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2834A -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2834A
CN116232834A CN202310232670.5A CN202310232670A CN116232834A CN 116232834 A CN116232834 A CN 116232834A CN 202310232670 A CN202310232670 A CN 202310232670A CN 116232834 A CN116232834 A CN 116232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s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init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326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桢宇
王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232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28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4Pilot insertion in the transmitter chain, e.g. pilot overlapping with data, insertion in time or 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35Maintenance of orthogonality, e.g. for signals exchanged between cells or users, or by using covering codes or seque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以期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能够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生成参考信号,且该生成方式能够支持较多数量的参考信号序列,相比现有技术的方案,更能满足5G多种场景的需要。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序列到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其中,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与参数d相关,d=max(log2(nID,max+1)‑10,0),或,d=max(log2(nID,max+1)‑12,0),max表示两者之间取较大值,nID,max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

Description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04月28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910351359.6、申请名称为“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2080029898.9,原申请日是2020年4月3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技术的演进,需要考虑的场景更加丰富,比如无人机、物联网等场景,这些场景的出现对定位的精度和时延等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主要采用的定位技术有增强型小区标识(enhanced cell-ID,E-CID)技术、到达时间观测时间差(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OTDOA)技术等。以OTDOA为例,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多个网络设备(包括如主基站和辅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测量辅基站到终端设备,相对主基站到终端设备的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arrival,TDOA),并将测量结果上报给定位管理设备,定位管理设备基于所获得多个测量结果,得到该终端设备的位置。
用于上述定位的参考信号可以由随机序列组成,例如,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reference signal,PRS)可以由Gold-31的随机序列组成,为了区分不同的随机序列,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初始因子以生成不同的随机序列。
那么,如何设计参考信号使得其满足5G各种场景的需要,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能够支持较多数量的参考信号序列,满足5G各种场景的需要。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集成电路执行;或者,该方法也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集成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所述序列到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与参数d相关,
d=max(log2(nID,max+1)-10,0),或,d=max(log2(nID,max+1)-12,0),
max表示两者之间取较大值,nID,max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且通过在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的生成公式中引入与参考信号序列索引(index,ID)的最大值相关的参数d,可以支持更多数量的小区,从而可以满足更多的实际需求。例如,通过引入d=max(log2(nID,max+1)-10,0),可以支持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024的场景(即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取值可以大于或等于1023);又如,通过引入d=max(log2(nID,max+1)-12,0),可以支持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场景(即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取值可以大于或等于4095)。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d=max(log2(nID,max+1)-10,0),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21
其中,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22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23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24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支持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024的场景(即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取值可以大于或等于1023)。此外,在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小于1024(即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取值小于1023)时,上述公式与5G新空口(new radio,NR)标准中用于生成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序列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的公式一致。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用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的参考信号序列,复用为NR CSI-RS序列使用,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支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得到的参考信号与NR CSI-RS的兼容和复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d=max(log2(nID,max+1)-12,0),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通过以下任一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25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26
其中,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27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28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且考虑到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29
所要占的比特(bit)数可能会有不同,因此为了防止溢出,本申请提出对公式进行一些处理。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可以支持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序列生成。此外,通过在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的生成公式中引入与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相关的参数d,可以支持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场景(即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取值可以大于或等于4095),满足更多的实际需求。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考虑了循环前缀CP的影响。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或者,该方法也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集成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所述序列到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通过以下任一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31
或,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32
其中,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33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34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且考虑到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35
所要占的比特(bit)数可能会有不同,因此为了防止溢出,本申请提出对公式进行一些处理,例如,进行mod 211-μ的操作,从而使得可以限制在(11-μ)bit范围内。因此,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支持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序列生成。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考虑了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的影响,从而可以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兼容。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或者,该方法也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集成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所述序列到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通过以下任一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36
或,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37
其中,d=max(log2(nID,max+1)-12,0),max表示两者之间取较大值,nID,max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38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39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310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且考虑到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311
所要占的比特(bit)数可能会有不同,因此为了防止溢出,本申请提出对公式进行一些处理。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可以支持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序列生成。此外,通过在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的生成公式中引入与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相关的参数d,可以支持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场景(即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取值可以大于或等于4095),满足更多的实际需求。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考虑了循环前缀CP的影响。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或者,该方法也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集成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所述序列到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其中,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通过以下任一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41
或,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42
其中,d=max(log2(nID,max+1)-12,0),max表示两者之间取较大值,nID,max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43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44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45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且考虑到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46
所要占的比特(bit)数可能会有不同,因此为了防止溢出,本申请提出对公式进行一些处理。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可以支持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序列生成。此外,通过在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的生成公式中引入与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相关的参数d,可以支持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场景(即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取值可以大于或等于4095),满足更多的实际需求。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考虑了循环前缀CP的影响。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
也就是说,即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取值可以大于或等于4095。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参考信号,得到第一序列;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第二序列;对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其中,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与参数d相关,d=max(log2(nID,max+1)-10,0),或,d=max(log2(nID,max+1)-12,0),max表示两者之间取较大值,nID,max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且通过在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的生成公式中引入与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相关的参数d,可以支持更多数量的参考信号序列ID,从而可以满足更多的实际需求。例如,通过引入d=max(log2(nID,max+1)-10,0),可以支持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024的场景(即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取值可以大于或等于1023);又如,通过引入d=max(log2(nID,max+1)-12,0),可以支持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场景(即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取值可以大于或等于4095)。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d=max(log2(nID,max+1)-10,0),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51
其中,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52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53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54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d=max(log2(nID,max+1)-12,0),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通过以下任一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55
或,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56
其中,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57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59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58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NCP的信息和/或参数nID的信息,其中,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包括:对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以得到以下一项或多项测量值:到达时间差、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信号为定位参考信号PRS。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参考信号,得到第一序列;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第二序列;对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其中,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通过以下任一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61
或,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62
其中,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63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64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且考虑到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65
所要占的比特(bit)数可能会有不同,因此为了防止溢出,本申请提出对公式进行一些处理,例如,进行mod 211-μ的操作,从而使得可以限制在(11-μ)bit范围内。因此,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支持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序列生成。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考虑了CP的影响,从而也可以与LTE系统兼容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NCP的信息和/或参数nID的信息,其中,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包括:对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以得到以下一项或多项测量值:到达时间差、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信号为定位参考信号PRS。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参考信号,得到第一序列;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第二序列;对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其中,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通过以下任一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66
或,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67
其中,d=max(log2(nID,max+1)-12,0),max表示两者之间取较大值,nID,max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68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69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且考虑到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610
所要占的比特(bit)数可能会有不同,因此为了防止溢出,本申请提出对公式进行一些处理。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可以支持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序列生成。此外,通过在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的生成公式中引入与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相关的参数d,可以支持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场景,满足更多的实际需求。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考虑了循环前缀CP的影响。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
也就是说,即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取值可以大于或等于4095。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NCP的信息和/或参数nID的信息,其中,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包括:对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以得到以下一项或多项测量值:到达时间差、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信号为定位参考信号PRS。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参考信号,得到第一序列;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第二序列;对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其中,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通过以下任一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71
或,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72
其中,d=max(log2(nID,max+1)-12,0),max表示两者之间取较大值,nID,max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73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76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74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且考虑到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075
所要占的比特(bit)数可能会有不同,因此为了防止溢出,本申请提出对公式进行一些处理。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可以支持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序列生成。此外,通过在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的生成公式中引入与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相关的参数d,可以支持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场景(即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取值可以大于或等于4095),满足更多的实际需求。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考虑了循环前缀CP的影响。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NCP的信息和/或参数nID的信息,其中,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包括:对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以得到以下一项或多项测量值:到达时间差、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信号为定位参考信号PRS。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提供的方法。具体地,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提供的方法的模块。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五方面至第八方面提供的方法。具体地,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五方面至第八方面提供的方法的模块。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对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的执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对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的执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第五方面至第八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模块与通信接口,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通信接口与外部进行通信,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模块与通信接口,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通信接口与外部进行通信,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实现第五方面至第八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实现第五方面至第八方面,以及第五方面至第八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十八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实现第五方面至第八方面提供的方法。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的使用可以更加的灵活。例如,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可以实现NR PRS与NR CSI-RS的兼容复用,或者,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能够支持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场景(即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取值可以大于或等于4095),或者,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能够支持不同子载波间隔不同设计的情况,或者,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能够支持CP不同类型的情况。因此,基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
附图说明
图1与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PRS序列的cinit的一种可能的bit映射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图5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cinit的一种可能的bit映射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NR CSI-RS序列的cinit的一种可能的bit映射方式的示意图;
图7至图12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cinit的可能的bit映射方式的示意图;
图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示意性框图;
图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又一示意性框图;
图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radio,NR)或者其他演进的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
终端设备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的举例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中的终端设备,IoT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也可以称为接入网设备或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可以是新型无线系统(new radio,NR)系统中的gNB,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在一种网络结构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RAN设备、或者控制面CU节点(CU-CP节点)和用户面CU节点(CU-UP节点)以及DU节点的RAN设备。
网络设备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网络设备分配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小区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例如,宏eNB或宏gNB等),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结合图1和图2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图1示出了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10;该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20。网络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可通过无线链路通信。
图2示出了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200的另一示意图。如图所示,该通信系统2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例如图2中所示的网络设备210、220、230;该通信系统2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例如图2中所示的终端设备240。该终端设备240可以通过多连接技术与网络设备210、网络设备220、网络设备230建立无线链路。其中,网络设备210例如可以为主基站,网络设备220和网络设备230例如可以为辅基站。此情况下,网络设备210为终端设备240初始接入时的网络设备,负责与终端设备240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通信,网络设备220和网络设备230可以是RRC重配置时添加的,用于提供额外的无线资源。
此外,如图2所示,该三个网络设备之中,可以有一个网络设备,如网络设备210,负责与该终端设备交互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并负责和核心网控制平面实体交互,那么,该网络设备210可以称之为主节点(master node,MN),例如,主节点可以是MeNB或者MgNB,不限定于此;则另两个网络设备,如网络设备220和网络设备230,可以称之为辅节点(secondarynode,SN),例如,辅节点可以是SeNB或者SgNB,不限定于此。其中,主节点中的多个服务小区可以组成主小区组(master cell group,MCG),包括一个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和可选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serving cell,SCell)。辅节点中的多个服务小区可以组成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包括一个主辅小区(primary secondary cell,PSCell)和可选的一个或多个SCell。服务小区是指网络配置给终端设备进行上下行传输的小区。
类似的,终端设备也可以同时与更多数量的网络设备存在通信连接并可收发数据,该多个网络设备之中,可以有一个网络设备负责与该终端设备交互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并负责和核心网控制平面实体交互,那么,该网络设备可以称之为MN,则其余的网络设备可以称之为SN。
当然,也可以是网络设备220为主基站或主节点,网络设备210和网络设备230为辅基站或辅节点,或者,网络设备230为主基站或主节点,网络设备210和网络设备220为辅基站或辅节点,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另外,图中仅为便于理解,示出了三个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无线连接的情形,但这不应对本申请所适用的场景构成任何限定。终端设备还可以与更多的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或者,终端设备还可以与更少的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
各通信设备,如图1中的网络设备110或终端设备120,或者图2中的网络设备210、网络设备220、网络设备230或终端设备240,可以配置多个天线。该多个天线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发送信号的发射天线和至少一个用于接收信号的接收天线。另外,各通信设备还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因此,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通过多天线技术通信。
此外,如图2所示的通讯系统200可用于定位系统中。例如,当需要给一个终端设备进行定位,多个网络设备(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或者,包括主节点和辅节点)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如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 reference signal,PRS)),用于测量网络设备到终端设备的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然后上报该测量数据给定位中心,用于给该终端设备定位。
定位一种作为无线通信的一个重要特性存在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在某些场景下,如空旷的室外场景,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来定位,例如,终端设备通过GPS对自己进行定位,然后向网络设备上报GPS的定位结果,从而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GPS的定位结果,获取终端设备的位置。在某些场景下,如室内或者复杂的城区,GPS目前的定位效果并不理想,这个时候就需要在这些场景下通过布站的方式获取更多视距,以实现优于GPS的定位效果。此外,随着5G技术的演进,需要考虑的场景也更加丰富,比如无人机,物联网等,这些场景的出现也对定位的精度和时延等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主要用的定位技术有增强型小区标识(enhanced cell-ID,E-CID)、到达时间观测时间差(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OTDOA)等。以OTDOA为例,示例性地介绍一种实现方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基于多个网络设备(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或者,包括主节点和辅节点)发送的参考信号,测量辅基站或辅节点到终端设备,相对主基站或主节点到终端设备的参考信号到达时间差,例如记为TDOA,定位管理设备基于获得的多个网络设备测量的TDOA,得到该终端设备的位置。
目前按照标准定义,下行TDOA可以通过参考信号来测量。例如,PRS,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
以PRS为例,PRS可以由随机序列组成,如可以由Gold-31的随机序列组成,或者,也可以理解为,PRS可采用随机序列,因此,PRS也可以称为PRS序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RS”和“PRS序列”交替使用,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为了区分不同的PRS序列,可以使用不同的初始因子来生成不同的PRS序列。通过控制随机初始因子,可以使得不同符号(如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dedmultiplexing,OFDM)符号)上,不同的小区的PRS序列均不相同。
PRS序列的一种表达式如公式1: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21
其中,ns表示在一个帧内的slot索引,l表示在一个slot内的OFDM符号索引,m表示一个OFDM内的载波索引,c(i)表示由初始因子cinit定义的伪随机(pseudo-noise,PN)序列,j为虚部。
初始因子cinit可以进一步由下文所示的公式2获得: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22
其中,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23
表示PRS ID的数量,/>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24
的取值范围可以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25
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的类型为正常(normal)CP,还是扩展(extended)CP。
从上述公式2可看出,cinit的取值范围可能受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26
ns、l和NCP这四个变量的取值范围影响。初始因子cinit可以使用31个比特(bit)来表示,图3示出了一种可能的bit映射方式。
如图3所示,最低位用1bit表示CP类型,用9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27
如果/>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28
的取值范围是{0,1,...,4095},需要12bit以便完整表示所有的取值范围,因此在最高位用3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29
中间剩下的18bit用来表示不同的/>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210
取值。
公式2是针对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情况,换句话说,在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情况下: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211
用10bit,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一个帧内包括10个slot,所以(7(ns+1)+l+1)最大可以取到7x10=70,需要7bit,所以至少需要17bit才能遍历所有取值范围,因此分配的18bit够用。
但是,针对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一个帧内的slot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比如子载波间隔为120KHz时,一个帧内包括80个slot,该情况下,(7(ns+1)+l+1)最大可以取到7*80=560,需要10bit,这样总bit数为20bit,就会超出现有可分配的bit数。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方法,以便提供多种更加合理的初始因子设计方案,不仅可以满足不同需求,如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或者,支持参考信号序列ID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等等,而且可以灵活使用,更能满足5G多种场景的需要。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法400的示意性交互图。方法40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10,网络设备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基于cinit,结合上文所述的公式1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其中,关于cinit的获得方式,下文详细描述。
参考信号,可用于信道测量或者信道估计等。例如,参考信号包括但不限于:P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小区参考信号(cell reference signal,CRS)、精同步信号(time/frequency trackingreference signal,TRS)、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DMRS),等等。
应理解,上文中列举的参考信号仅为示例性说明,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在未来的协议中定义其他参考信号来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可能。
还应理解,本申请对参考信号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参考信号均可替换为PRS,也就是说,下文中提及的初始因子的表达方式均可以用于生成PRS。
420,网络设备将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
换句话说,网络设备可以将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相应的时频资源上,从而可以将该参考信号发送给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对具体的映射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可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方法400还可以包括430至460。
43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参考信号。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该参考信号。
终端设备接收到该参考信号后,可以进行相应地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终端设备处理使用接收到的参考信号,或者,终端设备如何处理不做限定。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执行如下步骤440至460。
440,终端设备基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得到第一序列。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解调参考信号,以得到一个序列,为区分,将该序列记为第一序列。应理解,第一序列仅是为区分做的命名,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
450,终端设备基于初始因子cinit,得到第二序列。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初始因子cinit,结合上文所述的公式1得到一个序列,为区分,将该序列记为第二序列。应理解,第二序列仅是为区分做的命名,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
其中,用于终端设备得到第二序列的初始因子cinit的获得方式和步骤410中初始因子cinit的获得方式相似,下文详细描述。
可选地,方法400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可用于得到第二序列的参数信息,例如包括但不限于:NCP的信息和/或nID的信息。终端设备接收到该参数信息后,可以利用上文所述的公式1,将该参数代入上文所述的公式1中,以得到第二序列。
其中,NCP的取值表示CP的类型为正常CP,还是扩展CP;nID用于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
460,终端设备对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
基于不同的用途,终端设备可以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终端设备对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以得到相应的测量值。测量值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时延、功率、信号质量等等。
示例性地,参考信号可以包括PRS,终端设备对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基于接收到的PRS,测量网络设备到终端设备的相对时延TDOA。进一步地,终端设备还可以将该测量数据上报给定位管理设备,以便定位管理设备根据上报的这些测量数据为该终端设备定位。
示例性地,参考信号也可以作为测量信号,终端设备对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测量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power,RSRP)和/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等等。
示例性地,参考信号也可以包括解调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基于参考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基于该解调参考信号解调数据。
应理解,上述仅是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并未限定于此。
下文将描述步骤410和450中,初始因子cinit的获得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可以采用以下七种方案中的任意一种方案获得cinit
方案1
cinit可以由下文所示的公式3获得: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41
d=max(log2(nID,max+1)-10,0) 公式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ID,max用于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例如,假设nID∈{0,1,...,4095},则nID,max=4095。下文涉及到该参数的地方,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ax表示两者之间取较大值,例如,max(1,2)=2;mod表示求余运算。下文涉及到max、mod的地方,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42
表示向下取整,例如,/>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43
下文涉及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44
的地方,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45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46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s表示参考信号所在的时隙的索引,f表示参考信号所在的帧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下文涉及到这些参数的地方,不再赘述。
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换句话说,μ可以表征子载波间隔。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可以取其对应的μ值代入上述公式3。为便于理解,下面通过表1介绍μ与子载波间隔的关系。
表1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51
/>
表1列出了μ与子载波间隔的一种关系,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例如,在未来可能会出现μ与子载波间隔的其它关系,仍能够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
初始因子cinit采用上文所示的公式3,不仅可以支持PRS与NR CSI-RS的兼容和复用,而且还可以支持nID数量大于或等于1024的情况(即nID的最大取值可以大于或等于1023),也可以支持nID数量小于1024的情况(即nID的最大取值可以小于1023)。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5说明。
图5示出了公式3对应的一种可能的bit映射方式。如图5所示,可以用最低位的10bit表示nIDmod1024,然后用高位的21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52
方案1可以支持nID数量大于或等于1024的情况,即可以支持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1023的情况,也可以支持nID数量小于1024的情况,即可以支持nID的最大取值小于1023的情况,下面分别说明这两种情况。
情况1,方案1中nID的最大取值可以大于或等于1023。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情况1中,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或者nID的数量可以大于或等于1024。
如图5所示,当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1024时候,为了区分不同的序列,可以用高位的d 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53
即21bit中的d 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54
该d bit的长度由nID的最大值来决定。注意到的是该d bit和高位的21bit会重叠,进行相加操作,因此在表达式最后进行mod 231操作,使得总的长度限制在31bit之内。
应理解,当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1024时候,可以用高位的d 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55
也可以用中间位的d 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61
对此不做限定。本申请实施例高位的d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62
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情况2,方案1中nID的最大取值小于1023。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情况1中,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或者nID的数量小于1024。
如图5所示,当nID的最大取值小于1024的时候,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63
也就是说,d的值变为0,此时PRS的生成方式和CSI-RS的生成方式一致。
可选地,方案1可以支持PRS与NR CSI-RS的兼容和复用,换句话说,需要时,可以把PRS导频用作NR CSI-RS。
为便于理解,下面简述NR CSI-RS序列的初始因子cinit
NR CSI-RS序列的初始因子cinit可以由下文所示的公式5获得: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64
图6示出了公式5对应的一种可能的bit映射方式。用最低位的10bit表示nID,然后用剩下的21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65
考虑到对于有些子载波间隔,需要的总比特数会超过31bit,所以在公式5加了mod 231的限制,防止溢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不同符号或者不同slot的CSI-RS序列产生同一个CSI-RS序列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组网来控制协调。
上述方案1中,采用上文所示的用于计算初始因子cinit的公式3,不仅可以支持PRS与CSI-RS的兼容和复用,而且还可以支持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1023的情况,即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024的情况,也可以nID的最大取值小于1023的情况,即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小于1024的情况,能满足5G各种场景的需要。
方案2
初始因子cinit可以由下文所示的公式6获得: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66
在方案2中,nID的最大取值可以小于或等于4095,换句话说,nID的数量或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最多可以为4096个。
初始因子cinit采用上文所示的公式6,可以支持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序列生成方式。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7说明。
图7示出了公式6对应的一种可能bit映射方式。如图7所示,可以用最低位的12bit表示nID,然后用高位的19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67
考虑到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68
所要占的bit数会不同,可能会使得总的位数超过19bit,为了防止溢出,考虑在进行mod 211-μ的操作,如第二项(2nIDmod 211-μ+1),以限制在(11-μ)bit内。
下表2给出了协议中规定的μ对应的每个帧包含的slot数,进而可以计算相应的bit数的分配。
表2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71
上述方案2中,采用上文所示的用于计算初始因子cinit的公式6,可以支持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序列生成方式,可以满足5G各种场景的需要。
方案3
初始因子cinit可以由下文所示的公式7获得: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72
/>
在方案3中,nID的最大取值可以小于或等于4095,换句话说,nID的数量或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最多可以为4096个。
方案3中考虑了CP类型对于初始因子的影响。也可以理解为,基于方案2,用最低位的1bit来表示CP类型,例如NCP=0,或,NCP=1。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8说明。
图8示出了公式7对应的一种可能的bit映射方式。如图8所示,可以最低位用1bit表示CP类型,次高的12bit表示nID,剩下的18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73
考虑到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74
所要占的bit数会不同,可能会使得总的位数超过18bit,为了防止溢出,考虑在进行mod 210-μ的操作,如第二项(2nIDmod 210-μ+1),以限制在(10-μ)bit内。
上述方案3不仅支持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序列生成方式,而且还考虑了CP类型的影响,可以与LTE PRS兼容,也能满足5G各种场景的需要。
方案4
初始因子cinit可以由下文所示的公式8获得: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75
d=max(log2(nID,max+1)-12,0) 公式9
方案4可以支持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的情况,换句话说,可以支持nID的数量或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情况,也可以支持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的情况,换句话说,可以支持nID的数量或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小于4096的情况,下面分别说明这两种情况。
情况1,方案4中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情况1中,nID的数量或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
图9示出了公式8对应的一种可能的bit映射方式。
当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时,可以用高位的d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81
如图9所示,用d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82
用(8+μ)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83
用(11-d-μ)bit来表示(2nIDmod 211-d-μ+1),用12bit来表示nIDmod 4096。
应理解,当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时候,可以将用于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84
的bit加在最高位,可以将用于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85
的bit加在中间位,对此不做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以用于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86
的bit放在最高位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情况2,方案4中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情况2中,nID的数量或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小于4096。
当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时,如图9所示,最高位的d(即d的取值)变为0,此时,高位可以用图9所示的方式表示,也可以用19bit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87
当用19bit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88
时,该映射方式和方案2中的映射方式一致。
在该情况下,公式8变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89
可以看出,当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时,公式8变形为公式6,也可以理解为,当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时,方案4即为方案2。
可选地,方案4可以作为通用方案,不管是参考信号序列ID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情况,还是参考信号序列ID数量小于4096的情况,均可以使用方案4。
上述方案4不仅支持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序列生成方式,而且还可以应用于参考信号序列ID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情况(即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的情况)、以及应用于参考信号序列ID数量小于4096的情况(即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的情况),可以满足5G各种场景的需要。
方案5
初始因子cinit可以由下文所示的公式10获得: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91
其中,d通过上述公式9得到。
方案5可以支持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的情况,换句话说,可以支持nID的数量或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情况,也可以支持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的情况,换句话说,可以支持nID的数量或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小于4096的情况,下面分别说明这两种情况。
情况1,方案5中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情况1中,nID的数量或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
图10示出了公式10对应的一种可能的bit映射方式。
当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时,最高位长度为19bit,该19bit中部分bit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92
该19bit中d bit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93
19bit中最高位的d bit表示的数值项与剩余bit表示的数值项进行相加后进行mod 231操作。如图10所示,用d 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94
用(8+μ)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95
用(11-μ)bit来表示(2nIDmod 211-d-μ+1),用12bit来表示nIDmod 4096。
应理解,可以用高位的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96
也可以用中间位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97
对此不做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以用最高位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98
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情况2,方案5中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情况2中,nID的数量或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小于4096。
当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时,如图10所示,最高位的d变为0,此时,高位的19bit可以用图10所示的方式表示,也可以用19bit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99
当用19bit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910
时,该映射方式和方案2中的映射方式一致。
在该情况下,公式10变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1911
可以看出,当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时,公式10变形为公式6,也可以理解为,当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时,方案5即为方案2。
可选地,方案5可以作为通用方案,不管是参考信号序列ID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情况,还是参考信号序列ID数量小于4096的情况,均可以使用方案5,方案5可以满足5G各种场景的需要。
上述方案5不仅支持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序列生成方式,而且还考虑了参考信号序列ID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情况(即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的情况),也可以应用于参考信号序列ID数量小于4096的情况(即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的情况)。
方案6
初始因子cinit可以由下文所示的公式11获得: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01
其中,d通过上述公式9得到。方案6中考虑了CP类型对于初始因子的影响。也可以理解为,基于方案4,用最低位的1bit来表示CP类型。
方案6可以支持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的情况,换句话说,可以支持nID的数量或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情况,也可以支持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的情况,换句话说,可以支持nID的数量或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小于4096的情况,下面分别说明这两种情况。
情况1,方案6中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情况1中,nID的数量或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
图11示出了公式11对应的一种可能的bit映射方式。
当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时,可以用最高位的bit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02
最低位用1bit表示CP类型,然后剩下的位数放/>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03
如图11所示,用d 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04
用(8+μ)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05
用(10-d-μ)bit来表示(2nIDmod210-d-μ+1),用12bit来表示nIDmod 4096,用1bit表示CP类型。
应理解,当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时候,可以用最高位的的bit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06
可以用中间位的bit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07
对此不做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以用最高位的bit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08
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情况2,方案6中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情况2中,nID的数量或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小于4096。
当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时,如图11所示,最高位的d变为0,此时,可以用高位的18bit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09
此时该映射方式和方案3中的映射方式一致。
在该情况下,公式11变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11
可以看出,当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时,公式11变形为公式7,也可以理解为,当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时,方案6即为方案3。
可选地,方案6可以作为通用方案,不管是参考信号序列ID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情况,还是参考信号序列ID数量小于4096的情况,均可以使用方案6。
上述方案6不仅支持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序列生成方式、可以应用于参考信号序列ID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情况(即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的情况)、以及应用于参考信号序列ID数量小于4096的情况(即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的情况),而且还考虑了CP类型的影响。
方案7
初始因子cinit可以由下文所示的公式12获得: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12
其中,d通过上述公式9得到。方案7中考虑了CP类型对于初始因子的影响。也可以理解为,基于方案5,用最低位的1bit来表示CP类型。
方案7可以支持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的情况,换句话说,可以支持nID的数量或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情况,也可以支持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的情况,换句话说,可以支持nID的数量或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小于4096的情况,下面分别说明这两种情况。
情况1,方案7中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情况1中,nID的数量或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
图12示出了公式12对应的一种可能的bit映射方式。
当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时,最高位长度为18bit,该18bit中部分bit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13
最高位的d bit与18bit的高位进行相加后进行mod231操作,最低位用1bit表示CP类型。如图12所示,用d 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14
用(8+μ-d)bit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15
用(10-μ)bit来表示(2nIDmod 210-μ+1),用12bit来表示nIDmod 4096,用1bit表示CP类型。
应理解,当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的时候,可以用最高位的的bit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16
可以用中间位的bit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17
对此不做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以用最高位的bit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21
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情况2,方案7中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情况2中,nID的数量或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小于4096。
当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时,如图12所示,最高位的d变为0,此时,可以用18bit表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22
此时该映射方式和方案3中的映射方式一致。
在该情况下,公式12变为: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23
可以看出,当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时,公式12变形为公式7,也可以理解为,当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时,方案7即为方案3。
可选地,方案7可以作为通用方案,不管是参考信号序列ID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情况,还是参考信号序列ID数量小于4096的情况,均可以使用方案7。
上述方案7不仅支持不同子载波间隔下的序列生成方式、可以应用于参考信号序列ID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情况(即n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的情况)、以及应用于参考信号序列ID数量小于4096的情况(即nID的最大取值小于4095的情况),而且还考虑了CP类型的影响。
上文示例性地介绍了七种方案,本申请并不限定于此,任何属于上述七种方案的变形方案,或者,任何属于上述七种方案中涉及到的公式的变形公式,都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应理解,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以PRS序列为例进行了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例如,用于其它导频序列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也可以参考本申请实施例生成。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的使用可以更加的灵活。例如,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可以实现NR PRS与NR CSI-RS的兼容复用,或者,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能够支持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的场景(即nID的最大取值可以大于或等于4095),或者,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能够支持不同子载波间隔不同设计的情况,或者,提供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能够支持CP不同类型的情况。因此,基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
本文中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可以为独立的方案,也可以根据内在逻辑进行组合,这些方案都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操作,也可以由可用于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由网络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操作,也可以由可用于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
以上,结合图4至图12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以下,结合图13至图17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发射端设备或者接收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发射端设备或者接收端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以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如图所示,该通信装置1300可以包括通信单元1310和处理单元1320。通信单元1310可以与外部进行通信,处理单元1320用于进行数据处理。通信单元1310还可以称为通信接口或收发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1300可实现对应于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或者流程,例如,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这时,该通信装置1300可以称为终端设备。通信单元13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收发相关操作,处理单元132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处理相关操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单元1310用于:接收参考信号;处理单元1320用于:基于所述参考信号,得到第一序列;处理单元1320还用于: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第二序列;处理单元1320还用于:对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其中,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与参数d相关,
d=max(log2(nID,max+1)-10,0),或,d=max(log2(nID,max+1)-12,0),
max表示两者之间取较大值,nID,max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
可选地,d=max(log2(nID,max+1)-10,0),处理单元1320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得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31
其中,/>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32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34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33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可选地,d=max(log2(nID,max+1)-12,0),处理单元1320具体用于:通过以下任一公式得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41
或,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42
其中,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43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44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可选地,通信单元131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NCP的信息和/或参数nID的信息,其中,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
可选地,处理单元1320具体用于:对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以得到以下一项或多项测量值:到达时间差TDOA、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可选地,参考信号为定位参考信号PRS。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单元1310用于:接收参考信号;处理单元1320用于:基于所述参考信号,得到第一序列;处理单元1320还用于: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第二序列;处理单元1320还用于:对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其中,处理单元1320具体用于:通过以下任一公式得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45
或,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46
其中,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47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48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可选地,通信单元131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NCP的信息和/或参数nID的信息,其中,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
可选地,处理单元1320具体用于:对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以得到以下一项或多项测量值:到达时间差、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可选地,参考信号为定位参考信号PRS。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单元1310用于:接收参考信号;处理单元1320用于:基于所述参考信号,得到第一序列;处理单元1320还用于: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第二序列;处理单元1320还用于:对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其中,处理单元1320具体用于:通过以下任一公式得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49
或,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51
其中,d=max(log2(nID,max+1)-12,0),max表示两者之间取较大值,nID,max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52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59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53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可选地,通信单元131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NCP的信息和/或参数nID的信息,其中,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
可选地,处理单元1320具体用于:对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以得到以下一项或多项测量值:到达时间差、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可选地,参考信号为定位参考信号PRS。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单元1310用于:接收参考信号;处理单元1320用于:基于所述参考信号,得到第一序列;处理单元1320还用于: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第二序列;处理单元1320还用于:对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其中,处理单元1320具体用于:通过以下任一公式得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54
或,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55
其中,d=max(log2(nID,max+1)-12,0),max表示两者之间取较大值,nID,max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56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57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58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可选地,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
也就是说,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取值大于或等于4095。
可选地,通信单元131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数NCP的信息和/或参数nID的信息,其中,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
可选地,处理单元1320具体用于:对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以得到以下一项或多项测量值:到达时间差TDOA、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可选地,参考信号为定位参考信号PRS。
该通信装置1300可实现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400中的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或者流程,该通信装置13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4中的方法400中的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通信装置13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4中的方法400的相应流程。
其中,当该通信装置1300用于执行图4中的方法400时,通信单元1310可用于执行方法400中的步骤430,处理单元1320可用于执行方法400中的步骤440至步骤460。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该通信装置1300中的通信单元1310可通过图16中示出的终端设备1600中的收发器1620实现,该通信装置1300中的处理单元1320可通过图16中示出的终端设备1600中的处理器1610实现。其中,收发器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或接收器,分别实现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的功能。
还应理解,该通信装置1400中的通信单元1410也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如图所示,该通信装置1400可以包括发送单元1410和处理单元1420。发送单元1410可用于将生成的参考信号发送出来,发送单元1410可以为通信单元,通信单元可以与外部进行通信,处理单元1420用于进行数据处理,例如进行运算、生成参考信号等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1400可实现对应于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或者流程,例如,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电路。这时,该通信装置1400可以称为网络设备。发送单元14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与发送相关的操作,处理单元142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处理相关操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单元1420用于: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处理单元1420还用于:映射序列到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其中,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与参数d相关,d=max(log2(nID,max+1)-10,0),或,d=max(log2(nID,max+1)-12,0),max表示两者之间取较大值,nID,max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发送单元1410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可选地,d=max(log2(nID,max+1)-10,0),处理单元1420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得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61
其中,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62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63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64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可选地,d=max(log2(nID,max+1)-12,0),处理单元1420具体用于:通过以下任一公式得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71
或,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72
其中,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73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74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75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单元1420用于: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处理单元1420还用于:映射序列到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其中,处理单元1420具体用于:通过以下任一公式得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76
或,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77
其中,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78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79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发送单元1410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单元1420用于: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处理单元1420还用于:映射序列到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其中,处理单元1420具体用于:通过以下任一公式得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710
或,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711
其中,d=max(log2(nID,max+1)-12,0),max表示两者之间取较大值,nID,max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712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713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发送单元1410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可选地,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单元1420用于: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处理单元1420还用于:映射序列到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其中,处理单元1420具体用于:通过以下任一公式得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714
或,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81
其中,d=max(log2(nID,max+1)-12,0),max表示两者之间取较大值,nID,max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的最大值,NCP的取值表示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或扩展CP,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82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83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BDA0004121077650000284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发送单元1410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可选地,参考信号序列I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096。
该通信装置1400可实现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400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或者流程,该通信装置14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4中的方法400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通信装置14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4中的方法400的相应流程。
或者,该通信装置1400可实现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400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或者流程,该通信装置14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4中的方法400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通信装置14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4中的方法400的相应流程。
其中,当该通信装置1400用于执行图4中的方法400时,处理单元1420可用于执行方法400中的步骤410和420。
处理单元1420,例如还可以包括映射单元,映射单元用于将生成的序列映射到时频资源上。或者,处理单元1420用于将生成的序列映射到时频资源上。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该通信装置1400中的发送单元1410为可通过图17中示出的网络设备1700中的收发器1710实现,该通信装置1400中的处理单元1420可通过图17中示出的网络设备1700中的处理器1720实现。
还应理解,该通信装置1400中的通信单元1410也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其中,收发器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或接收器,分别实现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的功能。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500的又一示意性框图。如图所示,通信装置1500包括处理器1510、存储器1520和收发器1530,存储器1520中存储有程序,处理器1510用于执行存储器1520中存储的程序,对存储器1520中存储的程序的执行,使得处理器15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处理步骤,对存储器1520中存储的程序的执行,使得处理器1510控制收发器1530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收发相关步骤。
作为一种实现,该通信装置150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这时,对存储器1520中存储的程序的执行,使得处理器15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处理步骤,对存储器1520中存储的程序的执行,使得处理器1510控制收发器1530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接收和发送步骤。
作为另一种实现,该通信装置150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这时,对存储器1520中存储的程序的执行,使得处理器15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处理步骤,对存储器1520中存储的程序的执行,使得处理器1510控制收发器1530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接收和发送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600,该通信装置1600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芯片。该通信装置16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当该通信装置1600为终端设备时,图16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便于理解和图示方便,图16中,终端设备以手机作为例子。如图16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16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终端设备的收发单元,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的处理单元。
如图16所示,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单元1610和处理单元1620。收发单元1610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处理单元1620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可选地,可以将收发单元1610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1610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1610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收发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器、或收发电路等。接收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620,用于执行图4中的步骤440至步骤460,和/或,处理单元1620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处理步骤。收发单元1610还用于执行图4中所示的步骤430,和/或收发单元1610还用于执行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收发步骤。
应理解,图16仅为示例而非限定,上述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的终端设备可以不依赖于图16所示的结构。
当该通信设备1600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或通信接口;处理单元可以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700,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芯片。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当该通信装置1700为网络设备时,例如为基站。图17示出了一种简化的基站结构示意图。基站包括1710部分以及3020部分。1710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1720部分主要用于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1710部分通常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1720部分通常是基站的控制中心,通常可以称为处理单元,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处理操作。
1710部分的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或收发器等,其包括天线和射频单元,其中射频单元主要用于进行射频处理。可选地,可以将1710部分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1710部分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1720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板,每个单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和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以及对基站的控制。若存在多个单板,各个单板之间可以互联以增强处理能力。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同时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1710部分的收发单元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收发步骤。1720部分的处理单元用于执行图4中所示的步骤410和步骤420的处理操作,和/或1720部分的处理单元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处理步骤。
应理解,图17仅为示例而非限定,上述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的网络设备可以不依赖于图17所示的结构。
当该通信装置1700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通信接口;处理单元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另外,网络设备不限于上述形态,也可以是其它形态:例如:包括BBU和自适应无线单元(adaptive radio unit,ARU),或BBU和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也可以为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还可以为其它形态,本申请不限定。
上述BBU可以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由网络设备内部实现的动作,而RRU可以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或从终端设备接收的动作。具体请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应理解,上述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例如,该处理装置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4至图12所示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4至图12所示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系统,其包括前述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c,SSD))等。
上述各个装置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和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对应,由相应的模块或单元执行相应的步骤,例如通信单元(收发器)执行方法实施例中接收或发送的步骤,除发送、接收外的其它步骤可以由处理单元(处理器)执行。具体单元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的方法实施例。其中,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
映射所述序列到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
其中,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通过31比特表示,
所述31比特中的低位10比特表示nIDmod1024;
所述31比特中的高位21比特表示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11
所述21比特中的d比特表示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12
所述d的取值与nID的最大值相关;
其中,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13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14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15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init通过31比特表示,具体包括:
所述cinit通过低位10比特的nIDmod1024,以及高位21比特的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16
以及d比特的/>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17
相加,再对231求余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比特与所述21比特重叠,所述d比特位于所述21比特的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ID小于4095时,d的取值为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18
其中,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19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110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111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索引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6.一种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参考信号,得到第一序列;
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第二序列;
对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
其中,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通过31比特表示,
所述31比特中的低位10比特表示nIDmod1024;
所述31比特中的高位21比特表示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112
所述21比特中的d比特表示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113
所述d的取值与nID的最大值相关;/>
其中,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21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22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23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init通过31比特表示,具体包括:
所述cinit通过低位10比特的nIDmod1024,以及高位21比特的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24
以及d比特的/>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25
相加,再对231求余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比特与所述21比特重叠,所述d比特位于所述21比特的中间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ID小于4095时,d的取值为2。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26
其中,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27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28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29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索引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和映射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参考信号的序列;
所述映射单元用于:映射所述序列到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
其中,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通过31比特表示,
所述31比特中的低位10比特表示nIDmod1024;
所述31比特中的高位21比特表示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210
所述21比特中的d比特表示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211
所述d的取值与nID的最大值相关;
其中,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212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213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214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init通过31比特表示,具体包括:
所述cinit通过低位10比特的nIDmod1024,以及高位21比特的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215
以及d比特的/>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216
相加,再对231求余得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比特与所述21比特重叠,所述d比特位于所述21比特的中间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nID小于4095时,d的取值为2。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31
其中,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32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33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34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索引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参考信号得到第一序列;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得到第二序列;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
其中,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通过31比特表示,
所述31比特中的低位10比特表示nIDmod1024;
所述31比特中的高位21比特表示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35
所述21比特中的d比特表示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36
所述d的取值与nID的最大值相关;
其中,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37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38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39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序列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init通过31比特表示,具体包括:
所述cinit通过低位10比特的nIDmod1024,以及高位21比特的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310
以及d比特的/>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311
相加,再对231求余得到。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比特与所述21比特重叠,所述d比特位于所述21比特的中间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nID小于4095时,d的取值为2。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伪随机序列初始因子cinit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312
其中,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313
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个数,/>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314
表示向下取整,/>
Figure FDA00041210776100000315
表示一个帧内时隙的索引,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nID表示参考信号索引ID,μ表示与子载波间隔相关的参数,mod表示求余运算。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包括计算机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并且,对所述计算机指令的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232670.5A 2019-04-28 2020-04-03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62328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1359.6A CN111865855B (zh) 2019-04-28 2019-04-28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2019103513596 2019-04-28
CN202080029898.9A CN113711556B (zh) 2019-04-28 2020-04-03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CT/CN2020/083259 WO2020220933A1 (zh) 2019-04-28 2020-04-03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9898.9A Division CN113711556B (zh) 2019-04-28 2020-04-03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2834A true CN116232834A (zh) 2023-06-06

Family

ID=72966332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2751.XA Pending CN113542178A (zh) 2019-04-28 2019-04-28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201910351359.6A Active CN111865855B (zh) 2019-04-28 2019-04-28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202080029898.9A Active CN113711556B (zh) 2019-04-28 2020-04-03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202310232670.5A Pending CN116232834A (zh) 2019-04-28 2020-04-03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2751.XA Pending CN113542178A (zh) 2019-04-28 2019-04-28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201910351359.6A Active CN111865855B (zh) 2019-04-28 2019-04-28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202080029898.9A Active CN113711556B (zh) 2019-04-28 2020-04-03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11637729B2 (zh)
EP (1) EP3955535A4 (zh)
JP (1) JP7305796B2 (zh)
KR (1) KR20220003576A (zh)
CN (4) CN113542178A (zh)
AU (1) AU2020265931B2 (zh)
BR (1) BR112021021556A2 (zh)
CA (1) CA3135511C (zh)
WO (1) WO20202209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54120B1 (ko) * 2018-09-05 2024-04-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apr 감소를 위한 기준 신호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231809A1 (en) * 2019-05-02 2022-07-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WO2020222614A1 (ko) * 2019-05-02 2020-1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US20210337411A1 (en) * 2020-04-24 2021-10-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li measurement based on enhanced s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770385B (zh) * 2020-12-29 2022-08-3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的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16769A1 (en) * 2008-03-17 2009-09-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transmitter using the same
CN101616360B (zh) * 2009-07-24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EP2597799B1 (en) 2010-07-19 2021-10-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285398B1 (ko) 2010-09-08 2013-07-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437987B (zh) * 2010-09-29 2015-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序列的生成和映射方法及装置
WO2012074449A1 (en) * 2010-12-03 2012-06-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mitigating inter -cell interference on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2769593A (zh) * 2011-05-04 2012-11-07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下行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WO2013015653A2 (ko) * 2011-07-27 2013-01-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노드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KR20130087971A (ko) * 2012-01-30 2013-08-07 주식회사 팬택 Csi-rs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KR102210081B1 (ko) * 2012-05-11 2021-02-01 팬텍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참조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439767B2 (en) * 2015-08-13 2019-10-0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through unlicensed band
CN106961408B (zh) * 2016-01-11 2020-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WO2017146779A1 (en) * 2016-02-26 2017-08-31 Intel Corporation Dmrs for 5g thing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94453B2 (en) * 2016-02-26 2020-06-23 Apple Inc. Discovery and network access procedures for 5G thing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589506B (zh) 2016-02-29 201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跟踪方法、装置及光伏发电系统
WO2017152407A1 (zh) * 2016-03-10 2017-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产生方法及装置
US10317509B2 (en) 2016-03-31 2019-06-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S-based terrestrial beacon system (TBS) implementations
CN108347293B (zh) 2017-01-24 2023-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347323B (zh) * 2017-01-25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s生成、接收方法及终端、基站
US20180367358A1 (en) * 2017-06-14 2018-1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ser equipment related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DK3459299T3 (da) * 2017-06-15 2023-02-06 Zte Corp Fremgangsmåde og apparat til sekvensgenerering
JP6784341B2 (ja) * 2017-07-24 2020-11-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端末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US11444741B2 (en) * 2017-10-02 2022-09-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nified scrambling of reference signa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5855A (zh) 2020-10-30
JP2022531168A (ja) 2022-07-06
US11637729B2 (en) 2023-04-25
EP3955535A4 (en) 2022-06-08
CA3135511C (en) 2024-02-27
CN113711556B (zh) 2023-03-17
CA3135511A1 (en) 2020-11-05
CN111865855B (zh) 2021-06-15
CN113711556A (zh) 2021-11-26
JP7305796B2 (ja) 2023-07-10
BR112021021556A2 (pt) 2022-01-04
KR20220003576A (ko) 2022-01-10
AU2020265931B2 (en) 2023-04-13
CN113542178A (zh) 2021-10-22
AU2020265931A1 (en) 2021-12-02
WO2020220933A1 (zh) 2020-11-05
US20230239185A1 (en) 2023-07-27
EP3955535A1 (en) 2022-02-16
US20220052890A1 (en) 2022-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0586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using reference signal for broadcast channel for radio system
CN113711556B (zh) 生成参考信号的方法、检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972156B (zh) 一种干扰测量方法、装置、芯片及存储介质
CN108990153B (zh) 一种针对终端自干扰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US10623159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08809587A (zh) 确定参考信号序列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0381588B (zh)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6436584A (zh) 用于参考信号传输和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324721A1 (en) Signaling procedure for new radio initial access
CN108633042A (zh)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9219052B (zh) 一种资源信息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US11943726B2 (en)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376188A (zh) Laa通信中的扰码方法和装置
EP418502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366896B (zh) 参考信号接收与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EP4315723A1 (en) Channel access for a frequency band
CN116074946A (zh)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5499112A (zh) 符号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6830748A (zh) 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