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09101B - 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网关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网关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9101B
CN116209101B CN202310504186.3A CN202310504186A CN116209101B CN 116209101 B CN116209101 B CN 116209101B CN 202310504186 A CN202310504186 A CN 202310504186A CN 116209101 B CN116209101 B CN 1162091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mr
signaling
tetra
call
gate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041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09101A (zh
Inventor
王智超
赵静
陈春梅
纪文莉
张博
张健
郑敏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712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712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712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712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0418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091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09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9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09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91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04W76/45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for Push-to-Talk [PTT] or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8Trunked mobile radio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网关的实现方法,以服务器、PC机、音频转接电路为载体,音频转接电路接入服务器或PC机上,操作系统为windows或linux,具体步骤如下:呼叫建立信令转发;话权申请信令转发;采样语音数据;编码语音数据;转发语音数据;解码语音数据;播放语音数据;话权释放信令转发;呼叫结束信令转发;通过以上九个步骤实现了DMR系统和TETRA系统语音呼叫的互通。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是对语音进行采集、编码和转发,实现了两个系统之间的信令和语音互通。

Description

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网关的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技术涉及数字集群无线通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网关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0002.DMR系统和TETRA系统,都是基于数字时分多址技术的无线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目前市场上这两种系统的核心网和终端产品都非常成熟。这两种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很多场景下需要对它们进行互联互通,来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传统的二开网关,只有在获取到数字信令和数字语音包之后,才能实现转发。实际情况下,市场上多种DMR及TETRA产品,不一定能给二次开发提供数字语音包,导致传统的语音网关无法实现双系统的呼叫互联互通的功能。一些系统厂家如MOTO,有自带的语音处理程序,将数字语音包自行处理,转成模拟语音直接播放,导致语音网关无法获得数字语音包,只能对模拟语音进行处理。
0003.以专利公开号CN205232462U,《DMR终端与TETRA终端的连接装置及系统》为例,为实现DMR和TETRA的互联,采用在终端上进行互联的方法,相当于将两个手持终端通过电连接连接到一起,是终端级别的互联。每增加一个需要互联的终端,需要对终端做一次电连接,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0004.鉴于传统语音网关在无法获得数字语音包的情况下,无法对语音进行转发,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的功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的语音网关的实现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是对语音进行采集、编码和转发,实现了两个系统之间的信令和语音互通。
000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网关的实现方法,以服务器、PC机、音频转接电路为载体,所述音频转接电路接入服务器或PC机上,操作系统为WINDOWS或LINU,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呼叫建立信令转发:网关接入DMR系统和TETRA系统后,将TETRA系统发起的呼叫建立信令转发给DMR系统,将DMR系统发起的呼叫建立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通过转发呼叫,建立了TETRA系统和DMR系统之间的呼叫;
第二步,话权申请信令转发:呼叫建立信令转发后,DMR和TETRA系统之间的呼叫已建立,将TETRA系统发起的话权申请信令转发给DMR系统,将DMR系统发起的话权申请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
第三步,采样语音数据:话权申请信令转发后,语音互通流程开始,首先采样语音数据,将TETRA系统的模拟语音输出,通过音频转接电路转为模拟语音输入,对输入的模拟语音进行采样;将DMR系统的模拟语音输出,通过音频转接电路转为模拟语音输入,对输入的模拟语音进行采样;
第四步,编码语音数据:采样语音数据后,根据DMR系统和TETRA系统支持的语音编码格式对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其中,TETRA系统语音编码方式为ACELP,DMR系统语音编码方式为AMBE;
第五步,转发语音数据:编码语音数据后,将编码后的语音数据放入缓存区,等待时间周期将语音数据发送至DMR系统和TETRA系统;当网络延时超过一个时间周期时,应采取一次发送多份数据的方式,对网络延时做一个缓冲;所述DMR系统的时间周期为30毫秒,所述TETRA系统的时间周期为56毫秒;
第六步:解码语音数据:网关收到语音数据以后,根据TETR系统和DMR系统支持的语音解码方式对语音数据进行解码;所述TETRA系统语音解码方式为ACELP,所述DMR系统语音解码方式为AMBE;
第七步:播放语音数据:网关解码语音数据后,将解码后的语音数据放入缓存区,对缓存区的语音数据进行播放;TETRA系统播放的语音数据通过音频转接电路输入至DMR系统;DMR系统播放的语音数据通过音频转接电路输入至TETRA系统;
第八步,话权释放信令转发:语音数据播放结束后,网关将TETRA系统发起的话权释放信令转发给DMR系统,将DMR系统发起的话权释放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
第九步,呼叫结束信令转发:话权释放信令转发后,对呼叫结束信令进行转发;网关将TETRA系统发起的呼叫结束信令转发给DMR系统,网关将DMR系统发起的呼叫结束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
通过以上九个步骤实现了DMR系统和TETRA系统语音呼叫的互通。
0006.第一步中所述网关接入DMR系统和TETRA系统的方法为:根据网关所接入的DMR系统和TETRA系统的厂家不同,采用不同的接入接口和获取资源数据的方法,接入MOTOTETRA系统,通过CORBA协议调用MOTO接口实现接入系统和获取系统中的资源数据的功能;接入空客TETRA系统,通过DCOM分布式接口实现接入系统和获取系统中的资源数据的功能;获取系统中的资源数据包括组号信息、基站信息、信道信息和系统信息。
0007.第一步中所述的TETRA系统发起的呼叫建立信令转发给DMR系统方法为,网关收到TETRA系统的呼叫建立信令后,获取信令中携带的呼叫类型、发起方号码、接收方号码、呼叫优先级数据,将这些数据构建成DMR系统支持的呼叫建立信令,发送给DMR系统;所述的DMR系统发起的呼叫建立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DMR系统的呼叫建立信令后,获取信令中携带的呼叫类型、发起方号码、接收方号码、呼叫优先级数据,将这些数据构建成TETRA系统支持的呼叫建立信令,发送给TETRA系统。
0008.第二步所述的将TETRA系统发起的话权申请信令转发给DMR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TETRA系统的话权申请信令后,发起对应的DMR系统的话权申请信令,发送给DMR系统;所述的将DMR系统发起的话权申请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DMR系统的话权申请信令后,发起对应的TETRA系统的话权申请信令,发送给TETRA系统。
0009.第三步中所述采样语音数据的方法如为:通过操作系统的api接口实现对麦克风输入的模拟语音数据的采集,以及将数字语音包转成模拟语音播放出来;Windows系统使用WaveIn族的api函数实现对麦克风输入的模拟语音的采集,使用WaveOut族的api函数实现对模拟语音的播放。
0010.第八步中所述的网关将TETRA系统发起的话权释放信令转发给DMR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TETRA系统的话权释放信令后,发起对应的DMR系统的话权释放信令,发送给DMR系统;网关将DMR系统发起的话权释放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DMR系统的话权释放信令后,发起对应的TETRA系统的话权释放信令,发送给TETRA系统。
0011.第九步中所述的网关将TETRA系统发起的呼叫结束信令转发给DMR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TETRA系统的呼叫结束信令后,发起对应的DMR系统的呼叫结束信令,发送给DMR系统;网关将DMR系统发起的呼叫结束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DMR系统的呼叫结束信令后,发起对应的TETRA系统的呼叫结束信令,发送给TETRA系统。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语音网关在互联互通功能上的局限性,无论TETRA系统和DMR系统是否提供数字语音包,都实现可对双系统各种呼叫的转发,包括组呼、个呼。传统的二开网关,只有在获取到数字信令和数字语音包之后,才能实现转发;市场上多种DMR及TETRA产品,不一定能给二次开发提供数字语音包,导致传统的语音网关无法实现双系统的呼叫互联互通的功能;传统网关的互联互通也有在终端上实现的,每增加一个需要互联的终端,需要对终端做一次电连接,操作繁琐。
0013.相比之下,本发明是系统级别的互联,运行之后每增加一个需要互联的终端,只需要在核心网内添加需要互联的终端号码即可,不需要对终端做任何改动,易操作。
0014.本发明的互通网关是系统级别的网关,即在核心网实现两个系统的互联互通,与系统级别相对应的是终端级别,即在对讲机或机车台上对设备进行改动来实现两个系统的互联,本发明通过处理模拟语音,对模拟语音进行采集、编码、转发、解码和播放,来实现语音互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业务组成框图;
图2为本发明初始化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日志模块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读取配置文件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登录DMR系统并获取资源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登录TETRA系统并获取资源流程;
图7为本发明开始语音采样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结束语音采样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呼叫转发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退出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音频转接电路的原理图;
图12为本发明音频转接电路的接口电路图;
图13为本发明音频转接电路的匹配电阻图;
图14为本发明音频转接电路的电源电路图。
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本发明软件业务组成框图,包括:获取资源、组呼转发、语音转发三个功能模块,其中获取资源模块包括组号信息、基站信息、信道信息和系统信息,组呼转发和语音转发模块包括DMR系统到TETRA系统的转发和TETRA系统到DMR系统的转发;获取资源模块获取资源完成之后,通知组呼转发模块可以开始组呼的转发流程,组呼信令转发成功后,通知语音转发模块开始语音转发流程。
0017.如图2所示,描述软件启动后的初始化流程;初始默认处于开始状态,开启日志线程;判断日志线程是否开启成功,如果失败,则回到初始的开始状态等待下一个周期进行判断,如果成功,则读取配置信息;判断读取配置信息是否成功,如果失败,则回到初始的开始状态等待下一个周期进行判断,如果成功,则初始化与TETRA系统交互,判断与TETRA系统的初始化是否成功,如果失败,则回到初始的开始状态等待下一个周期进行判断,如果成功,则初始化与DMR系统交互;判断与DMR系统的初始化是否成功,如果失败,则回到初始的开始状态等待下个周期进行判断,如果成功,则整个初始化流程完成,进入空闲状态。
0018.如图3所示,描述日志模块的流程;初始默认处于空闲状态,等待接收日志消息;收到日志消息之后,获取当前系统时间,判断获取系统时间是否成功,如果成功,则使用当前系统时间,否则使用默认系统时间;根据日志级别写入日志,日志级别分错误、告警、信息三种级别;判断当前是否收到退出线程的消息,如果没有收到,则在日志中追加消息内容和时间,写入日志文档,回到初始的空闲状态;如果收到退出线程的消息,则结束退出这个流程。
0019.如图4所示,描述本发明软件读取配置文件的流程,初始默认处于开始状态,判断打开配置文件是否成功,如果成功,则读取服务器的IP地址、端口信息,并返回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信息;如果失败,则显示出配置界面,要求用户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信息,将这些信息保存到配置文件中,并返回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信息,整个流程结束。
0020.如图5所示,描述了本发明登录DMR系统并获取资源的流程;在初始状态下,登录DMR系统,判断登录是否成功,如果成功,则获取资源,如果不成功,则回到初始状态重新登录DMR系统,获取资源之后,判断获取是否成功,如果成功,则进入空闲状态,如果不成功,则判断获取资源次数是否超过最大值,未超过则重新获取资源,超过最大次数则退出录DMR系统,发出告警,回到最初的初始状态。
0021.如图6所示,描述了本发明登录TETRA系统并获取资源的流程,在初始状态下,登录TETRA系统,判断登录是否成功,如果成功,则获取资源,如果不成功,则回到初始状态重新登录TETRA系统,获取资源之后,判断获取是否成功,如果成功,则进入空闲状态;如果不成功,则判断获取资源次数是否超过最大值,未超过则重新获取资源,超过最大次数则退出录DMR系统,发出告警,回到最初的初始状态。
0022.如图7所示,描述了本发明软件语音开始采样的流程;该软件默认处于空闲状态下,判断是否收到开始采样的消息,如果没有收到,则回到初始的空闲状态等待下一个周期进行判断,如果收到开始采样的消息,则判断当前采样是否已经开启,如果当前已经处于采样中,则无法开启新的采样,回到初始的空闲状态等待下一个周期进行判断;如果当前未处于采样中,则判断当前是否已经开始播放中,如果处于播放中,则无法进行采样,回到初始的空闲状态等待下一个周期进行判断;如果当前未处于播放中,则打开采样,判断打开采样是否成功,如果失败,则回到初始的空闲状态等待下个周期判断,如果成功,则开始采样,判断开始采样是否成功,如果失败,则回到初始的空闲状态等待下一个周期进行判断,如果成功,则进入采样中的状态。
0023.如图8所示,描述了本发明软件语音停止采样的流程;该软件处于采样中的状态下,判断是否收到停止采样的消息,如果没有,则回到采样中的状态等待下一个周期判断,如果收到停止采样的消息,则关闭采样,判断关闭采样是否成功,如果失败,则回到采样中的状态等待下一个周期进行判断,如果成功,则清空语音缓存区,进入空闲状态。
0024.如图9所示,描述了组呼信令转发的流程;初始默认处于空闲状态,判断是否收到TETRA呼叫,如果没有收到,则回到空闲状态等待下一个周期进行判断,如果收到,则判断被叫方号码在DMR系统是否存在关联组或者该号码是DMR系统的号,如果不是,则回到空闲状态等待下一个周期进行判断,如果是,则发起DMR系统的呼叫;判断呼叫建立是否成功,如果成功,则进入呼叫中的状态,如果失败,则判断重试次数是否超过最大值,如果未超过,则重新发起DMR系统呼叫,如果已超过,则发出告警,回到最初的空闲状态。
0025.如图10所示,描述了本发明软件退出流程;开始,释放DMR线程,释放TETRA线程,释放退出日志线程,软件结束退出。
0026.如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对外接口电路的接口J1中的MIC+和MIC-连接到音频转接电路的音频输入电容C10一端MIC+和电容C8一端MIC-;SPK+和SPK-连接到音频转接电路的音频输出电阻R9一端SPK+和接地端SPK-,VCC_5V分别连接电容C4、电容C5、电阻R5、电阻R4的一端及音频放大电路U2的8脚作为整个音频转接电路的电源输入,VCC_12V连接电容C1一端;电源电路的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1将12V电源转换为5V电源,用于音频转接电路的供电,5V与12V电源只连接其一,有5V电源时连接5V电源,没有5V电源时可以连接12V电源;音频输入之后经过音频放大电路U2进行放大信号,音频放大电路U2内部集成了2个高增益运算放大器,该电路的放大倍数可通过电阻R13和电阻R12进行调节,音频信号经过音频放大电路U2的(SPK+和接地端SPK-)输出;电阻R5、电阻R6、电阻R4、电阻R7分别为两级运算放大器提供直流分量,将信号转变为带直流分量的音频信号,整个过程完成音频输出,经过调节再转为输入的这一功能。
0027.电阻R1是连接MIC+和MIC-之间的匹配电阻,电阻R3是连接SPK+和SPK-之间的匹配电阻。
0028.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LM7805C/TO,音频放大电路U2型号为LM2904。
0029.实施例1,本方法在实际项目中的具体运用,以应用于某武警大队TETRA系统和DMR系统互联互通为例。该武警大队使用MOTO TETRA系统多年,引入DMR系统之后,为了实现TETRA系统内的终端和DMR系统内的终端之间能够互联互通,使用本发明中方法实现互联互通网关。具体如下:
第一步,呼叫建立信令转发:网关使用HTTP协议接入DMR系统,接入系统成功后通过HTTP POST方法获得系统中的资源,资源数包括组号信息、基站信息、信道信息和系统信息。当存在大量资源时,采取HTTP压缩的方法来获取信息,获取之后进行解压缩;网关使用CORBA协议接入TETRA系统,鉴权成功之后可获得系统中的资源,使用组号资源信息发起对组的监听要求,即TETRA系统内只要发起组呼,网关都可以接收到;接入TETRA系统和DMR系统成功后,进行呼叫建立信令的转发,获取信令中携带的呼叫类型、发起方号码、接收方号码、呼叫优先级数据,将这些数据构建成DMR系统支持的呼叫建立信令,发送给DMR系统,实现了将TETRA系统发起的呼叫建立信令转发给DMR系统的功能。同样,将DMR系统发起的呼叫建立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通过转发呼叫,建立了TETRA系统和DMR系统之间的呼叫。
0030.第二步,话权申请信令转发:呼叫建立信令转发后,DMR和TETRA系统之间的呼叫已建立,将TETRA系统发起的话权申请信令转发给DMR系统,将DMR系统发起的话权申请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将DMR系统发起的话权申请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DMR系统的话权申请信令后,发起对应的TETRA系统的话权申请信令,发送给TETRA系统话权申请信令的转发,要处理话权申请信令转发冲突的问题,当一个互联互通的组呼建立成功之后,两个系统内的两个终端可能在同一个时间发起话权申请,网关收到两个系统各自发来的话权申请时,需要根据话权申请的优先级来处理该冲突:
1)如果同时发起话权申请的双方是TETRA系统和DMR系统的手持终端,那么,由于网关的话权优先级比手持终端高,网关直接抢占该呼叫在两个系统内的话权,则两个手持终端都能收到提示“话权被抢占”,手持终端可以重新发起话权请求;2)如果同时发起话权申请的双方是TETRA系统和DMR系统的手持终端和调度设备,由于网关的话权优先级比手持终端高,而和调度设备一样,那么网关可以抢占手持终端的话权申请,但是无法抢占调度设备的话权申请,因此网关在抢占手持终端的话权申请之后,直接转发调度设备的话权申请;
3)如果同时发起话权申请的双方是TETRA系统和DMR系统的调度设备,由于网关的话权优先级和调度设备一样,无法抢占调度设备的话权,则这种冲突无法处理,直接忽略。
0031.第三步,采样语音数据:话权申请转发成功后,开始对语音数据进行采样,将TETRA系统的模拟语音输出,通过音频转接电路转为模拟语音输入,对输入的模拟语音进行采样;将DMR系统的模拟语音输出,通过音频转接电路转为模拟语音输入,对输入的模拟语音进行采样;将DMR系统发起的话权申请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DMR系统的话权申请信令后,发起对应的TETRA系统的话权申请信令,发送给TETRA系统;采样使用WaveIn系列的系统API,waveInUnprepareHeader,waveInPrepareHeader和waveInAddBuffer;为防止出现WaveInReset死锁问题,将WaveInReset和MM_WOM_DONE/MM_WIM_DATA相关回调放到同一个线程中进行。
0032.第四步,编码语音数据:采样语音数据后,根据DMR系统和TETRA系统支持的语音编码格式对语音数据进行编码;TETRA系统语音编码方式为ACELP,DMR系统语音编码方式为AMBE;
第五步,转发语音数据:编码语音数据后,将编码后的语音数据放入缓存区,等待时间周期将语音数据发送至DMR系统和TETRA系统;当网络延时超过一个时间周期时,应采取一次发送多份数据的方式,对网络延时做一个缓冲。通过ping包的值实时计算网络延时,根据网络延时,调整语音数据的发送量;
TETRA系统的时间周期为56毫秒:
1)当网络延时小于56毫秒,则每56毫秒发送一份语音数据;
2)当网咯延时大于56毫秒,小于112毫秒,则每112毫秒发送两份语音数据;
3)当网络延时大于112毫秒,小于168毫秒,则每168毫秒发送三份语音数据;
4)当网络延时超过168毫秒,根据系统设置的阈值,可继续发送多份语音数据,或者认为网络延时不支持该呼叫正常继续,结束呼叫。
0033.DMR系统的时间周期为30毫秒:
1)当网络延时小于30毫秒,则每30毫秒发送一份语音数据;
2)当网咯延时大于30毫秒,小于60毫秒,则每60毫秒发送两份语音数据;
3)当网络延时大于60毫秒,小于90毫秒,则每90毫秒发送三份语音数据;
4)当网络延时超过90毫秒,根据系统设置的阈值,可继续发送多份语音数据,或者认为网络延时不支持该呼叫正常继续,结束呼叫。
0034.第六步:解码语音数据:网关收到语音数据以后,根据TETR系统和DMR系统支持的语音解码方式对语音数据进行解码;其中,TETRA系统语音解码方式为ACELP,DMR系统语音解码方式为AMBE。
0035.第七步:播放语音数据:网关解码语音数据后,将解码后的语音数据放入缓存区,对缓存区的语音数据进行播放;TETRA系统播放的语音数据,通过音频转接电路转为输入,输入至DMR系统;DMR系统播放的语音数据,通过音频转接电路转为输入,输入至TETRA系统;播放使用WaveOut系列的系统API,waveOutUnprepareHeader,waveOutPrepareHeader和waveOutWrite。为防止出现WaveOutReset死锁问题,将WaveOutReset和MM_WOM_DONE/MM_WIM_DATA相关回调放到同一个线程中;
第八步,话权释放信令转发:语音数据播放结束后,网关将TETRA系统发起的话权释放信令转发给DMR系统,将DMR系统发起的话权释放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网关将TETRA系统发起的话权释放信令转发给DMR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TETRA系统的话权释放信令后,发起对应的DMR系统的话权释放信令,发送给DMR系统;网关将DMR系统发起的话权释放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DMR系统的话权释放信令后,发起对应的TETRA系统的话权释放信令,发送给TETRA系统。
0036.第九步,呼叫结束信令转发:话权释放信令转发后,对呼叫结束信令进行转发;网关将TETRA系统发起的呼叫结束信令转发给DMR系统,将DMR系统发起的呼叫结束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网关将TETRA系统发起的呼叫结束信令转发给DMR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TETRA系统的呼叫结束信令后,发起对应的DMR系统的呼叫结束信令,发送给DMR系统;网关将DMR系统发起的呼叫结束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DMR系统的呼叫结束信令后,发起对应的TETRA系统的呼叫结束信令,发送给TETRA系统。
0037.通过以上九个步骤实现了本发明在武警大队TETRA系统和DMR系统互联互通中的应用。

Claims (7)

1.一种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网关的实现方法,以服务器、PC机、音频转接电路为载体,所述音频转接电路接入服务器或PC机上,操作系统为WINDOWS或LINU,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呼叫建立信令转发:网关接入DMR系统和TETRA系统后,将TETRA系统发起的呼叫建立信令转发给DMR系统,将DMR系统发起的呼叫建立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通过转发呼叫,建立了TETRA系统和DMR系统之间的呼叫;
第二步,话权申请信令转发:呼叫建立信令转发后,DMR和TETRA系统之间的呼叫已建立,将TETRA系统发起的话权申请信令转发给DMR系统,将DMR系统发起的话权申请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
第三步,采样语音数据:话权申请信令转发后,语音互通流程开始,首先采样语音数据,将TETRA系统的模拟语音输出,通过音频转接电路转为模拟语音输入,对输入的模拟语音进行采样;将DMR系统的模拟语音输出,通过音频转接电路转为模拟语音输入,对输入的模拟语音进行采样;
第四步,编码语音数据:采样语音数据后,根据DMR系统和TETRA系统支持的语音编码格式对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其中,TETRA系统语音编码方式为ACELP,DMR系统语音编码方式为AMBE;
第五步,转发语音数据:编码语音数据后,将编码后的语音数据放入缓存区,等待时间周期将语音数据发送至DMR系统和TETRA系统;当网络延时超过一个时间周期时,应采取一次发送多份数据的方式,对网络延时做一个缓冲;所述DMR系统的时间周期为30毫秒,所述TETRA系统的时间周期为56毫秒;
第六步:解码语音数据:网关收到语音数据以后,根据TETR系统和DMR系统支持的语音解码方式对语音数据进行解码;所述TETRA系统语音解码方式为ACELP,所述DMR系统语音解码方式为AMBE;
第七步:播放语音数据:网关解码语音数据后,将解码后的语音数据放入缓存区,对缓存区的语音数据进行播放;TETRA系统播放的语音数据通过音频转接电路输入至DMR系统;DMR系统播放的语音数据通过音频转接电路输入至TETRA系统;
第八步,话权释放信令转发:语音数据播放结束后,网关将TETRA系统发起的话权释放信令转发给DMR系统,将DMR系统发起的话权释放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
第九步,呼叫结束信令转发:话权释放信令转发后,对呼叫结束信令进行转发;网关将TETRA系统发起的呼叫结束信令转发给DMR系统,网关将DMR系统发起的呼叫结束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
通过以上九个步骤实现了DMR系统和TETRA系统语音呼叫的互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网关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网关接入DMR系统和TETRA系统的方法为:根据网关所接入的DMR系统和TETRA系统的厂家不同,采用不同的接入接口和获取资源数据的方法,接入MOTO TETRA系统,通过CORBA协议调用MOTO接口实现接入系统和获取系统中的资源数据的功能;接入空客TETRA系统,通过DCOM分布式接口实现接入系统和获取系统中的资源数据的功能;
获取系统中的资源数据包括组号信息、基站信息、信道信息和系统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网关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的TETRA系统发起的呼叫建立信令转发给DMR系统方法为,网关收到TETRA系统的呼叫建立信令后,获取信令中携带的呼叫类型、发起方号码、接收方号码、呼叫优先级数据,将这些数据构建成DMR系统支持的呼叫建立信令,发送给DMR系统;所述的DMR系统发起的呼叫建立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DMR系统的呼叫建立信令后,获取信令中携带的呼叫类型、发起方号码、接收方号码、呼叫优先级数据,将这些数据构建成TETRA系统支持的呼叫建立信令,发送给TETRA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网关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所述的将TETRA系统发起的话权申请信令转发给DMR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TETRA系统的话权申请信令后,发起对应的DMR系统的话权申请信令,发送给DMR系统;所述的将DMR系统发起的话权申请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DMR系统的话权申请信令后,发起对应的TETRA系统的话权申请信令,发送给TETRA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网关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所述采样语音数据的方法为:通过操作系统的api接口实现对麦克风输入的模拟语音数据的采集,以及将数字语音包转成模拟语音播放出来;Windows系统使用WaveIn族的api函数实现对麦克风输入的模拟语音的采集,使用WaveOut族的api函数实现对模拟语音的播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网关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八步中所述的网关将TETRA系统发起的话权释放信令转发给DMR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TETRA系统的话权释放信令后,发起对应的DMR系统的话权释放信令,发送给DMR系统;网关将DMR系统发起的话权释放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DMR系统的话权释放信令后,发起对应的TETRA系统的话权释放信令,发送给TETRA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九步中所述的网关将TETRA系统发起的呼叫结束信令转发给DMR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TETRA系统的呼叫结束信令后,发起对应的DMR系统的呼叫结束信令,发送给DMR系统;网关将DMR系统发起的呼叫结束信令转发给TETRA系统的方法为,网关收到DMR系统的呼叫结束信令后,发起对应的TETRA系统的呼叫结束信令,发送给TETRA系统。
CN202310504186.3A 2023-05-06 2023-05-06 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网关的实现方法 Active CN1162091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04186.3A CN116209101B (zh) 2023-05-06 2023-05-06 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网关的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04186.3A CN116209101B (zh) 2023-05-06 2023-05-06 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网关的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9101A CN116209101A (zh) 2023-06-02
CN116209101B true CN116209101B (zh) 2023-09-22

Family

ID=86519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04186.3A Active CN116209101B (zh) 2023-05-06 2023-05-06 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网关的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0910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841A (zh) * 2013-11-28 2014-02-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窄带空口实现宽窄带资源动态分配的系统及方法
EP2953418A1 (fr) * 2014-06-05 2015-12-09 Electronique Telematique Etelm Procédé d'intégration d'un dispositif de gestion de coeur de réseau et dispositifs mettant en oeuvre un tel procédé
CN205232462U (zh) * 2015-12-01 2016-05-11 陕西烽火实业有限公司 Dmr终端与tetra终端的连接装置及系统
CN205864751U (zh) * 2016-06-23 2017-01-04 上海三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宽带集群与窄带专网语音互通设备
CN109874114A (zh) * 2019-01-07 2019-06-11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mcptt的集群系统预先建立会话方法
CN110149597A (zh) * 2019-05-20 2019-08-20 北京交通大学 Mcptt数字集群系统与tetra数字集群系统互联互通方法
CN110365702A (zh) * 2019-07-30 2019-10-22 南京安谱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可扩展的多对讲系统互通的系统及方法
CN112073921A (zh) * 2020-10-23 2020-12-11 力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窄带与宽带的组呼通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7734A1 (zh) * 2019-11-05 2021-05-14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宽窄带互通环境下语音通讯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841A (zh) * 2013-11-28 2014-02-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窄带空口实现宽窄带资源动态分配的系统及方法
EP2953418A1 (fr) * 2014-06-05 2015-12-09 Electronique Telematique Etelm Procédé d'intégration d'un dispositif de gestion de coeur de réseau et dispositifs mettant en oeuvre un tel procédé
CN205232462U (zh) * 2015-12-01 2016-05-11 陕西烽火实业有限公司 Dmr终端与tetra终端的连接装置及系统
CN205864751U (zh) * 2016-06-23 2017-01-04 上海三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宽带集群与窄带专网语音互通设备
CN109874114A (zh) * 2019-01-07 2019-06-11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mcptt的集群系统预先建立会话方法
CN110149597A (zh) * 2019-05-20 2019-08-20 北京交通大学 Mcptt数字集群系统与tetra数字集群系统互联互通方法
CN110365702A (zh) * 2019-07-30 2019-10-22 南京安谱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可扩展的多对讲系统互通的系统及方法
CN112073921A (zh) * 2020-10-23 2020-12-11 力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窄带与宽带的组呼通信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不同标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融合技术研究;杨利君,纪勇;《警察技术》(第4期);45-4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9101A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29561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bluetooth headphone
JP4728251B2 (ja) Ptt及び他のリアルタイム対話型通信交換処理に関連する遅延を減少又は補償する方法
CN110012366B (zh) 一种用于公专网ip互联下的宽窄带融合通信系统及方法
WO2009089717A1 (fr) Procédé, système et serveur de contrôle de traitement audio
US8077853B2 (en) VoIP adapter, IP network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dvanced VoIP functions
CN111866761B (zh) 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方法、网关设备和系统
WO2012113186A1 (zh) 一种语音业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JP3650800B2 (ja) 異なるネットワークのターミナル間のスピーチ送信
KR20040054061A (ko) 이동전화를 위한 인터넷 폰 시스템 및 인터넷 폰 서비스방법
US757398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teraction between a multi-media messaging system and an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KR100413978B1 (ko) 멀티미디어 통신 서비스를 위한 신호 정합 장치 및 그 방법
WO2021175254A1 (zh) 通话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6209101B (zh) 基于dmr系统和tetra系统互通网关的实现方法
US11070665B2 (en)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network device
CN103428175A (zh) 基于异构移动ip网络的实时语音对讲系统
WO2010000120A1 (zh) 语音视频信箱设备及实现方法
JP2959627B2 (ja) 無線パケット音声着信装置
CN116390274A (zh) 一种多网络呼叫方法、通信终端及存储介质
KR20010043589A (ko) 무선 링크를 통해 실질적으로 동시에 오디오 및 데이터를통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TWI774129B (zh) 語音信號中繼轉傳方法及無線電網路閘道器
WO2012113303A1 (zh) 视频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8882181B (zh) 一种对讲时延和自动增益控制的管理系统
KR100454679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음성 메시지로부터 변환된멀티미디어 메시지 제공방법
US9565051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to at least one communications end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said method
CN108632476B (zh) 融合pstn的移动互联网语音平台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00456 room 506-11, building 1, Rongsheng Plaza, Binhai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712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00456 room 506-11, building 1, Rongsheng Plaza, Binhai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712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