017-03-20 Flühs Drehtechnik GmbH Thermostat-Mischventi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111404A1 (fr) 2021-12-17
US20230221740A1 (en) 2023-07-13
WO2021250245A1 (fr) 2021-12-16
GB2611220A (en) 2023-03-29
GB202218479D0 (en) 2023-01-25
FR3111404B1 (fr) 2022-07-01
DE112021003223T5 (de) 2023-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85984A (en) Safety cartridge for thermostatic mixer tap
EP3265886B1 (en) Mixing valve assembly and tap provided with said valve assembly
US6557770B2 (en) Thermostatic cartridge for mixer taps
US3685728A (en) Thermostatic mixing faucet
US7845574B2 (en) Cartridge for a mixer faucet, faucet comprising a cartridge of this type, and thermostatic assembly to be fitted together with this cartridge
GB2392225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rmostatic mixing valves
TW201833464A (zh) 調溫混合閥
US20190048565A1 (en) Mixing unit, related mixer tap,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mixer tap
CN116235126A (zh) 恒温装置
EP1558979A1 (en) Thermostatic mixer valve assembled in a cartridge body
CN109196443B (zh) 混合单元及包括这种混合单元的混合龙头
CN111247498B (zh) 用于混合阀的阀芯
US11003199B2 (en) Mixing unit and mixer tap comprising such a mixing unit
US20230129850A1 (en) Device for a valve system and use thereof
CN109313457B (zh) 混合单元和包括这种混合单元的混合龙头
JP7112292B2 (ja) 湯水混合栓
US11803200B2 (en) Thermostatic cartridge for a mixing valve
WO2020183179A1 (en) Thermostatic timeflow control cartridge
JP2000355963A (ja) 自動温度調節式湯水混合装置
CN115023680B (zh) 用于控制流体流动的装置
US20240003453A1 (en) Mixer device for a valve system
GB2392223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rmostatic mixing valves
JPH06331047A (ja) 機能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た湯水混合装置
JPH08109975A (ja) サーモバルブカートリッジ
GB2392224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rmostatic mixing valv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