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04965B - 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4965B
CN116204965B CN202310253430.3A CN202310253430A CN116204965B CN 116204965 B CN116204965 B CN 116204965B CN 202310253430 A CN202310253430 A CN 202310253430A CN 116204965 B CN116204965 B CN 1162049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drilling
investigation
model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534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04965A (zh
Inventor
周灿朗
张勇
于清平
林湘
李芳宝
龙喜安
潘茜
吴思颖
冯建霖
刘茜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Track Traffic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Track Traffic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Track Traffic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Track Traffic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534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049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04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4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04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4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20Finite element generation, e.g. wire-frame surface description, tesse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通过将报告文件中相关CAD、Excel文件导入软件后,进行系列识别、判断、数据提取、数据图形转换处理、存储,将二维钻孔图形或相关数据转换为三维勘察钻孔模型,再利用三维地质连层技术转换为接近于工程实际的三维勘察地质模型,各土层具有岩土相关物理参数特性,随后通过虚拟缩放、坐标系转换等实现三维建筑模型与三维勘察地质模型耦合,实现将具有不同编制标准和报告形式的二维勘察报告成果文件,快速、便利的转化为更加接近于工程实际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实现与建筑结构三维模型耦合,同时赋予各岩土土层具体物理特性,可用于后续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三维可视化等工程应用中。

Description

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建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岩土勘察信息是建筑基坑、地基基础、岩土边坡工程等技术研判的重要依据,是相关工程结构分析所需的基础数据,所引用的内容主要包括勘察若干钻孔的位置坐标信息、各钻孔土层分层以及各土层相关物理力学参数。岩土勘察报告成果文件通常为二维CAD、Word及Excel文档等形式。
现阶段在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类软件中,通常由工程师根据勘察钻孔进行综合经验性研判,选取代表性钻孔作为工程场地范围的土层分层,是一种简化的、包络性处理方法,随后通过人工交互或导入Excel的方法,将各土层物理参数赋予各土层相关特性;部分有限元分析软件利用局部坐标系,通过分层、分次导入或输入不同勘察钻孔的各土层分界处的相对三维坐标(x,y,z),利用计算机将分次导入的代表各土层的相对坐标点拟合为土层分界面,将三维土体切割划分为不同土层,随后进行各土层分类划分与物理参数定义与匹配。图1为由上述方法得到的三维地质模型示意图,图2为上述方法所涉及的地质模型搭建流程图。
上述关于岩层土层的三维模型建立现有处理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通过工程师研判选取代表性地质钻孔进行模型搭建的方法,是一种简化的、包络性处理办法,其并不能真实反映工程场地范围的实际地质情况,存在较大的偏差,因此其三维分析结果也存在偏差;2)对于部分有限元软件利用CAD中三维空间点功能,模拟不同钻孔土层分界,并采用分层、分次导入的方法,实际为利用CAD进行二维到三维的转换模拟,再进行点到面的拟合工作。该方法需要工程师进行大量准备工作,包括勘察钻孔与建筑模型平面相对位置关系核准、各钻孔土层分界的模拟点在CAD三维空间下的定位与绘制、针对不同土层进行分层分次导入,操作过程过于繁琐,效率低下,准确率难以保证。
岩土勘察工作是相对独立于工程设计与建设的,勘察文件编制由于行业历史发展及通用性标准要求,通常采用二维的图纸及表格数据信息形式表达,供建筑结构或岩土工程设计、施工使用;另外,各地方、单位的勘察文件编制标准不一,给计算机三维转化应用增加了难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建筑结构应用与BIM技术得到极大推广与应用,如现有专利文献CN111950046B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钻孔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及CN109472866B公开了一种大地质建筑信息模型的建模方法,均通过BIM技术构建三维地质与建筑结构模型,传统二维的勘察成果文件不能被直接引用,需要根据勘察BIM数据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再接入三维建筑结构模型中去。虽然近年来勘察BIM技术逐渐兴起,但推广应用乃至普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二维勘察成果仍会是行业的最常规的形式,其二维勘察成果转化嵌入三维建筑结构模型,必将是工程应用中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所述二维岩土勘察信息中获得钻孔空间定位数据;
S2、从所述二维岩土勘察信息中获得钻孔竖向分层数据,根据所述钻孔空间定位数据和所述钻孔竖向分层数据生成三维勘察钻孔模型;
S3、依据所述三维勘察钻孔模型中各钻孔土层分界三维空间分布情况,利用三维地质连层技术,拟合土层分界面为三维曲面,根据孔口高程利用三维地质连层技术生成地面曲面,相邻曲面间土层即为勘察钻孔土层;
S4、导入各土层的岩土物理参数,进而生成三维勘察地质模型,所述岩土物理参数从所述二维岩土勘察信息获取;
S5、将所述三维勘察地质模型嵌入至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得到岩土勘察与建筑结构耦合的三维实体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包括岩土勘察报告中的钻孔平面布置图CAD文件和/或钻孔坐标信息表Excel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从所述二维岩土勘察信息中获得钻孔空间定位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岩土勘察报告中的钻孔平面布置图CAD文件或钻孔坐标信息表Excel文件导入计算机;
S12、随后根据图层名、图元特征或文字特征进行判别,如果识别出单独具有岩土勘察特征的圆形填充图形或图形块以及相应的文字解释,则将对应的所述圆形填充图形或图形块形判别为钻孔,将对应的文字解释判别为钻孔编号,圆形填充图形或图形块的中心坐标为钻孔坐标,将所述钻孔编号及所述钻孔坐标作为第一数据信息;
S13、提取所述钻孔编号与所述钻孔坐标存入计算机,作为获得钻孔空间定位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包括岩土勘察报告中的钻孔竖向柱状图CAD文件,所述步骤S2还包括:
依据所述岩土勘察报告中的钻孔竖向柱状图CAD文件,识别图元框架中的文字信息,提取第二数据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数据信息中与第一数据信息匹配的内容划归为同一钻孔,并进一步辨识、读取该钻孔的土层信息,得到钻孔竖向分层数据,随后根据所述钻孔空间定位数据和所述钻孔竖向分层数据生成三维勘察钻孔模型;
所述钻孔的土层信息,包括土层名称、土层编号、时代成因、各土层厚度、孔口标高、土层底高程。
进一步地,所述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包括岩土勘察报告中的岩土物理参数值Excel文件和各土层标准贯入值Excel文件,所述步骤S4还包括:
依据岩土物理参数和各土层标准贯入值Excel文件,识别数据行中的文字信息,提取第三数据信息,将三维勘察钻孔模型中具有相同土层名称、土层编号、时代成因的数据,划归为同一土层的岩土物理特性,并从第三数据信息中进一步辨识、读取各土层的岩土物理参数,得到土层岩土物理特性数据,同时存入计算机作为各土层的物理特性数据库,以便于后续其他应用与分析中进行数据调用;
所述第三数据为岩土物理参数,包括天然密度、孔隙比、天然含水率、粘聚力、内摩擦角、压缩系数、压缩模量、渗透系数、承载力特征值、桩侧摩阻力特征值、桩端摩阻力特征值、桩侧摩阻力标准值、水平基床系数、竖直基床系数、水平抗力比例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还包括以下步骤:
S51、将所述三维建筑模型整体虚拟缩小,得到三维建筑模型虚拟缩小体:
S52、将所述三维勘察地质模型嵌入至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虚拟缩小体,得到耦合体;
S53、将所述耦合体虚拟放大,得到三维实体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1还包括:
依据所述三维地质模型和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单位比值N,将所述三维建筑模型整体虚拟缩小N倍,转变成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虚拟缩小体,N为自然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2还包括:
拾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虚拟缩小体的结构互异的两点,先后交互输入其在世界坐标系下对应的(x,y)坐标值,根据坐标转换计算方法,将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虚拟缩小体和所述三维勘察地质模型整体转换到世界坐标系下,从而所述实现三维建筑模型虚拟缩小体和所述三维勘察地质模型在三维下的耦合,得到所述耦合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3还包括:
以世界坐标系的原点为中心,将所述耦合体整体放大N倍,转变成所述三维实体模型,所述三维实体模型中的所述三维勘察地质模型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相对位置关系不变,三维实体模型替代原三维建筑模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将报告文件中相关CAD、Excel文件导入软件后,进行系列识别、判断、数据提取、数据图形转换处理、存储,将二维钻孔图形或相关数据转换为三维勘察钻孔模型,再利用已公开的三维地质连层技术转换为接近于工程实际的三维勘察地质模型,各土层具有岩土相关物理参数特性,随后通过虚拟缩放、坐标系转换等实现三维建筑模型与三维勘察地质模型耦合,实现将具有不同编制标准和报告形式的二维勘察报告成果文件,快速、便利的转化为更加接近于工程实际的三维勘察地质模型,并实现与三维建筑模型耦合,同时赋予各岩土土层具体物理特性,可用于后续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三维可视化等工程应用中。
2、本发明可以极大的提高岩土地质三维模型模型的搭建效率和准确率,摆脱了传统过于依赖工程师的预处理、交互修改、研判选取钻孔工作,所搭接的模型更接近于实际地层,更符合工程模拟研究需要;整体的建筑结构+岩土三维模型,更加直观、二者空间关系更精确。可广泛用于相关岩土工程等相关领域,具有操作简单、高效、更精确、直观的优势,尤其在工程精细化设计、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三维可视化、智能化等应用中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得到的三维地质模型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地质模型搭建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的总体逻辑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中三维勘察地质生成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中三维土层分界面拟合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中三维土层分界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中三维勘察地质整体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所提出的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其技术要点在于利用计算机的高效计算力,将具有不同编制标准和报告形式的二维勘察报告文件信息,通过导入计算机后,进行系列识别、判断、数据提取、数据图形转换处理、存储等,将二维钻孔图形或相关数据转换为三维勘察钻孔模型,再通过三维地质连层技术转换为接近于工程实际的三维勘察地质模型,各土层具有岩土相关物理特性,并实现与三维建筑模型耦合,可用于后续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三维可视化等工程应用中。
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包括钻孔平面布置图CAD文件、钻孔坐标信息表Excel文件、钻孔竖向柱状图CAD文件、岩土物理参数和各土层标准贯入值Excel文件等二维岩土勘察报告文件信息。
钻孔平面布置图CAD文件是由文字编号、圆形填充图形(或图形块)和地形等组成,且遵循世界坐标系,文字编号代表钻孔编号,圆形填充图形代表勘察钻孔定位示意,二者分别具有与其它图元不同的独立图层名,圆形填充图形的圆心坐标即为该钻孔的定位坐标,其就近的标识的文字编号为该钻孔的编号。
钻孔坐标信息表Excel文件,包括若干数据行,每一数据行中包含所对应岩土勘察钻孔的编号、勘探点类型、X坐标、Y坐标、孔口地面高程、钻孔深度等。
钻孔竖向柱状图CAD文件,是由系列文字、填充图形等按既定的框架布局组成的某一钻孔立面示意图。其中,填充图形代表该钻孔的各土层;文字内容包含该钻孔的编号、坐标、钻孔深度、地面高程以及所揭示的各土层时代成因、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各土层厚度、土层底高程、孔口标高等。
岩土物理参数Excel文件和各土层标准贯入值Excel文件,包括若干数据行,每一数据行表示某一土层的土层编号、名称、时代成因以及土层的物理参数信息,包括天然密度、孔隙比、天然含水率、粘聚力、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变形模量、内摩擦角、承载力特征值、桩侧摩阻力标准值、桩端摩阻力特征值、桩侧摩阻力特征值、水平基床系数、竖直基床系数、泊松比、水平抗力比例系数、渗透系数等等。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包括:
S1、从二维岩土勘察信息中获得钻孔空间定位数据;
S2、从二维岩土勘察信息中获得钻孔竖向分层数据,根据钻孔空间定位数据和钻孔竖向分层数据生成三维勘察钻孔模型;
S3、依据三维勘察钻孔模型中各钻孔土层分界三维空间分布情况,利用三维地质连层技术,拟合土层分界面为三维曲面,地表根据孔口高程同理利用三维地质连层技术生成地面曲面,相邻曲面间土层即为勘察钻孔土层,读取各土层的岩土物理参数,进而生成三维勘察地质模型;
S4、导入各土层的岩土物理参数,进而生成三维勘察地质模型,所述岩土物理参数从所述二维岩土勘察信息获取;
S5、嵌入三维勘察地质模型至三维建筑模型,得到岩土勘察与建筑结构耦合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应用分析。
具体的工作方法与关键步骤如下:
S1、从岩土勘察报告中的钻孔平面布置图CAD文件或钻孔坐标信息表Excel文件中,提取第一数据信息,第一数据信息包括钻孔编号、钻孔坐标,获得钻孔空间定位数据;
进一步地,步骤S1还包括:
S11、将岩土勘察报告中的钻孔平面布置图CAD文件或钻孔坐标信息表Excel文件导入计算机;
S12、随后根据图层名、图元特征或文字特征进行判别,如果识别出单独具有岩土勘察特征的圆形填充图形或图形块以及相应的文字解释,则将对应的所述圆形填充图形或图形块形判别为钻孔,将对应的文字解释判别为钻孔编号,圆形填充图形或图形块的中心坐标为钻孔坐标;
在文件中钻孔通常以圆形填充图形或图形块等图标来表示钻孔,在钻孔图标附近设置相应的文字+数字表示该钻孔编号,因此需要进行识别处理工作将钻孔和钻孔编号提取出来,如果识别出具有相似的圆形填充图形或图形块并且附以相似的字母+数字组合的文字,则将对应的圆形填充图形判别为钻孔,将对应的字母+数字组合的文字判别为钻孔编号,圆形填充图形或图形块的中心坐标为钻孔坐标。
S13、提取钻孔编号与钻孔坐标存入计算机,即写入空间钻孔位置,作为钻孔空间定位数据。
S2、依据岩土勘察报告中的钻孔竖向柱状图CAD文件,识别图元框架中的文字信息,提取第二数据信息,并将第二数据信息中与第一数据信息匹配的内容划归为同一钻孔,并进一步辨识、读取该钻孔的土层信息,得到钻孔竖向分层数据,随后根据钻孔空间定位数据和钻孔竖向分层数据生成三维勘察钻孔模型。
钻孔的土层信息,包括土层名称、土层编号、时代成因、各土层厚度、孔口标高、土层底高程;
步骤S2详细方法为:
将岩土勘察报告中的钻孔竖向柱状图CAD文件,分次或批量导入软件,识别图元框架中的文字信息,并将与前述钻孔编号、钻孔坐标一致的内容划归为同一钻孔,并进一步辨识、读取该钻孔的各土层信息,如土层名称、土层编号、时代成因、土层厚度、孔口高程、层底高程等,随后根据存储的钻孔坐标信息、土层竖向分层尺寸或高程信息、土层名称及编号等,生成三维勘察钻孔模型。
S3、依据岩土物理参数Excel文件和各土层标准贯入值Excel文件,识别数据行中的文字信息,提取第三数据信息,将三维勘察钻孔模型中具有相同土层名称、土层编号、时代成因的数据,划归为同一土层的岩土物理特性,并从第三数据信息中进一步辨识、读取各土层的岩土物理参数,得到土层岩土物理特性数据,同时存入计算机作为各土层的物理特性数据库,以便于后续其他应用与分析中进行数据调用。
进一步地,第三数据为岩土物理参数,包括天然密度、孔隙比、天然含水率、粘聚力、内摩擦角、压缩系数、压缩模量、渗透系数、承载力特征值、桩侧摩阻力特征值、桩端摩阻力特征值、桩侧摩阻力标准值、水平基床系数、竖直基床系数、水平抗力比例系数。
S4、依据三维勘察钻孔模型中各钻孔土层分界三维空间分布情况,利用三维地质连层技术,拟合土层分界面为三维曲面,如图5所示,地表根据孔口高程同理利用三维地质连层技术生成地面曲面,如图6所示,相邻曲面间土层即为勘察钻孔土层,读取土层岩土物理参数数据,进而生成三维勘察地质模型,如图7所示;其中,三维地质连层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S5、嵌入三维勘察地质模型至三维建筑模型,得到岩土勘察与建筑结构耦合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应用分析。
步骤S4中生成的三维勘察地质模型的各向尺寸单位为米(m),而常规三维建筑模型的单位为毫米(mm),为了顺利将二者桥接,实现三维勘察信息嵌入,需要执行以下步骤:
S51、将三维建筑模型整体虚拟缩小,得到三维建筑模型虚拟缩小体:首先将三维建筑模型整体虚拟缩小1000倍,转变成以米(m)为单位的三维建筑模型虚拟缩小体;
S52、将三维勘察地质模型嵌入至三维建筑模型虚拟缩小体,得到耦合体:拾取三维建筑模型虚拟缩小体的结构互异的两点,先后交互输入其在世界坐标系下对应的(x,y)坐标值,根据相关已公开的坐标转换计算方法,将三维建筑模型虚拟缩小体和三维勘察地质模型整体转换到世界坐标系下,从而实现三维建筑模型虚拟缩小体和三维勘察地质模型在三维下的耦合,得到耦合体;
S53、将耦合体虚拟放大,得到三维实体模型:以世界坐标系的原点为中心,将耦合体整体放大1000倍,转变成以毫米(mm)为单位的实体模型,三维实体模型中三维勘察地质模型与三维建筑模型相对位置关系不变,三维实体模型替代原三维建筑模型。
上述步骤S51-S53的方法除实现耦合的目标以外,还能实现工程应用中的其他目标:如导出结构定位坐标必须是m为单位下的世界坐标,此时虚拟体已存储,可直接读取;又如建筑模型有时需要多人合作,多个单体最后合模并导出世界坐标系下的总图,单体建模各自为独立的局部坐标系,只有在同一世界坐标系下,合模更为准确也满足成果导出需要。
本发明所提出的工作方法,可将具有不同编制标准和报告形式的二维勘察报告成果文件,快速、便利的转化为更加接近于工程实际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实现与三维建筑模型耦合,同时赋予各岩土土层具体物理特性,可用于后续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三维可视化等工程应用中。
具体的,通过将报告文件中相关CAD、Excel文件导入软件后,进行系列识别、判断、数据提取、数据图形转换处理、存储,将二维钻孔图形或相关数据转换为三维勘察钻孔模型,再利用已公开的三维地质连层技术转换为接近于工程实际的三维勘察地质模型,各土层具有岩土相关物理参数特性,随后通过虚拟缩放、坐标系转换等实现三维建筑模型与三维勘察地质模型耦合。
通过上述工作方法,可以极大的提高岩土地质三维模型的搭建效率和准确率,摆脱了传统过于依赖工程师的预处理、交互修改、研判选取钻孔工作,所搭接的模型更接近于实际地层,更符合工程模拟研究需要;整体的建筑结构+岩土三维模型,更加直观、二者空间关系更精确。可广泛用于相关岩土工程等相关领域,具有操作简单、高效、更精确、直观的优势,尤其在工程精细化设计、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三维可视化、智能化等应用中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从所述二维岩土勘察信息中获得钻孔空间定位数据;
S2、从所述二维岩土勘察信息中获得钻孔竖向分层数据,根据所述钻孔空间定位数据和所述钻孔竖向分层数据生成三维勘察钻孔模型;
S3、依据所述三维勘察钻孔模型中各钻孔土层分界三维空间分布情况,利用三维地质连层技术,拟合土层分界面为三维曲面,根据孔口高程利用三维地质连层技术生成地面曲面,相邻曲面间土层即为勘察钻孔土层;
S4、导入各土层的岩土物理参数,进而生成三维勘察地质模型,所述岩土物理参数从所述二维岩土勘察信息获取;
S5、将所述三维勘察地质模型嵌入至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得到岩土勘察与建筑结构耦合的三维实体模型;
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51、将所述三维建筑模型整体虚拟缩小,得到三维建筑模型虚拟缩小体:
依据三维地质模型和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单位比值N,将所述三维建筑模型整体虚拟缩小N倍,转变成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虚拟缩小体;
S52、将所述三维勘察地质模型嵌入至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虚拟缩小体,得到耦合体:拾取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虚拟缩小体的结构互异的两点,先后交互输入其在世界坐标系下对应的(x,y)坐标值,根据坐标转换计算方法,将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虚拟缩小体和所述三维勘察地质模型整体转换到世界坐标系下,从而实现所述三维建筑模型虚拟缩小体和所述三维勘察地质模型在三维下的耦合,得到所述耦合体;
S53、将所述耦合体虚拟放大,得到三维实体模型:以世界坐标系的原点为中心,将所述耦合体整体放大N倍,转变成所述三维实体模型,所述三维实体模型中的所述三维勘察地质模型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相对位置关系不变,三维实体模型替代原三维建筑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包括岩土勘察报告中的钻孔平面布置图CAD文件和/或钻孔坐标信息表Excel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从所述二维岩土勘察信息中获得钻孔空间定位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岩土勘察报告中的钻孔平面布置图CAD文件或钻孔坐标信息表Excel文件导入计算机;
S12、随后根据图层名、图元特征或文字特征进行判别,如果识别出单独具有岩土勘察特征的圆形填充图形或图形块以及相应的文字解释,则将对应的所述圆形填充图形或图形块形判别为钻孔,将对应的文字解释判别为钻孔编号,圆形填充图形或图形块的中心坐标为钻孔坐标,将所述钻孔编号及所述钻孔坐标作为第一数据信息;
S13、提取所述钻孔编号与所述钻孔坐标存入计算机,作为获得钻孔空间定位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包括岩土勘察报告中的钻孔竖向柱状图CAD文件,所述步骤S2还包括:
依据所述岩土勘察报告中的钻孔竖向柱状图CAD文件,识别图元框架中的文字信息,提取第二数据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数据信息中与第一数据信息匹配的内容划归为同一钻孔,并进一步辨识、读取该钻孔的土层信息,得到钻孔竖向分层数据,随后根据所述钻孔空间定位数据和所述钻孔竖向分层数据生成三维勘察钻孔模型;
所述钻孔的土层信息,包括土层名称、土层编号、时代成因、各土层厚度、孔口标高、土层底高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包括岩土勘察报告中的岩土物理参数值Excel文件和各土层标准贯入值Excel文件,所述步骤S4还包括:
依据岩土物理参数和各土层标准贯入值Excel文件,识别数据行中的文字信息,提取第三数据信息,将三维勘察钻孔模型中具有相同土层名称、土层编号、时代成因的数据,划归为同一土层的岩土物理特性,并从第三数据信息中进一步辨识、读取各土层的岩土物理参数,得到土层岩土物理特性数据,同时存入计算机作为各土层的物理特性数据库,以便于后续其他应用与分析中进行数据调用;
所述第三数据为岩土物理参数,包括天然密度、孔隙比、天然含水率、粘聚力、内摩擦角、压缩系数、压缩模量、渗透系数、承载力特征值、桩侧摩阻力特征值、桩端摩阻力特征值、桩侧摩阻力标准值、水平基床系数、竖直基床系数、水平抗力比例系数。
CN202310253430.3A 2023-03-15 2023-03-15 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 Active CN1162049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3430.3A CN116204965B (zh) 2023-03-15 2023-03-15 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3430.3A CN116204965B (zh) 2023-03-15 2023-03-15 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4965A CN116204965A (zh) 2023-06-02
CN116204965B true CN116204965B (zh) 2023-10-03

Family

ID=86514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53430.3A Active CN116204965B (zh) 2023-03-15 2023-03-15 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0496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8803A (zh) * 2006-04-04 2006-11-08 天津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的三维统一模型构建方法
KR20100018811A (ko) * 2008-08-07 2010-02-18 에스케이건설 주식회사 지질조건을 고려한 터널 및 지하공간 시공시뮬레이션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631935A (zh) * 2015-12-30 2016-06-01 上海顺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三维地质自动化建模方法
CN109933867A (zh) * 2019-02-27 2019-06-2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方案动态优化方法
CN111079217A (zh) * 2019-12-17 2020-04-28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一种基于bim的岩土工程综合勘察信息解译方法及系统
CN112948920A (zh) * 2021-02-03 2021-06-11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路基路面BIM模型快速建模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49551A4 (en) * 2010-12-08 2017-12-06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Constructing geologic models from geologic concepts
US20170256097A1 (en) * 2016-03-07 2017-09-07 F3 & Associates Local positioning system for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8803A (zh) * 2006-04-04 2006-11-08 天津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的三维统一模型构建方法
KR20100018811A (ko) * 2008-08-07 2010-02-18 에스케이건설 주식회사 지질조건을 고려한 터널 및 지하공간 시공시뮬레이션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631935A (zh) * 2015-12-30 2016-06-01 上海顺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三维地质自动化建模方法
CN109933867A (zh) * 2019-02-27 2019-06-2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方案动态优化方法
CN111079217A (zh) * 2019-12-17 2020-04-28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一种基于bim的岩土工程综合勘察信息解译方法及系统
CN112948920A (zh) * 2021-02-03 2021-06-11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路基路面BIM模型快速建模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地铁站与市政隧道交叉共板合建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张勇;现代隧道技术;第59卷(第0z1期);第488-494页 *
基于Web3D技术的煤矿BIM模型集成及可视化研究;张建中;;煤炭工程(第07期);196-176 *
天水曲溪供水工程地质BIM技术应用研究;刘黎溪;李万红;苏丽娜;刘杨威;;中国农村水利水电(第10期);225-227+233 *
粉细砂地层盾构施工地层变形规律分析;周灿朗;铁道建筑;79-8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4965A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99341B (zh) 长大带状线性工程三维地质快速建模方法
CN110866294B (zh) 一种用于岩溶区桥梁桩基设计的辅助分析系统
CN103279986A (zh) 三维水平地质剖面图制作方法及其用途
CN111950051B (zh) 基于bim的三维地质建模和基于地质体模型的施工应用方法
CN102254349B (zh) 一种使用钻孔数据构建沉积地层系统三维实体模型的方法
CN103345540B (zh) 一种在数字地球软件平台上模拟和显示地质钻孔信息的方法
CN106599477A (zh) 一种基于revit三维平台桩基自动生成与三维算量方法
CN103955558B (zh) 一种采集并处理不同行业工勘数据的方法
CN112052495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滑坡治理工程三维设计方法
CN111339691A (zh) 一种基于voxler软件的智慧岩土工程参数三维分析与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08109203B (zh) 基于bim环境下的地质界线点云数据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10096565B (zh) 一种集成工程地质成果的多源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
CN106484943A (zh) 一种基于非线性拟合控制的地质剖面图在线生成方法
Watson et al. Improving geological and process model integration through TIN to 3D grid conversion
CN111950046B (zh) 一种基于bim的钻孔数据模型构建方法
CN114549774A (zh) 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地层建模方法
CN113223116B (zh) 一种基于AutoCAD的滑边坡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及评价方法
CN107742020A (zh) 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体积预测方法
CN103329134A (zh) 标绘相关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16797083A (zh) 一种煤层气勘查开发方法和系统
CN115661290A (zh) 一种地面沉降柱状图绘制方法和系统
CN116204965B (zh) 二维岩土勘察信息嵌入三维建筑模型的工作方法
Zhang et al.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urban 3D rapid modeling of geology based on CAD borehole logs
CN115035258A (zh) 一种高效的基于cad钻孔柱状图的城市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CN114742526A (zh) 基于标准化设计流程的勘察全流程信息化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