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4816A - 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4816A
CN116214816A CN202310237208.4A CN202310237208A CN116214816A CN 116214816 A CN116214816 A CN 116214816A CN 202310237208 A CN202310237208 A CN 202310237208A CN 116214816 A CN116214816 A CN 116214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rc
pipe
fixedly connected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372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圆
章亚芳
舒丹丹
马晓芳
陶秀梅
王春会
王宏健
刘伟明
于明星
刘景涛
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Binghang Amorpho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Binghang Amorpho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Binghang Amorpho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Binghang Amorpho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372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148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14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4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52Heating o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7/00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B29L2007/002Panels; Plates; She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包括铜套,所述铜套的一端固连有封板,所述封板的一端固连有转轴,所述铜套包括位于内侧的内环壁,所述内环壁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环板,所述环板的一侧的固连有环件,所述环件的一端与封板转动套接。本发明中,通过推流模块的设置,铜套转动时带动拨板移动,当拨板顺液流方向移动时,拨板推动液流流动,从而使得弧形腔二两侧的液体与中间位置的液体整体移动,减少或消除弧形腔二中间液流与两侧液流之间流速差,从而减少或消除弧形腔二两侧与中间部分的温差,减少铜套在横向上的温差。

Description

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
背景技术
单辊法快淬技术中,将熔融的物料喷向旋转的冷却辊上,通过冷却辊对熔质快速冷却,并通过冷却辊的旋转对熔质进行拉扯,最后形成超薄的带材并与冷却辊剥离。
冷却辊的冷却效果直接影响带材的成型质量,现有的冷却辊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冷却,一种冷却液从一端流向另一端,一种是从中间流向两端,两种方式或是导致两侧之间出现明显温差,或是导致中间位置与两侧之间出现明显温差,使得带材在冷却时,带材同一水平位置的两侧和中间温度不一致,从而容易导致变形和内部应力加大等,需要一种冷却均匀的冷却辊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通过推流模块的设置,转轴带动铜套转动时,搓动滚轮二转动,从而使得定位杆带动固定件绕圈移动,固定件带动拨板移动,当拨板顺液流方向移动时,拨板推动液流流动,从而使得弧形腔二两侧的液体与中间位置的液体整体移动,减少或消除弧形腔二中间液流与两侧液流之间流速差,从而减少或消除弧形腔二两侧与中间部分的温差,减少铜套在横向上的温差,提高带材成型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包括铜套,所述铜套的一端固连有封板,所述封板的一端固连有转轴,所述铜套包括位于内侧的内环壁,所述内环壁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环板,所述环板的一侧的固连有环件,所述环件的一端与封板转动套接,所述环件外侧壁的底端和顶端均固连有分隔板,所述铜套与环件之间位于两个分隔板的一侧形成弧形腔一,且铜套与环件之间位于两个分隔板的另一侧形成弧形腔二,所述环件的内侧壁底侧固连有注液模块,所述环件的内侧壁顶侧固连有出液模块,所述环板的外侧壁固连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内壁固连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注液模块连通,所述出液管与出液模块连通,所述注液模块与弧形腔一一端、弧形腔二一端均连通,所述出液模块与弧形腔一另一端、弧形腔二另一端均连通,所述环件位于两个分隔板的另一侧位置的外侧壁等距固连有多个推流模块,转轴带动铜套转动,环件保持不动,通过弧形腔二对铜套上与带材接触的部分进行冷却,弧形腔二内液体顺时针移动,熔质在铜套上逆时针移动,冷却液在弧形腔二底端温度较低时通过铜套对带材低温部分进行冷却,冷却液在弧形腔二顶端温度较高时通过铜套对带材高温部分进行冷却,从而使得冷却液与带材的梯度相适应,从而较好对带材进行冷却。
进一步在于:所述推流模块包括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与环件外侧壁固连,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壁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二,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壁顶端转动连接有滚轮一,所述滚轮一一侧壁外沿与紧邻的滚轮二一侧壁的外沿之间转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顶端固连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连有固定件,两个所述固定件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拨板,转轴带动铜套转动时,搓动滚轮二转动,滚轮二通过定位杆带动滚轮一同步转动,从而使得定位杆保持自身角度进行公转,定位杆的移动带动固定件绕圈移动,固定件带动拨板移动,当拨板顺液流方向移动时,拨板推动液流流动,从而使得弧形腔二两侧的液体与中间位置的液体整体移动,减少或消除弧形腔二中间液流与两侧液流之间流速差,从而减少或消除弧形腔二两侧与中间部分的温差,减少铜套在横向上的温差,提高带材成型质量。
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之间固连有档杆二,两个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之间固连有档杆一,档杆一用于限制拨板的向内偏转,档杆二用于限制拨板的向外偏转,从而将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角度限制在锐角,从而便于拨板画圈移动时进行偏转。
进一步在于:所述固定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穿过环件的中线轴线,使得多个拨板均能对液流进行推动。
进一步在于:所述注液模块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两侧均开设有管腔,所述管腔的两端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轮轴,所述轮轴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叶轮,所述密封件位于两个管腔的一端均开设有安置腔,所述轮轴的一端贯穿管腔的一内侧壁,所述轮轴的一端固连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之间啮合,所述密封件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与密封件的两侧外侧壁均固连有连通管一,所述连通管一的底端与紧邻的管腔连通,所述连通管一的顶端与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进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密封件的底面对应两个管腔的下方固定连通有连通管二,所述连通管二环件固连,且一个连通管二与弧形腔一连通,且另一个连通管二与弧形腔二连通,所述出液模块与注液模块结构相同,所述出液模块中的连接管与出液管的一端连通,冷却液通过进液管进入连接管内,连接管内的液体通过两个连通管一进入两个管腔内,并推动叶轮转动,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的设置,使得两个叶轮同步反向转动,从而使得进入两个管腔内的液体流量接近,一个管腔内的液体通过连通管二进入弧形腔一内,另一个管腔内的液体通过对应的连通管二进入弧形腔二内,液体从弧形腔二的底端移动至弧形腔二的顶端并通过出液模块和出液管排出,同样弧形腔一内的液体从底端进入从顶端排出,避免由于弧形腔一和弧形腔二内阻力的差异导致的冷却液流量的差异,使得弧形腔一和弧形腔二内均有足量的冷却液进入。
进一步在于:铜套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方便对熔质进行限定形成带材。
进一步在于: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和出液管的另一端之间固连有中板,所述中板与连接件一端内侧壁固连,将进液管和出液管与连接件固定。
进一步在于:弧形腔一的一侧内壁等距固连有多个导流板,且相邻两个导流板之间错位,使得冷却液从弧形腔一的底端沿蛇形轨迹移动至弧形腔一的顶端,从而减少铜套位于弧形腔一部分的两侧温差,方便对铜套进行冷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推流模块的设置,转轴带动铜套转动时,搓动滚轮二转动,滚轮二通过定位杆带动滚轮一同步转动,从而使得定位杆保持自身角度进行公转,定位杆的移动带动固定件绕圈移动,固定件带动拨板移动,当拨板顺液流方向移动时,拨板推动液流流动,从而使得弧形腔二两侧的液体与中间位置的液体整体移动,减少或消除弧形腔二中间液流与两侧液流之间流速差,从而减少或消除弧形腔二两侧与中间部分的温差,减少铜套在横向上的温差,提高带材成型质量;
2、通过弧形腔一和弧形腔二的设置,转轴带动铜套转动,环件保持不动,通过弧形腔二对铜套上与带材接触的部分进行冷却,弧形腔二内液体顺时针移动,熔质在铜套上逆时针移动,冷却液在弧形腔二底端温度较低时通过铜套对带材低温部分进行冷却,冷却液在弧形腔二顶端温度较高时通过铜套对带材高温部分进行冷却,从而使得冷却液与带材的梯度相适应,从而较好对带材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整体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铜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铜套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进液管与出液管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注液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注液模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推流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铜套;110、凹槽;120、内环壁;200、封板;210、转轴;300、环板;301、环件;310、分隔板;320、连接件;321、中板;330、弧形腔一;331、导流板;340、弧形腔二;350、注液模块;351、密封件;352、连接管;353、连通管一;354、连通管二;355、叶轮;356、轮轴;357、安置腔;358、齿轮;359、管腔;360、推流模块;361、固定板;362、滚轮一;363、滚轮二;364、定位杆;365、连杆;366、固定件;367、档杆一;368、档杆二;369、拨板;370、进液管;380、出液管;390、出液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所示,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包括铜套100,铜套100的一端固连有封板200,封板200的一端固连有转轴210,铜套100包括位于内侧的内环壁120,内环壁12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环板300,环板300的一侧的固连有环件301,环件301的一端与封板200转动套接,环件301外侧壁的底端和顶端均固连有分隔板310,铜套100与环件301之间位于两个分隔板310的一侧形成弧形腔一330,且铜套100与环件301之间位于两个分隔板310的另一侧形成弧形腔二340,环件301的内侧壁底侧固连有注液模块350,环件301的内侧壁顶侧固连有出液模块390,环板300的外侧壁固连有连接件320,连接件320的内壁固连有进液管370和出液管380,进液管370的一端与注液模块350连通,出液管380与出液模块390连通,注液模块350与弧形腔一330一端、弧形腔二340一端均连通,出液模块390与弧形腔一330另一端、弧形腔二340另一端均连通,环件301位于两个分隔板310的另一侧位置的外侧壁等距固连有多个推流模块360,转轴210带动铜套100转动,环件301保持不动,通过弧形腔二340对铜套100上与带材接触的部分进行冷却,弧形腔二340内液体顺时针移动,熔质在铜套100上逆时针移动,冷却液在弧形腔二340底端温度较低时通过铜套100对带材低温部分进行冷却,冷却液在弧形腔二340顶端温度较高时通过铜套100对带材高温部分进行冷却,从而使得冷却液与带材的梯度相适应,从而较好对带材进行冷却。
推流模块360包括两个固定板361,固定板361的顶端与环件301外侧壁固连,固定板361的一侧壁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二363,固定板361的一侧壁顶端转动连接有滚轮一362,滚轮一362一侧壁外沿与紧邻的滚轮二363一侧壁的外沿之间转动连接有定位杆364,定位杆364的顶端固连有连杆365,连杆365的一端固连有固定件366,两个固定件366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拨板369,转轴210带动铜套100转动时,搓动滚轮二363转动,滚轮二363通过定位杆364带动滚轮一362同步转动,从而使得定位杆364保持自身角度进行公转,定位杆364的移动带动固定件366绕圈移动,固定件366带动拨板369移动,当拨板369顺液流方向移动时,拨板369推动液流流动,从而使得弧形腔二340两侧的液体与中间位置的液体整体移动,减少或消除弧形腔二340中间液流与两侧液流之间流速差,从而减少或消除弧形腔二340两侧与中间部分的温差,减少铜套100在横向上的温差,提高带材成型质量,两个固定件366的一端之间固连有档杆二368,两个固定件366的另一端之间固连有档杆一367,档杆一367用于限制拨板369的向内偏转,档杆二368用于限制拨板369的向外偏转,从而将拨板369与固定板361之间的角度限制在锐角,从而便于拨板369画圈移动时进行偏转,固定板361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穿过环件301的中线轴线,使得多个拨板369均能对液流进行推动。
注液模块350包括密封件351,密封件351的两侧均开设有管腔359,管腔359的两端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轮轴356,轮轴356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叶轮355,密封件351位于两个管腔359的一端均开设有安置腔357,轮轴356的一端贯穿管腔359的一内侧壁,轮轴356的一端固连有齿轮358,两个齿轮358之间啮合,密封件35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管352,连接管352的外侧壁与密封件351的两侧外侧壁均固连有连通管一353,连通管一353的底端与紧邻的管腔359连通,连通管一353的顶端与连接管352连通,连接管352的一端与进液管370的一端连通,密封件351的底面对应两个管腔359的下方固定连通有连通管二354,连通管二354环件301固连,且一个连通管二354与弧形腔一330连通,且另一个连通管二354与弧形腔二340连通,出液模块390与注液模块350结构相同,出液模块390中的连接管352与出液管380的一端连通,冷却液通过进液管370进入连接管352内,连接管352内的液体通过两个连通管一353进入两个管腔359内,并推动叶轮355转动,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358的设置,使得两个叶轮355同步反向转动,从而使得进入两个管腔359内的液体流量接近,一个管腔359内的液体通过连通管二354进入弧形腔一330内,另一个管腔359内的液体通过对应的连通管二354进入弧形腔二340内,液体从弧形腔二340的底端移动至弧形腔二340的顶端并通过出液模块390和出液管380排出,同样弧形腔一330内的液体从底端进入从顶端排出,避免由于弧形腔一330和弧形腔二340内阻力的差异导致的冷却液流量的差异,使得弧形腔一330和弧形腔二340内均有足量的冷却液进入。
铜套100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110,方便对熔质进行限定形成带材,进液管370的另一端和出液管380的另一端之间固连有中板321,中板321与连接件320一端内侧壁固连,将进液管370和出液管380与连接件320固定,弧形腔一330的一侧内壁等距固连有多个导流板331,且相邻两个导流板331之间错位,使得冷却液从弧形腔一330的底端沿蛇形轨迹移动至弧形腔一330的顶端,从而减少铜套100位于弧形腔一330部分的两侧温差,方便对铜套100进行冷却。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转轴210与外界驱动装置连接,将连接件320与外界安装座固定,将进液管370的另一端与外界冷却液供给管,冷却液通过进液管370进入连接管352内,连接管352内的液体通过两个连通管一353进入两个管腔359内,并推动叶轮355转动,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358的设置,使得两个叶轮355同步反向转动,从而使得进入两个管腔359内的液体流量接近,一个管腔359内的液体通过连通管二354进入弧形腔一330内,另一个管腔359内的液体通过对应的连通管二354进入弧形腔二340内,液体从弧形腔二340的底端移动至弧形腔二340的顶端并通过出液模块390和出液管380排出,同样弧形腔一330内的液体从底端进入从顶端排出,
冷却时,转轴210带动铜套100逆时针转动,熔质从凹槽110的顶端喷下,沿凹槽110向下蔓延并逐渐冷却脱离,转轴210带动铜套100转动时,搓动滚轮二363转动,滚轮二363通过定位杆364带动滚轮一362同步转动,从而使得定位杆364保持自身角度进行公转,定位杆364的移动带动固定件366绕圈移动,固定件366带动拨板369移动,当拨板369顺液流方向移动时,拨板369在阻力作用下向外偏转,并被档杆二368限制,从而推动液流整体流动,从而促进弧形腔二340两侧的液体流动,减少或消除弧形腔二340中间液流与两侧液流之间流速差,从而减少或消除弧形腔二340两侧与中间部分的温差,减少铜套100在横向上的温差,从而对带材进行均匀冷却,减少带材中间与两侧之间由于冷却不均导致的品质下降,拨板369逆液流方向移动时,拨板369在阻力作用下向内偏转,减少受力面积,同时弧形腔二340内液体顺时针移动,熔质在铜套100上逆时针移动,冷却液在弧形腔二340底端温度较低时通过铜套100对带材低温部分进行冷却,冷却液在弧形腔二340顶端温度较高时通过铜套100对带材高温部分进行冷却,从而使得冷却液与带材的梯度相适应,从而较好对带材进行冷却,通过弧形腔一330对铜套100上与带材未接触部分进行辅助冷却,从而降低铜套100温度,并通过多个导流板331的设置,冷却液从弧形腔一330的底端沿蛇形轨迹移动至弧形腔一330的顶端,从而减少铜套100位于弧形腔一330部分的两侧温差,方便对铜套100进行冷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包括铜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100)的一端固连有封板(200),所述封板(200)的一端固连有转轴(210),所述铜套(100)包括位于内侧的内环壁(120),所述内环壁(12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环板(300),所述环板(300)的一侧的固连有环件(301),所述环件(301)的一端与封板(200)转动套接,所述环件(301)外侧壁的底端和顶端均固连有分隔板(310),所述铜套(100)与环件(301)之间位于两个分隔板(310)的一侧形成弧形腔一(330),且铜套(100)与环件(301)之间位于两个分隔板(310)的另一侧形成弧形腔二(340),所述环件(301)的内侧壁底侧固连有注液模块(350),所述环件(301)的内侧壁顶侧固连有出液模块(390),所述环板(300)的外侧壁固连有连接件(320),所述连接件(320)的内壁固连有进液管(370)和出液管(380),所述进液管(370)的一端与注液模块(350)连通,所述出液管(380)与出液模块(390)连通,所述注液模块(350)与弧形腔一(330)一端、弧形腔二(340)一端均连通,所述出液模块(390)与弧形腔一(330)另一端、弧形腔二(340)另一端均连通,所述环件(301)位于两个分隔板(310)的另一侧位置的外侧壁等距固连有多个推流模块(3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流模块(360)包括两个固定板(361),所述固定板(361)的顶端与环件(301)外侧壁固连,所述固定板(361)的一侧壁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二(363),所述固定板(361)的一侧壁顶端转动连接有滚轮一(362),所述滚轮一(362)一侧壁外沿与紧邻的滚轮二(363)一侧壁的外沿之间转动连接有定位杆(364),所述定位杆(364)的顶端固连有连杆(365),所述连杆(365)的一端固连有固定件(366),两个所述固定件(366)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拨板(36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件(366)的一端之间固连有档杆二(368),两个所述固定件(366)的另一端之间固连有档杆一(36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61)长度方向的延长线穿过环件(301)的中线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模块(350)包括密封件(351),所述密封件(351)的两侧均开设有管腔(359),所述管腔(359)的两端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轮轴(356),所述轮轴(356)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叶轮(355),所述密封件(351)位于两个管腔(359)的一端均开设有安置腔(357),所述轮轴(356)的一端贯穿管腔(359)的一内侧壁,所述轮轴(356)的一端固连有齿轮(358),两个所述齿轮(358)之间啮合,所述密封件(35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管(352),所述连接管(352)的外侧壁与密封件(351)的两侧外侧壁均固连有连通管一(353),所述连通管一(353)的底端与紧邻的管腔(359)连通,所述连通管一(353)的顶端与连接管(352)连通,所述连接管(352)的一端与进液管(370)的一端连通,所述密封件(351)的底面对应两个管腔(359)的下方固定连通有连通管二(354),所述连通管二(354)环件(301)固连,且一个连通管二(354)与弧形腔一(330)连通,且另一个连通管二(354)与弧形腔二(340)连通,所述出液模块(390)与注液模块(350)结构相同,所述出液模块(390)中的连接管(352)与出液管(380)的一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其特征在于,铜套(100)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370)的另一端和出液管(380)的另一端之间固连有中板(321),所述中板(321)与连接件(320)一端内侧壁固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腔一(330)的一侧内壁等距固连有多个导流板(331),且相邻两个导流板(331)之间错位。
CN202310237208.4A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 Pending CN1162148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37208.4A CN116214816A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37208.4A CN116214816A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4816A true CN116214816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9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37208.4A Pending CN116214816A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1481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5725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jection molding continuous products
CN101744084A (zh) 冰淇淋搅拌筒
CN115647316B (zh) 一种高纯无氧铜杆的真空连铸制备工装及其制备工艺
CN110387552A (zh) 节能环保型酸洗装置及带材处理系统
CN116214816A (zh) 一种超薄带材喷带机的冷却辊装置
CN104415709A (zh) 一种高效全密闭双圆筒组合型制片机及干燥机
CN214027149U (zh) 缠绕膜流延冷却辊
CN111633934B (zh) 一种具有高效率冷却速率的注塑设备
CN212682381U (zh) 一种辊面带导槽结构的冷却辊
CN110438515A (zh) 紊流型酸洗装置及带材处理系统
CN110172660A (zh) 一种镀锡焊带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CN114290636A (zh) 一种高平整度电力电缆护套管成型工艺
US3785428A (en) Wheel-belt continuous casting machine
CN108705063A (zh) 一种三维打印压铸模具冷却结构
CN204955220U (zh) 螺旋式夹套鼓式硫化机辊筒
CN216910647U (zh) 一种冷却喷嘴
CN216987564U (zh) 硫化钠生产用制片机冷却结构
CN106237650B (zh) 一种间歇式快速冷却助晶罐
CN211807331U (zh) 一种塑料制品冷却装置
CN212417024U (zh) 一种薄膜蒸发器的进料装置
CN203162409U (zh) 一种双通道旋转接头
CN113244870A (zh) 粘稠物料冷却用反应釜
CN115194103B (zh) 一种有色金属连续铸造用具有防泄漏功能的冷却装置
CN213261028U (zh) 挤塑胶条加工用冷却装置
CN114184063B (zh) 高度密封耐腐蚀的双管板碳化硅列管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