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57317B - 液压后轴转向系 - Google Patents
液压后轴转向系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57317B CN116157317B CN202180060194.2A CN202180060194A CN116157317B CN 116157317 B CN116157317 B CN 116157317B CN 202180060194 A CN202180060194 A CN 202180060194A CN 116157317 B CN116157317 B CN 11615731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ing
- valve
- piston
- steering system
- rear ax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2105 tongu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796 hollow spac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7/00—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 B62D7/06—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e.g. on king-pins
- B62D7/14—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e.g. on king-pins the pivotal axes being situated in more than one plane transverse to the longitudinal centre line of the vehicle, e.g. all-wheel steering
- B62D7/142—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e.g. on king-pins the pivotal axes being situated in more than one plane transverse to the longitudinal centre line of the vehicle, e.g. all-wheel ste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e.g. tractors, carts, earth-moving vehicles, trucks
- B62D7/144—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e.g. on king-pins the pivotal axes being situated in more than one plane transverse to the longitudinal centre line of the vehicle, e.g. all-wheel ste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e.g. tractors, carts, earth-moving vehicles, trucks for vehicles with more than two ax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 B62D5/061—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provided with effort, steering lock, or end-of-stroke limit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 B62D5/1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ype of power unit
- B62D5/12—Piston and cylind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 B62D5/2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 of steering gear 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
- B62D5/2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 of steering gear 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 for pivoted ax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 B62D5/30—Safety devices, e.g. alternate emergency power supply or transmission means to ensure steering upon failure of the primary steer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7/00—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 B62D7/06—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e.g. on king-pins
- B62D7/14—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e.g. on king-pins the pivotal axes being situated in more than one plane transverse to the longitudinal centre line of the vehicle, e.g. all-wheel steering
- B62D7/148—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for individually-pivoted wheels, e.g. on king-pins the pivotal axes being situated in more than one plane transverse to the longitudinal centre line of the vehicle, e.g. all-wheel steering provided with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轴车辆的液压后轴转向系,所述液压后轴转向系具有转向油缸,所述转向油缸具有一个活塞和两个工作腔。所述转向油缸设有机械的闭锁装置,所述闭锁装置在转向油缸内部到达中间位置时锁定活塞。所述闭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闭锁件,所述闭锁件在闭锁状态下由锁定元件保持在卡接位置中。所述锁定元件通过单独的、液压操作的致动器能在一个闭锁位置和至少一个解锁位置之间调节,在所述闭锁位置中,所述锁定元件将闭锁件保持在卡接位置中,在所述解锁位置中,所述锁定元件释放闭锁件。这里,对于所述两个工作腔中的每个工作腔分别设有上游压力控制的负载保持阀,所述负载保持阀的控制接口分别与引向相应的另一个工作腔的压力管路连接。所述液压操作的致动器调整成,使得所述致动器在存在较低的第一压力值时将锁定元件调节到解锁位置,并且所述上游压力控制的负载保持阀设置成,使得所述负载保持阀在控制接口上存在较高的第二压力值时朝油箱打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轴车辆的液压后轴转向系,所述液压后轴转向系具有:转向油缸,所述转向油缸具有缸室、密封地支承在缸室中的活塞和至少一个由活塞携带的活塞杆,所述活塞将缸室分成两个工作腔,所述转向油缸设有机械的闭锁装置,所述闭锁装置在活塞到达转向油缸内部的中间位置时锁定活塞。
背景技术
重型车辆,特别是用于运输大载荷的商用车、移动起重机、电动商用车或大客车通常具有多于两个后轴。所述后轴原则上可以前从动轴或后从动轴,即设置在受驱动的刚性车轴之前或之后的车轴。两种布置形式用于使减轻驱动的刚性车轴的载荷并且由此实现了车辆更高的有效负荷。
为了提高这种车辆的可操控性并且同时降低轮胎和路面的磨损,这种附加的车轴没有设计成刚性的,而是设计成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在正常情况下符合按阿克曼(Ackerman)几何关系的偏移。这种几何布置结构使得,所有车轮在不同的圆形轨道上滚动并且相关轮轴在转弯时具有共同的中心。
转向的后轴可以设计成主动转向或附着式转向的。在附着式转向的后轴中,所述后轴设有结构上的主销后倾,从而车轮的偏转和复位运动由于在道路上的摩擦自导向地进行。对于主动转向的后轴,后轴转向系通过液压缸与底盘连接。这里,通过马达泵单元实现激活,所述马达泵单元从存储油箱向液压缸的相应的缸室输送转向运动相应所需的油体积。这里,可以使用双向的泵,所述泵根据转动方向给一个或另一个缸室加载液压液体。此外,通过所谓的负载保持阀或可解锁的止回阀相对于油箱保护所述两个缸室,从而在电机关闭时,液压油继续留在所述缸的相应腔室中并由此保持其位置。
对于主动转向的后轴重要的是,在后轴转向系发生故障或失灵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供能失效时,车辆继续保持是可操控的。为此,在故障情况下将后轴转向系带入安全的失效保护状态,在所述失效保护状态中,使车轮处于直行位置,转向系由此定心到中间位置。相应的转向系统例如由DE 102012 105 976A1、DE 10 2014 113 880 A1和DE 10 2015 109513 A1已知。
为了实现希望的安全行驶状态,转向系必须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在没有驾驶员可能的进一步介入或电调节和控制参量的情况下仅通过附着力的作用原理运动回到中间位置。为此,实现了不同的阀线路,所述阀线路确保导入转向油缸的外力仅可能使得转向油缸向中间位置运动。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阀布置系统的缺点在于,在液压管路出现损坏的情况下,液压流体可能流出并且可能吸入空气,由此,由于进入的空气的可压缩性会对转向油缸的刚性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在由于转向油缸中的密封件失效导致油损失时,也不再能保持安全的中性位置。
在EP 0 255 733 A1中记载了带有机械闭锁装置的后轴转向系。作为闭锁件,所述闭锁装置具有多个在周边分布的球体,当活塞处于其中间位置时,这些球体卡接到活塞的环形槽中,并且在闭锁状态下由锁定套筒保持在其卡接位置中。锁定套筒通过弹簧朝其闭锁位置中预加载并且可以通过单独的压力腔液压地克服弹簧的力调节到其解锁位置中或保持在所述解锁位置中,在所述解锁位置中,所述锁定套筒释放闭锁球体。此外,在压力损失时,通过锁定套筒打开一个阀,这个阀导通缸室之间的直接连接,从而活塞可以自由运动。这种机械的闭锁装置的不利之处是,这种闭锁装置易于发生磨损,因为活塞在转向系失效时仅通过闭锁球体保持在中间位置。在转向系失效时也不能确保,转向系仅能朝中间位置的方向运动。此外,当在解锁之后闭锁球体尚未完全释放并且在转向油缸上已经出现液压压力时,所述闭锁装置倾向于发生卡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给出一种液压后轴转向系,利用所述后轴转向系一方面在液压介质完全损失时能到达安全的失效位置并且可以可靠地保持在这里,所述后轴转向系另一方面避免了已知的机械闭锁装置的缺点。
所述目的通过方案1的特征来实现。有利的设计方案在其他方案中给出。
在前面所述的类型的转向系统中,根据本发明设定,从所述两个工作腔中的每个工作腔分别有一个回油管路引向油箱并且在每个回油管路中都设置能液压解锁的阀、特别是负载保持阀,所述能液压解锁的阀构造成上游压力控制阀,所述上游压力控制阀的控制接口分别与从泵引向相应的另一个工作腔的压力管路连接,并且所述液压操作的致动器设置成,使得所述致动器在存在第一压力值时将锁定元件调节到解锁位置中,并且所述上游压力控制阀设置成,使得所述上游压力控制阀在控制接口上存在第二压力值时打开,第二压力值比第一压力值高。
在故障情况下闭锁的负载保持阀有助于,在到达中间位置时不仅机械地、而且还液压地闭锁转向油缸,从而作用于转向系的力不必仅由机械闭锁装置承担。此外,通过机械和液压地闭锁转向油缸还实现了一种冗余设置,这种冗余设置有助于提高防止转向系失灵的可靠性,就是说所述转向系在失效时在任意情况下都能进入安全的失效保护状态。最后,通过用以使液压操作的致动器和负载保持阀切换的累进的切换压力实现了,在转向系解锁之后,在通过打开一个所述负载保持阀使得活塞可以开始运动之前,首先可靠地使机械的闭锁装置解锁。由此可以降低机械的闭锁装置由于活塞处于压力之下而发生卡死的风险。如果应放弃负载保持阀带来的过压保险措施,则替代负载保持阀也可以使用能液压解锁的止回阀。
转向系统的所述闭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闭锁件,所述闭锁件在闭锁状态下由锁定元件保持在卡接位置中,并且所述锁定元件通过与活塞和活塞杆分开的、液压操作的致动器能在闭锁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一解锁位置之间调节,在所述闭锁位置中,锁定元件将闭锁件保持在卡接位置中,在所述第一解锁位置中,锁定元件释放闭锁件。
用于操作锁定元件的致动器是附加的、与转向油缸的活塞和活塞杆分开的构件,但所述构件优选可以集成在转向油缸中。所述锁定元件同样是单独的、与转向油缸的功能分开的、但优选集成在转向油缸中的构件,该构件能独立于活塞杆调节,但优选仅在活塞杆的中间位置中独立于活塞杆。
优选所述转向系可以具有构造成电磁阀的、常开的截止阀,所述截止阀在后轴转向系的正常运行中闭锁工作腔之间以及(工作腔)与油箱回油管路的液压连接,并且所述截止阀为了使后轴转向系关闭或在故障情况下不通电地导通并释放工作腔之间或与油箱管路的单向的液压连接。
当例如在速度较高时希望后轴转向系关闭时,所述截止阀一方面可以为了关闭而通过控制装置无电地导通并且由此是打开的。另一方面,在出现导致供电停止的故障时,自动激活用于使后轴转向系回中的安全切换,其方式是,截止阀自动打开。
此外有利的是,闭锁装置的闭锁件有间隙地与形成用于闭锁件的卡接位置的凹口相嵌接,其方式是,所述凹口相对于闭锁件具有所述凹口相对于所述闭锁件具有过量尺寸,所述过量尺寸设计成,使得由于所述过量尺寸出现的转向角小于预先规定的、允许的最大角度误差。例如,在故障情况下,对于转向的后轴的车轮定位可以允许+/-1°的角度误差,这种角度误差不会持续地对车辆的可操控性产生不利影响。由这种角度误差和转向油缸与车轴连接的运动学机构得出的是,由于所述允许的角度误差,在车轮上,在卡接位置中的闭锁件例如仅具有2mm的对应轴向间隙
在卡接位置中存在一定间隙的优点在于,转向系在车辆装配时首先仅需机械地粗略地预调整。通过车轴测量确定的精确的直行位置此时可以作为相对应的活塞位置存储在转向系统的控制装置中,就是说,转向系的直线行驶调校可以单纯利用软件技术实现。这里,在装配时转向系的粗调必须足够精确,从而对应于直线行驶的活塞位置应处于卡接位置中的间隙之内。
前面说明的用于有间隙地机械锁定的闭锁装置原则上可以独立于这里要求保护的切换压力的累进(Staffelung)地与转向油缸的液压闭锁相结合使用,利用所述切换压力使液压操作的致动器和负载保持阀进行切换,并且因此所述闭锁装置构成独立的发明创造。例如可以不同于通过切换压力累进实现的方式以不同的方式确保,在实现对转向油缸进行液压操控之前,使机械的闭锁装置解锁,其方式例如是,通过独立于转向系统的液压装置的(电或液压的)致动器操作所述闭锁装置并通过控制装置确保解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此外,转向系具有至少一个能机械切换的阀,所述阀与锁定元件或活塞杆机械的耦合。利用这种阀可以根据锁定元件或活塞杆的位置控制转向油缸的工作腔之间或转向油缸的工作腔到油箱的液压介质流。
如果转向油缸设计成同步缸,则可以通过经由工作腔之间优选单向的连接直接将液压液体从一个工作腔导入另一个工作腔中实现复位到中间位置。活塞复位到中间位置备选地也可以通过相应地使一个所述工作腔朝油箱卸荷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转向油缸设计成差动缸。
在第一实施形式中可以设定,所述能机械切换的阀构造成具有三个切换位置的转换阀,所述转换阀通过活塞杆的切换区域根据活塞位置在这些切换位置之间切换,所述转换阀在第一切换位置中将一个所述工作腔与油箱回油管路连接,在第二切换位置中,截止两个工作腔与油箱回油管路之间的连接,并且在第三切换位置中,使另一个工作腔与油箱回油管路连接。
如果一个工作腔为了不起作用而朝油箱卸荷,则活塞可以移入相关的工作腔并且排出存在于这里的液压液体。此时,液压液体可以特别是经由朝油箱闭锁的另外的止回阀从油箱向另一个工作腔中吸入液压液体,以便补偿否则可可能出现在该工作腔中的负压。引向油箱的带有朝油箱闭锁的止回阀的管路特别是可以通入引向所述泵的压力管路,通过所述压力管路在相应的转向操作时也将液压介质朝相关工作腔的方向输送。
以这种方式,可以根据活塞杆的偏移确保,活塞仅能朝中间位置的方向运动。在中间位置中占据第二切换位置,在第二切换位置中,没有工作腔朝油箱回油管路卸荷,从而液压地保持转向油缸闭锁。
在另一个实施形式中,所述阀系统包括两个能机械切换的阀、特别是能机械解锁的止回阀,所述锁定元件能在第一解锁位置、闭锁位置和第二解锁位置之间调节,并且当锁定元件调节到其第一解锁位置中时,由致动器使第一能机械切换的阀导通,并且当锁定元件调节到其第二解锁位置中时,由致动器使第二能机械切换的阀导通。
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根据转向油缸的转向位置使转向油缸的工作腔之间的液压连接发生切换的阀系统的控制,使得所述活塞同样仅能朝其中间位置运动。阀的集成优选在转向油缸的端部段中实现。
同样可以设定的是,所述阀系统具有两个能交替解锁的(止回)阀,这两个阀分别设置在一个分别由一个所述工作腔引向油箱的卸荷管路中。所述阀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了有选择地导通卸荷管路。
这里特别优选的是,所述能机械解锁的止回阀在结构上集成在转向油缸中。这不仅实现了一种特别紧凑的结构,而且还提高了失效安全性,因为集成在转向油缸中的敏感的阀受到保护,免受外部机械影响并防止水分和污物进入,并且在转向油缸与压力供应单元之间的软管连接失效时,所述阀仍保持确保实现功能。
卸荷管路优选可以通向截止阀并从这里进一步通向油箱。这里,卸荷管路特别是通过朝油箱方向打开的止回阀或通过换向阀(Wechselventil)与截止阀连接。它防止了,液压液体从一个工作腔不是流向油箱,而是可能朝另一个工作腔的方向流动。换言之,止回阀或换向阀确保,在工作腔之间不会出现直接连接。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适宜地设定,所述锁定元件通过一个或多个复位弹簧朝其闭锁位置的方向弹簧加载。在没有致动器的外力的情况下或者在致动器失效时,锁定元件由此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在活塞到达中间位置时自动返回其闭锁位置,在所述闭锁位置中,将闭锁件保持在卡接位置中并且由此将活塞锁定在中间位置中。
在中间位置之外锁定元件的调节原则上可以通过任意形式的卡接或卡爪机构实现并且与闭锁件的位置是无关的,所述闭锁件使活塞卡锁在其中间位置中。但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设定,锁定元件在活塞中间位置之外的调节通过处于其释放活塞的位置中的闭锁件锁止。在中间位置之外对锁定元件的锁止由此通过相同的卡接机构来实现,所述卡接结构将活塞锁定在中间位置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所述活塞杆具有延伸通过活塞的空腔,并且所述闭锁装置设置在活塞杆的空腔之内。由此一方面得到特别紧凑的结构形式,另一方面针对外部影响和污物保护闭锁装置,由此转向油缸可以设计得特别坚固。
这里,特别是可以设置从转向油缸的一个端部段伸入其缸室的内管,所述内管一直延伸到活塞杆的空腔中。
锁定元件可以构造成能在所述内管内部纵向运动的套筒,所述套筒在一个端部区域中具有用作锁定卡接部的环形凸棱,所述环形凸棱在闭锁位置中将所述至少一个闭锁件保持在卡接位置中。
原则上作为闭锁件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闭锁体,如例如卡爪、卡接体、圆缺体、楔形体等,并且这些闭锁体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作为闭锁件设有多个在周边分布设置的弹簧舌片,所述弹簧舌片在其端部上分别带有卡接凸块,所述卡接凸块卡接在活塞杆的空腔的内侧上的凹口、特别是环形槽中。所述弹簧舌片这里特别是可以设置在所述伸入缸室的内管的端部处,并且与所述内管一起形成一种夹钳。
在一个备选实施形式中,将多个在周边分布设置的闭锁球体用作闭锁件,这些闭锁球体卡接到活塞杆的空腔的内侧上的环形槽中。将闭锁装置构造成球闭锁器实现了一种特别坚固的布置形式,其中,基本上避免了特别是由于单个闭锁件的卡死造成的功能故障。
此外有利的是,所述负载保持阀构造成泄压阀,所述泄压阀在超过存在于相应工作腔连接的介质接口上的最大压力值时打开,所述最大压力值在第一和第二压力值之上。由此,避免了转向系统中出现会导致损坏或失灵的危险的压力状态。危险的过压例如可能由于在猛烈的地面接触时由于由车轮施加到转向油缸上的力而出现。通过负载保持阀实现的过压卸载这里包含车轴的机构以及转向油缸的机构,并由此保护整个液压转向系,防止由于过载发生损坏。相对于备选构成的、能液压解锁的止回阀这是有利的,所述止回阀除了过压卸载以外在其余方面实现了与该系统相同的功能。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用以为了使活塞沿一个或另一个方向偏移而有选择地利用液压介质给转向油缸的工作腔加载压力的泵构造成可逆的泵,为了使所述活塞沿不同的方向偏移,沿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所述可逆的泵。由此,可以通过简单地使旋转方向反转来控制转向方向,从而可以不使用用于控制流体流的附加的复杂的转换阀。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适宜地可以使用用于操控泵和阀系统的控制装置。这里,特别是对于前面所述的球闭锁器有利的是,所述控制装置构造成,使得在实施越过转向油缸的中间位置的转向运动时,在达到中间位置时,由所述泵短时间地对液压介质流进行节流或使其停止。由此确保了,在中间位置之外阻止锁定元件调节的闭锁件在中间位置中有足够的时间避让(ausweichen)到其卡接位置中,在所述卡接位置中闭锁活塞,但允许对闭锁件进行调节。由此避免了由于闭锁件的卡锁或锁死造成的功能故障。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设计方案参考下面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得出。
其中:
图1示出在锁定在中间位置中的状态下的转向系统的第一实施例,
图2示出图1的处于转向杆伸出的转向位置中的转向系统,
图3示出图1的处于转向杆回缩的转向位置在的转向系统,
图4示出处于锁定在中间位置的状态下的带有相配的阀切换结构的转向杆的第二实施例,
图5示出图4的处于转向杆回缩的转向位置中的转向系统,
图6示出图4的处于转向杆伸出的转向位置中的转向系统,以及
图7示出处于锁定在中间位置的状态下的带有相配的阀切换结构的转向杆的第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3中示意性示出后轴转向系的第一实施例。压力供应单元1通过也包括安全线路20的阀组10向转向油缸(液压缸)30供应液压油。所述压力供应单元1包括可逆的泵3,所述泵由电动的驱动马达3驱动。驱动马达2的电接口4通过在图1中未示出的控制装置控制。根据对驱动马达2的操控,驱动马达使所述泵3沿一个或另一个方向旋转。
所述泵3具有两个液压接口,这两个液压接口根据旋转方向可以选择作为抽吸接口和压力接口工作。相应地作为抽吸接口工作的液压接口通过相应的止回阀5、6从油箱7吸入液压介质,通过泵3的相应的另一个液压接口朝所连接的消耗器、这里就是转向油缸30的方向输送所述液压介质。
通过相应的接口P1、P2,来自泵3的液压管路与阀组10连接。每个所述接口P1、P2分别经由液压管路、压力管路11、12和止回阀14、16引向转向油缸30的一个压力接口31、32。转向油缸30的每个压力接口31、32沿回输方向经由负载保持阀15、17与油箱回油管路13连接,所述油箱回油管路回引到油箱7中。所述负载保持阀15、17是上游压力控制阀,所述上游压力控制阀的控制输入端通过控制管路18、19通过十字管与相应的另一个压力管路11、12连接。
所述转向油缸30包括缸室,所述缸室带有能在其中纵向移动地设置的活塞33a,所述活塞过渡到活塞杆33。活塞33a相对于转向油缸30的缸壁是密封的。本身已知的结构类型的相应活塞密封件这里为了更为清楚起见没有示出。内管30b从转向油缸30的一个端部段30a延伸到缸室中。活塞33a和活塞杆33具有空腔,内管30b伸入所述空腔。由转向油缸30的缸壁和活塞杆33限定的空腔形成转向油缸30的第一工作腔39,即环形腔。由缸壁和活塞限定的空腔在背向活塞杆的侧面与活塞杆内部的空腔一起形成转向油缸30的第二工作腔40,即活塞腔。所述内管30b为此目的具有通口,以便在或赛区内部能够实现不受阻碍的流体补偿。两个工作腔39、40在这个实施例中具有不同大小的液压有效面积,从而转向油缸30设计成差动缸。
通过对一个所述工作腔39、40压力加载,可以使33a向左或向右运动,由此,活塞杆22回缩或伸出。第一压力接口31在转向油缸30的端部段30a中沿轴向延伸穿过内管30b,直至进入工作腔40中。第二压力接口32设置在转向油缸33的密封地包围活塞杆33的导向段的区域内并且与工作腔39连接。
机械的闭锁装置构成转向油缸30的一个技术上的特殊之处,所述闭锁装置将使活塞33a卡接并由此锁定在其中间位置中,这种中间位置就是对应于后轴转向系的直行位置的位置。为此,在内管33b的内部设有能沿轴向方向运动的锁定套筒34。所述锁定套筒在一个端部区域中带有用作锁定卡接部的环形凸棱35。多个在周向分布围绕锁定套筒34设置的弹簧舌片用作闭锁件,所述弹簧舌片在其端部上分别携带卡接凸块36,所述卡接凸块卡接在构成在活塞杆33中的空腔的内侧上的环形槽42中。锁定套筒34沿轴向方向以环形凸棱35搭接在设置在内管30b的端部区域中的卡接凸块36和在空心活塞杆33的内壁上构成的环形槽42上。在图1中,在其卡接位置中示出卡接凸块36,此时环形凸棱35防止,弹簧舌片可能向内退让。环形凸棱35由此将卡接凸块36保持在其卡接位置中并且作为锁定元件确保锁定活塞33a。
弹簧舌片和卡接凸块36与内管30b一体地连接并且形成一种夹钳,所述夹钳又与转向油缸30的端部段30a连接,特别是焊接或者设计成锻造件。如果卡接凸块36卡锁在活塞杆33的环形槽42中,由此在转向油缸30的两个端侧铰接点(Anlenkpunkt)之间的形成刚性的机械连接。
在这个实施例中,环形槽42构造成比卡接凸块26的宽度宽2mm,从而在卡接位置中,所述卡接凸块以2mm的间隙与环形槽42相接合。这个2mm的间隙这里大致相当于后轴的车轮上的0.5°的转向角(Lenkausschlag)。
由此在装配车辆时可以对转向系进行粗调,从而车轮大致处于直行位置并且卡接凸块36卡接在环形槽36中。接着,进行车轴测量,通过车轴测量确定车轮的精确直行位置。这个直行位置对应于转向油缸的一个活塞位置(零位)并且可以利用软件技术存储到转向系统的控制装置中,就是说可以纯软件技术地实现转向系的直行行驶(Geradeauslauf)调校。在转向系统的运行中,由存储在软件中的零位出发由控制装置控制转向角。在故障情况下,闭锁装置卡锁在中间位置中,所述中间位置至少粗略地对应于直行位置。由于卡接位置中的间隙出现的角度误差在允许的公差范围之内,所述公差范围例如可以为+/-1°。
为了使活塞33a开始运动,必须使所述闭锁装置解锁。为此,用作用于由环形凸棱35形成的锁定卡接部的调节元件的锁定套筒34在图1中向右调节,从而弹簧舌片可以向内弹性移动。在图2中示出这样的状况,即,锁定套筒34为了使活塞杆33伸出到其解锁位置而向右调节,从而卡接凸块36可以向内退让。由于卡接凸块36现在不再嵌入环形槽42中,活塞33a可以通过工作腔40的压力加载在图平面中向右运动并由此使活塞杆33移出。在图3中示出相反的状况,其中,锁定套筒34调节到其解锁位置中,向内释放卡锁凸块36,并通过工作腔39的压力加载使活塞杆33向左调节。
一旦活塞33a从其中间位置出发沿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调节,则锁定套筒34不再能返回其闭锁位置,因为卡接凸块36不再能向外退让到环形槽42中并且环形凸棱35由此不再能够移动到卡锁凸块36上。因此,只要活塞33a没有处于中间位置中,则锁定套筒34不再能够运动。
对锁定套筒34的操作以及由此活塞33a的解锁通过上游压力控制的致动器来进行,所述致动器集成在转向油缸30的端部段30a中。所述致动器通过压力腔38和弹簧腔37形成,所述压力腔和弹簧腔由活动地支承的辅助活塞45分开。通过控制接口38’可以给压力腔38加载控制压力,以便使辅助活塞45向右调节。所述辅助活塞45又与锁定套筒34连接,以便将所述锁定套筒调节到其解锁位置中。弹簧腔37内部的复位弹簧确保,辅助活塞45在无压力的状态下受到向左的复位力。一旦活塞杆33到达其中间位置并且卡锁凸块36与环形槽42发生嵌接,并且由此释放锁定卡接部35,则辅助活塞45在复位弹簧的力作用下向左运动并且由此将锁定套筒34引导到其闭锁位置中。
如果现在应从在图1中示出的中间位置出发实现活塞向右的偏移,以便使活塞杆33a伸出,则通过相应地操控电动马达2经由泵3在压力管路11中建立压力,所述压力管路通过止回阀14与压力接口31连接,所述压力接口通向工作腔40。在止回阀14之前,分支出控制管路18,所述控制管路一方面经由止回阀21与控制接口38’连接,另一方面与负载保持阀17的控制接口连接,所述负载保持阀位于从相反的工作腔39引向油箱7的油箱回油管路13中。现在,在管路18中建立上游压力之后,致动器通过对压力腔38加载压力首先使辅助活塞45向右运动,并且由此使锁定套筒34向右运动,从而卡锁凸块36可以向内退让。闭锁装置由此释放活塞33a,从而通过对工作腔40加载压力使活塞33a向右运动并且活塞杆33可以伸出。相应的状态在图2中示出。
在活塞杆33应缩回的相反情况下,通过压力供应单元1在压力管路12中建立液压压力。由此,现在通过上游压力管路19和止回阀22在致动器的压力腔38中建立压力,从而辅助活塞45以及随所述辅助活塞一起还有锁定套筒34也向右调节并且使卡锁凸块36解锁。通过管路19中的上游压力此外还使负载保持阀15解锁,从而可以将液压液体从工作腔40排出到油箱7中。在止回阀16打开之后,在工作腔39中建立液压压力,从而活塞杆33缩回。
致动器发生切换并且负载保持阀15、17打开时的上游压力可以设置成,使得按顺序首先使闭锁装置实现解锁并且接下来使相对置的工作腔40、39的负载保持阀15、17打开。例如,液压转向系可以设计成用于200bar的最大液压压力。例如可以设定,在接口38’上存在20bar的上游压力时,致动器发生偏移并且由此使闭锁装置解锁。这通过相应地选在弹簧腔37中的复位弹簧的弹簧力来实现。在40bar的示例性的上游压力下,相对置的负载保持阀15、17打开,从而现在使解锁的转向油缸30的活塞33a发生偏移。
此外,所述负载保持阀15、17作为泄压阀起作用,其方式是,所述负载保持阀在一个工作腔39、40中存在超过200bar的压力峰值时打开并朝油箱7的方向使过压卸载。这种过压例如可能在猛烈的地面接触时由于由车轮施加到转向油缸30上的力而出现。通过负载保持阀进行的过压卸载此时保护液压转向系,防止由于过载出现损坏。
在故障情况下,必须使后轴转向系不起作用并且实现回中到直行位置。在快速前进行驶时也可能有利的是,使后轴转向系不起作用并且将其锁定在中间位置中。以便在高速下稳定车辆的行驶行为。安全线路20用于这个目的,下面参考附图来说明所述安全线路的功能。
所述安全线路20使得可以交替地使一个所述工作腔39、40朝油箱7卸载。所述安全线路20包括具有三个切换位置的转换阀26。在图2中示出的下阀位置中,转换阀26将液压接口31以及由此将转向油缸30的工作腔40经由截止阀37以及另一个止回阀38与油箱回油管路13连接。由此,在活塞杆33相对于中间位置伸出时所占据的这个切换位置中,在截止阀27打开时,在转向系统失效的情况下,可以使液压介质从工作腔40朝油箱7的方向逸出,从而活塞杆33可以朝其中间位置的方向回缩。
在图3中示出的上切换位置中,转换阀26将液压接口32并由此将转向油缸30的工作腔39经由截止阀37和止回阀38与油箱回油管路13连接。由此,在活塞杆33相对于中间位置回缩时所占据的这个切换位置中,在截止阀27打开时,在转向系统失效的情况下,可以使液压介质从工作腔39朝油箱7的方向逸出,从而活塞杆33可以朝其中间位置的方向伸出。
在图1中示出的中间切换位置中,转换阀26闭锁,从而液压介质不能从工作腔39、40中逸出,就是说在转向系统失效或不起作用时液压地闭锁转向油缸20。由此,尽管在机械闭锁装置中存在前面说明的小间隙,只要没有出现液压介质损失,转向油缸30不能移动,因为如上所述,附加地液压闭锁转向油缸。
由此,通过所述转换阀26确保了,通过安全线路20始终仅允许活塞33a返回其中间位置的运动。通过常开的截止阀37实现安全线路20的激活,所述截止阀在正常运行中,就是说,在通电的状态下封锁经由转换阀36朝油箱回油管路13的方向导通的流体路径。
在故障情况下,就是说,在截止阀27打开时,技术上不能(即使在马达泵单元1有最大体积流量时)在系统中建立用于达到致动器或负载保持阀15、17的第一或第二压力级的压力。由此确保了,在错误操控马达2时不会引发不希望的转向运动。
同样经由截止阀27与油箱回油管路13连接的另一个止回阀23确保,在截止阀27打开时,就是说,在安全线路20激活时,致动器的压力腔38朝油箱7卸荷,从而在到达中间位置时弹簧腔37中的复位弹簧将锁定套筒34向左调节到其闭锁位置中并且由此机械地将活塞33a锁定在其中间位置中。由此确保了,在转向系失效时,转向油缸机械地并且液压地被锁止,从而达到安全的失效保护状态并且冗余地、就是说在损失液压剂时,就是说也在闭锁装置机械上失灵时,保持这种安全的失效保护状态。
对于锁定需要考虑以下情况:只要截止阀27关闭,就是说,只要这个电磁阀27保持通电,则总是以最大压力使辅助活塞45预紧,所述最大压力从最后一次锁定开始出现。只有通过打开截止阀27,来自辅助活塞45的压力腔38的压力才朝油箱7降低,由此复位弹簧的弹簧力才作用于锁定套筒34。
通过活塞杆33并且是经由在周向方向上切换的区域41实现对转换阀26的操作,所述区域在探测件25上扫过,所述探测件又操作转换阀26。为此目的,在该实施例中,内部空心的活塞杆33越过活塞33a延长到工作腔40中并且包围所述内管30b。活塞杆33的延长部41的外径朝其端部减小。这对应于在图1中示出的活塞33a的中间位置,就是说,当探测件25贴合在活塞杆33的延长部41的变细部上时,转换阀26处于中间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中,转换阀26闭锁。
在图2中,活塞杆33伸出并且探测件25远离活塞杆的延长部41的所述端部,从而探测件可以继续伸出。相应地,当探测件触及延长部41的端部时,所述探测件25将转换阀26切换到下切换位置中,在这个切换位置中转换阀将引向工作腔40的压力接口31经由截止阀27与油箱回油管路13连接。在截止阀27打开时,就是说,在安全线路20激活时,由此可以将液压液体从工作腔40向油箱7排出,从而活塞杆33可以朝其中间位置的方向回缩,直到在到达中间位置时转换阀26闭锁(图1)。
在图3中,活塞杆33最终回缩。探测件25现在位于活塞杆33的延长部41的区域中并且由此将探测件25推回,使得转换阀26切换到其上切换位置中,在这个切换位置中,转换阀26使引向工作腔39的压力接口32经由截止阀37与油箱回油管路13连接。由此,在截止阀27打开时,可以将液压液体从工作腔39向油箱7排出,从而活塞杆33可以朝其中间位置的方向伸出,并且也是一直伸出到转换阀26在到达中间位置时闭锁(图1)。
述安全线路不仅限于使用转换阀。相反,也可以使用其他阀切换结构,利用所述阀线路使相应一个工作腔39、40与油箱之间的连接导通,或者利用所述阀切换结构在同步缸的情况下使工作腔39、40之间优选单向的连接导通。这样,例如可以替代转换阀26使用两个截止阀,优选是能机械解锁的止回阀,在所述截止阀中总是打开一个截止阀。可以通过活塞杆33实现对所述截止阀的操控,所述活塞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每个截止阀具有一个切换区域,所述切换区域由相配的探测件扫过并且分别使一个所述截止阀发生切换。同样可以通过锁定套筒34进行操控,所述锁定套筒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于开关元件起作用。
在图4至6中示出第二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替代转换阀使用两个能机械解锁的止回阀43、44。锁定套筒34在这个实施形式中具有两个解锁位置并且具有用作闭锁件的闭锁球体36’,所述闭锁球体嵌入内部空心的活塞杆33的内侧上的环形槽42中并且由锁定套筒34端部上的环形凸棱35锁止在其闭锁位置中。
在第二实施例中,转向油缸30的将活塞锁定在其中间位置中的机械闭锁装置如下面所述构成。在内管33b的内部设有沿轴向方向能运动的锁定套筒34。所述锁定套筒在一个端部区域中也带有用作锁定卡接部的环形凸棱35。一排绕锁定套筒34在周边分布设置的闭锁球体36’用作闭锁件,所述闭锁球体卡接在构成在活塞杆33中的空腔的内侧中的环形槽42中。在内管30b的端部区域中为此有径向间隙地容纳闭锁球体36’。锁定套筒34沿轴向方向以环形凸棱35嵌接到在内管30b的端部区域中构成的球体容纳部中。在图4中,闭锁球体36’在其卡接位置中示出,此时,环形凸棱35将闭锁球体36’保持在其卡接位置中,并且由此作为锁定元件确保,活塞33a被锁定。
为了使活塞33a开始运动,必须使闭锁装置解锁。为此,锁定套筒34在图4中可以向左或向右调节,从而闭锁球体36’可以从其闭锁位置向环形凸棱35的右侧或左侧避让。在图5中示出这样的状况,即,锁定套筒34为了使活塞杆33回缩而在图平面中向左调节,从而闭锁球体36’可以朝锁定卡锁部35的右侧避让。由于闭锁球体36’现在不再嵌入环形槽42中,活塞33a可以通过工作腔39的压力加载在图平面中向左运动并由此使活塞杆33回缩。
在图6中示出相反的状况,在这个状况下,锁定套筒34在图平面中向右调节,以便使活塞杆33向右伸出。闭锁球体36’由此可以向锁定卡接部35的左侧避让并且释放环形槽42,从而活塞杆33可以向右调节。
这里重要的是,闭锁球体36’移动离开其闭锁位置,即移动脱离与环形槽42中的嵌接,并且活塞杆33不再处于其中间位置中,锁定卡接部35卡锁在其向左或向右调节的位置中,因为闭锁球体不再能向外向环形槽42的区域中退让。因此,在这个位置中,锁定套筒34不再能够运动。由此,在第二实施例中,锁定套筒34的偏移量以机械的方式存储转向油缸30的偏移状态。因此,锁定套筒34的偏移状态可以用于操控安全线路20,所述安全线路用于,通过使一个所述工作腔39、40卸荷而允许活塞33a在转向油缸30之内朝
通过上游压力控制的致动器实现对锁定套筒34的操作并由此实现对活塞33a的解锁,所述致动器集成到转向油缸30的端部段30a中。所述致动器通过两个压力腔37、38形成,所述压力腔由活动地支承的辅助活塞45分开。通过相应的控制接口37’、38’可以有选择地给压力腔37、38压力加载控制压力,以便使辅助活塞45沿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调节。这个辅助活塞45也与锁定套筒34连接,以便将锁定套筒调节到其第一或第二解锁位置。压力腔37、38内部的复位弹簧确保,辅助活塞45在无压力的状态下受到朝其中间位置方向的复位力。一旦活塞杆33到达其中间位置并且闭锁球体36’与环形槽42发生嵌接并由此释放锁定卡接部35,则辅助活塞45在复位弹簧的力作用下被引导到其中间位置中。附加地,可以通过非接触式的传感器(图7中的48)监视辅助活塞45的位置并将其报告给控制装置。
如果现在活塞33a应从在图4中示出的中间位置出发进行向左的偏移,以便使活塞杆33回缩,则通过相应地操控电机2经由泵3在压力管路12中建立压力,所述压力管路经由止回阀16引向压力接口32,所述压力接口与工作腔39连接。在止回阀16之前分支出控制管路19,所述控制管路一方面与控制接口37’连接,另一方面与负载保持阀15的控制接口连接,所述负载保持阀位于从相对的工作腔40引向油箱7的回油管路13中。现在,在管路19中建立上游压力之后,致动器通过压力腔37的压力加载首先使辅助活塞45以及由此使闭锁套筒34向左运动,从而闭锁球体36’可以向锁定卡接部35的右侧避让。闭锁装置由此释放活塞33a,从而通过对工作腔39加载压力,可以使活塞33a向左运动,并且可以使活塞杆33回缩。相应的状态在图5中示出。
在活塞杆33应伸出的相反的情况下,通过压力供应单元1在压力管路11中建立液压压力。由此,通过上游压力管路18在致动器的压力腔38中建立压力,从而使辅助活塞45并且与辅助活塞一起还有锁定套筒34向右调节。闭锁球体36’由此可以朝锁定卡接部35的左侧避让。此外,通过管路18中的上游压力使负载保持阀17解锁,从而可以将液压液体从工作腔39向油箱7中排出。在止回阀14打开之后,在工作腔40中建立液压压力,从而活塞杆33伸出。
致动器和负载保持阀15、17打开时的上游压力可以如第一实施例中那样设置成,使得按顺序首先实现锁定装置的解锁并且接着使相对置的工作腔40、39的负载保持阀15、17打开。
安全线路20用于交替地使工作腔39、40之一向油箱7卸荷。安全线路20包括两个设置在并联的管路段中的止回阀45、47,这两个止回阀分别朝油箱7的方向是开放的,就是说允许向油箱7流动的流体流。与两个并联的止回阀46、47串联地又设置有常开的截止阀37。止回阀46、47防止液压液体可能从一个工作腔向另一个工作腔流动。
替代两个止回阀46、47,也可以使用换向阀,通过所述换向阀将两个卸荷管路与截止阀27连接。换向阀是一种具有两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的液压阀。所述切换阀在液压技术领域构成非排他性的“或”关系的一种技术实现形式。所述切换阀包括具有两个入口接口、一个出口接口和一个多数为球形的切换体的壳体。所述换向阀由此仅具有两个确定的切换位置。在每个所述切换位置中,总是由切换体闭锁一个入口,从而禁止两个入口之间出现液压流。
在故障情况下,例如在供电中断时,设计成电磁阀的截止阀27打开并且由此激活安全线路20。根据锁定套筒34的偏移状态,现在释放经由止回阀46或经由并联的止回阀47流体流。
为此设有两个能机械锁定的止回阀43、44,通过所述止回阀可以朝油箱7的方向交替地释放所述两个卸荷管路之一。止回阀43、44的解锁直导通过辅助活塞45在沿一个或另一个方向偏移时实现。可解锁的止回阀43、44这里作为单独的构件标注,但所述止回阀优选可以直接集成到转向杆30的端部段30a中。通过经由致动器的辅助活塞45分别解锁一个止回阀43、44,释放经由所述止回阀43、44的所述两个卸荷管路之一。备选于两个能机械解锁的止回阀46、47,当然也可以设置转换阀。
一个所述止回阀43、44的解锁压力控制地通过控制管路23或24进行,所述控制管路分别与控制管路18或19连接。所述止回阀与锁定套筒34机械连接,使得活塞33a在图5中示出的偏移中使引向环形腔39的止回阀43解锁,而另一个止回阀44保持关闭,并且在活塞33a的在图6中所示的偏移中,以相反的方式使得引向活塞腔40的止回阀44解锁,而止回阀43保持关闭。这里止回阀43、44的解锁状态始终对应于锁定套筒34的机械地存储的位置。如果锁定套筒34通过闭锁球体36’锁止,则止回阀43、44留在其此前占据的位置中。因此,当闭锁球体36’可以向环形槽42中退让时,止回阀43、44的切换只能在活塞33a的中间位置中进行。
最后,在图7中示出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作为转向油缸30使用同步缸,并且为了使转向系不起作用,使工作腔39、40之间的单向连接导通,由此活塞33a可以朝中间位置的方向运动。
在第三实施例中,通过相应的密封件(未示出),不仅转向油缸30的活塞33a相对于缸内壁密封,而且内管30b在其端部处也相对于活塞杆33内部的空腔的壁部密封。由转向油缸30的缸壁和活塞杆33限定的空腔形成第一工作腔39(环形腔),由活塞杆33和内管30b限定的沿轴向内部的空腔形成转向油缸30的第二工作腔40(活塞腔)。两个工作腔39、40具有相同的液压有效的面积,从而该转向油缸设计成同步缸。
闭锁装置类似于第二实施例通过具有多个在周边分布的闭锁球体36’的球闭锁器构成,这些闭锁球体卡接在构成在活塞杆33中的工作腔40的内侧上的环形槽42中。内管30b的端部区域为此设有球笼30c,闭锁球体36’有径向间隙地容纳在所述球笼中并且锁定套筒34以环形凸棱35沿轴向方向嵌入所述球笼中。在锁定套筒34的在图7中所示的闭锁位置中,环形凸棱35将闭锁球体36’保持在其卡接位置中,从而活塞33a被锁定。
锁定套筒3如第二实施例中那样具有两个解锁位置,所述锁定套筒通过集成在转向油缸30的端部段30a中的上游压力控制的致动器可以调节到所述解锁位置中,所述致动器由所述两个压力腔37、38和能在所述压力腔之间运动的辅助活塞45形成。闭锁球体36’此时可以根据锁定套筒34偏移的方向分别沿不同的方向退让并且释放环形槽42,从而可以调节活塞33a。所述致动器设有非接触式的传感器48,所述传感器监视辅助活塞45的位置并将所述位置报告给控制装置。
安全线路20在第三实施例中允许在两个工作腔39、40之间有直接的单向流体流。为此,设有两个设置在并联的管路段中的止回阀46’、47’,这两个止回阀分别沿相反的方向开放,就是说,允许沿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出现流体流。与两个并联的止回阀46’、47’串联地设置常开的截止阀27。在正常运行中给截止阀27的电磁线圈通电。由此关闭工作腔39、40之间的旁通管路并且在工作腔39、40之间不能出现直接的导致活塞朝中间位置方向运动的流体流。
在故障情况下,例如在供电中断时,截止阀77打开并且由此激活安全线路20。根据锁定套筒34的偏移状态,现在释放经由止回阀46’或经由并联的止回阀47’的流体流。为此设有两个能机械锁定的止回阀43’、44’。止回阀43’、44’的解锁直导通过辅助活塞45在沿一个或另一个方向偏移时实现。通过经由致动器的辅助活塞45分别解锁一个止回阀43、44,释放经由所述止回阀43、44的单向流动路径之一。可解锁的止回阀43’、44’这里作为单独的构件标注,但所述止回阀优选可以直接集成到转向杆30的端部段30a中。
由阀43’或44’、27和46’或47’组成的串联连接结构使得,在两个面积相等的工作腔39、40之间的连接管路中只有液压液体的从一个工作腔向相应另一个工作腔定向的体积流能发生,并且具体而言一直进行到活塞杆33到达锁定位置并且锁定套筒34由于压力腔37或38中的弹簧力运动回到中间位置。
如果在截止阀37打开时导通工作腔39、40之间的直接连接,则作用于车轮的外力导致了进入中间位置的复位运动。在中间位置中,闭锁球体36’被向外推压越过锁定卡接部35,并且在锁定卡接部35的闭锁位置中,在闭锁球体36’与活塞杆33之间建立形锁合。
在第三实施例中,液压操作的致动器和上游压力控制的负载保持阀15、17也可以设置成,使得致动器在较低的第一压力值下控制切换并且上游压力控制的负载保持阀15、17在控制接口上存在施加较高的第二压力值时才打开,从而在活塞33a可以运动之前,闭锁球体36’释放环形槽42。
最后要指出的是,在各个实施例的范围内示出的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且不是符合比例的。相反,所示出的转向油缸的几何数据可以选择成不同的。
Claims (18)
1.用于多轴车辆的液压后轴转向系,所述液压后轴转向系具有:
转向油缸(30),所述转向油缸具有缸室、密封地支承在缸室中的活塞(33a)和至少一个由所述活塞(33a)携带的活塞杆(33),所述活塞将所述缸室分成两个工作腔(39、40),
所述转向油缸(30)设有机械的闭锁装置(34、35、36、36‘),所述闭锁装置在活塞(33a)在转向油缸(30)内部到达中间位置时锁定活塞(33a),
所述闭锁装置(34、35、36、36’)具有至少一个闭锁件(36、36’),所述闭锁件在闭锁状态下由锁定元件(34、35)保持在卡接位置(42)中,并且
所述锁定元件(34、35)通过与活塞(33a)和活塞杆(33)分开的、液压操作的致动器(37、38、45)能在一个闭锁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一解锁位置之间调节,在所述闭锁位置中,所述锁定元件(34、35)将闭锁件(36、36’)保持在卡接位置(42)中,在所述第一解锁位置中,所述锁定元件(34、35)释放闭锁件(36、36’),
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两个工作腔(39、40)中的每个工作腔分别有一个回油管路引向油箱(7),并且在每个回油管路中都设置能液压解锁的阀(15、17),
所述能液压解锁的阀(15、17)构造成上游压力控制阀,所述上游压力控制阀的控制接口分别与从泵(3)引向相应另一个工作腔(39、40)的压力管路(11、12)连接,并且
所述液压操作的致动器(37、38、45)设置成,使得所述致动器在存在第一压力值时将锁定元件(34、35)调节到解锁位置中,并且所述上游压力控制阀(15、17)设置成,使得所述上游压力控制阀在控制接口上存在第二压力值时打开,第二压力值比第一压力值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后轴转向系,所述液压后轴转向系具有至少一个能机械切换的阀(26;43、44;43’、44’),所述能机械切换的阀与活塞杆(33)或锁定元件(34、35)机械地耦合,以便根据活塞(33a)的偏移将一个所述工作腔(39、40)与油箱回油管路(13)连接或导通所述工作腔(39、40)之间单向的液压连接,以便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实现活塞杆(33)向中间位置的复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后轴转向系,所述液压后轴转向系具有常开的截止阀(27),所述截止阀在后轴转向系的正常运行中截止工作腔(39、40)之间的或与油箱回油管路(13)的液压连接,并且为了使后轴转向系失效或者在故障情况下,所述截止阀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导通并且释放工作腔(39、40)之间的或与油箱回油管路(13)的液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压后轴转向系,其中,所述能机械切换的阀(26)构造成具有三个切换位置的转换阀,所述转换阀通过活塞杆(33)的切换区域(41)根据活塞位置在这些切换位置之间切换,所述转换阀(26)在第一切换位置中将一个所述工作腔(39)与油箱回油管路(13)连接,在第二切换位置中,截止两个工作腔(39、40)与油箱回油管路(13)之间的连接,并且在第三切换位置中,使另一个工作腔(40)与油箱回油管路(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压后轴转向系,所述液压后轴转向系具有至少两个能机械切换的阀(43、44;43’、44’),所述锁定元件(34、35)能在第一解锁位置、闭锁位置和第二解锁位置之间调节,并且当锁定元件(34、35)调节到其第一解锁位置中时,由致动器(37、38、45)使第一能机械切换的阀(43、43’)切换,并且当锁定元件(34、35)调节到其第二解锁位置中时,由致动器(37、38、45)使第二能机械切换的阀(44、44’)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后轴转向系,其中,所述锁定元件(34、35)通过一个或多个复位弹簧朝其闭锁位置的方向弹性加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后轴转向系,其中,所述活塞杆(33)具有延伸通过活塞(33a)的空腔,并且所述闭锁装置(34、35、36、36’)设置在活塞杆(33)的所述空腔之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后轴转向系,所述液压后轴转向系具有从转向油缸的一个端部段(30a)伸入其缸室的内管(30b),所述内管一直延伸到活塞杆(33)的所述空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后轴转向系,其中,所述锁定元件(34、35)构造成能在所述内管(30b)的内部纵向运动的套筒(34),所述套筒在一个端部区域中携带用作锁定卡接部的环形凸棱(35),所述环形凸棱在闭锁位置中将所述至少一个闭锁件(36、36’)保持在卡接位置(42)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后轴转向系,其中,作为闭锁件(36)设有多个在周边分布设置的弹簧舌片,所述弹簧舌片在其端部上分别带有卡接凸块,所述卡接凸块卡接在活塞杆(33)的所述空腔的内侧上的凹口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后轴转向系,其中,所述能液压解锁的阀(15、17)构造成泄压阀,所述泄压阀在超过存在于与相应工作腔(39、40)连接的介质接口上的最大压力值时打开,所述最大压力值在第一和第二压力值之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后轴转向系,其中,通过处于其释放活塞(33a)的位置中的闭锁件(36、36’)锁止在活塞(33a)的中间位置之外对锁定元件(34、35)的调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后轴转向系,所述液压后轴转向系具有用于利用液压介质有选择地给转向油缸(30)的一个所述工作腔(39、40)加载压力的泵(3),用于使活塞(33a)沿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偏移。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后轴转向系,其中,所述闭锁件(36、36’)有间隙地与形成用于闭锁件(36、36’)的卡接位置的凹口(42)相嵌接,其方式是,所述凹口(42)相对于所述闭锁件(36、36’)具有过量尺寸,所述过量尺寸设计成,使得由于所述过量尺寸出现的转向角小于预先规定的、允许的最大角度误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后轴转向系,其中,所述能液压解锁的阀(15、17)在每个回油管路中都设置成负载保持阀。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后轴转向系,其中,所述能机械切换的阀(43、44;43’、44’)是能机械解锁的止回阀。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压后轴转向系,其中,所述卡接凸块卡接在活塞杆(33)的所述空腔的内侧上的环形槽(42)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压后轴转向系,其中,所述泵(3)构造成可逆的泵,为了使所述活塞(33a)沿不同的方向偏移,沿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所述可逆的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20119239.8A DE102020119239B4 (de) | 2020-07-21 | 2020-07-21 | Hydraulische Hinterachslenkung |
DE102020119239.8 | 2020-07-21 | ||
DE102020127621.4A DE102020127621A1 (de) | 2020-10-20 | 2020-10-20 | Hydraulische Hinterachslenkung |
DE102020127621.4 | 2020-10-20 | ||
PCT/EP2021/070387 WO2022018135A1 (de) | 2020-07-21 | 2021-07-21 | Hydraulische hinterachslenkung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57317A CN116157317A (zh) | 2023-05-23 |
CN116157317B true CN116157317B (zh) | 2024-06-21 |
Family
ID=77126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60194.2A Active CN116157317B (zh) | 2020-07-21 | 2021-07-21 | 液压后轴转向系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264735A1 (zh) |
EP (1) | EP4185512B1 (zh) |
JP (1) | JP2023535036A (zh) |
CN (1) | CN116157317B (zh) |
BR (1) | BR112023001080A2 (zh) |
WO (1) | WO2022018135A1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61899A (zh) * | 2012-08-06 | 2015-05-27 | Zf操作系统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后从动轴的转向系统 |
CN105539574A (zh) * | 2015-12-07 | 2016-05-04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汽车后轮转向电控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08999A (en) | 1985-04-26 | 1987-11-24 |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 Copolymers of vinyl acetate and poly(alkyleneoxy) acrylates |
GB8529601D0 (en) * | 1985-12-02 | 1986-01-08 | Lotus Group Plc | Vehicle with front & rear wheel steering |
DE10065555B4 (de) * | 2000-12-28 | 2004-08-19 | Sauer-Danfoss Holding Aps | Lenk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
EP1364858B1 (de) * | 2002-05-25 | 2005-03-02 | FAUN GmbH | Hinter-Achse für ein Fahrzeug |
DE10351482A1 (de) * | 2003-11-04 | 2005-06-09 | Zf Lenksysteme Gmbh | Blockiervorrichtung für eine hydraulische Fahrzeug-Hinterachslenkung |
CN200945874Y (zh) * | 2006-09-06 | 2007-09-12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多桥车辆后桥转向的转向锁死装置 |
DE102010054108A1 (de) * | 2010-12-10 | 2012-06-14 | Hydac System Gmbh | Ventilanordnung zur Steuerung eines Zusatz-Lenksystems bei mehrachsigen Fahrzeugen, insbesondere Mobilkranen |
DE102012105976B4 (de) | 2012-07-04 | 2024-10-24 | Robert Bosch Gmbh | Lenksystem für eine nachlaufachse eines fahrzeugs |
DE102014113880B4 (de) | 2014-09-25 | 2022-03-31 | Robert Bosch Gmbh | Lenksystem für eine Nachlaufachse eines Fahrzeugs |
DE102015109513A1 (de) | 2015-06-15 | 2016-12-15 | Weber-Hydraulik Gmbh | Hydrostatische Stellschaltung sowie deren Verwendung |
EP3303100B1 (de) * | 2015-05-28 | 2021-01-20 | Weber-Hydraulik GmbH | Hydrostatische stellschaltung sowie deren verwendung |
DE102015108520A1 (de) * | 2015-05-29 | 2016-12-01 | Saf-Holland Gmbh | Lenksicherung |
DE102017126443A1 (de) * | 2017-11-10 | 2019-05-16 | V.S.E. Vehicle Systems Engineering B.V. | Selbstlenkende Fahrzeugachse |
DE102018108609B4 (de) * | 2018-04-11 | 2022-01-20 | Henning Fuhrmann | Arbeitszylinder-Vorrichtung mit wenigstens einer Arbeitszylinder-Einheit mit mechanischer Positionssicherung und unter Last nachrüstbarer Stangen-Notd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 ihrem Betrieb |
-
2021
- 2021-07-21 EP EP21748593.7A patent/EP4185512B1/de active Active
- 2021-07-21 JP JP2023504360A patent/JP2023535036A/ja active Pending
- 2021-07-21 WO PCT/EP2021/070387 patent/WO2022018135A1/de unknown
- 2021-07-21 US US18/017,132 patent/US20230264735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7-21 BR BR112023001080A patent/BR112023001080A2/pt unknown
- 2021-07-21 CN CN202180060194.2A patent/CN1161573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61899A (zh) * | 2012-08-06 | 2015-05-27 | Zf操作系统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后从动轴的转向系统 |
CN105539574A (zh) * | 2015-12-07 | 2016-05-04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汽车后轮转向电控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112023001080A2 (pt) | 2023-03-07 |
EP4185512B1 (de) | 2024-05-22 |
CN116157317A (zh) | 2023-05-23 |
JP2023535036A (ja) | 2023-08-15 |
WO2022018135A1 (de) | 2022-01-27 |
EP4185512A1 (de) | 2023-05-31 |
US20230264735A1 (en) | 2023-08-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894813B1 (en) | Vehicle steering systems | |
CA2762379C (en) | Stabilizing device for steered trailing axles of vehicles | |
US7717025B2 (en) | Fluid actuator with limit sensors and fluid limit valves | |
CN107107955B (zh) | 用于车辆的后从动桥的转向系统 | |
US6568499B2 (en) | Power steering system for vehicles | |
KR101794888B1 (ko) | 차량의 태그 차축 조향 시스템 | |
US8459400B2 (en) | Force steer axle assembly with redundant centering | |
CN116157317B (zh) | 液压后轴转向系 | |
US7073803B2 (en) | Suspension system, in particular for a working machine | |
EP2934985A1 (en) | A power steer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 |
EP1731407B1 (en) | Hydraulic steering system with two circuits. | |
CA2987140C (en) | Steering safety device | |
US9574579B2 (en) | Multiple fluid pump combination circuit | |
US5257670A (en) | Two pump power steering system | |
KR20070072527A (ko) | 자동차용 스위칭 가능한 안정화기 | |
CA3165530A1 (en) | Redundant steering system and machines and methods thereof | |
US7494131B2 (en) | Assembly for a chassis stabilizing system | |
CN107150562B (zh) | 用于操控摆动轴的装置、摆动轴组件以及具有至少一个摆动轴的移动式做功机械 | |
US11548549B2 (en) | Stee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teering system | |
DE102020119239B4 (de) | Hydraulische Hinterachslenkung | |
DE102012104586A1 (de) | Flurförderzeug | |
CN210212521U (zh) | 车辆转向系统和车辆 | |
US12122345B2 (en) | Braking device for vehicle and braking method therefor | |
SU1544180A3 (ru) | Гидростатическое рулев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дл автомобилей с сервонасосом | |
RU2033360C1 (ru) |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рулев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колес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