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83181B - 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83181B
CN116183181B CN202310394089.3A CN202310394089A CN116183181B CN 116183181 B CN116183181 B CN 116183181B CN 202310394089 A CN202310394089 A CN 202310394089A CN 116183181 B CN116183181 B CN 1161831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curtain
curtain
platform
sh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940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83181A (zh
Inventor
胡志山
王迪
邓黄进
赵希宇
管海伟
钱建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ong Yi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ong Yi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ong Yi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ong Yi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940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831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83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83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83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831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 G01M11/0207Details of measur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第一遮光件和第二遮光件分别对光幕TX端和光幕RX端遮挡,仅保留一个发射管和接收管漏出,示波器可以简单快捷的获取信号,若示波器有脉冲信号,则表面该发射管至该接收管之间的光束有效存在,逐一检测,并将结果累加,便能准确地测量出光幕的光束数量和光束位置,终结了光幕光束数量不可测试历史,填补了该领域空白。具体的,运用该技术的装置通过主控板、示波器、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一光幕固定机构、第一循环遮光机构、第二光幕固定机构、第二循环遮光机构、第一行走机构,实现高度自动化检测,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光幕是一种利用红外光感应原理制成的电梯门保护装置,用于保护进出电梯人员和物品的安全,如图1所示,红外光幕由发射端(即 TX端)和接收端(即 RX 端) 构成,TX 端由发射管、控制单元(MCU)、切换开关等组成;RX 端由接收灯管、切换电路、放大电路、MCU 等组成。TX 端发射管所发出的红外光束被对应的 RX 端接收管接收时,发射管与接收管之间的连线称为光束。光束覆盖越密探测灵敏度度越强,光束稀少则探测灵敏度变差。为提高探测能力,运用平行光束和交叉光束的组合扫描方式(如图1所示)。其中,3 发 3收为平行光束,3 发 1 收、3 发 2 收、3 发 4 收、3 发 5 收则为交叉光束。通常 TX 端有 36个发射管,对应的 RX 端有 36 个接收管。光束扫描有以下几种角度,TX 端上 1 号管发射,RX 端上 1 号管接收(下文简称 1 发 1 收),2 发 2 收…,36 发 36收。第 2 种扫描角度,1 发 2 收,2 发 3 收,3 发 4 收…,35 发 36 收;第 3 种扫描角度,1 发 3 收,2发 4 收…,34 发 36 收;第 4 种扫描角度,2 发 1 收,3 发 2 收…,36 发 35收;第 5种扫描角度,3 发 1 收,4 发 2 收…, 36 发 34 收。每种扫描角度从 1 号到 36 号为 1个周期,每个周期约 45 ms,故以秒级的残留效应能绘制出 5 种角度“同屏”存在的光束图,如图 2 所示,为展示的全部光束。由发射端发射红外光束给接收端接收识别,从而在收发端之间构成了一张交叉光束网。光束数量越多其探测能力越强。但由于红外光束的不可见特性以及扫描时间太快,故肉眼无法识别出具体的光束数量。到目前为止,电梯行业也没有光束数量的检测方法,甲方公司购买乙方公司的电梯光幕,乙方公司标称有xx光束,甲方公司无实际验证方法,所以光幕的光束数量也一直停留在纸面上,其测试方法也成了各大厂商探索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缺少光束数量的具体检测方法,提供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方法所使用的工具包括第一遮光件、第二遮光件、示波器,第一遮光件设置有第一透光孔,第二遮光件设置有第二透光孔,
检测步骤如下:
步骤S1、固定好光幕TX端和光幕RX端,使二者位于正确的检测距离,保持正向面对;
步骤S2、所述示波器连接在光幕RX端的放大电路输出端;
步骤S3、使用第一遮光件遮挡光幕TX端,第一透光孔位于1#发射管处,光幕TX端的其余发射管均被遮挡;
步骤S4、使用第二遮光件遮挡光幕RX端,第二透光孔位于1#接收管处,光幕RX端的其余接收管均被遮挡,观察并记录示波器上是否有脉冲信号,依次移动第二遮光件,使第二透光孔分别位于1#接收管、2#接收管、3#接收管处……直到最后一个接收管,观察并记录示波器上是否有脉冲信号;
步骤S5、单向移动第一遮光件,使第一透光孔移动至相邻发射管处,重复步骤S4、S5,直至第一透光孔移动至最后一个发射管外;
步骤S6、累加检测到有效脉冲信号总数量即为整套光幕的光束数量。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之前还设置有步骤S301,所述步骤S301具体为:光幕RX端不设任何遮挡,观察并记录此时示波器存在n个信号,在执行步骤S4时,若此时第一透光孔位于第m个发射管,第二透光孔则直接移动到第m-n/2个接收管位置处开始检测,移动到第m+n/2个接收管位置处停止检测,其中m-n/2若不为整数,则采用进1法,若m-n/2≤1,则第二透光孔10041移动到第1个接收管位置处开始检测,移动到第n+1个接收管位置处停止检测,若m-n/2≥a,a为发射管总数量,则第二透光孔移动到第a-n-1个接收管位置处开始检测,移动到第a个接收管位置处停止检测,用于逐一证明光束有效存在,省去多余无效步骤,在步骤S5中,重复步骤包括S301、S4、S5。
进一步地,第一遮光件和第二遮光件的透光孔等距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透光孔的距离为相邻两个发射管距离的整数q倍,要求q≥nmax+2,nmax为S301中的最大值,在步骤S3中,若干第一透光孔8041孔同时位于1#、1+q#、1+2q#……发射管处,在步骤S5中,依次移动第一遮光件,使其最上处的透光孔位于2#发射管、3#发射管……直到第q个发射管处,在每次移动第一遮光件后,重复步骤S301、S4,直至完成所有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遮光件和第二遮光件均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移动,并设置有主控板,所述主控板和驱动机构、示波器、TX端MCU、RX端MCU、显示屏连接,通过主控板控制红外光的发射与接收,控制第一遮光件和第二遮光件的移动,累加统计整套光幕的光束数量,并通过显示屏显示结果。
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距离可调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
所述第一平台上安装有第一光幕固定机构、第一循环遮光机构;
所述第一光幕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一平台上,光幕RX端通过夹持机构固定在第一支架上;
所述第一循环遮光机构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由第一循环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一同步轮外绕设有第一遮光件,所述第一遮光件为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一同步带和光幕TX端的发射面贴近,所述第一循环遮光机构可以通过移动或转动的方式,使第一同步带对光幕TX端发射面不形成遮挡;
所述第二平台上安装有第二光幕固定机构、第二循环遮光机构,所述第二光幕固定机构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循环遮光机构包括第四支架、第二同步轮、第二循环电机、第二遮光件、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二平台和第一平台结构互为对称;
所述框架外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装有显示屏、主控板、驱动板以及扩展接线端口,所述控制面板内集成有示波器,所述主控板和示波器连接在光幕RX端的放大电路输出端,所述示波器和主控板连接,所述框架上设置的传感器、电机、气动设备以及光幕TX端、光幕RX端均通过电缆连接到所述控制面板上的扩展接线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线轨,所述第一平台通过滑块和线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平台下方设置有第一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包括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和固定在框架底面的齿条啮合,所述第一平台上固定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顶部通过连接板和框架上方的线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循环遮光机构的第二支架为旋转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轴承座分别安装在第一立柱和第一平台上,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一旋转电机驱动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上方均设置有限高板,所述光幕TX端和光幕RX端顶部和限高板相抵,限高板上方安装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位于同步带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孔和第二透光孔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孔和第二透光孔的高度为20-4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第一遮光件和第二遮光件分别对光幕TX端和光幕RX端遮挡,仅保留一个发射管和接收管漏出,示波器可以简单快捷的获取信号,若示波器有脉冲信号,则表面该发射管至该接收管之间的光束有效存在,逐一检测,并将结果累加,便能准确地测量出光幕的光束数量和光束位置,终结了光幕光束数量不可测试历史,填补了该领域空白。
2、本发明的第一遮光件和第二遮光件上等距设置有多个透光孔,检测时可以分设多组,可以进行相互无干扰的多组同时测量,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3、本发明涉及的电梯光幕光束检测装置通过主控板、示波器、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一光幕固定机构、第一循环遮光机构、第二光幕固定机构、第二循环遮光机构、第一行走机构,实现高度自动化检测,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
4、本发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方均设置有限高板,限高板上方安装有光电传感器,可以实现光幕定位安装,并且可以标定透光孔的起始位置,并且可以实现检测过程中,发射管、第一透光孔中心高度、第二透光孔中心高度、接受管等高,确保每次移动后光幕TX端仅有一个发射管的光束能射出,且该发射管的光束完全射出无遮挡,光幕RX端同理,可以完全避免了误遮挡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设备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提及的平行光束和交叉光束的组合扫描方式;
图2为背景技术中提及的一次扫描构成网状结构的全部光束;
图3为第一遮光件和第二遮光件的示意图;
图4为示波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检测过程中3发3收的工作示意图;
图6为检测过程中3发4收的工作示意图;
图7为光幕TX端有遮挡,光幕RX端无遮挡的工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装置的爆炸图;
图10为图8中I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8中II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中:
1示波器;
2光幕TX端;
3光幕RX端;
4框架;
5第一平台;
6第二平台;
7第一光幕固定机构;701第一支架;702限高板;
8第一循环遮光机构;801第二支架;802第一同步轮;803第一循环电机;804第一遮光件;8041第一透光孔;805轴承座;806第一旋转电机;
9第二光幕固定机构;901第三支架;902限高板;
10第二循环遮光机构;1001第四支架;1002第二同步轮;1003第二循环电机;1004第二遮光件;10041第二透光孔;
11控制面板;
12显示屏;
13主控板;
14线轨;
15第一行走机构;
16齿条;
17第一立柱;
18连接板;
19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3-7所示,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所使用的工具包括第一遮光件804、第二遮光件1004、示波器1,如图3所示,第一遮光件804设置有第一透光孔8041,第二遮光件1004设置有第二透光孔10041,示波器连接在光幕RX端3的放大电路输出端,
光幕 RX 端的接收管红外光敏管接收来自 TX 端的发射管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出的红外光,经 RX 接收管光电转换成微弱的电信号如图4 中的矩形波,由于所有的接收管共用一个放大电路,各路接收信号经过灯管切换电路,依次输入到放大电路,经放大、整形、检波后按时序关系依次传送给 MCU 作检测和判断处理。因此放大电路输出探测点上可用示波器观测到脉冲波形如图4 波形 3,该波形中的 1 个脉冲就代表 1 束有效光束。
检测步骤如下:
步骤S1、固定好光幕TX端2和光幕RX端3,使二者位于正确的检测距离,保持正向面对;
步骤S2、所述示波器1连接在光幕RX端3的放大电路输出端;
步骤S3、使用第一遮光件804遮挡光幕TX端2,第一透光孔8041位于1#发射管处,光幕TX端2的其余发射管均被遮挡;
步骤S4、使用第二遮光件1004遮挡光幕RX端3,第二透光孔10041位于1#接收管处,光幕RX端3的其余接收管均被遮挡,观察并记录示波器1上是否有脉冲信号,依次移动第二遮光件1004,使第二透光孔10041分别位于1#接收管、2#接收管、3#接收管处……直到最后一个接收管,观察并记录示波器1上是否有脉冲信号;
步骤S5、单向移动第一遮光件804,使第一透光孔8041移动至相邻发射管处,重复步骤S4、S5,直至第一透光孔8041移动至最后一个发射管外;
步骤S6、累加检测到有效脉冲信号总数量即为整套光幕的光束数量。
在本方案中,第一遮光件804用遮挡光幕TX端2,仅留1#发射管从第一透光孔8041中露出,第二遮光件1004用于遮挡光幕RX端3,仅留1#接收管从第二透光孔10041中露出,在光幕开始扫描时,在第一遮光件804的遮挡下,仅有一个发射管能发出的红外光不被遮挡,仅有一个接收管能正常接收到红外光,利用示波器连接在在光幕RX端3的放大电路输出端,用于获取信号,若示波器有脉冲信号,则表面1#发射管至1#接收管之间的光束有效存在(如图5所示,为3发3收),然后依次移动第二遮光件,使不同编号接收管依次暴露(如图6所示,为3发4收),逐一检测,最终测试出1#发射管的最高有效光束数量和对应的接收管的编号,依次类推,移动第一遮光件804,逐个暴露光幕TX端发射管,并用第二遮光件1004逐个暴露光幕RX端接收管,用示波器对应检测代表光束的脉冲信号,记录累加有效脉冲总数量即为整套光幕的光束数量。本方法采用简单的工具便能准确地测量出光幕的光束数量,终结了光幕光束数量不可测试历史,填补了该领域空白。
在实际应用中,发射管发射出的光的通常是水平向外的椎体,因此理论上只有和发射管相同编号的接收管及其附近的接收管能接受到光信号,距离发射管较远的接收管无法接收到光信号,因此可以提前将无法接收到光信号的接收管筛除,具体就是在步骤S4之前,增加步骤S301,检测到该位置的发射管大致的覆盖区间,再通过该区间宽度,筛选取一个合适的检测范围区间,可以省去多余无效步骤,提高检测效率。具体检测步骤如下:
步骤S1、固定好光幕TX端2和光幕RX端3,使二者位于正确的检测距离,保持正向面对;
步骤S2、所述示波器1连接在光幕RX端3的放大电路输出端;
步骤S3、使用第一遮光件804遮挡光幕TX端2,第一透光孔8041位于1#发射管处,光幕TX端2的其余发射管均被遮挡;
步骤S301、光幕RX端不设任何遮挡,观察并记录此时示波器存在n个信号;
步骤S4、若此时第一透光孔8041位于第m个发射管,使用第二遮光件1004遮挡光幕RX端3,第二透光孔10041则直接移动到第m-n/2个接收管位置处开始检测,观察并记录示波器1上是否有脉冲信号,依次移动到第m+n/2个接收管位置处停止检测,其中m-n/2若不为整数,则采用进1法,若m-n/2≤1,则第二透光孔10041移动到第1个接收管位置处开始检测,移动到第n+1个接收管位置处停止检测,若m-n/2≥a,a为发射管总数量,则第二透光孔10041移动到第a-n-1个接收管位置处开始检测,移动到第a个接收管位置处停止检测,用于逐一证明光束有效存在,省去多余无效步骤,
步骤S5、单向移动第一遮光件804,使第一透光孔8041移动至相邻发射管处,重复步骤S301、S4、S5,直至第一透光孔8041移动至最后一个发射管外;
步骤S6、累加检测到有效脉冲信号总数量即为整套光幕的光束数量。
如图7所示,在检测的某个过程中,第一遮光件804的第一透光孔8041位于3#发射灯管处,接收管处无遮挡,此时检测到有5个脉冲,但是不确定是哪几个接收管接收到的,因此第二遮光件依次暴露1#-6#接收管,图5为3发3收,图6为3发4收的示意图,用于逐一证明光束有效存在,检测并记录,剩余接收管则不用检测,以此提高检测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检测效率,第一遮光件804和第二遮光件1004的透光孔等距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透光孔的距离为相邻两个发射管距离的整数q倍,要求q≥nmax+2,nmax为S301中的最大值,在步骤S3中,若干第一透光孔8041孔同时位于1#、1+q#、1+2q#……发射管处,在步骤S5中,依次移动第一遮光件804,使其最上处的透光孔位于2#发射管、3#发射管……直到第q个发射管处,在每次移动第一遮光件804后,重复步骤S301、S4,直至完成所有检测。例如常用的光幕一般有36个发射管,36个接收管,在本方法中,分为4组,间距46mm,第一透光孔8041和第二透光孔10041上均设置有4个透光孔,所述相邻透光孔的间距为414mm,单个发射管覆盖的接收管数量大概是5个左右,因此每个区域相互无干扰,因此1/10/19/28号发射管及对应的接收管在同时检测,执行步骤S5时,最上面一个第一透光孔8041依次暴露1#发射管、2#发射管、3#发射管处……9#发射管,再在此期间正常步骤S301、S4,最终可以减少75%的检测时间,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遮光件804和第二遮光件1004均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移动,并设置有主控板13,所述主控板13和驱动机构、示波器1、TX端MCU、RX端MCU、显示屏12连接,通过主控板13控制红外光的发射与接收,控制第一遮光件804和第二遮光件1004的移动,累加统计整套光幕的光束数量,并通过显示屏12显示结果,可以通过控制板进行自动化检测,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工。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装置(如图8-11),包括框架4,所述框架4上设置有距离可调的第一平台5和第二平台6;
所述第一平台5上安装有第一光幕固定机构7、第一循环遮光机构8;
所述第一光幕固定机构7包括第一支架701,所述第一支架701固定安装在第一平台5上,光幕RX端3通过夹持机构固定在第一支架701上;
所述第一循环遮光机构8包括第二支架801,所述第二支架801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同步轮802,所述第一同步轮802由第一循环电机803驱动转动,所述第一同步轮802外绕设有第一遮光件804,所述第一遮光件804为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孔8041,所述第一同步带和光幕TX端2的发射面贴近,所述第一循环遮光机构8可以通过移动或转动的方式,使第一同步带对光幕TX端2发射面不形成遮挡;
所述第二平台6上安装有第二光幕固定机构9、第二循环遮光机构10,所述第二光幕固定机构9包括第二支架801,所述第二循环遮光机构10包括第四支架1001、第二同步轮1002、第二循环电机1003、第二遮光件1004、第二透光孔10041,所述第二平台6和第一平台5结构互为对称;
所述框架4外侧设置有控制面板11,所述控制面板11上装有显示屏12、主控板13、驱动板以及扩展接线端口,所述控制面板11内集成有示波器1,所述主控板13和示波器1连接在光幕RX端3的放大电路输出端,所述示波器1和主控板13连接,所述框架4上设置的传感器、电机、气动设备以及光幕TX端2、光幕RX端3均通过电缆连接到所述控制面板11上的扩展接线端口。
在本方案中,光幕TX端2和光幕RX端3分别由第一光幕固定机构7和第二光幕固定机构9进行固定,一般采用薄型气缸夹紧固定,并且调节第一平台5和第二平台6的距离,确保光幕TX端2和光幕RX端3距离符合检测的要求,并且正面相对,将示波器1连接在光幕RX端3的放大电路输出端,第一循环遮光机构8移动或转动,使第一同步带位于光幕TX端2正前方,第一循环电机803驱动第一同步轮转动,第一同步带上的第一透光孔8041移动到光幕TX端2的1#发射管位置处,光幕RX端3此时无遮挡,主控板13控制光幕开启一次扫描,并获取示波器1检测到的脉冲数量,第二循环遮光机构10移动或转动,使第二同步带位于光幕RX端3正前方,并根据脉冲数量,第二循环电机1003驱动第二透光孔10041分别移动到对应的接收端处,依次开启光幕扫描,检测并记录,然后第一循环电机803驱动第一透光孔8041依次移动到2#发射管、3#发射管……36#发射管,重复以上步骤,最终累加检测到有效脉冲信号总数量即为整套光幕的光束数量。在本方案中,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电梯光幕光束数量自动检测,可以节省大量人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第一平台5和第二平台6的距离可调,所述框架4上设置有线轨14,所述第一平台5通过滑块和线轨1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平台5下方设置有第一行走机构15,所述第一行走机构15包括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和固定在框架4底面的齿条16啮合,所述第一平台5上固定有第一立柱17,所述第一立柱17顶部通过连接板18和框架4上方的线轨14滑动连接。行走电机由主控板13控制,驱动第一平台5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实现自动化平稳移动,第一立柱17也通过线轨17滑动连接,可以提高第一平台5移动的平稳性。所述第一平台5和第二平台6可以1边固定另一边加装第一行走机构15,也可以均安装第一行走机构15,最终实现第一平台5和第二平台6的距离可调,可以满足多种间距的检测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可以实现第一遮光件804对光幕TX端2的遮挡/不遮挡的状态的快速切换,且为了光幕TX端2的安装与拆卸,所述第一循环遮光机构8的第二支架801为旋转支架,所述第二支架801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轴承座805分别安装在第一立柱17和第一平台5上,所述第二支架801通过第一旋转电机806驱动转动,第一旋转电机806可以驱动第一循环遮光机构8整体向外转动90°以方便光幕TX端2的安装与拆卸,也可以转动5°-10°以快速达到第一遮光件804对光幕TX端2完全无遮挡的效果,第二循环遮光机构9采用同样的结构,可以确保在步骤S301时的遮挡状态的切换。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支架701和第三支架901上方均设置有限高板702、902,所述光幕TX端2和光幕RX端3顶部和限高板702、902相抵,限高板702、902上方安装有光电传感器19,所述光电传感器19位于同步带的两侧。由于待检测的光幕的规格有多种,例如32发射管、36发射管,因此为了方便统一的检测,在安装时,光幕TX端2和光幕RX端3均采用上部顶格安装,和限高板702、902相抵,光电传感器19用于第一透光孔8041和第二透光孔10041的位置标定,一般采用薄型光电开关,第一遮光件804一般情况下对薄型光电开关形成遮挡,当第一透光孔8041移动到薄型光电开关处时,便无遮挡,通过第一旋转803电机驱动第一遮光件804缓慢上下移动,可以确定第一透光孔8041上下边界位置,最终可以让第一透光孔8041的中心位于薄型光电开关处,作为检测的起始位置。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所述第一透光孔8041和第二透光孔10041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通常来说,分为四个区域,四个区域之间相互无干扰,四个区域同时检测,最终可以减少75%的检测时间,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第一透光孔7041每次遮挡时,光幕TX端2仅有一个发射管的光束能射出,且该发射管的光束完全射出无遮挡,所述第一透光孔8041和第二透光孔10041的高度为20-40mm。为了彻底解决以上该发射管的光束完全射出无遮挡的问题,那么第一透光孔8041移动到1#发射管时,第一透光孔8041的中心高度最好要和1#发射管的高度一直,而由于光幕的规格型号不一致,其1#发射管距离其壳体顶部的距离可能不一致,并且光幕TX端和RX端的外壳均为黑色透明,无法从外观上判断距离,光幕RX端3同理,因此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第一透光孔8041如何从检测的起始位置准确的移动到1#发射管的正前方,且中心高度与1#发射管等高,本实施例通过如下方法实现:
第一循环电机803驱动第一透光孔8041移动,通过薄型光电开关确定其检测的起始位置,然后第一透光孔8041和第二透光孔10041同步缓慢向下移动,开启光幕扫描,记录系统刚检测到光束脉冲信号的位置,继续向下缓慢移动,开启光幕扫描,记录系统检测刚无法检测到光束脉冲信号的位置,这两个位置分别为透光孔的下沿和上沿与发射管、接收管等高的位置,因此移动第一透光孔8041和第二透光孔10041到这两个位置的中间时,效果最佳,而行业规范中,相邻发射管的间距为46mm,因此第一透光孔8041和第二透光孔10041每次移动46mm的整数倍即可。可以确保第一透光孔8041每次移动后,光幕TX端仅有一个发射管的光束能射出,且该发射管的光束完全射出无遮挡,光幕RX端3同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方法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实现光幕光束数量的检测,终结了光幕光束数量不可测试历史,填补了该领域空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工具包括第一遮光件(804)、第二遮光件(1004)、示波器(1),第一遮光件(804)设置有第一透光孔(8041),第二遮光件(1004)设置有第二透光孔(10041),
检测步骤如下:
步骤S1、固定好光幕TX端(2)和光幕RX端(3),使二者位于正确的检测距离,保持正向面对;
步骤S2、所述示波器(1)连接在光幕RX端(3)的放大电路输出端;
步骤S3、使用第一遮光件(804)遮挡光幕TX端(2),第一透光孔(8041)位于光幕TX端(2)的1#发射管处,光幕TX端(2)的其余发射管均被遮挡;
步骤S4、使用第二遮光件(1004)遮挡光幕RX端(3),第二透光孔(10041)位于光幕RX端(3)的1#接收管处,光幕RX端(3)的其余接收管均被遮挡,观察并记录示波器(1)上是否有脉冲信号,依次移动第二遮光件(1004),使第二透光孔(10041)分别位于1#接收管、2#接收管、3#接收管处……直到最后一个接收管,观察并记录示波器(1)上是否有脉冲信号;
步骤S5、单向移动第一遮光件(804),使第一透光孔(8041)移动至相邻发射管处,重复步骤S4、S5,直至第一透光孔(8041)移动至最后一个发射管外;
步骤S6、累加检测到有效脉冲信号总数量即为整套光幕的光束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之前还设置有步骤S301,所述步骤S301具体为:光幕RX端(3)不设任何遮挡,观察并记录此时示波器(1)存在n个信号,在执行步骤S4时,若此时第一透光孔(8041)位于第m个发射管,第二透光孔(10041)则直接移动到第m-n/2个接收管位置处开始检测,移动到第m+n/2个接收管位置处停止检测,其中m-n/2若不为整数,则采用进1法,若m-n/2≤1,则第二透光孔(10041)移动到第1个接收管位置处开始检测,移动到第n+1个接收管位置处停止检测,若m-n/2≥a,a为发射管总数量,则第二透光孔(10041)移动到第a-n-1个接收管位置处开始检测,移动到第a个接收管位置处停止检测,用于逐一证明光束有效存在,省去多余无效步骤,在步骤S5中,重复步骤包括S301、S4、S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遮光件(804)和第二遮光件(1004)的透光孔等距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透光孔的距离为相邻两个发射管距离的整数q倍,要求q≥nmax+2,nmax为S301中的最大值,在步骤S3中,若干第一透光孔(8041)孔同时位于1#、1+q#、1+2q#……发射管处,在步骤S5中,依次移动第一遮光件(804),使其最上处的透光孔位于2#发射管、3#发射管……直到第q个发射管处,在每次移动第一遮光件(804)后,重复步骤S301、S4,直至完成所有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件(804)和第二遮光件(1004)均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移动,并设置有主控板(13),所述主控板(13)和驱动机构、示波器(1)、TX端MCU、RX端MCU、显示屏(12)连接,通过主控板(13)控制红外光的发射与接收,控制第一遮光件(804)和第二遮光件(1004)的移动,累加统计整套光幕的光束数量,并通过显示屏(12)显示结果。
5.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4),所述框架(4)上设置有距离可调的第一平台(5)和第二平台(6);
所述第一平台(5)上安装有第一光幕固定机构(7)、第一循环遮光机构(8);
所述第一光幕固定机构(7)包括第一支架(701),所述第一支架(701)固定安装在第一平台(5)上,光幕RX端(3)通过夹持机构固定在第一支架(701)上;
所述第一循环遮光机构(8)包括第二支架(801),所述第二支架(801)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同步轮(802),所述第一同步轮(802)由第一循环电机(803)驱动转动,所述第一同步轮(802)外绕设有第一遮光件(804),所述第一遮光件(804)为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孔(8041),所述第一同步带和光幕TX端(2)的发射面贴近,所述第一循环遮光机构(8)可以通过移动或转动的方式,使第一同步带对光幕TX端(2)发射面不形成遮挡;
所述第二平台(6)上安装有第二光幕固定机构(9)、第二循环遮光机构(10),所述第二光幕固定机构(9)包括第三支架(901),所述第二循环遮光机构(10)包括第四支架(1001)、第二同步轮(1002)、第二循环电机(1003)、第二遮光件(1004)、第二透光孔(10041),所述第二平台(6)和第一平台(5)结构互为对称;
所述框架(4)外侧设置有控制面板(11),所述控制面板(11)上装有显示屏(12)、主控板(13)、驱动板以及扩展接线端口,所述控制面板(11)内集成有示波器(1),所述主控板(13)和示波器(1)连接在光幕RX端(3)的放大电路输出端,所述示波器(1)和主控板(13)连接,所述框架(4)上设置的传感器、电机、气动设备以及光幕TX端(2)、光幕RX端(3)均通过电缆连接到所述控制面板(11)上的扩展接线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上设置有线轨(14),所述第一平台(5)通过滑块和线轨(1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平台(5)下方设置有第一行走机构(15),所述第一行走机构(15)包括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和固定在框架(4)底面的齿条(16)啮合,所述第一平台(5)上固定有第一立柱(17),所述第一立柱(17)顶部通过连接板(18)和框架(4)上方的线轨(14)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遮光机构(8)的第二支架(801)为旋转支架,所述第二支架(801)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轴承座(805)分别安装在第一立柱(17)和第一平台(5)上,所述第二支架(801)通过第一旋转电机(806)驱动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701)和第三支架(901)上方均设置有限高板(702、902),所述光幕TX端(2)和光幕RX端(3)顶部和限高板(702、902)相抵,限高板(702、902)上方安装有光电传感器(19),所述光电传感器(19)位于同步带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孔(8041)和第二透光孔(10041)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孔(8041)和第二透光孔(10041)的高度为20-40mm。
CN202310394089.3A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61831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4089.3A CN116183181B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4089.3A CN116183181B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83181A CN116183181A (zh) 2023-05-30
CN116183181B true CN116183181B (zh) 2023-07-04

Family

ID=86449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4089.3A Active CN116183181B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831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2719B (zh) * 2023-08-22 2024-03-05 伟龙意程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光幕可靠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5178A (en) * 1992-08-21 1993-09-14 Magnetek Controls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testing safety light curtain and measuring machine stoppage time
CN101274726A (zh) * 2008-01-29 2008-10-01 宁波微科光电有限公司 双向探测防光扰电梯光幕系统和方法
CN102539121B (zh) * 2012-01-12 2014-12-10 浙江大学 一种圆柱形幕墙建筑的阳光聚焦安全性分析方法
CN104418220B (zh) * 2013-08-27 2016-01-27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门光幕检测保护装置
CN105259588B (zh) * 2015-11-04 2017-12-19 常州工学院 一种无专用同步线的光幕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5502119B (zh) * 2016-01-18 2018-06-19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光幕失效自检方法及装置
CN106081768B (zh) * 2016-08-09 2018-09-21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光幕故障检测方法和系统
CN206114258U (zh) * 2016-10-31 2017-04-19 上海智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展示汽车智能大灯系统的试验台
CN206757077U (zh) * 2017-03-17 2017-12-15 上海葛世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安全光幕的测试与调整装置以及安全系统
CN207516000U (zh) * 2017-11-29 2018-06-19 四川科莱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光幕测试装置
CN109502440A (zh) * 2018-12-06 2019-03-22 苏州德里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光幕检测装置
CN110608670A (zh) * 2019-09-06 2019-12-24 昆山东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幕检测装置及电化学处理设备
CN211373999U (zh) * 2019-12-25 2020-08-28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司机眼点捕捉的后视镜视野测定装置
CN211856941U (zh) * 2020-03-05 2020-11-03 广州安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射光幕、检测系统
CN111273371A (zh) * 2020-03-05 2020-06-12 广州安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射光幕、检测系统以及对射光幕的安装检测方法
CN112304577B (zh) * 2020-11-06 2022-04-22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光幕尺寸的测试方法、光幕尺寸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24450B (zh) * 2021-06-21 2022-07-12 广州安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射光幕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216482855U (zh) * 2021-12-27 2022-05-10 山东莱恩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幕保护器的综合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83181A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83181B (zh) 一种电梯光幕光束测试方法及装置
JP3971493B2 (ja) 精度の改善されたエレベータレベルモニタ方法
US4773029A (en) Method relating to three dimensional measurement of objects
US6333962B1 (en)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inspection system using it
CN108291961A (zh) 固体摄像装置、距离测定装置及距离测定方法
CN108490447A (zh) 站台门与列车的防夹系统和方法
CN104374784B (zh) 同步定位放射性物质的检查系统和方法
CN109916305B (zh) 基于光电感应和tof技术的车辆尺寸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4567700A (zh) 一种车辆尺寸的在线测量装置
CN103335601B (zh) 一种运动车辆的外廓尺寸快速自动检测装置
CN106855492B (zh) 矿井煤尘浓度动态检测系统及煤尘浓度动态监测方法
JPH0718692B2 (ja) 光切断法による物体の立体形状検知装置
CN114637020B (zh) 一种用于飞行时间法距离测量的抗环境光方法
ITBO20010510A1 (it) Dispositivo di rilevazione remota per macchina ginnica a contrappesi
CN114646942B (zh) 激光雷达的控制方法及激光雷达
CN207502419U (zh) 玻璃检测系统
CN1012848B (zh) 检测圆管和棒上缺陷的方法及装置
CN108567437B (zh) 基于SiPM的自动曝光检测装置及方法、平板探测器
CN216595556U (zh) 安检设备及安检系统
CN106772684A (zh) 电梯光幕可靠性寿命试验装置
EP3521859B1 (de) Triangulationslichttaster
CN206563812U (zh) 电梯光幕可靠性寿命试验装置
CN103115890B (zh) Gfc轮同步采样方法
US3281674A (en) Echo ranging of faulty coil sections in coil-loaded cables utilizing damped oscillations
CN114152994A (zh) 安检设备、安检系统及安检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test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elevator light curtain bea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704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Dongtai Branch

Pledgor: Weilong Yi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940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