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6301A - 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6301A
CN116216301A CN202310498269.6A CN202310498269A CN116216301A CN 116216301 A CN116216301 A CN 116216301A CN 202310498269 A CN202310498269 A CN 202310498269A CN 116216301 A CN116216301 A CN 116216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injection
transfer
wall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982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16301B (zh
Inventor
唐伟
赖德锋
李国文
钟修富
赵耀
陈军
田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Dellix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Dellix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Dellix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Dellix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982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163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16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6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16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63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07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with at least two picking-up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7/00Clos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fter filling
    • B65B7/16Closing semi-rigid or rigid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not deformed by, or not taking-up shape of, contents, e.g. boxes or cartons
    • B65B7/28Closing semi-rigid or rigid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not deformed by, or not taking-up shape of, contents, e.g. boxes or cartons by applying separate preformed closures, e.g. lids,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04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rovided with rotary movements on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8851Scan or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scan signal adjustment, for detecting different kinds of defects, for compensating for structures, markings, edg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0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in a container or its contents
    • G01N21/9018Dirt detection in containers
    • G01N21/9027Dirt detection in containers in containers after fill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8851Scan or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scan signal adjustment, for detecting different kinds of defects, for compensating for structures, markings, edges
    • G01N2021/8887Scan or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scan signal adjustment, for detecting different kinds of defects, for compensating for structures, markings, edges based on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涉及试剂转运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合成热室,在位于末端的合成热室设有转运腔室,沿随动盘的周向在其上表面开有多个安装孔,每一个安装孔内均设有夹持组件;隔板下表面与转运腔室底部内壁之间形成检测腔室,调节孔内设有密封块,密封块上开有多个供注射剂瓶通过的对接孔,连接筒的上端与调节孔对中,在连接筒内设有检测组件,在连接筒的下端开有供检测组件旋转进出且呈优弧状的开口。本发明利用机械臂进行注射剂瓶由热室转移至转运腔室内,通过多个夹持组件实现批量次的注射剂瓶的后续转运,在转运过程中实现注射剂瓶的批量灯检,以保证合格的注射剂成批次进入至放置桶等转运容器内。

Description

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菌注射剂的转运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
背景技术
放射性药剂一般是在热室内进行生产的,当药剂生产完成后,放射性药剂需要从洁净热室内转移到终端隔离装置中,如注射器转运容器、西林瓶转运容器等;现有的反射性药剂从洁净热室到运输容器内的转运操作,一般是通过物料运输缓冲通道将放射性药剂转移到后区输出窗口,然后由后区操作人员在四面密封的隔绝条件下将试剂转移到检测设备处,完成对应的检测后再转运至密封容器中;但是,人工转运放射性药剂的方式存在明显的缺陷,即容易将后区操作人员暴露在辐射环境中,暴露的人员受到辐照会直接影响其健康,同时热室内外环境同样容易出现交叉污染的风险,并且转运时间不可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以解决上述缺陷。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合成热室,在位于末端的合成热室设有与之内部连通的转运腔室,在转运腔室顶部设有用于转运注射剂瓶的机械臂;在转运腔室内设有下端开放的固定筒,转运电机倒置设置在固定筒内,在固定筒的下端面设有随动盘,随动盘内部开有与之同轴的圆形空腔,转运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置于圆形空腔内,沿随动盘的周向在其上表面开有多个安装孔,每一个安装孔内均设有用于对完成转运的注射剂瓶进行紧固的夹持组件,且多个夹持组件均与驱动齿轮配合;
在转运腔室中部设有隔板,隔板下表面与转运腔室底部内壁之间形成检测腔室,在隔板上表面设有两个与夹持组件匹配的调节孔,调节孔内设有与之匹配的密封块,密封块上开有多个供注射剂瓶通过的对接孔,在转运腔室外壁水平设置有多个调整电机,调整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连杆,连杆水平活动贯穿隔板后与密封块外壁连接;初始状态下,对接孔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
在隔板下表面设有两个竖直放置且两端均开放的连接筒,每一个连接筒的上端与调节孔对中,在连接筒下端面设有与之同轴的传送圆柱,在连接筒中部内壁上设有圆盘,圆盘上开有多个用于放置注射剂瓶的通孔,在检测腔室的底部设有传输带,传输带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放置桶,在连接筒内设有检测组件,在传送圆柱外壁上竖直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与检测组件连接的连接块,在连接筒的下端开有供检测组件旋转进出且呈优弧状的开口,在传送圆柱内部设有多个与通孔对中的传输管。
现有技术中,注射剂瓶在完成合成和分装后,需要进行转运,转运时的人工操作不仅会增加操作人员的辐照几率,同时热室的内外环境也极易导致交叉污染,并且转运的效率同样极为低下;对此,发明人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在多个热室的末端设置一个转运腔室,并且利用机械臂进行注射剂瓶由热室转移至转运腔室内,通过多个夹持组件实现批量次的注射剂瓶的后续转运,同时在转运过程中实现注射剂瓶的批量灯检,以保证合格的注射剂成批次进入至放置桶等转运容器内,操作人员可在隔绝环境下对放置桶进行封闭处理即可,且由于整个过程中注射剂瓶的转运过程均为批量化操作,极大地提高了转运效率。
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
机械臂的活动范围覆盖整个随动盘,并且在从热室中转移注射剂瓶时的操作方式较为灵活,机械臂可在隔板上方定点转移,即在距机械臂最近的安装孔上方进行操作,同样也可以在两个相互对称的安装孔上同步对注射剂瓶进行批量转移,以缩短转运时间;其中,在注射剂瓶转运时,隔板将转运腔室、检测腔室分隔开,且在隔板上设有两个连通通道,即设置在隔板上的调节孔、位于调节孔内的密封块,密封块能通过旋转调节的方式实现对接孔与夹持组件底部的对中或是分离,使得转运腔室与检测腔室之间的通道以非常开的方式存在;而位于检测腔室中的检测组件,能对多个注射剂瓶进行灯检,主要通过视觉识别系统来检测瓶内是否存在异物或是瓶体是否存在缺陷,且在检测时密封块再次将调节孔封闭,随动盘由主电机带动旋转以进行下一组夹持组件与调节孔对中,而完成灯检的一组注射剂瓶在检测组件沿弧形开口移出连通筒后经传输管下移至放置桶内,经传输带传送至检测腔室,最后对放置桶进行封盖处理即完成第一批次的转运传送。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多个暂存管、以及两个叠置且与安装孔匹配的转运盘,两个转运盘相对的侧壁通过中心柱连接,多个暂存管沿转运盘的周向分布,且每一个暂存管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转运盘,沿暂存管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内侧缺口和外侧缺口;
在圆形空腔内设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外齿圈,在外齿圈的内圆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止推块,在外侧缺口上设有与注射剂瓶外壁匹配且呈弧形的固定夹板,在内侧缺口上设有与注射剂瓶外壁匹配且呈弧形的活动夹板,在活动夹板两端分别设有延伸板,延伸板远离中心柱的侧壁上设有拨动杆,在固定夹板两端分别设有支承板,支承板上开有供拨动杆活动贯穿的限位孔,在活动夹板正对中心柱的侧壁上设有导向筒,沿中心柱的径向在其外壁上设有与导向筒同轴的支承杆,支承杆局部置于导向筒内,支承杆上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与支承杆外壁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导向筒的内壁连接;
多个止退块两两为一组,且同一组止退块与活动夹板上的两个拨动杆对应;每一个止退块的厚度沿外齿圈的逆时针旋转方向递减;使用时,外齿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止退块推动拨动杆朝靠近中心柱的方向转动,使得延伸板与支承板之间的间距增大。
进一步地,夹持组件作为整个转运过程中的核心部件,不仅能与机械臂配合完成注射剂瓶从热室中转移出,还能在灯检工序进行之前辅助实现前期的工作准备,即带动注射剂瓶内的流体旋转;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同一批次的注射剂瓶与随动盘一并转动一段时间后,使得瓶内的流体处于旋转状态,在随动盘停止转动且满足安装孔与调整孔对中后,此时调整电机首先驱动密封块将下移通道打开,转运电机逆时针转动,使得止退块开始挤压拨动杆,由于在初始状态下,固定夹板在外侧缺口上不产生任何位移且其内壁与注射剂瓶外侧壁紧贴,而活动夹板的内壁则与注射剂瓶内侧壁接触,而拨动杆受到挤压后则会推动活动夹板朝远离暂存管轴线的方向移动,以解除对注射剂瓶的夹持,通过外齿轮、多组止退块与驱动齿轮的配合,使得同一个夹持组件上的多个注射剂瓶进行同步的下移动作,经对接孔下移至检测组件上;需要说明的是,解除夹持状态的用时较短,瓶内流体的运动状态会持续保持一段时间,以利于检测组件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测工序,此时转运电机反向旋转,即可使得止退块复位,在失去拨动杆的挤压作用后,活动夹板在弹簧回复形变时产生的弹力作用下也实现复位,以方便机械臂的后续操作。
位于同一个安装孔内的两个转运盘中,位于上方的转运盘上表面与随动盘上表面齐平,位于下方的转运盘下表面与随动盘下表面齐平;且所述暂存管的轴向长度大于注射剂瓶的高度。作为优选,位于上方的转运盘上表面与随动盘上表面齐平,位于下方的转运盘下表面与随动盘下表面齐平,使得机械臂在先后完成注射剂瓶转移至多个夹持组件上时具备足够的操作空间,避免在转移过程中因意外碰撞而导致注射剂瓶受损,同样地,暂存管的轴向长度大于注射剂瓶的高度,也能实现对注射剂瓶的完全包裹防护。
所述密封块为顶部与底部分别被两个平面所截取的球缺体,且两个截取面沿密封块的中心对称分布,多个对接孔的两端端面分别与两个截取面齐平。进一步地,密封块的主要作用是对隔板上的调整孔进行封堵密闭,以隔绝转运腔室内的操作与检测腔室内的操作,防止产生交叉污染,因此,本技术方案中的密封块与调整孔采用球面配合的方式进行密闭操作,密封块的初始样本为一个球体,经对该球体的顶部与底部同时进行水平截取后,形成一个特殊的球缺体,与传统定义的球缺有所区别,本技术方案中的球缺体具备两个截取面,以供与暂存管、检测组件的顺利对中,在与连杆联动作用后开始绕连杆轴线旋转,且旋转的角度为90°,即在需要对中时,连杆在调整电机的带动下顺时针旋转90°,在不需要对中时,连杆在调整电机的带动下逆时针旋转90°复位即可。
两个所述截取面之间的间距为S,球缺体的直径为D,且满足1/3D<S<2/3 D。作为优选,本技术方案中所指的球缺体直径是指密封块原始样本的直径,即一个完整球体的直径,其中,两个截取面之间的间距为S,球缺体的直径为D,且满足1/3D<S<2/3 D,在保证注射剂瓶能顺利由转运腔室下移至检测腔室的前提下,还能缩短对接孔密闭状态与开放状态的切换时间。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承载盘、底盘,承载盘位于圆盘下方且承载盘与圆盘均为PC透明板,承载盘与底盘之间通过连接块实现局部连接,在底盘上设有多个正对承载盘底部的竖直CCD相机,沿连接筒的周向在其内圆周壁内设有多个水平CCD相机,在所述圆盘中部竖直设置有提供光源的灯管;使用时,旋转电机带动连接块以及承载盘沿开口旋转进出。进一步地,检测组件同样为注射剂瓶在转运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能确保注射剂瓶的合格率,而无需转运至他处再单独进行检测;工作时,由承载盘对下移的注射剂瓶进行底部支撑,位于连接筒中部的圆盘上设有通孔,能对瓶体四周进行限位,在所有的注射剂瓶均就位后,位于圆盘中部的灯管会产生光源对其四周的注射剂瓶进行照射,此时位于注射剂瓶四周的水平CCD相机以及位于注射剂瓶底部的竖直CCD相机能基于视觉识别原理对处于旋转状态的流体进行拍摄取样,由后端的视觉识别系统来甄别流体中是否存在异物以及注射剂瓶是否存在损伤;而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应检测后,旋转电机启动,带动连接块、承载板、底盘脱离连接筒,使得圆盘底部开放,以方便注射剂瓶顺利下移至传输管内,在下一组的注射剂瓶进行重复操作之前,旋转电机反向转动,使得连接块、承载板、底盘再次进入至连接筒内,使得圆盘底部重新被封堵。
沿所述传输管的轴向在其内圆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柔性橡胶条。作为优选,传输管本身具备一定的轴向长度,且该长度的设计值相对较小,为提高注射剂瓶的下移效率以及可靠性,沿传输管的轴向设置在其内圆周壁上的多个柔性橡胶条,能对注射剂瓶进行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在下移过程中发生大幅度倾斜而卡死传输管中,同时柔性橡胶条在与注射剂瓶外壁接触时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能减缓瓶体的下移速度,以防止注射剂瓶与放置桶之间产生硬性碰撞。
所述转运腔室置于电气舱内,在检测腔室侧壁上开有供传输带以及放置桶通过的通道,且传输带的出料端位于电气舱内;在电气舱侧壁上设有操作舱门,操作舱门上设有观测窗以及两个操作孔,两个操作孔由筒状的柔性橡胶套对其进行密封,且在操作舱门上还铰接设置有用于遮挡操作孔的孔盖。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的转运腔室置于电气舱内,使得注射剂瓶的相关操作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并且,在完成转运以及灯检的注射剂瓶通过传输带移出检测腔室后,放置桶作为注射剂瓶最终的转运容器载体,其上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在检测腔室底部可通过设置对应的封盖机械来进行封盖处理,同样在密闭的环境下也可以选择人工来进行封盖处理,与传统的多次人工转运有所区别,本技术方案中人工介入的前提条件为封盖机械故障,为避免整个生产线停机时所采用的应急措施,即通过电气舱侧壁上的操作舱门上设置观测窗、两个由柔性橡胶套隔绝的操作孔来实现;在无需人工介入时,操作孔由孔盖遮挡密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转运腔室,并且利用机械臂进行注射剂瓶由热室转移至转运腔室内,通过多个夹持组件实现批量次的注射剂瓶的后续转运,同时在转运过程中实现注射剂瓶的批量灯检,以保证合格的注射剂成批次进入至放置桶等转运容器内,操作人员可在隔绝环境下对放置桶进行封闭处理即可,且由于整个过程中注射剂瓶的转运过程均为批量化操作,极大地提高了转运效率。
2、本发明在工作时,由承载盘对下移的注射剂瓶进行底部支撑,位于连接筒中部的圆盘上设有通孔,能对瓶体四周进行限位,在所有的注射剂瓶均就位后,位于圆盘中部的灯管会产生光源对其四周的注射剂瓶进行照射,此时位于注射剂瓶四周的水平CCD相机以及位于注射剂瓶底部的竖直CCD相机能基于视觉识别原理对处于旋转状态的流体进行拍摄取样,由后端的视觉识别系统来甄别流体中是否存在异物以及注射剂瓶是否存在损伤。
3、本发明为提高注射剂瓶的下移效率以及可靠性,沿传输管的轴向设置在其内圆周壁上的多个柔性橡胶条,能对注射剂瓶进行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在下移过程中发生大幅度倾斜而卡死传输管中,同时柔性橡胶条在与注射剂瓶外壁接触时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能减缓瓶体的下移速度,以防止注射剂瓶与放置桶之间产生硬性碰撞。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转运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密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所代表的为:1-转运腔室,2-隔板,3-密封圈,4-连接筒,5-传送圆柱,6-传输管,7-放置桶,8-传输带,9-检测腔室,10-随动盘,11-固定筒,12-转运电机,13-驱动齿轮,14-电气舱,141-观测窗,142-孔盖,143-操作舱门,144-操作孔,15-夹持组件,151-外齿圈,152-止退块,153-外侧缺口,154-固定夹板,155-拨动杆,156-活动夹板,157-弹簧,158-内侧缺口,159-导向筒,1510-支承杆,1511-中心柱,16-转运盘,17-暂存管,18-密封块,19-对接孔,20-连杆,21-调整电机,22-水平CCD相机,23-注射剂瓶,24-灯管,25-承载盘,26-竖直CCD相机,27-底盘,28-旋转电机,29-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已经处于实际研发使用阶段。
实施例1:
如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合成热室,在位于末端的合成热室设有与之内部连通的转运腔室1,在转运腔室1顶部设有用于转运注射剂瓶23的机械臂;在转运腔室1内设有下端开放的固定筒11,转运电机12倒置设置在固定筒11内,在固定筒11的下端面设有随动盘10,随动盘10内部开有与之同轴的圆形空腔,转运电机12的输出端上连接有驱动齿轮13,且驱动齿轮13置于圆形空腔内,沿随动盘10的周向在其上表面开有多个安装孔,每一个安装孔内均设有用于对完成转运的注射剂瓶23进行紧固的夹持组件15,且多个夹持组件15均与驱动齿轮13配合;
在转运腔室1中部设有隔板2,隔板2下表面与转运腔室1底部内壁之间形成检测腔室9,在隔板2上表面设有两个与夹持组件15匹配的调节孔,调节孔内设有与之匹配的密封块18,密封块18上开有多个供注射剂瓶23通过的对接孔19,在转运腔室1外壁水平设置有多个调整电机21,调整电机21的输出端上设有连杆20,连杆20水平活动贯穿隔板2后与密封块18外壁连接;初始状态下,对接孔19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
在隔板2下表面设有两个竖直放置且两端均开放的连接筒4,每一个连接筒4的上端与调节孔对中,在连接筒4下端面设有与之同轴的传送圆柱5,在连接筒4中部内壁上设有圆盘,圆盘上开有多个用于放置注射剂瓶23的通孔,在检测腔室9的底部设有传输带8,传输带8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放置桶7,在连接筒4内设有检测组件,在传送圆柱5外壁上竖直设置有旋转电机28,旋转电机28的输出端上设有与检测组件连接的连接块29,在连接筒4的下端开有供检测组件旋转进出且呈优弧状的开口,在传送圆柱5内部设有多个与通孔对中的传输管6。
本实施例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
机械臂的活动范围覆盖整个随动盘10,并且在从热室中转移注射剂瓶23时的操作方式较为灵活,机械臂可在隔板2上方定点转移,即在距机械臂最近的安装孔上方进行操作,同样也可以在两个相互对称的安装孔上同步对注射剂瓶23进行批量转移,以缩短转运时间;其中,在注射剂瓶23转运时,隔板2将转运腔室1、检测腔室9分隔开,且在隔板2上设有两个连通通道,即设置在隔板2上的调节孔、位于调节孔内的密封块18,密封块18能通过旋转调节的方式实现对接孔19与夹持组件15底部的对中或是分离,使得转运腔室1与检测腔室9之间的通道以非常开的方式存在;而位于检测腔室9中的检测组件,能对多个注射剂瓶23进行灯检,主要通过视觉识别系统来检测瓶内是否存在异物或是瓶体是否存在缺陷,且在检测时密封块18再次将调节孔封闭,随动盘10由主电机带动旋转以进行下一组夹持组件15与调节孔对中,而完成灯检的一组注射剂瓶23在检测组件沿弧形开口移出连通筒后经传输管6下移至放置桶7内,经传输带8传送至检测腔室9,最后对放置桶7进行封盖处理即完成第一批次的转运传送。
需要指出的是,在调整电机21工作之前,在转运腔室1的顶部内壁上设有倒置的主电机,主电机的输出端与固定筒11上端连接,且主电机与转运电机12的工作状态交替进行,即在随动盘10停止转动时,转运电机12才启动,以实现夹持组件15对由热室中转移出的注射剂瓶23进行解除夹紧;而当主动电机启动时,转运电机12停止工作,且随随动盘10一并进行转动,由于在检测腔室9内进行的是灯检操作,因此,在随动盘10转动时,被夹持组件15所夹紧的注射剂瓶23内流体会发生旋转,且在注射剂瓶23内的流体保持其旋流状态时,随动盘10停止转动,同时保证安装孔与调整孔对中,调整电机21启动,使得密封块18发生翻转,实现对接孔19的两端分别与夹持组件15的底部、检测组件的顶部对中,此时启动转运电机12,使得夹持组件15解除对注射剂瓶23的夹持,注射剂瓶23沿对接孔19下移至检测组件上,同时调整电机21反向转动,使得密封块18复位,下移至检测腔室9内的注射剂瓶23则开始后续的灯检、传送工序;而待检测组件完成对应的检测后,旋转电机28启动,带动连接块29以及检测组件沿开口朝远离连接筒4轴线的方向移动,即检测组件底部失去支撑,使得注射剂瓶23顺利下移至传输管6内。
夹持组件15作为整个转运过程中的核心部件,不仅能与机械臂配合完成注射剂瓶23从热室中转移出,还能在灯检工序进行之前辅助实现前期的工作准备,即带动注射剂瓶23内的流体旋转;其包括多个暂存管17、以及两个叠置且与安装孔匹配的转运盘16,两个转运盘16相对的侧壁通过中心柱1511连接,多个暂存管17沿转运盘16的周向分布,且每一个暂存管17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转运盘16,沿暂存管17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内侧缺口158和外侧缺口153;
在圆形空腔内设有与驱动齿轮13啮合的外齿圈151,在外齿圈151的内圆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止推块,在外侧缺口153上设有与注射剂瓶23外壁匹配且呈弧形的固定夹板154,在内侧缺口158上设有与注射剂瓶23外壁匹配且呈弧形的活动夹板156,在活动夹板156两端分别设有延伸板,延伸板远离中心柱1511的侧壁上设有拨动杆155,在固定夹板154两端分别设有支承板,支承板上开有供拨动杆155活动贯穿的限位孔,在活动夹板156正对中心柱1511的侧壁上设有导向筒159,沿中心柱1511的径向在其外壁上设有与导向筒159同轴的支承杆1510,支承杆1510局部置于导向筒159内,支承杆1510上套设有弹簧157,且弹簧157的一端与支承杆1510外壁连接,弹簧157的另一端与导向筒159的内壁连接;
多个止退块152两两为一组,且同一组止退块152与活动夹板156上的两个拨动杆155对应;每一个止退块152的厚度沿外齿圈151的逆时针旋转方向递减;使用时,外齿圈15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止退块152推动拨动杆155朝靠近中心柱1511的方向转动,使得延伸板与支承板之间的间距增大。
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同一批次的注射剂瓶23与随动盘10一并转动一段时间后,使得瓶内的流体处于旋转状态,在随动盘10停止转动且满足安装孔与调整孔对中后,此时调整电机21首先驱动密封块18将下移通道打开,转运电机12逆时针转动,使得止退块152开始挤压拨动杆155,由于在初始状态下,固定夹板154在外侧缺口153上不产生任何位移且其内壁与注射剂瓶23外侧壁紧贴,而活动夹板156的内壁则与注射剂瓶23内侧壁接触,而拨动杆155受到挤压后则会推动活动夹板156朝远离暂存管17轴线的方向移动,以解除对注射剂瓶23的夹持,通过外齿轮、多组止退块152与驱动齿轮13的配合,使得同一个夹持组件15上的多个注射剂瓶23进行同步的下移动作,经对接孔19下移至检测组件上;需要说明的是,解除夹持状态的用时较短,瓶内流体的运动状态会持续保持一段时间,以利于检测组件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测工序,此时转运电机12反向旋转,即可使得止退块152复位,在失去拨动杆155的挤压作用后,活动夹板156在弹簧157回复形变时产生的弹力作用下也实现复位,以方便机械臂的后续操作。
其中,还需要对机械臂在对注射剂瓶23的转移操作进行阐述,机械臂能实现个数与暂存管17个数相同的注射剂瓶23的同步转移,且在机械臂将注射剂瓶23下放之前,转运电机12启动,带动驱动齿轮13与外齿轮配合,使得活动夹板156的位置与夹持注射剂瓶23时的位置有所不同,目的是保证固定夹板154与活动夹板156之间的间距满足注射剂瓶23的正常移动,此时弹簧157因止退块152挤压拨动杆155而处于压缩状态,随动盘10底部与隔板2上表面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小,仅允许两者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即可,多个安装孔的点位则正对隔板2上表面的实体区域而非调整孔所处区域,以保证在未实现夹持之前注射剂瓶23的底部无支撑;同时机械臂在结束同一批次注射剂瓶23转移工序的前提条件是:注射剂瓶23的中下部完全置于活动夹板156与固定夹板154所形成的夹持区域内。
作为优选,位于上方的转运盘16上表面与随动盘10上表面齐平,位于下方的转运盘16下表面与随动盘10下表面齐平,使得机械臂在先后完成注射剂瓶23转移至多个夹持组件15上时具备足够的操作空间,避免在转移过程中因意外碰撞而导致注射剂瓶23受损,同样地,暂存管17的轴向长度大于注射剂瓶23的高度,也能实现对注射剂瓶23的完全包裹防护。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块18为顶部与底部分别被两个平面所截取的球缺体,且两个截取面沿密封块18的中心对称分布,多个对接孔19的两端端面分别与两个截取面齐平。密封块18的主要作用是对隔板2上的调整孔进行封堵密闭,以隔绝转运腔室1内的操作与检测腔室9内的操作,防止产生交叉污染,因此,本技术方案中的密封块18与调整孔采用球面配合的方式进行密闭操作,密封块18的初始样本为一个球体,经对该球体的顶部与底部同时进行水平截取后,形成一个特殊的球缺体,与传统定义的球缺有所区别,本技术方案中的球缺体具备两个截取面,以供与暂存管17、检测组件的顺利对中,在与连杆20联动作用后开始绕连杆20轴线旋转,且旋转的角度为90°,即在需要对中时,连杆20在调整电机21的带动下顺时针旋转90°,在不需要对中时,连杆20在调整电机21的带动下逆时针旋转90°复位即可。
作为优选,本技术方案中所指的球缺体直径是指密封块18原始样本的直径,即一个完整球体的直径,其中,两个截取面之间的间距为S,球缺体的直径为D,且满足1/3D<S<2/3 D,在保证注射剂瓶23能顺利由转运腔室1下移至检测腔室9的前提下,还能缩短对接孔19密闭状态与开放状态的切换时间。
其中,检测组件同样为注射剂瓶23在转运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能确保注射剂瓶23的合格率,而无需转运至他处再单独进行检测;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承载盘25、底盘27,承载盘25位于圆盘下方且承载盘25与圆盘均为PC透明板,承载盘25与底盘27之间通过连接块29实现局部连接,在底盘27上设有多个正对承载盘25底部的竖直CCD相机26,沿连接筒4的周向在其内圆周壁内设有多个水平CCD相机22,在所述圆盘中部竖直设置有提供光源的灯管24;使用时,旋转电机28带动连接块29以及承载盘25沿开口旋转进出。工作时,由承载盘25对下移的注射剂瓶23进行底部支撑,位于连接筒4中部的圆盘上设有通孔,能对瓶体四周进行限位,在所有的注射剂瓶23均就位后,位于圆盘中部的灯管24会产生光源对其四周的注射剂瓶23进行照射,此时位于注射剂瓶23四周的水平CCD相机22以及位于注射剂瓶23底部的竖直CCD相机26能基于视觉识别原理对处于旋转状态的流体进行拍摄取样,由后端的视觉识别系统来甄别流体中是否存在异物以及注射剂瓶23是否存在损伤;而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应检测后,旋转电机28启动,带动连接块29、承载板、底盘27脱离连接筒4,使得圆盘底部开放,以方便注射剂瓶23顺利下移至传输管6内,在下一组的注射剂瓶23进行重复操作之前,旋转电机28反向转动,使得连接块29、承载板、底盘27再次进入至连接筒4内,使得圆盘底部重新被封堵。
作为优选,传输管6本身具备一定的轴向长度,且该长度的设计值相对较小,为提高注射剂瓶23的下移效率以及可靠性,沿传输管6的轴向设置在其内圆周壁上的多个柔性橡胶条,能对注射剂瓶23进行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在下移过程中发生大幅度倾斜而卡死传输管6中,同时柔性橡胶条在与注射剂瓶23外壁接触时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能减缓瓶体的下移速度,以防止注射剂瓶23与放置桶7之间产生硬性碰撞。
本实施例的转运腔室1置于电气舱14内,使得注射剂瓶23的相关操作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其中,转运腔室1置于电气舱14内,在检测腔室9侧壁上开有供传输带8以及放置桶7通过的通道,且传输带8的出料端位于电气舱14内;在电气舱14侧壁上设有操作舱门143,操作舱门143上设有观测窗141以及两个操作孔144,两个操作孔144由筒状的柔性橡胶套对其进行密封,且在操作舱门143上还铰接设置有用于遮挡操作孔144的孔盖142。在完成转运以及灯检的注射剂瓶23通过传输带8移出检测腔室9后,放置桶7作为注射剂瓶23最终的转运容器载体,其上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在检测腔室9底部可通过设置对应的封盖机械来进行封盖处理,同样在密闭的环境下也可以选择人工来进行封盖处理,与传统的多次人工转运有所区别,本实施例中人工介入的前提条件为封盖机械故障,为避免整个生产线停机时所采用的应急措施,即通过电气舱14侧壁上的操作舱门143上设置观测窗141、两个由柔性橡胶套隔绝的操作孔144来实现;在无需人工介入时,操作孔144由孔盖142遮挡密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合成热室,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末端的合成热室设有与之内部连通的转运腔室(1),在转运腔室(1)顶部设有用于转运注射剂瓶(23)的机械臂;在转运腔室(1)内设有下端开放的固定筒(11),转运电机(12)倒置设置在固定筒(11)内,在固定筒(11)的下端面设有随动盘(10),随动盘(10)内部开有与之同轴的圆形空腔,转运电机(12)的输出端上连接有驱动齿轮(13),且驱动齿轮(13)置于圆形空腔内,沿随动盘(10)的周向在其上表面开有多个安装孔,每一个安装孔内均设有用于对完成转运的注射剂瓶(23)进行紧固的夹持组件(15),且多个夹持组件(15)均与驱动齿轮(13)配合;
在转运腔室(1)中部设有隔板(2),隔板(2)下表面与转运腔室(1)底部内壁之间形成检测腔室(9),在隔板(2)上表面设有两个与夹持组件(15)匹配的调节孔,调节孔内设有与之匹配的密封块(18),密封块(18)上开有多个供注射剂瓶(23)通过的对接孔(19),在转运腔室(1)外壁水平设置有多个调整电机(21),调整电机(21)的输出端上设有连杆(20),连杆(20)水平活动贯穿隔板(2)后与密封块(18)外壁连接;初始状态下,对接孔(19)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
在隔板(2)下表面设有两个竖直放置且两端均开放的连接筒(4),每一个连接筒(4)的上端与调节孔对中,在连接筒(4)下端面设有与之同轴的传送圆柱(5),在连接筒(4)中部内壁上设有圆盘,圆盘上开有多个用于放置注射剂瓶(23)的通孔,在检测腔室(9)的底部设有传输带(8),传输带(8)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放置桶(7),在连接筒(4)内设有检测组件,在传送圆柱(5)外壁上竖直设置有旋转电机(28),旋转电机(28)的输出端上设有与检测组件连接的连接块(29),在连接筒(4)的下端开有供检测组件旋转进出且呈优弧状的开口,在传送圆柱(5)内部设有多个与通孔对中的传输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15)包括多个暂存管(17)、以及两个叠置且与安装孔匹配的转运盘(16),两个转运盘(16)相对的侧壁通过中心柱(1511)连接,多个暂存管(17)沿转运盘(16)的周向分布,且每一个暂存管(17)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转运盘(16),沿暂存管(17)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内侧缺口(158)和外侧缺口(153);
在圆形空腔内设有与驱动齿轮(13)啮合的外齿圈(151),在外齿圈(151)的内圆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止推块,在外侧缺口(153)上设有与注射剂瓶(23)外壁匹配且呈弧形的固定夹板(154),在内侧缺口(158)上设有与注射剂瓶(23)外壁匹配且呈弧形的活动夹板(156),在活动夹板(156)两端分别设有延伸板,延伸板远离中心柱(1511)的侧壁上设有拨动杆(155),在固定夹板(154)两端分别设有支承板,支承板上开有供拨动杆(155)活动贯穿的限位孔,在活动夹板(156)正对中心柱(1511)的侧壁上设有导向筒(159),沿中心柱(1511)的径向在其外壁上设有与导向筒(159)同轴的支承杆(1510),支承杆(1510)局部置于导向筒(159)内,支承杆(1510)上套设有弹簧(157),且弹簧(157)的一端与支承杆(1510)外壁连接,弹簧(157)的另一端与导向筒(159)的内壁连接;
多个止退块(152)两两为一组,且同一组止退块(152)与活动夹板(156)上的两个拨动杆(155)对应;每一个止退块(152)的厚度沿外齿圈(151)的逆时针旋转方向递减;使用时,外齿圈(15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止退块(152)推动拨动杆(155)朝靠近中心柱(1511)的方向转动,使得延伸板与支承板之间的间距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个安装孔内的两个转运盘(16)中,位于上方的转运盘(16)上表面与随动盘(10)上表面齐平,位于下方的转运盘(16)下表面与随动盘(10)下表面齐平;且所述暂存管(17)的轴向长度大于注射剂瓶(23)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18)为顶部与底部分别被两个平面所截取的球缺体,且两个截取面沿密封块(18)的中心对称分布,多个对接孔(19)的两端端面分别与两个截取面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截取面之间的间距为S,球缺体的直径为D,且满足1/3D<S<2/3 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承载盘(25)、底盘(27),承载盘(25)位于圆盘下方且承载盘(25)与圆盘均为PC透明板,承载盘(25)与底盘(27)之间通过连接块(29)实现局部连接,在底盘(27)上设有多个正对承载盘(25)底部的竖直CCD相机(26),沿连接筒(4)的周向在其内圆周壁内设有多个水平CCD相机(22),在所述圆盘中部竖直设置有提供光源的灯管(24);使用时,旋转电机(28)带动连接块(29)以及承载盘(25)沿开口旋转进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传输管(6)的轴向在其内圆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柔性橡胶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腔室(1)置于电气舱(14)内,在检测腔室(9)侧壁上开有供传输带(8)以及放置桶(7)通过的通道,且传输带(8)的出料端位于电气舱(14)内;在电气舱(14)侧壁上设有操作舱门(143),操作舱门(143)上设有观测窗(141)以及两个操作孔(144),两个操作孔(144)由筒状的柔性橡胶套对其进行密封,且在操作舱门(143)上还铰接设置有用于遮挡操作孔(144)的孔盖(142)。
CN202310498269.6A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 Active CN1162163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8269.6A CN116216301B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8269.6A CN116216301B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6301A true CN116216301A (zh) 2023-06-06
CN116216301B CN116216301B (zh) 2023-07-04

Family

ID=86580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98269.6A Active CN116216301B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1630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04591A (zh) * 2023-10-20 2023-11-24 江苏大同盟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冻干粉针剂西林瓶自动传输装箱装置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49814A (ja) * 1989-03-21 1990-10-05 Aisin Seiki Co Ltd ピストンの姿勢判別整列装置
CN1771582A (zh) * 2003-02-10 2006-05-10 艾克塞利斯技术公司 一种辐射加热源
JP2010246713A (ja) * 2009-04-15 2010-11-04 Nihon Medi Physics Co Ltd 放射性医薬品製造装置用のバイアル保持具
CN106731467A (zh) * 2017-01-11 2017-05-31 成都德力斯实业有限公司 气体净化柱
US20180065103A1 (en) * 2016-09-07 2018-03-08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utomated purification and formulation device for radiopharmaceutical compounds
CN207856735U (zh) * 2017-12-13 2018-09-14 台州创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涂料生产设备
CN108840052A (zh) * 2018-06-22 2018-11-20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热室放射性工件转运系统
CN111014022A (zh) * 2019-12-13 2020-04-17 长沙而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设备
DE102018126865A1 (de) * 2018-10-26 2020-04-30 Krone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Inspizieren von Behältnissen
US20200262070A1 (en) * 2019-02-19 2020-08-20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s, Inc. End effector for engaging the flexible packaging materials of parcels
CN112295929A (zh) * 2020-09-30 2021-02-02 成都明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多种类货物自动分拣的智能配货系统的使用方法
CN213010396U (zh) * 2020-03-31 2021-04-20 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放射性药品产品瓶装罐转运系统及输送装置
WO2022128884A1 (fr) * 2020-12-14 2022-06-23 Cenexi - Laborathoires Thissen Procede d'assemblage et de remplissage de conteneurs pour dispositif d'injection sans aiguille
WO2022141958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南京灵雀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螺母立体成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7443550U (zh) * 2021-12-27 2022-09-16 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放射性原料活度自动测量装置
CN115128006A (zh) * 2022-07-22 2022-09-30 山东大学 一种全自动中药口服溶液质量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15520828A (zh) * 2022-11-07 2022-12-27 中玉制药(海口)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用盐酸溴已新溶解混合工艺及冻干设备
CN218858787U (zh) * 2022-12-16 2023-04-14 上海新顾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吸附转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49814A (ja) * 1989-03-21 1990-10-05 Aisin Seiki Co Ltd ピストンの姿勢判別整列装置
CN1771582A (zh) * 2003-02-10 2006-05-10 艾克塞利斯技术公司 一种辐射加热源
JP2010246713A (ja) * 2009-04-15 2010-11-04 Nihon Medi Physics Co Ltd 放射性医薬品製造装置用のバイアル保持具
US20180065103A1 (en) * 2016-09-07 2018-03-08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utomated purification and formulation device for radiopharmaceutical compounds
CN106731467A (zh) * 2017-01-11 2017-05-31 成都德力斯实业有限公司 气体净化柱
CN207856735U (zh) * 2017-12-13 2018-09-14 台州创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涂料生产设备
CN108840052A (zh) * 2018-06-22 2018-11-20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热室放射性工件转运系统
DE102018126865A1 (de) * 2018-10-26 2020-04-30 Krone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Inspizieren von Behältnissen
US20200262070A1 (en) * 2019-02-19 2020-08-20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s, Inc. End effector for engaging the flexible packaging materials of parcels
CN111014022A (zh) * 2019-12-13 2020-04-17 长沙而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设备
CN213010396U (zh) * 2020-03-31 2021-04-20 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放射性药品产品瓶装罐转运系统及输送装置
CN112295929A (zh) * 2020-09-30 2021-02-02 成都明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多种类货物自动分拣的智能配货系统的使用方法
WO2022128884A1 (fr) * 2020-12-14 2022-06-23 Cenexi - Laborathoires Thissen Procede d'assemblage et de remplissage de conteneurs pour dispositif d'injection sans aiguille
WO2022141958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南京灵雀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螺母立体成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7443550U (zh) * 2021-12-27 2022-09-16 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放射性原料活度自动测量装置
CN115128006A (zh) * 2022-07-22 2022-09-30 山东大学 一种全自动中药口服溶液质量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15520828A (zh) * 2022-11-07 2022-12-27 中玉制药(海口)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用盐酸溴已新溶解混合工艺及冻干设备
CN218858787U (zh) * 2022-12-16 2023-04-14 上海新顾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吸附转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武文广;宋长飞;陈明驰;: "热室模块支撑旋转装置研制", 核技术, vol. 36, no. 2, pages 74 - 7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04591A (zh) * 2023-10-20 2023-11-24 江苏大同盟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冻干粉针剂西林瓶自动传输装箱装置
CN117104591B (zh) * 2023-10-20 2023-12-26 江苏大同盟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冻干粉针剂西林瓶自动传输装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6301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16301B (zh) 一种放射性无菌注射剂生产线
CN107490592B (zh) 在线样品活化与分析装置
CN107764836A (zh) 一种联排塑料安瓿质量自动检测机
CN105327863A (zh) 方形动力电池自动气密性氦检机
CN110039748A (zh) 一种瓶壁自动化拍照检测设备
CN207502422U (zh) 一种联排塑料安瓿质量自动检测机
US11417436B2 (en) Apparatus for decommissioning heavy-water reactor facilities and method for decommissioning heavy-water reactor facilities
CN215924343U (zh) 一种采样管自动旋盖系统
CN116429504B (zh) 一种全自动取样输送系统
CN106141663B (zh) 一种输液器装配工艺
CN110371906B (zh) 一种带无菌保护装置的真空采血管封装装置
KR930008341B1 (ko) 원반형의 기판을 진공실에서 내외측으로 내부 이동과 외부 이동을 위한 장치
CN113884242A (zh) 一种兽药瓶检漏装置
CN105834126A (zh) 玻璃瓶分拣装置
CN216425961U (zh) 一种西林瓶制剂全自动无菌检查装置
CN109894864A (zh) 一种喷头组装机
CN112158604A (zh) 联排气浮式无摩擦玻璃面板转移机器人
CN115009609B (zh) 一种羊膜凝胶冻干粉密封分装装置
KR20220139573A (ko) 샘플용기 자동 비움 및 세정 건조 장치
JPH0720555Y2 (ja) 雰囲気ガス炉の被処理物挿入装置
CN220097535U (zh) 一种多工位旋转接送料装置
CN214539653U (zh) 病毒自动采样装置
CN217995985U (zh) 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自动真空取管装置
CN220187957U (zh) 气密测试装置
CN213651152U (zh) 一种用于注射管的真空翻面传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radioactive sterile injection production lin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704

Pledgee: Chengdu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Qingbaijiang Datong Branch

Pledgor: CHENGDU DELLIX INDUSTRIAL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1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