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21426A - 一种单阀瓣蝶阀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阀瓣蝶阀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21426A
CN116221426A CN202310302711.3A CN202310302711A CN116221426A CN 116221426 A CN116221426 A CN 116221426A CN 202310302711 A CN202310302711 A CN 202310302711A CN 116221426 A CN116221426 A CN 1162214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working
plate
air inlet
b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027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彬
杨积海
刘四华
李洛
李敏敏
何孙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oru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oru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oru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oru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027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214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21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14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16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 F16K1/18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 F16K1/22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with axis of rotation crossing the valve member, e.g. butterfly valves
    • F16K1/226Shaping or arrangements of the sealing
    • F16K1/2261Shaping or arrangements of the sealing the sealing being arranged on the valve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10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 plates, sheets or pads having plane sur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16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 F16K1/18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 F16K1/22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with axis of rotation crossing the valve member, e.g. butterfly valves
    • F16K1/226Shaping or arrangements of the sealing
    • F16K1/2268Sealing means for the axis of ro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36Valv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16K27/0209Check valves or pivoted valves
    • F16K27/0218Butterfl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1/00Spindle sealings
    • F16K41/02Spindle sealings with stuffing-box ; Sealing rings
    • F16K41/023Spindle sealings with stuffing-box ; Sealing rings for spindles which only rotate, i.e. non-rising spindles
    • F16K41/026Spindle sealings with stuffing-box ; Sealing rings for spindles which only rotate, i.e. non-rising spindles for rotating val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阀瓣蝶阀,包括阀体、上阀座和下阀座及阀杆,包括:阀板,套设于阀杆上的阀板;密封结构,设置于阀板朝向于阀体入口端的一侧;第一防抱死结构,设置于上阀座与阀杆之间;第二防抱死结构,设置于下阀座与阀杆之间;以及正压防堵结构,输入端设置于阀体的外侧壁上,输出端贯穿阀体分别连通于上阀座与下阀座内;其中,上阀座与下阀座的内壁上均设有正压防堵结构输出端输出的进气槽,两个进气槽分别位于第一防抱死结构与第二防抱死结构相对的一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降低工艺介质对阀杆、填料的腐蚀,延长阀门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单阀瓣蝶阀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蝶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阀瓣蝶阀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蝶阀是用阀杆带动阀瓣往复回转90°左右来开启、关闭或调节介质流量的一种阀门。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材料耗用省、安装尺寸小、操作简便迅速,是发展较快、应用较多的阀门品种之一。
在实际工业生产中,阀门内气相工艺流质常伴有酸泥、矿尘等杂质,其在工况条件的作用下,附着在阀门内侧的阀杆处,进而腐蚀填料、阀杆,导致阀门本体外漏或阀门阀杆卡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阀瓣蝶阀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单阀瓣蝶阀,包括阀体、设置于阀体上下两侧的上阀座和下阀座及一端位于上阀杆做的上方,另一端分别贯穿阀杆座、阀体及下阀座的阀杆,包括:
阀板,套设于阀杆上的阀板;
密封结构,设置于阀板朝向于阀体入口端的一侧;
第一防抱死结构,设置于上阀座与阀杆之间;
第二防抱死结构,设置于下阀座与阀杆之间;
以及正压防堵结构,输入端设置于阀体的外侧壁上,输出端贯穿阀体分别连通于上阀座与下阀座内;
其中,所述上阀座与下阀座的内壁上均设有正压防堵结构输出端输出的进气槽,两个所述进气槽分别位于第一防抱死结构与第二防抱死结构相对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蝶阀需要开启时,阀杆进行转动,同时正压防堵结构启动,阀杆带动阀板进行转动,此时流质将流到阀杆与阀体的连通处,同时正压防堵结构给进气槽内送气,从而达到流质无法流入阀杆与阀体的缝隙内,从而达到对阀杆与防抱死结构的保护,从而增加阀门的整体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正压防堵结构包括一端设置于阀体外部、另一端连通于阀体内的进气管及中部设置于进气管输出端且两端与两个进气槽连通的进气孔。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进气管的设置,能够使得气体通过进气孔排入两个进气槽,从而达到进气槽内的气压增加,最终从阀杆与阀体的缝隙中流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
密封环,安装阀板朝向于输入端的一侧;
以及压板,设置于阀板朝向于阀体输入端的一侧,且压板一部分压合与密封环上,另一部分与阀板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阀板朝向于阀体输入端一侧设有密封环和压板嵌入的安装槽,所述压板通过螺母连接于阀板上。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压板的设置,能够使得密封环密封的更稳定,通过压板的可拆卸连接,能够使得密封环得到更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抱死结构:
压盖,套置于阀杆上,且压盖的一端延伸入上阀座内,另一端与上阀座顶端可拆卸连接;
以及填料,内壁与阀杆贴合,外壁嵌于压盖内壁上;
其中,所述压盖的内壁上设有供填料填充的容纳槽。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压盖的设置,能够减少雨水与腐蚀物流入阀杆与阀体之间,从而防止阀杆与阀体之间的活动不便,通过填料的设置,防止因为阀座内流出的泄漏而导致阀杆硬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抱死结构包括:
端盖,设置于阀杆的底端,且端盖的端部与下阀座贴合;
以及轴承,套置于阀杆的外侧壁上,且轴承的外侧壁嵌于下阀座的内壁上;
其中,所述端盖通过螺栓连接于下阀座上。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轴承的支持确保阀杆的定位,不会因为介质力的推动产生径向位移,增加阀板启闭的稳定性,由于阀杆采用外置轴承支撑,摩擦系数小,减少启闭力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阀杆背离上阀杆做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阀杆的电动执行器。
本技术方案中,能够自动转动阀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气密封机构,所述气密封机构包括一端设置于第一连通孔、电磁阀、充气密封圈、通气槽及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的一端设置于阀体的内壁上,另一端连通于进气孔内,所述电磁阀设置于第一连通孔内壁上,所述通气槽设置于阀板与第一连通孔对应的外侧壁上,所述充气密封圈嵌于阀板的外侧壁内,所述第二连通孔一端连通于第一连通孔内,另一端贯穿阀板连通于充气密封圈内。
本技术方案中,当阀板闭合时与电磁阀开启时,进气孔内的气体流入第一连通孔,然后流入通气槽内,最后经过第二连通孔吹入充气密封圈,充气密封圈变大,从而抵触于阀体的内壁上,通过充气密封圈的二次密封,能够使得阀板整体密封性较强,且能够在密封环磨损时,充气密封圈还能够达到密封效果,且能够在阀板关闭时充气密封圈无受气状态,达到不会磨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防堵装置:
增压泵,设置进气管的输入端上;
连接管,连接于增压泵的输出乱;
主管,连接于连接管背离增压泵的一端;
阻断板,设置于主管内壁上;
隔板,设置于主管的内壁上,且隔板与阻断板之间形成腔体;
运作体,设置于隔板背离阻断板的一侧;
第一工作腔,设置于运作体内;
第二工作腔,设置于运作体内;
第一工作塞,活动连接于第一工作腔内;
第二工作塞,活动连接于第二工作塞内;
第一工作通道,一端贯穿隔板连通于腔体内,另一端连通于第二工作腔内;
第二工作通道,一端与连接管连接,另一端连通于第二工作腔内;
第三工作通道,贯穿阻断板;
排堵通道,一端与第三工作通道的内壁连通,另一端依次贯穿阻断板,腔体、隔板及连通于第一工作腔内;
第四工作通道,一端连通于主管底端,另一端依次贯穿主管、隔板及连通于第一工作腔内;
其中,所述第三工作通道朝向于腔体一侧的开口处设有粉尘粉尘过滤件,所述排堵通道与第四工作通道均连通于第一工作腔朝向于隔板的一侧。
本技术方案中,当气体通过第三工作通道内时,此时第一工作塞封闭第二工作腔,第二工作塞在不接触第一工作塞的情况下做往复运动,由于第二工作通道内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二工作塞活动时,第二工作通道不会进行向内抽风,第一工作通道内产生负压,对腔体内的气体抽取,气体将通过粉尘过滤件进入腔体内,粉尘过滤件将对气体内的粉尘过滤,进入连接管内,然后通过增压泵进行对气体增压,得到想要的无粉尘气体,最后通过进气管流入阀体内,防止了堵塞,从而达到阀体的整体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
第一单向阀,设置于第一工作通道内;
第二单向阀,设置于第二工作通道内;
第三单向阀,设置于排堵通道内;
第四单向阀,设置于第四运输道内;
两个弹性件,相对设置于第一工作塞朝向隔板的一侧与第一工作腔朝向隔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塞在初始状态下将第一工作腔封闭,当所述第二工作塞在不接触第一工作塞的情况下做往复运动时,所述第一工作通道内产生负压对腔体内的气体进行抽取,并由第二工作通道排出给连接管内,当所述第一工作塞在第一工作通道与第四工作通道被第二工作塞封闭并接触第二工作塞的情况下做往复运动时,第一工作腔产生负压通过排堵通道对第三工作通道的粉尘进行抽取,并通过第四工作通道排出主管。
本技术方案中,当第一工作塞在第一工作通道与第二工作通道被第二工作塞封闭并接触第二工作塞的情况下做往复运动时,第一工作腔产生负压通过主管对第三工作通道内的粉尘抽取,并通过第四工作通道排出主管外,通过粉尘的排出,能够使得粉尘过滤件的过滤效果更佳及防止堵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包括如下步骤:
S1:当蝶阀需要开启时,转动阀杆,阀板处于开启状态,同时启动正压防堵结构:
S2:进气管输入气流,气流在通过进气孔流入进气槽内,此时进气槽内的气体将从阀杆与阀体之间的缝隙流入阀体内;
S3:当蝶阀完全关闭时,进气管停止输入气流。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S1的设置,能够启动流质流通的同事起到防护阀杆与阀体;通过S2的设置,能够使得流质无法流入阀体与阀杆之间的缝隙,通过S3的设置,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防堵装置剖视图。
附图标记:1、阀体;2、上阀座;3、下阀座;4、阀板;5、进气槽;6、阀杆;7、进气管;8、进气孔;9、密封环;10、压板;11、安装槽;12、压盖;13、填料;14、端盖;15、轴承;16、电动执行器;17、第一连通孔;18、电磁阀;19、充气密封圈;20、通气槽;21、第二连通孔;22、增压泵;23、连接管;24、防堵装置;25、主管;26、阻断板;27、隔板;28、运作体;29、第一工作腔;30、第二工作腔;31、第一工作塞;32、第二工作塞;33、第一工作通道;34、第二工作通道;35、第三工作通道;36、第四工作通道;37、排堵通道;38、粉尘过滤件;39、第一单向阀;40、第二单向阀;41、第三单向阀;42、第四单向阀;43、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单阀瓣蝶阀及其使用方法“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阀瓣蝶阀,包括阀体1、设置于阀体1上下两侧的上阀座2和下阀座3及一端位于上阀杆6做的上方,另一端分别贯穿阀杆6座、阀体1及下阀座3的阀杆6,包括:
阀板4,套设于阀杆6上的阀板4;
密封结构,设置于阀板4朝向于阀体1入口端的一侧;
第一防抱死结构,设置于上阀座2与阀杆6之间;
第二防抱死结构,设置于下阀座3与阀杆6之间;
以及正压防堵结构,输入端设置于阀体1的外侧壁上,输出端贯穿阀体1分别连通于上阀座2与下阀座3内;
其中,所述上阀座2与下阀座3的内壁上均设有正压防堵结构输出端输出的进气槽5,两个所述进气槽5分别位于第一防抱死结构与第二防抱死结构相对的一侧;
当蝶阀需要开启时,阀杆6进行转动,同时正压防堵结构启动,阀杆6带动阀板4进行转动,此时流质将流到阀杆6与阀体1的连通处,同时正压防堵结构给进气槽5内送气,从而达到流质无法流入阀杆6与阀体1的缝隙内,从而达到对阀杆6与防抱死结构的保护,从而增加阀门的整体寿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述正压防堵结构包括一端设置于阀体1外部、另一端连通于阀体1内的进气管7及中部设置于进气管7输出端且两端与两个进气槽5连通的进气孔8;
通过进气管7的设置,能够使得气体通过进气孔8排入两个进气槽5,从而达到进气槽5内的气压增加,最终从阀杆6与阀体1的缝隙中流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
密封环9,安装阀板4朝向于输入端的一侧;
以及压板10,设置于阀板4朝向于阀体1输入端的一侧,且压板10一部分压合与密封环9上,另一部分与阀板4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阀板4朝向于阀体1输入端一侧设有密封环9和压板10嵌入的安装槽11,所述压板10通过螺母连接于阀板4上;
通过压板10的设置,能够使得密封环9密封的更稳定,通过压板10的可拆卸连接,能够使得密封环9得到更换。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抱死结构:
压盖12,套置于阀杆6上,且压盖12的一端延伸入上阀座2内,另一端与上阀座2顶端可拆卸连接;
以及填料13,内壁与阀杆6贴合,外壁嵌于压盖12内壁上;
其中,所述压盖12的内壁上设有供填料13填充的容纳槽;
通过压盖12的设置,能够减少雨水与腐蚀物流入阀杆6与阀体1之间,从而防止阀杆6与阀体1之间的活动不便,通过填料13的设置,防止因为阀座内流出的泄漏而导致阀杆6硬化。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抱死结构包括:
端盖14,设置于阀杆6的底端,且端盖14的端部与下阀座3贴合;
以及轴承15,套置于阀杆6的外侧壁上,且轴承15的外侧壁嵌于下阀座3的内壁上;
其中,所述端盖14通过螺栓连接于下阀座3上;
通过轴承15的支持确保阀杆6的定位,不会因为介质力的推动产生径向位移,增加阀板4启闭的稳定性,由于阀杆6采用外置轴承15支撑,摩擦系数小,减少启闭力矩。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所述阀杆6背离上阀杆6做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阀杆6的电动执行器16;能够自动转动阀杆6。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还包括气密封机构,所述气密封机构包括一端设置于第一连通孔17、电磁阀18、充气密封圈19、通气槽20及第二连通孔21,所述第一连通孔17的一端设置于阀体1的内壁上,另一端连通于进气孔8内,所述电磁阀18设置于第一连通孔17内壁上,所述通气槽20设置于阀板4与第一连通孔17对应的外侧壁上,所述充气密封圈19嵌于阀板4的外侧壁内,所述第二连通孔21一端连通于第一连通孔17内,另一端贯穿阀板4连通于充气密封圈19内;
当阀板4闭合时与电磁阀18开启时,进气孔8内的气体流入第一连通孔17,然后流入通气槽20内,最后经过第二连通孔21吹入充气密封圈19,充气密封圈19变大,从而抵触于阀体1的内壁上,通过充气密封圈19的二次密封,能够使得阀板4整体密封性较强,且能够在密封环9磨损时,充气密封圈19还能够达到密封效果,且能够在阀板4关闭时充气密封圈19无受气状态,达到不会磨损。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还包括防堵装置24:
增压泵22,设置进气管7的输入端上;
连接管23,连接于增压泵22的输出乱;
主管25,连接于连接管23背离增压泵22的一端;
阻断板26,设置于主管25内壁上;
隔板27,设置于主管25的内壁上,且隔板27与阻断板26之间形成腔体;
运作体28,设置于隔板27背离阻断板26的一侧;
第一工作腔29,设置于运作体28内;
第二工作腔30,设置于运作体28内;
第一工作塞31,活动连接于第一工作腔29内;
第二工作塞32,活动连接于第二工作塞32内;
第一工作通道33,一端贯穿隔板27连通于腔体内,另一端连通于第二工作腔30内;
第二工作通道34,一端与连接管23连接,另一端连通于第二工作腔30内;
第三工作通道35,贯穿阻断板26;
排堵通道37,一端与第三工作通道35的内壁连通,另一端依次贯穿阻断板26,腔体、隔板27及连通于第一工作腔29内;
第四工作通道36,一端连通于主管25底端,另一端依次贯穿主管25、隔板27及连通于第一工作腔29内;
其中,所述第三工作通道35朝向于腔体一侧的开口处设有粉尘粉尘过滤件38,所述排堵通道37与第四工作通道36均连通于第一工作腔29朝向于隔板27的一侧;
当气体通过第三工作通道35内时,此时第一工作塞31封闭第二工作腔30,第二工作塞32在不接触第一工作塞31的情况下做往复运动,由于第二工作通道34内设有第一单向阀39,第二工作塞32活动时,第二工作通道34不会进行向内抽风,第一工作通道33内产生负压,对腔体内的气体抽取,气体将通过粉尘过滤件38进入腔体内,粉尘过滤件38将对气体内的粉尘过滤,进入连接管23内,然后通过增压泵22进行对气体增压,得到想要的无粉尘气体,最后通过进气管7流入阀体1内,防止了堵塞,从而达到阀体1的整体使用。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还包括:
第一单向阀39,设置于第一工作通道33内;
第二单向阀40,设置于第二工作通道34内;
第三单向阀41,设置于排堵通道37内;
第四单向阀42,设置于第四运输道内;
两个弹性件43,相对设置于第一工作塞31朝向隔板27的一侧与第一工作腔29朝向隔板27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塞31在初始状态下将第一工作腔29封闭,当所述第二工作塞32在不接触第一工作塞31的情况下做往复运动时,所述第一工作通道33内产生负压对腔体内的气体进行抽取,并由第二工作通道34排出给连接管23内,当所述第一工作塞31在第一工作通道33与第四工作通道36被第二工作塞32封闭并接触第二工作塞32的情况下做往复运动时,第一工作腔29产生负压通过排堵通道37对第三工作通道35的粉尘进行抽取,并通过第四工作通道36排出主管25;
当第一工作塞31在第一工作通道33与第二工作通道34被第二工作塞32封闭并接触第二工作塞32的情况下做往复运动时,第一工作腔29产生负压通过主管25对第三工作通道35内的粉尘抽取,并通过第四工作通道36排出主管25外,通过粉尘的排出,能够使得粉尘过滤件38的过滤效果更佳及防止堵塞。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包括如下步骤:
S1:当蝶阀需要开启时,转动阀杆6,阀板4处于开启状态,同时启动正压防堵结构:
S2:进气管7输入气流,气流在通过进气孔8流入进气槽5内,此时进气槽5内的气体将从阀杆6与阀体1之间的缝隙流入阀体1内;
S3:当蝶阀完全关闭时,进气管7停止输入气流;
通过S1的设置,能够启动流质流通的同事起到防护阀杆6与阀体1;通过S2的设置,能够使得流质无法流入阀体1与阀杆6之间的缝隙,通过S3的设置,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单阀瓣蝶阀,包括阀体(1)、设置于阀体(1)上下两侧的上阀座(2)和下阀座(3)及一端位于上阀杆(6)做的上方,另一端分别贯穿阀杆(6)座、阀体(1)及下阀座(3)的阀杆(6),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板(4),套设于阀杆(6)上的阀板(4);
密封结构,设置于阀板(4)朝向于阀体(1)入口端的一侧;
第一防抱死结构,设置于上阀座(2)与阀杆(6)之间;
第二防抱死结构,设置于下阀座(3)与阀杆(6)之间;
以及正压防堵结构,输入端设置于阀体(1)的外侧壁上,输出端贯穿阀体(1)分别连通于上阀座(2)与下阀座(3)内;
其中,所述上阀座(2)与下阀座(3)的内壁上均设有正压防堵结构输出端输出的进气槽(5),两个所述进气槽(5)分别位于第一防抱死结构与第二防抱死结构相对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阀瓣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防堵结构包括一端设置于阀体(1)外部、另一端连通于阀体(1)内的进气管(7)及中部设置于进气管(7)输出端且两端与两个进气槽(5)连通的进气孔(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阀瓣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
密封环(9),安装阀板(4)朝向于输入端的一侧;
以及压板(10),设置于阀板(4)朝向于阀体(1)输入端的一侧,且压板(10)一部分压合与密封环(9)上,另一部分与阀板(4)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阀板(4)朝向于阀体(1)输入端一侧设有密封环(9)和压板(10)嵌入的安装槽(11),所述压板(10)通过螺母连接于阀板(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阀瓣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抱死结构:
压盖(12),套置于阀杆(6)上,且压盖(12)的一端延伸入上阀座(2)内,另一端与上阀座(2)顶端可拆卸连接;
以及填料(13),内壁与阀杆(6)贴合,外壁嵌于压盖(12)内壁上;
其中,所述压盖(12)的内壁上设有供填料(13)填充的容纳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阀瓣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抱死结构包括:
端盖(14),设置于阀杆(6)的底端,且端盖(14)的端部与下阀座(3)贴合;
以及轴承(15),套置于阀杆(6)的外侧壁上,且轴承(15)的外侧壁嵌于下阀座(3)的内壁上;
其中,所述端盖(14)通过螺栓连接于下阀座(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阀瓣蝶阀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6)背离上阀杆(6)做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阀杆(6)的电动执行器(1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阀瓣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密封机构,所述气密封机构包括一端设置于第一连通孔(17)、电磁阀(18)、充气密封圈(19)、通气槽(20)及第二连通孔(21),所述第一连通孔(17)的一端设置于阀体(1)的内壁上,另一端连通于进气孔(8)内,所述电磁阀(18)设置于第一连通孔(17)内壁上,所述通气槽(20)设置于阀板(4)与第一连通孔(17)对应的外侧壁上,所述充气密封圈(19)嵌于阀板(4)的外侧壁内,所述第二连通孔(21)一端连通于第一连通孔(17)内,另一端贯穿阀板(4)连通于充气密封圈(19)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阀瓣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堵装置(24):
增压泵(22),设置进气管(7)的输入端上;
连接管(23),连接于增压泵(22)的输出乱;
主管(25),连接于连接管(23)背离增压泵(22)的一端;
阻断板(26),设置于主管(25)内壁上;
隔板(27),设置于主管(25)的内壁上,且隔板(27)与阻断板(26)之间形成腔体;
运作体(28),设置于隔板(27)背离阻断板(26)的一侧;
第一工作腔(29),设置于运作体(28)内;
第二工作腔(30),设置于运作体(28)内;
第一工作塞(31),活动连接于第一工作腔(29)内;
第二工作塞(32),活动连接于第二工作塞(32)内;
第一工作通道(33),一端贯穿隔板(27)连通于腔体内,另一端连通于第二工作腔(30)内;
第二工作通道(34),一端与连接管(23)连接,另一端连通于第二工作腔(30)内;
第三工作通道(35),贯穿阻断板(26);
排堵通道(37),一端与第三工作通道(35)的内壁连通,另一端依次贯穿阻断板(26),腔体、隔板(27)及连通于第一工作腔(29)内;
第四工作通道(36),一端连通于主管(25)底端,另一端依次贯穿主管(25)、隔板(27)及连通于第一工作腔(29)内;
其中,所述第三工作通道(35)朝向于腔体一侧的开口处设有粉尘过滤件(38),所述排堵通道(37)与第四工作通道(36)均连通于第一工作腔(29)朝向于隔板(27)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阀瓣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单向阀(39),设置于第一工作通道(33)内;
第二单向阀(40),设置于第二工作通道(34)内;
第三单向阀(41),设置于排堵通道(37)内;
第四单向阀(42),设置于第四运输道内;
两个弹性件(43),相对设置于第一工作塞(31)朝向隔板(27)的一侧与第一工作腔(29)朝向隔板(27)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塞(31)在初始状态下将第一工作腔(29)封闭,当所述第二工作塞(32)在不接触第一工作塞(31)的情况下做往复运动时,所述第一工作通道(33)内产生负压对腔体内的气体进行抽取,并由第二工作通道(34)排出给连接管(23)内,当所述第一工作塞(31)在第一工作通道(33)与第四工作通道(36)被第二工作塞(32)封闭并接触第二工作塞(32)的情况下做往复运动时,第一工作腔(29)产生负压通过排堵通道(37)对第三工作通道(35)的粉尘进行抽取,并通过第四工作通道(36)排出主管(25)。
10.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阀瓣蝶阀的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当蝶阀需要开启时,转动阀杆(6),阀板(4)处于开启状态,同时启动正压防堵结构:
S2:进气管(7)输入气流,气流在通过进气孔(8)流入进气槽(5)内,此时进气槽(5)内的气体将从阀杆(6)与阀体(1)之间的缝隙流入阀体(1)内;
S3:当蝶阀完全关闭时,进气管(7)停止输入气流。
CN202310302711.3A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单阀瓣蝶阀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62214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2711.3A CN116221426A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单阀瓣蝶阀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2711.3A CN116221426A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单阀瓣蝶阀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1426A true CN116221426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80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02711.3A Pending CN116221426A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单阀瓣蝶阀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2142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TE534543T1 (de) Überrollventil mit unterdrucksicherheitsfunktion
KR20040050714A (ko) 진공 작동식 차단 밸브, 연료 탱크 증기 방출 제어 시스템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4088793B (zh) 一种空压机进气控制阀总成
CN202273112U (zh) 具有单向阀的洗涤剂存储装置
CA2514706A1 (en) Pumping system
CN116221426A (zh) 一种单阀瓣蝶阀及其使用方法
CN211693532U (zh) 一种两通阀
CN209076163U (zh) 一种过滤器自封阀
CN204828785U (zh) 一种安全型节水倒流防止器
CN201269345Y (zh) 气液式活塞阀
CN206359947U (zh) 一种节能环保导水装置
CN213954458U (zh) 一种活塞密封双弹簧式安全阀
CN205779529U (zh) 一种柱塞式油隔膜泵
CN208169127U (zh) 旋片式真空泵的防返流结构
CN201144827Y (zh) 立式无密封自吸油泵
CN208859044U (zh) 一种具有耐腐蚀性的调压式电磁阀
CN201487311U (zh) 单口排气阀
CN220396684U (zh) 一种负压阀
CN218624727U (zh) 泵体轴承室防渗漏系统及发电厂的给水系统
CN201321633Y (zh) 一种在承压水箱上设置的进排气专用阀
CN201164792Y (zh) 超滤/微滤膜污水处理装置
CN215568209U (zh) 一种新型破真空止回阀
CN203475521U (zh) 无负压叠压供水设备真空抑制器
CN220828525U (zh) 一种二级关断阀
CN220151959U (zh) 一种气密性单向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