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43381A - 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43381A
CN116143381A CN202310150979.XA CN202310150979A CN116143381A CN 116143381 A CN116143381 A CN 116143381A CN 202310150979 A CN202310150979 A CN 202310150979A CN 116143381 A CN116143381 A CN 116143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lass melt
kiln
electric kiln
materia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509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蒲祖杨
李青
韩永康
刘丹
李涛
田馥源
杨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ongk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ongk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ongk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ongk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5097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433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43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433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90Determination of colour characteri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02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in electric furnaces, e.g. by dielectric he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23Cooling the molten 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235Heating the 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24Automatically regulating the melting proces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4Image or video pattern matching; Proximity measures in feature sp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24Color im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lass Melting And Manufac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水淬系统的料槽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上玻璃熔液的图像,根据采集到的图像计算得出进口端和出口端上玻璃熔液的RGB值并与设定的标准RGB值比较,基于比较结果调整为料槽供料的料道上玻璃熔液的温度,以及调整料槽上冷却水的水量。本公开实现了料道上玻璃熔液温度的快速调整,控制了玻璃熔液流量的均匀性和温度,避免了玻璃熔液堵塞的问题,并通过调整控制供水管的出水量,保证了水淬玻璃的效果和质量,实现了玻璃熔液温度和供水量的自动化控制。

Description

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水淬法碎玻璃的方式是将窑炉中熔融的玻璃熔液经过设置在窑炉出料口上的料道排入到水淬系统的料槽上,并在料槽上与冷水混合进行水淬处理,玻璃熔液在冷水的作用下急剧凝固而破碎成为细小的颗粒,并排至水淬系统的水淬池中堆积。生产过程中对料道和料槽上玻璃熔液温度和流量控制直接影响到淬化后的玻璃粒度,以及放水速度和操作的安全性。玻璃熔液温度过低,则玻璃液黏度过大,可能会堵塞料道,疏通料道将会增加生产成本;反之,如果玻璃熔液温度过高,不仅会造成玻璃粒度过小,同时细小的碎玻璃还可能随着水蒸气飘散在环境中,对操作人员身体造成影响,另外高温玻璃熔液不能及时冷却,聚集成块不能完全破碎,也会影响水淬玻璃颗粒质量,并造成能耗的浪费。
现有技术通常是通过集成电路系统控制窑炉内玻璃熔液的温度,同时对料道上的玻璃熔液进行加热,保证玻璃液温度不会过低。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玻璃原料配比的变化所需的熔化温度是不断变化的,所需水淬水量也是不尽相同的;另一方面,由于料道用于加热玻璃熔液的碳硅棒易损坏,损坏后会导致料道玻璃熔液温度降低,如果不能及时更换,则可能导致堵塞料道;再有,由于通过对窑炉内玻璃熔液的温度进行控制,不能最直接的反应产品的质量,调整速度慢,导致温度控制高低不定,造成能耗的浪费。因此,料道上玻璃熔液的温度控制,以及料槽上水淬水量控制是水淬法碎玻璃的生产过程重要的控制环节。
另外,对料道上的玻璃熔液进行温度控制时,首先需要准确判断玻璃熔液的温度及均匀性等物理状态,如现有技术1提出了一种玻璃液均匀性的评估方法(CN 108009128A),该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玻璃液均化模拟装置中用液态介质均化过程模拟玻璃液的均化过程,拍摄液态介质均化过程中介质流动的照片,提取照片中每个像素颜色对应的R值、G值和B值;S2.将每个像素的R值、G值和B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每个像素颜色的Q值;S3.进行不同像素颜色Q值间差值大小的数学统计,得到代表液态介质均化程度的统计参数值进而评估玻璃液的均匀性。本发明的玻璃液均匀性的评估方法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颜色模型转换和数学统计,并通过特定数值的科学、合理地计算,准确地评估了玻璃液的均匀化程度。
现有技术2提出了一种用于尾矿废料处理的微晶玻璃水淬系统(CN112919811A),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面设有四个底座,支撑板的下端面位于四个底座间设有水循环机构。水循环机构内设有排料机构,支撑板的上端面设有流道机构,流道机构上方设有与水循环机构连通的水淬机构。水淬机构包括设置在水循环机构蓄水腔下方的水枪管,水枪管贯穿水循环机构的隔板延伸至流道机构工作箱内,水枪管内设有调节阀,水枪管将水循环机构的隔板与水淬箱围城的空间由前至后分隔成第一储气腔和第二储气腔,水枪管位于流道机构工作箱内的前端面设有水平挡水板,水枪管位于流道机构工作箱内的后端面设有弧形挡水板,弧形挡水板内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通过第一弹簧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槽的底端设有撞击块,水循环机构水淬箱的左右两侧内壁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套设有轴套,轴套的外周侧设有至少两个的气扇,若干气扇沿轴套的径向方向均布在轴套的外周侧,转轴上位于轴套的左右两侧分别套设有偏心轮,偏心轮与滑板间通过拉绳传动连接。现有技术1通过水淬机构,水枪管喷出的高压水冲击在流道台表面,形成V字行的水流折射,靠近支撑板前端面的水流折射带动冷凝后的小颗粒冲击在水平挡水板上,通过水平挡水板的阻挡,避免了颗粒在工作箱内的飞溅,控制撞击了水平挡水板后的颗粒随水流掉落在排料板上方,同时水从排料板下流回储水腔内,实现了水的循环使用,靠近支撑板后端面的水流折射冲击在弧形挡水板的内端面,由于弧形挡水板内端面的圆弧设计,对折射的水流进行一定的缓冲、减速和导向,使水流经弧形挡水板后继续向靠近支撑板前端面流动,避免水流携带冷凝后的小颗粒冲击在水枪管后方未进行水淬的流液,一方面对流液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冷凝小颗粒的成品率。
现有技术3提出了一种利用水晶废渣和废玻璃制备微晶玻璃的方法(CN108558214 A),将水晶废渣、废玻璃和改质剂,加热熔化得玻璃熔液,水淬处理,形成玻璃颗粒,进行破碎筛分处理,选取玻璃颗粒烘干后铺至模具上,进行烧结、核化、晶化、保温、退火冷却,对产品表面进行抛光打磨,得到成品微晶玻璃,原料的熔化温度为1450~1600℃保温2.5~3.5h。此发明的方法水晶废渣利用率高,且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方便,成本低廉,配合使用玻璃废渣,再次降低原料成本,制得的微晶玻璃具有优良的抗弯强度和显微硬度,且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为水晶废渣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现有技术1仅提出了一种判断玻璃熔液均匀性的方法,现有技术2通过设置挡水板仅对水淬水流起到了一定的缓冲减速的作用,现有技术3仅控制了玻璃窑炉内的熔化温度。因此,针对水淬法生产碎玻璃,在准确判断玻璃熔液温度和均匀性的基础上,如何控制料道上的玻璃熔液的温度,以及如何控制料槽上水淬水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控制料道上的玻璃熔液的温度,以及如何控制料槽上水淬水量。本公开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料槽上玻璃熔液的图像,根据采集到的图像计算得出料槽上玻璃熔液的RGB值并与设定的标准RGB值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调整为料槽供料的料道上玻璃熔液的温度,以及调整所述料槽上冷却水的水量,实现了料道上玻璃熔液温度和水淬系统水量的自动化控制,防止了料道堵塞,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水淬系统的料槽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上玻璃熔液的图像,根据采集到的图像计算得出进口端和出口端上玻璃熔液的实际色彩RGB值并与设定的标准RGB值比较,基于比较结果调整为料槽供料的料道上玻璃熔液的温度,以及调整料槽上冷却水的水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具体控制方法步骤如下:
S1、设定所述进口端上玻璃熔液色彩RGB的标准值a,以及所述出口端上玻璃熔液色彩RGB的标准值b;
S2、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所述进口端上和所述出口端上玻璃熔液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给中央控制系统;
S3、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利用色彩RGB值算法计算所述进口端上玻璃熔液图像的实际色彩RGB值Ra,以及计算所述出口端上玻璃熔液图像的实际色彩RGB值Rb;
S4、所述中央控制系统进行Ra与a以及Rb与b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指令设置在所述料道上的加热装置开启或调整输入功率,以及指令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料槽上的供水管调整出水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4包括,当Ra小于a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指令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开启或增加输入功率;当Rb大于b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指令所述供水管增加出水量以及指令所述加热装置降低输入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烧枪和多个硅碳棒,所述S4包括,当Ra小于a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指令所述烧枪开启以及指令多个所述硅碳棒提高输入功率;当Rb大于b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指令多个所述硅碳棒降低输入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4还包括,当Ra小于a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指令电窑炉提高其投料口的投料速度;当Rb大于b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指令所述电窑炉降低其投料口的投料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2包括,通过所述图像采集系统的第一摄像机采集所述进口端上玻璃熔液图像,通过所述图像采集系统的第二摄像机采集所述出口端上玻璃熔液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烧枪设置在所述料道的进口上方,多个所述硅碳棒设置在所述料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窑炉的投料口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投料速度的投料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管包括有多个,多个所述供水管的出水口等间距地布置在所述料槽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窑炉内设置有将所述电窑炉分隔成窑炉第一区和窑炉第二区的隔墙,所述隔墙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窑炉第一区和所述窑炉第二区的溢流口,所述电窑炉的投料口设置在所述窑炉第一区的侧壁上,所述电窑炉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窑炉第二区的侧壁上且与所述料道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控制方法,通过图像采集系统实时采集料槽上玻璃熔液的图像,将采集的图像发送给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通过图像实际的色彩RGB值与设定的色彩RGB标准值比较判断料槽玻璃熔液的状态,并根据料槽上玻璃熔液的状态控制加热装置的开启或调整输入功率,得以控制料道上玻璃熔液的温度,以及控制供水管的出水量,实现了玻璃熔液温度和供水量的自动化控制;通过设置烧枪实现了对料道上玻璃熔液温度的快速调整,控制了玻璃熔液流量的均匀性和温度,避免了玻璃熔液堵塞的问题,通过调整控制供水管的出水量,保证了水淬玻璃的效果和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方法原理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料槽顶视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料槽轴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窑炉第一区;2、窑炉第二区;3、投料装置;4、料道;5、料槽;11、钼电极;41、压缩空气枪;42、烧枪;43、硅碳棒;51、供水管;61、第一摄像机;62、第二摄像机;71、进口端;72、出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公开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本公开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大于或等于两个;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如在以上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水淬法碎玻璃的生产过程中,窑炉中熔融的玻璃熔液经过设置在窑炉上的出料口排到料道上,再从料道流入水淬系统的料槽上,并在料槽上与自来水混合进行水淬处理,料道上玻璃熔液的温度控制,以及料槽上水淬水量控制是水淬法碎玻璃的生产过程重要的控制环节。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实现了料道4上玻璃熔液温度和料槽5上冷却水的水量自动化控制,防止了玻璃熔液的堵塞,保证了水淬玻璃质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如图2-4所示,本方法的控制系统包括:图像采集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电窑炉、加热系统和水淬系统,电窑炉、水淬系统、加热系统和图像采集系统均与中央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电窑炉的出料口通过料道4将玻璃熔液输送给水淬系统的料槽5,料槽5的进口端71与料道4的出口连接,水淬系统的供水管51的出水口设置在料槽5上,且出水方向朝向料槽5的出口端72,供水管51的出水量可调,加热系统的加热装置设置在料道4上。进一步地,料道4水平布置,料道4的进口与电窑炉的出料口连接;料槽5的出口端72连接有水淬池,供水管51上接有控制水压和水量的加压泵及流量阀。
具体水淬过程:玻璃熔液从电窑炉的出料口排到料道4上,经料道4流入到料槽5上的玻璃熔液在料槽5上与供水管51的出水口排出的冷水混合一起流入水淬池中,玻璃熔液在冷水的作用下急剧凝固而破碎成为细小的颗粒,堆积在水淬池中。
控制方法是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水淬系统的料槽5的进口端71和出口端72上玻璃熔液的图像,中央控制系统根据采集到的图像计算得出进口端71和出口端72上玻璃熔液的RGB值并与设定的标准RGB值比较,基于比较结果,加热系统等的加热装置调整为料槽5供料的料道4上玻璃熔液的温度,以及供水管51调整料槽5上冷却水的水量。通过本方法实现了料道4上的玻璃熔液温度及供水管51的水量的自动控制,防止了玻璃熔液的堵塞,保证了水淬碎玻璃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料道4上的玻璃熔液温度控制及供水管51的水量控制方法步骤如下:
S1、设定进口端71上玻璃熔液色彩RGB的标准值a,以及出口端72上玻璃熔液色彩RGB的标准值b;
S2、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进口端71上和出口端72上玻璃熔液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给中央控制系统;
S3、中央控制系统利用色彩RGB值算法计算进口端71上玻璃熔液图像的实际色彩RGB值Ra,以及计算出口端72上玻璃熔液图像的实际色彩RGB值Rb;
S4、中央控制系统进行Ra与a以及Rb与b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指令设置在料道4上的加热装置开启或调整输入功率,以及指令出水口设置在料槽5上的供水管51调整出水量。
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a值和b值也可设定上下限值,以控制玻璃熔液的状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获得更加稳定的控制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控制方法原理如图2所示,通过图像采集系统实时采集料槽5上玻璃熔液的图像,中央控制系统根据玻璃熔液图像的实际色彩RGB值与标准值的比较判定的料槽5上玻璃熔液的状态,并根据玻璃熔液的状态,向加热系统和水淬系统发出指令,实现了料道4上玻璃熔液温度和供水管51水量的自动控制,避免了玻璃熔液温度过低黏度过大堵塞料道4的问题,也避免了料槽5上玻璃熔液温度过高形成的细小碎玻璃飘散在环境中造成操作人员身体的问题,以及高温玻璃液不能及时冷却,聚集成块不能完全破碎影响质量的问题,保证了水焠玻璃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本控制方法也解决了使用不同原料熔化的玻璃熔液的温度变化和水淬水量变化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S4包括,当Ra小于a时,中央控制系统指令设置在加热装置开启或增加输入功率;当Rb大于b时,中央控制系统指令供水管51增加出水量以及指令加热装置降低输入功率。
实施例1:
将橙色、黄色、白色和浅黄色作为设定颜色,颜色的RGB分量强度值分别为:橙色R=246、G=163、B=110,黄色R=252、G=213、B=117,白色R=254,G=254,B=251,浅黄色:R=255,G=247,B=169;玻璃液温度越高,其颜色越接近浅黄色,R分度值越接近于255。具体地,设定标准值a为R=251和标准值b为R=245,当Ra小于251时,开启加热装置或增加输入功率对料道4上的玻璃熔液进行加热,当Rb大于245时,增加供水管51的出水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烧枪42和多个硅碳棒43,S4中,当Ra小于a时,中央控制系统指令烧枪42开启以及指令硅碳棒43提高输入功率;当Rb大于b时,中央控制系统指令硅碳棒43降低输入功率。当Ra小于a时表明料道4上的玻璃熔液温度相对低,影响其流速,为此通过开启烧枪42和提高硅碳棒43的输入功率,以对料道4上的玻璃熔液进行加热,防止玻璃熔液因温度低堵塞料道4的问题;当Rb大于b时,表明在料槽5上的玻璃熔液温度相对高,流速快,为此通过降低硅碳棒43的输入功率,以降低料槽5上玻璃熔液温度和流速,以保证水淬质量。针对实施例1,当Ra小于251时,开启烧枪42以及增加硅碳棒43的输入功率对料道4上的玻璃熔液进行加热,当Rb大于245时,降低硅碳棒43的输入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从电窑炉的投料口投入到电窑炉内的原料对电窑炉内玻璃熔液液面的挤压,会影响电窑炉的出料口的排料速度,为此,还可以通过调整电窑炉的投料速度控制玻璃熔液在料道4上的流速,具体地,S4中还包括,当Ra小于a时,中央控制系统指令电窑炉提高其投料口的投料速度,通过提高投料速度增加原料对玻璃熔液液面的挤压,从而提高出料口的出料速度;当Rb大于b时,中央控制系统指令电窑炉降低其投料口的投料速度,通过降低投料速度减小原料对玻璃熔液液面的挤压,从而降低出料口的出料速度。针对实施例1,当Ra小于251时,提高电窑炉投料口的投料速度,当Rb大于245时,降低电窑炉投料口的投料速度。
进一步地,当Ra大于a时,关闭烧枪42,硅碳棒43的输入功率以及投料口投料速度都调整为正常值;当Rb小于b时,供水管51的出水量、硅碳棒43的输入功率以及投料口投料速度都调整为正常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S2包括,通过图像采集系统的第一摄像机61采集进口端71上玻璃熔液图像,通过图像采集系统的第二摄像机62采集出口端72上玻璃熔液图像。如图3、4所示,用于采集进口端71上玻璃熔液图像的图像采集系统的第一摄像机61设置在进口端71上方,用于采集出口端72上玻璃熔液图像的图像采集系统的第二摄像机62设置在出口端72上方。具体地,第一摄像机61布置在进口端71的斜上方、第二摄像机62布置在出口端72的斜上方,防止料槽5上的蒸发的水蒸气遮挡摄像机镜头而影响图像采集,第一摄像机61采集的是料槽5上未与冷水混合的玻璃熔液的图像,第二摄像机62采集的是料槽5上与冷水混合的玻璃熔液的图像。通过设置第一摄像机61和第二摄像机62,可同时采集料槽5上与冷水混合前后的图像,并传输给中央控制系统,以供中央控制系统比较判断,并指令加热系统控制料道4上玻璃熔液的温度及流速,以及指令水淬系统控制供水管51的出水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烧枪42设置在料道4的进口上方,多个硅碳棒43设置在料道4上。通过开启烧枪42以及调整硅碳棒43的输入功率以控制料道4上玻璃熔液的温度。具体地,烧枪42设置在料道4的进口上方,在烧枪42前部插入有压缩空气枪41,用于补充氧气,保证燃气充分燃烧,烧枪42的喷火方向朝向料道4的进口处,烧枪42开启后通过调整烧枪42燃气和压缩空气枪41的流量对火焰温度进行控制;为保证对料道4上玻璃熔液均匀加热,多个硅碳棒43等间距均匀地布置在料道4上,硅碳棒43的输入功率可调整。通过设置烧枪42实现了对料道4上玻璃熔液的快速加热,防止了玻璃熔液因温度低堵塞料道4的问题;另外,由于硅碳棒43易坏,当硅碳棒43发生损坏时,烧枪42起到了冗余备份的作用,提高了加热系统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窑炉的投料口上还设置有控制投料速度的投料装置3。通过投料装置3可以调整投料速度,以配合电窑炉出料口玻璃熔液的流速。具体地,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投料装置3的投料速度。另外,通过设置投料装置3还保证了投入到电窑炉内原料分布的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供水管51包括有多个,多个供水管51的出水口等间距地布置在料槽5上。具体地,供水管51与料槽5的长度方向呈锐角设置,出水口的出水方向指向料槽5的出口端72。进一步地,料槽5沿料槽5长度方向的两侧上对称布置供水管51,同一高度上的两个供水管51间成钝角。通过设置多个供水管51实现了玻璃熔液与冷水的充分融合,保证了水淬的效果和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窑炉内设置有将电窑炉分隔成窑炉第一区1和窑炉第二区2的隔墙,隔墙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窑炉第一区1和窑炉第二区2的溢流口,电窑炉的投料口设置在窑炉第一区1的侧壁上,窑炉的出料口设置在窑炉第二区2的侧壁上。具体地,隔墙采用耐火的窑炉砖砌筑而成,原料通过投料口投入到窑炉第一区1内进行加热熔化成玻璃熔液,玻璃熔液经过溢流口流入窑炉第二区2,并通过出料口排到料道4上。通过将电窑炉分隔为两个区,保证了原料在电窑炉内充分熔化的同时,配合了电窑炉投料口投料速度对出料口排料速度的控制。进一步地,窑炉出料口的高度低于窑炉投料口的高度,以利于玻璃熔液从窑炉的出料口排出。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本公开通过加热装置实现了对料道4上玻璃熔液温度的快速调整,控制了玻璃熔液的温度和均匀性,避免了玻璃熔液堵塞料道4的问题;通过调整控制供水管51的出水量,保证了水淬玻璃的效果和质量;利用图像采集系统实时采集料道4上玻璃熔液的图像,中央控制系统采用色彩RGB值算法与标准值比较准确监测料槽5上玻璃熔液的状态,并根据料槽5上玻璃熔液的状态控制烧枪42的开启、供水管51的出水量、硅碳棒43的输入功率以及窑炉的投料速度,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保证了水淬玻璃的质量。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

Claims (10)

1.一种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水淬系统的料槽(5)的进口端(71)和出口端(72)上玻璃熔液的图像,根据采集到的所述图像计算得出所述进口端(71)和所述出口端(72)上玻璃熔液的实际色彩RGB值并与设定的标准RGB值比较,基于比较结果调整为所述料槽(5)供料的料道(4)上玻璃熔液的温度,以及调整所述料槽(5)上冷却水的水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控制方法步骤如下:
S1、设定所述进口端(71)上玻璃熔液色彩RGB的标准值a,以及所述出口端(72)上玻璃熔液色彩RGB的标准值b;
S2、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所述进口端(71)上和所述出口端(72)上玻璃熔液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给中央控制系统;
S3、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利用色彩RGB值算法计算所述进口端(71)上玻璃熔液图像的实际色彩RGB值Ra,以及计算所述出口端(72)上玻璃熔液图像的实际色彩RGB值Rb;
S4、所述中央控制系统进行Ra与a以及Rb与b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指令设置在所述料道(4)上的加热装置开启或调整输入功率,以及指令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料槽(5)上的供水管(51)调整出水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当Ra小于a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指令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开启或增加输入功率;当Rb大于b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指令所述供水管(51)增加出水量以及指令所述加热装置降低输入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烧枪(42)和多个硅碳棒(43),所述S4包括,当Ra小于a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指令所述烧枪(42)开启以及指令多个所述硅碳棒(43)提高输入功率;当Rb大于b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指令多个所述硅碳棒(43)降低输入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还包括,当Ra小于a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指令电窑炉提高其投料口的投料速度;当Rb大于b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指令所述电窑炉降低其投料口的投料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通过所述图像采集系统的第一摄像机(61)采集所述进口端(71)上玻璃熔液图像,通过所述图像采集系统的第二摄像机(62)采集所述出口端(72)上玻璃熔液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枪(42)设置在所述料道(4)的进口上方,多个所述硅碳棒(43)设置在所述料道(4)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窑炉的投料口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投料速度的投料装置(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51)包括有多个,多个所述供水管(51)的出水口等间距地布置在所述料槽(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窑炉内设置有将所述电窑炉分隔成窑炉第一区(1)和窑炉第二区(2)的隔墙,所述隔墙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窑炉第一区(1)和所述窑炉第二区(2)的溢流口,所述电窑炉的投料口设置在所述窑炉第一区(1)的侧壁上,所述电窑炉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窑炉第二区(2)的侧壁上且与所述料道(4)连接。
CN202310150979.XA 2023-02-22 2023-02-22 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1433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0979.XA CN116143381A (zh) 2023-02-22 2023-02-22 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0979.XA CN116143381A (zh) 2023-02-22 2023-02-22 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43381A true CN116143381A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55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50979.XA Pending CN116143381A (zh) 2023-02-22 2023-02-22 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4338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30587A (zh) * 2023-06-01 2023-09-12 湖南洪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液溢流接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30587A (zh) * 2023-06-01 2023-09-12 湖南洪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液溢流接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43381A (zh) 水淬法生产碎玻璃的电窑炉控制方法
CN109114985B (zh) 一种在线烧结点火炉内火焰燃烧均匀度的检测及控制系统
CN102762506A (zh) 玻璃溶融炉的监视方法、原料投入控制方法、以及原料投入控制装置
CN107043842A (zh) 一种lf精炼炉最优经济配料和智能控制模型
CN103849697B (zh) 高炉熔渣直接生产矿棉或微晶产品的熔渣处理装置及方法
WO2016120351A1 (en) Melter feeding system
US4029488A (en) Method of adjusting glass temperature in a forehearth
US297522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lting glass
US20200079674A1 (en) Manufacturing of continuous mineral fibers
CN107915394B (zh) 一种钙镁铝硅建筑浮法微晶玻璃料道及其使用方法
US1953034A (en) Shallow melting tank
CN107056022A (zh) 浮法玻璃熔窑
CN110590125A (zh) 端烧玻璃熔窑
CZ307659B6 (cs) Tavicí prostor kontinuální sklářské tavicí pece a způsob tavení skla v tomto prostoru
US4277277A (en) Feeding agglomerates to a glass melting furnace
US2137930A (en) Process of smelting enamel
JP2015504839A (ja) ガラス化可能材料から繊維を成形するための方法
CN213012556U (zh) 一种大尺寸石英玻璃板连熔炉
CN208430030U (zh) 一种用于稳定玻璃液面的熔化系统
US10604437B2 (en) Fused silica furna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fused silica
US4082528A (en) Glass melting tank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method of melting
US1909152A (en) Apparatus for feeding molten glass
CN103113015B (zh) 一种镧系光学玻璃熟料的混合方法
CN102190424A (zh) 无机板材的制造方法、装置以及无机板材
CZ62598A3 (cs) Zařízení a způsob pro výrobu smaltové fr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