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0270A - 智能咖啡杯 - Google Patents

智能咖啡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0270A
CN109700270A CN201811621948.3A CN201811621948A CN109700270A CN 109700270 A CN109700270 A CN 109700270A CN 201811621948 A CN201811621948 A CN 201811621948A CN 109700270 A CN109700270 A CN 109700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up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processing module
cup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19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广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6219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02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0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02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智能咖啡杯,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智能咖啡杯包括:杯体,包括:设置于杯体的内侧且用于检测杯体内的液体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杯体的底部的第一通信接口;第一处理模块,与温度传感器和第一通信接口连接,用于将温度通过第一通信接口发出;加热底座,包括:用于与第一通信接口耦合连接的第二通信接口;加热底板,用于加热杯体内的液体;第二处理模块,分别与第二通信接口和加热底板连接,用于:通过第二通信接口接收温度;根据温度启动或关闭加热底板。该智能咖啡杯能够在杯体被放置到加热底座上时,根据杯体内的液体的温度自动对液体进行加热,使得冲泡的咖啡能够保持适宜的温度。

Description

智能咖啡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咖啡杯。
背景技术
咖啡是用经过烘焙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饮料,与可可、茶同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饮品。
咖啡树是属茜草科常绿小乔木,日常饮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种不同的烹煮器具制作出来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树果实里面的果仁,再用适当的方法烘焙而成。
由于咖啡中包含少量的咖啡因,咖啡因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呼吸系统从而减轻肌肉疲劳,促进消化液分泌。所以,咖啡成为了众多劳动者时兴的饮品。
由于常常被制作成冲泡的热饮,人们在饮用时,为了避免咖啡在放置较长时间后冷却,人们就会在冲泡完成后尽快饮用,而在冷却后没有被饮用完得咖啡就会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咖啡杯,该智能咖啡杯能够在杯体被放置到加热底座上时,根据杯体内的液体的温度自动对液体进行加热,使得冲泡的咖啡能够保持适宜的温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智能咖啡杯,所述智能咖啡杯包括:
杯体,包括:
设置于所述杯体的内侧且用于检测所述杯体内的液体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设置于所述杯体的底部的第一通信接口;
第一处理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温度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发出;
加热底座,包括:
用于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耦合连接的第二通信接口;
加热底板,用于加热所述杯体内的所述液体;
第二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和所述加热底板连接,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接收所述温度;
根据所述温度启动或关闭所述加热底板。
可选地,所述智能咖啡杯进一步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杯体内部的液面高度的液面高度检测电路;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进一步:
用于判断所述液面高度是否大于预设的高度阈值;
在判断所述液面高度大于所述高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温度启动或关闭所述加热底板。
可选地,所述智能咖啡杯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杯口,用于检测所述杯口承受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
判断所述压力是否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
在判断所述压力大于所述压力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温度启动或关闭所述加热底板。
可选地,所述智能咖啡杯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杯体的内部的光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杯体内部的光照强度;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
判断所述光照强度是否小于所述预设的光照阈值;
在判断所述光照强度小于所述光照阈值的情况下,启动所述压力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包括至少四个第一子接口,每个所述第一子接口突出于所述杯体的底部且每个所述第一子接口的突出高度相等;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包括至少四个第二子接口,每个所述第二子接口凹陷于所述加热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中至少存在两个所述第一子接口能够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中的两个所述第二子接口耦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为突出于所述杯体的底部的环状突起,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为凹陷于所述加热底座的环状凹陷。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
判断所述温度是否小于预设的温度阈值;
在判断所述温度小于所述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启动所述加热底板直到所述温度大于所述温度阈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
在判断所述温度小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启动所述加热底板对所述液体加热预定时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咖啡杯能够在杯体被放置到加热底座上时,根据杯体内的液体的温度自动对液体进行加热,使得冲泡的咖啡能够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了咖啡因为自然冷却而被浪费的问题发生。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方式,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咖啡杯的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咖啡杯的部分部件连接关系及信号走向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咖啡杯的部分部件连接关系及信号走向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咖啡杯的部分部件连接关系及信号走向图;
图5是将第一通信接口13和第二通信接口21与限位件结合的第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是将第一通信接口13和第二通信接口21与限位件结合的第二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若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咖啡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该智能咖啡杯可以包括杯体和加热底座。
杯体10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11、第一通信接口13和第一处理模块12。该温度传感器11可以用于检测该杯体内的液体的温度。在该实施方式中,该温度传感器11可以选用红外线温度传感器、电子式温度传感器等本领域人员所知的器件。另外,根据选用的温度传感器的类型的不同,该温度传感器11的设置位置也可以不同。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该温度传感器11可以选用电子式温度传感器,相应地,该电子式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该杯体的内侧。
温度传感器11检测的液体的温度可以由第一处理模块12接收,该第一处理模块12对该温度传感器11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温度信号发送至第一通信接口13处。该第一处理模块12对检测信号的处理方式可以是例如差分放大、计算平均值(温度传感器11可以是多个)等。
第一通信接口13可以设置在杯体10的底部,用于在该杯体10置于加热底座20上时与第二通信接口21耦合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处理模块12和第二处理模块23之间的信息交互。
加热底座20可以包括第二通信接口21、加热底板22和第二处理模块23。第二通信接口21可以用于与第一通信接口13耦合连接;加热底板22可以用于对杯体10内的液体进行加热。考虑到设备体积以及加热功率等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该加热底板22可以优选地选用电磁线圈。
第二处理模块23可以分别与第二通信接口21和加热底板22连接,用于通过该第二通信接口21接收检测的温度,根据该温度启动或关闭该加热底板22。考虑到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咖啡杯在用于保持杯体10内的液体的温度(一般高于室温)的情况下,该第二处理模块23根据温度启动或关闭加热底板22的方式可以是首先判断该温度是否小于预设的温度阈值,然后在判断该温度小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启动加热底板22对杯体10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直到该杯体10内的液体的温度大于温度阈值。此外,考虑到杯体10内的液体的温度从温度阈值以上冷却到温度阈值以下的时间相对较短,那么,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示例中,可以在第二处理模块23中另外预设一个高于该温度阈值的温度值(第二温度阈值)。在该第二处理模块23判断该液体的温度小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启动加热底板22对液体进行加热,直到该液体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通过该优选实施例,可以使得该液体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之间的区间内,减少了对液体的加热频率,也避免了对加热底板22反复加热从而影响加热底板22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出现。
虽然图1中示出的智能咖啡杯能够使得杯体10内的液体保持温度相对不变,但是,在杯体10内没有液体的情况下,如果上述机制继续工作则可能会出现“干烧”的情况。所以,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该智能咖啡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液面高度检测电路14。该液面高度检测电路14可以用于检测杯体10内部的液面高度。第二处理模块23可以进一步用于首先判断该液面高度是否大于预设的高度阈值,然后在判断该液面高度大于高度阈值的情况下,再启动上述机制来实现对杯体10内的液体的保温。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避免出现在杯体10内没有液体的情况下,对杯体10“干烧”的情况出现。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预设的高度阈值可以是用于判断杯体10内的液体是否能够被加热的条件,在杯体10内的液体量很少或者没有时,对杯体10进行加热显然会导致“干烧”的情况发生。在液面高度大于该高度阈值的情况下,启动上述机制则不会出现该问题。对于液面高度检测电路14,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例如以“液位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的形式来实现,也可以采用本领域人员所知的其他形式的组合电路来实现。另外,液面高度检测电路14的检测信号到达第二处理模块23的方式可以是例如图2中示出路径,与图1中的温度传感器11的检测信号达到第二处理模块23的路径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虽然图1中示出的智能咖啡杯能够在杯体10内的温度小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对杯体10内的温度进行加热,这虽然可以实现对液体的保温,但是,如果在加热时杯盖没有被盖住,那么加热底板22的加热时间会延长,加热效率也会相对较低。所以,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该智能咖啡杯可以进一步包括压力传感器15。该压力传感器15可以是设置在杯口,用于检测杯口承受的压力,从而判断该杯体10是否处于被杯盖盖住的状态。此外,为了避免对杯口的异物的误判,该第二处理模块23可以进一步用于首先判断检测的压力是否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然后在判断该压力大于压力阈值的情况下,启动如图1或如图2中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的保温机制。
此外,为了进一步避免出现对杯口的异物的误判,如图4所示,该智能咖啡杯可以进一步包括光敏传感器16。该光敏传感器16可以设置于杯体10的内部(例如杯口的内侧),用于检测该杯体10内部的光照强度,从而判断该杯体10是否处于被杯盖盖住的状态。第二处理模块23则可以进一步用于首先判断检测的光照强度是否小于预设的光照阈值,然后在判断光照强度小于光照阈值的情况下,启动压力传感器15,从而启动图3中示出的检测机制。
另外,考虑到该智能咖啡杯的杯体10和加热底座20之间需要满足一定的位置关系才能够实现上述保温机制,因此,该杯体10和加热底座20之间可以设置相应的限位件来保证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节省设计成本以及缩小智能咖啡杯的体积,可以将该限位件集成至第一通信接口13、第二通信接口21。如图5所示是将第一通信接口13和第二通信接口21与限位件结合的第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接口13包括至少四个第一子接口131(图中未示出多于四个第一子接口131的情况)。每个第一子接口131突出于杯体10的底部,相应的,第二通信接口21也可以包括至少四个第二子接口211(图中未示出多于四个第二子接口211的情况)。每个第二子接口211凹陷于加热底座20的上表面,从而使得该按第一子接口131的突起可以与第二子接口211的凹陷相配合,从而实现了对杯体10和加热底座20之间的位置的定位。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通信接口13中至少存在两个第一子接口131能够与第二通信接口21的至少两个第二子接口211耦合连接。对于每个第一子接口211的突起高度,为了避免对杯体10放置的稳定性的影响,每个第一子接口211的突起高度可以是相等的。
如图6所示是将第一通信接口13和第二通信接口21与限位件结合的第二个实施例(截面图)。在图6中,第一通信接口13为突出于杯体10的底部的环状突起,述第二通信接口21为凹陷于加热底座的环状凹陷。相对于图5中示出的实施例而言,图6示出的实施例在实现杯体10和加热底座20之间相对位置的定位的同时,使得杯体10可以相对于加热底座20旋转,从而便于人员放置该杯体10,提高了操作的简易性。
此外,上述列举的各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模块12和第二处理模块23均可以选用为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常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电路、任何其它类型的集成电路(IC)、状态机、系统级芯片(SOC)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咖啡杯能够在杯体被放置到加热底座上时,根据杯体内的液体的温度自动对液体进行加热,使得冲泡的咖啡能够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了咖啡因为自然冷却而被浪费的问题发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实施方式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方式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智能咖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咖啡杯包括:
杯体,包括:
设置于所述杯体的内侧且用于检测所述杯体内的液体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设置于所述杯体的底部的第一通信接口;
第一处理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温度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发出;
加热底座,包括:
用于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耦合连接的第二通信接口;
加热底板,用于加热所述杯体内的所述液体;
第二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和所述加热底板连接,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接收所述温度;
根据所述温度启动或关闭所述加热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咖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咖啡杯进一步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杯体内部的液面高度的液面高度检测电路;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进一步:
用于判断所述液面高度是否大于预设的高度阈值;
在判断所述液面高度大于所述高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温度启动或关闭所述加热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咖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咖啡杯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杯口,用于检测所述杯口承受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
判断所述压力是否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
在判断所述压力大于所述压力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温度启动或关闭所述加热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咖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咖啡杯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杯体的内部的光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杯体内部的光照强度;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
判断所述光照强度是否小于所述预设的光照阈值;
在判断所述光照强度小于所述光照阈值的情况下,启动所述压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咖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包括至少四个第一子接口,每个所述第一子接口突出于所述杯体的底部且每个所述第一子接口的突出高度相等;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包括至少四个第二子接口,每个所述第二子接口凹陷于所述加热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中至少存在两个所述第一子接口能够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中的两个所述第二子接口耦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咖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为突出于所述杯体的底部的环状突起,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为凹陷于所述加热底座的环状凹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咖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
判断所述温度是否小于预设的温度阈值;
在判断所述温度小于所述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启动所述加热底板直到所述温度大于所述温度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咖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
在判断所述温度小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启动所述加热底板对所述液体加热预定时间。
CN201811621948.3A 2018-12-28 2018-12-28 智能咖啡杯 Pending CN1097002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1948.3A CN109700270A (zh) 2018-12-28 2018-12-28 智能咖啡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1948.3A CN109700270A (zh) 2018-12-28 2018-12-28 智能咖啡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0270A true CN109700270A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58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1948.3A Pending CN109700270A (zh) 2018-12-28 2018-12-28 智能咖啡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02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6163A (zh) * 2021-08-23 2022-01-04 无界工场(上海)设计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饮用器具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764737U (zh) * 2015-05-28 2015-11-18 深圳麦开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隐藏式充电结构的智能水杯
CN106388490A (zh) * 2016-10-09 2017-02-1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水杯及基于智能水杯的水温控制方法
CN206964480U (zh) * 2017-03-02 2018-02-06 毕梦云 一种便携式可加热温度显示杯
CN108420267A (zh) * 2018-05-08 2018-08-21 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式加热水杯
CN108542222A (zh) * 2018-04-10 2018-09-18 赖珍明 智能节能水杯
CN108670045A (zh) * 2018-07-09 2018-10-19 四川大学 一种野外车载加热便携水杯
CN109008532A (zh) * 2018-09-16 2018-12-18 湖州海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保温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764737U (zh) * 2015-05-28 2015-11-18 深圳麦开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隐藏式充电结构的智能水杯
CN106388490A (zh) * 2016-10-09 2017-02-1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水杯及基于智能水杯的水温控制方法
CN206964480U (zh) * 2017-03-02 2018-02-06 毕梦云 一种便携式可加热温度显示杯
CN108542222A (zh) * 2018-04-10 2018-09-18 赖珍明 智能节能水杯
CN108420267A (zh) * 2018-05-08 2018-08-21 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式加热水杯
CN108670045A (zh) * 2018-07-09 2018-10-19 四川大学 一种野外车载加热便携水杯
CN109008532A (zh) * 2018-09-16 2018-12-18 湖州海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保温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6163A (zh) * 2021-08-23 2022-01-04 无界工场(上海)设计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饮用器具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19776Y (zh) 自动泡茶机
US7804045B2 (en) Portable food heater
US20090307404A1 (en) Appliances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liquids
TW202029917A (zh) 電水壺
CN108245019B (zh) 一种自动循环泡茶机及自动循环泡茶控制方法
US20220079377A1 (en) Automatic Tea Brewing and Making Device
CN109700270A (zh) 智能咖啡杯
WO2022032954A1 (zh) 一种具有识别装置的饮料机和所述饮料机的工作方法
CN105982551A (zh) 兼容式胶囊咖啡机的酿造系统及多种胶囊的识别方法
CN207341634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的茶水分离结构
CN103505045A (zh) 一种多功能全自动茶饮机
CN102961049B (zh) 一种快速冲泡咖啡机
US10952285B2 (en) Automatic hea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7440532B (zh) 基于餐盘与漏勺的火锅智能烫煮系统及方法
CN102961048A (zh) 一种新型的咖啡机
CN202960137U (zh) 一种新型的咖啡机
CN106108621A (zh) 米水可自动分离的蒸饭型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CN205548203U (zh) 基于定时装置的起床茶壶
CN204670924U (zh) 一种多功能煮茶器
CN203885309U (zh) 一种饮水装置
CN104433800B (zh) 一种多功能煮茶器
CN116530851B (zh) 一种豆浆机
CN210520806U (zh) 一种基于红外折射的电热杯
CN207837391U (zh) 一种智能茶壶
CN212415483U (zh) 一种自动沏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