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26786B - 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26786B
CN116226786B CN202310286249.2A CN202310286249A CN116226786B CN 116226786 B CN116226786 B CN 116226786B CN 202310286249 A CN202310286249 A CN 202310286249A CN 116226786 B CN116226786 B CN 1162267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data
source
main data
m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862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26786A (zh
Inventor
安丰亮
冯俊池
连尧
张雪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of PLA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of PLA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of PLA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of PLA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102862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267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26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6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26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67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82Tablespace storage structures; Mana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2Query formulation
    • G06F16/2433Query langu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3Query optim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的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构建初始主数据表;第一操作界面用于指示新增初始主数据表;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的转换配置操作,根据初始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转换数据表;第二操作界面用于指示对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对初始转化数据表进行优化处理,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目标转换数据表为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在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后的数据信息。可见,本发明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主数据(MD Master Data)指多系统集成应用的背景下,被多个信息系统共用的基础性标准化的数据,常见的主数据包括供应商、客户、物料、人员、部门和项目等。在特种领域,不同业务系统中存在共同依赖的主数据。在建设特种领域大数据综合应用系统时,需要对领域内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融合汇聚,主数据是融合汇聚的基础关联信息项,必须进行标准主数据的确定。由于特种领域的信息化系统中各个业务局的业务系统建设于不同年代,建设目标及业务逻辑有所不同,在各自业务系统中对相同“主数据”的数据项定义和数据内容存在不同,同义不同名和同名不同码等情况比较普遍,给数据融合汇聚带来困难。因此,提供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以构建标准化的数据转换映射,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响应用户的操作对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在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融合,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的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构建初始主数据表;所述第一操作界面用于指示新增所述初始主数据表;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的转换配置操作,根据所述初始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转换数据表;所述第二操作界面用于指示对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进行数据融合;
对所述初始转化数据表进行优化处理,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所述目标转换数据表为所述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在所述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后的数据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包括基础信息区,和/或,数据表区,和/或,表操作区,和/或,执行区;
所述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包括输入操作,和/或,数据表选取操作,和/或,信息筛选操作,和/或,语句生成操作,和/或,数据表生成操作;
所述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的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构建初始主数据表,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基础信息区的输入操作,生成表基础数据信息;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数据表区的数据表选取操作,生成第一表数据信息;
在所述表操作区展示所述第一表数据信息;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表操作区对所述第一表数据信息的信息筛选操作,对所述第一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删减,得到第二表数据信息;所述第二表数据信息的数据信息量不大于所述第一表数据信息的数据信息量;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根据所述表基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表数据信息,确定出备用主数据表;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执行区的数据表生成操作,根据所述备用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主数据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根据所述表基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表数据信息,确定出备用主数据表,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生成标准数据表构建指令;
调用与所述标准数据表构建指令相匹配的解析函数;所述解析函数用于逆向解析SQL语句;
利用所述解析函数对所述第二表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得到数据表结构信息;
利用所述数据表结构信息进行数据表构建,得到基础数据表;
利用所述表基础数据信息对所述基础数据表进行数据更新,得到备用主数据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第一操作界面还包括条件设置区;
所述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还包括条件设置操作;
在所述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表操作区对所述第一表数据信息的信息筛选操作,对所述第一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删减,得到第二表数据信息之后,所述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根据所述表基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表数据信息,确定出备用主数据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条件设置去的条件设置操作,生成条件参数信息;所述条件参数信息包括至少3个条件参数;
利用所述条件参数信息对所述第二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融合更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包括源头数据选取区,和/或,主数据选取区,和/或,映射生成区,和/或,匹配执行区,和/或,展示区;
所述转换配置操作包括第一选取操作,和/或,第二选取操作,和/或,映射生成操作,和/或,匹配执行操作;
所述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的转换配置操作,根据所述初始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转换数据表,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源头数据选取区的第一选取操作,生成匹配源头数据信息;所述匹配源头数据信息包括业务系统信息、源头映射表信息、源头代码字段信息和源头名称字段信息;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主数据选取区的第二选取操作,生成匹配主数据信息;所述匹配主数据信息包括所属分类信息、主数据映射表信息、主数据代码字段信息和主数据名称字段信息;所述主数据代码字段信息与所述源头代码字段信息是相一致的;所述主数据名称字段信息与所述源头名称字段信息是相一致的;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映射生成区的映射生成操作,根据所述业务系统信息和所述源头映射表信息,从所述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中加载与所述匹配源头数据信息相匹配的数据信息,得到源头待匹配信息;所述源头待匹配信息包括M个源头数据记录信息;所述M为正整数;每个所述源头数据记录信息包括一个所述源头代码字段信息对应的代码字段信息和一个所述源头名称字段信息对应的名称字段信息;
根据所属分类信息和所述主数据映射表信息,从所述初始主数据表中加载与所述匹配主数据信息相匹配的数据信息,得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所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包括所述M个主数据记录信息;
将所述源头待匹配信息和所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展示于所述展示区;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匹配执行区的匹配执行操作,对所述源头待匹配信息和所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进行内容一致性对比,得到匹配关系信息;所述匹配关系信息包括若干个匹配关系;每个所述匹配关系表征所述源头数据记录信息与所述主数据记录信息的数据信息匹配度;所述匹配关系包括完全匹配类型、转化匹配类型和不匹配类型;
将所述源头待匹配信息、所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和所述匹配关系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初始转换数据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对所述初始转化数据表进行优化处理,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包括:
对于任一匹配关系,判断该匹配关系是否为不匹配类型,得到关系判断结果;
当所述关系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该匹配关系为待优化匹配关系;
筛选出所有所述待优化匹配关系对应的所述源头数据记录信息和所述主数据记录信息,得到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所述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包括若干个待优化记录信息;
对所述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进行匹配优化,得到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所述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包括若干个目标优化记录信息;
利用所述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对所述初始转化数据表进行数据替换更新,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对所述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进行匹配优化,得到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包括:
对于任一所述待优化记录信息,从所有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中筛选出与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源头数据记录信息相匹配的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作为待用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
利用所述待用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对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主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优化主数据记录信息;
根据所述优化主数据记录信息和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源头数据记录信息对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匹配关系进行更新,得到优化匹配关系;
利用所述优化匹配关系和所述优化主数据记录信息对该待优化记录信息进行替换更新,得到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目标优化记录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装置,装置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的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构建初始主数据表;所述第一操作界面用于指示新增所述初始主数据表;
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的转换配置操作,根据所述初始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转换数据表;所述第二操作界面用于指示对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进行数据融合;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初始转化数据表进行优化处理,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所述目标转换数据表为所述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在所述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后的数据信息。
作为一种该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包括基础信息区,和/或,数据表区,和/或,表操作区,和/或,执行区;
所述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包括输入操作,和/或,数据表选取操作,和/或,信息筛选操作,和/或,语句生成操作,和/或,数据表生成操作;
所述构建模块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的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构建初始主数据表的具体方式为: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基础信息区的输入操作,生成表基础数据信息;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数据表区的数据表选取操作,生成第一表数据信息;
在所述表操作区展示所述第一表数据信息;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表操作区对所述第一表数据信息的信息筛选操作,对所述第一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删减,得到第二表数据信息;所述第二表数据信息的数据信息量不大于所述第一表数据信息的数据信息量;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根据所述表基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表数据信息,确定出备用主数据表;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执行区的数据表生成操作,根据所述备用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主数据表。
作为一种该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构建模块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根据所述表基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表数据信息,确定出备用主数据表的具体方式为: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生成标准数据表构建指令;
调用与所述标准数据表构建指令相匹配的解析函数;所述解析函数用于逆向解析SQL语句;
利用所述解析函数对所述第二表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得到数据表结构信息;
利用所述数据表结构信息进行数据表构建,得到基础数据表;
利用所述表基础数据信息对所述基础数据表进行数据更新,得到备用主数据表。
作为一种该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第一操作界面还包括条件设置区;
所述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还包括条件设置操作;
在所述构建模块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表操作区对所述第一表数据信息的信息筛选操作,对所述第一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删减,得到第二表数据信息之后,所述构建模块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根据所述表基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表数据信息,确定出备用主数据表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条件设置去的条件设置操作,生成条件参数信息;所述条件参数信息包括至少3个条件参数;
更新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条件参数信息对所述第二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融合更新。
作为一种该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包括源头数据选取区,和/或,主数据选取区,和/或,映射生成区,和/或,匹配执行区,和/或,展示区;
所述转换配置操作包括第一选取操作,和/或,第二选取操作,和/或,映射生成操作,和/或,匹配执行操作;
所述确定模块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的转换配置操作,根据所述初始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转换数据表的具体方式为: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源头数据选取区的第一选取操作,生成匹配源头数据信息;所述匹配源头数据信息包括业务系统信息、源头映射表信息、源头代码字段信息和源头名称字段信息;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主数据选取区的第二选取操作,生成匹配主数据信息;所述匹配主数据信息包括所属分类信息、主数据映射表信息、主数据代码字段信息和主数据名称字段信息;所述主数据代码字段信息与所述源头代码字段信息是相一致的;所述主数据名称字段信息与所述源头名称字段信息是相一致的;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映射生成区的映射生成操作,根据所述业务系统信息和所述源头映射表信息,从所述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中加载与所述匹配源头数据信息相匹配的数据信息,得到源头待匹配信息;所述源头待匹配信息包括M个源头数据记录信息;所述M为正整数;每个所述源头数据记录信息包括一个所述源头代码字段信息对应的代码字段信息和一个所述源头名称字段信息对应的名称字段信息;
根据所属分类信息和所述主数据映射表信息,从所述初始主数据表中加载与所述匹配主数据信息相匹配的数据信息,得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所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包括所述M个主数据记录信息;
将所述源头待匹配信息和所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展示于所述展示区;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匹配执行区的匹配执行操作,对所述源头待匹配信息和所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进行内容一致性对比,得到匹配关系信息;所述匹配关系信息包括若干个匹配关系;每个所述匹配关系表征所述源头数据记录信息与所述主数据记录信息的数据信息匹配度;所述匹配关系包括完全匹配类型、转化匹配类型和不匹配类型;
将所述源头待匹配信息、所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和所述匹配关系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初始转换数据表。
作为一种该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处理模块对所述初始转化数据表进行优化处理,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的具体方式为:
对于任一匹配关系,判断该匹配关系是否为不匹配类型,得到关系判断结果;
当所述关系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该匹配关系为待优化匹配关系;
筛选出所有所述待优化匹配关系对应的所述源头数据记录信息和所述主数据记录信息,得到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所述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包括若干个待优化记录信息;
对所述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进行匹配优化,得到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所述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包括若干个目标优化记录信息;
利用所述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对所述初始转化数据表进行数据替换更新,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
作为一种该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处理模块对所述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进行匹配优化,得到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的具体方式为:
对于任一所述待优化记录信息,从所有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中筛选出与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源头数据记录信息相匹配的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作为待用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
利用所述待用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对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主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优化主数据记录信息;
根据所述优化主数据记录信息和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源头数据记录信息对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匹配关系进行更新,得到优化匹配关系;
利用所述优化匹配关系和所述优化主数据记录信息对该待优化记录信息进行替换更新,得到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目标优化记录信息。
本发明第三方面公开了另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发明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调用时,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的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构建初始主数据表;第一操作界面用于指示新增初始主数据表;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的转换配置操作,根据初始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转换数据表;第二操作界面用于指示对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对初始转化数据表进行优化处理,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目标转换数据表为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在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后的数据信息。可见,本发明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响应用户的操作对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在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融合,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1所描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信息系统中,如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管理的本地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图1所示,该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101、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的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构建初始主数据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操作界面用于指示新增初始主数据表。
102、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的转换配置操作,根据初始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转换数据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操作界面用于指示对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进行数据融合。
103、对初始转化数据表进行优化处理,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目标转换数据表为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在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后的数据信息。
可选的,上述目标初始主数据表是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的基础,其包括标准化的基础性数据,可满足业务系统生成标准化数据的需求。
可选的,基于本发明申请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具有灵活便捷的特性,可高效快速的实现业务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数据融合。
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响应用户的操作对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在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融合,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包括基础信息区,和/或,数据表区,和/或,表操作区,和/或,执行区;
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包括输入操作,和/或,数据表选取操作,和/或,信息筛选操作,和/或,语句生成操作,和/或,数据表生成操作;
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的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构建初始主数据表,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基础信息区的输入操作,生成表基础数据信息;
响应于用户在数据表区的数据表选取操作,生成第一表数据信息;
在表操作区展示第一表数据信息;
响应于用户在表操作区对第一表数据信息的信息筛选操作,对第一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删减,得到第二表数据信息;第二表数据信息的数据信息量不大于第一表数据信息的数据信息量;
响应于用户在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根据表基础数据信息和第二表数据信息,确定出备用主数据表;
响应于用户在执行区的数据表生成操作,根据备用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主数据表。。
可选的,上述表基础数据信息包括表名、表别名和备注信息。
可选的,上述基础信息区相邻于数据表区和执行区。
可选的,上述基础信息区位于数据表区正上方。
可选的,上述基础信息区位于执行区左边。
可选的,上述表操作区相邻于数据表区。
可选的,上述数据表包括CE系统,和/或,GB系统,和/或,演示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的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构建初始主数据表,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响应于用户在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根据表基础数据信息和第二表数据信息,确定出备用主数据表,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生成标准数据表构建指令;
调用与标准数据表构建指令相匹配的解析函数;解析函数用于逆向解析SQL语句;
利用解析函数对第二表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得到数据表结构信息;
利用数据表结构信息进行数据表构建,得到基础数据表;
利用表基础数据信息对基础数据表进行数据更新,得到备用主数据表。
可选的,上述解析函数是预存与函数数据库的。
可选的,上述基础数据表包括表头、备注信息等表格基础信息。
可选的,上述SQL语句用于对数据库的操作。
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响应于用户在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根据表基础数据信息和第二表数据信息,确定出备用主数据表,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操作界面还包括条件设置区;
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还包括条件设置操作;
在响应于用户在表操作区对第一表数据信息的信息筛选操作,对第一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删减,得到第二表数据信息之后,响应于用户在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根据表基础数据信息和第二表数据信息,确定出备用主数据表之前,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条件设置去的条件设置操作,生成条件参数信息;条件参数信息包括至少3个条件参数;
利用条件参数信息对第二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融合更新。
可选的,上述条件参数包括where条件,和/或,group by条件,和/或,order by条件,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的,上述条件设置区位于表操作区的正下方。
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对第二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融合更新,更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包括源头数据选取区,和/或,主数据选取区,和/或,映射生成区,和/或,匹配执行区,和/或,展示区;
转换配置操作包括第一选取操作,和/或,第二选取操作,和/或,映射生成操作,和/或,匹配执行操作;
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的转换配置操作,根据初始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转换数据表,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源头数据选取区的第一选取操作,生成匹配源头数据信息;匹配源头数据信息包括业务系统信息、源头映射表信息、源头代码字段信息和源头名称字段信息;
响应于用户在主数据选取区的第二选取操作,生成匹配主数据信息;匹配主数据信息包括所属分类信息、主数据映射表信息、主数据代码字段信息和主数据名称字段信息;主数据代码字段信息与源头代码字段信息是相一致的;主数据名称字段信息与源头名称字段信息是相一致的;
响应于用户在映射生成区的映射生成操作,根据业务系统信息和源头映射表信息,从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中加载与匹配源头数据信息相匹配的数据信息,得到源头待匹配信息;源头待匹配信息包括M个源头数据记录信息;M为正整数;每个源头数据记录信息包括一个源头代码字段信息对应的代码字段信息和一个源头名称字段信息对应的名称字段信息;
根据所属分类信息和主数据映射表信息,从初始主数据表中加载与匹配主数据信息相匹配的数据信息,得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主数据待匹配信息包括M个主数据记录信息;
将源头待匹配信息和主数据待匹配信息展示于展示区;
响应于用户在匹配执行区的匹配执行操作,对源头待匹配信息和主数据待匹配信息进行内容一致性对比,得到匹配关系信息;匹配关系信息包括若干个匹配关系;每个匹配关系表征源头数据记录信息与主数据记录信息的数据信息匹配度;匹配关系包括完全匹配类型、转化匹配类型和不匹配类型;
将源头待匹配信息、主数据待匹配信息和匹配关系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初始转换数据表。
可选的,上述源头数据选取区相邻于主数据选取区,且主数据选取区位于源头数据选取区正下方。
可选的,上述匹配执行区相邻于主数据选取区,且主数据选取区位于匹配执行区正上方。
可选的,展示区相邻于主数据选取区,且展示区位于匹配执行区正下方。
在该可选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对源头待匹配信息和主数据待匹配信息进行内容一致性对比,得到匹配关系信息的具体方式为:
对于任一源头数据记录信息,检测是否存在与该源头数据记录信息相匹配的匹配记录,得到检测结果;上述匹配记录表征数据库中存在该源头数据记录信息对应的匹配关系;
当检测结果为否时,识别主数据待匹配信息中是否存在与该源头数据记录信息的名称字段信息相匹配的主数据记录信息,得到第一识别结果;
当第一识别结果为是否时,确定该源头数据记录信息的匹配关系为不匹配类型;
当第一识别结果为是时,筛选出主数据待匹配信息中与该源头数据记录信息的名称字段信息相匹配的主数据记录信息作为目标主数据记录信息;
识别目标主数据记录信息的代码字段信息与该源头数据记录信息的代码字段信息是否相一致,得到第二识别结果;
当第二识别结果为是时,确定该源头数据记录信息的匹配关系为完全匹配类型;
当第二识别结果为否时,确定该源头数据记录信息的匹配关系为转化匹配类型。
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的转换配置操作,根据初始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转换数据表,更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对初始转化数据表进行优化处理,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包括:
对于任一匹配关系,判断该匹配关系是否为不匹配类型,得到关系判断结果;
当关系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该匹配关系为待优化匹配关系;
筛选出所有待优化匹配关系对应的源头数据记录信息和主数据记录信息,得到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包括若干个待优化记录信息;
对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进行匹配优化,得到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包括若干个目标优化记录信息;
利用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对初始转化数据表进行数据替换更新,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
可选的,上述利用目标优化记录信息对初始转化数据表进行数据替换更新是将目标优化记录信息中的匹配关系和主数据记录信息中的代码字段信息替换初始转化数据表中的匹配关系和代码字段信息。
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对初始转化数据表进行优化处理,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更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对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进行匹配优化,得到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包括:
对于任一待优化记录信息,从所有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中筛选出与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源头数据记录信息相匹配的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作为待用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
利用待用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对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主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优化主数据记录信息;
根据优化主数据记录信息和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源头数据记录信息对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匹配关系进行更新,得到优化匹配关系;
利用优化匹配关系和优化主数据记录信息对该待优化记录信息进行替换更新,得到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目标优化记录信息。
可选的,上述对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的匹配优化是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记录列表窗口功能区的操作实现的。
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对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进行匹配优化,得到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更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所描述的装置能够应用于信息系统中,如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管理的本地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图2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构建模块201,用于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的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构建初始主数据表;第一操作界面用于指示新增初始主数据表;
确定模块202,用于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的转换配置操作,根据初始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转换数据表;第二操作界面用于指示对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进行数据融合;
处理模块205,用于对初始转化数据表进行优化处理,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目标转换数据表为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在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后的数据信息。
可见,实施图2所描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装置,能够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的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构建初始主数据表,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包括基础信息区,和/或,数据表区,和/或,表操作区,和/或,执行区;
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包括输入操作,和/或,数据表选取操作,和/或,信息筛选操作,和/或,语句生成操作,和/或,数据表生成操作;
构建模块201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的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构建初始主数据表的具体方式为:
响应于用户在基础信息区的输入操作,生成表基础数据信息;
响应于用户在数据表区的数据表选取操作,生成第一表数据信息;
在表操作区展示第一表数据信息;
响应于用户在表操作区对第一表数据信息的信息筛选操作,对第一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删减,得到第二表数据信息;第二表数据信息的数据信息量不大于第一表数据信息的数据信息量;
响应于用户在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根据表基础数据信息和第二表数据信息,确定出备用主数据表;
响应于用户在执行区的数据表生成操作,根据备用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主数据表。
可见,实施图2所描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装置,能够响应于用户在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根据表基础数据信息和第二表数据信息,确定出备用主数据表,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构建模块201响应于用户在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根据表基础数据信息和第二表数据信息,确定出备用主数据表的具体方式为:
响应于用户在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生成标准数据表构建指令;
调用与标准数据表构建指令相匹配的解析函数;解析函数用于逆向解析SQL语句;
利用解析函数对第二表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得到数据表结构信息;
利用数据表结构信息进行数据表构建,得到基础数据表;
利用表基础数据信息对基础数据表进行数据更新,得到备用主数据表。
可见,实施图2所描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装置,能够对第二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融合更新,更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操作界面还包括条件设置区;
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还包括条件设置操作;
在构建模块201响应于用户在表操作区对第一表数据信息的信息筛选操作,对第一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删减,得到第二表数据信息之后,构建模块201响应于用户在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根据表基础数据信息和第二表数据信息,确定出备用主数据表之前,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203,用于响应于用户在条件设置去的条件设置操作,生成条件参数信息;条件参数信息包括至少3个条件参数;
更新模块204,用于利用条件参数信息对第二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融合更新。
可见,实施图2所描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装置,能够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的转换配置操作,根据初始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转换数据表,更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包括源头数据选取区,和/或,主数据选取区,和/或,映射生成区,和/或,匹配执行区,和/或,展示区;
转换配置操作包括第一选取操作,和/或,第二选取操作,和/或,映射生成操作,和/或,匹配执行操作;
确定模块202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的转换配置操作,根据初始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转换数据表的具体方式为:
响应于用户在源头数据选取区的第一选取操作,生成匹配源头数据信息;匹配源头数据信息包括业务系统信息、源头映射表信息、源头代码字段信息和源头名称字段信息;
响应于用户在主数据选取区的第二选取操作,生成匹配主数据信息;匹配主数据信息包括所属分类信息、主数据映射表信息、主数据代码字段信息和主数据名称字段信息;主数据代码字段信息与源头代码字段信息是相一致的;主数据名称字段信息与源头名称字段信息是相一致的;
响应于用户在映射生成区的映射生成操作,根据业务系统信息和源头映射表信息,从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中加载与匹配源头数据信息相匹配的数据信息,得到源头待匹配信息;源头待匹配信息包括M个源头数据记录信息;M为正整数;每个源头数据记录信息包括一个源头代码字段信息对应的代码字段信息和一个源头名称字段信息对应的名称字段信息;
根据所属分类信息和主数据映射表信息,从初始主数据表中加载与匹配主数据信息相匹配的数据信息,得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主数据待匹配信息包括M个主数据记录信息;
将源头待匹配信息和主数据待匹配信息展示于展示区;
响应于用户在匹配执行区的匹配执行操作,对源头待匹配信息和主数据待匹配信息进行内容一致性对比,得到匹配关系信息;匹配关系信息包括若干个匹配关系;每个匹配关系表征源头数据记录信息与主数据记录信息的数据信息匹配度;匹配关系包括完全匹配类型、转化匹配类型和不匹配类型;
将源头待匹配信息、主数据待匹配信息和匹配关系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初始转换数据表。
可见,实施图2所描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装置,能够对初始转化数据表进行优化处理,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更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处理模块205对初始转化数据表进行优化处理,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的具体方式为:
对于任一匹配关系,判断该匹配关系是否为不匹配类型,得到关系判断结果;
当关系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该匹配关系为待优化匹配关系;
筛选出所有待优化匹配关系对应的源头数据记录信息和主数据记录信息,得到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包括若干个待优化记录信息;
对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进行匹配优化,得到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包括若干个目标优化记录信息;
利用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对初始转化数据表进行数据替换更新,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
可见,实施图2所描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装置,能够将未过期小单集合中的待选出库订单和定期订货订单集合中的待选出库订单进行融合,以优化定期订货订单集合对应的待选出库订单,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处理模块205对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进行匹配优化,得到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的具体方式为:
对于任一待优化记录信息,从所有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中筛选出与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源头数据记录信息相匹配的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作为待用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
利用待用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对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主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优化主数据记录信息;
根据优化主数据记录信息和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源头数据记录信息对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匹配关系进行更新,得到优化匹配关系;
利用优化匹配关系和优化主数据记录信息对该待优化记录信息进行替换更新,得到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目标优化记录信息。
可见,实施图2所描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装置,能够对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进行匹配优化,得到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更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的数据转化配置,进而提高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效率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体验感。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所描述的装置能够应用于信息系统中,如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管理的本地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图3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301;
与存储器301耦合的处理器302;
处理器302调用存储器3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用于执行实施例一所描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实施例一所描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该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实施例一所描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项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的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构建初始主数据表;所述第一操作界面用于指示新增所述初始主数据表;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的转换配置操作,根据所述初始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转换数据表;所述第二操作界面用于指示对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进行数据融合;
其中,所述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包括源头数据选取区,和/或,主数据选取区,和/或,映射生成区,和/或,匹配执行区,和/或,展示区;
所述转换配置操作包括第一选取操作,和/或,第二选取操作,和/或,映射生成操作,和/或,匹配执行操作;
所述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的转换配置操作,根据所述初始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转换数据表,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源头数据选取区的第一选取操作,生成匹配源头数据信息;所述匹配源头数据信息包括业务系统信息、源头映射表信息、源头代码字段信息和源头名称字段信息;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主数据选取区的第二选取操作,生成匹配主数据信息;所述匹配主数据信息包括所属分类信息、主数据映射表信息、主数据代码字段信息和主数据名称字段信息;所述主数据代码字段信息与所述源头代码字段信息是相一致的;所述主数据名称字段信息与所述源头名称字段信息是相一致的;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映射生成区的映射生成操作,根据所述业务系统信息和所述源头映射表信息,从所述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中加载与所述匹配源头数据信息相匹配的数据信息,得到源头待匹配信息;所述源头待匹配信息包括M个源头数据记录信息;所述M为正整数;每个所述源头数据记录信息包括一个所述源头代码字段信息对应的代码字段信息和一个所述源头名称字段信息对应的名称字段信息;
根据所属分类信息和所述主数据映射表信息,从所述初始主数据表中加载与所述匹配主数据信息相匹配的数据信息,得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所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包括所述M个主数据记录信息;
将所述源头待匹配信息和所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展示于所述展示区;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匹配执行区的匹配执行操作,对所述源头待匹配信息和所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进行内容一致性对比,得到匹配关系信息;所述匹配关系信息包括若干个匹配关系;每个所述匹配关系表征所述源头数据记录信息与所述主数据记录信息的数据信息匹配度;所述匹配关系包括完全匹配类型、转化匹配类型和不匹配类型;
将所述源头待匹配信息、所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和所述匹配关系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初始转换数据表;
对所述初始转换数据表进行优化处理,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所述目标转换数据表为所述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在所述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后的数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包括基础信息区,和/或,数据表区,和/或,表操作区,和/或,执行区;
所述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包括输入操作,和/或,数据表选取操作,和/或,信息筛选操作,和/或,语句生成操作,和/或,数据表生成操作;
所述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的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构建初始主数据表,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基础信息区的输入操作,生成表基础数据信息;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数据表区的数据表选取操作,生成第一表数据信息;
在所述表操作区展示所述第一表数据信息;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表操作区对所述第一表数据信息的信息筛选操作,对所述第一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删减,得到第二表数据信息;所述第二表数据信息的数据信息量不大于所述第一表数据信息的数据信息量;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根据所述表基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表数据信息,确定出备用主数据表;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执行区的数据表生成操作,根据所述备用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主数据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根据所述表基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表数据信息,确定出备用主数据表,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生成标准数据表构建指令;
调用与所述标准数据表构建指令相匹配的解析函数;所述解析函数用于逆向解析SQL语句;
利用所述解析函数对所述第二表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得到数据表结构信息;
利用所述数据表结构信息进行数据表构建,得到基础数据表;
利用所述表基础数据信息对所述基础数据表进行数据更新,得到备用主数据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界面还包括条件设置区;
所述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还包括条件设置操作;
在所述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表操作区对所述第一表数据信息的信息筛选操作,对所述第一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删减,得到第二表数据信息之后,所述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执行区的语句生成操作,根据所述表基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表数据信息,确定出备用主数据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条件设置去的条件设置操作,生成条件参数信息;所述条件参数信息包括至少3个条件参数;
利用所述条件参数信息对所述第二表数据信息进行数据融合更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初始转换数据表进行优化处理,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包括:
对于任一匹配关系,判断该匹配关系是否为不匹配类型,得到关系判断结果;
当所述关系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该匹配关系为待优化匹配关系;
筛选出所有所述待优化匹配关系对应的所述源头数据记录信息和所述主数据记录信息,得到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所述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包括若干个待优化记录信息;
对所述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进行匹配优化,得到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所述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包括若干个目标优化记录信息;
利用所述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对所述初始转换数据表进行数据替换更新,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优化记录信息集合进行匹配优化,得到目标优化记录信息集合,包括:
对于任一所述待优化记录信息,从所有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中筛选出与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源头数据记录信息相匹配的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作为待用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
利用所述待用历史目标优化记录信息对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主数据记录信息进行更新处理,得到优化主数据记录信息;
根据所述优化主数据记录信息和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源头数据记录信息对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匹配关系进行更新,得到优化匹配关系;
利用所述优化匹配关系和所述优化主数据记录信息对该待优化记录信息进行替换更新,得到该待优化记录信息对应的目标优化记录信息。
7.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在信息系统的第一操作界面的标准主数据构建操作,构建初始主数据表;所述第一操作界面用于指示新增所述初始主数据表;
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的转换配置操作,根据所述初始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转换数据表;所述第二操作界面用于指示对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进行数据融合;
其中,所述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包括源头数据选取区,和/或,主数据选取区,和/或,映射生成区,和/或,匹配执行区,和/或,展示区;
所述转换配置操作包括第一选取操作,和/或,第二选取操作,和/或,映射生成操作,和/或,匹配执行操作;
所述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信息系统的第二操作界面的转换配置操作,根据所述初始主数据表,确定出初始转换数据表,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源头数据选取区的第一选取操作,生成匹配源头数据信息;所述匹配源头数据信息包括业务系统信息、源头映射表信息、源头代码字段信息和源头名称字段信息;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主数据选取区的第二选取操作,生成匹配主数据信息;所述匹配主数据信息包括所属分类信息、主数据映射表信息、主数据代码字段信息和主数据名称字段信息;所述主数据代码字段信息与所述源头代码字段信息是相一致的;所述主数据名称字段信息与所述源头名称字段信息是相一致的;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映射生成区的映射生成操作,根据所述业务系统信息和所述源头映射表信息,从所述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中加载与所述匹配源头数据信息相匹配的数据信息,得到源头待匹配信息;所述源头待匹配信息包括M个源头数据记录信息;所述M为正整数;每个所述源头数据记录信息包括一个所述源头代码字段信息对应的代码字段信息和一个所述源头名称字段信息对应的名称字段信息;
根据所属分类信息和所述主数据映射表信息,从所述初始主数据表中加载与所述匹配主数据信息相匹配的数据信息,得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所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包括所述M个主数据记录信息;
将所述源头待匹配信息和所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展示于所述展示区;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匹配执行区的匹配执行操作,对所述源头待匹配信息和所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进行内容一致性对比,得到匹配关系信息;所述匹配关系信息包括若干个匹配关系;每个所述匹配关系表征所述源头数据记录信息与所述主数据记录信息的数据信息匹配度;所述匹配关系包括完全匹配类型、转化匹配类型和不匹配类型;
将所述源头待匹配信息、所述主数据待匹配信息和所述匹配关系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初始转换数据表;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初始转换数据表进行优化处理,得到目标转换数据表;所述目标转换数据表为所述业务系统的源头数据在所述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后的数据信息。
8.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调用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
CN202310286249.2A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62267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6249.2A CN116226786B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6249.2A CN116226786B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6786A CN116226786A (zh) 2023-06-06
CN116226786B true CN116226786B (zh) 2023-08-22

Family

ID=86587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86249.2A Active CN116226786B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267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10506B (zh) * 2023-11-24 2024-04-30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 一种文本信息提取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9907A (zh) * 2012-03-16 2013-09-18 上海安捷力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对不同来源的业务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7766393A (zh) * 2016-08-22 2018-03-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库的信息处理方法、客户端及服务器
CN110688421A (zh) * 2018-06-20 2020-01-14 南京网感至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的可定制的数据治理和分析方法
WO2020015150A1 (zh) * 2018-07-18 2020-01-2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表动态导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38296A (zh) * 2020-05-22 2020-10-02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基于数据融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CN113568924A (zh) * 2021-07-23 2021-10-29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00561A (zh) * 2021-10-27 2022-01-07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表格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3934868A (zh) * 2021-10-14 2022-01-14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政务大数据治理方法及系统
CN115014366A (zh) * 2022-05-31 2022-09-0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融合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5129716A (zh) * 2022-06-27 2022-09-30 浪潮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工业大数据的数据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30357A (zh) * 2022-10-09 2022-11-11 深圳市奇见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立体车库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94916A (zh) * 2022-11-21 2023-03-14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9907A (zh) * 2012-03-16 2013-09-18 上海安捷力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对不同来源的业务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7766393A (zh) * 2016-08-22 2018-03-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库的信息处理方法、客户端及服务器
CN110688421A (zh) * 2018-06-20 2020-01-14 南京网感至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的可定制的数据治理和分析方法
WO2020015150A1 (zh) * 2018-07-18 2020-01-2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表动态导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38296A (zh) * 2020-05-22 2020-10-02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基于数据融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CN113568924A (zh) * 2021-07-23 2021-10-29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34868A (zh) * 2021-10-14 2022-01-14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政务大数据治理方法及系统
CN113900561A (zh) * 2021-10-27 2022-01-07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表格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5014366A (zh) * 2022-05-31 2022-09-0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融合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5129716A (zh) * 2022-06-27 2022-09-30 浪潮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工业大数据的数据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30357A (zh) * 2022-10-09 2022-11-11 深圳市奇见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立体车库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94916A (zh) * 2022-11-21 2023-03-14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6786A (zh)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44372B (zh) 一种物流信息查询方法和装置
US20210365421A1 (en) Data analysis method,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6226786B (zh) 一种用于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434982A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049365A (zh) 应用投产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2579558A (zh) 展示拓扑图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1984882A (zh)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2862593A (zh) 信用评分卡模型训练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685115A (zh) 国际提示语生成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50167B (zh) 一种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25263A (zh) 预约请求的管理方法、预约功能实体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18990A (zh) 清单报表设置方法、系统及清单报表获取方法
US8832110B2 (en) Management of class of service
KR20190132789A (ko) 농산물 응용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농가 이벤트 통합 관리 방법
CN115422202A (zh) 业务模型的生成方法、业务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559641B (zh) 拉链表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3434585A (zh) 资源保存方法及设备
JP6695847B2 (ja) ソフトウェア部品管理システム、計算機
CN113836181A (zh) 结合rpa和ai的数据查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01718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07022608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mapping of data in a multi-valued data structure
CN117112654B (zh) 城市数据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052035B (zh) 消息推送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70464B (zh) 项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CN114911877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