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09871A - 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9871A
CN116209871A CN202180063014.6A CN202180063014A CN116209871A CN 116209871 A CN116209871 A CN 116209871A CN 202180063014 A CN202180063014 A CN 202180063014A CN 116209871 A CN116209871 A CN 116209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zing
insertion hole
header plate
brazing portion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30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室朗
坂井耐事
大久保厚
久保田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 Ra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Radi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Radi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209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98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28D1/05391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with multiple rows of conduits or with multi-channel conduits combined with a particular flow pattern, e.g. multi-row multi-stag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19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end plates into casing or header box; Header box sub-elements
    • F28F9/0224Header boxes formed by sealing end plates into covers
    • F28F9/0226Header boxes formed by sealing end plates into covers with resilient gask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65/00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 F28F2265/26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for allowing differential expansion between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75/00Fastening; Joining
    • F28F2275/04Fastening; Joining by braz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具有被划分为多个的芯的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中使施加于其扁平管以及集管板的热应力以及应变降低的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在端部管插通孔(5)中,至少一个具有长边部(3)的两端部的位置的端部钎焊部(8a)以及与端部钎焊部(8a)相邻的第一钎焊部(8b),上述各钎焊部(8a、8b)形成与扁平管(32)钎焊接合的钎焊接合线,关于从端部管插通孔(5)的周边区域的翻边底面(15)到各钎焊部(8a、8b)的位置的高度(H),到第一钎焊部(8b)的高度(H1)形成得比到端部钎焊部(8a)的高度(H2)低。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于具有被划分为多个的芯的热交换器而言最佳的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尤其是涉及使对划分的边界位置处的扁平管以及集管板施加的热应力以及应变降低的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形成有箱的长度方向被划分为多个的芯的热交换器,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
该热交换器如图9、图10所示,由并列有多个的扁平管32形成芯,各扁平管32的前端插通于在一对集管板1的底面10贯穿设置的管插通孔4。在各扁平管32之间配置有波纹翅片33。
并且,在一对集管板1嵌罩箱主体21,形成箱。如图11所示那样,通过将设置于集管板1的爪部13铆接于箱主体21的小凸缘25,从而在集管板1固定箱主体21。
在该箱主体21形成有对向芯的内部流通的热介质的流路进行划分的一对分隔部22。
如图10的(B)所示那样,在箱主体21的一对分隔部22所在的部分,在集管板1的底面10形成有虚设管插通孔6,在该虚设管插通孔6插通有扁平管32。热介质不向插通到虚设管插通孔6的扁平管32流入。当在集管板1嵌罩箱主体21时,箱主体21的长度方向以虚设管插通孔6为分界被划分为第一箱部23与第二箱部24。
并且,如图9所示那样,由第一箱部23划分出的芯的部分形成第一芯34,由第二箱部24划分出的芯的部分形成第二芯35。能够向第一芯34、第二芯35分别流通不同的热介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159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在向各芯34、35流入的热介质存在温度差的情况下,在这些芯34、35之间产生热应变。并且,每当热交换器运转时,在两芯34、35之间产生热应力,存在由于长年的使用而使在箱主体21的分隔部22的附近配置的供热介质流入的扁平管32产生龟裂的风险。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在配置于箱主体21的分隔部22的附近的扁平管32产生的热应力以及应变的降低。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技术方案1所述的本发明为一种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其具备:
细长的集管板1,其在底面10形成有包括一对对置的短边部2以及将该两短边部2之间连结的一对长边部3的扁平的多个管插通孔4;
箱主体21,其经由密封环31而铆接固定于所述集管板1;以及
扁平管32,其端部插通于所述集管板1,且所述扁平管32的插通部被钎焊固定而形成芯,
所述多个管插通孔4的短边部2位于集管板1的宽度方向,这些管插通孔4相互在集管板1的长度方向上分离地配置,
在所述箱主体21内具有将所述箱主体21沿长度方向划分为多个的一对分隔部22,所述管插通孔4中的配置于所述分隔部22之间的管插通孔4形成为虚设管插通孔6,在所述虚设管插通孔6的位置划分芯,
所述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的特征在于,
在各管插通孔4、6的孔缘形成有翻边8,扁平管32插通于各管插通孔4、6,所述扁平管32在各管插通孔4、6的翻边8的顶部的内表面处接合,
所述管插通孔4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管插通孔5a,
所述管插通孔5a具有长边部3的两端部的位置的端部钎焊部8a以及与所述端部钎焊部8a相邻的第一钎焊部8b,
这些各钎焊部8a、8b形成与扁平管32钎焊接合的钎焊接合线,
关于从所述管插通孔4的周边区域的翻边底面15到各钎焊部8a、8b的位置的高度H,到第一钎焊部8b的高度H1形成得比到端部钎焊部8a的高度H2低。
技术方案2所述的本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的基础上,其中,
所述管插通孔5a具有从所述第一钎焊部8b的位置起在靠中央的位置相邻地配置的第二钎焊部8c,各钎焊部8a、8b、8c形成钎焊接合线,
关于从所述管插通孔5a的周边区域的翻边底面15到各钎焊部8a、8b、8c的位置的高度H,到第一钎焊部8b的各高度H1形成得比到第二钎焊部8c的高度H3低。
技术方案3所述的本发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的基础上,其中,
到所述端部钎焊部8a的高度H2与到所述第二钎焊部8c的高度H3形成为相同的长度。
技术方案4所述的本发明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的基础上,其中,
到所述端部钎焊部8a的高度H2相对于到所述第一钎焊部8b的高度H1为1.1以上的大小。
技术方案5所述的本发明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的基础上,其中,
与所述虚设管插通孔6的两侧相邻地配置的所述管插通孔4形成为端部管插通孔5,
所述端部管插通孔5中的至少一个成为所述管插通孔5a。
发明效果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如下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即,管插通孔4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管插通孔5a,管插通孔5a具有端部管插通孔5的长边部3的两端部的位置的端部钎焊部8a以及与两端部相邻的第一钎焊部8b,这些各钎焊部8a、8b形成与扁平管32钎焊接合的钎焊接合线,关于从端部管插通孔5的周边区域的翻边底面15到各钎焊部8a、8b的位置的长度,到第一钎焊部8b的各高度H1形成得比到端部钎焊部8a的高度H2长。
通过该构造,容易在第一钎焊部8b产生热应力,相应地,能够使在端部钎焊部8a产生的热应力降低。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基础上,管插通孔5a具有从第一钎焊部8b的位置起在靠中央的位置相邻地配置的第二钎焊部8c,各钎焊部8a、8b、8c形成钎焊接合线,关于从管插通孔5a的周边区域的翻边底面15到各钎焊部8a、8b、8c的位置的高度H,到第一钎焊部8b的各高度H1形成得比到第二钎焊部8c的高度H3低。
通过该构造,到第二钎焊部8c的钎焊线的高度H3变高,从而能够降低在第二钎焊部8c产生的热应力。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基础上,到端部钎焊部8a的高度H2与到第二钎焊部8c的高度H3形成为相同的长度。
通过该构造,第二钎焊部8c的翻边8的前端位置与端部钎焊部8a的翻边8的前端位置对齐,容易进行由管端部扩开引起的扁平管32的外周面向管插通孔5a的内表面的抵接,另外,能够使集管板1的管插通孔5a的形成容易。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发明的基础上,到端部钎焊部8a的高度H2相对于到第一钎焊部8b的高度H1具有1.1以上的大小。
通过该构造,能够将在端部钎焊部8a产生的热应力有效地向第一钎焊部8b分散,相应地,能够使在端部钎焊部8a产生的热应力有效地降低。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的发明的基础上,与虚设管插通孔6的两侧相邻地配置的管插通孔4形成为端部管插通孔5,端部管插通孔5中的至少一个成为所述管插通孔5a。
通过该构造,能够进一步高效地降低容易产生热应力的与虚设管插通孔6相邻地配置的端部管插通孔5与扁平管32接合的接合部所产生的应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本发明的集管板构造的集管板1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2的(A)是图1的IIA-IIA向视剖视图,图2的(B)是IIB-IIB向视剖视图。
图3的(A)是图1的IIIA-IIIA向视剖视图,图3的(B)是IIIB-IIIB向视剖视图,图3的(C)是IIIC-IIIC向视剖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集管板构造的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集管板1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集管板1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集管板1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集管板1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9是具有以往型的集管板构造的箱的热交换器的主视图。
图10的(A)是图9的X-X向视主要部分图,图10的(B)是图10(A)的B-B向视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A)的XI-XI向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举例进行说明。
该热交换器作为一例适于面向冷却发动机冷却水的散热器等的使用。
该热交换器的箱由箱主体21以及集管板1构成。
箱主体21在该实施例中由合成树脂材构成,并形成为在与集管板1连接的一侧具有开口的箱状。与该开口对置地形成有底。在该开口的缘形成有朝向箱主体21的外侧鼓出的小凸缘25。
并且,在箱主体21的内部,作为一例,以一根扁平管32的宽度方向的宽度的量的程度分离地对置配置有一对分隔部22。该分隔部22如图4所记载的那样,形成于箱主体2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并从箱主体21的底朝向集管板1的底面10形成。该分隔部22的端部分别经由环状的密封环31而连接于集管板1的底面10。
通过一对分隔部22而划分箱主体21的内部,在该一对分隔部22的两侧形成第一箱部23与第二箱部24。
集管板1以平面方形细长地形成。在集管板1的底面10,如图1所示那样,形成有包括一对对置的短边部2以及将该两短边部2之间连结的一对长边部3的多个扁平的管插通孔4。管插通孔4的短边部2位于集管板1的宽度方向,这些管插通孔4相互在集管板1的长度方向上分离地配置。
在该集管板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的位置、具体而言相当于在箱主体21形成的一对分隔部22之间的位置,形成有虚设管插通孔6(与管插通孔4同样地包括一对短边部2以及一对长边部3)。
夹着该虚设管插通孔6,在其两侧形成有应力降低部位,在此形成有端部管插通孔5(与管插通孔4同样地包括一对短边部2以及一对长边部3),在该应力降低部位的外侧依次并列有管插通孔4。
各管插通孔4、端部管插通孔5以及虚设管插通孔6的内周相同。在各插通孔4、5、6的孔缘形成有朝向箱主体21的内侧突出的翻边8。
翻边8在其顶部与同集管板1的翻边底面15的根部之间利用曲面平滑地连结。在该顶部的附近的内侧,具有形成为平坦的面的接合面9,以容易与扁平管32接合。该翻边底面15如图2、图3所示那样存在于集管板1的底面10的背面。
在集管板1的外周如图2的(B)所记载的那样形成有向箱主体21侧立起的外周壁,在该外周壁的前端部形成有铆接用的爪部13。
如图3所示那样,在形成有管插通孔4的底面10形成有向箱主体21的内部侧隆起的隆起部14。该隆起部14的底面10位于比形成有虚设管插通孔6以及端部管插通孔5的底面10高的位置。
在该隆起部14的底面10的外周缘与集管板1的外周壁之间,如图1所示那样,形成槽11。隆起部14的底面10的区域的刚性比形成有虚设管插通孔6以及端部管插通孔5的底面10的刚性高。
该热交换器并列多个扁平管32而形成有芯。扁平管32具有通过其内部的中心的垂直中心轴7。扁平管32的端部插通于各插通孔4、5、6,扁平管32与各插通部4、5、6的翻边8的接合面9之间被钎焊固定。在各扁平管32之间,如图4那样,能够配置波纹翅片33。
集管板1的槽11以及位于虚设管插通孔6与同其相邻的端部管插通孔5之间的管间密封面12,如图1所示那样,配置密封环31。箱主体21的开口经由密封环31而嵌装于集管板1。并且,通过集管板1的爪部13铆接于箱主体21的小凸缘25侧,从而箱主体21与集管板1被固定。
一对分隔部22如图4所示那样,在管间密封面12的位置使各分隔部22的前端抵接于密封环31。
通过虚设管插通孔6、箱主体21内的一对分隔部22以及插入该虚设管插通孔6的扁平管32,从而在该虚设管插通孔6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划分芯。
在第一箱部23侧配置第一芯34,在第二箱部24侧配置第二芯35,能够在这些芯34、35流通不同的热介质。作为一例,能够在第一芯34流通发动机冷却水,并在第二芯35流通辅机冷却水。
上述的热交换器在向各芯34、35流入的热介质存在温度差的情况下,在这些芯34、35之间产生热应变,每当热交换器运转时,在两芯34、35之间产生热应力。尤其是,在位于成为两芯34、35的分界的箱主体21的分隔部22的附近的扁平管32容易产生热应力。
关于形成有虚设管插通孔6以及端部管插通孔5的底面10的应力降低部位,为了使这些插通孔5、6的周缘部的刚性相对于除此以外的刚性较弱地形成,而未形成隆起部14。由此,将在位于箱主体21的分隔部22的附近的插通虚设管插通孔6以及端部管插通孔5的扁平管32产生的应力吸收。端部管插通孔5的数量越多,则该效果越显著。在该例子中,与虚设管插通孔6的两侧相邻地分别形成有3个端部管插通孔5。
图1~图4示出本发明的集管板构造的第一实施方式。该实施例具有用于进一步有效地降低分隔部22的附近的应力降低部位所产生的热应力的构造。
在该例子中,在虚设管插通孔6的两侧各并列有3个的端部管插通孔中的与虚设管插通孔6相邻的管插通孔5a在长边部3的两端部的位置形成有端部钎焊部8a,与该端部钎焊部8a相邻地形成有第一钎焊部8b。上述各钎焊部8a、8b形成与扁平管32钎焊接合的钎焊接合线。各钎焊部8a、8b的钎焊接合线在扁平管32的外表面与翻边8的接合面9接触的接触部中,形成为接合面9的所述垂直中心轴7的轴向的中央侧与翻边8的弯曲面的边界部分。后述的第二钎焊部8c的钎焊接合线也形成为相同的边界部分。
端部管插通孔5的周边区域的底面10如前述那样形成为平面状。所述管插通孔5a的翻边8在端部钎焊部8a的位置具有从翻边底面15的根部到端部钎焊部8a的钎焊接合线的位置的高度H2(以下记载为到端部钎焊部8a的高度H2。),并在第一钎焊部8b的位置具有从翻边底面15的根部到第一钎焊部8b的钎焊接合线的位置的高度H1(以下记载为到第一钎焊部8b的高度H1。)。
并且,如图2、图3所示那样,到第一钎焊部8b的高度H1形成得比到端部钎焊部8a的高度H2低。换言之,在通过扁平管32的内部的中心的垂直中心轴7的轴向上,第一钎焊部8b的位置相比于端部钎焊部8a的位置位于所述垂直中心轴7的轴向的中央侧。
在该例子中,如图1、图2所示那样,进一步在管插通孔5a,从第一钎焊部8b的位置起在靠中央的位置相邻地形成有第二钎焊部8c。在第二钎焊部8c的位置,具有从翻边底面15的根部到第二钎焊部8c的钎焊接合线的位置的高度H3(以下记载为到第二钎焊部8c的高度H3。)。
到所述第一钎焊部8b的高度H1形成得比到第二钎焊部8c的高度H3低。换言之,在通过扁平管32的内部的中心的垂直中心轴7的轴向上,第一钎焊部8b的位置相比于第二钎焊部8c的位置位于所述垂直中心轴7的轴向的中央侧。并且,端部钎焊部8a、第一钎焊部8b、第二钎焊部8c连续而形成图2所示那样的波形的钎焊接合线。
如上述那样,通过在钎焊线相对于翻边底面15设置各钎焊部8a、8b、8c的高低差,从而容易在第一钎焊部8b产生热应力,相应地,能够使在端部钎焊部8a、第二钎焊部8c产生的热应力降低。
尤其是,如图1所示那样,在扁平管32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具有分隔件32a的情况下,在形成有该分隔件32a的位置,在与翻边8接合的接合部产生热应力。如上述那样,通过在与该分隔件32a的位置匹配的位置配置第二钎焊部8c,从而容易在第一钎焊部8b产生热应力,相应地,能够降低在第二钎焊部8c产生的热应力。
在该例子中,如图3所示那样,在管插通孔5a的翻边8,在端部钎焊部8a的位置,翻边8的曲率半径以R2形成,在第一钎焊部8b的位置,翻边的曲率半径以R1形成。并且,端部钎焊部8a的曲率半径R2形成得比第一钎焊部8b的曲率半径R1大。
另外,在第二钎焊部8c的位置,翻边8的曲率半径以R3形成,该第二钎焊部8c的曲率半径R3形成得比第一钎焊部8b的曲率半径R1大。
通过各钎焊部8a、8b、8c的曲率半径R1、R2、R3如上述那样形成,从而如图1所示那样,与虚设管插通孔6相邻的管插通孔5a以第一钎焊部8b收缩的状态形成。
与虚设管插通孔6相邻的管插通孔5a的翻边8在端部钎焊部8a的位置以及第二钎焊部8c的位置,从集管板1的翻边底面15到与扁平管32接合的接合部的周长的距离比从第一钎焊部8b的位置的集管板1的翻边底面15到接合部的周长的距离长,因此由于扁平管32的热变形而在与集管板1接合的接合部产生的应力在端部钎焊部8a以及第二钎焊部8c的位置向翻边8的曲面的整体分散。
并且,能够高效地降低容易产生热应力的在划分芯的分隔部22的附近配置的管插通孔5a(与虚设管插通孔6相邻的端部管插通孔5)的翻边8中的、尤其是热应力容易集中的端部钎焊部8a与扁平管32接合的接合部所产生的应力。
优选的是,到端部钎焊部8a的高度H2与到第二钎焊部8c的高度H3形成为相同的长度。在该情况下,第二钎焊部8c的翻边8的前端位置与端部钎焊部8a的翻边8的前端位置对齐,容易进行由管端部扩开引起的扁平管32的外周面向管插通孔5a的内表面的抵接,另外,能够使集管板1的管插通孔5a的形成容易。
并且,优选的是,到端部钎焊部8a的高度H2相对于到第一钎焊部8b的高度H1为1.1以上的大小。
在该情况下,能够将在端部钎焊部8a产生的热应力有效地向第一钎焊部8b分散,相应地,能够使在端部钎焊部8a产生的热应力有效地降低。
如图3的(A)、(C)所示那样,优选的是,管插通孔5a的翻边8的到所述端部钎焊部8a的高度H2或到所述第二钎焊部8c的高度H3形成得比虚设管插通孔6的翻边8的高度高。
并且,优选所述端部钎焊部8a的曲率半径R2或所述第二钎焊部8c的曲率半径R3形成得比虚设管插通孔6的翻边8的曲率半径R4大。
另外,如图3的(B)所示那样,虚设管插通孔6的翻边8的高度与管插通孔5a的翻边8的到所述第一钎焊部8b的高度H1能够设为同等程度。
并且,虚设管插通孔6的翻边8的曲率半径R4与管插通孔5a的第一钎焊部R1能够设为同等程度。
从与虚设管插通孔6相邻的位置偏移的端部管插通孔5如图1以及图3所示那样,未形成上述那样的变形的钎焊线。它们的翻边的高度或曲率半径能够设为与虚设管插通孔6的翻边8的形状相同。
图5示出本发明的集管板构造的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针对从虚设管插通孔6起到最近的第二个的端部管插通孔5,形成为上述的具有端部钎焊部8a、第一钎焊部8b、第二钎焊部8c的管插通孔5a。
图6示出本发明的集管板构造的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针对全部3列的端部管插通孔5,形成为上述的具有端部钎焊部8a、第一钎焊部8b、第二钎焊部8c的管插通孔5a。
图7示出本发明的集管板构造的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仅针对3列的端部管插通孔5中的第二个,形成为上述的具有端部钎焊部8a、第一钎焊部8b、第二钎焊部8c的管插通孔5a。
图8示出本发明的集管板构造的第五实施方式。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上述的具有端部钎焊部8a、第一钎焊部8b、第二钎焊部8c的管插通孔5a也能够应用于偏移出应力降低部位的位置的管插通孔4。
对于钎焊线而言,优选的是,以包括第二钎焊部8c的方式形成。但是,也能够以未形成第二钎焊部8c的状态构成钎焊线、即仅由端部钎焊部8a、第一钎焊部8b构成钎焊线。例如,在扁平管32未形成分隔件32a的情况下等,无需形成第二钎焊部8c。另外,在扁平管32内形成多个分隔件32a的情况下,第二钎焊部8c也能够根据该分隔件32a的位置而形成多个。
端部管插通孔5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数量,也可以仅是与虚设管插通孔6相邻的端部管插通孔,能够针对该端部管插通孔5形成为具有端部钎焊部8a、第一钎焊部8b、第二钎焊部8c的管插通孔5a。
附图标记说明
1 集管板
2 短边部
3 长边部
4 管插通孔
5 端部管插通孔
5a 管插通孔
6 虚设管插通孔
7 垂直中心轴
8 翻边
8a 端部钎焊部
8b 第一钎焊部
8c 第二钎焊部
9 接合面
10 底面
11 槽
12 管间密封面
13 爪部
14 隆起部
15 翻边底面
21 箱主体
22 分隔部
23 第一箱部
24 第二箱部
25 小凸缘
31 密封环
32 扁平管
32a 分隔件
33 波纹翅片
34 第一芯
35 第二芯
R1、R2、R3、R4 翻边的曲率半径
H1、H2、H3 从翻边底面15到接合线的高度。

Claims (5)

1.一种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其具备:
细长的集管板(1),其在底面(10)形成有包括一对对置的短边部(2)以及将该两短边部(2)之间连结的一对长边部(3)的扁平的多个管插通孔(4);
箱主体(21),其经由密封环(31)而铆接固定于所述集管板(1);以及
扁平管(32),其端部插通于所述集管板(1),且所述扁平管(32)的插通部被钎焊固定而形成芯,
所述多个管插通孔(4)的短边部(2)位于集管板(1)的宽度方向,这些管插通孔(4)相互在集管板(1)的长度方向上分离地配置,
在所述箱主体(21)内具有将所述箱主体(21)沿长度方向划分为多个的一对分隔部(22),所述管插通孔(4)中的配置于所述分隔部(22)之间的管插通孔(4)形成为虚设管插通孔(6),在所述虚设管插通孔(6)的位置划分芯,
所述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的特征在于,
在各管插通孔(4、6)的孔缘形成有翻边(8),扁平管(32)插通于各管插通孔(4、6),所述扁平管(32)在各管插通孔(4、6)的翻边(8)的顶部的内表面处接合,
所述管插通孔(4)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管插通孔(5a),
所述管插通孔(5a)具有长边部(3)的两端部的位置的端部钎焊部(8a)以及与所述端部钎焊部(8a)相邻的第一钎焊部(8b),
这些各钎焊部(8a、8b)形成与扁平管(32)钎焊接合的钎焊接合线,
关于从所述管插通孔(4)的周边区域的翻边底面(15)到各钎焊部(8a、8b)的位置的高度(H),到第一钎焊部(8b)的高度(H1)形成得比到端部钎焊部(8a)的高度(H2)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其中,
所述管插通孔(5a)具有从所述第一钎焊部(8b)的位置起在靠中央的位置相邻地配置的第二钎焊部(8c),各钎焊部(8a、8b、8c)形成钎焊接合线,
关于从所述管插通孔(5a)的周边区域的翻边底面(15)到各钎焊部(8a、8b、8c)的位置的高度(H),到第一钎焊部(8b)的各高度(H1)形成得比到第二钎焊部(8c)的高度(H3)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其中,
到所述端部钎焊部(8a)的高度(H2)与到所述第二钎焊部(8c)的高度(H3)形成为相同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其中,
到所述端部钎焊部(8a)的高度(H2)相对于到所述第一钎焊部(8b)的高度(H1)为1.1以上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其中,
与所述虚设管插通孔(6)的两侧相邻地配置的所述管插通孔(4)形成为端部管插通孔(5),
所述端部管插通孔(5)中的至少一个成为所述管插通孔(5a)。
CN202180063014.6A 2020-10-02 2021-09-27 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 Pending CN1162098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8127 2020-10-02
JP2020168127 2020-10-02
PCT/JP2021/036537 WO2022071607A1 (ja) 2020-10-02 2021-09-27 熱交換器のヘッダプレート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9871A true CN116209871A (zh) 2023-06-02

Family

ID=80951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3014.6A Pending CN116209871A (zh) 2020-10-02 2021-09-27 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071607A1 (zh)
CN (1) CN116209871A (zh)
DE (1) DE112021005174T5 (zh)
WO (1) WO202207160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78130B2 (ja) 2000-10-11 2005-08-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DE102015209130A1 (de) * 2015-05-19 2016-11-24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Wärmeübertrager
JP2020125856A (ja) * 2019-02-01 2020-08-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071607A1 (zh) 2022-04-07
WO2022071607A1 (ja) 2022-04-07
DE112021005174T5 (de) 2023-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13811B2 (en) Tube for heat exchanger
US4730669A (en) Heat exchanger core construction utilizing a diamond-shaped tube-to-header joint configuration
CN102066868B (zh) 用于机动车的换热器
US10168109B2 (en) Header plate for a heat exchanger, header box and heat exchanger
US11835297B2 (en) Heat exchanger
EP3115723B1 (en) Tube header for heat exchanger
WO2017183331A1 (ja) 熱交換器
JPH0571876B2 (zh)
CN109791030B (zh) 具有高耐用性的热交换器
CN116209871A (zh) 热交换器的集管板构造
KR20120003033A (ko) 열교환기
JP2006162194A (ja) 熱交換器
EP3106819A1 (en) Heat exchanger
JP6557366B2 (ja) 特に動力車のための、熱交換器のフィン、及び対応する熱交換器
WO2022014719A1 (ja) 熱交換器のヘッダプレート構造
US20220333873A1 (en) Brazing structure for flat tube and header plate of heat exchanger
LU101675B1 (en) Heat exchanger with header plate reinforcement
CN114341580A (zh) 热交换器的箱结构
US20240093952A1 (en) Crossflow heat exchanger with stacked distribution tubes
JP2022060111A (ja) 熱交換器のヘッダプレート構造
JP2022060112A (ja) 熱交換器のヘッダプレート構造
US20220042746A1 (en) Heat exchanger
JPS63217197A (ja) 熱交換器
EP2336698A1 (en) Plate-type heat exchanger with reinforcement insert piece
JP2005249341A (ja) 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