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74847B - 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工艺及其焊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工艺及其焊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74847B
CN116174847B CN202211673447.6A CN202211673447A CN116174847B CN 116174847 B CN116174847 B CN 116174847B CN 202211673447 A CN202211673447 A CN 202211673447A CN 116174847 B CN116174847 B CN 1161748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stainless steel
limiting
pipe
composit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34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74847A (zh
Inventor
姚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erun Pipe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erun Pipe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erun Pipe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erun Pipe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734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748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74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74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74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74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32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04Tubular or hollow articles
    • B23K2101/06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3/00Materials to be soldered, welded or cut
    • B23K2103/02Iron or ferrous alloys
    • B23K2103/04Steel or steel alloys
    • B23K2103/05Stainless ste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管焊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装置,包括内衬不锈钢复合管和复合管焊接装置,内衬不锈钢复合管固定安装在复合管焊接装置的内部,复合管焊接装置的内部包括焊接机构和电焊机,焊接机构电性连接在电焊机的外表面,焊接机构的内部包括限位装置和输送装置,限位装置的内部包括螺纹孔、紧固螺丝、第一限位卡板、第一半弧限位导轨、定位插孔、第一卡接槽、定位插接架、卡接板、第二半弧限位导轨、限位轴套、第二限位卡板和套接环。本发明通过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的外表面安装限位装置,能够便于对焊条进行自动输送,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焊接工作的强度,同时能够便于提高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焊接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工艺及其焊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管焊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工艺及其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是在钢管内壁复合薄壁不锈钢管,这种双金属复合钢管大大提高钢管在输水、输热水、输煤气、输天然气、输油过程中的耐腐蚀性能,表面光滑,流体阻力小,又保留了钢管机械强度高,可采用焊接、沟漕、螺纹连接,密封性好的优点,克服了镀锌钢管易腐蚀,采用热熔连接的塑料管易漏水和老化的缺陷,是输气、输水、输油钢管的升级换代的理想产品,焊接工艺和焊接方法等因素有关,操作时需根据被焊工件的材质、牌号、化学成分、焊件结构类型、焊接性能要求来确定,首先要确定焊接方法,如手弧焊、埋弧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等,焊接方法的种类非常多,而且在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进行焊接时,需要使用焊接装置,从而能够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之间进行焊接加工。
但是上述现有的焊接装置在使用时,依然存在以下问题:在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进行焊接时,不便于对焊条进行自动输送,从而增加工作人员焊接工作的强度,同时不便于提高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焊接的效率,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工艺及其焊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工艺及其焊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装置,包括内衬不锈钢复合管和复合管焊接装置,所述内衬不锈钢复合管固定安装在复合管焊接装置的内部,所述复合管焊接装置的内部包括焊接机构和电焊机,所述焊接机构电性连接在电焊机的外表面,所述焊接机构的内部包括限位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转动安装在限位装置的顶部外表面,所述限位装置的内部包括螺纹孔、紧固螺丝、第一限位卡板、第一半弧限位导轨、定位插孔、第一卡接槽、定位插接架、卡接板、第二半弧限位导轨、限位轴套、第二限位卡板和套接环,所述限位轴套分别焊接在第一半弧限位导轨和第二半弧限位导轨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限位卡板通过限位轴套转动连接在第二半弧限位导轨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限位卡板通过限位轴套转动连接在第一半弧限位导轨的外表面,所述紧固螺丝转动卡接在第一限位卡板的底部外表面,所述套接环对称焊接在第二限位卡板的外表面,所述卡接板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二半弧限位导轨的两端面,所述第一卡接槽对称开设在第一半弧限位导轨的两端外表面,所述定位插孔均匀开设在卡接板的外表面,所述定位插接架通过定位插孔滑动插接在卡接板的外表面,所述螺纹孔开设在套接环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的内部包括扣接块、传动齿带、焊条、滑动槽、微型驱动马达、传动齿轮、输送带、控制开关、第二卡接槽、连接块和输送握管,所述第二卡接槽开设在连接块的外表面,所述连接块滑动卡接在输送握管的底面,所述滑动槽开设在输送握管的顶面中心,所述输送带转动安装在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扣接块均匀固定连接在输送带的外表面,所述焊条卡接在扣接块的内部,所述微型驱动马达固定连接在输送握管的底部一端边缘,所述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微型驱动马达的前端面中心,所述传动齿带啮合连接在传动齿轮的外表面,所述控制开关固定安装在输送握管的中部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电焊机的内部包括焊枪、导线、滚轮、焊接器和限位框架,所述滚轮固定连接在焊接器的底部外表面,所述限位框架固定连接在焊接器的外表面,所述焊枪卡接在焊接器的上部外表面,所述导线固定连接在焊枪的底端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半弧限位导轨通过卡接板与第一半弧限位导轨两端的第一卡接槽内部卡接,所述焊枪通过导线与焊接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插接架贯穿第一卡接槽与卡接板外表面的定位插孔插接,所述第一限位卡板通过紧固螺丝与套接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通过第二卡接槽滑动卡接在第一半弧限位导轨和第二半弧限位导轨的外表面,所述输送握管的底部一端且位于微型驱动马达的边缘固定安装有锂电池。
优选的,所述微型驱动马达通过传动齿轮和传动齿带与输送带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紧固螺丝的顶端贯穿套接环与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的外表面接触挤压。
优选的,所述扣接块的材质为橡胶,所述控制开关、微型驱动马达和锂电池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握管的中部外表面转动卡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顶面中心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杆,所述弹性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镜。
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需要焊接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对接,然后将套接环套接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的外表面,再对限位装置进行移动,从而使得输送装置的一端到达合适的位置,然后等待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之间进行焊接;
S2、在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之间进行焊接时,先对输送装置进行调节,将焊条安装在扣接块的内部,再推动输送握管在连接块的顶部进行滑动,从而使得输送握管的端部靠近焊缝的位置即可;
S3、然后启动复合管焊接装置将焊枪靠近焊缝,再启动微型驱动马达带动输送带转动,从而使得输送带在输送握管的内部转动,并且输送带会通过扣接块对焊条进行输送,同时焊枪会对焊条的一端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焊条融化焊缝位置,同时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之间进行焊接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发明通过在第一限位卡板和第二限位卡板的端部设置第一半弧限位导轨和第二半弧限位导轨,能够便于为连接块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外表面滑动提供稳定支撑,而连接块能够为输送握管提供稳定支撑,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输送握管进行使用,而且提供控制微型驱动马达转动运行,能够带动输送带对焊条进行输送,从而避免工作人员对焊条不断调节位置,同时减少工作人员工作的操作性,同时提高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焊接的效率。
二、本发明通过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的外表面安装限位装置,能够便于对焊条进行自动输送,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焊接工作的强度,同时能够便于提高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焊接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的主体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主体后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主体侧面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复合管焊接装置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焊接机构前方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焊接机构前方拆分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限位装置前方拆分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输送装置前方剖切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的电焊机前方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的第二实施例输送装置前方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中:1-内衬不锈钢复合管、2-复合管焊接装置、3-焊接机构、4-电焊机、5-限位装置、6-输送装置、7-螺纹孔、8-紧固螺丝、9-第一限位卡板、10-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1-定位插孔、12-第一卡接槽、13-定位插接架、14-卡接板、15-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6-限位轴套、17-第二限位卡板、18-套接环、19-扣接块、20-传动齿带、21-焊条、22-滑动槽、23-微型驱动马达、24-传动齿轮、25-输送带、26-控制开关、27-第二卡接槽、28-连接块、29-输送握管、30-焊枪、31-导线、32-滚轮、33-焊接器、34-限位框架、35-防护镜、36-弹性支撑杆、37-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装置,包括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和复合管焊接装置2,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固定安装在复合管焊接装置2的内部,复合管焊接装置2的内部包括焊接机构3和电焊机4,焊接机构3电性连接在电焊机4的外表面,焊接机构3的内部包括限位装置5和输送装置6,输送装置6转动安装在限位装置5的顶部外表面,限位装置5的内部包括螺纹孔7、紧固螺丝8、第一限位卡板9、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0、定位插孔11、第一卡接槽12、定位插接架13、卡接板14、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5、限位轴套16、第二限位卡板17和套接环18,限位轴套16分别焊接在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0和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5的外表面,第二限位卡板17通过限位轴套16转动连接在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5的外表面,第一限位卡板9通过限位轴套16转动连接在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0的外表面,紧固螺丝8转动卡接在第一限位卡板9的底部外表面,套接环18对称焊接在第二限位卡板17的外表面,卡接板14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5的两端面,第一卡接槽12对称开设在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0的两端外表面,定位插孔11均匀开设在卡接板14的外表面,定位插接架13通过定位插孔11滑动插接在卡接板14的外表面,螺纹孔7开设在套接环18的外表面。
请参阅图8,输送装置6的内部包括扣接块19、传动齿带20、焊条21、滑动槽22、微型驱动马达23、传动齿轮24、输送带25、控制开关26、第二卡接槽27、连接块28和输送握管29,第二卡接槽27开设在连接块28的外表面,连接块28滑动卡接在输送握管29的底面,滑动槽22开设在输送握管29的顶面中心,输送带25转动安装在滑动槽22的内部,扣接块19均匀固定连接在输送带25的外表面,焊条21卡接在扣接块19的内部,微型驱动马达23固定连接在输送握管29的底部一端边缘,传动齿轮24固定连接在微型驱动马达23的前端面中心,传动齿带20啮合连接在传动齿轮24的外表面,控制开关26固定安装在输送握管29的中部外表面。
请参阅图9,电焊机4的内部包括焊枪30、导线31、滚轮32、焊接器33和限位框架34,滚轮32固定连接在焊接器33的底部外表面,限位框架34固定连接在焊接器33的外表面,焊枪30卡接在焊接器33的上部外表面,导线31固定连接在焊枪30的底端外表面。
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5通过卡接板14与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0两端的第一卡接槽12内部卡接,从而便于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0与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5的两端进行拼接,焊枪30通过导线31与焊接器33电性连接,从而能够保证焊枪30的稳定运行。
定位插接架13贯穿第一卡接槽12与卡接板14外表面的定位插孔11插接,从而能够对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0和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5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定位,第一限位卡板9通过紧固螺丝8与套接环18螺纹连接,从而保证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0与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5之间稳定连接。
连接块28通过第二卡接槽27滑动卡接在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0和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5的外表面,从而能够使得连接块28为输送握管29提供稳定的支撑,输送握管29的底部一端且位于微型驱动马达23的边缘固定安装有锂电池,能够便于对微型驱动马达23提供运行的电源。
微型驱动马达23通过传动齿轮24和传动齿带20与输送带25的一端转动连接,从而能够控制输送带25在输送握管29内部进行转动,紧固螺丝8的顶端贯穿套接环18与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的外表面接触挤压,从而能够对焊接机构3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外表面的位置进行定位,从而便于连接块28在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0和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5的外表面进行滑动。
扣接块19的材质为橡胶,能够便于扣接块19与焊条21卡接,控制开关26、微型驱动马达23和锂电池之间电性连接,从而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输送握管29进行使用。
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需要焊接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对接,然后将套接环18套接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的外表面,再对限位装置5进行移动,从而使得输送装置6的一端到达合适的位置,然后等待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之间进行焊接;
S2、在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之间进行焊接时,先对输送装置6进行调节,将焊条21安装在扣接块19的内部,再推动输送握管29在连接块28的顶部进行滑动,从而使得输送握管29的端部靠近焊缝的位置即可;
S3、然后启动复合管焊接装置2将焊枪30靠近焊缝,再启动微型驱动马达23带动输送带25转动,从而使得输送带25在输送握管29的内部转动,并且输送带25会通过扣接块19对焊条21进行输送,同时焊枪30会对焊条21的一端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焊条21融化焊缝位置,同时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之间进行焊接即可。
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先将需要焊接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对接限位,从而保证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之间的稳定性,然后将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5两端的卡接板14与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0两端的第一卡接槽12卡接,再将定位插接架13工程第一卡接槽12与卡接板14外表面的定位插孔11插接,然后将套接环18套接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的外表面,再对限位装置5进行移动,直至限位装置5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再转动紧固螺丝8与套接环18底部外表面的螺纹孔7螺纹连接,从而将第一限位卡板9和第二限位卡板17定位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的外表面,然后等待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之间进行焊接,在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之间进行焊接时,需要对输送装置6进行调节,从而便于输送装置6对焊条21进行指定输送,在对输送装置6进行调节时,先将焊条21安装在扣接块19的内部,再推动输送握管29在连接块28的顶部进行滑动,从而使得输送握管29的端部靠近焊缝的位置即可;然后启动滑动槽22,并且将焊枪30靠近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之间的焊缝,再启动控制开关26,使得微型驱动马达23通电运行,同时微型驱动马达23会通过传动齿带20和传动齿轮24带动输送带25同步转动,从而使得输送带25在输送握管29的内部转动,并且输送带25会通过扣接块19对焊条21进行输送,同时焊枪30会对焊条21的一端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焊条21的一端融化在焊缝位置,同时融化的焊条21会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之间进行焊接,其中在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之间的焊缝进行焊接时,需要不断的移动输送握管29,同时输送握管29会带动底部的连接块28通过第二卡接槽27在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0和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5的外表面进行滑动,从而能够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进行圆周焊接,而且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可以控制输送握管29在连接块28的顶部进行偏转,同时还可以拉动输送握管29在连接块28的顶部进行滑动,从而保证输送握管29将焊条21输送到需要的位置,所以通过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的外表面安装限位装置5,能够便于对焊条进行自动输送,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焊接工作的强度,同时能够便于提高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焊接的效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0所示,输送握管29的中部外表面转动卡接有连接架37,连接架37的顶面中心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杆36,弹性支撑杆3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镜35。
在实施本实施例时,通过在输送握管29的外表面设置防护镜35,能够便于对焊条21底端焊接产生的焊光进行遮挡,从而能够对工作人员的眼部进行防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装置,包括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和复合管焊接装置(2),所述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固定安装在复合管焊接装置(2)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管焊接装置(2)的内部包括焊接机构(3)和电焊机(4),所述焊接机构(3)电性连接在电焊机(4)的外表面,所述焊接机构(3)的内部包括限位装置(5)和输送装置(6),所述输送装置(6)转动安装在限位装置(5)的顶部外表面,所述限位装置(5)的内部包括螺纹孔(7)、紧固螺丝(8)、第一限位卡板(9)、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0)、定位插孔(11)、第一卡接槽(12)、定位插接架(13)、卡接板(14)、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5)、限位轴套(16)、第二限位卡板(17)和套接环(18),所述限位轴套(16)分别焊接在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0)和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5)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限位卡板(17)通过限位轴套(16)转动连接在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5)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限位卡板(9)通过限位轴套(16)转动连接在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0)的外表面,所述紧固螺丝(8)转动卡接在第一限位卡板(9)的底部外表面,所述套接环(18)对称焊接在第二限位卡板(17)的外表面,所述卡接板(14)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5)的两端面,所述第一卡接槽(12)对称开设在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0)的两端外表面,所述定位插孔(11)均匀开设在卡接板(14)的外表面,所述定位插接架(13)通过定位插孔(11)滑动插接在卡接板(14)的外表面,所述螺纹孔(7)开设在套接环(18)的外表面;
所述输送装置(6)的内部包括扣接块(19)、传动齿带(20)、焊条(21)、滑动槽(22)、微型驱动马达(23)、传动齿轮(24)、输送带(25)、控制开关(26)、第二卡接槽(27)、连接块(28)和输送握管(29),所述第二卡接槽(27)开设在连接块(28)的外表面,所述连接块(28)滑动卡接在输送握管(29)的底面,所述滑动槽(22)开设在输送握管(29)的顶面中心,所述输送带(25)转动安装在滑动槽(22)的内部,所述扣接块(19)均匀固定连接在输送带(25)的外表面,所述焊条(21)卡接在扣接块(19)的内部,所述微型驱动马达(23)固定连接在输送握管(29)的底部一端边缘,所述传动齿轮(24)固定连接在微型驱动马达(23)的前端面中心,所述传动齿带(20)啮合连接在传动齿轮(24)的外表面,所述控制开关(26)固定安装在输送握管(29)的中部外表面;
所述电焊机(4)的内部包括焊枪(30)、导线(31)、滚轮(32)、焊接器(33)和限位框架(34),所述滚轮(32)固定连接在焊接器(33)的底部外表面,所述限位框架(34)固定连接在焊接器(33)的外表面,所述焊枪(30)卡接在焊接器(33)的上部外表面,所述导线(31)固定连接在焊枪(30)的底端外表面;
所述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5)通过卡接板(14)与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0)两端的第一卡接槽(12)内部卡接,所述焊枪(30)通过导线(31)与焊接器(33)电性连接;
所述定位插接架(13)贯穿第一卡接槽(12)与卡接板(14)外表面的定位插孔(11)插接,所述第一限位卡板(9)通过紧固螺丝(8)与套接环(18)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块(28)通过第二卡接槽(27)滑动卡接在第一半弧限位导轨(10)和第二半弧限位导轨(15)的外表面,所述输送握管(29)的底部一端且位于微型驱动马达(23)的边缘固定安装有锂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驱动马达(23)通过传动齿轮(24)和传动齿带(20)与输送带(2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紧固螺丝(8)的顶端贯穿套接环(18)与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的外表面接触挤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块(19)的材质为橡胶,所述控制开关(26)、微型驱动马达(23)和锂电池之间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握管(29)的中部外表面转动卡接有连接架(37),所述连接架(37)的顶面中心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杆(36),所述弹性支撑杆(3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镜(35)。
5.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工艺,采用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需要焊接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对接,然后将套接环(18)套接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的外表面,再对限位装置(5)进行移动,从而使得输送装置(6)的一端到达合适的位置,然后等待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之间进行焊接;
S2、在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之间进行焊接时,先对输送装置(6)进行调节,将焊条(21)安装在扣接块(19)的内部,再推动输送握管(29)在连接块(28)的顶部进行滑动,从而使得输送握管(29)的端部靠近焊缝的位置即可;
S3、然后启动复合管焊接装置(2)将焊枪(30)靠近焊缝,再启动微型驱动马达(23)带动输送带(25)转动,从而使得输送带(25)在输送握管(29)的内部转动,并且输送带(25)会通过扣接块(19)对焊条(21)进行输送,同时焊枪(30)会对焊条(21)的一端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焊条(21)融化焊缝位置,同时对内衬不锈钢复合管(1)之间进行焊接即可。
CN202211673447.6A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工艺及其焊接装置 Active CN116174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3447.6A CN116174847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工艺及其焊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3447.6A CN116174847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工艺及其焊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74847A CN116174847A (zh) 2023-05-30
CN116174847B true CN116174847B (zh) 2023-12-15

Family

ID=86443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3447.6A Active CN116174847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工艺及其焊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7484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89470B1 (ko) * 2010-04-05 2010-10-22 이미숙 파이프 자동용접장치 및 방법
KR101037773B1 (ko) * 2010-06-29 2011-05-27 (주)지이씨 궤도형 파이프 자동용접장치
CN109465578A (zh) * 2018-11-22 2019-03-15 郑州科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沿环形轨道运行的快速装夹、行走以及焊接装置
CN112570944A (zh) * 2020-11-30 2021-03-30 宁波龙元盛宏生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顶管作业中半自动焊接装置
CN114559134A (zh) * 2022-02-21 2022-05-31 南京东斯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集排列园管的焊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89470B1 (ko) * 2010-04-05 2010-10-22 이미숙 파이프 자동용접장치 및 방법
KR101037773B1 (ko) * 2010-06-29 2011-05-27 (주)지이씨 궤도형 파이프 자동용접장치
CN109465578A (zh) * 2018-11-22 2019-03-15 郑州科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沿环形轨道运行的快速装夹、行走以及焊接装置
CN112570944A (zh) * 2020-11-30 2021-03-30 宁波龙元盛宏生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顶管作业中半自动焊接装置
CN114559134A (zh) * 2022-02-21 2022-05-31 南京东斯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集排列园管的焊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74847A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9731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管道焊接装置
CN112721194A (zh) 一种用于给水热熔管件的高效对接设备
CN116174847B (zh) 一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低损焊接工艺及其焊接装置
CN216730395U (zh) 一种管道焊接固定装置
CN110508991B (zh) 一种短形管道焊接支座
CN219007087U (zh) 一种可稳定夹持的pe管道热熔焊接夹紧装置
CN216267692U (zh) 一种带去静电功能的电熔焊机
CN218476266U (zh) 一种具有校正定位功能的焊接工装
CN217071367U (zh) 一种管道焊接用对接装置
CN108580179B (zh) 一种照明灯生产用点胶设备
CN207156470U (zh) 一种用于内衬塑料板接口连接的环形焊接装置
CN212169486U (zh) 一种金属构件生产用焊接工作台
CN210953842U (zh) 一种油气输送管道焊线循线检测装置
CN214558539U (zh) 一种新型市政给排水管道焊接装置
KR101041709B1 (ko) 이종재질 튜브의 자동 솔더링장치 및 이종재질의 튜브
CN212020071U (zh) 一种钢管制造用夹持装置
CN204322512U (zh) 一种等径塑料管件焊接设备
CN217044949U (zh) 一种具有批量生产功能的钎焊连续焊接设备
CN212634648U (zh) 一种全自动链条对焊机
CN216802245U (zh) 一种机械配件加工用焊接装置
CN218430072U (zh) 一种管材热熔焊封装置
CN220219748U (zh) 一种ppr管件热熔焊接装置
CN216066206U (zh) 一种用于门加工的焊接装置
CN218964571U (zh) 一种新型水利输送管道焊接设备
CN217749789U (zh) 一种膨胀节环焊缝自动焊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