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1026B - 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1026B
CN116191026B CN202310078119.XA CN202310078119A CN116191026B CN 116191026 B CN116191026 B CN 116191026B CN 202310078119 A CN202310078119 A CN 202310078119A CN 116191026 B CN116191026 B CN 1161910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dielectric plate
microstrip
balun
feed bal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781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91026A (zh
Inventor
叶亮华
李源俊
董青
李健凤
苏小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Bopud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Bopud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Bopud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Foshan Bopud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781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91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91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1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91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1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01Q5/28Arrangements for establishing polarisation or beam width over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包括天线辐射体、三角形枝节、第一介质板、第一馈电巴伦、第二馈电巴伦和天线反射板;所述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互相垂直交叉连接,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的上端与第一介质板连接,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的下端与天线反射板连接;所述天线辐射体印刷在第一介质板的上表面,天线辐射体包括四个辐射臂;所述三角形枝节印刷在第一介质板的下表面,每个辐射臂的两条侧边附近各设置一个三角形枝节;三角形枝节的末端与辐射臂在第一介质板上的投影重叠形成耦合区域。本发明使得天线能够工作在多个频段下,且各频段之间具有较好的隔离度,大大优化了天线的多频段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天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5G和B5G时代,移动通信的终端基站,往往需要工作在2G、3G、4G、5G等多个工作频段。如今的频谱资源十分宝贵,宽频带天线在工作时可能会对相同工作频段的天线产生干扰,这使得所设计的基站天线需要具备多频段的特性。
为减少不同天线之间产生的信号干扰,多频段天线的设计和改进就显得十分重要。多频段天线能够满足工作在多个频段的要求,能有效减少天线的数量、节约空间资源、降低成本。因此,多频化将是基站天线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该天线能够工作在多个频段,且各频段之间具有较好的隔离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包括天线辐射体、三角形枝节、第一介质板、第一馈电巴伦、第二馈电巴伦和天线反射板;
所述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互相垂直交叉连接,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的上端与第一介质板连接,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的下端与天线反射板连接;
所述天线辐射体印刷在第一介质板的上表面,天线辐射体包括四个辐射臂,所述四个辐射臂两两呈正交分布以形成两对正交的对称辐射组合,在以第一介质板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方向上,每隔90°设置一个辐射臂;所述天线辐射体与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馈电连接;
所述辐射臂呈六边形,所述六边形的其中两个对角为直角,两个直角的连线形成六边形的中轴线,所述辐射臂的形状关于所述中轴线对称且具有两条平行于中轴线的侧边,辐射臂的其中一个直角朝向第一介质板的中心设置,相邻两个辐射臂的中轴线的夹角为90°;
所述三角形枝节印刷在第一介质板的下表面,三角形枝节有八个,每个辐射臂中平行于中轴线的两条侧边附近各设置一个三角形枝节;每个三角形枝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和第三微带线,所述第一微带线与第二微带线的夹角为90°,第二微带线与第三微带线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一微带线和第三微带线互不接触;所述三角形枝节设置于辐射臂的外侧,三角形枝节的第三微带线平行于辐射臂的中轴线设置,三角形枝节的第一微带线的末端与辐射臂在第一介质板上的投影重叠形成耦合区域。
进一步地,还包括寄生环、第二介质板和支柱;
所述第二介质板设置于天线反射板和第一介质板之间,且通过支柱固定于天线反射板上方;第二介质板的中部设有X形槽孔,所述寄生环印刷在第二介质板上面,且环绕于X形槽孔四周;
互相垂直交叉连接的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从第二介质板中部的X形槽孔中穿过,且不与第二介质板接触;
所述寄生环为任意多边形或圆形,整体呈左右对称且上下对称的环状结构,寄生环随第二介质板设置于天线反射板和第一介质板之间,且寄生环不与第一介质板、天线反射板、第一馈电巴伦或第二馈电巴伦中的任意一个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馈电巴伦包括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第一微带传输线和第一缝隙传输线;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印刷在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的正面;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背面的左右两侧各印刷有一个金属贴片,两个金属贴片之间间隔一定缝隙,以在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背面的中部形成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缝隙传输线;
第一微带传输线和第一缝隙传输线在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上的投影局部重叠,形成第一耦合馈电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包括依次连接第一段微带传输线、第二段微带传输线、第三段微带传输线、第四段微带传输线、第五段微带传输线和第一段微带开路线;
其中,第一段微带传输线、第二段微带传输线、第三段微带传输线和第一段微带开路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第四段微带传输线和第五段微带传输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段微带传输线的末端设有用于连接线缆的过孔;第四段微带传输线和第五段微带传输线的连接处与第一缝隙传输线重叠,形成第一耦合馈电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馈电巴伦包括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第二微带传输线、第二缝隙传输线和第三缝隙传输线;所述第二微带传输线印刷在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的正面;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背面的左右两侧各印刷有一个金属贴片,两个金属贴片之间间隔一定缝隙,以在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背面的中部形成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缝隙传输线和第三缝隙传输线;第二缝隙传输线和第三缝隙传输线互相连通,其中,第二缝隙传输线位于第三缝隙传输线上方,且第二缝隙传输线的宽度小于第三缝隙传输线的宽度;
第二微带传输线和第二缝隙传输线在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上的投影局部重叠,形成第二耦合馈电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微带传输线包括依次连接第六段微带传输线、第七段微带传输线、第八段微带传输线、第九段微带传输线、第十段微带传输线和第二段微带开路线;
其中,第六段微带传输线、第七段微带传输线、第八段微带传输线和第二段微带开路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九段微带传输线和第十段微带传输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六段微带传输线的末端设有用于连接线缆的过孔;第九段微带传输线和第十段微带传输线的连接处与第二缝隙传输线重叠,形成第二耦合馈电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的中部下方设有向下开口的插槽,所述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的中部上方设有向上开口的插槽;所述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和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通过中部的插槽互相插接,使得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互相垂直交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的下端设有两个向下凸出的插板;所述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的下端设有两个向下凸出的插板;所述天线反射板上设有四个插孔;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和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下端的插板分别插入于天线反射板的四个插孔内,以使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与天线反射板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的上端设有两个向上凸出的插板,所述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的上端设有两个向上凸出的插板,所述第一介质板上设有四个插孔,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和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上端的插板分别插入于第一介质板的四个插孔内,以使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与第一介质板连接固定;
所述第一介质板上的四个插孔分别设置于四个辐射臂的中轴线上,且位于辐射臂朝向第一介质板中心的一端;
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背面的两个金属贴片分别覆盖于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上端的两个插板上,形成第一焊接点和第二焊接点;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背面的两个金属贴片分别覆盖于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上端的两个插板上,形成第三焊接点和第四焊接点;所述第一焊接点、第二焊接点、第三焊接点和第四焊接点分别与天线辐射体的四个辐射臂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三角形枝节使天线产生第一阻带,三角形枝节的总长度为第一阻带的中心频率对应的四分之一波长;
所述寄生环使天线产生第二阻带,寄生环的总长度为第二阻带的中心频率对应的一个波长。
本发明通过在天线辐射体的每个辐射臂下方设置两个三角形枝节,并在馈电巴伦周围设置寄生环,使得天线产生两个阻带,进而使得天线能够工作在多个频段下,且各频段之间具有较好的隔离度,大大优化了天线的多频段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天线辐射体、三角形枝节和第一介质板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辐射臂和三角形枝节的投影关系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寄生环和第二介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馈电巴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馈电巴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参数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的隔离度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包括天线辐射体1、三角形枝节2、第一介质板6、第一馈电巴伦4、第二馈电巴伦5、天线反射板8、寄生环3、第二介质板7和支柱9;
所述第一馈电巴伦4和第二馈电巴伦5互相垂直交叉连接,第一馈电巴伦4和第二馈电巴伦5的上端与第一介质板6连接,第一馈电巴伦4和第二馈电巴伦5的下端与天线反射板8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天线辐射体1印刷在第一介质板6的上表面,天线辐射体1包括四个辐射臂,具体为第一辐射臂101、第二辐射臂102、第三辐射臂103和第四辐射臂104。所述四个辐射臂两两呈正交分布以形成两对正交的对称辐射组合,在以第一介质板6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方向上,每隔90°设置一个辐射臂;所述天线辐射体1与第一馈电巴伦4和第二馈电巴伦5馈电连接。
所述辐射臂呈六边形,所述六边形的其中两个对角为直角,两个直角的连线形成六边形的中轴线,所述辐射臂的形状关于所述中轴线对称且具有两条平行于中轴线的侧边,辐射臂的其中一个直角朝向第一介质板6的中心设置,相邻两个辐射臂的中轴线的夹角为90°。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三角形枝节2印刷在第一介质板6的下表面,三角形枝节2有八个,分别为第一三角形枝节201、第二三角形枝节202、第三三角形枝节203、第四三角形枝节204、第五三角形枝节205、第六三角形枝节206、第七三角形枝节207和第八三角形枝节208。每个辐射臂中平行于中轴线的两条侧边附近各设置一个三角形枝节2。
以图3中所示的第一三角形枝节201为例,每个三角形枝节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微带线21、第二微带线22和第三微带线23,所述第一微带线21与第二微带线22的夹角为90°,第二微带线22与第三微带线23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一微带线21和第三微带线23互不接触;所述三角形枝节2设置于辐射臂的外侧,三角形枝节2的第三微带线23平行于辐射臂的中轴线设置,三角形枝节2的第一微带线21的末端与辐射臂在第一介质板6上的投影重叠形成耦合区域。
具体地,第一辐射臂101、第三辐射臂103、第一三角形枝节201、第二三角形枝节202、第五三角形枝节205和第六三角形枝节206组成天线的一个半波振子,第二辐射臂102、第四辐射臂104、第三三角形枝节203、第四三角形枝节204、第七三角形枝节207和第八三角形枝节208组成天线的另一个半波振子。
其中,第一辐射臂101、第二辐射臂102、第三辐射臂103和第四辐射臂104印刷于第一介质板6的上表面,第一三角形枝节201、第二三角形枝节202、第三三角形枝节203、第四三角形枝节204、第五三角形枝节205、第六三角形枝节206、第七三角形枝节207和第八三角形枝节208印刷于第一介质板6的下表面。第一三角形枝节201和第二三角形枝节202分别设置于第一辐射臂101的两条侧边外侧且枝节末端与第一辐射臂101重叠形成耦合区域;第三三角形枝节203和第四三角形枝节204分别设置于第二辐射臂102的两条侧边外侧且枝节末端与第二辐射臂102重叠形成耦合区域;第五三角形枝节205和第六三角形枝节206分别设置于第三辐射臂103的两条侧边外侧且枝节末端与第三辐射臂103重叠形成耦合区域;第七三角形枝节207和第八三角形枝节208分别设置于第四辐射臂104的两条侧边外侧且枝节末端与第四辐射臂104重叠形成耦合区域。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介质板7设置于天线反射板8和第一介质板6之间,且通过支柱9固定于天线反射板8上方;第二介质板7的中部设有X形槽孔,所述寄生环3印刷在第二介质板7上面,且环绕于X形槽孔四周。互相垂直交叉连接的第一馈电巴伦4和第二馈电巴伦5从第二介质板7中部的X形槽孔中穿过,且不与第二介质板7接触。
所述寄生环3为任意多边形或圆形,整体呈左右对称且上下对称的环状结构;寄生环3随第二介质板7设置于天线反射板8和第一介质板6之间,且寄生环3不与第一介质板6、天线反射板8、第一馈电巴伦4或第二馈电巴伦5中的任意一个接触。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馈电巴伦4包括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403、第一微带传输线401和第一缝隙传输线402;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401印刷在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403的正面;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403背面的左右两侧各印刷有一个金属贴片,两个金属贴片之间间隔一定缝隙,以在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403背面的中部形成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缝隙传输线402;
第一微带传输线401和第一缝隙传输线402在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403上的投影局部重叠,形成第一耦合馈电点405。
具体地,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401包括依次连接第一段微带传输线401a、第二段微带传输线401b、第三段微带传输线401c、第四段微带传输线401d、第五段微带传输线401e和第一段微带开路线401f;
其中,第一段微带传输线401a、第二段微带传输线401b、第三段微带传输线401c和第一段微带开路线401f沿竖直方向延伸,第四段微带传输线401d和第五段微带传输线401e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段微带传输线401b的宽度大于第一段微带传输线401a和第五段微带传输线401e的宽度,大于第三段微带传输线401c、第四段微带传输线401d和第一段微带开路线401f的宽度。所述第一段微带传输线401a的末端设有用于连接线缆的过孔;第四段微带传输线401d和第五段微带传输线401e的连接处与第一缝隙传输线402重叠,形成第一耦合馈电点405。
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馈电巴伦5包括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503、第二微带传输线501、第二缝隙传输线502a和第三缝隙传输线502b;所述第二微带传输线501印刷在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503的正面;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503背面的左右两侧各印刷有一个金属贴片,两个金属贴片之间间隔一定缝隙,以在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503背面的中部形成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缝隙传输线502a和第三缝隙传输线502b;第二缝隙传输线502a和第三缝隙传输线502b互相连通,其中,第二缝隙传输线502a位于第三缝隙传输线502b上方,且第二缝隙传输线502a的宽度小于第三缝隙传输线502b的宽度;
第二微带传输线501和第二缝隙传输线502a在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503上的投影局部重叠,形成第二耦合馈电点505。
具体地,所述第二微带传输线501包括依次连接第六段微带传输线501a、第七段微带传输线501b、第八段微带传输线501c、第九段微带传输线501d、第十段微带传输线501e和第二段微带开路线501f;
其中,第六段微带传输线501a、第七段微带传输线501b、第八段微带传输线501c和第二段微带开路线501f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九段微带传输线501d和第十段微带传输线501e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七段微带传输线501b的宽度大于第六段微带传输线501a和第十段微带传输线501e的宽度,大于第八段微带传输线501c、第九段微带传输线501d和第二段微带开路线501f的宽度。所述第六段微带传输线501a的末端设有用于连接线缆的过孔;第九段微带传输线501d和第十段微带传输线501e的连接处与第二缝隙传输线502a重叠,形成第二耦合馈电点50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403的中部下方设有向下开口的插槽,所述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503的中部上方设有向上开口的插槽;所述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403和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503通过中部的插槽互相插接,使得第一馈电巴伦4和第二馈电巴伦5互相垂直交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403的上端设有两个向上凸出的插板,所述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503的上端设有两个向上凸出的插板,所述第一介质板6上设有四个插孔,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403和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503上端的插板分别插入于第一介质板6的四个插孔内,以使第一馈电巴伦4和第二馈电巴伦5与第一介质板6连接固定。
具体地,所述第一介质板6上的四个插孔分别设置于四个辐射臂的中轴线上,且位于辐射臂朝向第一介质板6中心的一端。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403背面的两个金属贴片分别覆盖于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403上端的两个插板上,形成第一焊接点404a和第二焊接点404b;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503背面的两个金属贴片分别覆盖于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503上端的两个插板上,形成第三焊接点504a和第四焊接点504b;所述第一焊接点404a、第二焊接点404b、第三焊接点504a和第四焊接点504b分别与天线辐射体1的四个辐射臂焊接,使得第一馈电巴伦4和第二馈电巴伦5与天线辐射体1馈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403的下端设有两个向下凸出的插板;所述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503的下端设有两个向下凸出的插板;所述天线反射板8上设有四个插孔;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403和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503下端的插板分别插入于天线反射板8的四个插孔内,以使第一馈电巴伦4和第二馈电巴伦5与天线反射板8连接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三角形枝节2使天线产生第一阻带,三角形枝节的总长度为第一阻带的中心频率对应的四分之一波长;所述寄生环3使天线产生第二阻带,寄生环3的总长度为第二阻带的中心频率对应的一个波长。
本发明实施例工作时,在第一馈电巴伦4中,外接的同轴线传来的电流先经过第一微带传输线401,紧接着在第一耦合馈电点405处耦合到第一缝隙传输线402上,最后通过第一焊接点404a和第二焊接点404b传输到天线辐射体1。同样地,在第二馈电巴伦5中,外接的同轴线传来的电流先经过第二微带传输线501,紧接着在第二耦合馈电点505处耦合到第二缝隙传输线502a和第三缝隙传输线502b上,最后通过第三焊接点504a和第四焊接点504b传输到天线辐射体1。
在天线工作时,第一阻带频率下的电流会集中在三角形枝节2处,使得天线失配,产生第一阻带。第二阻带频率下的电流会集中在寄生环3处,使得天线失配,产生第二阻带。通过第一阻带和第二阻带,能够使得天线不同频段之间的干扰减少,优化了天线的多频段特性。
通过以上结构,本发明实施例设计了一款能够工作在2.25-2.72GHz、3.24-4GHz、4.57–5.16GHz的天线单元,在以上三个频段的相对阻抗带宽分别为18.9%、21%、12.1%。请参照图7和图8,根据仿真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多频段双极化天线在各工作频段均具有具有良好的辐射特性,电压驻波比(VSWR)小于2,隔离度|S21|大于26dB。
本发明通过在天线辐射体的每个辐射臂下方设置两个三角形枝节,并在馈电巴伦周围设置寄生环,使得天线产生两个阻带,进而使得天线能够工作在多个频段下,且各频段之间具有较好的隔离度,大大优化了天线的多频段特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辐射体、三角形枝节、第一介质板、第一馈电巴伦、第二馈电巴伦和天线反射板;
所述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互相垂直交叉连接,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的上端与第一介质板连接,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的下端与天线反射板连接;
所述天线辐射体印刷在第一介质板的上表面,天线辐射体包括四个辐射臂,所述四个辐射臂两两呈正交分布以形成两对正交的对称辐射组合,在以第一介质板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方向上,每隔90°设置一个辐射臂;所述天线辐射体与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馈电连接;
所述辐射臂呈六边形,所述六边形的其中两个对角为直角,两个直角的连线形成六边形的中轴线,所述辐射臂的形状关于所述中轴线对称且具有两条平行于中轴线的侧边,辐射臂的其中一个直角朝向第一介质板的中心设置,相邻两个辐射臂的中轴线的夹角为90°;
所述三角形枝节印刷在第一介质板的下表面,三角形枝节有八个,每个辐射臂中平行于中轴线的两条侧边附近各设置一个三角形枝节;每个三角形枝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和第三微带线,所述第一微带线与第二微带线的夹角为90°,第二微带线与第三微带线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一微带线和第三微带线互不接触;所述三角形枝节设置于辐射臂的外侧,三角形枝节的第三微带线平行于辐射臂的中轴线设置,三角形枝节的第一微带线的末端与辐射臂在第一介质板上的投影重叠形成耦合区域;
所述多频段双极化天线还包括寄生环、第二介质板和支柱;
所述第二介质板设置于天线反射板和第一介质板之间,且通过支柱固定于天线反射板上方;第二介质板的中部设有X形槽孔,所述寄生环印刷在第二介质板上面,且环绕于X形槽孔四周;
互相垂直交叉连接的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从第二介质板中部的X形槽孔中穿过,且不与第二介质板接触;
所述寄生环为任意多边形或圆形,整体呈左右对称且上下对称的环状结构,寄生环随第二介质板设置于天线反射板和第一介质板之间,且寄生环不与第一介质板、天线反射板、第一馈电巴伦或第二馈电巴伦中的任意一个接触;
所述第一馈电巴伦包括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第一微带传输线和第一缝隙传输线;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印刷在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的正面;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背面的左右两侧各印刷有一个金属贴片,两个金属贴片之间间隔一定缝隙,以在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背面的中部形成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缝隙传输线;
第一微带传输线和第一缝隙传输线在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上的投影局部重叠,形成第一耦合馈电点;
所述第二馈电巴伦包括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第二微带传输线、第二缝隙传输线和第三缝隙传输线;所述第二微带传输线印刷在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的正面;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背面的左右两侧各印刷有一个金属贴片,两个金属贴片之间间隔一定缝隙,以在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背面的中部形成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缝隙传输线和第三缝隙传输线;第二缝隙传输线和第三缝隙传输线互相连通,其中,第二缝隙传输线位于第三缝隙传输线上方,且第二缝隙传输线的宽度小于第三缝隙传输线的宽度;
第二微带传输线和第二缝隙传输线在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上的投影局部重叠,形成第二耦合馈电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段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包括依次连接第一段微带传输线、第二段微带传输线、第三段微带传输线、第四段微带传输线、第五段微带传输线和第一段微带开路线;
其中,第一段微带传输线、第二段微带传输线、第三段微带传输线和第一段微带开路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第四段微带传输线和第五段微带传输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段微带传输线的末端设有用于连接线缆的过孔;第四段微带传输线和第五段微带传输线的连接处与第一缝隙传输线重叠,形成第一耦合馈电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段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带传输线包括依次连接第六段微带传输线、第七段微带传输线、第八段微带传输线、第九段微带传输线、第十段微带传输线和第二段微带开路线;
其中,第六段微带传输线、第七段微带传输线、第八段微带传输线和第二段微带开路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九段微带传输线和第十段微带传输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六段微带传输线的末端设有用于连接线缆的过孔;第九段微带传输线和第十段微带传输线的连接处与第二缝隙传输线重叠,形成第二耦合馈电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频段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的中部下方设有向下开口的插槽,所述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的中部上方设有向上开口的插槽;所述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和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通过中部的插槽互相插接,使得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互相垂直交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频段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的下端设有两个向下凸出的插板;所述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的下端设有两个向下凸出的插板;所述天线反射板上设有四个插孔;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和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下端的插板分别插入于天线反射板的四个插孔内,以使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与天线反射板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段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的上端设有两个向上凸出的插板,所述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的上端设有两个向上凸出的插板,所述第一介质板上设有四个插孔,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和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上端的插板分别插入于第一介质板的四个插孔内,以使第一馈电巴伦和第二馈电巴伦与第一介质板连接固定;
所述第一介质板上的四个插孔分别设置于四个辐射臂的中轴线上,且位于辐射臂朝向第一介质板中心的一端;
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背面的两个金属贴片分别覆盖于第一馈电巴伦介质板上端的两个插板上,形成第一焊接点和第二焊接点;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背面的两个金属贴片分别覆盖于第二馈电巴伦介质板上端的两个插板上,形成第三焊接点和第四焊接点;所述第一焊接点、第二焊接点、第三焊接点和第四焊接点分别与天线辐射体的四个辐射臂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段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枝节使天线产生第一阻带,三角形枝节的总长度为第一阻带的中心频率对应的四分之一波长;
所述寄生环使天线产生第二阻带,寄生环的总长度为第二阻带的中心频率对应的一个波长。
CN202310078119.XA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 Active CN116191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8119.XA CN116191026B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8119.XA CN116191026B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1026A CN116191026A (zh) 2023-05-30
CN116191026B true CN116191026B (zh) 2024-02-27

Family

ID=86439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78119.XA Active CN116191026B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910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35129B (zh) * 2023-07-10 2024-04-19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小天线结构
CN117096590B (zh) * 2023-10-17 2024-01-16 广东工业大学 多频段双极化天线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50562B1 (ko) * 2012-07-20 2014-01-15 주식회사 에이스테크놀로지 다중 대역 이중 편파 안테나
CN103531895A (zh) * 2013-09-29 2014-01-22 华侨大学 一种新颖分支线集成馈电巴伦的宽带印刷偶极子天线
CN109004340A (zh) * 2018-06-29 2018-12-14 华南理工大学 无外加滤波电路的宽带双极化基站滤波天线单元及其阵列
CN113224527A (zh) * 2021-05-14 2021-08-06 摩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抑制异频散射的低频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CN113506981A (zh) * 2021-07-15 2021-10-1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低散射天线及其多频天线阵列
CN113540780A (zh) * 2021-07-15 2021-10-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宽带双极化折叠电偶极子天线
CN113540756A (zh) * 2021-07-15 2021-10-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宽带双极化天线
WO2021232820A1 (zh) * 2020-05-22 2021-11-25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基站天线及其高频辐射单元
CN113922049A (zh) * 2021-10-18 2022-01-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双频双极化共口径基站天线及通信设备
CN114824769A (zh) * 2022-04-11 2022-07-29 苏州全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空间滤波功能的高隔离度的双极化辐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33980B1 (en) * 2015-08-31 2020-03-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ntenna oscillators for dual-polarization of multiband antenna
CN105720364B (zh) * 2016-04-06 2019-03-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低交叉极化的双极化滤波天线
US11456534B2 (en) * 2018-07-12 2022-09-27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Broadband stacked parasitic geometry for a multi-band and dual polarization antenna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50562B1 (ko) * 2012-07-20 2014-01-15 주식회사 에이스테크놀로지 다중 대역 이중 편파 안테나
CN103531895A (zh) * 2013-09-29 2014-01-22 华侨大学 一种新颖分支线集成馈电巴伦的宽带印刷偶极子天线
CN109004340A (zh) * 2018-06-29 2018-12-14 华南理工大学 无外加滤波电路的宽带双极化基站滤波天线单元及其阵列
WO2021232820A1 (zh) * 2020-05-22 2021-11-25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基站天线及其高频辐射单元
CN113224527A (zh) * 2021-05-14 2021-08-06 摩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抑制异频散射的低频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CN113506981A (zh) * 2021-07-15 2021-10-1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低散射天线及其多频天线阵列
CN113540780A (zh) * 2021-07-15 2021-10-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宽带双极化折叠电偶极子天线
CN113540756A (zh) * 2021-07-15 2021-10-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宽带双极化天线
CN113922049A (zh) * 2021-10-18 2022-01-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双频双极化共口径基站天线及通信设备
CN114824769A (zh) * 2022-04-11 2022-07-29 苏州全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空间滤波功能的高隔离度的双极化辐射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Novel Multi-Broadband Multi-Functional Nested Antenna For Mobile Applications;F. Alizadeh 等;《Electrical Engineering (ICEE), Iranian Conference on》;20180927;全文 *
Dual-Wideband Dual-Polarized Dipole Antenna With T-Shaped Slots and Stable Radiation Pattern;Liang Hua Ye 等;《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20211231;第21卷(第3期);全文 *
具有陷波的双频段双极化基站天线;李源俊;《 2021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20211024;全文 *
宽频带双向/多频段定向圆极化天线设计;王磊;《万方学位论文》;20180929;全文 *
特型宽频基站天线的研究;叶亮华;《万方学位论文》;20200424;全文 *
移动通信天线带宽增强及降耦研究;傅随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2202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1026A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91026B (zh) 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
KR101711150B1 (ko) 이동통신 기지국용 이중편파 안테나 및 이를 이용한 다중대역 안테나 시스템
US6008773A (en) Reflector-provided dipole antenna
EP3739687B1 (en) Antenna radiation element and antenna
US6222494B1 (en) Phase delay line for collinear array antenna
WO2021036019A1 (zh) 多频天线阵列
CN201699136U (zh) 一种宽频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及天线
CN110048211B (zh) 宽频多谐振5g天线系统及基站
CN102117967A (zh) 一种宽频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及天线
CN210092335U (zh) 双极化天线及其辐射单元
JP2003174317A (ja) マルチバンドパッチアンテナ及びスケルトンスロット放射器
CN108598699B (zh) 垂直极化全波振子阵列天线以及定向辐射天线
CN112332080B (zh) 一种智能手表天线
CN115173065B (zh) 一种多模式融合的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及通信设备
CN111525234A (zh) 双极化天线及客户前置设备
CN203039094U (zh) 一种宽频带高隔离度双极化天线及其辐射单元
CN110707418A (zh) 宽频基站振子天线及基站天线
CN103337712A (zh) 一种天线辐射单元及其馈电方法
WO2023082517A1 (zh) 辐射单元、天线及基站
CN117096590B (zh) 多频段双极化天线
CN213753043U (zh) 一种双频段wifi天线
CN218385701U (zh) 三频宽带单馈点全向高增益天线
CN109390690B (zh) 一种应用于5g的天线单元及阵列天线
CN112467348B (zh) 多频共面振子及基站天线
CN210897602U (zh) 宽频基站振子天线及基站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