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6761B - 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方法、网关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方法、网关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6761B
CN111866761B CN202010681160.2A CN202010681160A CN111866761B CN 111866761 B CN111866761 B CN 111866761B CN 202010681160 A CN202010681160 A CN 202010681160A CN 111866761 B CN111866761 B CN 1118667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com system
public network
terminal
private network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811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6761A (zh
Inventor
王永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e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e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e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e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8116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67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6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6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6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67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方法,其包括将融合网关分别连接至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在融合网关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或在融合网关、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配置交换群组信息;在融合网关上配置交换处理程序;其中,交换处理程序用于基于所述交换群组信息对接收到的呼叫信号进行调度处理。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用于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网关设备及其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能够将公网和专网融合使其实现互联互通,既可以解决专网通讯距离受限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在公网不能覆盖时仍可以继续通讯的问题。

Description

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方法、网关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讲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方法和系统,以及一种能够用于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网关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对讲机主要包括模拟对讲机、数字对讲机和IP对讲机三种。其中,传统的模拟对讲机是将语音、信令、信号以连续波方式调制到对讲机传输频率上,并经过处理的一种通讯模式。数字对讲机是采用数字技术进行设计,将语音信号数字化成特定的数字编码方式和特定的基带调制形式,并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优化的数据化通讯模式。IP对讲机,又叫公网对讲机,是利用移动通信的数据通道,将话音数字化并压缩,然后经现有的公众移动数据网络发送出去,形成的集群通信体系。传统的模拟对讲机和数字对讲机主要是通过专网集群的方式进行通信,而IP对讲机则主要是通过公网的方式进行通信。
然而,传统的专网集群对讲覆盖范围小通讯距离受限,公网虽然不受距离的限制,但公网通讯设施容易遭到严重破坏,不能完全替代传统专网集群对讲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想到如果能够将公网和专网融合使其实现互联互通,既可以解决专网通讯距离受限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在公网不能覆盖时仍可以继续通讯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的研发和实践过程中,发明人又发现,由于对讲系统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根据不同应用环境和不同的实际需求,已发展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对讲系统,如模拟对讲机就有150兆、400兆和800兆等等不同频段,数字对讲机就有DMR、TETRA和PDT等等众多不同的协议,而IP对讲机更是各家公司都有不同的私有协议。这就进一步产生了各个不同类型、不同协议的对讲机不能互相联通的问题,也为公网和专网的融合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如果要想实现公网和专网的高效融合,不但要解决跨网互通的问题,还需要同时解决协议多样化的问题。
基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方法,其包括:
将融合网关分别连接至专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
在融合网关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或在融合网关、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配置交换群组信息;
在所述融合网关上配置交换处理程序;
其中,所述交换处理程序用于基于所述交换群组信息对接收到的呼叫信号进行调度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用于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网关设备,其包括:
用于连接专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或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的接口;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交换群组信息存储;和
交换处理模块,用于基于交换群组信息对通过所述接口接收到的呼叫信号进行调度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经由相应的接口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系统,其包括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和融合网关;
其中,融合网关为上述的能够用于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网关设备,所述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通过所述接口连接至所述融合网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方案,通过在融合网关上接入专网集群对讲系统的中转台实现与专网集群对讲系统构成的大局域网的连通,通过接入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实现与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的连通。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在网关上配置交换群组信息和交换处理程序,并将交换群组信息也添加到中转台上,这样融合网关在接收到信号时,就可以基于交换群组信息和交换协议在公网和专网之间进行交换调度,实现专网和公网的互联互通。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网关在实现公网和专网的互通时,还通过交互处理程序的配置考虑了交换协议的问题,即会同时基于交换协议进行交换群组调度,提高了适用范围,可扩展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方法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交换处理程序的处理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交换调度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网关设备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系统的框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将融合网关分别连接至专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其中,专网集群对讲系统的终端示例性地可以是专网对讲机,在专网对讲机的场景下,专网集群对讲系统一般是通过网桥将中转台组成大局域网以实现互联,接入专网集群对讲系统的终端则通过中转台的互联进行通信。在该场景下,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将融合网关通过大局域网连接到各中转台,来实现融合网关与专网集群对讲系统的接通,使得融合网关能够与各中转台进行通信,这样,专网对讲机就可以通过中转台连接到融合网关,以通过融合网关呼叫到对讲系统和接收对讲系统的呼叫。
在其他实现例中,专网集群对讲系统的终端示例性地还可以是IP电话,这种场景下,则可以将IP电话通过网络直接连接到融合网关,以实现融合网关与专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的连通,这样,IP电话就可以通过融合网关呼叫到对讲系统和接收对讲系统的呼叫。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融合网关还通过互联网连接至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以实现与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的通信。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示例性地可以是安装了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的智能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也可以是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的计算机等。这样,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现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与融合网关的通信,以通过融合网关呼叫到对讲系统和接收对讲系统的呼叫。
步骤S102:在融合网关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分别配置交换群组信息或在融合网关、公网集群对讲系统和专网集群对讲系统中分别配置交换群组信息。其中,交换群组信息是指用于确定接收到的呼入信号需要发送到的目标对象的配置信息。在进行群组呼叫的场景中,配置的交换群组信息可以实现为包括群组ID和分机号;在进行单个呼叫的场景中,配置的交互群组信息可以实现为包括终端ID和分机号。特别地,在群组ID分别为直接采用专网中的群组ID或公网中的群组ID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群组ID和分机号的关联绑定实现在组呼,而在群组ID为自定义的分别包括了专网中的终端和公网中的终端的情况下,在配置交换群组信息时,还可以在群组ID下配置关联绑定的终端ID,以在融合网关上定义该自定义群组包括的组呼终端对象。其中,群组ID为用于唯一标识一个呼叫群组的标识符,终端ID为用于唯一标识一个对讲终端的标识符,分机号是由SIP服务器(该服务器部署有基于Asterisk的呼叫中心系统,可参照现有技术实现)分配,该系统本身支持通路呼叫、电话会议和互动语音功能,因而利用其分配的分机号能够实现直接通路呼叫。
示例性地,在专网集群对讲系统中存在群组ID为1001的群组,通过为该群组ID分别分配分机号并将其在融合网关和专网集群对讲系统中进行配置,以将群组ID和分机号绑定,在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的终端上就可以通过拨打分配的分机号实现通过融合网关呼叫该群组内的各个终端,从而实现专网和公网的融合互通。
示例性地,在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存在群组ID为1002的群组,通过为该群组ID分别分配分机号并将其在融合网关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进行配置,以将群组ID和分机号绑定,在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的终端上就可以通过拨打分配的分机号实现通过融合网关呼叫该群组内的各个终端,从而实现专网和公网的融合互通。
示例性地,在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存在终端ID分别为100000、100001、100002、100003、100004的五个终端,在专网集群对讲系统中存在终端ID分别为100005、100006、100007的三个终端,通过为该八个终端分配群组ID和分机号,并将分配的群组ID和分机号、以及群组ID中包含的终端ID在融合网关、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进行配置,在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的终端上就可以通过拨打分配的分机号实现通过融合网关呼叫该群组内的各个终端,从而实现专网和公网的融合互通。
示例性地,在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存在终端ID分别为100000、100001、100002、100003、100004的五个终端,在专网集群对讲系统中存在终端ID分别为100005、100006、100007的三个终端,通过为该八个终端分别分配分机号,并将分配的分机号以及对应的终端ID在融合网关、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进行配置,在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的终端上就可以通过拨打分配的分机号实现通过融合网关呼叫各分机号对应的终端ID的各个终端,从而实现专网和公网的融合互通。
在具体实现中,在接入的终端为专网对讲机的场景中,在专网集群对讲系统中配置交换群组信息实现为在专网集群对讲系统的其中一个中转台上配置交换群组信息,而在接入的终端为IP电话的场景下,则只需在融合网关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配置交换群组信息即可,不需要在IP电话上配置交换群组信息。
步骤S103:在融合网关上配置交换处理程序。其中,交换处理程序配置成用于基于交换协议和交换群组信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交换调度处理。交换处理程序可以通过在融合网关上进行编程实现(如通过嵌入式编程)。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一种实施方式的交换处理程序的方法流程,如图2所示,交换处理程序可以实现为通过以下步骤完全其交换调度功能:
步骤S201:将接收到的呼叫信号根据交换协议转换为标准协议信号。
步骤S202:根据标准协议信号确定待呼叫的分机号。
步骤S203:根据所述待呼叫的分机号和交换群组信息确定输出接口。
步骤S204:将标准协议信号转换为与输出接口相适配的协议信号。
步骤S205:将转换后的协议信号从相应的输出接口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接收到某一终端的呼叫信号后,首先会通过步骤S201将该终端的呼叫信号转换为标准协议信号。其中,终端发出的呼叫信号一般是基于该终端的协议进行数据编码的,融合网关上配置的交换处理程序会先根据呼入终端的协议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之后将其转换为标准协议信号。示例性地,对于呼入的控制信令信号,设定的标准协议可以为SIP协议,对于呼入的语音格式信号,设定的标准协议可以是PCM格式。另外,通过将不同编码的语音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并将数据集中在交换核心,还可按需对语音数据进行其他处理,如录音、屏蔽、广播等等所需的功能。
在将呼入信号转换为预设的标准协议格式后,从中提取出待呼叫的分机号(根据协议特征通过解析即可提取出呼叫的分机号),根据配置的交换群组信息就可以通过分机号确定需要呼叫的群组或终端,进而可确定输出接口。在确定了输出接口后,首先根据输出接口对应的终端采用的协议,将标准协议格式的信号转换为对应协议格式的信号,并将转换后的协议信号从相应的输出接口输出。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融合网关上设计有不同的协议接口,各个终端根据其协议特点通过相应的接口接入融合网关。其中,融合网关的接口将在下文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示例性,以配置的交换群组信息包括分别在融合网关上添加分机号,并设置与分机号关联绑定的专网集群对讲系统或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的群组ID,同时在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分别配置分机号和群组ID为例,根据待呼叫的分机号和交换群组信息确定输出接口可以实现为:根据提取出的分机号获取与之绑定的群组ID,根据群组ID所属的对讲系统确定该群组与融合网关的通信接口,从而确定信号的输出接口。
示例性地,以配置的交换群组信息包括分别在融合网关上添加分机号,并设置与分机号关联绑定的专网集群对讲系统或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的终端ID,同时在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分别配置分机号和终端ID为例,根据待呼叫的分机号和交换群组信息确定输出接口可以实现为:根据提取出的分机号获取与之绑定的终端ID,根据终端ID所属的对讲系统和协议特点确定该终端与融合网关的通信接口,从而确定信号的输出接口。
示例性地,以配置的交换群组信息包括分别在融合网关上添加分机号,并设置与分机号关联绑定的同时包含有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的终端的群组ID、以及该群组ID包括的终端ID,同时在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分别配置分机号、群组ID和该群组ID包括的终端ID为例,根据待呼叫的分机号和交换群组信息确定输出接口可以实现为:根据提取出的分机号获取与之绑定的群组ID,根据群组ID确定其包括的终端ID,根据终端ID所属的对讲系统和其协议特点确定该群组与融合网关的通信接口,从而确定信号的输出接口。
以某终端A通过融合网关上配置的分机号呼叫另一终端B为例,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融合网关的交换处理程序进行交换调度的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终端A根据其协议特点通过接口A与融合网关进行通信,终端B根据其协议特点通过接口B与融合网关进行通信。示例性地,终端A是A公司的产品,采用A公司的私有控制协议;终端B是B公司的产品,采用B公司的私有控制协议。这样,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A在发送对讲信令(如对讲PTT请求信令)给某一群组时,可以通过呼叫为其分配的分机号进行呼叫,这样融合网关就可以通过接口A获取到该对讲信令,并将该信令按A协议进行解析,转换为标准协议信号(如为sip协议信号)。在转换为标准协议信号后,确定出分机号,并根据融合网关的交换核心里配置的交换群组信息,确定出该信令的输出接口,将控制信令分发给相同交换群组内的多个接口,位于该交换群组的接口B接收到标准协议信号后,首先将其转换成终端B对应的协议的控制信令,之后发送到终端B;从终端B返回的控制信令同样是这样一个过程。
同样,终端A和终端B采用各自的语音数据编码格式(speex、nvoc、AAC或私有格式),拥有不同的采样频率及音频位数,融合网关的交换处理程序在接收到语音信号后同样会先转换为标准协议格式(如PCM格式),根据交换群组信息分发到同一交换群组内的相应输出接口,并转换为各输出接口对应的协议格式,再经过输出接口发送到各自的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现例中,上述交换处理程序还可以实现为不进行协议转换,而是直接根据接收到的呼叫信号和交换群组信息确定输出接口,将呼叫信号从相应的输出接口输出。这种方式下,直接根据呼叫信号对应的接口的协议进行解析以确定分机号,并根据分机号和交换群组信息进行输出即可。由于没有进行协议转换,因而其扩展性和适用范围会受到限制,如果要进行不同协议的对讲系统间的互通,就需要通过修改交换处理程序进行协议解析或使得方案只能适用在某种协议下,不如图1~3所示的优选实现例的扩展性和适用性好。
图4示意地显示了一种实施方式的能够用于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网关设备的原理框架结构,如图4所示,该融合网关设备包括
用于连接专网集群对讲系统的各中转台或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的接口40;
配置模块14,用于配置交换群组信息存储;和
交换处理模块42,用于基于交换群组信息对呼入信号进行交换调度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经由相应的接口输出。
其中,接口可以设置在网关设备的外壳上,并与网关设备壳体内的电路板连接,电路板上设置有信号处理模块、模拟对讲处理模块、数字对讲处理模块和公网固定电话接口模块,这些模块分别连接至上述接口以提供不同协议的对外接口。其中,电路板上可以通过设置可编程芯片配置交换处理模块42,配置模块14可以实现为与可编程芯片连接的存储模块(这样可以通过程序写入交换群组配置信息进行配置),也可以实现为与可编程芯片连接的显示单元和存储模块,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单元进行配置。
优选地,接口40配置为包括第一协议转换单元40A,用于将接收到的呼入信号转换为标准协议信号;和第二协议转换单元40B,用于将所述标准协议信号转换为与输出接口相适配的协议信号。交换处理模块42可以实现为:根据标准协议信号和交换群组信息确定输出接口。
如图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现例,网关设备上设置的接口40包括模拟接口、SIP接口、PDT接口、TRTRA接口和其它接口,在具体应用中,可以将相应的中转台或IP电话机或公网终端通过对应的接口连接至网关设备。这样,在进行通信的过程中,网关设备就可以根据群组或终端所属的集群或协议特点来确定呼入信号的输出接口。示例性地,在被呼叫的群组或终端属于公网集群对讲系统时,可以通过该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的接入接口来确定其输出接口,在被呼叫的群组或终端属于专网集群对讲系统时,可以通过该群组或终端的中转台的接入接口或IP电话的接入接口来确定其对应的输入接口。
在具体通信过程中,网关设备通过接口对应的协议类型进行协议转换,包括将呼入信号转换为标准协议信号和根据确定的输出接口将输出信号转换为与输出接口的协议适配的协议信号输出。这样,针对各对讲系统协议的不同,采用相对应的接口将呼叫方对讲系统的控制和语音信号输入融合网关设备,再通过内部交换将信号转换为输出对讲系统的控制和语音信号,以实现不同对讲系统的接入,避免了因协议不同而导致的不能互联互通的缺陷。由此,原则上融合网关设备只要有对应的协议标准,就可支持所有的对讲系统,只需开发对应的接口即可,通用性和扩展性都非常好。
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系统,该系统展示了图4所示的融合网关设备在融合互通场景中的应用,如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专网集群对讲系统1、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2和融合网关3。
其中,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包括专网对讲机11和IP电话12两种类型的对讲终端,在专网对讲机作为对讲终端的系统中,专网集群对讲系统通过网桥13将中转台14组成大局域网进行互联,各对讲终端组成一个群组,专网集群对讲系统的各中转台通过图4所示的PDT接口或模拟接口等专网通信接口连接到融合网关3(内含Asterisk系统,可通过SIP接口协议登陆)。在IP电话12作为对讲终端的专网系统中,IP电话12直接通过如图4所示的TRTRA接口连接到融合网关3(内含Asterisk系统,可通过SIP协议接口登陆)。公网集群对讲系统则通过其终端2利用其私有协议接口(如CONN)连接至融合网关3。
之后,通过在融合网关上添加分机号和绑定群组ID或终端ID,就可以基于交换群组信息进行交换调度。以通过公网集群或IP电话来呼叫专网集群中的对讲机终端为例,在其中一台中转台上设置分机号码与群组ID对应,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的终端及IP电话就可以通过呼叫该分机号码接入相应的专网集群系统的群组,进行对讲;而通过在中转台上设置需外部接入的对讲终端ID与分机号码一一对应,在融合网关上添加分机号码及对讲终端ID,则可以直接单呼到专网集群系统的相应对讲终端。
优选地,交换处理模块在进行呼叫调度处理之前,还会根据预设的交换协议进行协议转换。示例性地,实现为包括:在接收到呼叫信号时,通过第一协议转换单元将接收到的呼入信号转换为标准协议信号;之后,交换处理模块根据标准协议信号和交换群组信息确定输出接口和将标准协议信号输出至相应的输出接口;而接口的第二协议转换单元则将标准协议信号转换为与输出接口相适配的协议信号后输出。
其中,第一协议转换单元和第二协议单元的协议转换和调度处理单元确定输出接口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加前文方法部分叙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交换群组信息可以配置为包括具有分机号和与分机号关联绑定的群组ID的第一交换群组,具有分机号和与分机号关联绑定的终端ID的第二交换群组,和具有分机号和与分机号关联绑定的群组ID、以及群组ID包括的终端ID的第三交换群组。这样,就可以通过配置第一交换群组实现专网和公网集群间的群呼互通;通过配置第二交换群组就可以实现专网和公网集群之间的单呼互通;通过配置第三交换群组就可以实现将专网和公网的终端配置在一个群组中,实现专网和公网终端间的交叉呼叫。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的方法、网关设备和系统,融合网关内部采用标准的控制协议和语音格式进行交换和调度,所有接口输入的数据都将转换为内部的标准交换协议,然后根据输出接口的类型转换为对应的协议进行输出。这样虽然增加了处理步骤,但却过滤了大部分无效的信令,令网关设备的交换核心能够专注于交换业务,使其更加健壮稳定;另一方面,假如某一接口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到交换核心,其它无故障的接口的交换仍可正常工作;再有就是单一接口专注于单一协议的转换,有利于日后的扩展,只需针对新的协议开发一个新的接口,即可支持新的终端接入。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融合方案采用群组的概念,可将对讲系统接入的接口分成多个群组,通过将不同协议的信令进行转换,将信令集中在交换核心,交换核心即可实时掌握各自接口连接的对讲集群的状态,以实现不同对讲系统内不同的群组进行对接交换。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融合网关通过相应的接口分别连接至专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
在融合网关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或在融合网关、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配置交换群组信息,所述交换群组信息包括分机号以及与分机号绑定的群组ID和/或终端ID;
在所述融合网关上配置交换处理程序;
其中,所述交换处理程序用于基于所述交换群组信息和接收到的呼叫信号中的分机号确定所述呼叫信号在融合网关上的输出接口,并将所述呼叫信号从确定的接口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处理程序还用于在接收到呼叫信号时或在将呼叫信号从确定的接口输出前,分别基于预设的交换协议对接收到的呼叫信号进行协议转换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处理程序实现为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将接收到的信号根据交换协议转换为标准协议信号;
根据所述标准协议信号确定的分机号和交换群组信息确定输出接口;
将所述标准协议信号转换为与输出接口相适配的协议信号;
将转换后的协议信号从相应的输出接口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交换群组信息包括
分别在融合网关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或在融合网关、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添加分机号,并设置与分机号关联绑定的群组ID;
其中,所述群组ID为专网集群对讲系统中的群组ID或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的群组ID。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交换群组信息包括
分别在融合网关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或在融合网关、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添加分机号,并设置与分机号关联绑定的终端ID;
其中,所述终端ID为专网集群对讲系统中的终端ID或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的终端ID。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交换群组信息包括
分别在融合网关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或在融合网关、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添加分机号,并设置与分机号关联绑定的群组ID和所述群组ID包括的终端ID;
其中,所述群组ID中的终端ID为专网集群对讲系统中的终端ID、或为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的终端ID、或为专网集群对讲系统中的终端ID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中的终端ID的组合。
7.能够用于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连接专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或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的接口;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交换群组信息存储,所述交换群组信息包括分机号以及与分机号绑定的群组ID和/或终端ID;和
交换处理模块,用于基于交换群组信息和通过所述接口接收到的呼叫信号中的分机号确定输出所述呼叫信号的接口,并将所述呼叫信号经由相应的接口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配置为包括
第一协议转换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呼叫信号转换为标准协议信号;和
第二协议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标准协议信号转换为与输出接口相适配的协议信号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交换群组信息包括
具有分机号和与分机号关联绑定的群组ID的第一交换群组;
具有分机号和与分机号关联绑定的终端ID的第二交换群组;和
具有分机号和与分机号关联绑定的群组ID、以及所述群组ID包括的终端ID的第三交换群组。
10.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网集群对讲系统;
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和
融合网关;
其中,融合网关为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能够用于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网关设备,所述专网集群对讲系统和公网集群对讲系统终端通过所述接口连接至所述融合网关。
CN202010681160.2A 2020-07-15 2020-07-15 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方法、网关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118667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1160.2A CN111866761B (zh) 2020-07-15 2020-07-15 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方法、网关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1160.2A CN111866761B (zh) 2020-07-15 2020-07-15 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方法、网关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6761A CN111866761A (zh) 2020-10-30
CN111866761B true CN111866761B (zh) 2021-04-23

Family

ID=72984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81160.2A Active CN111866761B (zh) 2020-07-15 2020-07-15 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方法、网关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67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4020B (zh) * 2021-05-24 2022-09-09 臻乐尔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网络交互方法及虚拟网络架构
CN114268763A (zh) * 2022-03-02 2022-04-01 深圳市晨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公网对讲机加入音视频会议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866727B (zh) * 2022-04-07 2024-04-12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组呼业务的建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979080B (zh) * 2022-04-29 2023-07-14 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局域网和广域网的sip对讲方法、系统、存储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5396A (zh) * 2014-04-30 2015-11-04 杭州优能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实现专网与公网对讲机通信的方法、系统及集群云基站
CN108737669A (zh) * 2017-03-22 2018-11-02 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通话的方法、系统和终端
CN111263013A (zh) * 2018-12-03 2020-06-09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公网终端回拨专网终端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39924B1 (en) * 1998-09-30 2008-03-04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ringing timeout disconnect supervision in remote telephone extensions using voice over packet-data-network systems (VOPS)
US9202084B2 (en) * 2006-02-01 2015-12-01 Newsilike Media Group, Inc. Security facility for maintaining health care data pools
CN103023751B (zh) * 2012-11-29 2015-06-03 上海顶竹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信息互通系统和互通方法
US8855285B1 (en) * 2013-03-14 2014-10-07 Speek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erence calling using personal URL
US10263839B2 (en) * 2013-03-15 2019-04-16 Fortinet, Inc. Remote management system for configuring and/or controlling a computer network switch
CN103685505A (zh) * 2013-12-10 2014-03-26 福建省集英保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集群指挥调度系统
CN110365702B (zh) * 2019-07-30 2022-03-04 南京安谱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可扩展的多对讲系统互通的系统及方法
CN110650444B (zh) * 2019-09-20 2021-12-10 南京高达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td-lte网络公专结合集群业务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5396A (zh) * 2014-04-30 2015-11-04 杭州优能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实现专网与公网对讲机通信的方法、系统及集群云基站
CN108737669A (zh) * 2017-03-22 2018-11-02 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通话的方法、系统和终端
CN111263013A (zh) * 2018-12-03 2020-06-09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公网终端回拨专网终端的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宽带专网中公专融合的研究》;范珂;《科技创新导报》;2019111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6761A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6761B (zh) 融合专网对讲和公网对讲互通的方法、网关设备和系统
US4757497A (en) Local area voice/data communications and switching system
CN101925018B (zh) 一种虚拟集群系统
US2003004885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in a packet-oriented data network
CN102547487B (zh) 专网对讲方法及专网对讲传输系统
US20070064630A1 (en) Radio interoperability system and method
CN101160983B (zh) 一种数据流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240098A (zh) 用于测试通信装置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US20040114575A1 (en) Exchange system
US20090299735A1 (en)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n Audio Stream Between a Plurality of Terminals
US7599477B2 (en) Telephone system using one or several micro-computers
CN102377888B (zh) 实现微波通信网上公务电话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CN208174713U (zh) 一种多功能通信一体机
CN1976376B (zh) 一种呼叫会话的方法、ip电话系统及ip电话终端
US8565224B2 (en) Telephone system, telephone exchange apparatus, and connection control method used in telephone exchange apparatus
US2005018699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allow two way radio users to access voice enabled applications
CN201774678U (zh) 一种虚拟集群系统
CN101742010B (zh) 使一网络分机拨打一传统分机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02567B (zh) 基于ip调度交换机的异种语音资源互通的方法和系统
CN108418733A (zh) 一种多功能通信一体机
CN108769441B (zh) 软交换通话方法和系统
KR100565944B1 (ko) 영상 통신 기능 검증용 모의시험장치
CN110113371B (zh) 一种会话管理系统及会话管理服务器
CN101594600A (zh) 基于软交换的媒体转换方法、软交换及媒体转换网关
KR100400732B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통신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gateway equipment and system for integrating private network intercom and public network interco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3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Guangzhou Development Zone Branch

Pledgor: GUANGZHOU DE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