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1363B - 一种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1363B
CN116211363B CN202211540537.8A CN202211540537A CN116211363B CN 116211363 B CN116211363 B CN 116211363B CN 202211540537 A CN202211540537 A CN 202211540537A CN 116211363 B CN116211363 B CN 116211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air bag
channel
hole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405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11363A (zh
Inventor
顾磊
刘晔
蒋春晖
徐庆
周鸿�
许春杰
田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ji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Renji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ji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Renji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2115405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11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11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1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11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1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 A61B17/0293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with ring member to support retractor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 A61B17/021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属于腹腔镜技术领域。包括:多孔平台部件,多孔平台部件包括平台本体和翻圈连接件以及柔性连接环,柔性连接环一端和平台本体连接,另一端和翻圈连接件连接;第二器械通道和第三器械通道均与平台本体转动连接;薄膜通道部件,薄膜通道部件包括有气囊袋和气囊圈以及翻圈,气囊袋的一端和气囊圈连接且相互连通,气囊袋的另一端和翻圈固定,翻圈和翻圈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充气连接部件,充气连接部件包括有可向气囊袋和气囊圈充气的软管,实现了器械间位置的调整,使用更加的顺手,避免了反手操作时器械碰撞以及造成“筷子效应”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腹腔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科技进步使得腹腔镜手术成为治疗许多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也已得到国内外医疗届的认可。随着手术技巧的提升以及操作器械的改进,单孔腹腔镜亦应用于多种手术场景,常见于妇科的各种良恶性肿瘤手术,胆囊手术,胃肠道手术,阑尾手术等等。单孔腹腔镜手术具有疤痕隐蔽,创伤缩小,疼痛减轻,加速康复等各种优点,但同时单孔操作对医生及器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单孔操作因需要根据操作的部位进行角度的调整,往往只能依靠医生自身的调整,这就造成单孔腔镜中的“筷子效应”,使得操作器械互相碰撞,严重影响手术进程甚至是手术安全。目前市面上的所有单孔腹腔镜的器械通道限位装置,互相之间位置固定,仅能到达“托持”器械的作用,无法展现单孔腔镜的全部功能。在操作某些困难部位时,固定的器械角度使得操作非常的别扭,甚至出现反手操作的情况,给手术安全带来隐患。如能在操作平台上随时调整器械间的位置,将对于手术有极大的帮助,填补国际国内的空白。
与此同时,目前的薄膜通道采用的是拉环和提拉带的结构,将硬质的捏扁塞入到切口内,拉环塞入到切口的内部后,拉环复位呈环形结构置于腹部内,然后将翻圈内卷置切口撑开为止,然后将固定环卡入到翻圈内,最后将平台和固定环固定安装,因此在术后拉环取出时,由于拉环为了保障切口的限位效果,材质相对较硬,因此在提拉带向上拉伸的过程中,拉环被切口压扁后才能取出,也就是说,在拉环由内至外取出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对切口向外扩张的作用力,以及在提拉带向上提起的过程中,都会对切口产生一个向外的扩张作用力,这就导致了如果提拉带操作不当,就极易造成切口撕裂,从而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损伤,同时目前的固定环卡入到翻圈内,是采用过盈配合式,由于翻圈内卷薄膜通道后会导致薄膜通道和翻圈之间产生褶皱,这也就造成了翻圈的内侧的口径是不规则的,因此在安装固定环时一是不易安装,二是褶皱之间存在较大的缝隙,导致固定环和翻圈之间的密封性很差。
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独权能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技术效果。
2.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包括进气阀、排烟阀、第一器械通道、第二器械通道和第三器械通道,包括:
多孔平台部件,所述多孔平台部件包括平台本体和翻圈连接件以及柔性连接环,所述柔性连接环一端和平台本体连接,另一端和翻圈连接件连接;
所述第二器械通道和第三器械通道均与平台本体转动连接;
薄膜通道部件,所述薄膜通道部件包括有气囊袋和气囊圈以及翻圈,所述气囊袋的一端和气囊圈连接且相互连通,所述气囊袋的另一端和翻圈固定,所述翻圈和翻圈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
充气连接部件,所述充气连接部件包括有可向气囊袋和气囊圈充气的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阀和排烟阀以常规的连接方式和多孔平台部件连通,并且平台本体和翻圈连接件之间通过柔性的柔性连接环连接,方便第一器械通道或第二器械通道或第三器械通道使用时平台本体挤压柔性连接环,使得平台本体呈一个倾斜状态,方便第一器械通道或第二器械通道或第三器械通道倾斜时使用,第二器械通道和第三器械通道均与平台本体转动连接,并且第二器械通道和第三器械通道可在平台本体转动,从而对第二器械通道和第三器械通道可任意调整,进而实现了器械间位置的调整,使用更加的顺手,避免了反手操作时器械碰撞以及造成“筷子效应”的问题,气囊袋的下端和气囊圈一体成型且相互连通,气囊袋的上端和翻圈固定,气囊袋和气囊圈的材质优选医用橡胶制成,柔性强与皮肤接触效果好且舒适性高,在未充气状态下是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方便将气囊袋和气囊圈放入切口内或从切口内取出,并且不会对切口造成撕裂的损伤,固定时对气囊袋和气囊圈的内部充气,使得气囊袋和气囊圈膨胀后,对切口进行向外撑起,并且气囊圈是向外凸起的,因此当充气的气囊圈置于切口内侧时,起到限位防止被拉出,翻圈将气囊袋翻卷后,并且翻圈靠近切口后,将翻圈连接件的底部开口放到缠绕有气囊袋的翻圈上方,因此在当气囊袋充气后,翻圈最外层缠绕的气囊袋部分充气膨胀,膨胀后的气囊袋受到翻圈连接件内壁的限制下,涨紧在翻圈连接件的内壁,充气后橡胶材质的气囊袋与可适应翻圈连接件的内壁形状,从而密封效果更好,而且非过盈配合式的安装,安装时更加轻松,取下时,只要将气囊袋内的气体放出,此时翻圈和翻圈连接件的内壁不受涨紧作用力,便可轻松的将翻圈连接件从翻圈上取下,同时切口内的气囊圈和气囊袋空瘪,轻松向上提起便可从切口内取出,因此在安装和取出薄膜通道部件时,均不会对切口造成涨紧作用力,避免了对切口的撕裂损伤。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多孔平台部件还包括有外环通道、外环通孔、内环通道、内环通孔、外环板和内环板;
所述外环通道、外环通孔、内环通道和内环通孔均开设在平台本体上,所述内环通道开设在外环通道的内侧;
所述外环板转动连接在外环通道内,所内环板转动连接在内环通道内;
所述外环通孔贯穿外环通道,所述内环通孔贯穿内环通道;
所述第二器械通道安装在内环板上,所述第三器械通道安装在外环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环通道开设在外环通道的内侧,并且均和沿着平台本体同轴心,内环板在内环通道内转动,外环板在外环通道内转动,并且第二器械通道安装在内环板上,第三器械通道安装在外环板上,外环通孔贯穿外环通道,内环通孔贯穿内环通道,第二器械通道穿过外环通孔,第三器械通道穿过内环通孔,进而当第二器械通道或者第三器械通道进行位置的调整时只需进行转动便可,同时还保障了平台本体整体的密封性。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外环通孔和内环通孔均呈弧形结构;
所述外环通孔和内环通孔的弧形开口相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环通孔和内环通孔都是同心的圆弧形结构设定,且均是半圆型,外环通孔和内环通孔的弧形开口相对,且端点处相互靠近,进而在第二器械通道第三器械通道进行调节时,最大距离是两个弧形的半径距离,最小距离是两个相互靠近的端点位置,进而实现器械位置调整的同时,又增加了调整的范围。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多孔平台部件还包括有凸缘和限位环板;
所述凸缘设置在翻圈连接件远离平台本体一端的内侧,所述限位环板设置在翻圈连接件内侧,且置于凸缘的上方;
所述凸缘的内径大于翻圈的外径,所述限位环板的内径小于翻圈的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缘一体成型在翻圈连接件远离平台本体一端的内侧,限位环板一体成型在翻圈连接件内侧,并且凸缘和限位环板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开口的安装腔,翻圈翻转缠绕后气囊袋后,可通过凸缘的开口侧放入,并置于安装腔内,因此当气囊袋充气后,翻圈一端的气囊袋膨胀后挤压固定在安装腔内,实现了翻圈以及气囊袋与翻圈连接件的固定,且通过气囊袋的橡胶材质涨紧后与翻圈连接件的密封性更好。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多孔平台部件还包括有三个柔性连接圈;
三个所述柔性连接圈的外环分别与内环板和外环板以及平台本体固定连接;
三个所述柔性连接圈的内环分别与第二器械通道和第三器械通道以及第一器械通道固定安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器械通道和平台本体之间固定安装柔性连接圈,第二器械通道和内环板之间固定安装柔性连接圈,第三器械通道和外环板之间固定安装柔性连接圈,因此当第一器械通道或第二器械通道或第三器械通道角度调节时,能够增加偏转的角度,进而适应更大的角度调节。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薄膜通道部件还包括有气腔,所述气囊袋和气囊圈的内部形成气腔,所述气腔的内部设置有若干连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袋和气囊圈的内部形成气腔,气腔内冲气后气囊袋和气囊圈冲气膨胀,并且在气囊袋的热压有若干个连接部,以对气囊袋进行塑形,避免气囊袋膨胀后变形。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充气连接部件还包括有控制阀和若干衔接件,所述衔接件沿着软管设置,所述衔接件的一端和软管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薄膜通道部件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控制阀的一端和软管的进气端连接。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排烟阀和进气阀以及排烟阀结构相同;
所述进气阀和排烟阀均和翻圈连接件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衔接件是薄膜装的橡胶材质,当翻圈在对气囊袋缠绕时,可将软管与气囊袋之间连接的衔接件扯断,进而不影响翻圈的缠绕,同时避免了软管固定在气囊袋内部后和器械干涉,软管的出口端部分穿过翻圈连接件,控制阀采用本技术领域常规的阀门,进而可控制气囊袋内的充气状态。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薄膜通道部件是沙漏型结构,所述柔性连接环是向外凸起的环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薄膜通道部件在未充气时是沙漏型的结构,由于气囊袋是橡胶材质的,因此在翻圈缠绕时会弹性变形,沙漏型并不会影响翻圈的缠绕,进而通过气囊袋的沙漏型结构,有利于提高气囊圈在切口内在充气后的固定效果,同时柔性连接环是橡胶材质,并且向外凸起的环形结构,当平台本体向一侧倾斜时,有利于柔性连接环的形变。
3.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通过第二器械通道和第三器械通道与平台本体转动连接方式,第二器械通道和第三器械通道可在平台本体转动,从而对第二器械通道和第三器械通道可任意调整,进而实现了器械间位置的调整,使用更加的顺手,避免了反手操作时器械碰撞以及造成“筷子效应”的问题。
2.本申请通过柔性的气囊袋和气囊圈,涨紧在翻圈连接件的内壁,充气后的气囊袋可适应翻圈连接件的内壁形状,从而密封效果更好,而且非过盈配合式的安装,安装时更加轻松,取下时只要将气囊袋内的气体放出,整体收缩后的口径要远小于切口,向上提起便可从切口内取出,因此在安装和取出薄膜通道部件时,均不会对切口造成涨紧作用力,避免了对切口的撕裂损伤。
3.本申请通过第一器械通道和平台本体之间固定安装柔性连接圈,第二器械通道和内环板之间固定安装柔性连接圈,第三器械通道和外环板之间固定安装柔性连接圈,因此当第一器械通道或第二器械通道或第三器械通道角度调节时,能够增加偏转的角度,进而适应更大的角度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的第二器械通道和第三器械通道角度调节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的整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的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的多孔平台部件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的翻圈连接件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的薄膜通道部件和充气连接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的薄膜通道部件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的内环板和第二器械通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的平台本体水平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多孔平台部件;101、平台本体;102、外环通道;103、外环通孔;104、内环通道;105、内环通孔;106、外环板;107、内环板;108、翻圈连接件;109、凸缘;110、限位环板;111、柔性连接环;112、柔性连接圈;2、薄膜通道部件;201、气囊袋;202、气囊圈;203、翻圈;204、气腔;205、连接部;3、充气连接部件;301、软管;302、控制阀;303、衔接件;4、进气阀;5、排烟阀;6、第一器械通道;7、第二器械通道;8、第三器械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包括进气阀4、排烟阀5、第一器械通道6、第二器械通道7和第三器械通道8,包括:多孔平台部件1,多孔平台部件1包括平台本体101和翻圈连接件108以及柔性连接环111,柔性连接环111一端和平台本体101连接,另一端和翻圈连接件108连接,第二器械通道7和第三器械通道8均与平台本体101转动连接,薄膜通道部件2,薄膜通道部件2包括有气囊袋201和气囊圈202以及翻圈203,气囊袋201的一端和气囊圈202连接且相互连通,气囊袋201的另一端和翻圈203固定,翻圈203和翻圈连接件108可拆卸的连接,充气连接部件3,充气连接部件3包括有可向气囊袋201和气囊圈202充气的软管301。
参照图1和图2以及图3,进气阀4和排烟阀5以常规的连接方式和多孔平台部件1连通,并且平台本体101和翻圈连接件108之间通过柔性的柔性连接环111连接,方便第一器械通道6或第二器械通道7或第三器械通道8使用时平台本体101挤压柔性连接环111,使得平台本体101呈一个倾斜状态,方便第一器械通道6或第二器械通道7或第三器械通道8倾斜时使用,第二器械通道7和第三器械通道8均与平台本体101转动连接,并且第二器械通道7和第三器械通道8可在平台本体101转动,从而对第二器械通道7和第三器械通道8可任意调整,进而实现了器械间位置的调整,使用更加的顺手,避免了反手操作时器械碰撞以及造成“筷子效应”的问题,气囊袋201的下端和气囊圈202一体成型且相互连通,气囊袋201的上端和翻圈203固定,气囊袋201和气囊圈202的材质优选医用橡胶制成,柔性强与皮肤接触效果好且舒适性高,在未充气状态下是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方便将气囊袋201和气囊圈202放入切口内或从切口内取出,并且不会对切口造成撕裂的损伤,固定时对气囊袋201和气囊圈202的内部充气,使得气囊袋201和气囊圈202膨胀后,对切口进行向外撑起,并且气囊圈202是向外凸起的,因此当充气的气囊圈202置于切口内侧时,起到限位防止被拉出,翻圈203将气囊袋201翻卷后,并且翻圈203靠近切口后,将翻圈连接件108的底部开口放到缠绕有气囊袋201的翻圈203上方,因此在当气囊袋201充气后,翻圈203最外层缠绕的气囊袋201部分充气膨胀,膨胀后的气囊袋201受到翻圈连接件108内壁的限制下,涨紧在翻圈连接件108的内壁,充气后橡胶材质的气囊袋201可适应翻圈连接件108的内壁形状,从而密封效果更好,而且非过盈配合式的安装,安装时更加轻松,取下时,只要将气囊袋201内的气体放出,此时翻圈203和翻圈连接件108的内壁不受涨紧作用力,便可轻松的将翻圈连接件108从翻圈203上取下,同时切口内的气囊圈202和气囊袋201空瘪,轻松向上提起便可从切口内取出,因此在安装和取出薄膜通道部件2时,均不会对切口造成涨紧作用力,避免了对切口的撕裂损伤。
多孔平台部件1还包括有外环通道102、外环通孔103、内环通道104、内环通孔105、外环板106和内环板107,外环通道102、外环通孔103、内环通道104和内环通孔105均开设在平台本体101上,内环通道104开设在外环通道102的内侧,外环板106转动连接在外环通道102内,所内环板107转动连接在内环通道104内,外环通孔103贯穿外环通道102,内环通孔105贯穿内环通道104,第二器械通道7安装在内环板107上,第三器械通道8安装在外环板106上。
参照图2、3、4、6、11,内环通道104开设在外环通道102的内侧,并且均和沿着平台本体101同轴心,内环板107在内环通道104内转动,外环板106在外环通道102内转动,并且第二器械通道7安装在内环板107上,第三器械通道8安装在外环板106上,外环通孔103贯穿外环通道102,内环通孔105贯穿内环通道104,第二器械通道7穿过外环通孔103,第三器械通道8穿过内环通孔105,进而当第二器械通道7或者第三器械通道8进行位置的调整时只需进行转动便可,同时还保障了平台本体101整体的密封性。
外环通孔103和内环通孔105均呈弧形结构,外环通孔103和内环通孔105的弧形开口相对。
参照图2和图11,外环通孔103和内环通孔105都是同心的圆弧形结构设定,且均是半圆型,外环通孔103和内环通孔105的弧形开口相对,且端点处相互靠近,进而在第二器械通道7第三器械通道8进行调节时,最大距离是两个弧形的半径距离,最小距离是两个相互靠近的端点位置,进而实现器械位置调整的同时,又增加了调整的范围。
多孔平台部件1还包括有凸缘109和限位环板110,凸缘109设置在翻圈连接件108远离平台本体101一端的内侧,限位环板110设置在翻圈连接件108内侧,且置于凸缘109的上方,凸缘109的内径大于翻圈203的外径,限位环板110的内径小于翻圈203的外径。
参照图6和图7,凸缘109一体成型在翻圈连接件108远离平台本体101一端的内侧,限位环板110一体成型在翻圈连接件108内侧,并且凸缘109和限位环板110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开口的安装腔,翻圈203翻转缠绕后气囊袋201后,可通过凸缘109的开口侧放入,并置于安装腔内,因此当气囊袋201充气后,翻圈203一端的气囊袋201膨胀后挤压固定在安装腔内,实现了翻圈203以及气囊袋201与翻圈连接件108的固定,且通过气囊袋201的橡胶材质涨紧后与翻圈连接件108的密封性更好。
多孔平台部件1还包括有三个柔性连接圈112,三个柔性连接圈112的外环分别与内环板107和外环板106以及平台本体101固定连接,三个柔性连接圈112的内环分别与第二器械通道7和第三器械通道8以及第一器械通道6固定安装。
参照图2和图6以及图10,第一器械通道6和平台本体101之间固定安装柔性连接圈112,第二器械通道7和内环板107之间固定安装柔性连接圈112,第三器械通道8和外环板106之间固定安装柔性连接圈112,因此当第一器械通道6或第二器械通道7或第三器械通道8角度调节时,能够增加偏转的角度,进而适应更大的角度调节。
薄膜通道部件2还包括有气腔204,气囊袋201和气囊圈202的内部形成气腔204,气腔20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连接部205。
参照图5,气囊袋201和气囊圈202的内部形成气腔204,气腔204内冲气后气囊袋201和气囊圈202冲气膨胀,并且在气囊袋201的热压有若干个连接部205,以对气囊袋201进行塑形,避免气囊袋201膨胀后变形。
充气连接部件3还包括有控制阀302和若干衔接件303,衔接件303沿着软管301设置,衔接件303的一端和软管301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薄膜通道部件2的内壁固定连接,控制阀302的一端和软管301的进气端连接,排烟阀5和进气阀4以及排烟阀5结构相同,进气阀4和排烟阀5均和翻圈连接件108连通。
参照图5和图8,衔接件303是薄膜装的橡胶材质,当翻圈203在对气囊袋201缠绕时,可将软管301与气囊袋201之间连接的衔接件303扯断,进而不影响翻圈203的缠绕,同时避免了软管301固定在气囊袋201内部后和器械干涉,软管301的出口端部分穿过翻圈连接件108,控制阀302采用本技术领域常规的阀门,进而可控制气囊袋201内的充气状态。
薄膜通道部件2是沙漏型结构,柔性连接环111是向外凸起的环形结构。
参照图6和图8,薄膜通道部件2在未充气时是沙漏型的结构,由于气囊袋201是橡胶材质的,因此在翻圈203缠绕时会弹性变形,沙漏型并不会影响翻圈203的缠绕,进而通过气囊袋201的沙漏型结构,有利于提高气囊圈202在切口内在充气后的固定效果,同时柔性连接环111是橡胶材质,并且向外凸起的环形结构,当平台本体101向一侧倾斜时,有利于柔性连接环111的形变。
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将未充气状态的气囊袋201的气囊圈202一端塞入到切口的内部,并使得气囊圈202完全塞入后,随后由外向内翻转翻圈203,使得气囊袋201缠绕在翻圈203上,并当翻圈203靠近切口为止,然后将缠绕有气囊袋201的翻圈203放入到凸缘109的开口侧,并置于安装腔内,随后将软管301和充气设备连接,对气囊袋201和气囊圈202内进行充气,当气囊袋201充气后,翻圈203一端的气囊袋201膨胀后挤压固定在安装腔内,实现了翻圈203以及气囊袋201与翻圈连接件108的固定,气囊圈202在切口内充气膨胀后大于切口的内径,此时的气囊圈202固定在切口内侧,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气囊袋201是橡胶材质制成,因此在充气后气囊袋201的与切口的接触部分会对切口进行涨紧,但是由于橡胶材质柔韧性好,因此在对切口涨紧时,并非硬性涨紧状态,因此不会对切口造成损伤,当需要对器械进行调节时,此时只需第二器械通道7带着内环板107转动或者第三器械通道8呆滞外环板106转动便可实现位置的调整;
在拆卸时,打开控制阀302,气囊袋201和气囊圈202内部的气体排出,气囊袋201和安装腔的内壁不受膨胀挤压作用力,此时的翻圈连接件108可从翻圈203上拆除,同时未充气的气囊袋201和气囊圈202状态下是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整体收缩后的口径要远小于切口,此时可将气囊圈203轻松的从切口内取出。

Claims (8)

1.一种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包括进气阀(4)、排烟阀(5)、第一器械通道(6)、第二器械通道(7)和第三器械通道(8),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孔平台部件(1),所述多孔平台部件(1)包括平台本体(101)和翻圈连接件(108)以及柔性连接环(111),所述柔性连接环(111)一端和平台本体(101)连接,另一端和翻圈连接件(108)连接;
所述第二器械通道(7)和第三器械通道(8)均与平台本体(101)转动连接;
薄膜通道部件(2),所述薄膜通道部件(2)包括有气囊袋(201)和气囊圈(202)以及翻圈(203),所述气囊袋(201)的一端和气囊圈(202)连接且相互连通,所述气囊袋(201)的另一端和翻圈(203)固定,所述翻圈(203)和翻圈连接件(108)可拆卸的连接;
充气连接部件(3),所述充气连接部件(3)包括有可向气囊袋(201)和气囊圈(202)充气的软管(301);
所述薄膜通道部件(2)还包括有气腔(204),所述气囊袋(201)和气囊圈(202)的内部形成气腔(204),所述气腔(20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连接部(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平台部件(1)还包括有外环通道(102)、外环通孔(103)、内环通道(104)、内环通孔(105)、外环板(106)和内环板(107);
所述外环通道(102)、外环通孔(103)、内环通道(104)和内环通孔(105)均开设在平台本体(101)上,所述内环通道(104)开设在外环通道(102)的内侧;
所述外环板(106)转动连接在外环通道(102)内,所内环板(107)转动连接在内环通道(104)内;
所述外环通孔(103)贯穿外环通道(102),所述内环通孔(105)贯穿内环通道(104);
所述第二器械通道(7)安装在内环板(107)上,所述第三器械通道(8)安装在外环板(10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通孔(103)和内环通孔(105)均呈弧形结构;
所述外环通孔(103)和内环通孔(105)的弧形开口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平台部件(1)还包括有凸缘(109)和限位环板(110);
所述凸缘(109)设置在翻圈连接件(108)远离平台本体(101)一端的内侧,所述限位环板(110)设置在翻圈连接件(108)内侧,且置于凸缘(109)的上方;
所述凸缘(109)的内径大于翻圈(203)的外径,所述限位环板(110)的内径小于翻圈(203)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平台部件(1)还包括有三个柔性连接圈(112);
三个所述柔性连接圈(112)的外环分别与内环板(107)和外环板(106)以及平台本体(101)固定连接;
三个所述柔性连接圈(112)的内环分别与第二器械通道(7)和第三器械通道(8)以及第一器械通道(6)固定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连接部件(3)还包括有控制阀(302)和若干衔接件(303),所述衔接件(303)沿着软管(301)设置,所述衔接件(303)的一端和软管(301)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薄膜通道部件(2)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控制阀(302)的一端和软管(301)的进气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阀(5)和进气阀(4)以及排烟阀(5)结构相同;
所述进气阀(4)和排烟阀(5)均和翻圈连接件(108)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通道部件(2)是沙漏型结构,所述柔性连接环(111)是向外凸起的环形结构。
CN202211540537.8A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 Active CN116211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0537.8A CN116211363B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0537.8A CN116211363B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1363A CN116211363A (zh) 2023-06-06
CN116211363B true CN116211363B (zh) 2024-03-08

Family

ID=86577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40537.8A Active CN116211363B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1136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05939U (zh) * 2010-12-11 2011-07-27 威海威高齐全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多腔单孔手术通道
WO2013104179A1 (zh) * 2012-01-12 2013-07-18 Wang Xiaojun 腹腔镜手术单切口密封装置
JP2014050553A (ja) * 2012-09-07 2014-03-20 Hakko Co Ltd 医療用処置具のアクセス器具
WO2014101581A1 (zh) * 2012-12-30 2014-07-03 上海林超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微创手术用工作套管
CN209032467U (zh) * 2018-01-31 2019-06-28 前海三雷斯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器械通路平台及腹腔镜手术的系统
CN211355774U (zh) * 2019-09-29 2020-08-28 仙居优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单孔腹腔镜穿刺器的多通道平台
CN215874745U (zh) * 2021-09-23 2022-02-22 深圳市世格赛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孔多通道手术装置
CN216962521U (zh) * 2021-12-08 2022-07-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一种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手术鞘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05939U (zh) * 2010-12-11 2011-07-27 威海威高齐全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多腔单孔手术通道
WO2013104179A1 (zh) * 2012-01-12 2013-07-18 Wang Xiaojun 腹腔镜手术单切口密封装置
JP2014050553A (ja) * 2012-09-07 2014-03-20 Hakko Co Ltd 医療用処置具のアクセス器具
WO2014101581A1 (zh) * 2012-12-30 2014-07-03 上海林超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微创手术用工作套管
CN209032467U (zh) * 2018-01-31 2019-06-28 前海三雷斯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器械通路平台及腹腔镜手术的系统
CN211355774U (zh) * 2019-09-29 2020-08-28 仙居优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单孔腹腔镜穿刺器的多通道平台
CN215874745U (zh) * 2021-09-23 2022-02-22 深圳市世格赛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孔多通道手术装置
CN216962521U (zh) * 2021-12-08 2022-07-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一种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手术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1363A (zh)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33428A (en) Laparoscopic surgery device
US6578577B2 (en) Laparoscopic sealed access device
EP0804901B1 (en) Apparatus for peritoneal retraction
US20040111061A1 (en) Trocar having an inflatable cuff for maintaining an insufflated abdominal cavity during an open laparaoscopy procedure
US20060241651A1 (en) Surgical port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EP1501432A2 (en) Adjustable balloon anchoring trocar
WO2004069289A3 (en) Double-balloon endobronchial catheter for one lung isolation anesthesia and surgery
CN110403706B (zh) 一种结直肠术后肿瘤标本经肛取出充气式通道装置
AU2010202427A1 (en) Balloon dissector with balloon anchor cannula
JP2004527344A (ja) オーバーセンタークランプを備えるバルーンカニューレ
CN102415907B (zh) 腹腔镜手术气腹封闭装置
CN116211363B (zh) 一种轨道式多角度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
JP4623067B2 (ja) 医療用処置用具
CN209751122U (zh) 一种单孔多通道的手术装置
CN113633940B (zh) 肋骨骨折康复锻炼装置
CN204890059U (zh) 一种带球囊的经肛门微创手术平台
CN210784451U (zh) 可选型多功能旋转腔镜下手术软通道
CN209611259U (zh) 一种腹腔镜伞能穿刺器
JP4082952B2 (ja) 医療用処置用具
CN218500750U (zh) 一种后腹膜腔镜手术用气囊扩张器
JPH1133120A (ja) 食道内挿入用カテーテル
CN214907830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穿刺器
CN211723456U (zh) 应用于内镜手术的辅助器械
CN218356322U (zh) 一种一次性充气式穿刺器
CN214434319U (zh) 一种妇科微创手术入路套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