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66070A - 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66070A
CN116166070A CN202310183481.3A CN202310183481A CN116166070A CN 116166070 A CN116166070 A CN 116166070A CN 202310183481 A CN202310183481 A CN 202310183481A CN 116166070 A CN116166070 A CN 116166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score
heat
beverag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834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强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kang Weiyang Hardware Products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Yongkang Weiyang Hardware Products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kang Weiyang Hardware Products Factory filed Critical Yongkang Weiyang Hardware Products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23101834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660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66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6607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获取保温杯内饮品当前的温度信息;获取上一次饮水时刻、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以及饮品种类信息;基于饮品种类信息判断保温杯内的饮品是否为需加热饮品;若是,匹配适饮温度值;判断当前的温度信息所表征的表征温度值是否大于适饮温度值;若否,则基于适饮温度值及表征温度值得到温度差;获取液位、温度差及比热容得到第一热量值;得到时间差;基于时间差、加热模块的最大功率以及转换效率得到第二热量值;以及,判断第二热量值是否大于第一热量值;如果是,则根据预设的加热规则控制加热模块进行加热。本申请具有根据饮品的种类及饮用时刻控制保温杯进行自加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保温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保温杯种类较多,其中大多数常见的保温杯只具有保温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功能多样的个性化智能保温杯成为新款保温杯的发展趋势。
目前市面上的普通保温杯仅具有保温功能,一些能够自加热的保温杯无法根据饮品的种类匹配合适的加热温度。如何根据饮品的种类及饮用时刻控制保温杯进行自加热是需要攻克的技术难点。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所述保温杯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模块,包括:
获取保温杯内饮品当前的温度信息;
获取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上一次饮水时刻、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以及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饮品种类信息;
基于所述饮品种类信息判断保温杯内的饮品是否为需加热饮品;若是,则基于所述饮品种类信息匹配适饮温度值;
判断当前的所述温度信息所表征的表征温度值是否大于所述适饮温度值;若否,则基于所述适饮温度值及所述表征温度值得到温度差;
获取保温杯内饮品的液位、所述温度差及所述饮品的比热容得到第一热量值;
基于当前时刻及下次饮水时刻得到时间差;
基于所述时间差、加热模块的最大功率以及预设的转换效率得到第二热量值;以及,
判断所述第二热量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热量值;如果是,则根据预设的加热规则控制所述加热模块进行加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杯能够与智能终端进行通信,在用户需要饮水的时刻将饮品加热到适饮的温度,便于用户进行饮用。
可选的,根据预设的加热规则控制所述加热模块进行加热包括:
基于所述时间差、转换效率及所述第一热量值得到第一功率;
基于N=a*n1+b*m1+c*o1得到第一评分;所述a、b及c为权重系统,a、b及c为常数;n1为第一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发烫评分;m1为第一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热扩散评分;o1为第一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时长评分;
基于所述最大功率、转换效率及第一热量值得到第一加热时长;
基于N=a*n2+b*m2+c*o2得到第二评分;n2为最大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发烫评分;m2为最大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热扩散评分;o2为最大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时长评分;
判断所述第一评分是否不小于所述第二评分;如果是,则控制所述加热模块以第一功率立即运行。
可选的,若判定所述第一评分小于所述第二评分;则基于所述第一加热时长、所述时间差及所述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得到第一加热时刻;
在所述第一加热时刻控制所述加热模块以最大功率进行加热。
可选的,若判定所述第二热量值不大于所述第一热量值,则控制所述加热模块以最大功率进行加热;以及,
在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控制所述保温杯的显示灯呈现第一提示状态;所述第一提示状态表征所述保温杯内的饮品温度未达到所述适饮温度值。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饮品种类信息得到所述饮品的适宜保存时长;
基于当前时刻距离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饮品种类信息的时刻得到已保存时长;
判断所述已保存时长是否大于所述适宜保存时长;若是,则控制所述保温杯的显示灯呈现第二提示状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根据用户设置的提醒模式产生提示动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系统,所述保温杯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保温杯内饮品当前的温度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上一次饮水时刻、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以及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饮品种类信息;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饮品种类信息判断保温杯内的饮品是否为需加热饮品;若是,则基于所述饮品种类信息匹配适饮温度值;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判断当前的所述温度信息所表征的表征温度值是否大于所述适饮温度值;若是,则基于所述适饮温度值及所述表征温度值得到温度差;
第五处理模块,用于:获取保温杯内饮品的液位、所述温度差及所述饮品的比热容得到第一热量值;
第六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当前时刻及下次饮水时刻得到时间差;
第七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时间差、加热模块的最大功率以及预设的转换效率得到第二热量值;以及,
第八处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热量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热量值;如果是,则根据预设的加热规则控制所述加热模块进行加热。
可选的,根据预设的加热规则控制所述加热模块进行加热包括:
基于所述时间差、转换效率及所述第一热量值得到第一功率;
基于N=a*n1+b*m1+c*o1得到第一评分;所述a、b及c为权重系统,a、b及c为常数;n1为第一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发烫评分;m1为第一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热扩散评分;o1为第一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时长评分;
基于所述最大功率、转换效率及第一热量值得到第一加热时长;
基于N=a*n2+b*m2+c*o2得到第二评分;n2为最大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发烫评分;m2为最大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热扩散评分;o2为最大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时长评分;
判断所述第一评分是否不小于所述第二评分;如果是,则控制所述加热模块以第一功率立即运行。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九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饮品种类信息得到所述饮品的适宜保存时长;
基于当前时刻距离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饮品种类信息的时刻得到已保存时长;
判断所述已保存时长是否大于所述适宜保存时长;若是,则控制所述保温杯的显示灯呈现第二提示状态。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第十处理模块,所述第十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根据用户设置的提醒模式产生提示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中,201、采集模块;202、第一处理模块;203、第二处理模块;204、第三处理模块;205、第四处理模块;206、第五处理模块;207、第六处理模块;208、第八处理模块;209、第九处理模块;210、第十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2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参照图1,作为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保温杯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模块,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保温杯内饮品当前的温度信息。
具体地,保温杯的杯盖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能够用于测量保温杯内饮品当前的温度信息;该温度传感器与保温杯的控制器相通信,通信的方式包括有线通信及无线通信,温度传感器测量保温杯内饮品的温度信息后将温度信息发送至控制器,进而控制器能够获取保温杯内饮品当前的温度信息。保温杯内的饮品包括但不限于茶水、饮用水、咖啡。
步骤S102、获取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上一次饮水时刻、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以及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饮品种类信息。
具体地,智能终端能够与保温杯相通信,通信的方式为蓝牙通信;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智能终端与保温杯的通信方式可以设置为其它。用户饮水后可以在智能终端的APP中点击“饮水打卡”按键,智能终端的APP记录打卡的时刻,该时刻即为上述的“上一次饮水时刻”。在智能终端的APP中用户可以设置每天的饮水时间分布或者饮水间隔并进行提醒,在用户点击“饮水打卡”按键后智能终端的APP生成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在智能终端的APP中,用户还可以设置饮品的种类,饮品种类包括但不限于茶水、饮用水、咖啡,不同的饮品适宜饮用的温度区间不一致,例如茶叶茶的适饮温度可以为50~60℃,饮用水的适饮温度为37~40℃等等。智能终端与保温杯通过蓝牙建立通信后,保温杯的控制器获取得到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上一次饮水时刻、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以及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饮品种类信息。
步骤S103、基于饮品种类信息判断保温杯内的饮品是否为需加热饮品;若是,则基于饮品种类信息匹配适饮温度值。
具体地,将饮品设置为需加热饮品及禁加热饮品。需加热饮品加热后对饮品的口感影响较小,例如饮用水。禁加热饮品反复加热后对饮品的口感影响比较大,例如咖啡,二次加热不仅会导致咖啡原本的口味消失,而且还有可能会出现焦苦味或酸味,影响口感。需加热饮品及禁止加热饮品的名单可以由用户在智能终端的APP中进行调整。保温杯的控制器基于饮品种类信息判断保温杯内的饮品是否为需加热饮品,若是需加热饮品,则基于饮品种类信息匹配适饮温度值。
步骤S104、判断当前的温度信息所表征的表征温度值是否大于适饮温度值;若否,则基于适饮温度值及表征温度值得到温度差。
具体地,控制器判断当前的温度信息所表征的表征温度值是否大于适饮温度值,若否,则表明需要对保温杯内的饮品进行加热以达到适饮温度,处理器基于适饮温度值及表征温度值得到温度差。
步骤S105、获取保温杯内饮品的液位、温度差及饮品的比热容得到第一热量值。
具体地,保温杯内设置有非接触式液位计以检测液位高低,处理器获取保温杯内饮品的液位、温度差及饮品的比热容得到第一热量值,计算第一热量值可采用公式Q=cm△t计算。处理器获取饮品液位后计算得到饮品的体积,进而得到饮品的总质量。△t为温度差,c为比热容。
步骤S106、基于当前时刻及下次饮水时刻得到时间差。
具体地,下次饮水时刻减去当前时刻得到时间差。
步骤S107、基于时间差、加热模块的最大功率以及预设的转换效率得到第二热量值。
具体地,处理模块基于时间差、加热模块的最大功率以及预设的转换效率得到第二热量值,第二热量值加热模块在上述时间差的时长内能够为饮品提供的最大热量值。
步骤S108、判断第二热量值是否大于第一热量值;如果是,则根据预设的加热规则控制加热模块进行加热。
具体地,如果第二热量值大于第一热量值,表明保温杯在上述时间差内对饮品进行加热能够使得饮品达到适饮温度,此时处理器根据预设的加热规则控制加热模块进行加热。
在本申请中,保温杯能够与智能终端进行通信,在用户需要饮水的时刻将饮品加热到适饮的温度,便于用户进行饮用。
作为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根据预设的加热规则控制加热模块进行加热包括:
基于时间差、转换效率及第一热量值得到第一功率;
基于N=a*n1+b*m1+c*o1得到第一评分;a、b及c为权重系统,a、b及c为常数;n1为第一功率加热时保温杯的发烫评分;m1为第一功率加热时保温杯的热扩散评分;o1为第一功率加热时保温杯的时长评分;
基于最大功率、转换效率及第一热量值得到第一加热时长;
基于N=a*n2+b*m2+c*o2得到第二评分;n2为最大功率加热时保温杯的发烫评分;m2为最大功率加热时保温杯的热扩散评分;o2为最大功率加热时保温杯的时长评分;
判断第一评分是否不小于第二评分;如果是,则控制加热模块以第一功率立即运行。
具体地,转换效率为加热模块的能量转换效率,转换效率是预设经过检测后配置的。处理器基于时间差、转换效率及第一热量值得到第一功率,在上述的时间差内(即从当前时刻至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保温杯的加热模块以第一功率持续进行加热,保温杯内的饮品达到适饮温度。由于加热模块工作时容易导致保温杯的底部发热,不利于用户的使用,加热模块的加热功率越高,发烫评分越低。保温杯内的饮品会与保温杯的内壁发生热交换,饮品与保温杯的内壁存在温差的时间越长,热扩散越多,热量散失越多,热扩散评分越低。部分饮品不适宜长时间低温加热,针对该饮品加热时长越长,时长评分越低。处理器根据第一评分及第二评分的大小关系,控制加热模块的加热方式,选择两者中分数大的一个配置加热模块的加热方式。
作为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若判定第一评分小于第二评分;则基于第一加热时长、时间差及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得到第一加热时刻;
在第一加热时刻控制加热模块以最大功率进行加热。
作为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若判定第二热量值不大于第一热量值,则控制加热模块以最大功率进行加热;以及,
在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控制保温杯的显示灯呈现第一提示状态;第一提示状态表征保温杯内的饮品温度未达到适饮温度值。
具体地,保温杯的杯盖处设置有显示灯,显示灯显示不同的颜色以呈现不同的提示状态。若处理器判定第二热量值不大于第一热量值,则控制加热模块以最大功率进行加热,进而在上述的下次饮水时刻能够让饮品的温度更接近适饮温度,同时控制器控制保温杯的显示灯呈现第一提示状态;第一提示状态表征保温杯内的饮品温度未达到适饮温度值,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是否需要立即饮用。
作为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根据饮品种类信息得到饮品的适宜保存时长;
基于当前时刻距离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饮品种类信息的时刻得到已保存时长;
判断已保存时长是否大于适宜保存时长;若是,则控制保温杯的显示灯呈现第二提示状态。
具体地,茶叶茶、枸杞茶等均不适合长时间保存,处理器根据饮品种类信息得到饮品的适宜保存时长,基于当前时刻距离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饮品种类信息的时刻得到已保存时长,当已保存时长是否大于适宜保存时长。处理器控制保温杯的显示灯呈现第二提示状态,进而提醒用户需要更换保温杯内的饮品。
作为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在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根据用户设置的提醒模式产生提示动作。
具体地,为了便于提醒用户进行饮水,在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处理器根据用户设置的提醒模式产生提示动作,提示动作可以是小蜂鸣器发出蜂鸣声,也可以是显示灯呈现区别于第一提示状态及第二提示状态的其它提示状态。
参照图2,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系统,保温杯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模块,作为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该系统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保温杯内饮品当前的温度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上一次饮水时刻、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以及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饮品种类信息;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基于饮品种类信息判断保温杯内的饮品是否为需加热饮品;若是,则基于饮品种类信息匹配适饮温度值;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判断当前的温度信息所表征的表征温度值是否大于适饮温度值;若是,则基于适饮温度值及表征温度值得到温度差;
第五处理模块,用于:获取保温杯内饮品的液位、温度差及饮品的比热容得到第一热量值;
第六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当前时刻及下次饮水时刻得到时间差;
第七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时间差、加热模块的最大功率以及预设的转换效率得到第二热量值;以及,
第八处理模块,用于:判断第二热量值是否大于第一热量值;如果是,则根据预设的加热规则控制加热模块进行加热。
作为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根据预设的加热规则控制加热模块进行加热包括:
基于时间差、转换效率及第一热量值得到第一功率;
基于N=a*n1+b*m1+c*o1得到第一评分;a、b及c为权重系统,a、b及c为常数;n1为第一功率加热时保温杯的发烫评分;m1为第一功率加热时保温杯的热扩散评分;o1为第一功率加热时保温杯的时长评分;
基于最大功率、转换效率及第一热量值得到第一加热时长;
基于N=a*n2+b*m2+c*o2得到第二评分;n2为最大功率加热时保温杯的发烫评分;m2为最大功率加热时保温杯的热扩散评分;o2为最大功率加热时保温杯的时长评分;
判断第一评分是否不小于第二评分;如果是,则控制加热模块以第一功率立即运行。
作为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该系统还包括:第九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饮品种类信息得到饮品的适宜保存时长;
基于当前时刻距离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饮品种类信息的时刻得到已保存时长;
判断已保存时长是否大于适宜保存时长;若是,则控制保温杯的显示灯呈现第二提示状态。
作为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该系统还包括第十处理模块,第十处理模块用于:在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根据用户设置的提醒模式产生提示动作。
作为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若判定第一评分小于第二评分;则基于第一加热时长、时间差及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得到第一加热时刻;在第一加热时刻控制加热模块以最大功率进行加热。
作为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若判定第二热量值不大于第一热量值,则控制加热模块以最大功率进行加热;以及,在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控制保温杯的显示灯呈现第一提示状态;第一提示状态表征保温杯内的饮品温度未达到适饮温度值。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来说,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能够被服务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任意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并非限制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申请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所述保温杯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保温杯内饮品当前的温度信息;
获取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上一次饮水时刻、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以及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饮品种类信息;
基于所述饮品种类信息判断保温杯内的饮品是否为需加热饮品;若是,则基于所述饮品种类信息匹配适饮温度值;
判断当前的所述温度信息所表征的表征温度值是否大于所述适饮温度值;若否,则基于所述适饮温度值及所述表征温度值得到温度差;
获取保温杯内饮品的液位、所述温度差及所述饮品的比热容得到第一热量值;
基于当前时刻及下次饮水时刻得到时间差;
基于所述时间差、加热模块的最大功率以及预设的转换效率得到第二热量值;以及,
判断所述第二热量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热量值;如果是,则根据预设的加热规则控制所述加热模块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的加热规则控制所述加热模块进行加热包括:
基于所述时间差、转换效率及所述第一热量值得到第一功率;
基于N=a*n1+b*m1+c*o1得到第一评分;所述a、b及c为权重系统,a、b及c为常数;n1为第一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发烫评分;m1为第一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热扩散评分;o1为第一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时长评分;
基于所述最大功率、转换效率及第一热量值得到第一加热时长;
基于N=a*n2+b*m2+c*o2得到第二评分;n2为最大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发烫评分;m2为最大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热扩散评分;o2为最大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时长评分;
判断所述第一评分是否不小于所述第二评分;如果是,则控制所述加热模块以第一功率立即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判定所述第一评分小于所述第二评分;则基于所述第一加热时长、所述时间差及所述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得到第一加热时刻;
在所述第一加热时刻控制所述加热模块以最大功率进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判定所述第二热量值不大于所述第一热量值,则控制所述加热模块以最大功率进行加热;以及,
在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控制所述保温杯的显示灯呈现第一提示状态;所述第一提示状态表征所述保温杯内的饮品温度未达到所述适饮温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饮品种类信息得到所述饮品的适宜保存时长;
基于当前时刻距离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饮品种类信息的时刻得到已保存时长;
判断所述已保存时长是否大于所述适宜保存时长;若是,则控制所述保温杯的显示灯呈现第二提示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根据用户设置的提醒模式产生提示动作。
7.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系统,所述保温杯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保温杯内饮品当前的温度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上一次饮水时刻、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以及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饮品种类信息;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饮品种类信息判断保温杯内的饮品是否为需加热饮品;若是,则基于所述饮品种类信息匹配适饮温度值;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判断当前的所述温度信息所表征的表征温度值是否大于所述适饮温度值;若是,则基于所述适饮温度值及所述表征温度值得到温度差;
第五处理模块,用于:获取保温杯内饮品的液位、所述温度差及所述饮品的比热容得到第一热量值;
第六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当前时刻及下次饮水时刻得到时间差;
第七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时间差、加热模块的最大功率以及预设的转换效率得到第二热量值;以及,
第八处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热量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热量值;如果是,则根据预设的加热规则控制所述加热模块进行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的加热规则控制所述加热模块进行加热包括:
基于所述时间差、转换效率及所述第一热量值得到第一功率;
基于N=a*n1+b*m1+c*o1得到第一评分;所述a、b及c为权重系统,a、b及c为常数;n1为第一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发烫评分;m1为第一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热扩散评分;o1为第一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时长评分;
基于所述最大功率、转换效率及第一热量值得到第一加热时长;
基于N=a*n2+b*m2+c*o2得到第二评分;n2为最大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发烫评分;m2为最大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热扩散评分;o2为最大功率加热时所述保温杯的时长评分;
判断所述第一评分是否不小于所述第二评分;如果是,则控制所述加热模块以第一功率立即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九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饮品种类信息得到所述饮品的适宜保存时长;
基于当前时刻距离用户在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饮品种类信息的时刻得到已保存时长;
判断所述已保存时长是否大于所述适宜保存时长;若是,则控制所述保温杯的显示灯呈现第二提示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十处理模块,所述第十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推荐的下次饮水时刻,根据用户设置的提醒模式产生提示动作。
CN202310183481.3A 2023-02-25 2023-02-25 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Withdrawn CN1161660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83481.3A CN116166070A (zh) 2023-02-25 2023-02-25 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83481.3A CN116166070A (zh) 2023-02-25 2023-02-25 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66070A true CN116166070A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18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83481.3A Withdrawn CN116166070A (zh) 2023-02-25 2023-02-25 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6607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7297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aste Degradation of Coffee under Thermal Load
JP2018020152A (ja) 飲料煎出システム
US20090307404A1 (en) Appliances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liquids
CN109697268B (zh) 烹饪器具及其在保温状态下的卡路里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06708121B (zh) 水壶系统、控制终端、水壶及其控制方法
CN108245019B (zh) 一种自动循环泡茶机及自动循环泡茶控制方法
CN109691856B (zh) 烹饪器具及其剩饭检测方法、装置
CN102008229A (zh) 一种可降温的电热水壶
CN108324109A (zh) 咖啡冲泡装置、系统及方法
US20190285338A1 (en) Portable container with temperature regulator
JP2006153430A (ja) 加熱調理器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07969917B (zh) 一种茶叶智能冲泡系统
CN210227673U (zh) 智能恒温杯垫
US20080216664A1 (en) Electronic tea thermometer and timer device
CN113189917B (zh) 一种米饭烹饪方法及米饭烹饪器具
CN116166070A (zh) 一种保温杯的自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060249523A1 (en) Jug, an electrothermal jug and an electrothermal jug without wire for cooking beverage
CN110108029A (zh) 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和防干烧加热装置
CN108209527B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110301794A (zh) 一种可自动加热制冷的水杯
CN113498971A (zh) 一种饮品冲泡方法及装置
CN207253251U (zh) 一种具有保温板的冲泡装置
WO2021137798A1 (en) Talking tea maker
WO2019080623A1 (zh) 烹饪器具及其保温性能自动调节方法、装置
CN109700270A (zh) 智能咖啡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52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