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4995A - 扭振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扭振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4995A
CN116234995A CN202180066510.7A CN202180066510A CN116234995A CN 116234995 A CN116234995 A CN 116234995A CN 202180066510 A CN202180066510 A CN 202180066510A CN 116234995 A CN116234995 A CN 1162349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al vibration
vibration damper
flange
primary part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65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德烈亚斯·马蒂亚克
帕斯卡尔·斯特拉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6234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49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3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 F16F15/1314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assembly,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为双质量飞轮的扭振减振器(1),所述扭振减振器包括初级部分(3)和次级部分(4),所述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可围绕共同的转动轴线(5)转动并且可相对于彼此有限地转动,其中弹簧减振器装置(2)在初级部分(3)和次级部分(4)之间起作用,所述弹簧减振器装置的插入弹簧通道(7)中的弧形弹簧(6)借助一个端部在初级部分(3)的止挡处并且借助另一个端部在承载法兰(11)处支撑,所述承载法兰与从动毂(12)共同地与次级部分(4)相关联,并且在承载法兰(11)和初级部分(3)的盖元件(8)之间设置的碟形弹簧膜片(13)密封内部空间,并且在初级部分(3)处固定的、形成用于次级部分(4)的轴向路径阻挡件的覆盖盘(16)限界地有间隙地包围承载法兰(11),其中承载法兰(11)相对于覆盖盘(16)通过卡口式连接件(20)固定。

Description

扭振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构成为双质量飞轮的扭振减振器,其包括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所述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可围绕共同的转动轴线转动并且可相对于彼此有限地转动,其中弹簧减振器装置在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之间起作用。
背景技术
双质量飞轮用于衰减在机动车的动力总成中的扭振。扭振的起因是往复式活塞内燃机的周期性的燃烧过程,所述往复式活塞内燃机结合点火顺序引起转动不均匀性,所述转动不均匀性由曲轴导入到动力总成中。因此,在机动车中,由于内燃机的工作方式,由其曲轴将不连续的扭矩传递到动力总成上。由此,出现扭振或扭转振动,为了对其进行衰减,使用也称作为双质量飞轮(ZMS)的扭振减振器。
为了衰减扭振,从现有技术中已知构造成双质量飞轮的扭振减振器。例如,从DE10 2012 202 255 A1和DE 10 2016 214 712 A1中已知这种可用于消减或衰减的扭振减振器,所述扭振减振器能够在动力总成中插入内燃机的曲轴和例如在换挡变速器上游设置的换挡分离离合器之间。所述扭振减振器包括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所述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可转动和可相对于彼此有限地转动,其中弹簧减振器装置在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之间起作用。
扭振减振器通常包括碟形弹簧膜片,所述碟形弹簧膜片保护也称作为弹簧通道的内部空间以防止油脂从弹簧减振器装置离开以及污物进入到内部空间中。这种构造在DE10 2017 117 976 A1中示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提供一种在结构上和/或在功能上改进的扭振减振器,所述扭振减振器借助于简单的、制造技术上有利的从而成本适宜的措施简化装配。
之前提到的问题通过包括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扭振减振器来实现。优选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和下面的说明书中给出。
因此,在初级部分处固定的、形成用于次级部分的轴向路径阻挡件的覆盖盘有限地有间隙地包围承载法兰,其中承载法兰相对于覆盖盘通过卡口式连接件固定。
卡口式连接件形成起作用的固定结构,经由所述固定结构,在装配扭振减振器时,在预安装状态中固定扭振减振器的主要的构件。卡口连接具有如下优点,所述卡口连接能够实现简单的安装,将次级部分与初级部分简单地引导到一起。在此,承载法兰通过推力转动连接在与初级部分相关联的覆盖盘处形状配合地固定。此外,卡口式连接件决定性地简化碟形弹簧膜片的安装从而避免膜片保护件的迄今复杂的安装次序。
此外,该解决方案确保在也构成也称作为初级飞轮的初级部分时的较大的自由空间,尤其关于在曲轴处的旋接以及主铆接,扭振减振器的主要构件经由其组装在一起。因此,借此能够使用简单地构成的初级部分,其中通过取消初级飞轮中的孔,在强度不变且重量有利地较小的情况下可实现具有减小的构件厚度的初级部分。
通过卡口式连接件,提供扭振减振器的各个构件的制造技术上有利的从而节约成本的、功能改进的固定。有利地,通过公开的构思,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彼此连接并且无破坏地拆卸。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提出,为了形成卡口式连接件,承载法兰以环周分布的方式优选地包括多个径向向内定向的、也称作为凸鼻的指状件,所述指状件分别形状配合地接合到覆盖盘的配合的留空部中。对此替选地适合的是,卡口式连接件通过覆盖盘的径向向外定向的指状件形成,所述指状件形状配合地锁定在承载法兰的所属的、全等地构成的留空部中。承载法兰能够借助于称作为卡口式连接件的推力转动连接装置经由覆盖盘简单地、运行可靠地并且持久地在初级部分处固定。与卡口式连接件构型无关地,共同作用的指状件和留空部设置成,使得即使在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之间的最大转动角度的情况下也由卡口式连接件确保固定结构。
卡口式连接件能够实现次级侧的子组件,其中从动毂、碟形弹簧膜片以及承载法兰借助于铆接连接装置组装在一起。在所述预安装状态中,将所述结构单元轴向地引向初级部分,其中承载法兰和覆盖盘的共同作用的、形成卡口式连接件的元件精确配合地定向。随后,在最后将盖元件焊接在初级部分处之前,进行弹簧减振器装置的弧形弹簧和滑壳的安装。卡口式连接件相对于迄今的解决方案能够实现简化的且成本更适宜的安装次序。
此外提出,在安装时,在指状件接合到卡口式连接件的所属的相配合的留空部中之后,在承载法兰和覆盖盘之间转动≥90°。通过所述措施确保,在运行状态中,共同作用的扭振减振器的构件即承载法兰和覆盖盘甚至在其中弹簧减振器装置的弧形弹簧占据阻挡位置的最大转动角度的情况下仍固定以防止轴向移位。
对于碟形弹簧膜片有利地提出,所述碟形弹簧膜片在径向外侧经由摩擦环间接地在内侧在初级部分的盖元件处力配合地支撑。借助于摩擦环,出现碟形弹簧膜片在初级部分的盖元件处的磨损优化的且同时密封的支撑。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包括具有Z形的横截面的罐状地构成的覆盖盘。经由径向内侧的凸缘,覆盖盘支撑在初级部分处并且定位成,使得其孔一致,所述孔确定用于容纳固定螺丝,借助所述固定螺丝将扭振减振器拧紧在内燃机的曲轴处。覆盖盘的另外的指向径向外部的凸缘包括在环周侧突出的指状件或者说突出部或留空部,其与承载法兰的对应的配合轮廓共同地以共同作用的方式形成卡口式连接件。
通过卡口式连接件固定的构件即承载法兰和覆盖盘优选地无切削地由金属材料制造,其中覆盖盘例如构成为板成型构件并且承载法兰构成为冲制件。有利地适合的是,与一个构件相关联的径向定向的指状件以及所属的另外的构件的相配合的留空部在相应的构件的制造过程中已经构成。
卡口式连接件此外可转用于如下的扭振减振器,其次级部分不包括也称作为次级质量的飞轮。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提出,在扭振减振器中集成有与次级部分相关联的离心力摆。有利地,卡口式连接件能够实现位于内部的离心力摆的平衡。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两个实施例在十一个附图中详细描述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然而不限于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附图示出:
图1示出具有第一变型形式的卡口式连接件的构造成双质量飞轮的扭振减振器的半剖面;
图2示出不具有从动毂的根据图1的扭振减振器的视图;
图3示出经由卡口式连接件固定的构件、覆盖盘以及扭振减振器的承载法兰的放大图;
图4示出作为单件的覆盖盘的三维图;
图5示出作为单件的承载法兰的三维图;
图6示出根据图1的扭振减振器在不具有从动毂和置入的承载法兰的情况下的视图;
图7示出扭振减振器的图解说明用于安装承载法兰的第一步骤的局部;
图8示出扭振减振器的图解说明用于安装承载法兰的第二步骤的局部;
图9示出扭振减振器的图解说明用于安装承载法兰的第三步骤的局部;
图10示出具有第二变型形式的卡口式连接件的构造成双质量飞轮的扭振减振器的半剖面;
图11示出不具有从动毂的根据图10的扭振减振器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图解说明扭振减振器1的基本构造,其具有集成的弹簧减振器装置2,所述弹簧减振器装置与内燃机运行的机动车(未示出)的动力总成相关联。在图2中示出扭振减振器1的半剖面并且在图2中示出不具有从动毂的视图。也称作为双质量飞轮(ZMS)的扭振减振器1在驱动侧包括与内燃机的曲轴(未示出)连接的初级部分3以及与输出装置、例如换挡分离离合器和在下游设置的变速器(未示出)连接的次级部分4,所述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能够围绕转动轴线5转动并且能够相对于彼此有限地转动。在此,初级部分3经由弹簧减振器装置2的弧形弹簧6与次级部分4连接。弧形弹簧6在用润滑材料、尤其润滑油脂填充的弹簧通道7中以环周分布的方式设置,所述弹簧通道由初级部分3以及材料配合地与初级部分3连接的盖元件8限界。在此,弧形弹簧6在外侧在在弹簧通道7中位置固定的滑壳9处引导。
此外,每个弧形弹簧6借助一个端部在初级部分3的止挡处(未示出)以及借助另外的端部在承载法兰11的法兰翼部10处支撑,所述承载法兰与从动毂12共同地形成次级部分4。在径向内侧在背离初级部分3的侧上,弹簧通道7从而扭振减振器1的内部空间借助于碟形弹簧膜片13密封,所述碟形弹簧膜片在次级侧的子组件中在扭振减振器1的预安装状态中经由铆接连接装置14与承载法兰11和从动毂12共同地一起组装成结构单元。也称作为碟形弹簧密封薄膜的碟形弹簧膜片13是预紧的并且在径向外侧经由摩擦环15在内侧在盖元件8处支撑并且沿轴向方向可弹性变形,以便能够补偿次级部分4相对于初级部分3的有限的轴向移置。在运行状态中在初级部分3和次级部分4之间的相对转动的情况下,碟形弹簧膜片13产生摩擦力从而产生基本滞后。
此外,扭振减振器1包括也称作为保持元件的覆盖盘16,所述覆盖盘此外形成轴向路径阻挡件并且限制在初级部分3和次级部分4之间的相对轴向移置或调整。罐状的、具有Z形横截面的覆盖盘16在安装状态中经由径向向内定向的凸缘18与初级部分3共同地在内燃机的曲轴处拧紧。相互地,覆盖盘16接合到承载法兰11的中央开口21中并且借助径向向外定向的凸缘17包围所述中央开口,所述凸缘有间隙地接合到由承载法兰11和从动毂12轴向限界的环形间隙19中。在此,在承载法兰11和覆盖盘16之间设有卡口式连接件20,经由所述卡口式连接件,承载法兰11连同碟形弹簧膜片13和从动毂12通过推力转动连接装置在与初级部分3相关联的覆盖盘16处形状配合地稳固地固定。卡口式连接件20简化碟形弹簧膜片13的安装并且避免膜片保护件的复杂的安装次序。作为卡口式连接件20提出,所述卡口式连接件在承载法兰11的开口21的区域中包括径向向内定向的指状件22,所述指状件在安装时形状配合地接合到覆盖盘16的相配合的留空部23中。
图3示出根据图2的扭振减振器1的局部的放大图、卡口式连接件20的构造细节从而承载法兰11与覆盖盘12的共同作用。承载法兰11在开口21的区域中包括两个彼此错开180°的、径向向内定向的指状件22,所述指状件在安装时形状配合地接合到覆盖盘16的相配合的留空部23中。随后,进行转动,由此所述构件固定以抵抗轴向移动。同时,卡口式连接件20在扭振减振器1的运行状态中甚至在承载法兰11和覆盖盘12之间的最大的转动角度的情况下确保有效的保护。
在图4中,覆盖盘12和在图5中承载法兰11分别作为单件在三维图中绘制。这些视图图解说明覆盖盘12中的留空部23和承载法兰11的指状件22的设计方案,这形成卡口式连接件20。
图6示出在成功安装之后在最终位置中的承载法兰11并且在图7至图9中示出各个安装步骤。首先,承载法兰11如图7示出的那样轴向地沿箭头方向输送。在承载法兰11的指状件22接合到覆盖盘12的所属的留空部23中之后,如在图8中示出的,将承载法兰11沿顺时针转动。根据图9,承载法兰11处于其最终位置中,所述最终位置与在图6中示出的位置一致,在该位置中,指状件22相对于留空部23转动90°的角度α,这通过承载法兰11的法兰翼部10的在图6中示出的位置图解说明。
卡口式连接件30的第二实施例在图10中和在图11中描绘。据此,卡口式连接件30通过覆盖盘16的径向向外定向的指状件32形成,所述指状件在安装时形状配合地锁定在承载法兰11的所属的凹部33中。
附图标记列表
1 扭振减振器
2 弹簧减振器装置
3 初级部分
4 次级部分
5 转动轴线
6 弧形弹簧
7 弹簧通道
8 盖元件
9 滑靴
10法兰翼部
11承载法兰1
12从动毂
13碟形弹簧膜片
14铆接连接装置1
15摩擦环
16覆盖盘
17凸缘
18凸缘
19环形间隙
20卡口式连接件
21开口
22指状件
23留空部
30卡口式连接件
32指状件
33留空部
α角度

Claims (10)

1.一种构成为双质量飞轮的扭振减振器(1),包括初级部分(3)和次级部分(4),所述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可围绕共同的转动轴线(5)转动并且可相对于彼此有限地转动,其中弹簧减振器装置(2)在所述初级部分(3)和所述次级部分(4)之间起作用,所述弹簧减振器装置的插在弹簧通道(7)中的弧形弹簧(6)借助一个端部支撑在所述初级部分(3)的止挡处并且借助另一端部支撑在承载法兰(11)处,其中所述承载法兰(11)与从动毂(12)共同地与所述次级部分(4)相关联,并且在所述承载法兰(11)和所述初级部分(3)的盖元件(8)之间设置的碟形弹簧膜片(13)密封内部空间,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初级部分(3)处固定的、形成用于所述次级部分(4)的轴向路径阻挡件的覆盖盘(16)限界地有间隙地包围所述承载法兰(11),其中所述承载法兰(11)相对于所述覆盖盘(16)通过卡口式连接件(20,30)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
其特征在于,作为卡口式连接件(20),所述承载法兰(11)包括径向向内定向的指状件(22),所述指状件在安装时形状配合地接合到所述覆盖盘(16)的相配合的留空部(2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
其特征在于,作为卡口式连接件(30),所述覆盖盘(16)设有径向向外定向的指状件(32),所述指状件在安装时形状配合地锁定到所述承载法兰(11)的所属的凹部(33)中。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
其特征在于,在次级侧的子组件中,所述从动毂(12)、所述碟形弹簧膜片(13)以及所述承载法兰(11)借助于铆接连接装置(14)组装在一起。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
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时,在所述指状件(22,32)接合到所属的相配合的留空部(23,33)中之后,在所述承载法兰(11)和所述覆盖盘(16)之间转动≥90°。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
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弹簧膜片(13)在径向外侧经由摩擦环(15)间接地力配合地支撑在所述初级部分(3)的所述盖元件(8)处。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
其特征在于,罐状地构成的所述覆盖盘(16)在中央开口(21)的区域中借助径向外部的凸缘(17)包围所述承载法兰(11)并且有间隙地接合到由所述承载法兰(11)和所述从动毂(12)轴向限界的环形间隙(19)中,并且所述覆盖盘(16)的径向向内定向的凸缘(18)与所述初级部分(3)共同地在内燃机的曲轴处固定。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
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盘(16)以及所述承载法兰(11)无切削地由金属材料制造。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
其特征在于,使用不具有次级质量或飞轮的次级部分(4)。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
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部分(4)与离心力摆相关联。
CN202180066510.7A 2020-10-14 2021-09-07 扭振减振器 Pending CN1162349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26950 2020-10-14
DE102020126950.1 2020-10-14
PCT/DE2021/100736 WO2022078542A1 (de) 2020-10-14 2021-09-07 Drehschwingungsdämpf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4995A true CN116234995A (zh) 2023-06-06

Family

ID=78049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6510.7A Pending CN116234995A (zh) 2020-10-14 2021-09-07 扭振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34995A (zh)
DE (1) DE102021123108A1 (zh)
WO (1) WO202207854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202255A1 (de) 2011-02-23 2012-08-2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rehschwingungsdämpfer
FR3052518B1 (fr) * 2016-06-09 2018-06-08 Valeo Embrayages Dispositif d'amortissement
DE102017117976A1 (de) 2016-09-01 2018-03-0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rehschwingungsdämpfer
DE102018130264A1 (de) * 2018-11-29 2020-06-0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rehschwingungsdämpfer mit einem Sicherungsmittel zur Begrenzung einer axialen Verschieb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78542A1 (de) 2022-04-21
DE102021123108A1 (de) 2022-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62117B2 (en)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CN110621906B (zh) 具有离心力摆的无盖的双质量飞轮
CN110573766B (zh) 用于车辆或者诸如此类的变速箱的传动组件
GB2345332A (en) Axially flexible flywheel
CN110959080B (zh) 具有同步罐的离心力摆
EP1426652B1 (en) Flywheel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13137451A (zh) 具有密封用盘簧的扭转振动减振器
CN112824124A (zh) 驱动单元
CN112303184A (zh) 带有布置于弹簧减振器与离心摆之间的扭矩限制器的减振单元
CN109477545B (zh) 阻尼装置
CN116234995A (zh) 扭振减振器
US11703104B2 (en) Clutch device comprising a fastening unit, which has a clamping element between a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and a disconnect clutch
CN106051043B (zh) 尤其用于机动车的传递扭矩的双减振飞轮
GB2315315A (en) Friction clutch predamper.
CN110848325B (zh) 扭转振动减振器
CN114382834A (zh) 扭转振动减振器
CN114135634A (zh) 具有屏蔽的扭矩限制器的双质量飞轮
CN114761703A (zh) 具有扭矩限制装置的扭振减震器
CN112283296A (zh) 扭振减振器
CN111577783A (zh) 离合器总成
CN114341523B (zh) 具有离心摆和预减振器的扭振减振器
CN112424503B (zh) 扭转减振器
CN115199703A (zh) 具有定心设备的扭振减振器
CN114846253A (zh) 具有包括湿摩擦衬和阶梯铆钉的扭矩限制器的扭振减振器
US20240035519A1 (en) Torsional damp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